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17年七次暴涨暴跌史记
揭秘2017年股票大跌原因
![揭秘2017年股票大跌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9319e1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79.png)
揭秘2017年股票大跌原因“春节红包没挣着,反而大亏一笔”是多数股民2017年伊始最真切的感受,沪深两市年初开盘便有将近400只股票跌停,这让不少的股民心头一惊,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揭秘股票大跌的原因,希望大家喜欢!2017年股票大跌情况介绍1月16日,沪指五连阴,盘中下跌至3044.29点,创近三个月来新低。
尽管沪指尾盘强拉,收盘仅跌9.33点,但当日盘中沪深两市近400只股票跌停,这让不少股民心头一惊。
开局不利的2017年股市是否还有大行情?市场上有不少券商看多,如华泰证券(17.720, -0.18, -1.01%)就预测称,A股将迎来“慢牛换芯,盈利牵牛”;也有一些机构人士看空,如琳琅投资称,2017年年线大概率收阴,下跌400~600点收盘。
股市中,看多看空存在分歧是一件正常的事,多空一致才是不正常的事,所以早就有“看多的人多了,暴跌就来了;看空的人多了,行情就来了”的说法。
猴年猴市,尘埃落定,A股两市指数2016年的最高点仍然停留在2016年的第1个交易日,这是一个充满讽刺又让人无奈的定论。
经历过2015年股灾,2016这一年的A股市场犹如惊弓之鸟,这种状态贯穿全年,如灰霾缠绕,挥之不去。
这一年我们经历过开年连续熔断的惊悚恐慌,也经历过证监会换帅的欢拥与迷茫,这一年,欣泰电气成为第一只因为欺诈发行而退市的上市公司;这一年,两市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IPO融资规模再创新高;这一年,不管你承认与否,险资替代游资成为两市最大的“鲶鱼”,上市公司闻之色变,投资者趋之若骛。
当回首2016年A股市场的时候,搜狐财经为你记录下了这些关键字和数字:1、两市市值:全年蒸发2.83万亿,每个投资者人均亏损2.4万元2016年沪深两市从开年伊始就跌入熔断深渊,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本没有机会脱离,两会之后,证监会经历换帅,市场趋稳,反复,后来在宝万之争的喧哗之下,险资举牌的蓝筹股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上功,并于11月底摸高3300点。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https://img.taocdn.com/s3/m/dbfc36fe7c1cfad6195fa718.png)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序言本大事记是为写作小说《沪吉诃德和深桑丘——戏说中国股市二十多年》做准备而编。
从最初的股市——静安柜台市场到2009年是23年。
如果从上海交易所成立的1990年开始算是19年。
我参看了网友“悠悠白云”收藏的帖子《中国大陆股市17年大事记》1,但是找不到作者。
笔者也看过网上转载的张志雄的《中国股市17年》2以及其他一些文章。
在定稿之前,我看到了阿奎的《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3。
该书史实较为详尽,我参考阿奎的书为本大事记添加了一些内容(一千多字)。
小说中前几节内容(1988-1991)的写作也参看了阿奎的书。
本人在此向以上作者致谢。
本大事记还包含关于法人股市场、柜台市场、H股市场、次贷危机等内容。
各种恶性事件也是本大事记重点,笔者希望本大事记是到目前为止恶性事件最全的大事记。
技术上,笔者将前后关联的事件尽可能地放在一处叙述。
另外,笔者还提供了《沪深股市走势图1990.5—2009.5》(参看封底),同时减少了行情的文字叙述。
希望本文有助于读者对中国股市的认识和理解,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1991年及之前(1) 1984年11月14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小飞乐”股票发行。
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
1986年11月,邓小平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赠送了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
虽然有报道说深宝安和北京天桥成立股份制企业更早,但是发行股票,小飞乐在先。
1 行情和政策叙述较多,忽略了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德隆事件。
见/blog/static/ 3063229520089972310607/。
2 分析讨论有深度,作者经历的事件突出,但是作为大事记,内容缺很多。
离股市较远的铁本事件反倒被重点讨论。
见/bbs/dispbbs.asp?boardid=57&id=163747和/ viewthread.php? tid=226761&page=1&authorid=59936。
2017股市行情总结
![2017股市行情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1ab0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0.png)
2017股市行情总结2017年是中国股市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标志着股市行情的回暖和改善。
在这一年里,股市经历了许多波动和挑战,但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以下是2017年股市行情的总结。
首先,2017年股市的主要特点是持续上涨。
这一点可以从主要股指的表现中看出。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在年初至年末均实现了较为显著的涨幅。
具体而言,上证指数从2016年年末的3103.64点上涨到2017年年末的3307.17点,涨幅达到了6.6%。
深证成指更是从6122.98点上涨到7543.50点,涨幅高达23.2%。
这标志着股市经历了多年的下跌和调整后开始逐渐回暖和复苏。
其次,2017年股市的上涨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的加快和市场改革的推动。
中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了6.9%,超出了市场预期。
这使得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纷纷涌入股市。
此外,领导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市场环境和吸引资本。
例如,取消了限售股解禁的审批制度,推出了注册制改革试点,加快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审批速度等等。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提升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然而,虽然整体上看股市行情较为积极,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风险。
首先,股市的波动性仍然较大,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和谨慎。
尽管去年整体上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但股市仍然时常经历波动和调整。
特别是在年底之前,股市一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让许多投资者闻风丧胆。
其次,股市的投资环境仍然有待改善。
虽然领导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违规操纵和内幕交易现象时有发生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领导和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监管、改善治理,以提升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2017年是中国股市行情回暖和改善的一年。
股市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的加快和市场改革的推动。
然而,股市仍然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和投资环境的问题,需要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来解决。
中国股市暴跌全纪录
![中国股市暴跌全纪录](https://img.taocdn.com/s3/m/516396749b6648d7c1c746c1.png)
暴跌全纪录——中国股市历史上中国股市上涨过多的大牛市就被坑爹会监管层出台政策打压搞死,中国股民活着赚钱不易啊!(微博实名,关注度高,为避免被坑爹会请去喝咖啡,我用坑爹会来代替股民都知道的名词,顺便代表我的心,你懂的!)太远的就不提了,从1996年12道金牌开始吧。
1996年下半年,股市疯涨,股民赚钱乐翻了,为此,管理层采取一系列打压股市措施,共计连续12项政策,才把股市彻底搞死熄火,这就是著名的“12道金牌”。
连续11个打压政策没搞死股市,股市反而连创新高,1996年12月12日大盘创出历史新高,然后出台第12个打压政策最著名,1996年12月16开始实行10%涨停板制度;在此之前股市没有10%涨停板制度,这就是监管层出台政策政策不允许股票涨!这样还怕市场不能理解监管层搞死股市牛市的意图,竟然在1996年12月16日党报上明确头版阐明意图,当天党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指出现阶段的全民赚钱太容易的大牛市是不正常的,管理层不希望看见这样的牛市!希望股市降温!立刻股市大盘连续4天跌停板,6个交易日从1258跌至867点。
所有股票全部连续4天跌停!1996年这一代股民光荣死在了股市上!1997年3月至5月,大盘暴跌惨不忍睹尸横遍野后,3月大盘开始反弹,在深发展、四川长虹2个龙头的带领下,沪市指数从870点一路攀升至当年最高1510点。
深成指创出6103点的历史最高点——此高点一直到2006年年底牛市才被突破。
股民再次赚钱乐翻了天,结果坑爹会又看不下去了,再次出台一系列政策打压股市。
1997年5月9日,印花税上调升至5‰,双向征收。
9日之前是3‰!市场暴跌6%,但是由于牛市氛围浓重迅速反弹没有死掉!随后反弹2天5月14号再次大盘暴跌5.81%,市场还是牛市不死,第二天5月15号大盘反弹2.79%,但随后第三天周五5月16号大盘再度暴跌7.18%,基本上是市场所有股票全线跌停!尸横遍野!就下来经过周末休息,下周一5月19号开盘,市场连续19号20号2天反弹,每天大盘反弹幅度都在2%以上。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文本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9372f5b7763231126fdb1179.png)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三天后冲高至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6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当天市场没反应,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
1992年8月10日,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之后三天,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2%,上证指数跌去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跌幅达到45%。
1992年11月17日,联农股份(天宸股份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沪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完成最后一跌,此后股指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关键词:调高印花税、8·10风波。
第二次大跌: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3年2月16日“老八股”宣布扩容,上证指数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年暂停新股发行上市;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围),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关键词:扩容、三大政策。
第三次大跌:1994年9月至1996年1月,上证指数从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中国股市历史暴涨暴跌全记录
![中国股市历史暴涨暴跌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f7d52493b3567ec102d8a48.png)
中国股市历史暴涨暴跌全记录[转贴2007-09-25 22:22:43]字号:大中小时至今日,中国股市已走过了16个春秋。
然而,1500点的“痛”却依然停留在人们心间。
曾几何时,我们将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脚下,并且直冲历史高度2245点(2001年),为此,众人欢呼:1500点成为了中国股市的真正“箱底”。
可好景不长,长达五年的漫漫熊市不仅下破了1500点,而且还下穿了中国股市1000点的敏感心理关口。
之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上证综指再次从1000点附近启动,并猛串至今天的3300点上方,似有不断追涨的冲动和蛊惑。
不知这次中国股市是否真的长大?它是否还会重回1500点下方?我们衷心的希望1500点能够成为中国股市今后的大“箱底”,并将1500点筑成中国股市的“万里长城”。
同时,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再回首,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依旧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晃如昨日,给人的感觉似乎“中国股指”总喜欢大起大落、难于长大。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
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2017年股票大跌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2017年股票大跌的原因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12ba7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7.png)
2017年股票大跌的原因及注意事项2017股市暴跌崩盘年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多买多亏死翘翘。
只出不进反弹就跑。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今天股票大跌的原因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年今天股市大跌的原因A股跌到现在这个程度,除了银行、保险和白酒板块,其他所有的板块全军覆没,比2015年股灾的破坏性更大。
这显然已经不是一般的市场调整了,分明是一种系统性风险的集聚。
表面上看现在没有股灾时的全面流动性危机,但现在有“闪崩”,走势本来正常的一只股票,几分钟里就打到跌停,随后就连续几天跌停。
流动性危机集中在个股上,而且是轮番表演,让持股者惶惶不可终日,大批股票跌破了股灾时的最低点。
事实上已经有公司因为控股股东质押的股票跌到了平仓线而紧急停牌,现在被迫补充质押股份的已有25家。
很多股票再跌下去平仓盘将大量增加,到那时就不可收拾了。
很多投资者今年的资金损失超过2015年的股灾时期,这从股价走势就可见一斑。
上海本地股本是国资改革概念的一面旗帜,现在基本上已经跌回到股灾时期的低点,属于重灾区;军工股本来算是抗跌品种,但近期跌跌不休,航母下水股价跳水,大飞机上天股价落地,短短一个月股价跌幅达20%;高送转被“重点监管”,高送转股由此成为今年的特重灾区;次新股炒作年年有,但今年突然被列入“坚决打击”对象,次新股顿时血流成河。
基本上所有的板块都被打压成一地鸡毛,只有少数个股成为妖股而上涨,或者是机构抱团取暖的个股还高高在上,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补跌。
外围股市都在走牛市,只有A股市场熊冠全球。
是中国经济形势特别糟糕吗?显然不是,问题完全出在监管自身。
没人说不要监管,关键是监管的思路和方式,本来是一副好牌,结果打成这样,令人痛心。
加强监管本身并没错,错在监管的思路和方式,一阵又一阵的“专项执法检查”,这不是用搞“运动”的方式来监管股市吗?股市这么敏感的虚拟市场,无风尚起三尺浪,怎么经得起“运动式”监管的折腾?监管就是监管,不能搞“运动式”,监管要凭证据监管,出现违法违规就依法处罚,借题发挥、危言耸听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b3df5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e.png)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中国股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次涨跌,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断挑战的领域。
下面给出十个中国股市涨跌案例,以展示股市的波动和影响因素。
1. 2015年6月,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次大幅度的暴跌,被称为“6·12股灾”。
这次暴跌是由于多个因素叠加所致,包括经济增长放缓、资金杠杆过高、监管不力等。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30%以上,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2. 2014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牛市”。
这次上涨是由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股市的政策,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股市。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100%,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3. 2016年初,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1·7熔断”。
这次下跌是由于股市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20%,投资者再次遭受损失。
4. 2017年初,中国股市再次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春季行情”。
这次上涨是由于经济数据好转、政府继续出台鼓励股市的政策等因素。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20%,投资者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5. 2018年7月,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7·6熔断”。
这次下跌是由于中美贸易战升级、经济增长放缓、监管加强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30%,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6. 2019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科技股狂欢”。
这次上涨是由于科技股的强势表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等因素。
科技股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50%,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7. 2020年初,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疫情股灾”。
这次下跌是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20%,投资者再次遭受损失。
8. 2020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双循环行情”。
这次上涨是由于经济复苏、政府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等因素。
中国股市17年(1999-2006)11、蓝田神话
![中国股市17年(1999-2006)11、蓝田神话](https://img.taocdn.com/s3/m/5bf93c0cba1aa8114431d929.png)
事件导致人们旧事重提,中经开的各种庄家劣迹再遭揭发。
2002年4月,代表高科技已达4年的大牛股“东方电子”出了严重问题。东
方电子1997年1月通过电子部和山东省两方面的发行额度,拼揍了一个总股本
6,830万股、流通A股只有1,720万股的盘子上市,其间通过送配转,到2000年
人去实地考察一番。直到2001年10月26日,一位专长于信贷研究的中央财经
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在一份仅供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领导参阅的《金融内参》
上发表文章,名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认为过去几年间赖
以支撑蓝田股份的不是所谓的高增长,而是银行信贷资金。刘姝威后来被捧
为打假英雄,事实上她也没想到,一份只发行180份的《金融内参》竟然被瞿
上市。由于未担任蓝田股份任何职务,瞿兆玉金蝉脱壳,没受到什么处分。
2003年5月23日,生态农业终止上市,它不仅套牢了银行20亿元(其中工商银
行10亿,农业银行9亿),而且让25亿元流通市值在股市上灰飞烟灭。
2006年7月31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终于公开宣判,被告生态农业公司
主导地位。可是,该行业的人士认为,真正的龙头是另外两家公司南瑞和四
方,该行业的毛利润每年有20%-30%就很不错了,而东方电子在2000年为35%
。我曾在1997年下半年亲赴烟台,问过东方电子董事长隋元柏和董秘高峰,
他们报出的毛利更高,是40%左右。
当时,东方电子不愿意谈的是公司的内部职工股问题。
头不小的公司,1996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是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企业,农
业部还直接持有该上市公司18.85%的股权(1999年4月农业部才退出)。具有
如此的中央部门背景,蓝田股份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中国农业第一股”。其实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e42088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d.png)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中国股市的涨跌是由多种因素所影响的,包括经济形势、政策调整、公司业绩等。
下面列举了10个中国股市涨跌的案例。
1. 2015年中国股市大跌2015年6月,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上证指数从6月中旬的5178点下跌到7月初的3500点左右,跌幅超过30%。
这次调整主要受到市场过热、杠杆交易过度等因素影响。
2. 2016年股市反弹2016年初,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股市的政策,同时经济形势也有所好转,市场信心得到提振。
3. 2018年A股市场持续下跌2018年,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一段持续下跌的时期。
这一轮下跌主要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市场担忧经济增长放缓和公司盈利下滑。
4. 2019年科技股的强势表现2019年,中国股市出现了科技股的强势表现。
受益于人工智能、5G 等新兴科技的发展,相关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推动了整个股市的走势。
5. 2020年疫情影响下的股市震荡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对中国股市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股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政府相应措施的出台,市场逐渐恢复稳定。
6. 2020年创业板的快速上涨2020年下半年,中国创业板股市出现了快速上涨的情况。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板发展的政策,并且创业板公司的业绩也相对较好。
7. 2021年ETF市场的热度2021年,中国ETF市场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
ETF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ETF产品进行投资,从而推动了股市的活跃。
8. 2021年金融股的低迷2021年,中国金融股市表现低迷。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对金融行业的担忧,包括利率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等因素所致。
9. 2022年央行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影响2022年,央行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对股市产生了影响。
这些政策包括降低利率、放宽融资限制等,为股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中国股市17年(1990-2006)
![中国股市17年(1990-2006)](https://img.taocdn.com/s3/m/415af116a300a6c30c229f38.png)
意它上市 但 1 ' 年 1 月上交所开止 3 90 2
到 .成为它的第4 名员工 饭店底层临 时 加上爱使 电子 . 家工市公司的资金 8 时掊建的离 间伍矮 届促 、阴暗溺温 但 规模也仅为2 e 亿元 . 再 的话 上交所
旦里外外异 常’ 碌 上交所成立于 15 就没法开业 了 爱使公司通过 1 1 1 亡 0 9 配
第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概要和变迁
( ) 海、深圳两个证券交 易所创立 (9 o 1 9 年 ) 一 上 19 - 9 1
23 年 、 声 00 2 5虽 国证券市场 也 雨j 8 ' 元 (9 i 0 3 1 9 仨 月 7 . E) 由
十年论坛 ‘在北示 逢重 百开 皂括中国 于 当时8只股票的面颧没有统一 .有 0
当哥在上交所上 肯 企业 有8 开 模看 家
一个约 2 7 0^ 0
另一 个只有 5 0
市 来 股价 持喽_ 升的是豫国商场 凤 人 大飞乐 二 风景赢
总经理也是 小飞乐
凰化 二和爱 使般待 豫园是上海有名 的 的董事长 其 ’ 父子 关系不言而喻 事 俗称 城隍庙 . 豫习商场经营 实上 1 飞乐 发起单位 之一埂是’ f I 大 二转产品和 飞乐 的前身 上海飞 乐电声总 『 _ ,但
证监会主席 香 港证监会 主席等证券_ 元、j 芾 0元和 ’ O元 : 面颓 1 0元的豫 圜 O
场高晨人工 高粟烈
侃葡谈.在会 股 啦的最高 是8 8 与其他 股票动辄 5元
上东走走西看看 豉却 尤心恫 怔 几 十倍 乃至几百倍的市盈率相 比 9 2 中 5 儡置身于美国影片 教父》 的开头 贵吝 倍市盈 辜的豫园最具投资价值 . 盈f 敢天 喜地 五 暗藏着杀机 困刀我 一 知道 凤凰 皑工是唯一 j 上海 本地段 .
2017年a股市场回顾
![2017年a股市场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0911ec9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0.png)
2017年a股市场回顾
2017年是中国A股市场的重要一年,整体表现可谓亮眼。
以
下是对2017年A股市场的回顾:
1. 市场表现喜人:2017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近20%和30%左右,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最高涨幅。
整个市场在年初就展示了较强的上涨势头,并在一年中的多个时点达到了新高点。
2. 波动性略有增加:尽管整体上涨,但2017年的A股市场的
波动性相对较高。
市场在一些政策调控和市场事件的影响下,经历了一些起伏和震荡,尤其是在上半年的一些调整期间。
3. 成交量相对减少:2017年A股市场的成交量相对于前几年
有所下降。
这一点部分可以归因于政策调控对市场交易的限制,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风险较为谨慎的表现。
4. 金融去杠杆成为主旋律:2017年,中国政府继续推动金融
去杠杆的政策,对金融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监管措施。
这对股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是金融板块的股票。
5. 科技股持续领涨:2017年,科技股成为市场的重要领涨板块。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股在2017年取得了相对强劲的表现,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
总的来说,2017年是A股市场的一个相对较好的年份,市场
表现亮眼,但波动性较高。
政策调控和金融去杠杆成为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科技股则成为市场的亮点。
中国股市经历过几次暴涨暴跌
![中国股市经历过几次暴涨暴跌](https://img.taocdn.com/s3/m/b4e9e20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7.png)
中国股市经历过几次暴涨暴跌历史上三次大级别的调整行情股市出现调整,是很正常的事情。
沪深股市18年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各种调整,但是,大级别的调整次数还不多。
以上证指数为例,主要有3次,而这3次都伴随着季度K线的4连阴。
第一次,是1993至1994年:从1993年第一季度的最高点1558.95点,到1994年第三季度的最低点325.89点,总跨度时间为5个季度,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最大跌幅为79%,是迄今为止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其间,1993年三季度至1994年二季度的季度K线为4连阴。
第二次,2001的2245点——2005年的998点:大盘2001年第二季度创出2245.44点历史高点之后,进行了一轮长达4年的大调整,直到2005年第二季度创出998.23点的新低调整才结束,总时间跨度为16个季度,是截至目前调整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级别调整。
从2245.44点最高点到998.23点的最低点,最大跌幅达到55.54%。
在这轮调整最后阶段,即2004年二季度至2005年二季度,季度K线出现5连阴。
第三次,就是2010年10月16日的6124点至今的调整:从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6124.04点到2008年10月28日的阶段性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为72%,伴随着是季度K线的4连阴。
当然,现在还不能说本轮调整已经结束,怎样发展还要看今年第四季度。
沪市历史上这3次大级别的调整,总跌幅都超过50%。
而这3次各有特点,第一次是跌幅最大,第二次是调整时间最长,第三次股灾是否已经结束,还很难认定。
因为根据波浪理论,目前大盘的月K线处于大C浪下跌中。
请看另一篇文章:中国股市七大暴跌数据记录2008-04-24在2007年11月1日<<A股遭遇18年怪圈>>文章中阐述了中国股市的运行怪圈.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不妨回味一下本轮6124点至今2990点(2008年4月22日)的巨幅暴跌,短短半年时间中国A股市场以51.17%跌幅录得吉尼斯世界记录.落差为3134点距离998至6124之间的0.618位置2956点近在咫尺.为何如此惨烈?投资者千万次地问.在此探讨一下A股暴跌的前世今生:(1)1992年5月—1992年11月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达72%(2)1993年2月—1994年7月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3)1994年9月—1996月1月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4)1997年5月—1999年5月 1510点跌至1047点,历时24个月,最大跌幅达30%(5)1999年6月—2000年1月 1756点跌至1361点,历时12个月,最大跌幅达22%(6)2001年6月—2005年6月2245点跌至998点,历时48个月,最大跌幅达55%(7)2007年10月—2008年4月6124点跌至2990点,历时6个月,最大跌幅达51.2%历史不可能简单地重复.但是股票市场的一些发展规律和运行节奏,还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参考的,十八年来中国A股市场七次暴跌平均值为(72+79+51+30+22+55+51)/7=51.42%。
中国A股史上的7次涨跌
![中国A股史上的7次涨跌](https://img.taocdn.com/s3/m/ae3e2d1aa8114431b90dd836.png)
中国A股史上的7次涨跌:①1992年5月-1992年11月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达72%②1993年2月-1994年7月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③1994年9月-1996年1月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④1997年5月-1999年5月1510点跌至1047点,历时24个月,最大跌幅达30%⑤1999年6月-2000年1月1756点跌至1361点,历时6个月,最大跌幅达22%⑥2001年6月-2005年6月2245点跌至998点,历时48个月,最大跌幅达55%⑦2007年10月-2008年10月6124点跌至今1664,历时12个月,最大跌幅达73%根据数据可以作以下的统计:中国股市至今的七次暴跌的平均跌幅超53%,在这七次暴跌中有五次的幅度是超过50%的,大盘下跌的平均周期是跌18个月,最短的是5个月,最长的是48个月.在中国股市历史上的7次暴跌中,最大的一次是跌了79%,○1○2○3○4○5○6○7○8○9○10○11○12○13○14最小的一次是22%.时间最长的是跌了48个月(即四年时间),最短是跌5个月.○11990.12.19三95.79 ○21992.5.26二1429.01○31992.11.17二386.85 ○41993.2.16二1558.95○51994.7.29五325.89 ○61994.9.13二1052.94○71996.1.19五512.83 ○81997.5.12一1510.17○91999.5.17一1047.83 ○102001.6.17四2245.43○112005.6.6一998.23 ○122007.10.16二6124.04○132008.10.28二1664.93 ○142009.8.4二3478.01其中7个高点,5个为周二,1个周一,一个周四。
7个低点,2个为周二、周一、周五,1个周三是开市日。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8b0617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5.png)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
2007年:中国股市迎来井喷式增长,上证指数首次突破6000点大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股市遭受重创,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000点。
2009年: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股市逐渐复苏,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以上。
2013年:上证指数突破2000点,创下多年新高,标志着中国股市持续走牛。
2014年:中国股市进入牛市阶段,上证指数一度涨至5178点,创下历史最高点。
2015年:中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暴跌近8%,引发全球股市震荡。
2016年:中国股市实行熔断机制,但在开启后仅15分钟内就被触发,引发广泛争议。
2017年:上证指数突破3300点,标志着中国股市逐渐走出低迷。
2018年:中国股市迎来A股纳入MSCI指数,吸引外资流入,上
证指数再度攀升。
2019年:中国股市推出科创板,旨在培育高科技企业,为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国股市经历短暂震荡后迅速恢复,上证指数稳定在3000点以上。
2021年:中国股市迎来新一轮调整,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上证指数出现波动。
通过以上大事年表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经历了起伏,不断发展壮大。
政策调整、全球经济形势、疫情等因素对股市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股市存在风险,但其作为投资和融资的重要平台,仍然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未来,中国股市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不断探索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股市七次暴跌数据
![中国股市七次暴跌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53b1aa3cee06eff9aef80787.png)
中国股市七次暴跌数据① 1992年5月25-1992年11月11日 1429点跌至386点,历时5.5个月,最大跌幅达72.8%;(19921111-19930216 386-1559,历时3.1个月,最大涨幅达301.8%.)② 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1559点跌至325点,历时17.5个月,最大跌幅达79%;(19940729-19940913 325-1053,历时1.5个月,最大涨幅达224%.)③ 1994年9月13日-1996年1月 19日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19940913-19950207 1053点跌至524点,历时4.8个月,最大跌幅达50%;19950207-19950522 524-926,历时1.5个月,最大涨幅达76.7%.19950522-19960119 926点跌至512点,历时8个月,最大跌幅达44.7%;19960119-19970512 512-1510,历时15.8个月,最大涨幅达195%)④ 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 1510点跌至1047点,历时24个月,最大跌幅达30%;(19970512-19970923 1510点跌至1025点,历时4.4个月,最大跌幅达32%;19970923-19980604 1025-1423,历时8.4个月,最大涨幅达38.8%.19980604-19980818 1423点跌至1043点,历时2.5个月,最大跌幅达26.7%;19980818-19991117 1043-1300,历时3个月,最大涨幅达24.6%。
19981117-19990517 1300点跌至1047点,历时6个月,最大跌幅达19.5%;19990517-19990630 1047-1756,历时1.5个月,最大涨幅达67.7%)⑤ 1999年6月30日-1999年12月27日 1756点跌至1341点,历时6个月,最大跌幅达23.6%;(19991227-20010614 1341-2245,历时18.5个月,最大涨幅达67.4%.)⑥ 2001年6月13日-2005年6月6日 2245点跌至998点,历时47.7个月,最大跌幅达55.5%;(19970512-19970923 1510点跌至1025点,历时4.4个月,最大跌幅达32%;19970923-19980604 1025-1423,历时8.4个月,最大涨幅达38.8%.19980604-19980818 1423点跌至1043点,历时2.5个月,最大跌幅达26.7%;19980818-19991117 1043-1300,历时3个月,最大涨幅达24.6%。
中国股市历次大涨大跌
![中国股市历次大涨大跌](https://img.taocdn.com/s3/m/6d16ad57fc4ffe473368abc0.png)
中国股市历次大涨大跌中国股市第一轮大涨大跌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中国股市第二轮大涨大跌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
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中国股市第三轮大涨大跌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
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
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
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中国股市第四轮大涨大跌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
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
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
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
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持续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中国股市第五轮大涨大跌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
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
中国股市发展大事记
![中国股市发展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f3b437c458f5f61fb7366667.png)
中国股市发展大事记中国股市大史记1997-02-19 邓小平逝世1997-02-03 原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被判有期徒刑15年1997-01-20 《上市公司检查制度实施办法》颁布1997-01-17 张家界炒做本公司股票被证监会处罚1997-01-04 四大商业银行与信投公司脱钩基本完成1996-12-16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1996-12-16 股票交易恢复涨停板制度1996-12-09 证监会要求把风险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1996-12-06 证监会连续处罚在股票发行中违规的机构1996-12-05 上交所通知强调加强股票帐户管理1996-11-20 证监会严肃查处海通、深发展违规行为1996-11-15 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严肃处理下属分行违规1996-11-01 证监会发出通知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1996-10-30 深交所调整债券交易费及国债回购抵押比率1996-10-26 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出台1996-10-25 证监会向证券、期货交易所派驻督察员1996-10-23 沪市重上1000点1996-10-23 深圳债券市场推出国债回购业务1996-10-05 证监会通报批评浙江凤凰1996-09-28 证监会通知要求加强对期货经纪机构监督1996-09-24 上交所决定下调交易佣金1996-09-12 上海推出沪市百家上市公司优惠政策1996-09-07 证监会副主席王益强调证券市场要加强监管1996-09-03 证监会调查处理石油大明严重违规行为1996-08-29 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年利率下调1996-08-23 央行再次大幅降息1996-08-20 渤海集团中报违反会计制度而被暂停股票交易1996-08-14 证监会通知要求清理柜台交易1996-08-03 上交所修改送配股计算方法1996-08-02 冻结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本公司股票1996-07-30 央行处理四大银行下属信托证券营业部问题1996-07-29 央行禁止金融机构涉足商品期货业1996-07-27 证监会要求加强对媒体披露证券等信息的监管1996-07-17 合并后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正式揭牌1996-06-29 证监会要求沪深交易所清理和规范B股帐户1996-06-24 上交所宣布新股上市一个月后纳入指数计算1996-06-24 股票承销管理办法出台1996-06-14 深圳成份指教突破2000点大关1996-06-07 上交所将推出"上证30指数"1996-05-29 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1996-05-17 云南恒丰再度举牌“兴业房业”1996-05-11 国务院整顿会计工作秩序1996-05-10 北京金昌投资购入郑百文股票达到举牌要求1996-05-01 人行大幅降息1996-05-01 证监会取缔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1996-04-24 上交所调低七项市场收费标准1996-04-17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股份要统一托管1996-04-17 央行公告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1996-03-09 停止苏州商品交易所红小豆期货合约1996-02-17 深交所修改A股简称1996-02-07 证监会禁止股票发行中不当行为1996-01-30 证监会要求公司配股必须符合八个基本条件1996-01-25 证监会认定四川广华向外商转让国家股违规1996-01-05 证监会处罚中山火炬1996-01-03 《股份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发布1996-01-03 全国统一银行同业拆借交易系统试运行1995-12-10 证监会处罚违规的期货机构1995-11-24 财政部要求加强对证券期货业财务管理1995-11-20 深交所正式启用新的统一的证券帐户号码1995-11-07 证监会对“长虹事件”做出处理决定1995-11-01 证监会责令长春商交所停业整顿6个月1995-10-21 深交所调整领导班子,庄心一出任总经理1995-10-18 国家工商局吊销两家期货公司营业执照1995-10-05 人民银行宣布接管中银信托1995-09-27 证券委批准7家企业为海外上市预选企业1995-09-21 证监会等部门公布"3.27"事件查处结果1995-09-16 深圳证券登记公司与深交所合并1995-09-15 杨祥海出任上交所总经理1995-09-13 央行对信贷资金来源及运用情况进行专项稽核1995-09-11 《对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进行辅导的通知》发布1995-08-26 上市公司中第一次出现了经营亏损1995-08-25 证监会裁定转配红股上市属违规行为1995-08-23 中证报刊登长虹转配红股上市事件1995-08-21 福特认购江铃即将发行B股中的80%股份1995-08-09 五十铃和伊藤忠成为"北京北旅"第一大股东1995-07-14 证监会提高玉米期货交易保证金抑制过渡投机1995-07-11 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1995-07-08 证监会处理厦门国泰在配股中出现的问题1995-07-03 《惩洽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开设实施1995-07-01 95年以来人行第二次提高贷款利率1995-05-26 股息、红利纳税办法出台1995-05-23 沪深股市大跌,沪深跌幅创历史记录1995-05-18 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消息刺激,沪深股市大涨1995-05-17 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1995-05-13 《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颁布1995-05-05 深交所以成份指数代替综合指数发布1995-04-21 严禁交易公开发行但尚未上市的股票1995-03-31 周道炯被任命为证监会主席1995-03-18 上交所放宽国债期货涨停板幅度1995-03-07 国债期货品种恢复自由竞价交易1995-02-23 "3.27"国债期货事件1995-01-12 证监会查处两起重大证券违法违规案件1995-01-03 央行提高对金融机构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1995-01-01 沪深股市交易实行T+11994-12-01 《深交所席位管理暂行规则》实行1994-11-06 四部委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1994-10-18 厦海发股价一天暴升157%1994-09-30 证交所宣布95年起交易实行T+11994-09-20 上交所加强国债期货交易风险管理1994-09-06 沪指跃过1000点大关1994-09-05 深综指闯过200点大关1994-08-01 三大救市政策出台,沪深两市飙升1994-07-29 沪指创出历史最低点1994-07-01 《公司法》正式实行1994-03-30 “君万风波”1994-03-14 刘鸿儒宣布"四不"救市政策1994-02-22 深交所自即日起暂停新股上市1994-01-26 因操作失误,广船股票以20元天价成交80万股1994-01-03 "世纪星源"(原深原野)股票在深交所复牌交易1993-12-29 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12-20 上证指数跌117点,上交所首次暂停交易5分钟1993-12-18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送配股暂行规定》1993-12-17 证监会暂停《证券市场》周刊信息披露资格1993-12-04 上交所率先推出国债回购新业务1993-11-22 深交所实施回转交易(T+0)1993-11-10 深万科宣布购入申华实业5%股份1993-11-09 证监会指出"北海正大"收购"苏三山"失实1993-11-08 "苏三山"事件1993-10-25 上交所开放国债期货交易1993-10-22 证监会就“宝延事件”公布处理意见1993-10-15 上交所决定B股实行T+01993-09-30 宝安宣布收购延中,揭开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1993-09-17 上交所确定临时停市处理方法1993-08-31 新股发行审核四原则提出1993-08-28 证监会公布“八•一七”事件调查结果1993-08-20 淄博基金上市,成为首只上市的投资基金1993-08-17 上交所异地行情传输中断一小时1993-08-15 证券委发布《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1993-07-11 人行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993-06-29 青岛啤酒成为首支H股1993-06-28 深圳B股改为港币挂牌结算1993-05-16 财政部提高93国库券票面利率1993-05-15 人行大幅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993-04-28 NET系统开通试运行1993-04-17 上交所首次设置B股交易专用席位1993-03-01 内部职工股首次上市交易1993-02-16 上证指数创1558.95点历史新高1992-12-10 沪市股票面额拆细至1元1992-12-01 股票买卖实行整数交易1992-11-17 上证指数跌至放开股价后新低374.49点1992-10-25 证券委及证监会成立1992-08-10 深圳百万人争购抽签表1992-07-07 深原野股票停牌1992-07-01 STAQ系统正式投入运行1992-05-21 沪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上涨105%1992-05-15 《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发布1992-05-07 人行成立证管部1992-01-16 江泽民视察上海证券交易所1992-01-13 兴业房产成为上交所开业后首支新上市股票1991-10-31 深南玻与深物业成为首次发行B股的公司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1991-08-01 琼能源发行首支可转换企业债券1991-07-11 上交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1991-07-03 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1990-12-31 上交所两次调整股价涨跌停幅度1990-12-19 上交所开业1990-12-17 申华实业拆细股1990-12-01 深交所成立1990-12-01 《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施行1990-11-26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88-11-26 上海首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成立1988-04-26 真空电子首次采用溢价发行方式增资发行股票1988-04-11 深圳发展银行普通股挂牌上市买卖1987-09-27 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7-05-01 深圳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股票1986-09-26 上海建立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1984-11-14 飞乐音响股票成为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1984-08-10 《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获批准1984-07-20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中国股市17年(七)
![中国股市17年(七)](https://img.taocdn.com/s3/m/73810fc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b.png)
中国股市17年(七)
张志雄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中国股市17年》即将在日本出版,中文书稿约20万字,作者授权《Value》独家连载,本篇是第二章“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与操作者”的第四节。
【总页数】11页(P66-76)
【作者】张志雄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5
【相关文献】
1.对二○○七年中国股市分析 [J], 许棣
2.中国股市无风险收益率超七厘 [J], 卧龙
3.中国股市6124点七周年祭 [J], 皮海洲
4.中国股市七论 [J], 魏杰
5.中国股市神秘的财富周期(七) 光荣而伟大的梦想(4) [J], 合德成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01月28日 04:11 理财周报
七次暴涨暴跌示意图(点击看大图)
理财周报记者张景宇/文
中国股市160年暴涨暴跌史
1840年中国证券市场萌芽
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出现,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
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
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
19世纪5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股市,最早是一些在华的外国人从事外企的股票投机,后来一些中方买办看到有利可图,也加入进来。
洋务运动兴起后,很多近代意义的中国企业开始出现,为了融资的需要,这些企业也开始发行股票,进入股票市场。
经过20多年的培育,中国股市迎来了一个黄金(227.87,1.68,0.74%,吧)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上海股市疯涨。
一些钱庄资金投入股市。
其中便包括当时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所经营的阜康钱庄。
这期间,刚刚诞生的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倒账金融风潮”和“橡皮股票风潮”,
使新兴的证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
1884年“倒账金融风潮”
胡雪岩在短短几十年间,依靠灵活的手腕在官场和商场长袖善舞,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他所掌控的阜康钱庄营业区域遍布大江南北。
在这次股市繁荣之中,阜康将掌控的大量流通资金投入股市。
正当阜康大肆牟利时,作为阜康的老板胡雪岩突然垮台,这使得阜康发生挤兑风潮。
由于无力应对,阜康只得宣布倒闭。
阜康的倒闭令早就岌岌可危的股市终于崩盘。
开平矿务局的股票1883年5月还是每股210两银子以上,到了8月,其股价已跌至120两。
到了10月份,每股只值70两,到了1884年则跌落到29两。
其余公司的股票亦莫不如是。
这场股灾是中国股市第一次大灾难。
由于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加之买办商人胡光墉投机丝业失败和中法关系趋紧等其他原因,引发了1883年10月的倒账金融风潮。
矿业股票连同其他华商股票即行下跌。
低价出售也无人承接,连平时素有信誉的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股票的价格也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矿业股票更是无人问津,几乎形同废纸。
介入股票投机和承做股票质押的钱庄受累倒闭,破产者不计其数。
一度空前兴盛的股票市场低落至极点,直至10年之后,一般商人仍“视集股为畏途”,“公司”二字“为人所厌闻”,可见这次风潮对证券投资者心理打击沉重。
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
1903年,英国投机商人麦边在中国成立蓝格志拓殖公司,开业后的头几年并没有多少业务,1909年国际市场橡胶(22365,415.00,1.89%,吧)涨价,国外经营橡胶园种植业和投资橡胶工业的人获利丰厚。
麦边便借此机会,于1910年初大造舆论,宣扬经营橡胶行业可获巨利,并谎称其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大片的橡胶园。
为了诱骗人们购买其公司股票,他编造该公司的经营发展计划,奢言年分红可达45%左右。
人们不明真相,竞相购买。
“仅仅十先令之股票,未及标卖,已有以七十两之巨价承购者”。
麦边暗中掀抬股价,橡皮股票价格暴涨。
麦加利、汇丰和花旗等外商银行见有利可图,便与麦边勾结,承做橡皮股票的抵押放款。
此举又造成了该公司信誉可靠、实力雄厚、盈利可观的假象。
争购者于是更加踊跃,连许多钱庄也都转入其中。
1910年3月末,橡皮股票的价格上升到其面值的二十七八倍,麦边暗地里趁高脱手,卷款潜逃。
其他外商亦步麦边后尘,纷纷抛售手中的橡皮股票。
这时,外资银行公布停办此项股票的押款,骗局败露,人们又争相抛售橡皮股票,但无人购进,橡皮股
票价格一落千丈,最后成为废纸。
持票者纷纷破产,钱庄也因此倒闭了二十多家,市面极度恐慌,酿成了一场金融风潮。
更为严重的是这次风潮使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
中国股票市场自此进入低谷。
新民主主义时期“信交风潮”
旧民主主义政权在喧嚣声中于1914年颁布了旧中国第一部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并于1918年批准成立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在此后的两三年中,国内战争不断,市场萧条,工商更是举步维艰,社会游资大量涌进城市。
这引发了证券交易空前活跃,从上获得暴利者大有人在。
这进一步引起了投资者了莫大兴趣,各行业纷纷仿效,投资兴办证券交易所和各种与证券交易相关的公司。
据《申报》载:“就是没有本业的,凭空亦可设交易所。
只要向工部局弄一张人情纸,就可堂而皇之的大拍其板。
那时仅在上海的各类交易所差不多近百数,冠绝全球。
”仅1921年11月就新设交易所52家。
起初各交易所还只是充当公司股票、铁路债券和公债等证券买卖的中介人,收取佣金,但不久便纷纷发行自己的股票。
在暴利的引诱驱动下,社会游资大量涌向股票市场,据当时报载:“千百万之资本,坐谈之间,即被认购一空”。
但证券交易所的存在和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经济产业的基础。
1921年年关,金融业为资金安全计,开始收缩资金,继而停止贷款,并大量回收前期所放款项。
这使得许多以贷款为基础从事股票投机者还贷无门,整个行业出现了全面的资金周转不灵。
股票价格大跌,各类交易所、信托公司大量倒闭。
到1922年春天只剩下了几家交易所。
这就是中国证券发展史的著名的“信交风潮”。
“信交风潮”的发生,使民国初年各类交易所在畸形发展中产生的空中楼阁轰然倒塌,市场给了当时的投机者一记当头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