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病句十大注意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病句诊断的十个切入点】

一个句子有没有语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抓住有关特征,给以正确的诊断。具体说来,病句诊断的切入点有——

一、句子中有关联词语“不但……而且”或“虽然……但是”等,就应该注意看一看关联词语与分句主语的位置是否正确。

一般说来,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那么,前一分句主语就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之前;如果前后分句不同,那么各分句主语都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之后。例如:1、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分析】第一分句主语“我”应该放在关联词语“不但”之后。因为前后分句主语不同。

二、句子中有关联词语“只要……就”或“如果……就”或“只有……才”,就应该注意看一看是否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了。

必要条件,意思是说,没有这个条件,一定没有这个结果;有了这个条件,不一定有这个结果。所用关联词语为:只有……才……(充足的肥料供应,是庄稼丰收的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意思是说,有这个条件,一定有这个结果;没有这个条件,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所用关联词语为:只要……就……如果……就(老天下雨,是土地湿润的充分条件)

2、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成才。【分析】“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这样,这里的意思是说,有了肯下功夫这个条件,不管是一般人还是白痴,都能成才。显然,这么说不正确。看来,这里前后不是充分条件,而应该是必要条件。如此,应该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三、句子中有“是否”或“能否”等字眼,就该注意看一看句子是不是始终如一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的。如果不是,那么肯定在照应方面存在问题。例如:

3、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分析】前面的“能否”是从两方面来说的,后面也该从两方面来说,可事实上后面只从一方面来说,显然前后不能照应。

四、句子中有多个否定词,就该注意看一看多重否定是否造成了表意的混乱。例如:

4、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分析】“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谁又能否认呢”,也就是谁也不能否认,也就是谁也要承认,显然句子由于多重否定造成了意思的混乱。在这里,反问相当于一重否定。

五、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并列短语,且出现了两次,那么就该看一看两个并列短语内部的词语前后是否照应。例如:

5、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分析】这个句子有两个并列短语,这就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仔细一看,知道前后照应还真存在问题。因为正确的说法该是: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这样原句后半部分可改为: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六、句子中并列短语如果仅出现了一次,也不可掉以轻心,应该看一看句子的有关成分和并列短语中的成分是否全部搭配,还该看一看并列短语内部的词语能否并列,看一看排序是否正确。例如:

6、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并列短语,这就是“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是“安排”,仔细一看,知道“安排”和并列短语中的“问题”不配搭。

7、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分析】报刊是报纸、杂志的简称,这样,报刊、杂志不能并列。一切出版物也包括报纸、杂志,这样,“报刊”也不能和“一切出版物”并列。

8、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中央领导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

【分析】应该是先深刻理解然后才是正确贯彻,可这里却说是正确贯彻深刻理解,显然不合适。

七、句子中的并列短语中如果出现了“和”字,那么就该看一看句子是否有歧义。

9、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将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分析】这个句子由于“和”字的使用,产生了歧义。可以理解为:他背着两位经理自己偷偷地把钱存入了银行。也可以理解为:他和副总经理合伙背着总经理将钱偷偷地存入了银行。

八、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倍”字,那就该注意看一看是否用“倍”表示了减少、降低,因为“倍”只表示增加。例如:

10、这种模型赛车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

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分析】这里用“倍”来表示下降,显然不合适。

九、句子中出现概数时,就应该看一看概数前后是否加了一些不该加的词语,造成了语意重复或矛盾。例如:

11、李家坡这个小山村,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

【分析】概数“十万多”前面又加了“近”,显然“近”与“多”矛盾。12、我们山池乡新来的乡长大约三十左右吧!

【分析】概数“三十左右”前面再加“大约”,显然,与后面的“左右”重复。

十、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增加到(为)”或“增加(了)”,就该考虑二者是否存在着误用问题;如果出现了“减少到(为)”或“减少(了)”,也该考虑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误用问题。

表示数量增加,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时,用“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等表示。表示数量增加,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用“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等表示。表示数量减少,如果指差额,用“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等;如果是指减少后的余数,那么应该用“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等。例如:

13、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分析】这里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是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应将“提高到”改为“提高了”或“提高”;如不改“提高到”,也可以将“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改为“百分之一百二十至三十”。

14、由于技术革新搞得好,原来每天需要十万元的原料,现在生产同样多的产

品,每天七万元就足够了。算起来,成本减少了十分之七。

【分析】看来,成本不是减少了十分之七,而是十分之三。如果将“减少了”改为“减少到”也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