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自组织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成机制研究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成机制研究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既有技术复杂性,也有社会复杂性和人文复杂性,分析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特点以及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探讨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推进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的對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标签: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指以虚拟网络为交互平台,BBS、QQ 群、BLOG、校友录、网页等为载体所组成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
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1。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不仅活跃在虚拟世界中,也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影响日益突显,与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直接联系,值得加以重视和研究。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概况网络自组织已成为当前大学生信息收集与传播、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并对他们的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
2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工作、学习和娱乐。
可以说,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既是现实网络世界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也是一种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
当前高校学生中具有普遍参与自组织群网络社团的趋势。
课题组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上进行了加入群网络社团学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这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共有2600人,其中有一个主题QQ群的学生人数为2300人,占88%;有二个主题QQ群的学生为1800,占69%;有三个以上主题QQ群的学生为1500人,占57%的学生天天使用QQ群;45%的学生经常使用QQ群;30%的学生偶尔使用QQ群。
由此可见,网络自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组织平台,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个性心理、政治倾向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群网络社团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群网络社团引导和管理的对策。
不确定时代的自组织管理

不确定时代的自组织管理近来,在互联网的大潮下,自组织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尤其是海尔内部创客式的组织变革,体现了自组织的理念,更使这一组织形态以及基于它的管理理念、方法有了强烈的实践和借鉴意义。
其实,自组织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它出现在系统理论中已有数十年历史。
从系统论早期的耗散结构理论,到后来复杂系统科学中的涌现理论,自组织都是其中的核心概念。
甚至可以说,自组织就是复杂系统的基本属性。
自组织和管理学的牵手,也有二三十年(乃至更早)了,在美国管理学的丛林中,系统学派早就将系统理论导入。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自组织管理才真正有了操作层面的意义。
“自组织”的五个特征“自组织”可以是名词,比如我们说“这个企业是个自组织”;也可以是动词,比如“海尔公司正在自组织内部的结构”;甚至可以是形容词,比如“这家企业很‘自组织’”。
它的基本含义是:一个系统——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社会的,通过系统中低层次单元或元素的局部互动和协同,在不存在外部特定干预和内部统一控制的条件下,从无序变得有序(或从有序变得更加有序),即形成新的结构及功能有序模式。
上述是我从系统科学的教科书上抄录的定义,可能不少朋友(平时对复杂系统理论不太熟悉的)还是难以理解。
具体来说,自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自组织具有“1+1+1>3”的系统效应,即人们常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种效应,系统理论称为“涌现”(过去常称为“突现”)。
公式中的“1”,是组织中的个体或局部群落,相对于组织整体,他们是“较低层级的”。
通过某种纽带和机制将他们联结起来,并使之相互作用和协同,就能产生个体无法企及的整体、系统功能。
这是合作的奇迹,是一种非零和、共赢的局面。
但“1+1+1”为何能大于“3”,当组织属于灰色和混沌系统时,机理是不清楚的,过程也难以分解和还原。
这正是组织的魅力和奥妙所在,也是管控难题的渊源。
(2)自组织就控制方式而言,不是集中控制的,而是分布式控制的。
网络中的自组织网络架构

网络中的自组织网络架构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中心化网络架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网络服务的需求。
而自组织网络架构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结构模式,日益受到广大用户和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网络中的自组织网络架构,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什么是自组织网络架构自组织网络架构,即Self-Organizing Network (SON),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管理架构。
与传统的中心化网络架构相比,自组织网络架构不依赖于单一的中心节点,而是通过局部的自治系统来协调网络中的节点行为,从而实现网络的自我配置、自我优化和自我修复。
自组织网络架构的核心思想是将网络管理的决策权下放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节点之间通过相互通信和协作实现网络的管理。
这样的架构使得网络具有了自适应性和弹性,能够快速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并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二、自组织网络架构的优势1. 分布式协作:自组织网络架构中的节点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网络管理的任务。
这种分布式协作的方式避免了单点故障和中心节点的过载问题,提高了网络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2. 自适应性和弹性:自组织网络架构能够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网络参数和配置,实现自身的优化和适应,从而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
同时,网络中某个节点的失效也不会对整个网络造成严重影响,系统能够自我修复。
3. 成本效益:自组织网络架构不需要大量的中心节点和复杂的管理机构,减少了网络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此外,自组织网络架构中的节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利用率,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三、自组织网络架构的应用1. 物联网:自组织网络架构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物联网中。
在物联网中,大量的终端设备需要进行通信和协作,传统的中心化网络架构无法满足需求。
而自组织网络架构可以实现物联网中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和协作,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2. 移动通信:自组织网络架构在移动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移动通信网络需要频繁地调整网络参数和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
浅析目前我国青年自组织的几种主要形态

浅析目前我国青年自组织的几种主要形态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的飞速发展,多元化利益主体进入社会,基层部门享有了更多的决定自身事务的权力,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
这种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各类民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直接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大量涌现。
同时,民间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也成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器(永忠、首先:《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4~5页)。
一、青年自组织的畴1.青年自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面临着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和治理结构的转型。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窘境呼唤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简写为NGO)作为治理主体之一,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地位日益凸显。
美国学者莱斯特.M.萨拉蒙(Lester M. Salmon)认为,NGO通常具有5个特性,即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野》,社会科学文献2002年版)。
这些特性反应了NGO的根本特质,由此决定了它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中与政府和企业不同的角色和地位。
青年对社会和时代变化的反应特别敏感。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过度到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
四个“多样化”直接促使青年群体出现了多种趋势,青年组织由此也发生新变化,尤其是按照不同需求和追求而成立的青年自组织应运而生。
这些组织和团体成了当代青年开展社会交往、自我发展的依靠,政府和社会必须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关注它的发展,加强与它的交流,引导青年自组织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复杂网络中的自组织行为

复杂网络中的自组织行为自组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现象,它涉及复杂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适应性过程,使系统能够在没有外部指导或中央控制的情况下自动调整和形成有序的结构或行为。
而复杂网络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组织系统,表现出了许多独特的行为。
本文将重点探讨复杂网络中的自组织行为,包括其定义、特征和实际应用。
首先,什么是自组织行为?自组织行为是指在复杂网络中,系统中的个体或节点通过相互作用和调整机制而形成的协同行为。
这种行为的特点是无需外部指导、没有中央控制,而是通过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适应性调整来实现。
自组织行为可以使整个网络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保持稳定性,并表现出更高级别的集体行为。
复杂网络中的自组织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它是分布式的,没有中央控制,并且节点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通信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其次,自组织行为具有非线性特性,即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显著变化,这是由于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累积效应所导致的。
最后,自组织行为常常呈现出自相似性和尺度特性,即在不同的层次上,系统的行为模式和结构都具有相似的特征。
自组织行为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自组织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系统。
例如,在生物学中,自组织行为可以用来解释群体行为,如鸟群的迁徙、蚁群的觅食行为等。
其次,自组织行为在社会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交通系统的流量调度、城市规划中的人流分布等。
再次,自组织行为在工程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聚集、物流系统中的路径优化等。
在研究复杂网络中的自组织行为时,人们通常采用建模和仿真来验证理论,并通过实验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其中,图论和网络科学是常用的分析工具,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网络结构和拓扑特性。
另外,复杂网络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人们通常使用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来模拟实际网络,并利用随机和优化算法来生成节点之间的连接。
媒介演化的自组织规律初探——以互联网的演化为例的开题报告

媒介演化的自组织规律初探——以互联网的演化为
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文字、印刷、广播到电视,每一种媒介都有它独特的功能和特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
而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不仅拥有着信息交流的功能,还具有无限扩展和自组织的特性。
在互联网的演化中,出现了众多的应用程序、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结构,这使得研究媒介演化的规律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媒介演化的自组织规律,以互联网的演化为例,分析其发展历程、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化趋势,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媒介演化的本质和规律,为未来媒介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了解互联网的演化历程、网络结构和应用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探究互联网的演化趋势和自组织规律。
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和启示。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了解媒介演化的自组织规律,揭示互联网演化的特点和趋势,为未来媒介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同时,本研究也能进一步推动媒介演化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为媒介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互联网主要特点有哪些

互联网主要特点有哪些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开放、自由、平等、合作和免费的特性所推动的,不断发展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那么互联网主要有哪些特点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互联网特征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互联网十大特征:互联网特征一、开放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开放的计算机网络。
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支持TCP/IP协议就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互联网特征二、免费在互联网内,虽然有一些付款服务,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的。
而且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信息和资源也是免费的。
互联网特征三、平等互联网上是“不分等级”,一台计算机与其它任何一台一样好,没有哪一个人比其他人更好。
在互联网内,你是怎样的人仅仅取决于你通过键盘操作而表现出来的你。
互联网特征四、自由互联网是一个无国界的虚拟自由王国,在上面信息的流动自由、用户的言论自由、用户的使用自由。
互联网特征五、交互互联网作为平等自由的信息沟通平台,信息的流动和交互是双向式的,信息沟通双方可以平等与另一方进行交互,而不管对方是大还是小,是弱还是强。
互联网特征六、合作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自主式的开放组织。
互联网上的发展强调的是资源共享和双赢发展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特征七、个性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沟通虚拟社区,它可以鲜明突出个人的特色,只有有特色的信息和服务,才可能在互联网上不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互联网引导的是个性化的时代。
互联网特征八、虚拟互联网一个重要特点是它通过对信息的数字化处理,通过信息的流动来代替传统实物流动,使得互联网通过虚拟技术具有许多传统现实实际中才具有功能。
互联网特征九、持续互联网是一个飞速旋转的涡轮,它的发展是持续,今天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价值,推动着用户寻求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价值。
Internet 是Intel公司前总裁安德鲁夫所称为的“十倍速力量”。
互联网特征十、全球互联网从一开始商业化运作,就表现出无国界性,信息流动是自由的无限制的。
因此,互联网从一诞生就是全球性的产物,当然全球化同时并不排除本地化,如互联网上主流语言是英语,但对于中国人习惯的还是汉语。
自组织与网络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互联网治理

自组织与网络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互联网治理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也带来了诸多治理挑战。
如何在保障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维护网络秩序、保护用户权益,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从自组织与网络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互联网治理的内在机制与有效策略。
本文将阐述自组织理论的核心观点,即系统内部个体通过相互作用和协作,能够自发形成有序结构和功能。
在互联网治理中,自组织理论为我们理解网络生态的演化、网络行为的自我调节提供了重要框架。
本文将介绍网络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网络治理的主体、机制、目标等方面。
网络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作,以实现网络空间的共同治理。
这一理论对于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结合自组织与网络治理理论,分析当前互联网治理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深入剖析互联网治理的内在逻辑和机制,本文旨在为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互联网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互联网治理的现状分析自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了人类活动的新领域。
互联网治理作为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管理和调控,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互联网治理的现状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互联网治理的多元化与复杂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和开放性,其治理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网民等多个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互联网治理的难度加大。
互联网治理面临着技术挑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治理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然而,当前互联网治理的技术手段仍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网络治理需求。
再次,互联网治理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虽然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但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跨国网络犯罪的监管和打击仍存在诸多困难。
自组织:移动互联网下的组织管理变革

自组织:移动互联网下的组织管理变革移动互联网下其实所有的商业信息都是被革新的。
以前传统企业胜在信息的不对称。
举个例子,你在黑龙江我在杭州,把黑龙江的产品引进到杭州来,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价格差,从而导致商业利润的产生。
PC互联网行业解决了信息的对称问题。
举个例子,智联解决了用人单位和找工作的人之间的信息对称;淘宝解决了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息对称;58同城解决了二手货这样的生活信息的信息对称。
在互联网的信息对称下,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其实已经开始有些变化。
它要求组织的创新性更强,用户思维更强,相应会增加一些在传统企业里没有的部门,随之管理也会发生一些变革。
而在移动互联网下,解决了信息的即时对称。
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区域的任何产品。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当商品在理论上被百分百满足的时候,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商品的基本满足,而是更具个性化更符合自己特点的产品。
这样商业就有了三个要素的变化:第一,产品由丰富化向极致化转变,产品的经营元素变化了。
第二,极致化导致供应链环节由批量生产向小量多批次转变。
举个例子,以前我在工厂里生产一款产品,一万件起步,而现在20-30件就开始制作,供应链由流水线作业变成了柔性面儿的方式。
第三,营销由企业主导向用户主动传播转变。
以前,我们采用的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营销方式,现在是喜欢的用户在微博、朋友圈进行主动传播,并形成链式传播的效应。
当商业的三个元素,产品元素、生产及供应链元素以及营销元素,都发生变化时,组织一定发生变化。
因为管理本身是为了与商业匹配,数据业务匹配才能增进他的生产效能,才能解决他的商业价值促进的问题。
不可否认,互联网改变商业的同时,也对管理的结构产生了颠覆。
“阿米巴”小型组织、员工自我管理模式、取消大量中层、跨界员工群组等前所未闻的组织形态出现,管理变得快速,以节点为代表的网络化时代、网络化的特性需要网络化组织和管理思路来匹配。
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摘要:高校青年自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其活动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网络青年自组织概念、发展现状的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如下:摸清发展现状;掌握关键人员;做好帮扶工作。
引导我国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有利于其发挥创建和谐校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自组织;网络青年自组织一、背景与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类新型的社会组织不断出现。
在我国高校中,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更容易自发地聚合形成自组织。
而互联网络特别是QQ、微信、微博等网络通信工具的出现,又为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网络平台。
目前,在我国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并且作为一种崭新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对广大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1]。
而在大专以上学历使用互联网的比率更是基本达到了100%,因此在高校学生中网络自组织现象更是普遍的存在。
二、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概念(一)自组织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Haken)在20世纪提出了自组织的概念并获得了认可,“如果一个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就是自组织”[2]。
白虹指出了自组织的研究对象,“自组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组织系统(如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身如何通过内部作用由无序走向有序,怎样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3]。
(二)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目前,对于大学生自发的以网络为平台所形成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还未有统一定义。
谭建光、张文杰认为青年自组织是指“那些没有受到外界控制政府控制、群团控制、机构控制而由青年自发组成的以维护青年利益需求和满足青年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功能的各种社团、群体”[4]。
网络自组织的伦理特点及运行规律初探

网络自组织的伦理特点及运行规律初探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根据建构平台的不同,自组织分化为现实和网络两种。
以网络自组织典型样本qq群为例,探究网络自组织的成因、伦理特点和运行规律,可以更好地认识网络自组织的传播规律和伦理生态,逐步形成网络自组织方法论体系,以便科学应对网络自组织伦理危机。
关键词:网络自组织;伦理特点;运行规律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为了“吸附”和“黏住”日益庞大的网民群体,qq群、微博、微信等具有自组织特点的互联网技术平台不断发展、创新。
由于建构平台的不同,社会学意义上的自组织开始分化为现实自组织和网络自组织。
网络自组织是在网络技术创新和运用的过程中,有关网络群体自发、自主地走向网络组织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是网民在网络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根据网络传播系统的互动关系,网络自组织可划分为网络信息自组织、网络关系自组织、网络关联自组织、网络效用自组织等。
本文着重研究网络关系自组织兴起的成因、伦理特点及运行规律。
一、网络自组织兴起的原因受社会思潮、网络技术和个体诉求等因素影响,具有类似信仰追求、兴趣爱好、认知准则的群体,尤其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网民群体,助推了网络自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1.非政府的思潮和行动。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推进了社会民主化进程,政府全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社会更加开放和透明。
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民间自主形成、开展自主治理行动的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
伴随着非政府组织的兴盛,许多青年自组织快速发展起来,而青年人又是互联网的主力军,因此他们迅速占据甚至“盘根”于网络阵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自组织。
2.互联网的迎合和催生。
可以说,网络自身的特性和优势恰恰迎合和催生了网络自组织的诞生和发展。
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虚拟性和自由性、便捷性和全球性等特点的网络,不断构建出bbs、qq、校友录、人人网、微博等年轻网民喜闻乐见的新型网络人际交互平台。
网络自组织的伦理特点及运行规律初探

愿 受约束 、 喜欢追 逐新鲜 事物 的青年人 的社交 、 尊重 、 自我 实 现的需求 比较突 出。再加上在 复杂 的社 会思潮和文化 氛
围的熏陶下 .青年人用的过程 中。 有关 网络群体 自发 、 自主地走 向网络
组织 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 ,是 网民在 网络社会生活 中获取
信息 、 生活娱乐 、 互 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 根据 网络传播 系统 的互 动关系 , 网络 自 组 织可划 分为
网络 信息 自组 织 、 网络关 系 自组 织 、 网络关联 自组 织 、 网络 效用 自组织等 。 本 文着重研究 网络关 系 自组织兴起 的成因 、
伦理特点及运行规 律。
织。
网络 自组织 不仅是一 个信息 自组织 系统 , 更是一个 展
现新型社会关 系的复杂系统 。 网络 自组织既具有 开放 性 、 自 发性 、 超循 环性 、 多 样性 等 自组织 的共性 , 又在 弱关 系和强 关系 、 虚 拟性 和现实性 、 草根性 和贵族性等并存 交叉的复杂 伦理关系 中呈 现出独有 的伦理特点 。 1 . 弱关 系和强关 系的转化 。 网络 自组织 的人 际交 往 , 呈 现 出“ 强” “ 弱” 摇摆 和转 化的特 点 。 如现实 中陌生人 结成 的
一
过程中. 表现 出更加 强烈 的平等 、 参与 、 独立 、 自我 、 反叛 等
性 格和意识 。一旦他们 的意愿 和诉求得不到正式组织 的有 效 满足 , 就会 寻找新 的载体和途径 。 突破组织体 系和时空界 限。 具 有平等 、 宽松 环境 的网络 自组 织应 运而生 , 满足 了他 们 的需求 。 这是催 生网络 自组织 的内在动 因。
断发展 、 创新 。
高 效能 地运 作 自组织 , 同时 , 互联 网 的传播 效果 可 以产生
自组织网络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自组织网络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数据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加重要和紧迫。
因此,在自组织网络中实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自组织网络的定义和特点自组织网络是指一种采用自组织方式组建的网络体系,其中没有中央控制,各节点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协作。
这种网络结构的特点是具有去中心化、高可靠性和强自适应性。
二、自组织网络中的数据安全难题自组织网络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保证了网络的高可靠性和强自适应性。
但是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质,它也面临着诸多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例如,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往往并不知道整个网络的结构,不知道其他节点的信息和状态,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数据泄露的问题;同时,自组织网络已经成为了攻击者攻击的目标,提高了被攻击的概率。
三、自组织网络中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一种有效的自组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技术是节点密码体制。
该技术使用密码学方法保护节点之间的通信内容。
这种方法通过确认节点身份、加密通信数据和控制访问权限等方式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防止黑客窃取数据和其他恶意行为。
在自组织网络中,另一种有效的保护数据安全技术是匿名通信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在匿名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当攻击者无法追踪数据的来源时,就难以进行恶意攻击。
匿名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混合网络、洋葱路由、和抵消路由等。
此外,对于节点的安全保护,监视技术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通过监测网络流量、异常行为、以及恶意攻击等,可以及时发现安全漏洞,进而采取措施对漏洞进行修复,保障网络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四、自组织网络中的隐私保护技术在自组织网络中更加关键的问题是隐私保护。
自组织网络的特殊网络结构使得用户数据容易泄露。
为了在自组织网络中保护用户的隐私,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
目前,对于自组织网络中的隐私保护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混淆化、去标识化和加密化。
组织的未来:自组织与平台组织?

组织的未来:自组织与平台组织?文 | 蔡宁伟:中信银行总行·合规部互联网正在改变企业的思维模式、业务模式和市场边界,也在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
今天,企业组织变革的新趋势是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和平台组织(Platform Organization)的快速崛起。
自组织取代被组织自组织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正在成为创新企业的新现实。
自组织的应用主要基于企业内部的员工视角,即化员工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甚至是拥有者,同时自组织的创新还会涉及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例如化客户为企业的监督者、评判者和参与者。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诠释企业的自组织的基本特点。
一体两面从本质上看,自组织和被自组织是企业“一体的两面”,与企业的发展相伴共生,在企业不同周期和视角的表现各不相同。
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本身就包括了自组织和被组织的两面。
在成立之初,企业往往因某种共同的愿景而创立,无论经济目的还是社会目的,都是一种自发的、自愿的组织,以创始人为代表的个体基本处于自发、自主的驱动;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需要主动搭建架构、设置岗位和管理员工,以企业员工为代表的个体主要处于被要求、被约束和被管理的情境,逐步驱动其达到企业的要求。
在此过程中,企业可能身兼自组织与被组织的“双重角色”,并逐步以承担被组织的角色为主。
那么,如何改变企业员工这种被动的被组织的情境呢?去中心化调整组织架构是改变员工被管理惯性和被组织情境的首要手段,让员工位于组织中“合伙人”或“管理者”的位置,从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上赋予其“主人翁”的地位。
小米是去中心化组织的典型,除创始人雷军在合伙人层级担当总负责人之外,每一项业务都由对应的合伙人独立负责,雷军并不指导合伙人的决策。
这样的好处是,决策从熟悉具体业务的下级产生,使下级责任者获得足够的权力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共同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与之类似,众筹、众包、众创等模式同样赋予每一位参与者同等的权利,让其都可成为组织或项目的核心,颇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境。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状调查与管理策略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状调查与管理策略
高校学生网络自组织(SNO)给学生以及高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
技术和新的懂得。
然而,在未来的面临的诸多新挑战,伴随着这些新变化越来越多的,伴
随着网络不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源。
首先,学生网络自组织分布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跨国公司如腾讯、百度等,大
规模投资占据高校学生网络自我组织,另一方面,受网络、网络社区、学习互助社区等社
会化技术影响,网络空间成为知识交流的平台,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深入到高校的每一
个学院。
同时,掌机、掌上台式机、云端等虚拟化终端技术发展也使得学生在时空上更加
便捷的与同学联系到一起。
另外,当前高校学生自组织的在线联活动行为也呈现出变化和趋势。
伴随着社交媒体
技术与社区生态的快速发展,学生们更倾向于参与相关的创新和技术活动,比如参与创业
实践、参加创新大赛、发起活动社区和创意展览活动等。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眼镜计算
等新技术的兴起,交互的方式和支付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学生自组织的能力也大大提升。
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网络自我组织存在的问题,政府在设计与实施管理策略中可
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强规则制定,梳理出一定的安全协议;明确发起者的责任,明确活动细则和报名条件,以及细节安排;协助学生构建可信服务体系;树立学生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在正当自我表达的同时理性安全。
信息自组织

网络信息自组织
理论基础 Text in here
自组织理论是信息自组织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信息领 域的应用为信息自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组织理论是一个理论群,它主要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来兴 起的一些系统理论构成。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 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等,分别解释了自组织产生的 条件、动力、演化路径、结合途径、结构方法和演化图景。
网络信息自组织
网络信息自
2、涨落和突变——自组织的动力和方式。
3、非线性——自组织的根本原因。 4、远离平衡态——自组织之源。
以博客系统为例分析网络信息自组织
博客信息空间的特性:
交互功能被着重强调,用户 将具有获取者、提供者、 组织者的多重身份
来源
信息来源具有草根性和 分散性
THE END!
网络信息自组织
信息自组织的驱动力
信息自组织形成的驱动力包括外驱动力与内驱动力。 从宏观层面而言信息自组织的外驱动力是信息系统存在的外部竞 争(包括人们之间存在的竞争),内驱动力是信息系统本身进化的要 求。 从微观层面而言,信息自组织的外驱动力包括技术性驱动力和社 会性驱动力,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用户的创造性和参与性意识,内驱动 力是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Text in here
情报科学原理
网络信息自组织
网络信息自组织
目录
1 自组织理论 网络信息自组织
以博客系统为例分析网络信息自组织
2 3 4
信息自组织与信息组织对比
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指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够自行组 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及自主地从无序 走向有序。 自组织系统:能够不再借助于外部控制而实现 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并维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自组织网络行政学

自组织网络行政学自组织网络行政,又称网络行动计划。
指自组织的管理者或网络的参与者基于他们所能得到的信息或目标,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通过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自组织网络行政是网络行动计划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从发展过程来看,自组织网络行政一般是基于以自下而上组织为基本特征、以参与式组织为特征、以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
一、发展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随着技术进步,网络技术在教育、科学、文化、医疗等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信息传播时间成本大幅度降低,使网络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网络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同时也对政府机构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地压力。
如何有效地解决信息传播效率低下问题?自组织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二、基本特征自组织网络行政的基本特征是以自下而上的组织结构为基础,并且将其作为信息网络应用领域中一种新的行政管理模式加以发展。
可以说,自下而上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在信息网络中最常见、最有效的行政组织形式。
目前最主流的网络管理方法是分布式网络模式和虚拟现实管理模式等。
这两种模式都属于分布式治理模式中的范畴,而自组织网络行政则属于自组织模式下的管理范畴。
从整个网络管理活动来看,自组织网络行政往往是一个由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发布等若干个子系统组成一体化的综合性网络治理组织。
而分布式组织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则是通过信息共享将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不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来确定组织或企业等单位之间相互竞争和影响的能力。
三、网络行动计划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自组织的互联网行政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体系和运作方式,其发展过程与发达国家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三级跳”。
以美国为例,自组织网络化行政体系始于美国总统布什执政时期,在2000年8月8日至11月20日之间,布什在白宫和国会举办了三次网络行动计划研讨会。
青年网络自组织的产生与功能

青年网络自组织的产生与功能
苏宇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5(0)5
【摘要】文章从探讨青年网络自组织产生及发展的现象开始,着重考察了青年网络自组织积极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兼顾分析了其社会功能中的消极部分.青年网络自组织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事物,如何做好对青年在网络自组织内的行为引导,最终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之一,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总页数】3页(P158-160)
【作者】苏宇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
【相关文献】
1.青年网络自组织的产生与功能
2.浅析青年自组织现象给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带来的启示——以苏州青年自组织研究为例
3.青年迷群自组织舆论场的影响力分析--以青年影迷网络自组织为例
4.试论网络青年自组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应对
5.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青年自组织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的自组织2016-02-03 09:16:14 归档在我的博文 | 浏览215454 次 | 评论16 条本文已由罗家德及谢以俭发表在“商界评论”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行业不断受到颠覆。
许多传统行业,都在努力调整着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以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浪潮。
更多的新兴产业,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成为世界焦点,其中创业板特别引人注目。
当创业板指数超过主板指数的增长速度、翻着倍地往上涨的时候,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一种趋势——商业的未来似乎就隐藏在那些规模不大,却拥有无限想象空间的创业板企业当中。
李克强总理也在许多场合也反复强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可以说,在互联网革命的大背景中,企业适应时代趋势,响应中央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势在必行。
而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自组织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尤为突出。
华为的“三人战斗小组”、百度的小团队制、韩都衣舍的“产品小组”、海尔的员工创客等等一系列机制,都是企业在打破原本职能制划分的企业结构,推行“自组织”的一种尝试。
在以前的文章里面,我们提到了挂靠、承包、分兵突围、内部创业等等“自组织”的模式,而今看来,“内部创业”的跨职能团队的模式,似乎在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自组织”最广泛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发展,实际上是弱化僵化的层级结构、发挥网络状结构灵活机动的优势、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充分保障个体自主性、创造性的内在需要。
层级的组织要求的是上传下达,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层级之间的关系;而网络状的自组织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聚合而成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各种小团体。
自组织意味着企业对权力的一种“放活”。
在以往的挂靠、承包等发挥自组织作用的机制下,往往造成一放就乱的后果。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的“自组织”表现如何呢?海尔的“自组织”2014年,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海尔创业29周年纪念会上作了一个题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讲话。
这次讲话,宣告了海尔作为传统家电行业巨擘拥抱互联网思维的巨大战略转变。
在讲话中,张瑞敏提到了“员工创客化”,具体分为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自主创业;第二是在线和在册创业;第三是自演进机制。
”所谓自主创业,就是由员工自己发现商机,从研发到最后的市场效果都由员工自己负责,将原来由上级指派任务的机制变成由员工自行发起。
“在线和在册创业”则意图打破传统的企业边界,组织内部的创业团队可以拿到组织外部去做、社会上的创业团队也可以纳入组织内部,海尔只提供平台。
在可查见的资料中,海尔提出员工创客化的战略转型之后,在线和在册创业已经颇成规模:2000多家创客小微公司在海尔的创业平台上孵化孕育,雷神笔记本、天樽空调等等一系列创新产品都已经实实在在的开花结果。
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打破边界的创业平台,总的看来,都是从原来层级制组织自上而下、员工只负责接受命令的运作方式改为由员工发起、自下而上的运作方式。
员工发挥主动性,积极寻找市场需求,组建独立灵活的小团队,靠自己团队的能力应对市场的种种变化与挑战。
“自组织”如何发挥成效?去年开始在网上崛起的雷神笔记本就是海尔内部员工李宁所发起的。
关于雷神笔记本的一组数据,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小米神话”的复制版:第一款笔记本在京东开放销售时,仅仅一周时间,就吸引了18万人预约;开卖之后只用了21分钟、3000台笔记本售罄;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实现销售2.5亿元,净利润1200万元;粉丝群从3万增长到130万……海尔的笔记本业务在之前基本上只是海尔众多业务单元中毫不起眼的一环,基本上不怎么盈利。
李宁原本只是负责海尔笔记本与京东上的接口。
当偶然从京东方得知游戏笔记本的销售数据增长得很快的消息后,他迅速地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市场空间。
针对这一特殊需求,他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团队的另外两名成员分别是熟悉上游市场环境的“85后”李艳兵和善于理解同龄人需求的“90后”李欣。
他们充分依靠互联网的交互性,发现产品目标、培养用户群体、给予用户强烈的参与感……笔记本生产的上游交给代工厂,物流、售后等方面通过海尔提供的平台实现。
网络思维下的治理模式──自组织对于企业中的“自组织”,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给出定义:拥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分工协作,集体开展行动,集体自我管理。
雷神笔记本团队就是这样的一个“自组织”的团队,他们拥有共同的愿景、各自分工协作、自行运转。
他们相对独立于公司统一的行政式命令,在服从公司总体战略的基础上,朝着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节奏独立发展。
自组织既是一个组织过程,也是一种治理模式1[1]。
治理理论告诉我们,有三种治理模式,分别是由上而下管理的层级制,个体交易中「看不见的手」──市场制,以及基于情、缘、共同理想、共同兴趣结合起来的自组织制。
层级制的运作主要依靠科层服从和命令系统。
成员在其中的身份是集体化的,遵循权力逻辑,权力是自上而下的。
层级制需要建立自上而下一套完备的科层体系,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管理成本。
自组织制则主要依靠成员间的合作运行,其内部成员身份是志愿性的,遵循关系逻辑,权力是自下而上组织起来的。
关系和信任是自组织的重要因素,因而为了建立和维护关系,自组织治理会产生关系成本。
市场的运作是依靠自由竞争。
成员可以在市场上进行自由选择交易伙伴,遵循合约与交易的逻辑,权力是分散化的,握在每个交易者的手上。
市场会带来交易成本。
三种治理机制特点的对比详见下表:表2:三种治理机制行动逻辑特点比较层级网络市场规则科层服从、命令系统合作竞争成员身份集体化身份自我选择的身份自由选择逻辑权力逻辑关系逻辑交易逻辑成本管理成本关系成本交易成本权力自上而下的权力自下而上的权力分散的权力1[1]自组织理论参考自罗家德,2010,中国商道—社会网与中国管理本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为什么互联网时代自组织治理能够胜出?苹果公司重视“用户体验”的巨大成功,告诉我们,谁能更好的把握市场需求,谁就能掌握市场。
在层级制的组织机构下,由于大大小小的决策都需要通过企业内部层层反馈,最终再由最高层做出,这过程中市场信息的层层传导、企业决策的反复酝酿、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反复对接,其实都在消耗时间,造成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馈往往相对迟钝,容易造成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被市场认可的现象。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内部创业团队自组织的出现,能够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又充分的与用户交流,精准的掌握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及时的针对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将研发、营销、生产变成流畅的整体,从而更高效的因应市场变动。
韩都衣舍的小组制也正是利用了“自组织”的这种优点,将运营体系放到每一个小组里面,使得小组所产出的正是用户所需求的服装。
公司只是在IT、仓储、供应链、客服等方面为小组提供支持、起到一个平台的支撑作用。
自组织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内部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而且在于这一组织形态具有相对低廉的试错成本。
市场的发展趋势,也许有很多种可能,对于一个大型企业而言,很难兼顾不同的市场发展方向。
但是企业内部形成众多独立的自组织创业团队后,不同的团队可以适应不同的趋势做出各自的探索,即使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败,但是由于创业团队规模小,对企业整体造成的损失不至于太大。
同时,越是小规模的团队,调整产业方向也越容易,某个团队在试错之后,可以很容易的调整产业方向,而这对于大企业则显得艰难的多。
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滑铁卢,微软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滞后,都值得大企业主的警醒和反思。
相反,如腾讯集团内部微信团队等独立团队的成功,谷歌集团内部谷歌眼镜、无人汽车等独立研发团队的探索,都毫无疑问在一定时间赢得了市场先机。
简言之,企业内部大量的自组织团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
如果成功的概率是1%,100个自组织团队总会有1-2个探索成功,这比一个大企业孤注一掷押宝某一市场趋势成功的几率会大的多,而失败付出的代价,则要小的多。
“自组织”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全民创业的提倡,使得企业内部自组织出现了新的形态,它们充分地利用信息反馈快捷、决策灵活的优势,不断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不断发掘利润点,使得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上文提到的韩都衣舍的“小组制”,比如买手小团队,这一模式使得韩都衣舍旗下迅速扩张了上百个品牌小组、很快坐上淘宝女装品牌第一的位置。
但CEO 赵迎光也发现了这种组织的缺点:不同品牌小组之间水平参差不齐,品质稳定性存在差异;买手团队能力的培养也至少需要2年左右才能成熟,人才培养方面的时间成本较长;对供应链等平台化服务的要求较高,与上下游环节之间的衔接需要管理……一直被海尔作为企业内自主创业标杆的“雷神团队”,随着它的发展壮大,与海尔整个平台之间的合作会如何?成熟后是否会完全独立?许多问题似乎还是未知之数。
放权就能释放公司内部的活力,这是显而易见的效果。
放权的过程中,从自组织团队内部来说,团队中的人都是基于信任的关系和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在合作的过程中会因为信任关系而减少沟通成本,因而一般会运转得比较顺畅。
但如果随着业务的扩大、不断增加自组织团队的人数,依照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关系,那么势必存在一个新、旧成员之间的圈子问题。
在这个问题方面,韩都衣舍的小组制就解决得比较好,它以品牌为单位不断分裂出新的小组,也支持小组内成熟的人站出来另组小组,永远保持小组的精干和活力。
同时,不同自组织之间的效率不同,带来的收益也不同,一定程度上会让员工之间心理产生落差。
这就涉及到一个公平公开制度设计的问题,能够让所有员工都看到,收入是非常公平公开地和小组的绩效挂钩。
这样即使自己收入低,也只是变成努力前进的动力。
中国人常常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中国人也喜欢抱团。
“自组织”也符合中国人总想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这种心理的。
在放手去让他们裂土封侯的同时,往往存在着一群人自立门户的可能。
而在自组织内部、自组织与其他上下游网络结构的合作过程中,也还存在难以达到步调一致的问题,这些也都考问著管理者,需要管理学者有新的理论予以回应。
诚是自组织的第一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掌握两个管理原则,一个是“诚”,一个是“礼法并治”。
所谓“诚”,就是说作为管理者,你要让员工相信,你的商业模式是优良的、你所倡导的让员工发挥自组织作用的愿景是真诚的,并且也会给予员工相应的回报。
只有真正地转变思维,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扶持、回报,才能真正得到员工发自内心的努力。
领导者个人的诚意会感动别人,会变成组织文化,会形成组织愿景,“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才能聚群成事。
个人的“道”会传染,会聚众,而成为一群人的“道”,可以放之千里之外也不离经叛道。
自组织就是因为共同理想、共同兴趣、共同愿景而有的结合,所以诚是培养这些理想愿景的第一步。
海尔电脑平台的负责人周兆林说:“员工想创业,我的平台不支持;用户有创意,我的平台上没资源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