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布 精神分析与佛法
禅宗参话头在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解决阻抗中的整合运用
现出对他越来越多的不满意 。我不知道 自己是怎么了 ,感觉他一点都不上进 ,也 不会持家过日子 。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 上来一种情绪 ,感觉非常非常地恨他 ,见 面之前本打算好好在一起呆着 ,可是却 时常因为一点点小事情觉得不如意 ,就 好象要钻牛角尖似地一直想着这些不愉 快的事情 ,甚至还会翻出他以前的一些 不对来数落个没完 。他每次都是很有耐 心地让我发完火 ,然后安慰我 ,并解释他 的初衷其实是很善意的等等 。我听了之 后感到后悔不迭 ,这种感觉让我自己无 法释怀 ,更无法理解 。我是很爱他的呀 , 为什 么 又 这 么 刻 薄 呢 ? ……我 非 常 爱 他 ,我不愿意这么折磨他 ,也让自己感到 难受 ,我平时对他很好 ,但我这样挑剔矫 情的话显然又在伤害他 。我恐怕这样会 失去他 ,这种恐惧会让我更加地不冷静 , 很容易因为小事而发火 。现在几乎成了 一种恶性循环了 。我本来是个很好的女 孩呀 ,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这样下去他还 能喜欢我吗 ?
心理治疗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是要 让患者发生领悟 ,领悟是一切治疗学派 共同的基础 [1 ] 。领悟的实质是指一个瞬 间实现的 ,是问题解决视角的“新 旧 交 替 ”过程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新的有效 的问题解决思路如何实现 ,二是旧的无 效的 思 路 如 何 被 抛 弃 (即 打 破 思 维 定 势 ) [2]。
863
11112 对 H的精神动力学分析 患者 的 主 要 防 御 方 式 表 现 为 理 智 化 、置换和矛盾情感 。做事情时内心总 是徘徊在“对 ”与“错 ”的两个极端选择 之间 ,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遇事难以决 断和强迫症状 。意 识层 面 上 是“对 ”与 “错 ”的 认 真 追 求 , 掩 盖 了 情 感 层 面 的 “爱 ”与“恨 ”的难以整合 。在内心自我 表象的 稳 定 上 也 存 在 着 一 个“好 ”与 “坏 ”的两难状态 ,对自己是否值得别人 的肯定 、接纳有所犹豫 。这种难以整合 的内心自我表象的形成 ,与患者童年期 的分离有关 。 H在 3岁多的时候被送到乡下外婆 家抚养 ,与父母之间有了一个强烈的分 离 ,从发生的时间来看正好处在肛欲期 , 此期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上处于学会判别 “对 ”与“错 ”观念和建立“是 ”与“否 ”的 态度的时期 ,而这个态度的形成与重要 的客体关系有关 ,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 基本的爱和接纳态度 ,对孩子自发行为 所给与的评判态度等有关 。借助于这个 对外在行为和事情的评价过程 ,孩子同 时也在完成一个内在自我表象的评价形 成 。H在此时发生分离 ,在他的内心可 能会出现一个自我评价的迷惑 ,他的内 心独白可能是“为什么他们要把我送走 ? 他们不 爱 我 了 吗 ? 我做 错 什 么 事 情 了 吗 ?”但是他又找不到答案 ,没有人给他 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对父母爱的期待与 被送走的失望的矛盾情感会存留在内心 深处许久 ,他也无法搞清楚自己是否做 错了什么 。 这种迷茫的状态一旦形成了人格的 特点 ,在以后的决策表达上 ,自然会犹豫 不决 。通过病史资料看到这个犹豫不决 的现象在重要的生活阶段反复出现 ,这 反映了 H内心自我表象的不够坚定 ,因 而它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肯定 。这也 是其强迫症的人格基础 ,而强迫的症状 就是这种内 心犹 豫不 决 的 外在 表 现 形 式 。所以强迫症的人格特点之一是面对 任何事情总是在“对 ”与“错 ”和“是 ”与 “否 ”这样的两难选择之间 。在 H 求医 的过程中 ,也表现出这个特点 。他在寻 求治疗时不断变换大夫和治疗方式 ,意 味着他在追寻一个正确的答案 ,一个正 确的大夫 ,这种移情的表现有着强迫性 重复的特色 。他执意要求自己进行精神 分析治疗 ,和皈依佛门有一样的动力学
论科学与佛学的内在关系
论科学与佛学的内在关系
牛实为
【期刊名称】《佛教文化》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残废,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著名的物理学家海森柏格以《科学真理与宗教真
【总页数】8页(P8-15)
【作者】牛实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佛学与科学——中国近代科学家对佛教的科学分析及比较研究 [J], 麻天祥
2.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和实践诉求——实事求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研究 [J], 麻艳香;蔡中宏
3.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研究 [J], 麻艳香;蔡中宏
4.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与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关系 [J], 马梦晗;
5.试述中国近代佛学与科学主义的论争——佛学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视角初探 [J], 于婷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郝滨:伴侣的共同人格(上)—你找什么样的伴侣很可能是你和TA的潜意识说了算 DOC 文档
郝滨:伴侣的共同人格(上)—你找什么样的伴侣很可能是你和TA的潜意识说了算◎本文来自上海首届【精神分析系统培训】第八次集训晚间公开讲座,有专业,有干货,也有伴侣互动解析,还有《太阳的后裔》、《射雕英雄传》的说道。
◎已获心悦荟、郝滨老师亲自授权发表主讲:郝滨老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嘉宾主持:张天布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天布教授:今天晚上由郝滨老师主讲《伴侣间的共同人格》。
什么是伴侣呢?有些伴侣可能是半路夫妻,有些伴侣可能是多少年厮守的冤家,有些伴侣可能是野合的鸳鸯,也有些伴侣可能是寻寻觅觅期待中的爱人。
之所以能够成为伴侣,有可能是千百年的寻寻觅觅,有可能是稀里糊涂的缘分,也有可能是偶然间的撞车事故。
不管怎么说,伴侣之间遇上了,一定是内在有它的缘由的。
那么伴侣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话题,是因为在生活中和在工作中,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不得不去解读一下,不得不去帮着来梳理一下,所以我们洗耳静听郝滨老师给我们慢慢道来。
郝滨老师:谢谢张天布老师的介绍,今天是在上海和各位同道分享一下在伴侣之间是怎么通过心理机制的作用,互相影响着彼此的成长和发展的。
还会讲一下,在这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怎样形成伴侣间的共同人格。
我们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做这个分享,我将先给大家讲解大约一个多小时,然后我会邀请张天布老师上来,我们两个人一起和大家互动,好不好?什么是人格今天我们要提到一个概念,就是伴侣之间的共同人格。
什么叫人格?有的人管人格叫性格,有的人管人格叫个性。
人格其实是指一个人在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独特的模式,表现出来独特的行为模式、思考模式和情绪反应。
这就是人格,是我们区别自己和他人的主要特征之一。
随着人生理上的不断的成熟和生活环境不断的变化,人格是或多或少产生变化的。
人格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衡定性,另一个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所以我们可以说,人格是衡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
平常心是道-《禅与精神分析》读后感1000字
“禅”,是什么?释意|解疑在读这本书之前,“禅”对我来说是一个有些距离,又有些晦涩难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现在即便通读了这本书,也依然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但好在距离似乎近了些,禅的面纱被这本书揭开了一层。
相比禅,我与精神分析更近一点,日常的临床工作,以动力学的方式为主。
这本书的作者马吉德,同时作为精神分析师和禅修指导老师,并已亲自在这条相互交织的道路上行进了25年,这本书即是作者经验及领悟的精华呈现。
禅修自上而下作者把禅修分为“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的两种方式。
“自下而上”,“justsitting”,来自曹洞宗的传承。
我们通过打坐的方式修行,修行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学习如何与我们不愿接受的身体感觉,情绪,念头共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如果把“自下而上”的禅修,视为“勤拂拭”的过程,那么精神分析,则可助其一臂之力,让这个拂拭的过程更加清明。
禅修自下而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六祖慧能眼里,已然无尘可扫。
连菩提树和明镜台都非实存,哪还落得了尘埃呢?你要非在这“尘埃”里纠缠不清,“自上而下”的方式就派上用场了。
“自上而下”的修法,传统观点认为它是临济宗参禅的主要方式,即要求参禅者集中意念,专注于话头及公案,由此获得洞察,“自上而下”,瞬间明了。
这个方式厉害,但也容易落入陷阱。
比如某个时刻,我们有了一些高峰体验,便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开悟”了,从此便可彻底解脱于人间烦恼。
其实这哪里是开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领悟,回归日常生活,依旧接二连三地触礁。
人间烦恼就在眼前,我是装作看不到,以“开悟”为防御,还是对自己诚实一些,且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有局限的普通人罢了。
爱恨情仇,一样不少,只不过现在有了禅修和精神分析这样的工具,可以助我增强觉察,更加坦然面对生活。
悟后起修所谓“悟后起修”,便是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更为踏实、落地的方式。
论佛教逻辑的起源
论佛教逻辑的起源
黄志强
【期刊名称】《钦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3)002
【摘要】佛教逻辑也称为因明学,是印度逻辑和中国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逻辑的产生与古印度的激烈论辩风气紧密相关,与古因明家的学术探索相互促成,正理派的逻辑研究更是功不可没,这三方面的融合便促使佛教逻辑的诞生.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黄志强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1-093.51
【相关文献】
1.论佛教作为对世界的解释范式的逻辑可能性--一种元佛教研究的思路 [J], 黄文杰
2.对佛教起源的再思考--佛教:从中国传到印度经中亚、中国汉代西域再回到中国(内地) [J], 张如柏;张玉玉;张善云;刘天祐;杨庆林;缪迅
3.论因明、印度逻辑与佛教逻辑之关系 [J], 张瑾;刘邦凡;魏玮
4.从起源逻辑到起源—历史:本雅明《认识—批判序言》对柯亨"起源"概念的批评[J], 姚云帆
5.佛教医学的起源与发展──评《古代印度的苦行和医疗:佛教僧团中的医药》 [J], 陈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届心理治疗大会-录音整理
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精神分析?张天布:要是理解精神分析这个词的原始意义的话,可能只有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可以称得上是精神分析,在其后的发展变化中,人们不断给于其新的附意,所以精神分析的发展历史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玩的现象,它的学术发展和学术政治的发展一直是波澜壮阔的,导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流派,比如刚刚的报告中提到的,心智化是把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结合起来的理论,实际上研究依恋理论的那帮人都把自己披着精神分析的外衣,举着精神分析的大旗,而事实上在学术政治的斗争中,很多在精神分析上有建树的人,都曾被这个流派指责过,开除过,比如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主席。
如果从狭义上理解精神分析,那就是经典的精神分析,那么后面对精神分析的发展不断贡献的这些理论是不是精神分析呢?也是精神分析,由此可以看到一个启示,精神分析的特质是有很大的开放性,允许每个人自己去探索。
我个人对精神分析的理解是,就是允许人去探索自己内心,所以说有多少个精神分析师就有多少个精神分析;有多少个学精神分析的人,就有多少个精神分析,人们都可以来分析理解和感受自己,这是我的理解。
东方商城:,大家可以去看看,注册就有100积分赠送,消费也有积分赠送,积分可以参与消费,也可以兑换商品,推广人:闹钟施琪嘉:精神分析就是一个耐受焦虑的过程,因为一切的症状、想法、思维,产生的一个基本情绪就是焦虑,有焦虑就要表达,表达的过程中就有症状,所以我们要和来访者一起的话,那就要呈现你能够耐受焦虑的程度,来访者能从你身上感受到耐受焦虑或者说耐受未知的焦虑的基本态度,他能够学到这种态度,去耐受他自身的焦虑。
而其他的学派大多数是去帮助来访者减轻焦虑,而不是耐受焦虑,因为焦虑太难受了,所以他们想方设法把这些焦虑的症状去除掉,而精神分析是要和人在一起,要和他发展关系,和他坐在一起交谈,甚至是沉默的陪伴,这是个耐受焦虑的过程。
社会不只是两个人的社会,社会对焦虑也有耐受性。
别人说你好不好啊,人逐渐耐受对未知的焦虑,也就逐渐成熟。
论禅与精神分析学的心理治疗精神
论禅与精神分析学的心理治疗精神
王星华
【期刊名称】《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与外来文化结合后,关于解决人心理问题的一种观点,精神分析学说是弗洛伊德根据临床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所创立的一种心理学体系.二者既有可比性,又有其复杂性,对这两种理论进行研究后,将二者结合可以更好的为心理治疗服务.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王星华
【作者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
【相关文献】
1.驻相与阻抗--精神分析学心理治疗与禅宗参悟的异曲同工
2.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改写概说
3.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改写概说
4.运用精神分析学有关理论促进解决心理治疗师的"枯竭"
5.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宗教心理治疗的双重X模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戒幢佛学与心理治疗论坛演讲稿
戒幢佛学与心理治疗论坛演讲稿成为自我与放下自我--第四届戒幢佛学与心理治疗论坛演讲稿张天布主持人(徐均)、大家下午好!今天由张天布老师做《成为自我与放下自我》演讲。
张天布老师在合肥精神分析大会住持了两场佛学与心理治疗的主题工作坊,很受欢迎。
张老师在这方面有许多心得,大家看他的论文听他的演讲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欢迎张老师。
张天布、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下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思考。
徐均老师和在座的各位在佛学方面有很高的修行,在心理治疗方面也很深入。
太多的理论我们就不占用宝贵的时间,主要是一些思考的分享。
可能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跟大家交流,进一步学习。
本次发言的题目叫成为自我和放下自我。
看似矛盾,实则一体。
我的思路从精神分析和佛学两个视角,对着看。
大家知道精神分析目前已被大家接受,是一个非常好的心理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起源于临床,但是后来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已经超越了临床,变成了对人性的探索,对心理的基本问题的思考。
佛学也是一样的。
普通大众能够感受到的佛学的作用是什么?是我们心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到庙里去烧个香,求个安抚,实际上也带有治疗的功效。
这个治疗的功效从实用的角度看,精神分析与佛学都有,但从两个学问探索的目标来看,不仅仅限于治疗,更多是对生命对人性更深刻的本质的探索。
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我在应用精神分析做治疗的时候,因为它本身的来自于西方的话语体系,刚开始可以照猫画虎的做,到后来就觉得用这样的语言方式跟我们的来访者交流的时候还是多少有一些不接地气。
来访者需要我们把学问理论转换成生活化的语言,交流更容易。
当我们做这样一个具体一点本土一点的语言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接近于我们生活习惯的那样一种情感和方式去跟他们谈话。
而我们每个人的背景文化里头的思维和情感,很多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
这样的话,我就自觉不自觉地想,如果把这个放在佛学的语境里,又是怎么说的。
我就开始做这样的学习。
过程中慢慢发现两者之间有些地方能够挂上钩,搭上界。
佛家心理学与精神分析
佛家心理学与精神分析漫谈摘要佛教心理学正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西方心理治疗实践之中。
本文包括:(a)对佛教传承基本背景的介绍;(b)概述佛教心理学的的核心宗旨,主要侧重于禅定修习;(c)提供关于佛教修行对大脑影响的研究概况综述;(d)概述佛教心理学与现有心理治疗方式之间的关系;(e)概述佛教中应对特定精神疾病,以及应对躯体性障碍的心理因素的方法;(f)对佛教心理疗法在西方社会出现的讨论,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探讨。
以下课题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神经系统科学中,与佛教“心”的概念相对应的对象,以及在精神疗法实践中使用具体技巧(如冥想)的证据基础。
引言本文的目的,是为从事临床实践的精神科医生提供一份佛教心理学与心理疗法概况的综述。
虽然在医学、精神病学、心灵和心理训练的各种流派之间,已有长期的对话历史( Culliford, 2002;Sims, 1994;Sloan, Bagiella & Powell, 1999;Swinton, 2001),但是,近期在精神病学领域,以及在更广泛的社会中的某些新发展,最终促成了这篇以佛教心理学和佛教修行对大脑影响为主题的文章的诞生。
首先,日益增长的跨国移民,对人口总体统计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Economist,2001),特别是对那些需要精神卫生关照的人群产生的影响更大(Gavin,Kelly,Lane & O’Callaghan, 2001)。
这导致了被关照者和关照者之间的种族和文化差异不断增大(Kelly,2003),因而,需要精神保健工作者对不同的心理与文化传统有更好的理解(Dogra & Karim, 2005)。
第二,辩证行为疗法(DBT)和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不断发展,以做为对范围不断扩大的精神疾患的治疗方案,导致了对佛教心理学与DBT(Palmer, 2002)和CBT (Kumar, 2002),包括培养正念之间关系认知的不断加深。
张天布培训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督导培训笔记
张天布来青岛举行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2012年3月3日1、做治疗首先第一步是要能看明白来访者的问题何在2、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就是将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当然此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会遇到阻抗,更多阻抗通过防御机制体现,我们要有识别防御机制的能力,心理防御是用来处理内心冲突的,处理能力与自我心理功能是否强大有密切关系。
3、自我功能按由弱到强排列为:精神病性(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成熟型(幽默、升华)举例:合理化是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有一些如和稀泥属于神经症型的;见诸行动型内心强大4、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发展:口欲期:如果建立好的话会形成信任安全的感觉,反之,则会不信任、不安全肛欲期:严谨认真,爱争辩,强迫,抗上者,与权威争斗。
适合搞科研俄狄浦斯期:情感冲突,起伏大,妖、骚,适合演员5、第二次发育:青春期:问题会重现或重建方法:当下的问题找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内心不安)——通过人际关系了解(父母、同学、老师)——应对方式早期习得的习惯精神分析治疗效果:通过当前的问题,寻找背后的原因,在此过程中症状就会慢慢缓解6、自体心理学健康的自恋:正气的、正直的、不卑不亢的、自信的、不张扬的不健康的自恋:张扬、矫情、自大6、1发展阶段:最低阶段:镜映:要不停地得到反馈中间阶段:理想化:背后有靠山,有理想客体的支撑,可以是自己的父亲或者是哥哥等,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个理想客体,就可能会出现理想化幻想(eg我生父在中南海)理想化自我:总是对自己不满意较高阶段:孪生:结交朋友、在别人的身上获得自己的满足,能够志同道合7、做治疗的第二步就是与人互动7、1处理阻抗(困难)7、2处理移情、反移情(情感互动)7、3投射和认同案例1:七医,温老师小男孩,第一印象是萎靡不振,大连辞职回家待着,对原来的工作很喜欢,但因领导之间不和而辞职,在咨询过程中,每次都迟到,原因称睡眠不好,起不来。
每次来的时候都会换一套衣服,干净整洁,其实家境是很一般的。
中挪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中挪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四期第一轮通知学员:您好!中挪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四期将于2009年9月12日至17日在武汉举办。
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培训师资:外方教师:Sverre Varvin:挪威精神分析协会培训督导师,挪威奥斯陆大学附属的暴力和创伤研究中心教授,中挪卫生部合作项目创伤与心理援助合作项目挪威方负责人,中挪合作项目精神分析项目挪威方负责人。
Siri Gullestad:挪威奥斯陆大学心理系教授。
Soren Kristiansen:挪威奥斯陆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Herrmann Schultz:德国法兰克福心身医院心理科主任,法兰克福弗洛伊德研究院督导师,擅长精神分析督导和各类神经症的治疗。
Inge Refnin:挪威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培训和督导精神分析师,奥斯陆国家医院神经精神和心身疾病科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治疗督导师并精神科专家。
Inger Anita Brynestad:注册IPA分析师,前挪威精神疗法协会主席,精神疗法协会导师和培训分析师,同时任该协会高等研究生组教师。
奥斯陆大学心理系导师。
Anders Zachrisson:兰德大学哲学博士(心理学方向),东欧精神分析研究所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析组教师。
此次培训也组建了强大的中方教师阵容,除了例行的给学员的自我体验外,他们将在晚间贡献高质量的讲演。
中方教师:施琪嘉:本项目中方负责人,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国注册心理督导师(D-06-066),中德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一期班成员,武汉市心理医院副院长,武汉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精神分析学组华中地区组长,中国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天布在世界心理学会读的文章
张天布在世界心理学会读的文章
张天布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不久前受邀参加了世界心理学会。
他在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分享了他的专业研究成果。
他的论文的核心论点是“建立更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人们的精神发展”。
张天布从人类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人们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等。
他提出,个人的心理发展,显著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应该改善社会环境,尤其是经济和教育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良好的心理发展。
此外,他还强调了文化的影响,他认为各种艺术文化的活跃,促进了人们的心理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可以打开人们脑海中的窗口,增强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有效改善社会文化及心理环境。
最后,张天布建议大家把心理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要在家庭、社会和文化上进行有效的统筹和发展,以达到社会经济和心理发展的目标。
总之,张天布的演讲水平颇高,他将客观的科学和抽象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深具说服力,为世界心理学会的会议添彩不少。
潜心悲智双修
潜心悲智双修,静待百合花开——榆林首期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第八次侧记马文福元旦,新年伊始,2018。
隆冬时节,机场,与登上飞机的张天布老师、贠丽萍老师挥手告别,祝福平安,祝福顺意。
至此,那绷紧的身心一下子松弛下来。
蓦然回首,何时眼前突现一片桃花林,不,是百合花。
忽然想起个故事来。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株和杂草一模一样的小百合,在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于是,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面对各种冷嘲热讽,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几十年后,那个偏僻遥远的山谷被人们称为“百合谷池”,无数人看到这盛开的百合花时,感动得落泪。
此时的我们有感动,回顾榆林首期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的点点滴滴,我们更有欣慰和希望,更有信仰和力量,犹如那一株株小百合。
弹指一挥间,当我们看到马彦军老师精心准备的栩栩如生的泥塑张大帅和楚楚动人的剪纸贠老师时,似乎才明白,哦,今天是我们榆林首期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结业的日子。
逝者如斯夫,喝着米酒红酒和白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吃着美味可口的特色菜,秀色可餐;唱着陕北信天游,伴着美女扭起秧歌;手持话筒你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此时此刻,我们似乎有好多的不舍和依恋。
因为有缘你我走到一起,因为情未了我们相逢在心理学的康庄大道上,真的不容易,静静想想,好像没学到什么,可似乎又懂得了很多。
儒雅博学“含苞待放”的张皓老师令人敬佩,睿智从容童真烂漫的艳茹老师令人艳羡,庄谐至极悲智弥勒的天布老师令人仰慕……还有我们这一群可爱的淳朴的有梦想的百合。
弱弱的静娃在伴着来访者寻找安全感确定感;俨然妈妈的娟娟在帮来访者急切的找一个稳定的好客体;可爱的俊娃艰难的把一个支离破碎千苍百孔的自体固定在一起不让散架;曹家艳梅不小心忘了设置讲述了一个“猴子实验的故事“。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
麻天祥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1995(000)000
【摘要】探讨佛教的现代意义及未来发展,首先必须区分其精神内容的佛教文化和凝固为一种宗教形态的文化佛教。
前者是佛教义学的表现,后者是佛门实践的完成。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它既可为佛教的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又可使世上的许多新观念在此中得到认同,或供现代社会的人们作出选择。
但是选择佛教的决定因素并不是现代或后现代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氛围,而是佛教自身因革损益的程度。
佛教要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非要实行彻底的革新不可,改良完善教义,清除陈腐的理论与实践,具体地说,就是:一、继承佛教的超越精神;二、继承佛教的批判精神;三、继承利乐有情的献身精神。
但是,培养健全僧格的僧材,则是佛教今后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页数】11页(P20-30)
【作者】麻天祥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从“人间佛教”到“公民佛教”——何子文《佛教僧人的社会身份及其近代转变》序 [J], 李向平
2.二十一世纪苏轼创作与佛教思想研究综述 [J], 符梦强;
3.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走向 [J], 徐荪铭
4.中国佛教教育刍议: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兼论佛教教育与非佛教教育的共
通性与差异性 [J], 昌如[1]
5.从“中华佛教联合会”到“中国佛教会”——试析太虚大师建立全国性佛教组织的努力 [J], 明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禅宗话语阐释的范式及其价值意蕴
论禅宗话语阐释的范式及其价值意蕴
刘天杰
【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27)3
【摘要】禅宗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宗派,对其经典话语的阐释是诸多信仰者无法回避的话题。
无论是僧众、执政者还是普通民众,他们对禅宗话语的阐释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阐释路径。
禅宗话语阐释的范式包括“格义比附”法、“经典还原”法和“返本开新”法,从禅宗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来看,对禅宗话语的阐释愈接近中国人的心理阅读模式愈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禅宗话语阐释范式的流变完善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禅宗话语阐释范式的多样化丰富了禅宗实践性内容,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的禅宗话语阐释范式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总页数】8页(P97-104)
【作者】刘天杰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6.5
【相关文献】
1.近代以来“禅宗话语”阐释“范式”辨析
2.两宋之后“禅宗话语”阐释主体的变迁及“误读”现象
3.论禅宗的“话语流变”与阐释困境
4.近代以来“禅宗话语”阐释“范式”的变迁及反思
5.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的新时代意蕴及阐释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
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
张爱林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现量是佛教认识论中的纯粹感性认识,意指离分别、非构造、刹那生灭的纯感觉.现量论既是佛教知识论的基础,又蕴涵着深刻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佛教信众由因明通向内明,从而获得解脱的修证方法和智慧成就.
【总页数】7页(P335-341)
【作者】张爱林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公安理论研究中形而上学的缺乏谈思想解放和创新问题 [J], 李龙
2.在佛教"现量"直觉观中感知中国园林 [J], 段媛媛
3.从公安理论研究中形而上学的缺乏谈思想解放和创新问题 [J], 李龙
4.佛教量论中的认识论哲学含义——从因明的现量观看晚期大乘佛教的本体观 [J], 宋立道
5.观念形而上学与直观形而上学:心学思想中的二重向度与道德悖论 [J], 黄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天布:精神分析与佛学——相关的一些概念(2013-09-13 18:23:06)转载▼张天布一、《精神分析与佛学》的翻译各位法师、各位同道,下午好。
非常感谢西园寺的戒幢论坛给我安排这个交流机会。
我想先谈谈手头正在翻译(英译汉)的一本书:《精神分析与佛学》。
这本书的书名原文是《The Psychoanalysis And Buddhism》。
翻译书名时,我们斟酌再三,把它译成了《精神分析与佛学》,而没有把Buddhism这个词译成“佛教”或者“佛法”。
因为以我个人的浅见,如果说是“精神分析与佛教”或“精神分析与佛法”,这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
译成“精神分析与佛学”则代表一种态度,也就是我对佛家的思想、对精神分析领域都抱着学习的态度。
佛教是讲证悟的,我不是出家人,也不曾有过多年的认真修行,我不敢说自己有证悟。
对于这本书的翻译包含着我的一种理解,我把相关内容当作学问来看待,也愿意听听在座诸位的观点。
这本书的翻译过程已经长达四年,真不好意思,拖了这么久,让发起人和出版社为难了。
起初徐钧老师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时候,我简单翻看了一下英语原文,顿时心生狂喜——这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东西,却蓦然发现就在手中啊!徐钧问:“你要不要把它翻译出来?”我的“二百五”劲儿就上来了,我回答:“那好,我来翻。
”把书拿到手上开始翻译,我才发现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坑,然后自己掉进了坑里。
翻译这本书真的非常难。
读起来好像都能读懂,但是想要把它转译出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翻译,首先要对别人的著作有所理解,然后把它转成另一种语言系统进行复述,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来说,复述出来很困难。
精神分析是外国的学问,我们中国人通过阅读外语著作去学习它,本身就有难度。
我们学习佛教的理论也不轻松,即使直接在中文语境下学习,想把佛家思想弄懂也费劲,更别说是看外语了。
翻译过程中,曾经有过很多参与者,简直是“前仆后继”,好几个人翻译到半路,没有坚持下来。
我自己也有好几次想放弃,但我又一想:“不行,我不能没种!”好歹我也得咬着牙撑下来!可喜的是现在基本上快要翻译完了,就剩下最后一点点了。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翔实,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各个章节的题目。
首先是题为“精神分析与佛学”的绪论。
第一章是“有我和无我”,这一章的篇幅相当大。
第二章是“藏传佛教和神秘主义的精神分析”。
第三章是“自我消融的消融”。
第四章是“一个分析师的皈依”。
第五章是“真实的瞬间和瞬间的真实”。
第六章是“平常心”。
第七章是“佛学和精神分析中的移情和转化”。
第八章是“以指示月,禅修和拉康派精神分析实践”。
第九章是“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一种整合的态度。
从这些题目中,可以初步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
《精神分析与佛学》的结构非常好:先由第一个人讲述,然后第二个人对第一个人讲的内容进行评述,评述之后原作者再出来给出一个答复。
所有的章节都是这样编排的。
在这本书翻译过程中以及这几年的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中,我对佛学对精神分析都有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
二、“心”连接不同的话语体系这次戒幢论坛的主题和上次的第三届戒幢论坛内容一脉相承,都是进行佛学与心理治疗的对话。
佛学与心理学都有自己的渊源。
佛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派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两个体系分别有各自的语言。
在两个体系之间发生对话的话,其实就是使用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对话,所以有时候我们在表达的时候需要澄清一下——你是在一个怎样的情景下,或从哪一个角度,或站在什么位置上说话的。
不同的系统在对话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同形不同义。
使用同样的一个词讲述一件事情,但是这个词的内涵、外延其实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
中医和西医都讲心、肝、脾、肺、肾。
然而,中医讲的“心”跟西医讲的“心”含义不同。
西医讲的“心”相当于人体循环系统当中的一个泵,它是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动力系统。
中医讲的“心”是主神明的,其实包括神经系统的功能。
中医讲的“肾”跟西医讲的“肾”也不完全一样。
说起“肾虚”,中国人一听都明白。
可是你跟西方人说“肾虚”,他就不明白,除非碰巧他也学过中医。
因为他了解的只是西医的语言,他会说:“肾怎么会虚呢?莫非肾成了空泡?那叫肾囊肿。
”二是同义不同形。
大家说的是一样的事情,但是用了不同的话语来表述。
比如说,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去做精神分析的自我体验。
我的分析师是德国人。
我的德语水平有限,所以当我躺在治疗室的卧榻上时,大多数时候跟我的分析师讲英语。
可是说着说着,我就不会说了,我想要说的那个意思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表达,我就忽然冒出一点德语,觉得某些德语词汇比较适合我的想法或感受。
说了一会儿德语,我又不会说了,干脆就说汉语。
我说的这些,我的分析师都能听懂。
当然,他懂汉语,他的汉语水平比我的德语水平要高得多。
有时候,甚至语言不通,但意思仍然能传达出去。
当时我住在法兰克福医院的宿舍里,每天有一位服务员来打扫房间。
她非常热情,总是“哇啦哇啦”跟我说一通德语,我回答:“嗯、嗯,好、好。
”她就很高兴。
其实她说了那么多,我只听懂了一个词组,意思是“张先生”,但是每次我看着她那种真诚的表情,猜测她肯定是说要帮我收拾屋子,征求我的同意,我就表示同意。
过了两个星期,一个中国留学生来访,服务员又进来了。
服务员说了一句话,我估计她的意思是表示寒暄,问我今天好不好,我就说:“好!”她出去以后,我问那个同学她说的是什么,经过翻译,她说的就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
在上一届和这一届的戒幢论坛中,我们是在两种不同的学问之间进行对话。
在讨论的时候,我们经常出现上述两种现象。
有时候,我们没说一样的话,说的是一样的意思;有时候说的好像是一样的话,用了一样的词,实际上说的却不是一个意思。
这是我们需要加以注意的。
这两个不同话语系统在对话的时候,介于两者中间的连接点是什么?就是“心”。
精神分析和佛学都关注“心”,但是各自的概念不尽相同。
三、精神分析与佛学的结合现在我来谈一谈,我个人在精神分析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理解。
我觉得,精神分析必然要走上与佛学相结合的道路。
为什么说这是必然的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精神分析学科发展的历史。
最早的时候,古典的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提出的。
弗洛伊德在对人的理解过程中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假设,这个假设叫做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把人当成机器一样的机能系统,分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维度,然后又分出自我、本我、超我的维度。
弗洛伊德还画了一个具体的结构图,用来解读人。
这样把人进行结构化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人产生心理问题,不仅是个人的内心结构出了问题,而且涉及与这个人相关的结构链。
每个人都跟他周围的人有关系。
在神经症患者的内心结构和关系上,弗洛伊德发现了其中孩子、爸爸、妈妈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三角关系非常重要。
后来,精神分析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精神分析学家们看到,比上述三角关系更早、更重要的关系是二元关系,即母子关系,二元关系的质量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这样的理论属于二元关系阶段,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客体关系阶段。
再进一步发展下去,人们发现这还不能完全解释一些问题。
比如,自尊心的问题,个人的自我满足感的问题,个人生活意义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关乎爸爸、妈妈,而是关乎自己。
这些问题的重点在于一个人和自己的内心的关系,这是一元关系。
到了这个时候,精神分析的一个主题就是研究与探讨一个人的自恋。
这种自恋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有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一个误解,人们谈到“自恋”这个词好像就要毛骨悚然,觉得“自恋”是贬义的,肯定是一种毛病。
其实“自恋”是一个中性词。
健康的自恋没有得到良好发展才会出现障碍,障碍导致自恋的症状产生,于是别人才会说:“啊,这个家伙太自恋了!”从三角关系,到二元客体关系,再到一元关系,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是不是终结了呢?不会终结。
继续往前走,往哪里走才会有突破呢?那就开始向“没有关系”走吧!前面应该出现一个趋势——“无我”,这就是佛家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所以,以我个人的感觉,精神分析走到这里必然与佛学结合。
对于“无我”,我们刚刚开始探索,懵懵懂懂地看到了方向,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西方的精神分析学家走得比我们早,他们已经写出了相关著作。
西方已经出现了关于主体间的学派,“无我心理学”、“无人心理学”的提出,实际上都是受到佛家空性见地的启示。
空不是没有,空实际上是含着有的。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这需要一个关系上面的梳理。
《精神分析与佛学》一书中,杰克·恩格尔(Jack Engle)在“有我和无我”这一章的开篇就讲了他几十年前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立论:“在证得无我之前,必须要有个自我”。
这句话的原文是:Before you are nonbody, you have to be somebody。
根据恩格尔的论述,从心理意义上来讲,普通人也好,得道的高僧也好,都是有我的。
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在那个很难用语言确切描述出来的层面,在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的层面,得道者的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
所谓无我不是“我”消失了,而是分别心不存在了。
四、三个方面的共性我们再来看看精神分析与佛学具有什么共性。
第一,我觉得在最初的阶段,两者都有一个决定论的思想。
精神分析学有一个原始的基本假设就是潜意识决定论。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因果论。
因果论和潜意识理论都是方法论上的决定论思维。
佛教的理念不仅仅是因果论;精神分析也不一定执著于潜意识决定论。
在一个决定论的指导下,还可以继续超越。
《心经》说“无苦集灭道”。
先是强调因果,宣说苦集灭道,但是后来,色也空了,苦集灭道也没了。
精神分析同样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起初讲潜意识决定论,再讲客体关系,讲自体心理学,等等。
到了讲主体间关系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决定论,这也是一个逐渐先从“有我”再到“无我”的发展规律。
第二,佛学与精神分析在实践中的目的也有相似之处。
佛学与精神分析都存在着一个使命。
两者都有自己的最高境界,但是运用到现实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照顾到患者的具体情况。
在心理治疗当中,我们不是在修改别人,也不是把别人从苦海里捞出来,而是帮助一个人发生自发的改变。
也许,这种自发的改变本身就遵从于他自己的生命轨迹。
佛教的修行和心理的治疗提供了方便的接引,像一座桥一样让人度过。
人家本来要绕很远的路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有了一座桥,就可以直达目标。
但是我们不能替他们设定目标。
他们需要自己决定方向,自己开步走。
第三,在佛教修行和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践中都有这么一个问题:出现困难。
这种困难在精神分析学上面称为“阻抗”,它是治疗的一种阻力。
佛教讲的“著相”也属于这样的困难,这包括执著于名相,也包括执著于空相。
五、正念和“心理化”开始正念的话题吧,这是大家正在热烈讨论的。
我个人体会,它跟当代精神分析学当中的一个新概念“心理化”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