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历史文化

合集下载

义乌城市介绍

义乌城市介绍


针织市场:织袜业是义乌的优势产业之一,“浪莎”、“梦娜”、“芬莉”等是义乌市场 产品中佼佼者,已成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名牌。 宾王市场:副食品、服装、纺织品、电器、室内用品等市场,是购买食品和服装面料的好 去处。


其它还有篁园市场、家电市场、电脑市场、通信市场、眼镜市场、花鸟市场、农贸城、木材 市场、家具市场、领带市场、文化用品市场、毛巾市场、床上用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 地产交易市场、国际物流中心、联托运市场等专业市场及皮具、箱包、文具、钟表、拉链、 工艺品、相框、五金电器、雨具等专业街。 “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只怕找不到、不怕卖不到”是 中国不商品城的特色。
• 自然气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 秋季短。全年各月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全年各月雨量: 5、6月最多,11月最少。
• 面积和人口: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万,外来创业 人口110万。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 北接诸暨、浦江。 • 今天的义乌: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国际商贸城市,是全球最 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被誉为“华夏第一市”,成交额连续12年 位居全国各大市场榜首。
义乌星级酒店、宾馆
• • • • • • • 锦都酒店 天恒国际大酒店 银都酒店(四星) 凯信大酒店(四星) 信联酒店(四星) 义乌大酒店(四星) 颐和大酒店(四星) 海洋酒店(四星) 华丰宾馆(三星) 商城宾馆(三星) 城中城大酒店(三星)银龙酒店(三星) 希波曼大酒店(三星)
谢谢!
主要的旅游资源:
• 登高探奇德胜岩:在城北约13公里处。
• 洞中有洞祝公岩:位于廿三里镇华溪村的武岩山麓。
• 蹲地雄狮铜山岩:离城区15公里的义亭镇北的平地上。 • 朱丹溪陵园:位于赤岸东朱村。是一个田园风光式纪 念园林。

义乌的历史故事

义乌的历史故事

义乌的历史故事以下是 7 条关于义乌历史故事:1. 知道吗,义乌以前可不像现在这么繁华!曾经它只是个小地方,但咱老祖宗们那可都是勤劳勇敢的呀!就好像那小小的种子,一点点地在努力生长,最后变成了参天大树。

就说当年那些手工艺人,一点点地打磨着技艺,才让义乌的手工制品闻名遐迩。

这是不是很了不起呢?例子:你想想,要是他们不努力,能有今天的义乌吗?2. 嘿,你们晓得不,义乌在古代也是有着自己独特地位的哟!它就像是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

以前贸易往来的时候,那也是热闹非凡呢!就和现在咱们逛大商场一样热闹。

这里的人们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让义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得多厉害呀!例子:我就问你,这样的义乌你能不佩服吗?3. 哇塞,讲讲以前的义乌呀,那真的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当时的人们在这里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啊。

那种拼搏的精神,不就像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他们面对困难从不退缩,一路向前冲。

这就好像在爬山,一步步艰难地攀登,但最终站在了山顶。

牛不牛?例子:难道不是吗?这样的精神多让人赞叹啊!4. 哎呀呀,你们看看现在的义乌,可别忘了它以前的故事。

当年啊,这里的集市也是相当热闹的呢!大家都在这里交换着各种宝贝,那场面,跟过年似的。

不就和现在大家在网络上买卖东西一样嘛,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这也见证了义乌一路的发展和变化,很神奇吧?例子:这变化,是不是让你都觉得不可思议?5. 你们想啊,很久以前的义乌也是从一点点起步的呢。

那些先辈们在这里努力生活着,就像在盖一座大房子,一砖一瓦地添加上去。

从一个小村落慢慢发展成了如今的繁华都市。

他们的坚持和努力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吗?例子:你说,我们应不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义乌?6. 哼,别看现在义乌这么了不起,以前也是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的。

但咱义乌人就是有骨气!跟那石头一样硬气。

不管遇到啥困难,都能咬牙扛过去。

就好比行军打仗,一路勇往直前。

这得多厉害呀!例子:这就是咱们义乌人的精神,牛不牛?7. 哟呵,给你们讲讲义乌以前的那些有趣事儿呀。

义乌的城市文化和特色

义乌的城市文化和特色

义乌的城市文化和特色义乌是一个位于浙江省中心地带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城市文化和独特的特色。

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和客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商品集散地,被誉为“小商品之都”。

首先,义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是商贸交流的重要中转站。

据传,早在南宋时期,商贾之间就开始在义乌进行集市贸易,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这使得义乌积淀了独特的商贸文化,成为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义乌的特色在于其热闹繁华的商贸市场。

走在义乌的大街小巷,无处不见各种丰富多样的商品,琳琅满目的商铺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义乌国际商贸城更是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之一,吸引了无数商家和客商前来洽谈生意。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几乎任何你想要的商品,无论是日用品、服装、饰品还是玩具百货,应有尽有。

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商家,是一个商贸交流的盛地。

此外,义乌还以其独特的夜市文化而闻名。

每天傍晚,街头巷尾的摊贩们纷纷摆出各式各样的小摊,灯火辉煌,香味四溢。

你可以尝试各种美食,品味当地特色小吃,同时也可以观光购物,感受夜晚的热闹氛围。

夜市是义乌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彰显了义乌人民的热情好客,也是一种城市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此外,义乌还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传统手工艺品在义乌繁花似锦的商铺中依然有其市场。

无论是剪纸、剪窗花,还是刻字、刺绣等工艺品,都闪耀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芒。

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义乌的城市文化和特色展现了浙江地区独特的商贸文化和活力四溢的城市氛围。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义乌都以其繁荣的市场和独特的夜市文化吸引了无数的人们。

到义乌旅游,游客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商贸氛围,还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义乌历史

义乌历史

(一)史前历史(公元前1.3亿年——从海洋、浅海、滨海到陆地,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演化之后,义乌最终形成了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貌。

1993年、1995年、2009年和2010年,义乌佛堂镇剡溪村等地接连发现珍贵的恐龙蛋化石,这是浙江省内第二个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地方。

2014年,江东街道观音塘村发现了11层中生代恐龙、翼龙和鸟类足迹化石,这些恐龙足迹包括有兽脚类恐龙、鸟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还可能有甲龙类恐龙足迹,这是浙江省首次发现蜥脚类和甲龙类恐龙足迹的原生层位。

义乌众多的恐龙蛋化石及恐龙足迹化石能够保存至今,有力地证明1.3亿年到6000多万年前义乌这块古老的土地曾是恐龙的是恐龙理想的栖息之地。

11000年前至9000年前,杭嘉湖绍平原被海水或河水淹没,海水消退后,远古浙江人追逐着海水消退的方向一路往东,来到金衢盆地。

2013年,桥头遗址的发现证明了至少在9000年前已有人类在义乌这块土地上定居,比余姚河姆渡遗址还早约2000年。

2012年度考古发现的永康湖西遗址中的炭黑状谷物就已证明,早在11000年前,浙江人就吃上了人工栽种稻谷,这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栽种的稻谷。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发现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不过20多处,而金衢盆地就占了15处,充分证明了整个钱塘江上游地区不但是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稻作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配图/实物】观音塘恐龙足迹化石、剡溪恐龙蛋化石、桥头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出土太阳纹彩陶(二)於越都城——乌伤古县(夏商周——春秋战国)(越王勾践旧都——勾乘山)义乌历史悠久,史前文明可追上古。

据旧《义乌县志》载,义乌“唐虞为禹贡扬州之域”,即指义乌上古属《禹贡》篇中记载的扬州地区。

夏朝,封于於(乌)越,隶属扬州据史书记载:勾践曾建国都于勾乘山(勾乘山,也称句无山、勾陈山、九层山、九乘山,位于今义乌市大陈镇红峰行政村勾嵊寺自然村,北与诸暨交界,海拨660米,面积10平方公里)。

义乌的发展历程

义乌的发展历程

义乌的发展历程
义乌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之一。

下面将简要介绍义乌的发展历程。

义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2年东吴时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义乌始终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农村地区,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

198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义乌积极响应,开始放宽经济管制,开展经济改革。

此后,义乌引进了一批外来资金和技术,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的经济特区。

1990年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贩和买家。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义乌开始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产品设计、制造、加工到销售和物流,形成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21世纪以来,义乌继续追求创新和发展。

政府大力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使义乌的商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同时,义乌还加大了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力度。

通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义乌的商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有了更广泛的销售渠道,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义乌的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义乌通过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开放合作,积极创新和发展,已经从一个农村地区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

未来,义乌将继续致力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千面义乌文化简介

千面义乌文化简介

千面义乌文化简介义乌,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国际商贸城,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之一。

而千面义乌文化则是指义乌独特的多元文化,体现了义乌作为国内外商品贸易中心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文化底蕴义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2年,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义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古老的民俗风情,以及丰富的历史遗迹。

例如,义乌市区内保存着许多古建筑,如千年古寺、古街巷、古桥等,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二、商贸文化氛围千面义乌文化的核心是商贸文化。

义乌作为全球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买家。

这里汇聚了丰富的商品资源,从日用百货到工艺品,从电子产品到纺织品,应有尽有。

在这里,商贸活动繁荣,市场氛围浓厚,商人们通过交易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创新创业精神千面义乌文化还体现了义乌人民的创新创业精神。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增长极,义乌以其开放包容的商业环境和创新创业的氛围而闻名。

这里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家,他们通过不断创新和奋斗,使义乌成为了一个经济繁荣的地方。

四、多元文化交融千面义乌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元文化的交融。

义乌是一个移民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习俗。

这里融合了北方人的豪爽与南方人的细腻,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义乌的文化更加多元化。

在义乌,你可以品尝到各地的美食,欣赏到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五、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千面义乌文化也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义乌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与现代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使得义乌的商品更加精美、更加具有竞争力。

在义乌,你可以看到传统的绣花、木雕、剪纸等工艺品,也可以看到现代的电子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等。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得义乌的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六、文化创意的引领千面义乌文化还体现在文化创意的引领上。

义乌名字的背后的故事

义乌名字的背后的故事

义乌名字的背后的故事摘要:一、义乌地名由来的传说1.义乌的名称与历史渊源2.义乌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义乌的发展历程1.义乌的商业传统2.义乌市场的崛起与发展3.义乌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三、义乌精神与文化内涵1.义乌人的拼搏精神2.义乌的商业文化3.义乌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四、义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义乌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2.义乌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3.义乌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正文:义乌,一个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小城。

义乌地名是如何得来的?这座小城又是如何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让我们一起揭开义乌名字背后的故事。

一、义乌地名由来的传说1.义乌的名称与历史渊源义乌地名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义乌的贤良淑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深受乡亲们的喜爱。

后来她嫁给了当地一位青年才俊,两人共同创建了一个村庄。

为了纪念这位贤良淑女,村民们把她的名字作为了村名,从此就有了义乌这个地名。

2.义乌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义乌地名除了与历史传说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地势东高西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自古以来,义乌就是一块富饶之地,这也为义乌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义乌的发展历程1.义乌的商业传统义乌的商业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

当时,义乌人就开始了以货郎担为生的小商业活动。

他们将当地的土特产运往各地,从中赚取利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2.义乌市场的崛起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义乌市场开始崛起。

当地政府积极扶持和发展市场经济,鼓励农民转型为商人。

如今,义乌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前来采购。

3.义乌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义乌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据统计,义乌市场年成交额超过数百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

义乌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义乌城市发展历程

义乌城市发展历程

义乌城市发展历程
义乌是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以下是义乌城市发展的历程:1. 古代:义乌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类活动,2000多年前就有了人类聚居。

2. 南宋时期:义乌开始形成规模较大的市镇,成为温州地区的中心市场,物资交流和商贸活动频繁。

3. 明清时期:义乌的商业繁荣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业中心。

4. 1949年以后:义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义乌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5. 1980年代:义乌开始大力发展小商品经济,兴起了以小商品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

6. 1994年:义乌成立了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集团——义乌国际商贸城集团,标志着义乌小商品市场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

7. 2000年: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始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商贸活动最为繁忙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8. 2011年:义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评为中国经济特区。

9. 近年来:义乌逐步实现了从制造业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变,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努力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义乌城市发展历程中,秉承着“三商”传统,即商业繁荣、商人精神和商业创新。

通过不断的发展壮大,义乌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小商品的重要生产和贸易基地,对整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义乌简介

义乌简介

义乌乃古越国之地。

“义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它包含着一个动人心魄的历史故事,更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基因。

义乌县名的由来与义乌先民颜乌感天地、泣鬼神的人生经历有关。

颜乌的先祖从鲁国(今山东一带)迁徙而来。

它表明,义乌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血统,有着千年老酒般历久弥浓的书卷气息。

颜乌的父亲颜凤在世时,社会离乱。

一家人独居荒原,以耕作为生。

虽则生活艰辛,但阖家团圆,远离战争,苦日子中不乏天伦之乐。

不幸的是,颜乌的母亲因过度操劳而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人世。

丢下年幼的颜乌,与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颜凤深受先祖“一箪食、一瓢饮”而不变其志、安贫乐道思想的影响,对儿子言传身教。

颜乌对年老体弱的父亲十分孝顺体贴,不让父亲干重活。

每天从田头回到家,总是抢着做家务。

每次吃饭,总要等父亲吃好了才拿起筷子。

夏天为父亲摇扇驱蚊;冬天用自己的身体温暖被窝后,再请父亲入睡。

颜乌对自然界的小生命也充满友善温存的情怀。

一次,他发现一只小乌鸦因腿伤而落在地上,“呱呱”地呻吟不止,便将它抱回家,精心治疗、喂养。

待小乌鸦康复后,就放它飞回蓝天。

那小乌鸦常常带领一群群乌鸦,在他家房前屋后盘旋。

几年后,颜乌的父亲突然病逝。

颜乌悲痛万分,泪哭干了,可父亲永远不可能复活,只好准备父亲的后事。

挖墓穴时,工具坏了就用手挖,整整三天三夜。

由于过度的伤心、劳累和饥饿,他终于昏倒在地。

那只被他救过的乌鸦领着众鸦,衔着泥土,来筑坟。

乌鸦们的喙在啄泥时都被磨破,流出殷红的鲜血,只见坟上堆起的竟是一个个紫红色的泥团。

第四天,坟筑好了,乌鸦渐渐离去。

可是不久,乌鸦又多了起来。

原来颜乌由于过度悲伤和劳累,死在了父亲的墓旁。

乌鸦们又在衔土掩埋他的尸体……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前222),秦将王翦平定江南,在吴越两国旧地建会稽郡。

郡下设县,以颜乌墓所在的今稠城为中心设邑,并据颜乌事迹将县名命名为“乌伤”。

此后,乌伤县辖境屡有变更。

至唐武德年(624),改定县名为义乌,一直沿用至今。

有关义乌的介绍

有关义乌的介绍

有关义乌的介绍义乌,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和国际商贸城。

义乌市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

本文将从义乌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和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介绍。

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杭州和上海两大城市仅几个小时的车程。

该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交通便利,是连接中国内地和沿海地区的重要节点。

因其便捷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义乌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商品集散地。

义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2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历史上,义乌是一个繁荣的商贸城市,因为其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吸引了大量商人来此贸易。

自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和国际商贸城。

义乌的经济以小商品贸易为主导,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特色。

市内拥有众多的小商品市场和商贸企业,商品种类繁多,涵盖了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玩具、饰品、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产品,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义乌也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小商品生产基地,许多厂家和供应商都在这里设有工厂和办事处。

除了小商品贸易,义乌还有其他特色产业。

例如,义乌是中国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基地,拥有众多的塑料制品企业。

此外,义乌还发展了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为该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除了经济发展,义乌还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这里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景点,例如义乌博物馆、南山古镇、西塘鳌岛等。

此外,义乌还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节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义乌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和国际商贸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在经济发展方面,义乌以小商品贸易为主导,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特色。

除此之外,义乌还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未来,义乌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商品贸易做出更大的贡献。

义乌文化传统文化

义乌文化传统文化

义乌文化传统文化
义乌,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
小商品批发市场。

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传统文化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义乌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中国传统手工艺。

在义乌,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层出不穷,如剪纸、刺绣、扎染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更是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这些手工艺品经过世代传承,至今依然在义乌市场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除了手工艺品,义乌还有许多传统文化活动。

每逢传统节日,义乌的街头巷尾
都会举行各种传统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灯笼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是传承和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此外,义乌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宗教场所,如古庙宇、园林等,这些建筑不
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游客们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义乌的传统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根基,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是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义乌的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光芒,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希望义乌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义乌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义乌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义乌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一、历史沿革早在新石器时代,本县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活动。

新中国建立以后,合作乡燕里村、华溪乡里兆村和夏演乡、佛堂镇先后有石碳石斧出土。

1981年,平畴乡木见山发掘的一座西周墓,出土文物有原始青瓷盉、缸、豆、碗、碟、盂、黑釉印纹陶缸、陶罍等,证明当时义乌已不再是蛮荒之地。

相传夏五世主少康封庶子于会稽,号称于越。

本县当时在于越境内,东周时属越国。

公元前339~前329年之间,越为楚所败,浙江(钱塘江)以北被楚占,江以南也臣服于楚。

秦王政(始皇帝)廿五年(前222),定江南,平百越,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

乌伤县境,北接诸暨,南邻太末,大致包括今金华、兰溪、义乌、永康四市县的全部,东阳、磐安、武义、浦江四县的大部和仙居、缙云的一小部分。

西汉仍因秦制。

“新莽”朝改乌伤为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名乌伤,属会稽郡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分县西面一部分辖境置长山县(今金华、兰溪)。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县南面一部分辖境置永康县。

宝鼎元年(266),原会稽郡西部分出设东阳郡(郡治在长山,即今金华市区),本县归东阳郡管辖。

历经晋和南朝的宋、齐两朝270多年,隶属关系未变。

梁、陈两朝(503~589),东阳郡改称金华郡,本县仍隶属之。

隋平陈,金华郡一度改置吴州。

开皇九年(589),废吴宁县,分5乡入本县。

十三年,分吴州置婺州。

大业三年(607),州复为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东阳郡改称婺州,将本县划出设稠州(亦作绸。

绸、稠通用。

今稠城镇名称源于此)。

六年,稠州分置乌孝、华川两县。

乌孝县治在乌伤县旧址即今稠城镇;华川县治已难确指。

七年,废稠州,两县合而为一,称义乌,属婺州。

这是县名义乌之始。

垂拱二年(686),县东面废吴宁时并入的5乡,仍划出重置东阳县。

天宝十三年(754),又分县北面一部分加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即今浦江县。

五代十国至两宋,本县均属婺州。

元代,本县隶属婺州路。

义乌的传说故事

义乌的传说故事

义乌是浙江省的一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一些关于义乌的传说故事:
1. 鸡毛换糖:相传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由于战乱不断,义乌地区的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十分困难。

为了生计,他们开始用鸡毛换糖,然后再将糖卖给其他地方的人。

这种生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义乌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

2. 孝子祠传说:相传在宋朝时期,义乌有一位孝子名叫朱寿昌。

他的母亲生病了,需要一种珍贵的药材才能治愈。

为了给母亲治病,朱寿昌不远万里,四处寻找这种药材。

最终,他在一座山上找到了这种药材,并将其带回家中,治愈了母亲的病。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孝心,就在义乌修建了一座孝子祠。

3. 义乌兵的传说:明朝时期,义乌地区的农民因为生活困难,纷纷参军。

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被称为“义乌兵”。

据说,义乌兵在战场上非常勇敢,他们的战斗力很强,常常能够以少胜多。

这些传说故事不仅反映了义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义乌地理

义乌地理

四、义乌的人文地理
1、佛堂现今概况
佛堂镇位于浙江中部,义乌市南部,距中国小商品城十五公里。东与东阳
市交界,南与赤岸镇相连,西与义亭镇、金东区接壤,北与江东、稠江街
道相邻。佛堂全镇区域面积134.1平方公里,辖106个行政村,1个社区, 总人口超过20万。2013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4亿元,公共财政预
义 乌 概 貌
德胜岩---位于义乌城北后宅街道内,又称稠岩,
它是义乌的开端,是义乌的精神象征。
海拔高381.7米
义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 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 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 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 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年 平均日照2129.7小时。
东塘狗肉 大陈楂林一带很早就流传下来 的一种风味美食。由现杀活狗烧烤 而成。老嫩得当,香气扑鼻。
未来义乌旅游产业布局规划
义乌将按照“一核、两翼、三片、四带”的总体布局强化资源整合。 一核:城区重点推进旅游与城市一体化发展,以丝路新区、国际商 贸城、丝路金融小镇、国际文化中心、异国风情街为重点,发展城 市旅游,打造商务购物娱乐核心区。 两翼:推进义东北和义西南发展,打造以汽车文化旅游区和福田— 廿三里休闲度假区等为核心的义东北汽车运动与休闲度假区,以双 林文化园、佛堂古镇为核心的义西南双林文化与古镇旅游区。 三片:建设义北生态养生片、义西乡村休闲片、义南文化旅游片三 大片区,北部打造大陈、苏溪等地的生态养生旅游项目,西部加快 城西、上溪、义亭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南部依托佛堂、赤岸等地文 化基础,加快文化养生度假等新产品开发。 四带:充分挖掘市域自然人文景观,建设义乌江文化风景带和城 区—苏溪—大陈旅游带、城区—佛堂—赤岸旅游带、城区—城西— 上溪—义亭旅游带,将沿线旅游景点、小镇串联成片,发展自助旅 游和自驾车游,建设都市休闲度假圈,构筑居民与游客共享的慢生 活空间。

千面义乌文化简介

千面义乌文化简介

千面义乌文化简介
千面义乌文化是指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所代表的多元文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文化符号。

它得名于“千面之城”的美誉,主要因为该城市是一个商业、工业、物流和文化中心,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文化、思想和经验,形成了风格各异、多样性丰富、富于创意的文化生态。

千面义乌文化的主要特点包括:
1.多元性:义乌市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代表,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来
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多元文化融合。

这种多元性不仅体现在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也展现在人
文、艺术、科技、环保等各个领域。

2.创新性:义乌市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和市场机遇,吸引了众多
商家、创业者和设计师。

这些人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和理念,打
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了义乌市的经济和文
化繁荣。

3.开放性:义乌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接纳了来
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

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经济贸易上,也表现在文化思想、交流合作和人际关系上。

4.传承性:义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深深根
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中。

义乌市的人们通过不断的继承
和发展,让这些传统更加丰富多彩,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千面义乌文化是一个兼具多元性、创新性、开放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符号。

它代表了义乌市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断变化和丰富多彩的面貌。

义乌发展历程

义乌发展历程

义乌发展历程义乌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小商品贸易城市。

义乌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初创阶段:义乌的商贸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当时的义乌是一个以农村生产为主的贫困县城。

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义乌开始逐渐从农村向城市转型。

1979年义乌成为温州市的一个县轄市,这标志着义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初步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义乌开始着力发展小商品贸易市场。

当时的领导层提出了“西区提“著名的方针,以发展义乌特色产品,拓宽市场,提高贸易规模。

这一举措使得义乌的小商品市场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买家和商家。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阶段:20世纪90年代,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这一时期,义乌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同时,大量的外资进入义乌,促进了义乌市场的国际化。

与此同时,义乌的物流体系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市场的繁荣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规模稳定提升阶段:进入21世纪后,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贸易中心。

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各类服务也不断完善。

义乌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成为中国及全球小商品贸易的重要基地。

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阶段:随着义乌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义乌逐渐成为国内外商家争相合作的热门城市。

越来越多的商品从义乌出口到全球各地,义乌也成为了国际间商品交易的重要节点。

同时,义乌也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力争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

总之,义乌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农村到城市,由小市场到大产业集群的过程。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义乌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积极的市场拓展,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城市。

义乌民间故事

义乌民间故事

义乌是浙江省的一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关于义乌的民间故事:
1. 义乌的由来: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的勾践为了复仇,派范蠡在诸暨南门外的山上建立了一座城池,用来训练军队。

后来,这座城池被称为义乌,因为这里的百姓以义气为重,非常讲信用。

2. 义乌的“鸡毛换糖”:在过去,义乌的百姓生活比较贫困,为了生计,他们经常用鸡毛换糖。

这个故事反映了义乌百姓的勤劳和智慧,也成为了义乌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3. 义乌的“十八腔”:义乌有着丰富的方言文化,被称为“十八腔”。

据说,这是因为义乌的地形复杂,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很大,形成了独特的方言文化。

4. 义乌的“小商品城”:义乌是中国著名的小商品城,这里的商品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商人和游客。

这个故事反映了义乌人的商业智慧和创业精神。

这些民间故事反映了义乌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是义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乌历史文化
义乌历史悠久,建县于前222年,距今已有2232年的建县史,1988年撤县建市。

据金华府志》记载:“东汉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54年皇太孙刘辉有潜德,锡封于乌伤,为‘义阳王’,号‘乌伤郡王’,以镇越中,命威寇将军杨茂扶驾,以辅之。

刘辉是义乌历史上有姓氏记载的第一任县官,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同时也孕育一大批名人志士。

都以他们的文章、精忠报国的精神以及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而闻名于世。

初唐四杰----骆宾王(619--687),字观光,唐初诗人。

抗金名将----宗泽(1059-1128),字汝霖。

宋代抗金名将。

明白刚直士----徐侨(1160--1237),南宋著名的政治家。

出污泥而不染----黄溍(1277-1357),字晋卿,稠城人,元代史官。

一代名医----朱丹溪(1281-1358),原名朱震亨,字彦修,赤岸人。

河神----朱之锡(1623-1666),在鲁西南和苏北地区,被当地人民颂称为“河神”。

语言学家----陈望道(1891-1977),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

湖畔诗人----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

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历史学家----吴晗(1909-1969),原名春晗。

吴店苦竹塘村人。

著名历史学家。

驻台大将军----蒋仲苓,2000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常委、副主席。

生物理学家----何琦(1902-1970),原名存章,字希韩,东河人。

公共卫生学家----朱章赓(1900-1978),又名季青,陇头朱里人。

著名公共卫生学家。

棉作学家----冯泽芳(1899-1959),字馥堂,赤岸人。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中国棉区划分和棉工业布局研究的专家之一。

学术界上认为棉区的划分是其最大的贡献。

水稻专家----周拾禄(1897-1979),1921年毕业后在东南大学试验场作水稻试验工作。

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入选《南方周末》、《中国妇女》等评出的2002年年度人物、“CCTV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

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曾评价说:“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


义乌山清水秀,名胜古迹多。

铸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的双林铁塔,建于宋嘉定六年(1213)的古月桥,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黄山八面厅,明清乔亭蟹钳形墓葬群,及朱丹溪墓和冯雪峰故居等6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级保护单位有松瀑山摩崖题刻、善慧傅大士塔、方大宗祠等35处,还有双林寺、德胜岩、瑞峰寺等10处寺(庵),为群众游览和开展合法宗教活动场所。

华溪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

义乌物产丰饶,红糖、火腿、南枣被称为义乌“三大宝”饮誉海内外;豆腐皮、腐竹、白字酒、山花梨等名土特产,历史久、产量大、质量上乘,古今中外屡获殊荣。

义乌特产主要有南枣、蜜枣、红糖、火腿、豆腐皮、顶陈酒、山花梨。

义乌市是浙江省第二产粮地区,农作物品种多又加盛产红糖,制作食品原料丰富。

义乌小吃,聪明手巧的义乌人在辛勤劳作之余,制作出了许多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多达数十种。

有些小吃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东塘狗肉:大陈楂林一带很早就流传下来的一种风味美食。

由现杀活狗烧烤而成。

老嫩得当,香气扑鼻。

上溪牛杂:义乌上溪、吴店一带历来就有屠宰牛的场所,当地人将牛舌、牛血、牛蹄、牛杂等用上溪特有烧法烹制出“牛系列”,味鲜美微辣,久尝不厌。

佛堂白切羊肉:传统的佛堂白切羊肉,取本地山羊,宰杀去毛、去头、去爪、去内脏后,先用线绳扎紧四肢,用羊血均匀涂刷山羊表皮,晾干后整头羊下锅、烧、闷、浸泡熟后,取出晾干,香气扑鼻,所切羊肉蘸以葱、姜、酱油的调料即可,味道极佳。

神仙鸡:神仙鸡俗名无水鸡,即蒸鸡不用水,而是用黄酒,一只两斤重的鸡加两三斤黄酒。

将鸡放入陶钵内,再加黄酒和姜,若不喜甜食,就加盐。

一般义乌人传统的蒸鸡法是加红糖,也可放几片瘦猪肉。

大约两个小时后即可。

此时的鸡香气四溢,肉又酥又软,入口即化,筷子一夹,骨肉分离。

东河肉饼:又叫“夹肉双层麦饼”。

是把面团拉成的一个薄如宣纸的大饼,放进一口平底锅中油煎而成。

薰香、色若琥珀。

东河肉饼诞生地在义乌东河乡的东河村。

因其制作考究、味美色佳而美名远扬。

东河肉饼有“传儿媳不传女儿”一说。

手牵面:也叫拉拉面。

是优质面粉加入少量食盐,用水揉成软面,放置一定时间,搓面成若干小段,再用菜油抹上,上覆湿巾,食时把面随拉随扔,拉成长条,放沸水中煮熟后加佐料作餐。

赤岸豆皮素包:主要用义乌当地特产豆腐皮做成,豆皮素包馅料品种多样,荤素搭配更显美味。

如萝卜牛肉,肉质的鲜美、豆皮的松脆。

荞麦老鼠:和好荞麦团后,搓成大拇指粗的面条,切成寸许小段,以中食二指夹取面团,在米筛上按卷成中空,即成“满背筛花,腹内两疤”形似小老鼠故得名。

外成筛孔花纹面块,入沸水内与时令蔬菜同煮,做成后荞麦的香味扑鼻,美味可口。

丹溪酒:丹溪故里的百姓以红曲酿酒已有上千年历史。

据传,宋代已有义乌人通过运河,将酒运到开封。

丹溪故里的百姓以红曲酒烹饪菜肴,色香味倍增,凡民间喜庆、婚宴、走亲、访友皆以酒为礼。

酱油豆腐:作为义乌人往往喜欢加点酱油配着熟豆腐吃。

义乌红糖:流行于义乌上溪镇,以往,家家户户切红糖,老少皆宜。

义乌,拥有著名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

义乌是个市场大市,购物旅游独树一帜,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4A级购物旅游区,可谓“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义乌是浙江的地理中心,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

义乌距省会杭州约140公里,火车动车组最快40多分钟。

义乌机场是全国第二个县(市)级中型航空港,距义乌市区5.5公里,距金华市区50公里,有来往广州、北京、汕头、厦门、深圳、长沙等地的航班。

杭金衢高速、金甬高速穿境而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