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套题合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预测试题二
《教育学》预测试题
一、填空题:(10分)
1.《学记》中说的“学不躐等”所体现的是教学原则。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3.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4.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代表著作
是。
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6.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7.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的规律。
8.在德育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9.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的基础上。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二、名词解释(12分)
1.教育(狭义)
2.智育
3.道德认识
4.情感陶冶法
三、简答题:(20分)
1.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可循?
2.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4.教师怎样进行备课?
四、论述题(8分)
联系实际,谈谈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启发式
2.班级授课制
3.课时计划
4.学记、大教学论
5.各科教学
6.教学
7.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8.说服教育法
9.全面民主平等
1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名词解释(12分)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道德认识是人们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和评价。
4.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利用或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的一种教育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三种方式。
三、简答题:(20分)
1.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可循?
答:(1)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德育主体养成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
答:“启发式”又称“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获得知识,并开发智能,发展个性的教学思想。其作用表现在:(1)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3)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地传递科学信息。
(5)启发式教学是教学规律的正确反映。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辨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三)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的关系又称教学的教育性(赫尔巴特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
②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
4.教师怎样进行备课?
答: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以下工作:①钻研教材。②了解学生。
③设计教法。
四、论述题(8分)
联系实际,谈谈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学的关系。
《教育学》考前预测试题
《教育学》考前八套必做题(一)
一、填空题(8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3.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采用和两种方法。
4.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5.“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是前苏联教育家提出来的。6.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7.“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所蕴涵的德育方法是。
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又是教育的。
9.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且被称为传统派的课程理论是。
10.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二、名词解释(12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大纲
3.课的类型与课的结构
4.学制
三、简答题:(20分)
1.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3.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4.当代中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四、论述题 (8分)
试分析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并阐明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1
一、填空题(8分)
1.培根
2.上课
3.直线式、螺旋式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马卡连柯
6.个别差异性
7.榜样示范
8.客体、主体
9.学科课程
10.生产力
二、名词解释(12分)
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2.教学大纲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与类别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课的类型与课的结构:课的类型是指按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而划分的课的种类。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一课,另一类是综合课。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一般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部分。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网络化的形式将学校组织起来。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
三、简答题:(20分)
1.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涵义: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向他们提出严格的合理的要求,要求他们受到关怀和鼓舞,增强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