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

合集下载

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胰岛素英文名称:insulin定义:胰腺朗格汉斯小岛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

由A、B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

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对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有促进合成的作用。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和超强抗氧化剂如(注射用硫辛酸、口服虾青素等)有望出现较长时间的蜜月期,胰岛素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

目录简介显微镜下的胰岛 beta 细胞〖化学本质〗蛋白质〖分子式〗C257 H383 N65 O77 S6〖分子量〗5807.69〖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熔点〗233℃(分解)〖比旋度〗-64°±8°(C=2,0.003mol/L NaOH)〖溶解性〗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矿酸(无机酸)或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酸碱性〗两性,等电点pI5.35-5.45〖英文缩写〗INS.发现过程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

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

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主治直至80年代初,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

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

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

胰岛素的功能是什么

胰岛素的功能是什么

胰岛素的功能是什么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对维持血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1.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在体内能够调节血糖水平,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β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还能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产生,防止过度的血糖输出。

2.促进葡萄糖吸收和利用:胰岛素能够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提高细胞内葡萄糖利用的能力。

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和活性增强,从而增加葡萄糖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内,为细胞供能。

3.促进脂肪的储存: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组织对脂肪的摄取和合成,促进脂肪酸的利用和储存。

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中的甘油磷酸脱氢酶活性降低,导致脂肪酸的合成增加,同时,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增加脂肪酸的储存。

这有助于维持脂肪组织的稳态和能量平衡。

4.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胰岛素能够通过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促使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合成。

胰岛素可以增加蛋白质合成的速率,抑制蛋白质分解,从而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的平衡。

这对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和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外,胰岛素还具有其他次要的生理作用。

例如,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DNA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

此外,胰岛素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对机体的整体健康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总结起来,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吸收和利用、促进脂肪的储存和蛋白质的合成。

它在机体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维持机体正常的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胰岛素说明书

胰岛素说明书

胰岛素说明书1. 胰岛素简介胰岛素是一种生物活性激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

它在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以供能量消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胰岛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并且在医学界具有重要地位。

2. 胰岛素的适应症胰岛素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降低血糖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时,胰岛素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保护胎儿健康发育。

- 卒中、心肌梗死等患者:在部分心血管疾病中,胰岛素可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3.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胰岛素可通过注射给药或胰岛素泵来进行使用。

- 注射给药:使用胰岛素注射器进行皮下注射,通常在腹部、大腿或上臂进行注射,具体部位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

- 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是一种便携式装置,可通过皮下导管持续输送胰岛素,提供更为灵活的胰岛素治疗方法。

4. 胰岛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射部位的轮换:每次注射胰岛素时,应选择不同的部位进行注射,以避免注射部位反复引起局部脂肪萎缩或增生。

- 调整剂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医生建议,适时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 孕妇患者的使用:孕妇在使用胰岛素时,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遵循医生的咨询和建议。

5. 胰岛素的副作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低血糖:胰岛素过量或使用不当时,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的情况,出现晕厥、出汗、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补充葡萄糖。

- 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胰岛素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发痒、皮疹等,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 注射部位感染:不安全的注射操作或注射部位清洁不当可能导致注射部位感染,请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

6. 胰岛素的存储和注意事项在存储胰岛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冷藏储存:请将胰岛素保持在2-8℃的冰箱中保存,避免明显的震荡和冷冻。

- 避光保护:胰岛素应放置在原包装中,并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药物降解和失效。

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胰岛素(insulin,INS)自1921年由加拿大Toranto大学的Banting发现后,使得糖尿病的治疗成为可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1923年开始临床使用,该研究也因此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1965年我国完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牛结晶胰岛素。

从牛、猪胰岛素到人胰岛素,取得了重大进步,到目前应用胰岛素类似物,给临床带来了更多的益处。

在其问世的最初50年里,临床普遍应用的胰岛素提取自猪和牛的胰腺。

20世纪70年代,人们出于对胰岛素纯度的关注,生产出了高纯度的,即单组分胰岛素;而80年代初,普通人胰岛素又成为医药商品;数年之后,即80年代末,人们又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地生物合成了普通人胰岛素。

动物胰岛素生产工艺:1.胰岛素的分类1.1 按生产来源分动物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和DNA重组生物合成胰岛素。

1.2 在临床上,根据各种胰岛素作用时间特点,将品种繁多的胰岛素制剂分为六类。

1.2.1 速效(超短效)胰岛素如赖脯胰岛素(IL),门冬胰岛素(IA)。

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的主要特点是:①起效快,皮下注射后15分钟起效,可以在餐前即刻甚至餐后立即注射,不需提前半小时,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②达峰快,注射后15分钟起效,30~60分钟达到药效高峰,恰好与餐后血糖高峰时间相匹配,控制餐后血糖效果好;③药效维持时间短,大约在3小时左右(2~4小时)。

由于其药代动力学特点与进餐后人体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十分相似,能够很好地控制当餐后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正是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它非常适合于胰岛素泵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的有两种:①Insulin Lispro由Lilly公司1996年研制,它是将原来胰岛素B链上28位的脯氨酸与29位上的赖氨酸互换位置而得到的。

②Insulin Aspart(诺和锐)由Novo Nordisk公司研制,它是将胰岛素B链上28位脯氨酸替换成天冬氨酸而成。

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和用法胰岛素分类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分类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R)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优泌乐)、门冬胰岛素(诺和锐®) 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慢胰岛素锌混悬液(N)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特慢胰岛素锌悬液(P)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地特胰岛素(诺和平)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灵30R、诺和灵50R、诺和灵N胰岛素作用时间对比表36长362424各类胰岛素特点➢速效胰岛素:起效快,达峰早,作用时间短,适用于进餐时间和进餐量难以确定的患者,可用于包括2岁以上儿童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长效胰岛素: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注射时间灵活,夜间低血糖少。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更接近于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反应,且注射时间灵活,患者的依从性更佳。

胰岛素用法的计算公式➢胰岛素单位=体重*1000*0.6*(血糖量-0.1/100)/2胰岛素用法➢T1DM:➢新诊断:0.3-0.5∪/Kg /d➢蜜月期:0.3-0.4∪/Kg /d➢应激状态:0.6-1.0∪/Kg /d➢T2DM:➢轻中度病情:0.5-0.8∪/Kg /d➢病情严重或应激状态:﹥1.0∪/Kg /d胰岛素的具体分配➢短效+中效:按30%、20%、20%、30%分配到早中晚餐前和睡前。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长效:按20%、20%、20%、40%分配到早中晚餐前和睡前。

➢预混胰岛素:每日两次:早餐前用量占总量的2/3,晚餐前占1/3。

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餐前或睡前血糖值胰岛素剂量➢﹤2.8 减4-6∪ 立即进餐➢ 2.8-3.9 减2-4∪➢ 3.9-7.2 原剂量➢7.2-8.3 加1 ∪➢8.3-11.1 加2 ∪➢11.1-13.9 加3 ∪➢13.9-16.6 加4-6∪➢16.6-19.4 加8-10 ∪➢餐前活动量增加减1-2 ∪ 或加餐➢餐前活动量减少加1-2 ∪血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空腹睡前血糖﹤10睡前血糖不低于6夜间3点血糖不低于5胰岛素用法:(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国内批准适应症皮下注射注射剂:用于糖尿病人高血糖的控制。

静脉注射注射剂: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治疗。

国内常规剂量皮下注射注射剂:①一般3 次/d,餐前15~30 min 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1 次小量。

剂量根据病情、血糖、尿糖由小剂量(视体重等因素2~4 单位/次)开始,逐步调整。

②1 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0.5~1 单位/kg/d,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③2 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总量变化较大,在无急性并发症情况下,敏感者5~10 单位/d,一般约20 单位,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者需要量可明显增加。

④在有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1 型及2 型糖尿病患者,应1 次/4~6 h,剂量根据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静脉注射注射剂: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治疗:①可静脉持续滴入4~6 单位/h,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也可第一次静注10 单位加肌内注射4~6 单位,根据血糖变化调整。

②病情较重者,可先静脉注射10 单位,继之以静脉滴注,当血糖下降13.9 mmol/L(250 mg/mL)以下时,胰岛素剂量及注射频率随之减少。

③在用胰岛素的同时,还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并注意机体对热量的需要。

④不能进食的糖尿病患者,在静脉输含葡萄糖液的同时应滴注胰岛素。

⑤本品与医用笔式注射器配合使用时,请注意遵守医用笔式注射器用法及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分级:B/C 级。

哺乳分级:L1 级。

药物警戒MHRA 警示:GLP-1 受体激动剂与胰岛素共同治疗糖尿病时,在突然中断或减少胰岛素使用后,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增高。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内分泌系统:低血糖症(包括突然改变注射部位导致的低钾血症)。

免疫系统:超敏反应。

血液系统:低钾血症。

1 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头痛(12%)、意外伤害(11%)、恶心(7%)、腹泻(5%)2 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神经系统:反射减弱(11%)、感觉障碍(9%)、灰指甲(10%)、尿路感染(8%)、胸痛(5%)、头痛(5%)、皮肤病(5%)、腹痛(5%)、鼻窦炎(5%)。

胰岛素-百度百科

胰岛素-百度百科

胰岛素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胰岛素英文名称:insulin定义:胰腺朗格汉斯小岛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

由A、B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

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对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有促进合成的作用。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目录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

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

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

编辑本段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刺激胰岛素分泌血浆葡萄糖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

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

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

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

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结构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

什么是胰岛素

什么是胰岛素

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

胰岛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胰岛素以及其功能和研究进展。

一、胰岛素的定义和作用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它主要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将多余的葡萄糖储存为糖原,以维持血糖的稳定水平。

二、胰岛素的结构和合成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链、B链和C链。

A链和B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二硫键桥。

胰岛素的合成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通过DNA转录和翻译后,前体胰岛素在内质网中经过多道酶切并加上一定的修饰后,才得到可分泌的成熟胰岛素。

三、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和作用机制胰岛素通过结合胰岛素受体(INSR)在细胞膜上,传递信号进入细胞内。

胰岛素受体激活后,通过一系列的酶反应和信号通路,促进葡萄糖转运体(GLUT4)的转位和葡萄糖的摄取。

此外,胰岛素还能抑制葡萄糖的产生,通过抑制糖异生酶的活性,降低肝脏中葡萄糖的合成。

四、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胰岛素在正常人体内起着平衡血糖的重要调节作用。

然而,当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异常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而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的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

五、胰岛素的研究进展胰岛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能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造大量的胰岛素,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能够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胰岛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肿瘤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六、结论胰岛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对于维持血糖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调节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葡萄糖的产生,维持血糖的平衡。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分类、适应症及应用1、胰岛素作用及其分类胰岛素是由人体胰腺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激素类物质,主要作用是帮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而进行能量代谢,因此能够将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的糖类物质转换为热能。

经实验,一个单位的胰岛素可直接发挥分解2克葡萄糖的效应。

从而起到降低血糖、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有效减少脂肪分解的作用。

当患者因胰岛β细胞破坏、功能损伤、衰竭等原因而引起体内胰岛素缺乏,或不能有效的将血糖控制在安全的范围时,即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

根据来源不同,商品胰岛素可以分为动物和人胰岛素两大类。

其中,动物胰岛素多从牛和猪的胰腺中提取、纯化而得。

但是,由于其在结构上与人胰岛素存在差异,注射后经常发生免疫变态反应等。

所以,相当部分的患者注射剂量会越来越大,并且最终导致失效。

少数病人可发生较严重的免疫变态反应,如:皮疹、发热、全身瘙痒,甚至血压下降、休克等而危及生命。

由于存在以上缺陷和不足,因此其目前已经逐渐被一种人工基因合成的胰岛素所取代。

人工基因合成胰岛素制取方法有(1)将动物胰岛素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转变而成人胰岛素;(2)DNA重组技术应用。

即:将在实验室培养的特殊类型细菌(大肠杆菌)胰岛素的基因片段,通过复制、发酵等一系列化学过程进行处理,最终合成人胰岛素等。

其中,利用DNA重组技术是目前最常应用的人工基因合成胰岛素的制取方法。

由于该胰岛素的结构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并具有不引起免疫变态反应、能很好地分解葡萄糖、无毒副作用等人自体身胰岛素的几乎全部优点,因此被称为人胰岛素。

根据起效、峰值和作用维持时间的不同,临床又可将胰岛素分为长、中、短效和预混等各种不同制剂类型。

其中:正规和半慢胰岛素属短效胰岛素,降糖起效快而作用时间较短。

NPH和慢效胰岛素为中效胰岛素,降糖起效时间、峰值和作用时间皆较短效胰岛素长。

特慢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降糖作用时间更长,且没有峰值。

另外,PZI,即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也是一种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其分子量为5808道尔顿。

一.组成与结构1.不同种族哺乳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稍有差异,其中猪胰岛素与人的最为接近。

2.胰岛素由A、B两条肽链组成,人胰岛素的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16种51个氨基酸组成。

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

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二.代谢1.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激动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2.先分泌的是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多肽—胰岛素原(Proinsulin),经专一性蛋白酶——胰岛素原转化酶(PC1和PC2)和羧肽脢E的作用,将胰岛素原中间部分(C链)切下,而胰岛素原的羧基端部分(A链)和氨基端部分(B 链)通过二硫键结合在一起形成胰岛素。

3.成熟的胰岛素储存在胰岛β细胞内的分泌囊泡中,以与锌离子配位的六聚体方式存在。

4.在外界刺激下胰岛素随分泌囊泡释放至血液中,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5.胰岛素的分泌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帮助维持空腹血糖正常而分泌的胰岛素,称为基础胰岛素,第二部:分则是为了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维持餐后血糖正常而分泌的胰岛素,称为餐时胰岛素。

餐时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控制了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其主要的作用是抑制肝脏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

通过该作用机制,血糖在任何时间均被控制在接近空腹状态的水平;餐后血糖的峰值在7.0 mmol/L以下,并且血糖水平高于5.5 mmol/L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

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大部分患者胰岛β细胞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餐时和基础胰岛素分泌均减少。

胰岛素名词解释

胰岛素名词解释

胰岛素名词解释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血糖水平。

它被认为是体内蓄能和调节能量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

胰岛素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和释放,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Langerhans岛细胞分泌出来的,主要有β细胞合成和分泌。

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胰岛素原(proinsulin)首先在内质网中经过翻译、剪接和糖基化等一系列后续修饰过程,形成成熟的胰岛素分子。

然后,胰岛素被包装入囊泡中,并通过胰岛细胞的肽酶既有分泌体积调节和Ca2+依赖性摄取途径,以受到刺激时分泌出来。

胰岛素通过结合胰岛素受体,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胰岛素受体是一种膜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分布在体内许多组织和器官中。

当胰岛素结合到受体上时,它可以激活后续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代谢和生长。

在靶细胞中,胰岛素的效应主要通过活化细胞内磷酰肌醇3-激酶路径(PI3K)和丝裂原激酶(MAPK)路径来实现。

胰岛素在调节糖代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体GLUT4的转位至胰岛素敏感组织(如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细胞膜上,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另外,胰岛素可以抑制肝脏糖异生(新陈代谢产生糖的过程)和脂肪酸氧化,减少血糖的产生。

此外,胰岛素还可以增加脂肪组织对脂肪的摄取,并抑制脂肪酸的分解,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

胰岛素不仅对糖代谢有影响,还参与了蛋白质和脂类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此外,胰岛素对脂类代谢也有重要影响,它可以抑制脂肪酸的分解,并促进脂肪酸的存储。

胰岛素的缺乏或抵抗会导致胰岛素调节功能的紊乱,引起血糖升高,即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此外,胰岛素还有一些局部应用,如胰岛素注射可以用于控制其他疾病的发展,如胰岛素依赖性的糖尿病病症、胰岛素抵抗性综合症等。

胰岛素使用指南

胰岛素使用指南

胰岛素使用指南一、胰岛素的类型胰岛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速效胰岛素:起效迅速,一般在注射后 15 分钟内起效,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约 3 5 小时。

2、短效胰岛素:注射后 30 分钟左右起效,作用持续 5 8 小时。

3、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约 2 4 小时,作用持续 10 16 小时。

4、长效胰岛素:起效缓慢,作用时间较长,可持续 20 24 小时。

5、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使用方便,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

二、胰岛素的储存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存放在 2 8℃的冰箱冷藏室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

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不超过 25℃)下保存 28 30 天。

外出时,可将胰岛素放在专门的胰岛素冷藏盒中携带。

三、胰岛素的注射装置常见的胰岛素注射装置有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

1、胰岛素注射器:价格便宜,但操作相对较复杂,需要注意剂量的准确抽取。

2、胰岛素笔:使用方便,剂量调整更精确,且有不同的品牌和型号可供选择。

3、胰岛素泵:通过持续输注胰岛素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适用于血糖控制不佳或需要更精准血糖管理的患者,但价格较高,使用和维护也相对复杂。

四、注射部位的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和臀部。

1、腹部:吸收速度最快,是注射速效和短效胰岛素的首选部位。

注射时应避开肚脐周围 5 厘米以内的区域。

2、上臂外侧:适合自我注射。

3、大腿外侧:适合中长效胰岛素的注射。

4、臀部:吸收速度较慢,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为了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或萎缩,应轮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点之间间隔约 1 厘米。

五、注射方法1、注射前准备:洗手,检查胰岛素的外观、有效期和剂型是否正确。

如果使用胰岛素笔,需要安装好针头,调节剂量。

2、消毒皮肤:用 75%的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待干。

3、捏起皮肤:对于较瘦的人或儿童,注射时应捏起皮肤,以确保胰岛素注入皮下组织,而不是肌肉。

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胰岛素生理作用1调节糖代谢: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

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

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2)通过共价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过抑制PEP羧激酶的合成以及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

(5)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2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

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3调节蛋白质代谢: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4其它功能: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激素,它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胰岛素的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1. 降血糖作用:胰岛素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激素之一。

它通过促进肝葡萄糖合成和储存、抑制肝糖原分解、增强葡萄糖对组织的摄取和利用等途径,降低血糖浓度。

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β细胞会释放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

2. 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肪组织里葡萄糖的摄取和转化为甘油三酯,进而存储在脂肪细胞内。

所以胰岛素对于脂肪组织的形成和储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抑制脂肪分解和氧化:胰岛素能够抑制脂肪细胞里的脂肪分解酶的活性,抑制脂肪酸氧化的过程,从而减少体内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这种机制使得胰岛素可以有效地阻止脂肪组织的分解,减少脂肪酸在血液中的浓度。

4. 促进蛋白质摄取和合成:胰岛素对于肌肉和其他组织的细胞摄取氨基酸和葡萄糖有刺激作用,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维持体内蛋白质的平衡,使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

5. 抑制蛋白质分解:胰岛素还可以抑制肌肉和其他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的酶活性,降低蛋白质的分解速率,从而减少蛋白质的丢失,使得机体能够在蛋白质供应不足时利用葡萄糖和脂肪提供的能量。

总之,胰岛素作为人体中最重要的调节血糖的激素之一,对于血糖的稳定、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以及维持机体能量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功能的正常与否,对机体的健康和生命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产生的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具有以下功能:
1. 降低血糖: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将血糖转运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能够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存储。

同时,它还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的过程,减少血糖的生成。

2. 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胰岛素不仅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也能够促进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对氨基酸的摄取和合成,从而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3. 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能够抑制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减少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这有助于维持脂肪酸的正常代谢,并防止脂肪酸过量进入血液引起脂肪肝等问题。

4. 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胰岛素不仅对血糖的调节有作用,还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

它能够通过信号传导途径激活细胞内的生长因子,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 调节代谢功能:胰岛素还能够影响多种代谢过程,包括脂肪酸合成、脂肪酸氧化、糖原合成和降解等。

它能够通过调节多个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来影响这些代谢过程,从而维持机体内的代谢平衡。

总结起来,胰岛素的作用涉及到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和蛋白质
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以及调节代谢功能等多个方面。

它在维持血糖平衡和调节机体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

胰岛素

胰岛素

• •
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 身体吸收胰岛素最快的 部位是在腹部
大腿
• 避开大腿侧面及内侧 • 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 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 短型笔用针头
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 • 臀部的皮下层较厚 无须捏起皮肤也无肌肉注 射风险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1)
低血糖反应
原因: 原因 1型糖尿病——病程长;缺乏拮抗调节反应;严格的治疗。 2型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未按时就餐;药物过量; 运动不当;高龄自理能力差;酗酒;改变注 射部位。 表现: 表现 颤抖、出汗、饥饿、头晕、心率加快、视力模糊、麻木/口 周麻刺感、疲劳、烦躁。 思维语言迟钝,行为怪异,定向力消失,癫痫样抽搐,严 重者知觉丧失,昏迷。
胰岛素的治疗(2)
治疗目的: 保护和恢复β细胞的功能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严重代谢紊乱 预防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缓解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避免频繁的低血糖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二相胰岛素分泌的变化
20g 葡萄糖 i.v. 120 100 80 60 40 20 0
–30 0 30 60 90 120
按来源分类: 按来源分类:动物胰岛素 人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动物胰岛素: 猪胰岛素 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岛素
胰岛素的分类(2)
动物胰岛素的缺点: 与人体胰岛素结构不同,容易产生抗体。 纯度较差,易引起过敏反应。 容易引起注射部位脂质营养不良:萎缩或肥 大。 规格少,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胰岛素的分类(3)
人胰岛素
100 80
血浆胰岛素 mU/L
第一时相 第二时相
60 40 20 0 0 30 60
90
Time (mins) 分钟) 时间 (分钟)

胰岛素的分类及应用

胰岛素的分类及应用

注意事项
● (1)禁用于对胰岛素及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和低血糖症患者。 ● ( 2)妊娠期妇女首选人胰岛素控制血糖,也可选择胰岛素类似物如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哺
乳期妇女使用胰岛素对婴儿无影响,但可能需要减少胰岛素用量。 ● (3)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肾功能、眼底、血压和心电图等。
不良反应
● 1、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脑损伤,甚至死亡。 ● 2、过敏反应较多见,一般反应轻微,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 3、胰岛素还可引起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 4、体药物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雄激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非甾体类消炎药可增强其降血 糖作用;抗凝血药、水杨酸盐、磺胺类药物、甲氨蝶呤与胰岛素竞争性结合血浆蛋白,使游离胰 岛素水平升高;氯喹、奎尼丁、奎宁可延缓胰岛素的降解,使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升高;奥曲肽与 胰岛素初始合用时,注意减少胰岛素剂量。
分类
● 1、根据来源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其中,动物胰源岛素来源于猪或牛等动 物,由于免疫原性问题,临床应用已逐渐减少使用。人胰岛素则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与 人体自然产生的胰岛素结构相同,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胰岛素类似物则是对人胰岛素的 分子结构进行修饰,以改变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如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等,以满足不同患者 的治疗需求。
● 1、基础胰岛素
● 包括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特点: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FPG),作用时间较长,能平 稳地降低血糖水平。 当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OAD)联合治疗血糖未达标时,建议首选基础胰岛素。 在联合治疗中,可保留原有的各种OAD,不必停用胰岛素促泌剂。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有助 于控制夜间至清晨的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种类及用法

胰岛素的种类及用法

胰岛素的种类及用法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基于不同的作用机制、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等因素,胰岛素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胰岛素的种类及其用法。

1. 快速作用胰岛素(Rapid-acting insulin):快速作用胰岛素又被称为短效胰岛素,是一种起效时间快、持续时间短的胰岛素。

它通常在进食前几分钟或进食时注射,用于提高进食后胰岛素水平的迅速增加。

常见的快速作用胰岛素包括:- 胰岛素葡萄糖 (insulin lispro)- 胰岛素异亮 (insulin aspart)- 胰岛素酮 (insulin glulisine)2. 短效胰岛素(Short-acting insulin):短效胰岛素也被称为常规胰岛素,其起效时间较快,但持续时间较长。

通常在进食前30分钟注射,用于提供更持久的胰岛素覆盖。

常见的短效胰岛素包括:- 定规胰岛素(Regular insulin)- 可溶胰岛素(Soluble insulin)3. 中效胰岛素(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中效胰岛素是一种起效时间较长、持续时间中等的胰岛素,用于长达数小时的胰岛素覆盖。

常见的中效胰岛素包括:- 中效标准胰岛素(Neutral protamine Hagedorn,NPH)4. 混合胰岛素(Mixed insulin):混合胰岛素是将快速作用或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按比例混合而成,以提供更长时间的胰岛素覆盖。

常见的混合胰岛素包括:- 70%中效胰岛素和30%短效胰岛素 (70/30 insulin)- 50%中效胰岛素和50%短效胰岛素 (50/50 insulin)5. 长效胰岛素(Long-acting insulin):长效胰岛素是一种持续时间最长的胰岛素,可在24小时内提供基础胰岛素水平。

常见的长效胰岛素包括:- 依泊单抗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 力甲糖胰岛素(Insulin detemir)- 胰岛素早期型(Insulin degludec)胰岛素的用法主要是通过皮下注射,一般注射在腹部、臀部或大腿上,以保持血糖水平的控制。

胰岛素分类-完整版

胰岛素分类-完整版

2-3h
超短 效
1530min
3090min
基础胰岛素
中效 (N PH)
2-4h
6-10h
长效 (来 得时)
2-4h
无峰值
持续时间
6-8h 4-6h
14-18h 24h
胰岛素的分类
通用名
商品名
普通胰岛素
诺和灵R
优泌林R

甘舒霖R
胰 中性鱼精蛋白 诺和灵N
岛 锌胰岛素,低 素 精蛋白锌胰岛 优泌林N
甘 舒 霖
30R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 构分类
从动物胰岛素、人胰 岛素到人胰岛素类似 物,体现了胰岛素研 发进步的趋势。
胰岛素类 似物
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 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
一.主要有:诺和锐和速秀霖 二.特点是:
1. 起效快,皮下注射后15分钟起效; 2. 达峰快,30~60分钟达到药效高峰,恰好与餐后血糖高峰时间相匹配,控制餐后血糖
甘舒霖30R
70%NPH+30%正规胰岛

诺和 诺和 礼来 通化东宝
胰岛素的分类
通用名
商品名 类 成份 别
公司
人 赖脯胰岛素
胰 岛 门冬胰岛素
优泌乐 速 赖脯胰岛素

诺和锐
门冬胰岛素
礼来 诺和
素 谷赖胰岛素 类
甘精胰岛素 似 物
艾倍得
谷赖胰岛素
来得时 长 甘精胰岛素
效 长秀霖
赛诺菲 赛诺菲 甘李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
来 得 时
长 秀 霖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优泌乐25,由25%赖辅胰岛素和75%精蛋白锌赖辅胰岛素混合而成。 诺和锐30,由30%的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的精蛋白结合的结晶

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一、胰岛素简介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

中文名:胰岛素外文名:Insulin分子量:5807.69分子式:C257 H383 N65 O77 S6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熔点:233℃(分解)比旋度:-64°±8°(C=2,0.003mol/L NaOH)酸碱度两性,等电点pI5.35-5.45化学本质蛋白质二、发现过程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

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

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主治直至80年代初,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

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

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

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

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人们用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

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结构组成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种分类编辑
来源: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45343345)。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75、55、6075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β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结构组成编辑
胰岛素结构
胰岛素结构
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图中为人胰岛素化学结构。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1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受体编辑
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生物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而启动的。胰岛素受体为胰岛素起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特定部位,仅可与胰岛素或含有胰岛素分子的胰岛素原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且分布非常广泛。受体是一种糖蛋白,每个受体由α、β各两个亚单位组成,并由各两条亚基组成四聚体型受体。α亚单位穿过细胞膜,一端暴露在细胞膜表面,具有胰岛素结合位点。β亚单位由细胞膜向胞浆延伸,是胰岛素引发细胞膜与细胞内效应的功能单位。胰岛素与亚单位结合后,β 亚单位中酪氨酸激酶被激活,使受体磷酸化,产生介体,调节细胞内酶系统活性,控制物质代谢。并由各两条亚基组成四聚体型受体。每种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的程度取决于受体数目与亲和力,此二者又受血浆胰岛素浓度调节。当胰岛素浓度增高时往往胰岛素受体数下降,称下降调节。如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由于脂肪细胞膜上受体数下降,临床上呈胰岛素不敏感性,称抵抗性。当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时,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增多,与胰岛素结合力加强而使血糖利用改善。此不仅是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也是治疗中必须减肥的理论依据。
代谢编辑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先分泌的是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多肽—胰岛素原(Proinsulin),经专一性蛋白酶——胰岛素原转化酶(PC1和PC2)和羧肽脢E的作用,将胰岛素原中间部分(C链)切下,而胰岛素原的羧基端部分(A链)和氨基端部分(B链)通过二硫键结合在一起形成胰岛素。
分泌编辑
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中胰岛素原含量增加,胰岛素合成加速。
胰岛素在胰岛β细胞中合成。胰岛素的分子量5700,由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B 链之间有两处二硫键相连。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影响因素
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刺激胰岛素分泌
刺激胰岛素分泌
血浆葡萄糖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在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上不能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需在餐前30分钟注射、有较高的夜间低血糖风险。
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20世纪90年代末,在对人胰岛素结构和成分的深入研究中发现,对肽链进行修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胰岛素肽链上某些部位的氨基酸组合;改变等电点;增加六聚体强度;以钴离子替代锌离子;在分子中增加脂肪酸链,加大与白蛋白的结合,均有可能改变其理化和生物学特征,从而可研制出更适合人体生理需要的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similitude)。胰岛素类似物可紧临餐使用,也称为餐时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
第一代胰岛素-动物胰岛素
1921年弗雷德里克·班丁(Frederick Banting)与约翰·麦克劳德(John Macleod)合作首次成功提取到了胰岛素,不同种族哺乳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稍有差异,其中猪胰岛素与人的最为接近。动物胰岛素是最早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注射制剂,一般是猪胰岛素,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存在1至4个氨基酸的不同,因此容易发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胰岛素过敏反应,并且由于其免疫原性高,容易反复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成熟的胰岛素储存在胰岛β细胞内的分泌囊泡中,以与锌离子配位的六聚体方式存在。
在外界刺激下胰岛素随分泌囊泡释放至血液中,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胰岛素的分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帮助维持空腹血糖正常而分泌的胰岛素,称为基础胰岛素,另一部分则是为了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维持餐后血糖正常而分泌的胰岛素,称为餐时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控制了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其主要的作用是抑制肝脏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通过该作用机制,血糖在任何时间均被控制在接近空腹状态的水平;餐后血糖的峰值在7.0 mmol/L以下,并且血糖水平高于5.5 mmol/L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大部分患者胰岛β细胞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餐时和基础胰岛素分泌均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进展缓慢,常常表现为外周胰岛素抵抗,但是也同时存在胰岛素一相分泌减少,因而可以出现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最终,餐后血糖水平可达到非糖尿病的生理状态时的4倍,并且在进餐后血糖升高持续数小时,以至于在下一餐前仍然显著升高。弥补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的胰岛素制剂有诺和灵R,胰岛素类似物制剂有诺和锐等。基础胰岛素是胰岛细胞24小时持续脉冲式分泌的胰岛素,主要用于维持空腹血糖水平的正常。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指南均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糖尿病治疗后,如果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应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且首选基础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合用。若此疗法仍不能控制血糖,根据该指南的治疗线路图,建议在此基础上在就餐时再加用速效胰岛素。目前用于弥补基础胰岛素不足的制剂主要有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等。
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3、中效: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皮下)。(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4、长效: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75527两种。(精蛋白锌胰岛素)
5、超长效:注射后3~6个小时起效,维持时间为6~24小时(皮下)。(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6、预混:注射后0.5个小时起效,维持时间为24小时(皮下)。(双时相胰岛素)
第二代胰岛素-人胰岛素
20世纪80年代,人们通过基因工程(重组DNA)(转基因)酵母(啤酒酵母.毕赤酵母或汉逊酵母)或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出高纯度的合成人胰岛素,其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样。
对比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较少发生过敏反应或者胰岛素抵抗,所以皮下脂肪萎缩的现象也随之减少;由于人胰岛素抗体少,所以注射量比动物胰岛素平均减少30%;人胰岛素的稳定性高于动物胰岛素,常温25℃左右常温可保存人胰岛素4代谢过程。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显微镜下的胰岛 beta 细胞
显微镜下的胰岛 beta 细胞
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主治直至80年代初,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
发现过程编辑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