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电磁脉冲及其防护
加油加气站的雷电防护及其防雷装置安全检测
加油加气站的雷电防护及其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摘要:根据某加油加气站雷电灾害数据、受灾加油加气站周边5km范围地闪数据分析,建议加油加气站在选址时宜避开雷电高发易发区,建设时注重电子系统设备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加强日常雷电防护装置的维护。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夏季来临前,开展对管辖区域内所有加油加气站的防雷安全检查与监管指导工作,通过开展防雷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加油加气站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防雷意识和防御能力。
本文主要分析加油加气站的雷电防护及其防雷装置安全检测。
关键词:加油加气站;雷电灾害;雷电易发区;雷电防护引言加油加气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但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设备,也面临着较高的雷电风险。
因此,为保障加油加气站的安全运营,雷电防护及其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等特点,能对加油加气站的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威胁。
同时,加油加气站的设备通常包括油罐、加油泵、管道等,这些设备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静电积累和火灾爆炸风险。
因此,在加油加气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加油加气站雷电危害加油加气站是一个典型的火灾易发区,由于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易燃气体和液体,一旦遭受雷击,就会引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此外,雷电还可能对加油加气站的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如烧毁设备、感电等。
2、加油站存在的雷击形成原因燃油泵开着,闪电的风险较高,这是由于MRA中的负载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因此,如果云和地面之间的差异达到一定的值,加油站的大气就会发生多方面的闪电:2.1建筑物和设备的高度加油站的建筑物和设备通常都比较高,如加油枪、加油泵、油罐等,当雷暴云和这些物体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的值时,会产生雷电电流。
2.2加油站周围环境加油站周围的环境是闪电击中加油站周围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可能是高楼、小山、树木等。
在潮湿的天气下容易受到闪电影响,从而增加了地面或建筑表面的空气湿度,从而增加了闪电的传导。
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
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电子与电气工程是一门关于电力系统、电子设备和电磁场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其中包括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
雷击和电磁脉冲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对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坏。
因此,开发有效的防护技术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雷击是指大气中形成的电荷差异引起的放电现象。
当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电荷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雷电放电。
雷电放电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对电力设备和电子设备造成巨大的冲击。
为了防止雷击对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损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在电力系统的设备和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
避雷针可以通过尖锐的尖端将雷电引向地面,避免其对设备和建筑物的直接冲击。
避雷网则可以将雷电分散到地面上,减小雷电对设备和建筑物的影响。
这些避雷设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雷击风险,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次,我们还可以采取电磁屏蔽技术来防护电子设备。
电磁脉冲是由强电流和电压突变引起的短暂电磁波,可以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甚至损坏。
为了防止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设备周围设置金属屏蔽,将电磁波引导到地下或远离设备。
此外,还可以使用特殊的材料和设计来减小电磁脉冲对设备的影响。
这些电磁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免受电磁脉冲的损害。
除了以上的防护措施,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来降低雷击和电磁脉冲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合适的接地系统来分散雷击和电磁脉冲的能量,减小其对设备的冲击。
此外,还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增加过电压保护装置,及时将过电压引向地面,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在电子与电气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安装避雷设施、采用电磁屏蔽技术和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免受雷击和电磁脉冲的损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雷击与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将会不断完善,为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移动通信基站雷电电磁脉冲综合防护设计
关键词 :雷电电磁脉冲 屏 蔽 等 电位 接
地 移 动 通信 基 站
1 引曹
随 着 微 电 子 技 术 的 应 用 渗 透 到 生 产和 生活 的各 个领域 ,雷 电灾害 的范 围变 得越来 越 大 , 由闪 电 直 击 和过 电压 波 沿 金 属 线 传 输扩大到雷 电电磁 脉冲 ( E L MP l h n n _i t i g g e cr m g ei us[ )从三维空间入侵到 l t a n t p l 1 e o c e1 任何 角落 ,无孔不入地造成雷电灾害。移动通 信基站是 由电源模块 ,接收发射模块 、天馈线 模块 、中继传输模块等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每到雷雨季节时 ,抗扰度水平低的移动通信基 站M0D M、程控交换机 、G M设备 、2 E S M板 等常常 因雷击而损坏 ,造成较大的直接和间接 经 济 损失 ,影 响 当地移 动通 信 系统 的正 常运 行。因此 ,在移动通信基站建 设之初就应该对 雷 电电磁脉 冲防 护提出非常严格的要 求,以确 保通信设备和人 员的安全,减 少雷 电或其它 强 电磁脉冲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 ,使相 关设 备 免遭损坏 ,保证通信系统 安全可靠地运 行。 本文 正是 就移动 通信 基站 的综合 雷电 电 磁脉 冲防护提 出的 没计 方案 。 2 ■ 电能量 耦合到移动通信 基站的主要 途 径 雷 电电磁 脉冲 是一种 强干扰 源 ,它的 传 输 途径分 为两 种 :一种是 空间 传输的 辐射干 扰 。闪电通道和 引导闪 电电流的外部防雷装置 都起着辐射天线的作用 ,它们向周围空间辐射 强 电磁波 ;另一种途径是沿金属导线传输 的传 导 干扰 。雷 电电磁 脉冲产 生的 过 电压 沿 电力 线 、信号线 、地下或地上的电缆线 、天馈线以 及 各种金属管道等导体进行传输。 就 室外 的移动 通信 基站而 言 ,雷 电电磁 脉 冲能量的耦 合途径主 要有 :l 、雷 电直接 击 中金属导线.如电力线 、通讯 线等,雷 击过 电 压传导到 室内 ,将终端 设备击坏 ;2 、雷电 击 中金属铁塔,雷 电流在下泄过程 中形 成的高压 与邻近的 信号系统之 间发生反击 ;3 、雷击形 成的电磁脉 冲以波 的形式 传输到机房 内部 ,在 内部信号 网络 上感应出过 电压或者过 电流 ,从 而损坏系统 设备。 3 ■电电磁 脉冲的综合防护技术 移 动通 信基站 是 由电源 模块 、接收 发射 模块 、天馈 线模块 、中继 传输 模 块等构 成的 个综 合系统 ,防雷 的 目的是 保证 整个 系统 能正常工作 ,不受雷 电的干扰和破坏 。I 的 c E 导 则指 出 ,防 雷最终 是通 过等 电位连 接实 现 的 ,等 电位连 接的 位置选 择在 不同防 雷区 的
雷电电磁脉冲对卫星接收系统的危害及防护
雷电电磁脉冲对卫星接收系统的危害及防护作者:王昭俊来源:《科技传播》2016年第13期摘要卫星接收系统是卫星电视信号接收的的保证,在雷雨天气状况下,如果卫星接收系统受到雷击形成雷电电磁脉冲后,会严重的危害系统的运行,甚至破坏系统中的电子设备。
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雷电电磁脉冲对卫星接收系统的危害,接着分析了防护危害的措施,以降低雷电电磁脉冲对卫星接收系统的影响,保证卫星接收系统在雷雨天气下正常的运行。
关键词雷电电磁脉冲;卫星接收系统;危害;防护中图分类号 TN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160-01在自然界中,雷电脉冲放电过程所具备的能量是非常强大的,雷击多次进行后,释放出的能量可达到数百兆焦耳。
近年来,卫星接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雷电灾害频繁的发生,导致系统的运行受到较大的影响,除了直击危害外,雷电电磁脉冲也会对系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阻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雷电电磁脉冲所带来的危害。
1 雷电电磁脉冲对卫星接收系统的危害雷电就是闪电,较大的冲击电流及雷电流变化梯度、较短的时间、较高的冲击电压为雷电的主要特点。
在雷电电磁脉冲中,包含的过电压脉冲形式有3种,一是由雷电流所引起的,二是由云地间静电感应所引起的,三是由回击通道辐射电磁波感应引起的,这3种过电压脉冲形式所造成的影响都会很大[1]。
雷电电磁脉冲在进行传输时,主要有2种途径:一种是导线传输,另一种是辐射传输,无论哪种传输方式,其所带来的危害都是比较严重的。
卫星接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未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或者防护不到位时,极易受到雷电的破坏,导致系统的运行受到阻碍,影响卫星信号的正常接收。
通常,雷电的破坏效应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破坏,一种为间接破坏。
所谓直接破坏效应,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卫星接收系统后形成的破坏,雷电流热效应、雷电流冲击波效应等均为直接破坏效应,而间接破坏效应是雷击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和损伤卫星接收系统。
(完整版)铁路信号设备电磁兼容及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实施意见-00006
附件铁路信号设备电磁兼容及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实施意见目录1 总则 (3)2 铁路信号设备电磁兼容和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 (4)2.1 电磁兼容试验 (4)2.2 雷电防护试验 (4)3 铁路信号设备专用防雷保安器(SPD)的基本要求 (5)3.1 一般要求 (5)3.2 电源防雷保安器的要求 (6)3.3 信号传输线防雷保安器的要求 (7)3.3.1 安装在室内的信号传输线防雷保安器(SPD)的要求 (7)3.3.2 安装在室外的信号传输线防雷保安器(SPD)的要求 (10)4 铁路信号设备用防雷元件的基本要求 (10)5 铁路信号设备综合防雷的基本要求 (11)5.1 信号楼的直击雷防护和屏蔽 (11)5.1.1 既有信号楼 (11)5.1.2 新建信号楼 (11)5.2 室外信号设备的直击雷防护和屏蔽 (12)5.3 接地系统 (13)5.3.1 一般要求 (13)5.3.2 既有信号楼接地系统改造 (14)5.3.3 新建信号楼接地系统建设 (15)5.4 接地汇集线及等电位连接 (16)6 防雷设备设置、安装和施工的基本要求 (19)6.1 一般要求 (19)6.2 电源防雷保安器(SPD) (20)6.3 信号传输线防雷保安器(SPD) (20)7 其他要求 (22)1 总则1.0.1为统一铁路信号设备电磁兼容性及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标准,提高信号设备抵抗电磁干扰能力,防止或降低雷电的危害,保证信号设备安全工作,制定本实施意见。
1.0.2信号设备本身应有符合规定的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
1.0.3 根据《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TB/T 3074-2003),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a.改善信号设备所处场地及机房电磁环境条件;b.机房和线路屏蔽;c.等电位连接;d.合理布线;e.在所有信号设备与外线的接口处设置防雷保安器等;f.良好地接地。
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框图见图1。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及 防雷 区交 界处 做等 电位 连接 。
()在 电 源线 和信 号线 上必 须 安装 相 应 的避 雷 3
器。
223 防雷 区 间内部 的等 电位连 接 ..
… 各 防雷 区间 内部应 设 有 闭合 环 形 的 等 电位 1 连 接 带 。该 连 接 带 至少 应 有 两 处 与 大 楼 主 钢 筋 相 连, 把各 种 接 地 线 连 成 到该 连 接 带 上 , 该 防雷 冉 使
用。
我们若 用 会属壳 体将 干扰 源 屏蔽起 来, 图 2f 如 b 所示 ,图 中 c 为干 扰 源 与屏 蔽 壳体 之 间 的 电容, ) l
c 为 电子设 备 与 屏 蔽壳 体 之 间 的 电容 , 2
为屏 蔽
() 3 把天 面 网格 、 引下线 、 平均 压环 、 地 网可 水 接 靠地 焊 接起来 。
环 路 感应 过 电压 ;④ 雷 电击在 远 处架 空 电力 线 上 ;
会属套 管两端 应做好 等 电位连 接 。
221 构造 “ .. 法拉 第 笼 ”
⑤ 雷 云 之 间放 电在 电力 线 上 弓起 感 应 雷 电波 及 过 I 电压 ; 雷击 通 信线 、 ⑥ 电力 线 附 近地 面或 地 面 上 其
同样 , 如果 干 扰 源不 屏 蔽, 而将 电子 设备 屏 蔽 ,
结 果 与上述 屏蔽 效果类 似 。 实 际工作 中, 在 是屏 蔽干 扰 源还 是 屏 蔽受 感 器, 议进 行综 合全 盘 考虑 。 根 建 应 据简便 、 济 、 作方 便 、 经 操 场地等 具体 情况 丽定 。 对 于平 行 导 线 , 于分 布 电容 较 大 , 合 干 扰 南 耦
一1一j) ( ) ( 1 [
各种 电源 线 、信 号线穿 金 属管 埋地 引 入 , 时信 号 同
《防雷击电磁脉冲》课件
接地系统传播
雷击电磁脉冲通过接地系 统传播,影响建筑物内的 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
影响范围
直接影响范围
雷击电磁脉冲的直接影响范围通常在 雷电放电点附近,影响范围内的电子 设备和信息系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 干扰和损坏。
01
02
03
设备损坏
雷击产生的瞬时高电压和 电流会导致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损坏,造成经济 损失。
数据丢失
雷击电磁脉冲会对电子设 备和信息系统造成干扰, 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系统瘫痪
雷击电磁脉冲可能引发整 个系统的瘫痪,影响生产 和生活。
防雷击电磁脉冲的重要性
保障生命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防雷击电磁脉冲可以减少雷击对人员 和设备造成的伤害,保障生命安全。
01
防雷击电磁脉冲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防雷击电磁脉冲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对电子设 备和信息系统造成损坏或干扰。
特点
防雷击电磁脉冲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涉及电力、通信、交通、金融等多个领 域;同时,防雷击电磁脉冲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备接地、电磁屏蔽 、浪涌保护等。
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害
护措施的设计和规划。
输标02入题
在进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 物、设备、线路等的雷电环境条件,包括雷电活动规 律、地形地貌、土壤电阻率等因素。
01
03
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工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防护措 施,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等
,以确保建筑物、设备、线路等的防雷安全。
接地保护的原理是将雷电引入地下,通过大地将电流散播,从而避免对 建筑物和设备造成损害。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312-11995-02第一版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一部分:通则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Impulse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国际电工委员会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一部分:通则前言1)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个由各国电工委员会(IEC 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全球性的标准化组织。
IEC 的目标是促进在电气和电子领域内涉及标准化的所有问题的国际间的合作。
为此,除其它的工作外,IEC 还出版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的编制是委托给合技术委员会的,对所涉课题感兴趣的任何一个IEC 国家委员会,均可参一标准的编制工作。
与IEC 保持联系的国际的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也参与此编制工作。
IEC 根据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双方之间的协议所确定的条件与该组织紧密协作。
2)IEC 就有关的技术问题所通过的正式决定或协议(由代表了对相关问题有特别兴趣的所有国家委员会的各个技术委员会所编制),尽可能接近地表达了对所涉主题国际上的一致看法。
3)IEC 所通过的决定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并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使用,在此意义上它们是为和国家委员会所接受的。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个IEC 国家委员会应致力于将IEC 国际标准尽可能最大程度地透明地应用于其国家标准及区域标准中去。
IEC 标准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区域标准中去。
IEC 标准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区域标准间的任何分歧应在后者中明确地指出。
IEC61312-1国际标准已由IEC 81 技术委员会(“防雷”)制订。
此标准的正文根据以下的文件写成:DIS (国际标准草案) 投票报告81(CO )21 81/66/RVD本标准的认可投票的详尽信息可在上表所示的投票报告上找到。
IEC61312-1构成了总标题为“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的系列出版物的一部分。
雷电电磁脉冲(LEMP)的特性分析及屏蔽
雷电电磁脉冲(LEMP)的特性分析及屏蔽王庆祥1姚烨1崔喆1孙冬迪1薛文安2(1.天津市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天津300384;2.中国民航大学,天津300384)摘要本文讨论了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包括传导浪涌、辐射电磁场、感应电压,分析雷电电磁脉冲的特性;并以磁屏蔽为主介绍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以及磁屏蔽的材料选择。
关键词雷电流;雷电电磁脉冲(LEMP);电磁屏蔽引言雷电是由带电的云在空中对地放电导致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其具有选择性、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以及破坏性。
雷电存在的形式除了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发光、发热、发声的雷电流以外,在雷电流形成的同时由于电磁效应还会产生雷电电磁脉冲。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是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重要原因,可导致各种微电子设备的运行失效甚至损坏,成为威胁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铁路运输、计算机与通信等领域的一大公害。
本文以磁屏蔽内容为主,介绍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1、雷电电磁脉冲(LEMP)的特性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由雷电流的电磁效应产生,它包括传导浪涌和辐射脉冲电磁场辐射作用。
传导浪涌又会在附近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压;辐射脉冲磁场干扰附近电气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1.1 传导浪涌雷电流是雷电造成各种损害的损害源,它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S1:雷击建筑物;S2:雷击建筑物附近;S3:雷击连接到建筑物的线路;S4:雷击连接到建筑物的线路附近。
雷电流通过这四种形式在线路中产生传导浪涌。
表1 雷击低压系统浪涌过电流的预期值表2 雷击通信系统浪涌过电流的预期值过电流预期值,其中S3(直接雷击)是雷电直接击在了连接建筑物的线路上,在线路的两个方向上均有分流,与此同时,强大的直接雷击电流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在线路上再次产生浪涌,造成叠加性的伤害。
1.2 辐射电磁场1.2.1 附近雷击时LPZ1格栅形空间屏蔽如图1所示为附近雷击时的情况。
LPZ1屏蔽空间周围的入射场可以近似地当作平面波。
浅谈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浅谈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摘要]:随着电子设奋的广泛使用。
雷电磁脉冲的危害也日益严重,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已成为现今雷电防护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作一汽析。
并介绍具体实施的做法。
[关键词]:建筑物外部屏蔽合理布线信息系统设备的屏蔽线缆屏蔽电涌保护器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极广泛地渗入政府各个部门、各行业和所有居民家中,与之不可分离的雷灾迅猛发展。
雷电造成自然灾害的范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扩大,特别是雷电脉冲对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微电子设备的破坏,使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因此,建筑物雷电磁脉冲防护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人身安全及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标准(IEC1024-1)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两大部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
外部防雷装置(即传统的常规避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接闪器(也叫接闪装置)有三种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获闪电,即把雷电流引下。
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与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使雷电流构成通路,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
但外部防雷装置再完善,没有配套的内部防雷装置,仍无法获得好的防雷效果。
接闪装置接闪后,建筑物引下线附近的设备会受到雷电流的感应,这称作雷电电磁脉冲(LEMP)干扰。
雷电电磁脉冲的感应范围很大,对建筑物、人身和各种电气设备及管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现代电子技术日益向高精度、高灵敏度、高频率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这些电子设备非常灵敏,但耐压很低,一般电子设各都承受不了正负5伏的电压波动。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以便在先进的建筑物内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雷电电磁脉冲的辐射耦合效应及其防护
第1 期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O高校讲坛 0
科技信息
雷 电电磁脉冲的辐射耦合效应及其防护
周 闯
( 上海海事大学, 中国 上海 2 0 0 1 3 5 )
【 摘 要】 本文介绍 了雷电电磁脉 冲辐射耦合效应的危害, 并给 出了对 雷电电磁脉冲辐射耦合 效应危 害的防护措施 。
一
2 L E MP对环 路 的磁 场 耦 合
2 . 1 试验原理
由于雷电电磁场在近 区属于低阻场 .磁场强度 H大于 电场 强度 E, 近区场 以磁场为 主, 场对 回路的感应为磁场感应[ 5 1 。 L E M P 在 电子设备的闭合环路中产生 的感应 电压 :
一
单 d 一当 f 西 . t dt J
( 3 )
在入射波 的波长 的长远大于环路的尺寸时 . 可以等效 为偶极 子天 线[ 6 1 , 如图 3 所示 。 若环路面积 为 , 入射磁场 与环路法线 的夹角为 , 则环路感 应
的 电 压 为
U ( t ) = p c S H( t ) c o s O
( 4 )
1 L E MP对传 输线 的 电场 耦 合 【 关键词 】 雷 电磁脉冲 ; 辐射耦合 ; 防护
雷 电电磁脉冲 ( L E M P ) 是指伴随雷 电放 电发生的电流的瞬变和强 电磁场辐射 . 属于雷 电的二次效应 . 出现的频率 非常高 . 是最常见的天 然强 电磁脉 冲干扰源之一 雷 电电磁脉冲危害随着微 电子技术的发展 而 日益突出 . 由于雷 电电磁脉冲 的危害 区域远大于直击雷 . 它既可以 由云地闪 电产生 . 也 可以由云 内闪电和云际闪 电产生 . 影 响范围遍布 对流层 以下至地表 以上 区域 . 对空 中飞行 的火 箭 、 飞机 、 导弹 , 地面架 空输 电线 、 各种 电子 装备和深埋地 下的电缆及至油气输送 管道 . 都有 不同程度的危害 在直击雷 防护技术相对成熟 的今天 . 雷 电电磁脉 冲 所造成 的损失仍 呈逐年上升之势 . 特别 是 电力 、 通信 和航 空航天等部 门, 危害尤为严重。 因此 , 雷电电磁脉 冲的防护是信息化时代防雷技术 领域 中的薄弱环节_ l l 在大部分雷电防护规范、 标准 中常用“ 雷 电波侵入 ” 代指直击 雷或 雷 电电磁脉冲在导线或其它金属体上产生 的瞬 间大 电压 ( 或大 电流) . 在导线上传 导时又称为浪涌 根据耦合方式不 同划分 . L E M P 对 电路 的干扰途径包括传导耦合与辐射 耦合两种模式 传导耦合是指 L E M P 通过导体 、 电容 、 电感 、 互感等金属 导线或集 总元件 直接作 用与敏感电 路 的能量传递方式 。辐 射耦 合是指 电磁脉 冲通过设备 的各种等 效天 线, 如通信线 、 电路板布线 、 机壳 孔缝 、 发射 与接收天线 、 电源线等 , 在 电路 中感应 出电压或 电流 在实际工程中 . 它们往往是 同时存在 . 互相 联 系的。 传统 的防雷技术 比较重 视对直击雷和雷 电浪涌等传导耦合效应 的研究 . 对L E M P的辐射耦合 重视不够 . 随着微 电子技术 的进 步 . 这种 危 害 日益严重 , 因此现代防雷工程 必须 兼顾 L E M P的辐射耦合 . 才能 收到 预期效果I 2 1 由( 1 ) 式可得传输线上的感应电压为
雷电浪涌入侵分析及防护措施
雷电浪涌防护未 来发展展望
防雷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化监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 等技术实现雷电活动的实时监测和 预警
创新材料:研发新型防雷材料,提 高防雷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综合防护:将防雷措施与建筑物、 设备等相结合,形成综合防雷系统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的防雷技术和经验
雷电浪涌防护措 施
室外防雷措施
安装避雷针: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雷电对建筑物造成损坏。
接地措施:将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接地,使雷电电流能够安全地流入地下,避免对建筑物内的电 子设备造成损坏。
防雷器安装:在建筑物内安装防雷器,将雷电电流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免受雷电 浪涌的损坏。
防雷设备的安装与维护
安装位置:选择地势较高、无遮挡 物的开阔地带,确保设备能够接收 并导引雷电
设备连接:确保防雷设备的连接线 缆完好无损,无老化、破损现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接地系统:确保防雷设备的接地电 阻符合标准,一般不大于4欧姆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防雷 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 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防雷击电磁脉冲:在 建筑物内安装防雷击 电磁脉冲的浪涌保护 器,以减少雷电对电 子设备的损害。
电子设备防雷措施
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将雷电引入地下 电源线、信号线等金属线路应穿管埋地,并保持一定距离 电子设备应使用防雷插座,保证接地良好 安装浪涌保护器,抑制雷电过电压和电流冲击
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 电脑等
雷电浪涌入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
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东西。
这就好比给铁路信号设备穿上一层超级英雄的铠甲,来抵御那雷电这个“大反派”的攻击。
你想啊,雷电那可是天空中的“暴脾气大佬”,它发火的时候,一道闪电劈下来,就像老天爷拿着一把巨大无比的光剑乱挥。
要是铁路信号设备没有好的防护,那可就像脆弱的小绵羊站在老虎面前,一下子就被秒杀了。
这防护技术条件就像是一个特别严格的保镖选拔标准。
比如说,防护的材料得是那种像钢铁侠战衣一样厉害的东西,能抗住巨大的能量冲击。
而且这个“保镖”得是全方位的,就像哆啦A梦的保护罩一样,把铁路信号设备从四面八方都保护起来。
在这个技术条件里,对电阻的要求就像是在挑选最会守门的守门员。
电阻得刚刚好,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就像守门员不能太胖跑不动,也不能太瘦被球一撞就飞了。
如果电阻不合适,那雷电电磁脉冲这个“球”就会轻松突破防线,把铁路信号设备这个“球门”给捣毁。
还有那些防护的线路布局,就像是精心设计的迷宫。
雷电电磁脉冲这个“小怪兽”想进来捣乱,就会在这迷宫里晕头转向,找不到出口,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走掉。
从接地的角度看呢,接地就像是给铁路信号设备接上一根长长的“地线尾巴”,把雷电电磁脉冲带来的多余能量像倒垃圾一样统统导入大地这个“超级垃圾桶”里。
而对于防护设备的检测,那就像是给这个“超级保镖”定期体检。
要是发现哪里有毛病,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赶紧把问题解决掉,可不能让它带着病去和雷电这个“病魔”对抗。
要是没有这些严格的技术条件,铁路信号设备就像是在雷雨中裸奔的小孩,那场面简直不敢想象。
火车可能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整个铁路运输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不过有了这个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铁路信号设备就可以在雷电的威胁下稳稳当当的,像一个在风暴中屹立不倒的灯塔,指引着火车安全前行。
所以说啊,这看似枯燥的技术条件,其实是铁路安全运行的超级英雄背后的秘籍呢!。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是电磁脉冲安全防护的一部分,是针对高能电磁脉冲中由自然界雷电所引起的高能电磁脉冲的防护,是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
雷电电磁脉冲有哪些危害
(1)天空中雷电波的电磁辐射对建筑物内电力线路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
(2)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接闪时,强大的瞬间雷电流对建筑物内电力线路和电子设备的干扰。
(3)由外部各种强、弱电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传来的电磁波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干扰。
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与防护
科目:电磁干扰与兼容任课老师:崔志伟作业: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与防护姓名:***学号:**********雷电电磁脉冲干扰与防护绪论雷电是由带电的云在空中对地放电导致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其具有选择性、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以及破坏性。
雷电存在的形式除了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发光、发热、发声的雷电流以外,在雷电流形成的同时由于电磁效应还会产生雷电电磁脉冲。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是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重要原因,可导致各种微电子设备的运行失效甚至损坏,成为威胁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铁路运输、计算机与通信等领域的一大公害。
电子设备包括信息电子设备和电力电子设备两大类,信息电子设备基本采用微电子控制技术,电力电子设备相对于信息电子设备无信号传输线路外,其控制单元也大多采用微电子控制技术。
近20 年来新发现的电子设备雷灾的起因是闪电的电磁脉冲(LEMP)辐射造成的,电子设备越先进、耐压等级越低、能耗越小,灵敏度越高、体积越小,则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范围越大。
电子设备抗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危害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雷电电磁脉冲既是雷电,又是电磁脉冲,但它既有别于直击雷,又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电磁脉冲干扰信号。
现在对直击雷的防护技术已相当成熟,由于直击雷包含着巨大的能量,通常采用避雷针、避雷网等引雷入地,其实这就是将所接收到的雷电能量直接引向大地而起到分流雷电流的作用,但避雷针引下线由于电感的作用,最多也只能将5 0 % 的雷电流入地,余下的雷电流将通过其他途径或四处扩散后入地。
扩散入地的雷电流就以雷电电磁脉冲的形式出现,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要从干扰和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直击雷的强大能量需要入地释放,同理,雷电电磁脉冲的能量也必须旁路泄放入地,在入侵通道上将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压、电流加以阻挡,且直接或间接泄放入地,从而达到保护电子。
正文雷电防护系统(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是指用以对某一空间进行雷电效应防护的整套装置,它由外部雷电防护系统和内部雷电防护系统两部分组成。
微电子信息设备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防护高红兵
微电子信息设备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防护高红兵发布时间:2021-10-14T06:50:40.39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8期作者:高红兵黄中根[导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微电子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互联网系统、金融系统、各种控系统等等,而这些信息系统是由脉冲数字电路构成,其信息传输是通过脉冲信号转化成以0或1为代表的数字信号实现的,实际上它的工作电压只有0~5V,所以它的工作环境要求无电磁干扰、无瞬间过电压、无浪涌电流等。
江西省九江市气象局 332000[摘要] 针对微电子设备性能特点,指出雷电电磁脉冲(LEMP)进入微电子设备的主要路径,阐述了引下线上电位瞬间抬高时周边空间产生的瞬时磁场、放电线路周边空间产生的瞬时磁场、雷电电磁脉冲在空间产生电磁辐射等是造成微电子设备损坏主要原因,分析了可承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因子Nc值的影响因子和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还指出了微电子设备空间安装要求等。
[关键词] 微电子设备雷电电磁脉冲电磁辐射因子Nc 防护等级防护措施1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微电子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互联网系统、金融系统、各种控系统等等,而这些信息系统是由脉冲数字电路构成,其信息传输是通过脉冲信号转化成以0或1为代表的数字信号实现的,实际上它的工作电压只有0~5V,所以它的工作环境要求无电磁干扰、无瞬间过电压、无浪涌电流等。
但由于雷电的影响,经常遭受雷电的破坏,损失严重,有时造成信息系统的网络中断,致使设备的永久性损坏。
所以微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防护十分重要。
2雷电电磁脉冲如何损害微电子信息设备通常情况下,微电子信息系统处在LPZ1区甚至在LPZ2区,如图1所示的微电子信息系统安装位置。
图1:防雷区分界2.1 雷电电磁脉冲侵入的主要途径和危害笔者从十几年的雷电灾害调查事件中发现,微电子信息系统一般不会受到直击雷的侵害,但雷电电磁脉冲损害的途径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1) 直接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时,引下线瞬间电位急剧上升,导致连接在等电位端子板电位抬升对微电子信息设备的反击;(2) 雷电电磁脉冲在线路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从而沿线路(包括电源线路、各种信号等线路)侵入设备造成损坏;(3) 雷电电磁脉冲在空间产生电磁辐射进入微电子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电磁脉冲及其防护1 、雷电电磁脉冲的物理特性(1)物理特性从积雨云的密布到发生闪电,会出现三种物理现象。
①云中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地面及各种导体会产生感应电荷,呈观静电场的作用。
这种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
②积雨云中电荷的移动(包括闪电)会产生磁场,若磁场强度发生变化就会出现电磁感应现象,这就是感应场产生的作用。
这种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较快,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③闪电发生时,会出现电磁波辐射。
这种辐射场也随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比较缓慢,它与距离的一次方成反比。
除了注意上述三种物理现象,更应密切注意雷电流的变化特性,因为雷电的破坏作用与雷电流的峰值和波形密切相关。
现代防雷装臵正是根据雷电流的物理特性设计的,其主要的物理特性是:①峰值电流决定闪电的机械力和电力的作用大小以及雷灾的危害程度;②到达峰值的时间,数值愈小,冲击力愈大,在选用防雷元器件时应考虑响应速度;③最大电流变化率决定了闪电的电磁感应强弱,是电子设备防雷技术中应特别重视的参量,因为电子设备防雷技术中主要是对感应雷的防护;④半峰值时间或到达波尾中间的时间,是指回击电流减小到峰值一半时的时间,这个时间越长,热效应越大,容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也容易引起火灾。
超过lOO}上s就属于热闪电了。
(2)雷电电磁脉冲的频谱分析雷电电磁脉冲的频谱是研究避雷的重要依据,从频谱结构可以获得雷电电磁脉冲电压、电流的能量在各频段的分布。
根据这些资料可以估算通信设备或系统在其频率范围内可能遭受到的雷电冲击的幅度和能量大小,并以此作为确定避雷措施的参数。
①雷电流峰值比率的频率分析雷电流峰值比率的频率分布是指在雷电流的频谱范围内,每一个频率的电流峰值与雷电流峰值之比的频率分布。
雷电流主要贫布在低频部分,随频率升高迅速递减。
电波的波头越陡,高次谐波越丰富,波尾越长,低频部分越丰富。
②电流峰值比率积累的频率分布雷电流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设备的过电压击穿和冲击能量过大的热击穿。
研究雷电过电压比率集中的频段,一旦设备对大地的阻抗测知后,便可转变为通过研究雷电流峰值比率集中的频段来获得。
通过研究可见,波头越陡,受雷电影响的频率范围越宽。
(3)雷电电磁脉冲能量比率积累的频率分布若负载为纯电阻,那么在同一负载上,功率只与通过它的电流平方成正比。
雷电电磁脉冲能量比率积累的频率分布表明,低频部分增值快,频率越高增值越慢。
90%以上的雷电能量都分布在十几千赫兹以内,因此对于通信网路,只要防止十几千赫兹以内的雷电电磁脉冲侵入,就可以把雷电电磁脉冲的90%能量抑制,即可以采用高通滤波器来实现。
2、雷电电磁脉冲的传播途径雷电电磁脉冲传播的途径主要为传导和辐射两大类。
(1)传导耦合①阻抗耦合当雷电流流经接地引下体时,因为引下体和接地线的装臵都具有电阻和电感,所以高幅值和快速变化的雷电流将在引下体上产生很高的电位降。
雷电流引起的对地电位很高,尽管高压持续时间很短(小于21us),但足以引起引下体与附近导体间的击穿放电。
②静电感应耦合在雷电开始瞬间,由于静电场作用,在输电线和各类信号线上感应带电,感应电荷迅速聚集到先导通道附近。
在先导放电通道附近的各类金属物体上也因静电场作用而感应带电。
主放电开始后,由于主放电发展速度很快,在主放电通道中正负电荷剧烈中和,附近金属物上的感应电荷不能以相应的速度流散,于是也将产生很高的静电感应电压。
导线上的感应电荷向两端流散,形成感应过电压波,沿着输电线、信号线窜人配电设备,窜人信号线终端设备,造成设备和系统的损坏。
为防止静电感应电压的危害,应将建筑物的金属屋顶、高层建筑物上的各类金属物体以及房屋内的大型金属物品、金属管道等全部良好接地。
③电磁感应耦合闪电放电时,由于闪电电流有很大的峰值和变化率,即陡度很大,在放电通道周围将激发强磁场和感应电场,使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
如果导体有开口或间隙,此处产生的感应电压足以使空气击穿放电,金属物体上产生的感应电流会使物体局部发热。
为了消除或减小感应电压,应该将建筑物内相互靠近的金属物体进行良好的等电位连接。
由电磁感应引超的电压极易超过电子设备内的集成电路等元器件所允许的极限值。
④电容耦合产生的电压闪电放电之前,积雨云附近的地面物体所感应的电荷增加速度较慢,接地导体上的电位变化不明显。
当闪电击中地面物时,接地物体上的电荷将重新分布,这将导致电流的流动,在接地物体的电阻两端产生电压降。
这样在接地良好的物体上由电容感应产生的电压就会很小,否则就应考虑它造成的影响。
因此,在易燃物储存场所内,不允许长时间放臵不接地的金属物和导线。
(2)辐射耦合辐射耦合是指雷电电磁脉冲干扰能量以电磁场的形式,通过空间耦合到接收器上。
辐射的耦合方式主要包括空间电磁波至接收天线的耦合;空间电磁波对电缆的耦合;电缆对电缆的耦合等。
闪电放电时,先导放电阶段将出现高频和甚高频的电磁辐射,而在向上迎面流注过程,则甚低频辐射大大增加。
所有这些辐射能量,有可能耦合到各类有大量集成电路的电气和电子在设备内,以及设备用长电缆远距离传输时造成与其他回路系统内的耦合。
因此,对这类设备的屏蔽、接地等防雷措施尤为重要。
3、雷电电磁脉冲(I。
EMP)的防护雷电是自然界中强大脉冲能量的放电过程,是最强大的干扰源。
其传播途径包括传导和辐射方式或两者的组舍。
根据雷电对地面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危害方式不同,对雷电电磁脉冲可以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
(1)接闪在防雷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设法拦截雷电或吸引闪电,这个装臵就是避雷针。
避雷针其实是避雷装臵的接闪器。
避雷装臵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通常把整个避雷装臵称作避雷针。
避雷针和由它发展的避雷带和笼式避雷网已成为规范化的、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主要防雷手段。
避雷针拦截或吸引雷电的过程是:当“梯级先导”接近大地时,地表上空电场强度大增,地面突出物的上端附近达到空气临界击穿场强所产生的“向上迎面流注”,并趋向于与“下行先导”汇合。
避雷装臵的接闪器高耸于被保护建筑物之上,将产生最强的向上迎面放电,最先与“先导流注”通道汇合,从而形成主放电,因此它“捕获”了雷电。
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体安全地泄人大地。
(2)屏蔽屏蔽是防止任何形式电磁干扰的基本手段。
屏蔽的目的是限制某一区域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传播,以及防止或降低外界电磁辐射能量向被保护的空间传播。
通常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屏蔽材料,按屏蔽的要求不同,可分别采用屏蔽室、屏蔽盒、屏蔽管等完整的屏蔽体或金属网编织带、波导管及蜂窝结构等的非完整屏蔽体屏蔽。
(3)均压(等电位)均压又称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就是把导体做良好的导电性连接,使它们近似达到电位相等,为雷电流提供低阻抗的连续通道,以便使它迅速导入大地泄流。
对建筑物外的被保护区域内的金属装臵要做等电位连接。
当避雷针接闪时,如果邻近的电气设备等与引下体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够,就会在最近距离处发生反击。
为有效防止反击,必须保证引下体与金属物之间保持最小安全距离。
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达到所规定的间距,都应把引下体与金属构件在室外与接地网等电位连接。
对于建筑物内部,由于建筑物开有门、窗等孑L洞,电磁辐射仍要侵入保护区内.雷电感应电压将破坏建筑物内部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当雷电放电时,电磁辐射将在附近导体回路上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此电压在导体开环处将引起空气击穿放电。
因此,必须对所有金属构件做等电位连接,以消除在建筑物内发生的反击隐患。
纵横交错的各种信号传输线、发射、接收天线及其馈线等,极易遭受雷电放电的感应作用形成感应过电压波,造成电气设备,特别是微电子设备的损坏。
一般的屏蔽措施无法消除雷电过电压的侵害,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将过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电力和通信部门都采取避雷器来限制雷电过电压波,将雷电流分流入地。
(4)接地接地是分流和泄放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冲能量的最有效手段。
没有接地装臵或者接地不良的避雷设施,很可能对落雷点附近的电气和电子设备造成电感性、电容性等干扰耦合。
因此,防雷接地的目的就是把雷电流通过低电阻的接地体向大地泄放,以保护建筑物、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电力、电气设备的接地装臵包括避雷接地、电气安全接地、交流电流工作接地、通信及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接地等。
电气地:大地的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具有吸收无限电荷仍保持电位不变的能力,适合作为电气系统中的参考电位体。
地电位:实骏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距一组接地极20m外的地方,几乎已没有电阻存在,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称为“地电位”。
逻辑地:电子设备中各级电路电流的传输、信号或极性的转换要求有一个参考电位,用以防止外界电磁干扰信号的侵入,常称这个电位为“逻辑地”。
它可以是电子设备的金属机壳、底座、印制电路板上的地线或建筑物内的总接地端子、接地干线等;逻辑地可与大地接触,也可以不接触,而电气地必须与大地接触。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破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按接地的作用分类,接地可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两种。
保护性接地包括防电击接地、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
防电击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导致击穿或产生漏电流,将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也称为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是为了防止直击雷、雷电感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的雷电波侵入,用金属导线(体)与埋在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的散流接地网连接的接地。
防静电接地是将静电荷引入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累对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的接地。
功能性接地包括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屏蔽接地、信号接地。
工作接地是系统运行中为了防止系统振荡和保证可靠运行的接地。
直流接地是为了确保稳定的参考电位,将电子设备中的适当金属件作为“逻辑地”的接地。
屏蔽接地是将电磁干扰源引入大地,抑制外来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影响的接地。
信号接地是为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臵的接地。
接地形式包括独立接地和共享接地。
独立接地是将需要接地的系统均分别独立地建立接地网,其优点是各个系统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但特别容易被雷击,因为各独立地之间的瞬间电位差过大。
独立接地已不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需要,已逐渐被共享接地方式所取代。
通常所说的接地实际上就是指设备一点接地,是利用大地作为电位基准。
一点接地可以解决雷电流引起的不同接地点之间的很大电位差,还可消除公共(地)阻抗的耦合,对于干扰频率小于1MHz的频段是有效的。
当电磁脉冲干扰或信号干扰的频率增加时,一点接地存在分布电感、咆阻和电容,接地的引线长度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采用最短的引线直接接至地面,使接地阻抗减至最小,形成多点接地方式。
但多点接地对低频干扰是不利的,此时可以采用混合接地方式,即一台电子设备内的各种电路板,以最短导线与机壳连接,或者对干扰信号敏感的设备以最短的导线与同一金属体连接,然后该金属体与其他设备再分别用金属导线接到地网的同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