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九年级人教新课标2.10顺序结构教案
2.10顺序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验VB语言的输入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学会使用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来实现顺序结构程序;初步掌握程序调试和运行方法,掌握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观察、实践等方法,理解Inputbox函数在程序设计当中的作用;通过模拟、小组合作等方式设计顺序结构程序,体验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用计算机编程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学科指导意见》对要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进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对给出的顺序结构问题,分析算法,并用相应的语句表达。
教材是广东版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节程序的顺序结构,本节为第1课时。
主要内容是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的方法,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
从本节起学生尝试编写完整的程序,是学好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和算法与程序设计这本教材的关键,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将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效率。
三、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只在必修模块感受过一点儿HTML语言,因此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知识还是相对匮乏的。
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应更注重学生编程思想的培养。
教学中,采用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为引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一起分析问题画出流程图,学生根据流程图和提示把程序补充完整,降低学习难度。
对于基本输入语句Inputbox()、赋值语句、基本输出语句Print先让学生感受功能,通过今后的多次练习他们会掌握其用法,重点学习用顺序结构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重点难点:重点:程序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能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难点:根据题目写出正确的程序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仿示例编程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问题: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一种标准,一般认为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 至25 之间是健康的。
教案精选:初中信息技术《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信息技术《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中信息技术《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1.掌握进入BASIC环境的方法和输入、编辑、运行程序的方法。
2.初步掌握BASIC中的基本概念: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
3.初步掌握输出、赋值、输入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4.初步掌握简单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5.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掌握输出、赋值、输入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掌握简单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二、学习指导1.BASIC中的科学记数法类似数学中的科学记数法例如:-3.14156E+3 —— -3.14156×1032.56E-2 一2.56×10-2其中E表示幂底数10,E后跟的整数为幂指数。
2.常见标准函数ABS(x) 求x的绝对值,即|x|SQR(x) 求x的算术平方0.5)/100(2)判断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的条件关系式:INT(A/B)=A/B(3)求整数A除以B的余数的表达式:A—INT(A/B)*B.RND(x) 产生一个O到1之间的随机小数生成(A,B)内的随机整数的表达式:INT(RND(1)*(B—A)+A)例如:二位随机整数的表达式:INT(RND(1)*90+10)3.数学式和BASIC表达式的对应表示应根据运算顺序,正确使用圆括号,且将所有符号写在同一行上。
注意乘、除、乘方运算和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等函数在数学上与BASIC上表示的区别。
例如:一(-b+SQR(b*b一4*a*c))/(2*a)4.输出语句和输入语句(1)输出语句。
格式:PRINT(输出内容)功能:当输出内容是数时,直接输出该数;当输出内容是数值表达式时,先计算表达式的值,然后输出该数值;当输出内容是字符串时,直接输出该字符串。
(2)赋值语句。
格式:LET变量=表达式功能: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章程顺序结构(Python语言)
九年级信息技术科教案教学难点利用计算思维的相关特征点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教学准备aa.py,chatterbox.py教学过程个性思考导入:一、顺序结构执行前面的大部分程序时,计算机只要从上至下逐条执行,可以得到处理结果。
这样的程序结构通常称为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简单明了,但计算机只能根据预先规定的方案一步步执行,不具备判断能力。
下面看几个例子。
师:播放小品,问把大象放冰箱总共分几步?学生:回答问题。
师:梳理流程图师:顺序结构,像一套既定的流程,按部就班即可。
学生活动:【任务一】计算AA制聚餐的人均费用。
师:问题分析。
多人聚会,要计算出AA制聚餐的实际编程时,经常会出现类似s=float(s) 或s=s+1 这样的式子,这里的等号是赋值符号,而不是等号。
它的计算过程是:先计算赋值号右侧的式子,然后把计算结果赋给左边的变量。
因此,在float(s)中,s 是字符串变量,转换后的浮点数赋给了左侧的变量s,这时,s就成了浮点型打开门放大象关门学生:积极的说出三角形的边长,观看教师的演示和显示的结果。
师:算法的描述,梳理流程图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步骤第一步: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第二步;对三条边进行运算P=(a+b+c)/2,求出三角形的半周长P第三步:输出三角形的半周长P学生尝试:程序的编写结合前几节课学习的Python变量和数据输入与输出相关知识点,尝试把以下的内容填写完整将步骤转换为Python语言。
(教师给出填写模板)a=int(input(请输入第一条边:)) #输入b=int(input(请输入第二条边:))c=int(input(请输入第三条边:))P=(a+b+c)/2 #运算print(“该三角形的半周长是:”,p) #输出师:顺序结构知识点的讲解,顺序结构,顾名思板书设计顺序结构流程图特征:1、自上而下一次执行完所有步骤。
2、不能随意改变顺序。
3、没有重复执行的算法步骤4、没有不执行的算法步骤。
信息技术九年级北师大顺序结构教案(精)
程序的顺序结构晋城中学信息技术组魏应华一、教学目标 1、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 2、能够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 2、教学难点根据题目写出正确的程序新课部分:我们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已经学习到任何程序都可以由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组合而成。
今天我们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顺序结构。
知识回顾:一、知识回顾: VB程序一般包含哪几部分?(求圆的面积)数据类型说明部分Dim a,r As Single r=InputBox(“r=”,”输入r的值”)数据的输入部分数据的处理部分s=3.14*r*r数据的输出部分Print “圆的面积s=”;s二、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一)、赋值语句 1.格式:变量=表达式 2.含义:这里的“=”是赋值符号,它的含义是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赋值语句具有赋值与计算双重功能,并且是先计算后赋值。
注:“=”不代表等号几种形式:(1)A=B (2)A=123 (3)A=A+10 (4)如果 A=30,B=40,则执行 T=A,A=B,B=T 后,A=40,B=30 说明:(1). 赋值符号“=”: 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例: X=X+1 (2).赋值符号左边必须是变量,不能是常量、或表达式 (3).变量名类型应与表达式类型相容。
(4).变量未赋值时,数值型变量值自动为 0,字符型变量值自动为空串“ ”。
(二)、输入数据的函数 InputBox() 1.格式为: InputBox(提示信息,标题,默认值,位置) 2.含义:提供从键盘输入数据的函数产生一个输入对话框,等待用户输入数据,并返回输入的内容。
InputBox()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字符串参数说明:提示信息:指对输入数据的提示,显示在对话框中,不能省略。
标题:指运行此函数后弹出的对话框的标题。
默认值:指默认的输入数据值。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0课《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0课《顺序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信息技术全册中关于VB 编程基础结构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顺序结构,让学生理解程序执行的基本流程,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程序结构奠定基础。
顺序结构是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结构,它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是学生理解编程逻辑的重要起点。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VB 编程环境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编程概念和操作。
他们对程序的执行过程有一定的好奇心,渴望深入了解程序是如何运行的。
然而,对于顺序结构的具体概念和应用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在VB 程序中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程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程序的执行顺序,理解代码的先后关系。
学会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编程习惯。
增强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概念和执行流程。
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程序。
(二)教学难点理解代码的先后执行顺序对程序结果的影响。
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示例,如计算两个数的和并输出结果。
提问学生:“这个程序是如何执行的?代码的执行顺序是怎样的?”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授内容(30 分钟)顺序结构介绍(10 分钟)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强调代码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执行。
分析顺序结构程序的执行流程,通过流程图等方式进行直观展示。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顺序结构,如做饭的步骤等,帮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普遍性。
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20 分钟)演示在VB 中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程序的方法,如变量的定义、赋值和输出。
以具体的问题为例,如计算圆的面积、求两个数的最大值等,引导学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让学生动手实践,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教师巡视指导。
人教(蒙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1.2.1顺序结构教案
9. 教学指导书: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指导书,如编程指导书、学习指南等。这些指导书将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10. 教学反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反馈,如学生反馈、教学评估等。这些反馈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1)编程基础:《编程基础入门》
(2)顺序结构:《顺序结构编程》
(3)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
(4)编程实践:《编程实践》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通过编程平台进行编程实践,如Codeforces、LeetCode等。
(2)参与编程社区,如GitHub、Stack Overflow等,与其他编程爱好者交流学习。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程序执行的顺序,掌握程序的逻辑结构。
2. 顺序结构的语法和执行过程:掌握顺序结构的语法规则,理解程序执行的步骤。
3. 顺序结构的应用实例和编程练习:能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的程序。
难点:
1. 程序执行的逻辑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程序的执行顺序和逻辑结构可能比较困难。
(7)关注编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了解编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七、板书设计
① 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程序执行的顺序,程序的逻辑结构。
② 顺序结构的语法和执行过程:语法规则,程序执行的步骤。
③ 顺序结构的应用实例和编程练习:实际问题解决,简单程序编写。
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采用生动的图片、图表、动画等形式,将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实例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编程游戏或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通过这些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板书设计,学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全册教案:2.10顺序结构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顺序结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顺序结构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与顺序结构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程平台:信息技术教学平台,提供在线课程、作业提交等功能。
3.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编程案例、网络资源(如编程社区、在线教程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项目驱动学习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顺序结构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缺乏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沟通和协作的意识,需要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编程软件(如Python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和探索。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特别是编程部分,认为能够通过编程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抽象概念,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学习风格方面,学生更倾向于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喜欢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顺序结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第五课顺序结构(2)课程类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利用代码实现算法的第一课,通过完成“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了解变量、常量、数据类型、赋值语句等概念。
【学习者分析】学生上节课已经对“利用海伦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进行分析,并画出了流程图。
并且完成了程序的界面设计。
这节课将要引导学生由流程图推导出代码的编写,从而熟悉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顺序结构、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赋值语句等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学会顺序结构的设计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规范的程序设计的习惯【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和表达式、常用函数、赋值语句。
【教学难点】数据类型的转换;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过程】代码推导【师】把水、面粉、鸡蛋做成面包需要者三个步骤,那每个步骤分别需要什么容器?【生】……【师】上节课我们画了流程图来表示海伦公式计算过程,在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数据也需要“容器”来存放,这里面涉及到几个数据呢?【生】5个,分别是a、b、c、p、s【师】正如装水可以用水壶,装面粉可以用碗,装数据的“容器”也有不同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常量和变量。
常量就相当于一个房子住着永久居民,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不会改变,例如:圆周率;而变量就相当于出租屋,里面存放的值是可以改变的。
而我们输入的三角形三边可以有不同的值,所以这里应该定义为常量还是变量呢?【生】变量【师】变量有很多种类型,如数值型。
首先整数和长整数,这两种类型都是表示整数,长整数的取值范围比整数大,如果只是计算万位以内的数只要定义为整数就行了。
下面哪些项目可以定义为整数?有整数就有小数,小数用单精度实数和双精度实数表示,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取值范围的不同,single的取值范围是6~7位有效数值,double的取值范围是14~15位,如果只是要表示下表中体重、身高等项目就可以定义为single,可以节约存储空间。
浙教版 信息技术 九年级 第五课 顺序结构 教案设计
第五课顺序结构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邮件收发过程的分析,理解顺序结构的基本特点。
初步理解顺序结构、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赋值语句等基本概念。
通过“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在VB中布局界面、编写代码。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发电子邮件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初步理解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
通过“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让学生学会在VB中设计顺序结构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学会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感受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规范的程序设计习惯。
2.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编程习惯。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过程。
2.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数据类型、常亮、变量、变量和表达式、常用函数、赋值语句。
教学难点:1.学生初步学会数据类型的转换2.学生理解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
3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展示第四课学生作品,简单复习PictureBox、Label、Command的使用。
重点复习Label、Command的使用。
表扬上节课的优秀作品,通过展示上节课作品来复习几个常用控件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温故而知新。
基础知识1.顺序结构什么是顺序结构?结合现实生活中登陆邮箱发送邮件的实践举例说明顺序结构。
进入邮箱页面、输入账号密码、撰写新邮件、输入收件人地址、写正文、发送、退出通过学生熟悉的撰写邮件入手,让他们理解顺序结构。
2.基础知识1.VB数据类型:Integer、Long、Single、Double、String、Boolean、Date2.变量必须是字母开头,头面可以是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Dim变量名as数据类型。
3.常用函数:sqr()、Str()、Val()3.TextBox控件TextBox文本控件认识新控件,并明白它的作用。
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TextBox的作用以及用途。
4.海伦公式在已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a.b.c)基础上求三角形面积s。
初中计算机科学 顺序结构 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计算机科学顺序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目标该教学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中的顺序结构,并能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顺序结构- 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顺序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2. 顺序结构的特点- 解释顺序结构的执行顺序和特点。
3. 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包括输入、输出和基本的运算操作。
4. 利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顺序结构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 通过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步骤和顺序。
2. 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简单明了地讲解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实例。
3. 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或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实践。
- 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案例,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4. 教师演示- 教师进行实际演示,展示如何使用顺序结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提出利用顺序结构解决的问题案例。
6. 练和巩固- 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设计一些练题,帮助学生巩固顺序结构的知识。
-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顺序结构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顺序结构的问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2. 编程作业- 布置编程作业,要求学生利用顺序结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通过评估学生的编程作业,了解他们对顺序结构的应用能力。
参考资源1. 《计算机科学基础教程》2. 《计算机科学简明教程》以上是初中计算机科学顺序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的大致内容和步骤。
希望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顺序结构来解决问题。
编程实践和实际案例应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浙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第五课 顺序结构 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第五课顺序结构教学设计高桥新区中心学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时间: 10月9日星期一课题顺序结构(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逐步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克服文字性概念给学生带来的恐惧情绪;学会应用流程图知识对顺序结构进行规范化描述,增强“流程图是程序设计中算法思想的重要体现”思想。
过程与方法以“网上发送电子邮件”为教学实例,通过各个步骤分析,引入顺序结构的概念,并运用所学的流程图知识将实例的各个步骤反映在流程图中,加强对顺序结构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网上发送电子邮件”这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来学习、理解程序设计中顺序结构的概念。
重点难点分析通过实例分析,逐步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并学会用流程图将顺序结构表达出来;学生对顺序结构的理解和区分;运用流程图知识将顺序结构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软件要求安装VB6.0。
教学过程设计课堂随记一、导入在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发展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这种事物的反应到程序设计上,就是一种顺序结构。
比如第一节课我们讲的饮料交换问题,打电话程序等等,那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按顺序下来的事情?二、新授(一)顺序结构的认识发送电子邮件的流程图三、课堂总结教师总结:顺序结构的流程图绘制完成后,一般需要对流程图的常用图形和流程线的运用准确性,程序设计思想的严谨性、完整性等进行校验,同时关注流程图的美感,养成用流程图表达完整程序设计思想的习惯。
激发兴趣,引入所学。
让学生体验一下顺序结构。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发挥进行绘制流程图。
这是给学生一个学以致用的锻炼机会,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回顾归纳所学知识,提醒在绘制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课后活动与 作业《认识顺序结构》微练习 教后反思本课选用发送邮件作为生活实例引入顺寻结构,学生由于在八年级上经历过,所以很容易自行理出操作步骤,达到理解顺序结构概念的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算法分析问题、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结构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性,明确结构化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1、顺序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编写简单的程序的过程3、变量的特点教学策略1、在上课前,我故意引入一般人对程序的看法,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生探索新鲜事物欲望。
为拉近程序与生活的距离,举例说明生活中程序与生活的关系。
2、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展开,一起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
学生从游戏中分析算法,本课设置了三个算法思路让学生分析。
1、顺序结构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依照人的正常逻辑,必有学生想到直接互抛法来交换两个球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算法,引出程序。
由于算法1不是满足要求的算法,因此我先引出程序,再分析程序设计的过程。
算法1是一个铺垫。
这其中也涉及到顺序结构程序的语句描述。
2、顺序结构的第二次亲密接触这是本课学生必须掌握的程序,因此让学生分析算法的同时,能够模仿算法1编写出算法2的程序。
3、顺序结构的第三次亲密接触算法3是本节课的扩展知识,重在培养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思维方式,理解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值的变化,培养学生具有算法分析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选修《顺序结构》教案
(一)、申请电子邮箱的流程
你在网上申请过电子邮箱吗?你知道申请邮箱的步骤吗?(让学生亲身体验申请电子邮箱的过程,并让学生把申请过程加以提炼、描述,进而转化为流程图。)
学生:第一步:登录到能提供邮箱的网站;
第二步:单击“申请电他信息;
第四步:确认用户注册成功。
初步了解多重分支
安装软件的流程
很多软件在使用之前都先要进行安装,执行安装程序(安装程序文件名通常为Setup.exe)。
(让学生亲身体验常用软件的安装过程,并让学生把安装过程用流程图加以描述。)
学生:
第一步:双击Setup.exe;
第二步:按照要求,单击下一步;
第三步:选择安装路径;
第四步:安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
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引入
看看幼儿园老师怎么教小朋友上厕所。老师说:记住哦,先把裤子脱下来,拉好了把屁屁擦干净,擦干净了一定要把裤子一条一条提上来,先提小内裤……最后才是外裤……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的发展一定要按照一定顺序来进行。这种事物发展的顺序反映到程序设计上,就是一种顺序结构。
课题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第几课时
1
位置
九年级第1章第3节
主备教师
马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概念
技能目标:通过对申请电子邮箱和安装常用软件(顺序结构)过程的描述,学会画顺序结构流程图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及画流程图
教学难点:电子邮箱的申请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过程
课前准备
1、能够上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2、相关图例
结合学生亲身经历,解析顺序事件
初中信息技术 第4课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3)计算面积s,公式为:s=(p(p-a)(p-b)(p-c))**0.5
(4)输出面积
我们一起来画一下流程图看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结构。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画出来的流程图,从程序开始,到程序结束,没有任何分支,是一路执行到底的,这种结构,我们就称之为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程序设计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方式,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只需要根据问题解决的步骤依次编写程序代码即可。
接着我们一起来完善代码,并在IDLE中编写代码。
三、编写代码和调试运行
#输入三角形三边长
a=float(input(‘请输入三角形第一边长’))
b=float(input(‘请输入三角形第二边长’))
c=float(input(‘请输入三角形第三边长’))
#计算三角形的半周长
p=(a+b+c)/2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会,使用海伦公式,
提问,引趣导入,给学生创建一个学习环境。
新授新知
一、问题分析
首先,如果我们要使用海伦公式计算,那我们就需要先知道输入边长a、b、c,然后算出p,再利用公式算出面积。
二、设计算法
根据以上分析,“用海伦公式”求解三角形面积,用自然语言可以描述如下:
(1)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
s=(p*(p-a)* (p-b)*(p-c))**0.5
#输出三角形的面积
Print(‘三角形的面积为’,s)
并保存、调试运行。
【思考】用这个算法计算三角形面积,对于输入的数据有没有限制?
随堂练习:
完成书本上随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0课顺序结构教案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实践任务,体验顺序结构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 控制流程:使用顺序结构可以控制程序的流程,例如,根据条件进行选择或循环操作。
4. 顺序结构的编程实现
在编程中,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来实现顺序结构。例如,在Python中,可以使用print()函数来打印输出,使用for循环和while循环来实现循环结构。
5. 顺序结构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顺序结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的掌握程度
- 学生对顺序结构的应用的掌握程度
- 学生对顺序结构的编程实现的掌握程度
- 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
1. 教材: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0课
2. 辅助材料:与顺序结构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实验器材:计算机、编程软件等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包括计算机、编程软件、以及相关的硬件设备。在实验前,对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全第二单元第十课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课时)教学设计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是指程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每个步骤依次进行,直到完成整个过程。它是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结构,也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相关的问题,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互动情况,判断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此外,可以组织一些小测试或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以此来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和问题解决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学生需要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程序设计的流程和基本结构。他们需要掌握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代码、调试运行等环节,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在于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例如,学生可能会在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方面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不理解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代码、调试运行等环节的具体含义和操作方法。此外,学生可能会在编写代码和调试运行方面遇到困难,因为他们需要掌握编程语言和调试技巧。
5. 学生可以尝试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例如数学、物理等,探索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他们可以尝试编写一些与这些学科相关的程序,例如解决数学问题或模拟物理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跨学科能力。
七、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九年级主题:顺序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顺序结构的编写方法和原则;3.能够借助顺序结构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1.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结构的区别;2.能够正确编写顺序结构程序;3.能够灵活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讲义和教材;2.计算机和编程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通过提问或简单实例引起学生对顺序结构的兴趣,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顺序结构?”。
2.老师简单介绍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二、探究(20分钟)1.老师与学生一起观察和分析简单的现象和问题,例如:“在电脑上打开一个程序发生了什么?”。
2.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片段,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顺序结构的编写方法和原则。
三、讲解(20分钟)1.老师结合实例详细讲解顺序结构的编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2.老师讲解一些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关键字,例如“首先”、“然后”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顺序结构的表达方式。
四、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或问题,编写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程序,并互相评价优缺点,并进行改进。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总结顺序结构的定义、特点和编写方法。
2.老师提问或让学生讲述顺序结构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老师提供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解决复杂问题,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七、巩固练习(10分钟)1.老师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包含顺序结构的程序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2.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并交给老师批改。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了解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顺序结构的编写方法和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此外,通过探究活动和实践练习,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顺序结构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2.掌握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基本语法;3.能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思维逻辑和程序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1.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基本语法;2.顺序结构的应用;3.利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顺序结构的应用;2.编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
教学准备:1.电脑和投影仪;2.教学课件和教材;3.编程软件。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刷牙、洗衣服等,引导学生了解顺序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Step 2:概念讲解(2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基本语法;2.通过示例代码,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
Step 3:练习与巩固(3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要求使用顺序结构;2.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程序运行;3.教师和其他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和改进建议。
Step 4:知识拓展(2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整理顺序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游戏开发、网页设计等;2.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Step 5:知识总结(15分钟)1.让学生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点,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
Step 6:课后拓展(10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够实现其中一种功能的程序,要求使用顺序结构;2.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编程实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基本语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程序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
如能继续延伸课外实践,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更好的提升。
人教(蒙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1.2.1顺序结构教案
综合评价:
1.课堂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顺序结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通过课堂表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顺序结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
(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顺序结构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顺序结构的基本原理。
3.行为习惯:九年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新知识,对计算机编程有较高的兴趣。这种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学习顺序结构,激发他们对程序设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对学习顺序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顺序结构。最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会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业等。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视频:教师提供一些编程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编程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顺序结构
课程类型: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五课,这节课是学生正式接触算法设计与实现的第一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然后通过完成“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学会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算法与流程图”的学习,了解了算法和算法的表示,认识常用的流程图图形及用法,学会流程图的绘制。
通过第二单元的前两课,认识了VB的部分控件,以及了解了对象、属性、事件等概念。
这节课学生要进一步学习用算法流程图分析实际问题,用VB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微信朋友圈发送文字的过程分析,理解顺序结构的基本特点2、理解顺序结构、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赋值语句等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学会顺序结构的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规范的程序设计的习惯
【教学重点】
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和表达式、常用函数、赋值语句。
【教学难点】
数据类型的转换;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