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功能评价方法讲座(三)

合集下载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PPT课件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PPT课件

值。
7
8
(二)系统评价
1、评价模型的选择 地下水污染评价最终的结果是区别地下水污染
的程度,而不同的评价方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评 价结果,所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 评价模型是必要的。
主要的评价模型有综合污染指数法、系统聚类 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和人 工神经网络法。
9
2、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在评价工作中,有多个评价因子一起参与评价,
PC1(33%) 0.955 0.933 0.878 0.895 0.833 0.899 0.718 0.664 0.602 0.661 0.661 0.678 0.606 -0.034 0.288 0.123 0.367 0.411 0.505 0.494 0.157 0.607 0.151 0.449 0.501 0.053 0.580 0.257 0.351 -0.256 -0.074
0.878
0.232
0.841
-0.286
0.838
-0.258
-0.124
PC4(11%) 0.111 0.161 0.211 0.205 0.150 0.200 0.319 0.265 0.143 0.308 0.282 0.346 0.351 0.299 0.112 0.348 0.246 0.224 0.241 0.269 0.629 0.225 0.447 0.286 0.304 0.282 0.241 0.171 0.279
5
2、评价标准的确定 一般采用的地下水污染评价采用的标准主要是
研究区域的环境本底值。 目前,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存在所谓的清
洁区域,因此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区域水环境背景 值,可以称作相对清洁区,主要是指受人为活动 干扰少,仍保持较为原始的地下水组成特征的地 区。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典型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案例分析
典型地区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如华 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进行
地下水资源评价案例分析。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地下水资 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潜 力及存在的问题。
评价方法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水文地 质勘察、地下水动态监测、数 值模拟等,对地下水资源进行 评价。
05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与手段
立法保护
制定严格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 明确规定开采、使用和污染地下
水的行为将受到的法律制裁。
规划管理
制定科学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规划,合理安排开采布局和开采 强度,避免过度开采和滥用水资
源。
污染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源, 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 城市污水等,防止对地下水造成
检测方法
包括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 电导率测量等,用于测定地下水中的 各种成分。
地下水水质的评价与分析
评价方法
根据地下水水质指标与标准的对 比,评估地下水的水质等级和安
全性。
分析方法
对地下水水质数据的统计分析,识 别主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预测地 下水水质的变化趋势。
结果应用
根据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制定相 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水源地 的保护、污染源的控制、地下水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案例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分享实践操 作的经验和心得,提高地下水资源评 价的能力和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和谐性原则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维护生态平衡。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现状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方法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方法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方法64090510 郑龙群1 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当存在危害性行为时遭受损失、损害和破坏的可能性,风险(R)可以用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来表征。

风险是相对安全而言的,因此风险与一些有害情况,与对人群、环境、财产和社会的危害相联系。

对环境或健康发生危害影响的可能分别被称为环境风险或健康风险。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会引起系统的破坏从而导致不利事件的发生,风险就是此类不利事件发生概率的度量。

风险又不等同于简单的概率统计,风险具有预测的性质,不是对已经发生事件或结果的概率分析,而是要预测不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

目前,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

Finizio和Villa(2002)将地下水污染污染风险定义为地下水环境中污染发生的可能性。

Morris和Foster(2006)认为地下水污染风险是指含水层中地下水由于其上人类活动而遭受污染到不可接受水平的可能性,是含水层污染脆弱性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负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仰效(2008)将地下水污染风险定义为地下水污染的概率与污染后果之乘积。

因此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数学表达式为:R=H×D。

其中:H—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概率;D—风险受体(地下水资源)预期损害评估,这一预期损害可以表示为风险受体的敏感性与风险受体价值的乘积。

风险受体的敏感性是含水层固有脆弱性与污染物等级的共同反映,风险受体价值则是地下水资源属性的体现。

通常来说地下水污染风险性高表示高价值的地下水资源受到灾害高的污染源污染的可能性大。

2 水污染风险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包括污染概率与污染后果两部分的评价。

其中,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概率由污染源灾害等级表征,即污染负荷越高,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而污染后果则由土壤—地下水系统本身的防护性能与污染质对地下水价值功能影响的共同作用决定。

因此地下水污染风险受污染负荷、污染过程以及污染受体三部分因素的影响。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意义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 手段之一。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对城市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评估 的过程,目的是为城市供水、防洪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动态监测、水质监测等,通过这些 方法可以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意义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目录
•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 地下水资源评价实践 • 地下水资源管理对策与建议 • 地下水资源评价案例分析
01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地下水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地下水资源是指赋存于地下岩层中的重力水,具有动态变化性、不可再生性和有限 性等特点。
地下水资源在地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法律和政策依据
地下水资源评价应符合国家法 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遵循相关
标准和规范。
02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 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水文地质勘察、 地下水动态观测、地下水开采试验等 方法进行。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需要考虑含水层的 富水性、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排泄 条件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地 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差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ppt课件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ppt课件

一、对饮用水物理性质的要求

二、对饮用水中普通溶解盐类的评价
水中溶解的普通盐类主要指常见的离子 成分,如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 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铁、 溴、碘等。饮用水标准中规定,水的总矿化 度不应超过1g/L;在一些淡水十分缺乏的地 区,总矿化度为1—2g/L的水,也可用于饮用。
在饮用水评价中5标准,饮用水的总矿化
度(以碳酸钙计不应超过450mg/L) ,以德国度计,
一般不得大于25度;但硬度太小的水对人体也不宜,
规定不得小于8度,最好是10—15度。

硫酸盐(SO42-):水中硫酸盐含量过高时,会
使水味变坏,甚至引起腹泻,使肠道机能失调。水中
水质评价内容
水质现状是否符合标准 能否改善水质使之符合标准 预测地下水开采后水质可能的变化 卫生防护和管理措施
8.2饮用水水质评价

作为饮用水,必须满足人们生理感觉良好,并对人体健 康无害的要求。因此,评价时应考虑水的物理性质、溶解的 普通盐类、特别应注意地下水是否受到细菌和毒物的污染。
硫酸盐的含量应在250mg/L以下,在水中缺钙的地区,
当硫酸盐含量低于10mg/L时,易患大骨节病。

碘(I):人体需要适量的碘,以制造甲状腺激
素,维持碘代谢。碘在淡水中含量一般很低
(0.002—0.01g/L),易为植物,特别是柳树吸收。
人体如缺碘,会发生甲状腺肿大病和克汀病。

锶(Sr)和铍(Be):天然水中锶和铍含量一般


水的质量决定着水的用途和水的利用价值,优
质的淡水可作为人类生活饮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
农业灌溉用水;盐分含量饱和、超饱和的卤水可作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授课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钟佐燊
授课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一)DRASTIC模型 (二) 其它模型
三、 特殊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LSD 统计学模型 四、 我国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方法的初步想法
(一) 基本原则 (二) 潜水防污性能评价:DRTA 模型 (三) 承压水防污性能评价:DLCT 模型
表3 DRASTIC各因子的类别及其评分 (Range and rating for DRASTIC factors)
地下水埋深(D)
埋深 (m)
评分
0~1.5
10
1.5~4.6
9
4.6~9.1
7
9.1~15.2
5
15.2~22.9
3
22.9~30.5
2
>30.5
1




净补给量(R)
净补给量 (mm)
◆在潜水含水层地区,垂直补给快,比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在承压含 水层地区,由于隔水层渗透性差,污染物迁移滞后,对承压含水层的污染起 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承压含水层向上补给上部潜水含水层地区,承压含水层受污染的机 会极少。
◆补给水是淋滤、传输固体和液体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入渗水越多,由 补给水带给潜水含水层的污染物越多。补给水量足够大而引起污染物稀释 时,污染可能性不再增加而是降低,但在净补给量的评分上并没有反映稀释 因素。
二、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防污性能评价方法三种:点评分指数模型、统计学模型和模拟模型。 点评分指数模型的基本原则 天然防污性能多采用点评分指数模型的基本原则是 ◆(1)选择对地下水污染影响最明显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作为评价因子; ◆(2)对各因子的评分范围进行划分,各评分范围给予不同的分值,防污 性能好的分值低,反之则高; ◆(3)根据各种因子对地下水防污性能影响的大小给以不同的权重值,影 响大的权重值大,反之则小; ◆(4)把各单因子的评分值通过某种数学方式变为无量纲的防污性能指数 ,以防污性能指数的大小评价该地区地下水的防污性能的好与差。 ◆到底要考虑那些因子、各种因子的区间(或类别)如何划分、评分值和权 值给多少?用那种数学方式计算防污性能指数?各家都有不同的选择,人为因素 影响很大。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ppt课件
渠道衬砌程度、渠道两岸包气带和含水层岩性、 结构、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含水量、水面蒸发强 度以及渠系水位和过水时间
m值确定方法:
1、可根据渠系有效利用系数η确定 2、根据渠系渗漏补给量计算 3、利用渗流理论计算公式确定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渗透系数K值主要影响因素
主要是岩性及其结构特征
确定渗透系数K值的方法:
八、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库塘渗漏补给量
1、当位于平原区的水库、湖泊、塘坝等蓄 水体的水位高于岸边地下水水位时,库塘 等蓄水体渗漏补给岸边地下水 2、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地下水动力学法 (2)出入库塘水量平衡法
八、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渠系渗漏补给量
1、渠系水位一般均高于其附近的地下水水 位,故渠系水一般均补给地下水 2、计算方法: (1)地下水动力学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2)渠系渗漏补给系数法
确定α值的方法主要有:
1、地下水水位动态资料计算法 2、地中渗透仪测定法 3、试验区水均衡观测资料分析法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潜水蒸发系数C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水面蒸发量E0、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埋深Z 和植被状况
C值确定方法:
1、可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通过潜水蒸发 经验公式拟合分析计算 2、根据水均衡试验场地中渗透仪对不同岩性、地 下水埋深、植被条件下潜水蒸发量E的测试资料与 相应水面蒸发量E0计算潜水蒸发系数C
开采条件 补给条件 径流条件 排泄条件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主要成果
1、计算分区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 蓄变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 2、总补给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 采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文字报告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
在锅垢总量中含有硬质的垢石(硬垢)及软质 的垢泥(软垢)两部分。软垢容易洗刷而硬垢 附壁牢固,不易清除。故在评价锅垢时常计算 硬垢数量,硬垢主要是由碱土金属的硫酸盐等 构成,通常采用下式测定:
Hh=SiO2+20 γ Mg2++68(γ Cl-+ γ SO42-γNa+- γ K+)
在计算时遇到括弧内出现负值时,可略而不计。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9.3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一、地下水与大气水、地表水综合考虑的原则 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必须“三水”统一考虑。充
分利用均衡单元内部的水量,合理夺取均衡单元外部 的水量。 一方面开采地下水时要尽量使更多的大气降水、地表 水转为地下水,增加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又要考虑 大气降水、地表水转化成地下水后减少当地地表水资 源时,不能使其他企业单位经济受损失,或者超出国 民经济用水规划所允许的范围。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气降水、地表水贫乏,地下水 补给来源少,三水统规划、合理利用就成为采水中一 个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水的腐蚀性可以按腐蚀系数(Kk)进行定量评 价。
对酸性水:Kk=1.008(γ H++ γ Al3++ γ Fe2++ γ Mg2+- γ CO32--γHCO3-)
起泡作用主要是指水煮沸时在水面上产生大量气泡的 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中易溶的钠盐、 钾盐以及油脂和悬浊物,受炉水的碱度作用发生皂化 的结果。

地下水水质评价部分课件

地下水水质评价部分课件

溶解氧
溶解氧是衡量地下水中氧气含 量的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 和水质的影响很大。
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 盐氮
这些是衡量地下水中氮含量的 指标,过高含量的氮会导致水 体富营养化。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的应用
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01
通过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为地下水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地下水水质评价部分课件
content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录
• 地下水水质评价概述 •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 • 地下水水质监测 • 地下水水质评价实例 • 地下水水质保护措施
01
地下水水质评价概述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定义
•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对地下水水质进行检测、分析、评估的过程 ,旨在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判断其是否满足饮用水、工业 用水、农业用水的质量要求,以及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部门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
01
02
03
源头控制
加强工业、农业等污染源 的监管,控制污染物排放 ,从源头上减少地下水污 染。
污染治理与修复
针对已污染的地下水,采 取物理、化学、生物等修 复技术,降低污染物浓度 ,改善水质。
地下水保护规划
制定科学的地下水保护规 划,明确保护目标、任务 和措施,加强执法监督, 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保障饮用水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对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可以确 保饮用水源的安全,预防因水质问题 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以评估地下水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 供科学依据。
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地下水是指自然界中位于地表与地下之间的地下水层,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地下水的水质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学法。

本文将对这两类方法进行综述,以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1.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主要通过测定地下水中的多种物理和化学指标来评价其水质状况。

(1)理化指标地下水的理化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电导率、PH值、浊度、氨氮、硝酸盐和矿物质等。

其中,水温和溶解氧可反映周围环境的影响,电导率反映了水中溶解固体物质的含量,PH值反映了酸碱性,浊度反映了悬浮物的含量,氨氮和硝酸盐则是衡量水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重要指标。

(2)毒性分析毒性分析是一种通过生物学试验来评价地下水中有毒物质的含量和对生物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学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和生物标记物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用于评估地下水对小型生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试验用于评估地下水对长期暴露的生物的慢性毒性,生物标记物的测定则可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特定物质来判断地下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暴露程度。

2.生物学法生物学法主要通过评估地下水中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结构来评价水质状况,包括指示生物法、鱼类评价法和微生物生物标记法等。

(1)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多样性和丰度来评价水质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指示生物包括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等。

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2)鱼类评价法鱼类评价法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地下水中鱼类的种类、数量和生活史来评价水质状况的方法。

鱼类对水质的敏感性和种群分布的特点使其成为评价地下水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

(3)微生物生物标记法微生物生物标记法是通过评估地下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来评价水质状况的方法。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DNA或RNA 序列,可以确定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种群组成和丰度,从而判断水质的好坏。

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学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有优劣,适用的范围也不完全重叠。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环境、生态、法律等因素
地 表 水
| 地 下 水 比 较
地下水资源分类(王大纯)
补给资源——指含水系统经常与外界发生交换 的水量,即天然条件下或人为状态下,通过各 种途径进入含水系统或水源地开采层的可供利 用的地下水数量。从多年平均角度看,就是含 水系统每年可以获得补充和恢复的水量。
储存资源——在地质历史时期中不断累积储存 于含水系统之中的水量。
评价方法: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资料占有情况选定
补给量法
Q 补 Q p ri eo c Q n s i w p a a Q t i ta n l e o f r tQ w c w a Q y ter 排泄量法
Q 排 Q s ' w a te r Q o u tflo w Q p u m p Q y ' Q s p r in g
补排量法:计算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变量,用均衡式 验证和校正
n
Q i Fi hi
i1
水量均衡法的用途
主要评价各种条件下的地下水补给资源量 初步确定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或为确定地下水可
开采资源量提供依据。
适用条件
理论上,可适用于任何地下水系统的水资源评价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它方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以丰补歉的原则
充分发挥地下水最为水库的巨大调节作用,枯水季 节和枯水年可动用部分储存量,丰水季节和丰水年 加以补偿。但一般要求可开采资源量不能大于多年 平均补给资源量。
可持续发展和地下水资源永续利用原则
保证地下水资源长期持续和稳定开采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
可开采资源(允许开采量、安全开采量…)
2.地下水资源评价简介
概念: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在一定的天然和人工条 件下,对地下水资源的质和量在使用价值和经济 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和论证。

地下水水质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水质评价PPT课件

2021/7/23
13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l 饮用水水质评价
小结 一、感官性状 二、一般化学指标 三、毒理学指标 四、细菌学指标 五、放射性指标
2021/7/23
14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l 概述 §2 饮用水水质评价 §3 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4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 §5 矿泉水的水l 饮用水水质评价
一、感官性状指标
也称物理性状指标,包括色、浑浊度、嗅、味及肉眼可见 物等,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直接指标。
感官性状指标虽然不属于危害人体健康的直接指标,但 它们不符合要求时使人产生厌恶感,也可能是水中含有致病 物质和毒性物质的标志。
例如,含腐殖质的水呈黄色,含低价铁的水呈淡蓝色,
在未受污染的水源中,有毒物质的含量是极少的,对人 体健康基本上没有影响。
一旦水源受到污染,尤其是遭受工业“三废”污染和农 药污染,则有毒物质随饮用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 害。
因此,饮用水中对毒性化学指标有严格的限制。
2021/7/23
11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l 饮用水水质评价
四、细菌学指标
水文地质学
1
2021/7/23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l 概述 §2 饮用水水质评价 §3 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4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 §5 矿泉水的水质评价
2
2021/7/23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1 概述
§1 概述
地下水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物质组分所共同表现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征。
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都明确规定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或 蒸馏水。
2021/7/23
9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简述地下水调查评价主要的方法技术

简述地下水调查评价主要的方法技术

简述地下水调查评价主要的方法技术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下水调查评价主要的方法技术地下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三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三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研究本文就三种常用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对比性研究,阐述了三种不同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和分析原理以及相关步骤,对比其评价方法并做出了一系列分析。

并且针对分析结果,得出各个不同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情况。

标签:地下水水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引言由于当前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地下水的水位不断下降,水质也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影响,严重的威胁的了人们的用水安全和生命健康,因此,严谨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认识到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并可以根据水质状况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由于地下水水质的评价方法众多,大多数是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分析,必须认识到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水质环境,本文就三种常用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1、水质评价方法随着各国学者对水质评价方法的不断深入研究,许多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被提出和应用,也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评价模型。

但是水质评价是一个评价指标和水质等级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加上水质恶化时的复杂环境因素,至今仍没有一个可以广泛应用,统一实施的水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结合水质污染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目前应用广泛的水质评价方法有: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

2、地下水水质三种评价方法2.1 单因子指数法。

单项因子评价方法是针对单个项目进行详细分析评价,进而确定水质状况。

这种评价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程序简单,可以利用监测的水质状况数学值与国家相应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水质等级。

而单因子指数法确定水体综合水质类别的方法是抽取水质中影响最为明显的单项指标,进而通过比对各种指标检测结果和该项指标,确定检测单位的水质类别;选取所有项目中的水质指数最差的分类作为水质的类别指标。

水质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為单因子指标水质指数;为第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mg/L);为第i 类污染物的污染起始值或有关标准(mg/L);当≤1时,表示检测水域未受到污染;当>1时,表示检测水域污染,具体的数值直接反映检测水质的污染物超标程度。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资源评价PPT学习教案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资源评价PPT学习教案
采资源量应乘以一个小于1的安全系数β(一般取0.5~1)使之总 是小于补给量,以保证长期开采的需要。
第21页/共59页
补偿疏干法-实例
某新建水源地,据勘探查明:含水层为厚层灰岩,呈条带状分布, 面积约十平方公里。灰岩分布区有间歇性河,故岩溶水的补给来 源主要是季节性河水渗漏和降水渗入。 为了评价开采量,在整个旱季作了长期抽水试验,试验资料归纳 如下图所示。勘查年的旱季时间t开=253天,雨季补给时间为T补 =112天,允许降深规定为Smax=23米。
Q′抽 为雨季抽水试验的抽水量(m3/d)。
第19页/共59页
评价步骤之三-评价可开采资源
如果地下水一年接受补给的时间为T雨,由此可以得到补给总量=Q 补T雨,把补给总量分配到全年即得到年平均补给量:
Q开
(F'
s t
Q抽 )
T雨 365
第20页/共59页
评价步骤之三-评价可开采资源
结论分析
Q补≥Q开,则计算的Q开可作为可开采资源量; Q补<Q开,则应以Q补作为可开采资源量。 考虑开采时水文气象因素变化对开采的影响,为了安全起见,可开
第17页/共59页
评价步骤之一-计算旱季开采量
求出单位储存量后,再根据含水层的厚度和取水设备的
能力给出最大允许降深Smax,再查明整个旱季时间T旱, 则可以计算旱季的开采量(Q开),即:
Q开
F
Smax T旱
S0
式中:S0为开采抽水开始等幅下降时井中的水位降深(m), 可根据地下水动力学的有关公式确定开始等幅下降的时间。
垂直取水构筑物-井(管井、大口井) 水平取水构筑物-集水管(渗水管)、渗渠
抽水井分类
潜水井、承压水井、混采井 完整井、非完整井 稳定流、非稳定流 单井抽水、群井抽水

水资源评价(第三章)详解

水资源评价(第三章)详解
秦岭以南年Cv值——0.5以 上, 淮河流域大部分——0.6~0.8之间; 华北平原地区——Cv>1.0,
东北地区山地——<0.5以下, 松辽平原和三江平原——0.8以上; 黄河流域——0.6以下, 内陆河流域,山区的Cv——0.2~0.5之间,盆地——0.6~0.8, 高原西部——>1.0,最大可达 l.2以上。 (3)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关键取决于河川径流的补给来源和变化规律.
Re = u ⋅ d < 1 ~ 10 r
式中 u——地下水实际流速,m/d; d——孔隙的直径,m; γ——地下水的运动粘滞系数,m2/d
(2)非线性渗透定律
当地下水在岩石的大孔隙、大裂隙、大溶洞中及取水构 筑物附近流动时,不仅雷诺数大于10,而且常常呈紊流状态。 紊流运动的规律是水流的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这称为哲才公式,表示式为:
(二)径流
1.河流径流的补给 河流径流的水情和年内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
(1)雨水补给 雨水补给是指降水以雨水形式降落。
(2)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河道的水量约占年径流总量的25%~
30%。
(3)冰川、融雪水补给 平均年径流量约50km3,约占全国年径流量的 1.9%
2.径流的时空分布
(1)径流的区域分布 (2)径流量的动态变化 降水补给的河流>冰川、融雪 、降水混合补给的河流>地下水补给的河 流Cv值。
一、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类型
因此,在讨论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时, 重点讨论构成地表水资源的河流资源的形成 与分布问题。
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 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制约着 区域水资源数量的多寡和可利用量。
一、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