牛Ⅰ型胶原蛋白模拟胰蛋白酶酶切结果
酶法提取牛骨胶原蛋白研究
酶法提取牛骨胶原蛋白研究陈静怡;肖厚荣;杨红;张靖华;张佩佩;朱许燕【摘要】以牛骨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胶原蛋白,对影响胃蛋白酶酶解过程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得到酶解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脱脂时间6h,脱钙时间6h,加酶量0.50%,pH 1.8,酶解温度38℃,酶解时间8h.在该条件下,牛骨胶原蛋白提取率最高,可以达到25.38%.【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5)006【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牛骨;胶原蛋白;酶解法;正交设计【作者】陈静怡;肖厚荣;杨红;张靖华;张佩佩;朱许燕【作者单位】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华伊美科技企业集团,安徽合肥230088;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华伊美科技企业集团,安徽合肥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36胶原蛋白是一类蛋白质家族,具有其特殊的三股螺旋结构,已至少发现了30余种胶原蛋白链的编码基因,可以形成16种以上的胶原蛋白分子,根据其结构,可以分为纤维胶原、基膜胶原、微纤维胶原、锚定胶原、六边网状胶原、非纤维胶原、跨膜胶原等。
根据它们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特点,可以将胶原分成间质胶原、基底膜胶原和细胞外周胶原。
间质型胶原蛋白分子占整个机体胶原的绝大部分,包括Ⅰ、Ⅱ、Ⅲ型胶原蛋白分子,Ⅰ型胶原蛋白主要分布于皮肤、肌腱等组织,也是畜产品加工废弃物(皮、骨)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全部胶原蛋白含量的80%-90%左右,在医学上的应用最为广泛[1]。
胶原蛋白具有特殊的三股螺旋结构,其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无毒,在医学、生物学、组织工程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1976年,胶原蛋白产品在美国通过一系列的审批后被批准上市,调查报告显示,从1993-2000年短短的几年中,全球胶原蛋白年销售额从12亿增加到了40亿。
牛跟腱Ⅰ型胶原纤维的微观结构与理化性能分析
牛跟腱Ⅰ型胶原纤维的微观结构与理化性能分析琚海燕;刘新华;但卫华;但年华;陈娇;张玉红【摘要】In the paper,type I collagen fibrils(CF)from bovine tendon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the enzyme hydrolysis method,and its secondary structure was similar with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I collagen.AFM results showed that CF had even thickness with a diameter of (135±0.20)nm and enjoyed the D cycle horizontally striped structure,and the micro porous network structure was present with uniform disper-sion in aqueous solution.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ensile elongation of CF samples were respectively 1.293 MPa and 93.77%.The hydrophobic property of the CF samples with a mean contact angle of 68.9°were better than pure type I collagen.The bibulous rate,holding water rate and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rate of the CF samples were 37.13%,1 9.44% and 2749.77 g/(m2/d),and the mean porosity was 89.54%.Average cumulativ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CF samples were 8.425 1 and 12.8046 m2/g,and the results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volume,small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large pore size.The results provide a new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ep processing,molding and application of natural collagen fibrils.%采用酸酶结合法成功制备了牛跟腱Ⅰ型胶原纤维,其二级结构与Ⅰ型胶原的结构特征相符;AFM 结果发现,胶原纤维粗细均匀,具有 D 周期横纹结构,直径为(135±0.20)nm,在溶液中分散均匀且呈现多孔的微观网络结构;其抗张强度与拉断伸长率分别达到1.293 MPa、93.77%;其疏水性能较纯Ⅰ型胶原有所提高,接触角为68.9°,吸水倍率、保水率与透水汽率分别为37.13%,19.44%和2749.77 g/(m2/d);其孔隙率为89.54%,平均累积吸附与累积解吸附的比表面积分别为8.4251和12.8046 m2/g,表现出孔体积大、比表面积小和孔尺寸大的特点.牛跟腱Ⅰ型胶原纤维的微观结构与理化性能分析对天然胶原纤维的深度加工、成型及应用提供了新的、可靠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功能材料》【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5页(P15031-15034,15040)【关键词】Ⅰ型胶原纤维;FT-IR;理化性能;AFM;接触角【作者】琚海燕;刘新华;但卫华;但年华;陈娇;张玉红【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都 610065;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武汉 430073;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都 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 引言Ⅰ型胶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在体内以胶原纤维的形式存在,具有保护肌体和支撑器官的作用。
胶原蛋白酶酶解牛骨胶原蛋白的动力学研究
近年来 , 随着 我 国养 殖 业迅 猛 发 展 , 宰 所 产生 屠
本 文 以牛骨 制 备 得 到 的胶 原 蛋 白为 原 料 , 用 采
从 蜡样 芽孢 杆 菌 中提 取 的胶 原 蛋 白酶 进 行 酶 解 , 研
的副产物增多。以牛骨为例, 其约占牛体重的 1% ~ 2
2%, 0 即每生产 10g牛 肉就会 有 l 2k 0k 2~ 0 g的牛骨产
1 2 试 验设备 .
紫外分光 光度 仪 ; 超速 冷 冻离 心机 ;Y D Y一1 2电
复 杂的反 应 过 程 , 水解 动 力 学对 于 了 解 其 水 解 机 其 理、 确定水 解 过程 的关 键影 响 因素 、 择 适 宜 的控 制 选 参数 范围 以及制备 性能 优异 的胶原 多肽 产 品等 , 具 均 有重 要意义 ¨ 。然而 , 文献 中对 牛 骨胶 原 蛋 白水 解
针 对从 细菌 中提 取 的胶 原 蛋 白酶 酶解 牛 骨胶原 蛋 白的动 力 学性 质 进行 研 究。通过 全 波长 扫描 和
S S A E电泳, D —P G 对酶解的动态 变化及其 多肽分子量的变化 进行 了研 究 , 考察 了温度 、 酶用量、 底物浓度等 因素 对酶 解动 态的影响, 并对酶解的过程动力学进行 了分析。结果说 明 : 胶原蛋 白酶酶解牛 骨胶 原蛋 白得到 的 多肽分子 量分 布不均匀, 分子量大小随反应 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 在一定 范围内, 增大酶浓度 、 高温度 可使酶解反应更彻底 。 提 关键词 胶 原蛋 白酶 牛骨 胶 原蛋 白 胶 原多肽 酶解 动 力学 ’
En y o y i i tc fbo i e bo e c la e dr l z d b ol e s z m l ss k ne is o v n n o l g n hy o y e y c l ag na e
生物化学模拟题库
第22章模拟试题模拟试题(1)一、判断题(正√,误×)1.构成所有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
(√)2.羧肽酶A和B联合可以从羧基端开始逐一水解所有肽类物质。
(×)3.根据Anfinsen牛胰核糖核酸酶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牛胰核糖核酸酶的生物合成途径中不存在肽链的断裂和拼接。
(√)4.胶原蛋白的稳定性得益于其三股肽链间形成大量的二硫键。
(×)5.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都是氧的载体。
(√)6.生物膜上的糖蛋白的糖链部分与蛋白质肽链的β-酰胺基、β-羟基或γ-羟基结合。
(√)7.竞争性抑制剂是指与酶竞争结合底物。
(×)8.具有正协同效应的酶,其Hill系数总等于1。
(×)9.用定点突变的方法获得的酶蛋白突变体失去了催化活性,表明该突变氨基酸是酶的催化基团。
(×)10.所有tRNA具有相似的二级结构。
(√)11.遗传密码在各种生物和各种细胞器中都是通用的。
(×)12.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13.真核细胞DNA都集中于细胞核中。
(×)14.三羧酸循环酶系都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
(√)15.核酸是通过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执行其遗传信息传递功能的。
(√)16.真核染色体是由DNA、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17.核苷酸酶具有磷酸二酯酶活性。
(×)18.双链RNA也和DNA一样有Tm,其Tm受RNA中G-C含量影响。
(√)19.胰岛素受体具有丝氨酸激酶活性。
(×)20.缬氨霉素引起细胞死亡的原因是干扰细胞摄取氨基酸。
(×)二、选择题(幻分,1分/翅)1.一项使用Ⅹ-衍射晶体学或NMR测定大量蛋白质结构的计划应属于(B )新兴学科。
A.基因组学(Genomics) B.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C.糖组学(Clycomics)D.脂组学(Lipidomics)E.代谢组学(Metabolomics)2.下列功能中(D )不是各种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
i型胶原酶结构
i型胶原酶结构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
2.i 型胶原酶的结构特点
3.i 型胶原酶的功能与应用
4.结论
正文
【引言】
i 型胶原酶(Collagenase I)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酶,主要负责分解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对于维持皮肤、骨骼、关节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 i 型胶原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i 型胶原酶的结构特点】
i 型胶原酶属于金属蛋白酶家族,其结构由两个亚基组成:一个催化亚基和一个调节亚基。
催化亚基负责胶原蛋白的分解,而调节亚基则可以调控酶的活性。
i 型胶原酶的作用底物是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它能够识别并切割胶原蛋白的特定位点,将其分解为较小的肽段。
【i 型胶原酶的功能与应用】
i 型胶原酶在人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
1.参与组织修复:在伤口愈合过程中,i 型胶原酶可以分解受损的胶原蛋白,为新生组织的生长和修复提供空间。
2.调控细胞迁移:i 型胶原酶能够分解胶原蛋白,改变细胞外基质的结构,从而影响细胞的迁移和分化。
3.降解肿瘤:i 型胶原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升高,可以促使肿瘤细胞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在实际应用中,i 型胶原酶的研究也有广泛前景。
例如,在医学领域,可以利用 i 型胶原酶开发新型药物,用于治疗关节炎、骨折等;在食品工业中,可以利用 i 型胶原酶制备胶原蛋白肽等保健品。
【结论】
i 型胶原酶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酶。
牛胰蛋白酶( Trypsin Bovine)
牛胰蛋白酶(Trypsin Bovine)-Qwbio
产品名称:Trypsin Bovine(启维益成有售)
货号:PRO-313
规格:1 mg,10 mg,100 mg
物理形态:灭菌过滤的冻干粉末
纯度:经RP-HPLC和SDS-PAGE测定,其纯度高于90%。
来源:玉米
组分:无任何添加剂,冷冻干燥得到
溶解性:推荐牛胰蛋白酶溶于18 MΩ-cm的灭菌水中,浓度不低于100 μg/ml,使用之前稀释成对应的工作浓度。
稳定性:牛胰蛋白酶在室温下可以稳定存放1周,长期保存请置于-20°C,同时推荐添加载体蛋白(0.1% HSA或BSA),避免反复冻融。
生物活性:3650 Units/mg
产品介绍
胰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其作用是水解蛋白质,在大量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中都有发现。
在胰脏内,胰蛋白酶前体胰蛋白酶原被合成,由胰腺分泌,而后在小肠内分解成活化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能把多肽链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中的羧基侧切断,但是当这两种氨基酸与脯氨酸相邻时则不能被切断。
胰蛋白酶被分泌到十二指肠中,将多肽水解成氨基酸,此过程对于食品中蛋白质的吸收非常必要,因为即使多肽相对蛋白质已经很小了,但是回肠粘膜要将其吸收,其尺寸仍然过大。
胰蛋白酶最佳工作pH为8,温度为37 °C。
在囊胞性纤维症中,运输胰蛋白酶和其他源于胰腺的消化酶的系统缺乏。
胰蛋白酶在胰腺中的含量高,易纯化,其在多个生物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描述
重组牛胰蛋白酶既非来源于动物,也不是来源于人。
抑制剂对重组牛胰蛋白酶和天然牛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相同(启维益成有售)。
牛骨Ⅰ型胶原蛋白提取及结构表征
到 2mol/L,然后在 4℃条件下静置过夜,使胶原蛋白充
分沉淀,以 8500r/min 离心 20min,用 0.5mol/L 的冰 醋酸重新溶解。重复盐析一次,离心后得沉淀,再 用 0.5mol/L 冰醋酸溶解,于蒸馏水透析 2~3d,每隔 4h 更换 1 次水,透析好后冷冻干燥得纯胶原样品。胶原蛋 白得率计算公式为:
3102食品科学工艺技术90的胶原蛋白所用的提取介质为001moll盐酸或05moll醋酸本实验选用1柠檬酸和1胃蛋白酶结合的方法进行提取结果见表24胶原蛋白结构表征241牛骨胶原蛋白的紫外光谱分析将提取的胶原蛋白和牛腱型胶原蛋白样品在紫外可见光描仪上进行2003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见图可知所提取的牛骨胶原蛋白和牛腱型胶原蛋白溶液分别在228nm和230nm波长处有一个强吸收峰符合上述特性
实验所有提取条件的选择都以等量牛骨提取得到胶 原蛋白的质量作为指标。由于胶原蛋白容易变性,实 验操作都在 10℃左右进行。
1.3.1 提取工艺流程 牛长骨→修整、清洗→破碎→脱脂→脱钙→纯化→
成品
1.3.2 脱脂处理 破碎的牛骨经水洗后,部分脂肪被洗掉,残余的
脂肪分别采用不同的脱脂方法( 正己烷、石油醚及乙醚 静置浸泡脱脂、乙醚低温回流脱脂),确定最佳的方法。 脂肪残留率(残油率)的计算公式为:
containing 1% citric acid and 1% pepsin. The extracted collagen was identified as type I collagen and the purity reached
electrophoretic grade. Furthermore, the unique triple helical structure of type I collagen remained very well. Key words:bovine bone;type Ⅰ collagen;extraction;SDS-PAGE;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metry (DSC);
牛骨胶原肽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_刘俊丽
·论著·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协作课题(Grant No.LHS-DBSW2013-01),总装后勤部课题资助项目*通讯作者:郭燕川,Email :YanchuanGuo@mail.ipc.ac.cn牛骨胶原肽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刘俊丽1张兵2宋淑军1马铭2司少艳1王毅虎2吴继功1郭燕川2*1.解放军第306医院特种病医学实验中心,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图分类号:R85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08(2014)07-0723-05摘要:目的研究3mg /ml 牛骨胶原肽(Bovine collagen peptides ,BCP )对人成骨细胞(Human osteoblast ,HOB ),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分化的影响。
方法Western blot 检测MC3T3细胞中BCP 对Runx2表达的影响;分离培养HOB ,利用对硝基苯磷酸比色法检测3mg /ml BCP 对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含量的影响;骨钙素(osteocalcin ,OC )ELISA 法测定BCP 对OC 含量的影响;茜素红矿化染色检测BCP 对HOB 矿化,然后用5%高氯酸进行脱色,用吸光度法检测BCP 对人成骨细胞矿化程度。
结果Western blot 检测表明,14d 后BCP 处理的MC3T3细胞中Runx2蛋白表达水平(0.178ʃ0.201)与CN 组(0.146ʃ0.582,P >0.05)比较,有增高趋势。
ALP 染色结果表明,BCP 混合物处理组的ALP 的染色面积(33859ʃ8221)在第10d 与CN 组(19900ʃ2796)相比,显著增加(P <0.05),表明BCP 混合物能促进人成骨细胞早期的ALP 表达量。
BCP 混合物处理组的OC 吸光度值(0.137ʃ0.014)在第14d 高于CN 组(0.086ʃ0.023,P <0.05),表明BCP 混合物能促进人成骨细胞晚期阶段的OC 含量。
不同存储液对人离体牙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不同存储液对人离体牙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钱瀚宇;丁允鹏;吴洋欧;李生娇【摘要】目的:比较5种离体牙储存液,在不同温度、不同储存时间条件下,体外维持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PDLF)活性的能力,为外伤后离体牙的保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5种离体牙存储液:牛奶、汉克斯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HBSS1(HBSS+阿仑膦酸钠)、HBSS2(HBSS+还原型谷胱甘肽)、HBSS3 (HBS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cck-8试剂测定人PDLF不同温度下,在上述溶液中保存不同时间后的细胞活性.结果:4℃条件下,各实验组的PDLF细胞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时间点,牛奶组均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细胞活性,尤其在6 h时与其他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条件下,各实验组的PDLF细胞活性随时间延长也呈下降趋势,其中HBSS3组活性下降相对缓慢.在不同时间点,HBSS组和HBSS3组均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细胞活性,尤其在72 h时,HBSS3组与HBSS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HBSS组、HBSS1组和HBSS2组的存储效果不受温度影响,而牛奶组和HBSS3组的存储效果与温度有关. HBSS3组PDLF细胞活性20℃时高于4℃,其中48 h、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牛奶组PDLF细胞活性20℃时低于4℃,其中6 h、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奶可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储存介质用于脱位牙的短期保存,且低温时更有优势.当脱位牙需要长期储存时,HBSS和HBSS3可作为合适的存储液.并且,HBSS在4℃和20℃时存储效果相当,而HBSS3在室温下优势更明显.%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apacity of temperature and storage media in maintaining the viability of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PDLF). Methods: PDLF in vitro were kept in whole milk, 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HBSS), 1mmol/L alendronate in HBSS (HBSS-1), 5 mmol/L glutathione in HBSS (HBSS-2), 10 ng/mL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 HBSS(HBSS-3)respectively. The temperature of solutions were at 4℃ and20℃respectively. After 3, 6, 24, 48 and 72 h in storage media, cell viability of PDLF were examined by CCK-8 assay. Results:At 4℃, the PDLF viabilities in every storage solution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with time, The milk exhibited better than other storage media in maintaining cell viability at different storage time, especially at 6 h (P<0.05). At 20℃, the PDLF viabilities in every storage media were still decreasing over time. Among them, HBSS-3 had a relatively slow decline. HBSS and HBSS-3 were better than others in maintaining cell viability at different storage time. HBSS-3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HBSS-1 at 72 h (P<0.05). In general, the performance of HBSS-1, HBSS-2 and HBSS were not influenced by storage temperature. However, the higher temperature decrea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whole milk, especially at 6 and 24 h (P<0.05). But, favored the HBSS-3, especially at 48 and 72 h (P<0.05). Conclusion: Whole milk may be an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storage medium for avulsed teeth in a short time period and at lower temperature condition. HBSS and HBSS-3 may be suitable for long term storage in normal temperature.【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7)004【总页数】5页(P241-245)【关键词】牙脱位;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阿仑膦酸钠;谷胱甘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者】钱瀚宇;丁允鹏;吴洋欧;李生娇【作者单位】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 200072;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 200072;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 200072;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 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4恒牙完全脱位是一类涉及牙髓、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等多种组织的严重牙外伤,占恒牙外伤比例的16%[1]。
重组胶原蛋白与牛源_型胶原蛋白红外光谱研究
红外光谱是研究生物高分子结构和多肽链构型的有效 手段。天然胶原蛋白的三级结构呈独有的右手三螺旋构型, 由 3 个 L- PPⅡ 亚基相互缠绕而成, 每个亚基的三肽重复序
列 Gly- Xaa- Yaa 的 NG- HG 与 相 邻 亚 基 的 CX=OX 间 形 成 1 个直接氢键, 其余 2 个 C=O 以及羟脯氨酸的 OH 基团参与 分子内或分子间的水桥氢键。因此, 胶原蛋白红外光谱的酰 胺 A、酰胺Ⅰ、酰胺Ⅲ具有明显特征[8, 15, 16]。
Key wor ds collagen, FT- IR spectroscopy, FE- SEM
天然胶原蛋白是具有独特三螺旋结构的纤维蛋白, 广泛 存 在 于 脊 椎 动 物 的 骨 骼 、肌 腱 、皮 肤 、血 管 以 及 基 质 膜 等 组 织 中, 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迄今为止, 已鉴别出 27 种胶 原蛋白遗传型和 42 种不同的胶原蛋白亚基以 及 15 种 类 胶 原蛋白结构域[1]。胶原蛋白分子由 3 个相同或不同的亚基组 成, 每个亚基都呈聚脯氨酸Ⅱ螺 旋 构 形( L- PPⅡ) , 3 个 亚 基 又 相 互 缠 绕 成 右 手 超 螺 旋 结 构 。胶 原 分 子 的 亚 基 具 有 独 特 的 Gly- Xaa- Yaa 三 肽 重 复 序 列 , 其 中 Xaa 位 点 多 为 脯 氨 酸 ( Pro) 残基, Yaa 位点多为羟脯氨酸( Hyp) 残基。最小氨基酸 甘氨酸( Gly) 残基在胶原分子亚基中每第三个位点的重复出 现是胶原分子形成三螺旋结构的必要条件。天然胶原蛋白分 子内 3 个亚基间的直接氢键 ( Gly N- H 与相邻亚基 Xaa C=O 之间) 以及亚基间的水桥氢键是维持三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 素, 另外 Yaa 位点的羟脯氨酸也有助于三螺旋结构的稳定[2,3]。 胶原蛋白特有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使其在生物医学和组织工 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止血海绵、人造皮肤、软组织填充
胶原蛋白肽酶切技术
胶原蛋白肽酶切技术胶原蛋白是人体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它在细胞外基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支持和结构维持作用。
胶原蛋白通过其螺旋结构形成了质地坚韧的纤维,为皮肤、骨骼、肌肉和血管等组织提供了力学支撑和稳定性。
然而,随着人体老化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胶原蛋白会逐渐受到降解和破坏,导致皮肤松弛、骨质疏松等问题的出现。
胶原蛋白的降解主要由胶原酶所介导,而胶原蛋白肽酶切技术正是一种可以有效研究和模拟这一过程的技术手段。
胶原蛋白肽酶切技术通过模拟胶原酶对胶原蛋白的水解作用,可以对胶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示其在细胞外基质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迁移等生理过程之间的关联。
此外,胶原蛋白肽酶切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物设计和开发、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学等领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组织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胶原蛋白肽酶切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肽酶对胶原蛋白进行定向水解、如何设计合适的实验条件和体系以模拟细胞外基质环境、以及如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肽酶切割位点进行预测和分析等方面。
在选择肽酶时,需要考虑其对胶原蛋白的特异性和活性,以避免对其他蛋白质的非特异水解。
在设计实验条件和体系时,需要模拟生物体内的酶解环境,包括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而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肽酶切割位点进行预测时,需要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近年来,随着胶原蛋白肽酶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关研究在生物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突破。
例如,通过对不同类型和来源的胶原蛋白进行肽酶切割,可以分离和纯化出具有特定功能和活性的活性肽片段,为药物或生物材料的开发和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另外,利用胶原蛋白肽酶切技术可以研究和解析细胞外基质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运动的分子基础,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超高压及酶解对虹鳟鱼Ⅰ型胶原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超高压及酶解对虹鳟鱼Ⅰ型胶原蛋白抗原性的影响李晓辉;倪赛巧;王翀;王彦波;张岩;傅玲琳【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8(039)013【摘要】采用超高压及酶解两种方法处理虹鳟鱼过敏原Ⅰ型胶原蛋白,并研究对其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高压处理后,Ⅰ型胶原蛋白抗原性随着压力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200 MPa、25℃超高压处理10 min时,Ⅰ型胶原蛋白抗原性最高降低42.66%.比较木瓜蛋白酶、α-糜蛋白酶以及胰蛋白酶酶解对Ⅰ型胶原蛋白抗原性的影响,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胰蛋白酶在45℃、pH 8.0,酶与底物质量比为1∶10时,Ⅰ型胶原蛋白抗原性消减97.69%.上述结果表明超高压及酶解均能有效降低虹鳟鱼Ⅰ型胶原蛋白抗原性,且酶解更为有效.本研究结果为消减过敏原提供借鉴.【总页数】7页(P87-93)【作者】李晓辉;倪赛巧;王翀;王彦波;张岩;傅玲琳【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8;河北省食品检测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4.1【相关文献】1.酶解工艺对Ⅱ型胶原蛋白分子结构及提取率的影响 [J], 曹慧;许时婴2.酶解作用对牛乳乳清蛋白抗原性影响的研究 [J], 张微;满朝新;迟涛;李春梅3.酶解对牛乳酪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J], 刘晓宇;李铮;张颖;布冠好;罗永康4.超高压耦合酶解鳕鱼骨的工艺优化及其对酶解液滋味的影响 [J], 朱文慧;杨琬琳;步营;李学鹏;励建荣;李钰金5.酶解时间对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J], 王晴;石程宇;钱玉梅;李红侠;陈红玲;陈嶍嶍;曹稳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对鸡趾屈肌腱损伤术后生物力学的影响
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对鸡趾屈肌腱损伤术后生物力学的影响查朱青;程春生;李刚;单海民;赵治伟;宋冠鹏;马文龙【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作用。
方法:三黄鸡,3月龄,60只,雌雄各半,体重1.5~2.0 kg,以右足第3趾屈趾深肌腱断裂1/2吻合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组,再根据取材时间分为2周组、4周组、6周组、8周组4个亚组,术后2、4、6、8周对吻合端周围粘连程度观察和对包括患侧及健侧第3趾关节屈曲角度、肌腱滑动距离、肌腱最大抗断裂负荷的生物力学检测。
结果: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在术后2、4、6、8周,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粘连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0.05);生物力学指标测定显示,关节屈曲角度、肌腱滑动距离、肌腱最大抗断裂负荷各项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可以减少粘连,提高肌腱生物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预防粘连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肌腱粘连的新型生物性材料。
【总页数】5页(P619-622,626)【作者】查朱青;程春生;李刚;单海民;赵治伟;宋冠鹏;马文龙【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4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629.73;R687.2;R318.01【相关文献】1.重组胶原蛋白与牛源I型胶原蛋白红外光谱研究 [J], 陈静涛;赵玉萍;徐政;顾其胜2.重组类人胶原蛋白与牛源Ⅰ型胶原蛋白的比较研究 [J], 陈静涛;陈景华;徐政;顾其胜3.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防止肌腱修复术后黏连的实验研究 [J], 查朱青;赵治伟4.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临床研究 [J], 单海民;程春生;李刚;赵治伟;程真真;石宁宁;田涛涛5.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鸡趾屈肌腱缺损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J], 秦廷武;张姝江;杨志明;李秀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胰蛋白酶对HSCⅠ型胶原和PAR-2表达的影响
类胰蛋白酶对HSCⅠ型胶原和PAR-2表达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类胰蛋白酶对肝星状细胞(HSC)Ⅰ型胶原和蛋白水解酶激活受体-2 (PAR-2) 表达的影响,探讨类胰蛋白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HSC,经系列浓度类胰蛋白酶作用后,应用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和PAR-2mRNA 的表达。
结果类胰蛋白酶(1~100ng/ ml)能够促进HSCⅠ型胶原及PAR-2mRNA的表达,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结论类胰蛋白酶可能通过PAR-2作用于HSC,促进HSC表达Ⅰ型胶原,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关键词】类胰蛋白酶肝星状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2肝纤维化是继发于各种慢性致肝损伤因素引起的肝脏损伤和炎症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关于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
近年研究表明[1-2],肥大细胞(Mast cell,MC)浸润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MC激活后分泌大量炎性介质,其中最丰富的是类胰蛋白酶,占MC蛋白重量的25 %左右[3]。
HSC活化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4]。
Ⅰ型胶原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由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ete cell,HSC)合成的主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我们课题组已证实MC类胰蛋白酶能促进HSC增殖,在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效应。
本实验通过检测类胰蛋白酶刺激后HSCⅠ型胶原和PAR-2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研究类胰蛋白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雄性Wistar 大鼠,体重350±50g(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重组人β类胰蛋白酶、胶原酶IV、链霉蛋白酶(Pronase E)、DNA酶I(Dnase I)、percoll分离液(Sigma 公司),胎牛血清(Gibco公司),Trizol RNA 提取液、PCR引物(上海生物工程公司),通用型RT-PCR 试剂盒(Fermentas公司),小鼠抗大鼠Desmin抗体、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博士德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