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操作
------来自广西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唐丽
主办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研究性学习》网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与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
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它既与传统的学科性课程有质的区别,也与一般的活动课不同。
从形式上看,它是一门非学科课程,是对学科逻辑体系的突破和超越;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看,它是将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中心,强调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操作、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从地位上看,它是独立的正式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延伸或辅助。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是这样界定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的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补的评价方式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基于直接经验,强调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
它是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
在内容上,强调以主题单元设计的方式把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劳技教育等有机整合;在学习方式上,注重把观察、手工制作、访问、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在功能上,关注学生兴趣、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
2.回归生活,体现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从生活中选择活动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能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从事生活。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融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它是整体的、开放的。
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
3.面向实践,突出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要求从以学习系统书本知识为目的的教育转向侧重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进行自主学习。
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注重从实践活动中选择活动主题及其内容。
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直接体验和亲自动手操作,以获得现实社会最直接的感性经历,获得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最鲜活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探究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要求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走向主动的探索,从教师作为知识唯一的来源和权威转向学生自主的探究式学习,从注重结果与定论的教育转向以活动为主的创造性学习,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实践、学会探究、学会发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探究创新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有活动性、过程性、地方性等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
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与结构
(一)、内容综合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以从身边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每年一般要承担两个以上专题的研究。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加者和指导者。
另一方面,所谓“研究性学习”,还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其内容注重在一个个“学习课题”的统领下去构建课程体系,通过主题将学生学习中所形成“经验”的知识内容组织起来。
美国的劳伦斯中学从1985年开始一直为7年级学生开设一门“自主研究”课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
研究要求学生必须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在这里,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
1.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面相当广泛,内容的区间是开放的,既可以是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属于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的,又可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既可以偏重于社会实践的,又可以偏重于文献研究或思辩的。
在同一主题下,研究视角的定位、研究目标的确定、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
2.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指导者通常不是提供一篇教材,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专题或课题)。
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
各种富有时代感的问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等,
3.
综合性,即围绕某个专题组织多方面或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
4.
即在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因此特别注
5.
即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
实践包括学生的
如《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五年级《我是社区小主人》这一主题,我们安排了三个次主题进行探索。
第一个次主题是“漫步社区”;第二个是“我为社区作贡献”;第三个是“我心中的社区”。
这些均以学生的生活实践、社会
实践为轴心,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自主探究为主,研究性学习占主导地位。
从专题设置到探究方式,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最基本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具有对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逐步形成愿意为
(2)劳动技术教育。
“课程计划”指出:“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中学要求是“劳动技术教育”,小学应要求是“劳动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三代革命核心领导人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都一贯倡导这条原理,把它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途径并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
通过学工、学农,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为目的,继而让学生“学会生存”的目标。
高中每学年安排1周。
各学校要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如在《希望的田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初中三年级,有目的安排学生参加当地立体农业劳动,学生毕业时,基本掌握立体种养、立体经营知识,学生改变了传统经营的观念,同时又真正学到本领,回到农村发挥了作用。
(3)社区服务。
“课程计划”强调:“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要求利用校外时间安排。
城镇学校可安排在节假日协助交警搞好交通工作,协助老弱病残者过马路,或参与当地各种义务活动。
农村小学生可为军、烈属、鳏寡老人做服务
社区服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的基本途径。
学校是一定地域的学校,学校活动课程开发在使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上致力于加强学校与社会或社区发展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确立有利于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区、关注社会、为促进社会发展尽心尽责的活动主题。
尽可能使设计的主题与地方或社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结构、风俗、生活方式等发生联系,可以从乡土历史研究、社区经济探讨、乡土地理考察、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服务等角度切入活动主题,也可以从“文化营造”、“环境创设”、“社会焦点讨论”、“热点问题研究”等方面切入。
总目的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
如有的在初中安排《乡缘》,主要探讨家乡的起源、历史、前人业
(4)社会实践。
“课程计划”指出:“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件。
”要求每学年安排一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中学可安排军训、工农业生产为主,小学进行社会调查、工农业生产为主。
按《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活动类课时安排表》的要求,小学、初中均是每学年安排1周30课时。
社会实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理解社会及其构成的有效途径。
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尊重学生的需求,避免形式主义,加强活动的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综合,较注重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强调“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建设,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知道,传统的观念主要将活动课程的活动空间设定在学校内甚至教室内,学生发展的视野因此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空前的交往和发展空间,学校再也不可能忽视这些空间的客观存在。
即使学校看不到这些空间的存在,或者不注重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也会自行寻求种种机会利用这些空间,但是学生的自主利用与有教育设计的开发相比,收到的成效是不同
的。
因此,最为理想的做法是,有效控制和利用这些活动空间,尽可能发挥其积极教育影响,去其负面作用。
例如广西桂林市管辖10多个县区,城市、农村学生差别较大,但也各有优势。
为了城乡学生相互沟通,设置了《跨越城乡桥》综合实践活动课,很多学校在有计划有目的活动中,学生结成手拉手对子,开展的“我们城乡建设献计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含上述四个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学生的直接体验为主,从根本上说,活动课程的内容没有严格的规定,它的根本形态是直体经验。
学科课程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直接体验获取知识都较推崇。
例如“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裴斯泰洛齐一再强调:‘生活会造就人’,福禄贝尔呼唤:‘让自然作你的教师吧!’杜威则直接了当地说:‘学校课程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因此,我们设计时,
1.学生与生活。
城市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多,有的娇生惯养,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会自理。
长期下去,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悲剧。
我们把学生的生活实践作为重要内容来安排,如在主题活动《小鬼当家》中,开展五个生活小主题活动,一是家居巧安排,二是我是一个多面手,三是学会精打细算,四是家庭卫生保健,五是邻居。
小学生通过活动,实实在在从生活实践中得到提高,
2.学生与自然。
自然胸怀博大、无私奉献,但我们怎么看待呢?长期以来,人们将自然视为无限利用、开掘的资源。
现在逐步认识到自然的局限性、人类对它的依赖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计划涉及这些内容,引导学生热爱与保护自然,了解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学生与自然,内容很多,可分年段进行,如有的在小学低年级,设计了《人与自然》,下设人与空气、人与水、人与森林、人与阳光等小主题。
到了高年级或初中,就设计人与海洋、人与沙漠、人与资源
3.学生与社会。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践,使学生对社会很多实际问题不甚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新产生的一些社会现象,不知是还是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设计诸如城乡问题、人口问题、垃圾问题、甚至国际和平、战
4.学生与科学。
学生从学科课程中学了科学知识,却不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书中未涉及的新兴科学知识,更不用谈了。
说明仅靠单一学科课程不行,还得另有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逐步解决科学应用的问题,也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及时了解科技新成果、新发明。
设计的《信息广场》、《信息公路》、《打卡生活》、《未来爱迪生》、《希望的田野》等,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动手动脑实际从事科学探索
5.学生与劳动技术。
如《希望的田野》首先考虑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改造农村的一些新观念、新技能。
总的来说,直接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独特方面。
从生活实际来看,直接体验的方面还有很多,并未包容详尽,例如有的专家、博士提出主题活动的开发,可分为设计制作类、研究类、问题解决类,值得研究和参考。
这是从另一角度进行综合。
此外还有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关系等等。
因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放,各校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来选择。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
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指导作用重在激发探究兴趣,采取有利于促进学生交往与合作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增进学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详见《广西教研》第八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评价特点是过程化、多样化,重视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发展功能,而不是用于选拔和排序。
评价的基本原则是过程性、发展性、开放性。
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评价。
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标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原则当中:
1.课程评价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综合实践课程当中,学生是主题实践活动的主体,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学生既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又是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具有第一发言权。
因此,学生的自主评价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应当肯定,让学生学会积极的、科学的自我评价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
发展性原则——综合实践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它重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设法在学生当中制造等级,筛选或者淘汰学生。
学生是综合实践课程的服务对象,学生的发展是它的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发展是评价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准。
表现性原则——与知识点的考试不同,在综合实践课程当中,学生的发展是通过参与现实的实践活动体现的,学生的表现是评价学生发展状况与水平的客观的可见的直接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标准。
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分析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的表现,不但可以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达到课程的目标。
课程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他们进步与成果的机会。
同时要正确对待学生表现中的失败或错误。
有时学生的作业失败了,但他们能够诚实和勇敢地面对错误或失败,从错误或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就必须充分地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重表现的评价中,把学生必然会出现的错误看做是促进学生进步和扩展学生经验的机会,而不是指责学生,把它作为在学生之间划分等级的依据。
过程性原则——要实现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提高课程的质量,关键在教学的过程,而不是过分注重结果的评价。
所以,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对学生的集体和个体进行及时的和经常性的指导和评价。
所谓评价过程化是指评价不是只重视活动结果的验收或评价,而是重视儿童活动过程中的态度、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创意、思考等。
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论是失败的,也应从儿童获得了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
多样性原则——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发展的差异性也同样是很大的,划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所以,应着重有针对性地对具体问题进行描述性的评价,对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性评价,对创造性行为进行鼓励性评价。
尽量少用等级性评价手段。
所谓评价多样化是指评价工具多样化、方式多样化、角度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
1.积极的评价,重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意识。
2.引导儿童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3.评价与指导一体化。
实践性原则——把实践放在评价的最高地位,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本课程的价值,就没有真正的评价。
学生的一切观念和行为都可以在实践中受到检验,所以,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是评价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学生乃至学校教育都可以通过实践得到最真实、可靠、公正的评价和反馈,从而使学生学会修正错误,调整策略,不断进步。
2.学生的评价要点
对实践活动目标的理解;
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与程度;
独立意识与合作精神的结合;
个人体验的整理与分析;
成果的表达与展示;
客观性资料的收集与使用,包括学习笔记、访谈记录、课题登记表、参考书和资料、实物成果、统计数据、照片、发言提纲、报告、论文等等。
3.教师的评价要点
对教育、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贯彻的统一性;
尊重个性与面向全体的一致性;
课程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创造性;
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灵活性;
指导与评价的及时性;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充分程度等。
4.几个注意的问题:
(1)关于教材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与通常意义上的学科性教材有很大不同。
它不是对某一学科知识系统的严密编织,而是一个围绕许多社会生活或自然界主题展开实践活动的框架。
它不是给教师备课用的脚本,而是适合学生看的指向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入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不是书本,而是生活、是实践。
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接实践出发,这是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的总原则。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支持者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为学生的活动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启发、引导学生与周围的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主动地去开展活动。
(3)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
每个主题活动都需要学生在“做中学”,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型”学习和通过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而不是依赖教师获取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间接指导来实现。
(4)重视活动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重视不可见的态度、观念、思考方法、情绪情感的发展,而主要不以知识技能习得的程度来决定学生的成绩优劣。
(5)不是教室中心,书本中心,而是开放的、综合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充分地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优势,而不是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书本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广阔背景中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来。
>>上篇文章:《认识消防,了解消防》主题活动设计
>>下篇文章: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