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干部原则

合集下载

干部交流的原则

干部交流的原则

干部交流的原则干部交流是促进组织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干部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干部交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交流的首要原则。

党组织应通过制定政策、规定和程序,对干部交流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有效管理。

在干部交流中,应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确保干部交流工作的正确方向。

2.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是干部交流的重要原则。

在干部交流中,应注重选拔和培养具有优秀品德、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操守的干部。

同时,也要重视干部的才能和能力,注重培养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够胜任工作的干部。

在选拔和培养干部时,应将品德和才能综合考虑,以德为先,以才为辅,实现德才兼备。

3. 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是干部交流的核心原则。

在干部交流中,应注重选拔和培养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

实绩是衡量干部实际工作成果和贡献的重要标准,应将实绩作为选拔和培养干部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要重视群众公认的意见,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作为选拔和培养干部的重要参考。

4. 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原则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原则是干部交流的重要推动力。

在干部交流中,应统筹兼顾各个方面,既要考虑组织的需求和利益,又要考虑干部的个性和特点。

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探索新的交流模式和机制,提高干部交流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5. 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原则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原则是干部交流的基本保障。

在干部交流中,应依法依规进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干部交流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也要积极稳妥地进行干部交流工作,避免出现不良后果和影响。

在实施干部交流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和计划,确保工作的积极稳妥推进。

干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什么

干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什么

干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什么一、干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遵守党的领导干部管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和干部工作条例,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得以贯彻执行。

2. 民主、科学、依法干部管理必须秉持民主、科学、依法的原则,确保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的公平公正,确保干部工作规范有序。

3. 公开、透明、监督干部管理必须注重公开、透明,并接受党内外监督。

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等工作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监督。

4. 实事求是干部管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考核等方面,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方针政策。

5. 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关系干部管理必须正确处理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关系,既要重视干部的政治忠诚和思想品德,又要重视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

二、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选拔任用是干部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实践中,建立健全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确保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

(1)定期招考干部定期招考干部是指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空缺情况,定期举行公开选拔和考察培训,选拔优秀干部。

定期招考干部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

(2)干部干部补充机制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健全干部补充机制,及时引入新鲜血液,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干部培养和教育制度干部培养和教育是确保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的干部培养和教育制度,可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

(1)培养选拔优秀党员干部培养和教育制度要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党员,激励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不断成长,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定期培训干部培养和教育制度要规定定期培训的工作安排,以不断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3. 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干部考核评价是干部管理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可以激励干部工作动力,增强工作责任感。

(1)年度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以及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战略思考探讨

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战略思考探讨

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战略思考探讨CATALOGUE目录•引言•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的背景与意义•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现状分析•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战略思考•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践探索•研究结论与展望CHAPTER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01党管干部原则的提出与意义02当前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存在的问题03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CHAPTER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的背景与意义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党管干部原则的历史传承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保障国有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强化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推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CHAPTER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现状分析干部素质提升通过党管干部原则的实施,国有企业干部的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领导能力等方面。

干部管理规范化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的实施,使得干部管理更加规范化,包括干部选拔、任命、考核等环节都得到了更加严格的规范。

组织保障党管干部原则的实施,为国有企业的组织保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确保了企业重要岗位的干部配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问题制度建设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CHAPTER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战略思考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的领导030201完善选拔任用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培训与考核,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加强培训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干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

强化考核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加强监督与约束,防范廉政风险CHAPTER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践探索案例一:某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的成功经验背景介绍具体做法经验总结背景介绍具体做法经验总结案例二010203背景介绍具体做法经验总结背景介绍具体做法经验总结CHAPTER研究结论与展望03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践经验研究结论01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性02党管干部原则对国有企业的积极影响研究不足之处本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在研究具体实施策略方面缺乏更加详细的探讨。

干部管理制度

干部管理制度

干部管理制度内容提要:一、党委按党管干部的原则二、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的原则三、选拔任用干部的条件一、党委按党管干部的原则对全区机关环节干部、企业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实行统一管理。

二、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的原则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2.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客观公正、XXX的原则。

4.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三、选拔任用干部的条件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2.具有组织领导协调能力。

3.工作作风扎实,工作实绩突出。

4.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5.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

四、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度1.推荐干部要遵循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推荐干部。

2.组织推荐,必须经过严格的组织考核和集体讨论通过,一把手负主要责任,其他成员负一般性责任。

组织推荐,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其程序是:召开干部推荐大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填写推荐票、统计推荐票,经过综合分析和集体讨论,最后确定考察对象。

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能列为考察对象;群众推荐,通过10人以上联名或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半数以上群众联名,推荐者负同等责任;个人推荐,推荐者必须全面熟悉了解推荐对象各方面情况,必须负责任地向干部主管部门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推荐者负全部责任。

3.在干部推荐中,对属于了解不深,考核不细造成的失真、失误,要对推荐者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对属于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推荐者相应地纪律处罚或追究法律责任。

五、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度1.干部考查工作实行党委书记一把手责任制,党委书记负责组织、安排整个考查工作,并对考查的内容、程序、结果负总责。

2.干部考查要遵循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原则。

3.在干部考察时,以德、能、勤、绩、廉为干部考察的主要内容,即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坚持六项原则 搞好干部选拔任用

坚持六项原则  搞好干部选拔任用

坚持六项原则搞好干部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六项原则,即: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这六项原则,贯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始末,至关重要。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新形势下干部工作规律性认识。

党管干部,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

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保证干部工作的正确方向。

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使选拔任用的干部,既是思想解放、锐意进取,理论知识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高素质领导人才,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带头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必须改进党管干部方法,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机制和管理监督干部的科学机制。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党的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也是党的用人标准的高度概括。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为干部的德才标准赋予了时代内涵。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就是要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真正把那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始终做到以德量人,用干事的干部,坚持德才并重、以德为先;以能用人,用开拓型的干部,坚持用有能力、有魄力的干部;以勤识人,用发展型的干部,坚持用事业心强、勤奋敬业的干部;以绩取人,用干练明白的干部,坚持重政绩、重实践、重公论;以廉择人,用勤政廉洁的干部,坚持既考察政绩,又考察廉政情况,用那些既干事又廉洁的干部。

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和运用,是考核和评价干部的重要原则。

把党的干部政策、标准交给群众,把选拔的职位、条件公布给群众,让群众充分表达自已的意愿,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把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浅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浅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浅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工作,对干部工作实行统一决策,对各级各类干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

几十年来,这一原则在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促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遇到了许多需要研究的新情况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坚持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相结合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原则。

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是干部工作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选人要坚持人民公认,注意社会公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多样化,干部的衡量、识别、考察和管理监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只有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挥群众广泛参与的作用,才能选准用好干部。

从根本上说,坚持党管干部与坚持群众公认是一致的。

这种一致性的基础在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党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为人民谋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

党组织选干部也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挑选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人。

正因为如此,让群众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只会有利于各级党组织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把德才兼备、党和群众都满意和放心的干部选拔上来。

选拔出来的干部也只有得到群众的公认和接受,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实践的组织者、领导者。

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原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决扩大民主,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机制上真正解决依靠群众选人用人的问题,在干部工作中实行广泛的民主参与,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把干部工作置于最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要扩大群众的知情权,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了解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和程序。

要扩大群众的知人权,通过适当的方式让群众了解干部的情况,发挥群众识别、评价和监督干部的作用。

党总支选举工作制度

党总支选举工作制度

党总支选举工作制度一、总则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规定,为规范党总支选举工作,保证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选举原则1. 党管干部原则:党总支选举工作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确保选举工作符合党的要求和干部群众的意愿。

2. 依法选举原则:党总支选举工作必须依法进行,确保选举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公正性。

3. 群众公认原则:党总支选举工作必须注重群众公认,选出能够代表群众利益、得到群众拥护的党支部领导班子。

4. 民主集中制原则:党总支选举工作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

三、选举组织1. 党总支选举工作由党总支委员会负责组织,选举工作小组具体实施。

2. 选举工作小组由党总支委员会成员组成,负责制定选举方案、组织选举活动、监督选举过程等工作。

3. 选举工作小组应当设立选举监督小组,负责监督选举过程,处理选举中的问题和建议。

四、选举程序1. 提名候选人:候选人提名应当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提名人可以是党小组、党支部或者党内外群众。

2. 确定候选人:根据提名情况,选举工作小组应当充分酝酿、讨论,根据候选人条件,确定候选人名单,并进行公示。

3. 选举投票: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

每个党员有一票表决权。

4. 计票和公布结果:选举结束后,选举工作小组应当及时进行计票,并公布选举结果。

5. 报批和备案:选举结果应当报请上级党组织审批,并备案。

五、候选人条件1. 党总支书记候选人应当是本单位有被选举权的中共正式党员,党龄3年以上,具有较强的改革发展和开拓创新意识,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工作思路清晰,驾驭全局工作能力强。

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中层以上干部,近三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等次,身体健康。

2. 党总支委员候选人应当是本单位有被选举权的中共正式党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政治思想坚定,大局意识强,综合协调能力比较强。

干部管理制度内容

干部管理制度内容

干部管理制度内容一、干部管理制度的基础1. 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目的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依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的中坚力量。

因此,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管理,保证干部的政治品质和业务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执行力,为党和人民事业的胜利推进提供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2. 干部管理制度的原则(1)党性原则。

干部必须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守党的纪律,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2)民主原则。

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必须坚持民主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搞好干部民主管理。

(3)关爱原则。

干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关心爱护、激励激励干部。

要注重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倾听干部心声,鼓励干部勇于创新、甘于奉献。

(4)激励原则。

干部管理制度要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干部,努力使每一位干部在岗位上都感到幸福、快乐、有成就,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

二、干部管理制度的内容1.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干部管理制度的核心。

一个单位的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是否合理。

因此,建立科学、公正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1)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干部选拔任用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选拔委员会、考察、考核等程序,进行综合评价,选派胜任者担任领导职务。

(2)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的资格要求。

干部选拔任用的资格要求要明确,对于担任不同职务的干部应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确保任人唯贤。

2. 干部培养和教育制度干部培养和教育制度是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和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手段。

(1)加强干部培训。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2)建立定期培养干部的机制。

建立健全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对优秀的干部定期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这是新时代干部工作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为如何选人用人指明了方向。

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工作,对干部工作实行统一决策,对各级干部实行分类管理。

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保证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对社会改革事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是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

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为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领导干部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素养。

特别是在当今的新的历史时代下,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那些真正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个干部做得再好,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谋福利,得到人民的认可。

人民满意是做好做坏的最好检验。

干部应该发扬民主,在工作中走群众路线。

只有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广泛参与的作用,才能选好用好干部。

党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

党组织选干部也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选能够更好为人民服务的人。

选拔出来的干部只有被群众认可和接受,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实践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坚持党管干部,必须依法管理干部,完善监督制度。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的基本方略。

干部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

干部管理法制化就是把干部管理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变成法律法规,使之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家意志,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任免、管理和监督干部。

党管干部的原则

党管干部的原则

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

党管干部,主要是指各级党委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党要加强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二是推荐和管理好重要干部;三是指导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四是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检查监督。

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质,就是要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关键要把撞好以下几点:(1)干部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必须由党委负责制定,不能政出多门。

在各级党委内部,也要有合理的权限划分。

凡属关系全局性质的干部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干部的基本标准,必须由党中央统一制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必须由党中央决定或批准。

地方和部门党的组织在贯彻执行中,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规定和干部标准以及改革措施。

但这些具体规定必须与中央的方针、政策相一致,有的在实施前,还要报经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审批。

(2)各级、各方面的重要干部必须依照权限,由各级党委直接管理,决定任免和推荐。

在这个原则下,干部管理的有关工作,可以由党委组织部门统一办理,也可以由党委其它部门办理,还有一部分由政府人事部门办理。

但不论怎样分工,都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党委组织部的协调和指导下,严格按照党的有关规定办理。

(3)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经党委集体讨论,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出决定,不能由任何个人专断。

(4)正确处理党委推荐干部与人大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免干部的关系。

党中央和地方党委向国家机关推荐领导干部,是实现党对国家事务领导的重要保证,是执政党地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

但是推荐干部不同于直接任命干部。

选举和决定任免国家机关领导干部,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

机关干部管理制度

机关干部管理制度

机关干部管理制度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机关干部管理工作,提高机关干部管理水平,保证机关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本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的干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关干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忠于职守,恪守纪律,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机关干部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

党组织是领导干部工作的核心,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二)分类管理原则。

按照干部的身份、职务、性质等特点,实行分类管理,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措施。

(三)高标准选人用人原则。

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并重,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和标准,保证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合理性。

(四)鼓励联系服务原则。

发挥干部和人材的作用,加强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的人材工作,加强对干部的联系服务和关心爱护,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第二章干部选拔任用第五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平等、竞争、选拔优秀人材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确保选拔任用到位、公正、透明。

第六条干部选拔任用应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能为重的原则,综合考虑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身体条件、品德操守、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表现,注重选拔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干部。

第七条全国性组织在本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公开招聘。

对需要公开竞聘的岗位,按照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通过媒体、网站等方式广泛宣传,择优组织竞聘。

(二)内部选拔。

按照本单位内部选拔的程序和标准,推荐干部参加竞争。

(三)组织选拔。

对干部选拔任用中需要进行考核的干部,应当通过组织问询、考察、谈话等方式进行评价。

(四)委任录用。

对教育、医疗、科技等特殊岗位的干部,委任录用时,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考核通过,并进行严格的组织审查。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党管干部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党管干部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指由党来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党的干部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必须适应党所处的环境和政治任务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原有的选任干部的标准、方式与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任务转换的需要,迫切要求进行彻底变革。

首先,在选任干部标准上实现了突破。

干部队伍必须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将这一干部“四化”方针写入党的文件中。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第一次将干部“四化”方针载入党章,作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与根本标准。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要求,“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

”至此,新时期选任干部必须坚持和实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已初步形成。

其次,在选任干部方式方法上实现了变革。

把群众公认、社会公论作为评价与衡量干部的主体,但群众公认也不是人人都去作决定,也不可能人人都说了算,而必须创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于是,在以往走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在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创造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等多种方式。

新时期选任干部必须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与依法办事的原则便应运而生了。

其三,上述干部标准与选任方式的变革,对原有的干部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对党管干部原则也增加了内涵。

原有的干部管理体制,是各级党委对所有的“国家干部”实行高度统一的、单一的任命制,然而,执政后的实践证明,这种高度集中的单一、封闭式的管理体制,不但没有管好管住众多的干部,也使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而且导致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

干部任免工作制度

干部任免工作制度

干部任免工作制度一、总则干部任免工作制度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原则,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的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公社等单位的干部任免工作。

二、干部选拔任用原则1. 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党的组织路线,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领导权、决定权归党的组织。

2.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坚持公开选拔、公平竞争、公正用人,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 民主集中制原则。

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发挥领导机关的集体智慧,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正确方向。

4. 注重实绩、选拔贤能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干部的实践能力和工作实绩,选拔任用优秀干部。

5. 依法依规选拔任用原则。

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件和程序,依法依规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三、干部选拔任用条件1. 政治素质。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业务能力。

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

3. 道德品质。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4. 工作实绩。

勤奋工作,实事求是,为民务实,成绩显著。

5. 群众公认。

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高的威望。

四、干部选拔任用程序1. 民主推荐。

由党的组织进行民主推荐,也可以由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进行民主推荐。

2. 组织考察。

对民主推荐中推荐人选进行组织考察,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

3. 酝酿协商。

根据组织考察情况,进行酝酿协商,提出干部选拔任用初步方案。

4. 集体讨论决定。

党的组织对干部选拔任用初步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领导者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领导者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领导者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领导者的选拔任用是领导者素质和能力提高、领导群体结构和整体效能优化的重要环节。

(-)领导者选拔任用的原则做好选拔和任用领导人才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这是干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其实质是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就是要始终坚持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由党来制定;各级各类干部的管理、决定任免或推荐提名,必须由各级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必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进行;必须加强党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检查,保证干部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干部管理的方法。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这是党的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

任人唯贤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德才兼备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基本要求。

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优秀干部,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是要在干部工作中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机。

坚持注重实绩原则,就是要把干部的政绩,作为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

在识别和评价干部的政绩时,要做到全面、客观、真实、科学,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

对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干部,要予以鼓励和表彰,并委以重任,激励他们更好地前进;对那些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工作平庸或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的人,决不能提拔重用,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干部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主要特征。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必须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疏通干部能上能干渠道,更好地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好干部原则

好干部原则

好干部原则
好干部原则是指优秀的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好干部原则:
1. 党的原则: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服从党的领导,模范执行党的决策。

2. 为民原则: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任人唯贤原则:注重选拔干部的科学性,坚持能上能下、有令必行、失职必究,公正评价干部绩效,推动干部队伍良性竞争和优胜劣汰。

4. 自律原则:严守纪律和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廉洁奉公,做到清正廉洁,秉公执法。

5. 能力过硬原则: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学习和钻研,勤奋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6. 领导能力原则:善于团结、激励和带领团队,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善于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够有效推动工作的开展。

7. 诚信原则:言行一致,守信用,信守承诺,讲求诚信待人,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这些原则是优秀干部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能够帮助干部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更好的贡献。

干部管理规定

干部管理规定

为适应新时期,新任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一步规范干部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按着干部“四化”方针和党的先进性要求,结合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一、干部管理原则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管干部是宪法赋予我们党的职责所在,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贯彻管少、管活、管好的原则.管少是将以干部进行分层级进行管理,即阶梯形或金字塔形管理,实行层级管理负责制.管活是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的前提下,因事因地因人灵活机动掌握条款细则,不全部搞照本宣科.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制定对策.管好是以教育引导为前提,规范干部行为,教育管理出好的干部,不以待干部违法违纪事件发生后处理干部为目的,而已教育和管理出不违法违纪干部为目标.三坚持管干部与用干部相结合的原则.管理干部是在用干部的前提下对干部进行管理,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对干部加以规范,因此,管干部的过程也是用干部的过程.做到大胆地用干部,大胆地管理干部.四坚持以提升干部团结力、决策力、执行力、发展力为标准的原则.真正使干部上下一心,团结步调一致、精神振奋、共谋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工作思路的确清晰,措施过硬,落实执行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干劲,形成你追我敢,创业争先的发展局面.二、干部管理权限一乡镇党政班子成员由旗委组织部负责直接管理,二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直接管理.三村级两委委员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直接管理.三、干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管理.一干部培训与干部学习1、定期培训:由乡党委负责组织乡村干部定期举办科技、法律道德等各方面的培训班,每年定期举办大型综合培训班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8学时;每年要针对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培训班不少于8次,每次不少于4学时;积极组织乡村干部参加旗级组织的各类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旗农牧民培训中心学习各类技能.2、流动培训:由乡党委、政府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组建农牧业技术宣讲团、法律法规宣讲团、技术技能宣讲团等利用农闲时间深入各村举办各类流动培训班,每年深入每个村流动培训不少于3次,培训以讲座和电教为主.3、实行乡干部每周学习日制度.即每周五组织乡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内容包括涉农法律、法规、各级各类条例、办法、制度、各类适用技术与技能、理论知识与党的方针政策等.每月组织一次学习笔记检查和相关内容的考试,全年累计3次笔记不合格或3次考试不及格的干部年内不得评优、评奖,并扣罚奖励工资.4、实行干部经常性自学制度.自学内容以理论性研究为主,乡党委、政府每季度指定一项理论研究自学课题,每季度乡干部做自学课题相关理论学习笔记不少3000字,村干部少于1000字.乡干部每季度上交相关理论课题研究1篇,字数不少于1500字.5、组织好村级干部远程教育.每月不定期组织村级干部和党员收看党员电教频道节目,并做好收看记录.二干部工作管理1、考勤制度:由乡党委、政府负责制定乡村干部考勤制度,乡干部除法定休息日外,全部按时上班,每天工作不少于6小时.乡干部实行工作日不定期、不定时点名制.对于迟到、早退、旷工一次者给予相关金额的罚款,发现3次者亮出黄牌,年内不得评优评奖并扣发奖励工资.屡教不改者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直至开除.村干部实行坐班制,各村制定坐班日程安排表上报乡党委备案,乡党委政府成立违纪检查组不定期深入各地检查在岗情况,每发现1次不在岗给予口头警告一次并扣发一定金额工资.口头警告3次者给予黄牌警告,年内不得评优评奖,黄牌警告2次者是支部成员的予以调整,村委会成员者的交村民予以罢免.2、工作安排:每名干部要对自己分管的业务工作和村级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的安排部署,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即每日做什么要心中有数,每周落实什么心中有数,每月完成什么心中有数.年初要有工作安排和计划,年终要有工作落实情况和检查评比,年末要有验收和总结.工作安排条理清、情况明、有侧重、有典型、增强主动性,不等、不拖、不靠.3、工作责任:根据干部职位确定干部工作责任,对地区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实施工作三级责任制度,即乡镇党政正职为一级责任人,相关乡镇党政副职和村级党政正职为二级责任人,相关乡干部和村级副职为三级责任人,一级责任人占责任的50%,二级责任人占责任的30%,三级责任人占责任的20%.4、工作限期:完成每项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都要有一定期限,旗级无明确期限的,由分管干部或各村上报时限审批后实施限期完成制度.乡党委、政府在期限末检查各村完成情况,对于超期未完成任务或目标的,因特殊情况造成的可在期末前上报申请延期一次,并明确延期时限,经批准后可延期,无特殊情况的,每超期1/2期限以内的对责任干部予以口头警告,超期一倍的亮出黄牌,年末不得评优评奖并扣发奖励工资,超期一倍以上的除亮出黄牌外,对干部予以降职或调整.5、工作效果:对于干部落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效果都要给予一定的评价,评价分四个等次,即优秀、较好、一般、较差.优秀等次是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效果明显;较好等次是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一般等次是指按时按量完成任务但工作质量上略有差距;较差是指在时间、质量、数量上均存在差距.6、工作汇报:在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过程中,由落实工作的责任干部定期向乡党委政府和项目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的问题、遇到的新情况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也包括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短期工作任务实行周报制度,即每周汇报一次,常年或跨年度工作任务实行月报制度.汇报中除汇报进展情况外, 提交下一步工作目标或完成值,最终工作任务完成后要有总结并申请检查与验收.三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管理1、遵纪守法:必须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不参与黄、赌、毒等违法行为,不参与信奉各种教会,不参与各种非法游行集会,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机密,不散布各种反动言论,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2、作风正派:对事公正、助人为乐、对群众态度不蛮横、不耍特权、不逞威风、不出入各类歌舞厅、夜总会、桑拿浴、按摩室、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擅自动用公车为自己或他人操办私人事宜,不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不用公款旅游.3、清正廉洁:不准向下级单位或干部及群众索要钱物,不接受以各种名义为由的请客和礼物,不利用婚丧喜庆或生日之机,乱发请贴、大操大办、敛取财物、管好家属或子女不收受各种贿赂,不以自己身份或职务为自己亲属或他人谋取私人利益.对发现上述问题的干部,严格按着法律法规及各级相关制度予以严肃查处.四财务管理制度:乡级财务继续实施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各项支出须提前请示,待领导同意后实施,实施结束或出差等需在结束或回乡3日内签批,否则不予处理.村级财务继续实施会计代理中心制度.500元以下的支出需经两委班子会表决通过后方可支出;凡属村级重大公益事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荒山荒坡、林地、机动地承包,村级债务偿还,村级固定资产拍卖、承包,大项财务支出,必须由片长参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会议通过后报乡党委、政府审批,党委、政府同意后方可实施;凡属经党委、政府同意的土地承包、资产处置等实施招标方式进行,确定招标日期后,各村事先通知会计代理中心,代理会计参加竞标会并将承包费交至各村专户,同时将承包合同带回一份备存;凡属村级重大财务支出,必须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记录、财务支出预算、承包合同,工程实施前按财务审批程序预支30%工程款,工程结束后由片长参与验收合格后按合同约定全部兑现;每周周一为财务审批日;高利贷债务偿还除按正常财务审批程序外,在资金兑付时由债权人本人或村干部持债权人的有效证件支付,有效证件复印后审计办备存;用机动地、荒山荒坡偿还债务的,各村提出偿还方案,由片长参加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报党委、政府批准,审计办参与合同起草,帐务处理;村内现金收入必须进入银行专户,否则不予帐务处理;不按上述规定办理,按村级集体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对当事人给予必要的党纪、政纪处分,或移送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四、干部的考核监督一考核内容:考核是对乡村两级干部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态度等进行考察、鉴定评价.要根据干部的岗位职责、任务目标、行为规范、素质要求、并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并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以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和依据.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德主要考核干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能主要考核干部的基本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勤主要考核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绩主要考核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廉主要考核干部的廉洁自律和发扬民主情况.二考核形式: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坚持严格标准、客观公正、全面考核、综合评定.1、平时考核:主要是对“勤”的考察和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干部的工作态度和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每位干部的德能表现、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进行跟踪考核,做到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一名干部.2、年度考核:主要考核工作实绩,通过实地查看,座谈走访,结合有关数字、证件、档案等,对乡、村两级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计分,并排出名次.对乡级年度考核除考核年度实绩外,还要将地区稳定和服务职能的发挥情况做为必要的参数.3、民主测评:重点考核“德、能”,与年度考核同时进行,召开乡级民主测评大会,参加测评的人员除乡、村两级干部和乡直单位负责人外,旗、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召开村级民主测评大会,参加测评人员除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外,还包括全体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4、廉政考核:与年度考核同时进行,要对乡村两级干部廉政勤政方面进行测评,在平时设立廉政监察热线和信箱,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三考核档次:根据年度考核积分和民主测评情况,对乡村干部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档次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同时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对年中和年末连续两次测评不合格票占总票数30%以上的乡干部要予以调离并降职,村干部不合格票占40%以上的要予以免职,是村委会成员的提请村民大会罢免.五、干部的责任追纠与奖励.一直接责任追纠:对因工作安排中造成国家和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在工作安排中直接侵害群众利益的、违反国家有关法令向群众强行乱摊派和征用民工的,对因工作中造成伤亡事故的要直接追纠相关人员的责任,是干部个人的追纠个人责任,是班子整体的根据责任划分追纠整体成员责任.情节轻微的立即责令停止侵犯行为,做出检查,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追纠其刑事责任.二间接责任追纠:对因干部职责范围之内或分管范围之内的工作,因监督不到位或管理不细等失职行为造成国家集体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要间接追纠各级主管领导的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与政纪双开除处分.三干部的奖励:干部奖励除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奖励办法外,对干部应予特殊的关照,因干部除工作环境艰苦外,落实的工作直接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利益,十分辛苦,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乡干部应在农村津贴方面提高标准,村干部也相应提高工资标准.除此而外,增加干部各项重点工作表彰奖励和年终综合表彰奖励指标,对于各项重点工作落实突出的,特别是年终综合考评优秀的干部或班子整体予以重奖,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予以破格提拨.。

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是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培训、监督等管理工作,促进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一、总则(一)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干部管理。

(二)管理原则1、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

2、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品德和才能,把品德放在首位。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选拔任用干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以工作实绩为重要依据。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公开透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选拔优秀人才。

二、干部选拔任用(一)选拔任用条件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勤奋,业绩突出。

4、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二)选拔任用程序1、制定选拔任用工作方案,明确选拔任用的岗位、条件、程序等。

2、民主推荐。

通过会议推荐、个别谈话推荐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3、考察。

对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

4、讨论决定。

根据考察情况,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拟任人选。

5、任前公示。

对拟任人选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6、任职。

公示无异议的,办理任职手续。

三、干部考核(一)考核内容1、思想政治表现。

2、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3、工作业绩和成效。

4、廉洁自律情况。

(二)考核方式1、平时考核。

加强对干部日常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

2、年度考核。

每年对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价其一年来的工作表现。

3、任期考核。

对任职期满的干部进行考核,评价其任期内的工作业绩。

(三)考核结果运用1、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调整交流、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2、对考核优秀的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

3、对考核不称职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调整岗位或降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指由党来管理干部的原则。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党的干部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必须适应党所处的环境和政治任务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

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主要任务是夺取政权,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

根据战争环境和任务的特点,党的干部除军队系统是单独管理外,全部由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组织部来统一管理。

这种由党委和组织部门统一任命、统一调配干部的方法,与当时革命斗争任务是适应的,它有利于党委和组织部门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来统一使用干部力量,并有利于保守干部工作机密,防止敌人破坏。

建国以后,党的主要任务由领导革命战争转变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干部种类趋于复杂化,干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战争年代“一揽子”管理干部的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与环境的需要了。

根据这种变化了的情况,党改变了过去由党委和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干部的制度,实行分级分部管理干部的制度,使干部管理工作同检查业务的工作结合起来。

这种分级分部管理干部的方法,对当时稳定干部队伍和促进干部专业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在1960年以后,干部管理工作又重新收归党委,在组织部内部设立对各类干部分别管理的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党原有的管理干部的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198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指出党管干部原则的主要内容为:“加强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推荐和管理好重要干部,指导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党管干部工作不断得到改进。

如在干部管理权限方面,实行了下管一级的体制;在干部分类方面,将“国家干部”分为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三大类,探索各自特色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方法上,探索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推荐、考核、决定、选举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做法;在理论上,提出了“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这一命题,等等。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

·干部制度
【干部制度】干部制度是干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及其工作机制的总称。

它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服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不同,对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也不一样,相应地干部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是在革命战争年代逐步形成的。

建国后,经过不断的调整、补充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党委领导下的高度统一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这一干部制度曾在过去长时期内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党中心任务的确立,原有的干部制度中有的部分已不适应新情况的发展,党对其进行了修改、调整和改革。

例如,在实际上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并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实行任期制、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以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改变了领导者个人选拔任用干部的做法,逐步建立起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改变了单一的委任制为主体的干部管理体制和任用方式,初步建立了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分类选拔和多种选拔任用方式并存的干部人事制度管理体制和选拔任用模式;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程度和公开程度大大提高,“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被确立为干部工作的基本原则;干部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了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检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同时,干部人事工作法规建设也明显加强。

特别是近年来,党内先后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2000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2年)、《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年)、《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2006年)等法规文件。

这些法规文件一起,初步形成了我国干部人事法规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
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干部制度改革还任重道远。

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改革目标,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干部管理体制
【干部管理体制】干部管理体制是关于干部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管理原则和方法的总称。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建国初期,在党管干部原则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统一的干部管理体制。

这套干部管理体制,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党在民主革命和建国初期所担负的任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任何干部管理体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革。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干部管理体制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形势。

主要表现在:党委对干部的管理包揽过多,党政对干部管理职能的划分没有很好解决;干部管理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及各级党委,下级机关缺乏管理干部的自主权,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配干部;管理办法过死,没有建立分类管理干部的制度;干部调配制度单一,干部“部门所有”现象严重,不能根据事业需要合理流动,造成人才的积压和浪费。

针对这些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着手进行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是提出了对干部要管少、管活、管好的原则,根据分级管理、层层负责、适当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原则上只管下一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精神,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都调整了干部管理范围,提高了下级机关管好干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是明确了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干部的自主权。

企业干部与行政级别逐步脱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激励和约束机制正在形成。

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已经在科、教、文、卫各个部门逐步展开。

三是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以建立公务员制度为重点,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在干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现阶段,必须继续坚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和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机制,从而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

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改革现有干部管理体制,实行领导干部和业务干部的分类管理;实行任期制、任
届制和任职年龄限制,在领导干部中普遍实现有限任职;建立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完善退出机制,疏通领导干部“下”的渠道,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