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间充质干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足, 且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多, 患者病死率较高 , 因而不是一
起排斥反应 , 并且在移植后 M C能够仍然保持着它的多 向 S
种理想的临床 cl M C 是骨髓中除了造血干细胞以外 的另一类具有高 e ,S ) l 度 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不同的诱导条件 下, 可分化为不 同的组 织… , 如骨组 织、 软骨 组织、 脂肪组
p rt tm cl HS ) oe es e , C 是近 年来 的研究 热 点 , 由于来 源不 i e l 但
不 能引起异 体 T细胞 的增 殖 。K t i a r a等 也得 出类 似 结 an 论 。实验证 实 , 大多数 动物 ( 鼠, 如 狒狒 等 ) 内注射或 移植 体 同种 异体 的主要 组织 相容 性 不 相 符 的 M C 能成 活 而不 引 S,
不论来 自与 刺 激 细 胞 、 应 细胞 相 同供 体 , 是 不 同 的 供 效 还
【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移植 ;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R5 32 1 9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6 (00 0 -10 4 63 78 2 1 )2 8- 7 0 0
易被宿主 T细胞识别 , 并能逃脱宿 主免疫系统 的排斥L。 4 】 Eea l 等 研究发现将 M C与异体 T细胞培养后不能引起 n S T细胞增殖。Te s 等 报导即使将 M C与干扰素(F . ) S IN
出MS , C 其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 阔。本文就其在系统性红
斑狼 疮 (y e i l u y e a ssSE 治 疗 中 的研 究进 ss mc u s r hm t u,L ) t p et o 展作 一综述 。
干细胞-免疫细胞相关知识(1)
产品技术产品技术2.免疫细胞技术u DC/CIK u NK u NKT u CAPRI(链式cik)u CTL 1.干细胞技术u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 脂肪干细胞u 牙髓干细胞u 毛囊干细胞u 胰岛干细胞u 自体成纤 3.抗衰老技术u 全身抗衰老:NK细胞、CIK细胞、干细胞(脐带间充干,自体脂肪细胞)u 局部年轻化:脂肪干细胞,自体成纤维细胞干细胞干细胞干细胞来源干细胞医学价值干细胞临床病例干细胞临床标准干细胞使用注意事项干细胞的“干”译自英文“Stem”,意为“树干”和“起源”。
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干细胞分类根据发育阶段可分为:1、胚胎干细胞:ES细胞。
2、成体干细胞EG细胞:神经干细胞、血液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等。
根据其分化潜能可分为:1、全能干细胞:可分化成人体的各种细胞,从而组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最终发肓成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受精卵)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多种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肓成完整个体的能力(间充质干细胞)3、专能干细胞:由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只能向一种类型的细胞分化(肝脏干细胞等)干细胞的四大特性Ø自我更新:干细胞可以通过自我复制,产生与亲本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以保持干细胞数量的恒定可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的特性和大小;Ø多向分化: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入分化程序,可进一步多向(或定向)分化为逐步成熟的次级子代细胞,最终形成功能特异的组织细胞,在组织修复和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Ø自动归巢:干细胞在体内定向迁移至特定的组织部位,在不同环境的诱导下,依赖性地分化为特定的组织细胞。
Ø免疫原性低:脐带、胎盘来源的干细胞表面抗原不明显,免疫原性低,不存在免疫排斥的特性。
生活中的几个现象1、擦伤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皮肤经常会擦伤,7-8天后,受伤的部位会自动愈合,恢复受伤之前的样子。
这是什么原因呢?2、献血一次性抽出200-400ml血液,相当于人体总血量的1/10左右。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批准。
1 2 治 疗 方 法 .
2 1 心理护 理 心理 因素 在 异 体 骨髓 间充 质 干 细 . 胞 移植 治疗 中起 着 重 要 作 用 。S E治 疗 过 程 长 , L 且 症 状反 复发 作 , 重影 响 患者 的身 心 健 康 。患 者 通 严 常 背负 过重 的心 理 负 担 , 加 之 骨髓 捐 献者 和患 者 再
2 .成 都 军 区 昆 明 总 医院 肾脏 风 湿病 内科 )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ytmi lp seyh mao sse c u u rt e t—
用 于分 离血 清 。
S S S E) 一 种 比较 常 见 的系 统 性 自身 免 疫 性 疾 U,L 是 病 , 典型病 变 特 征包 括 多 种 自身 抗 体 阳性 以及 皮 其 肤 、 节、 脏 等全 身多个 器 官或 系统 受 到损 害。 关 肾 S E发 病 多见 于 年轻 妇 女 , 程 长 且 反 复 发 作 。现 L 病 有 的糖 皮质 激 素 治疗 虽 然 疗 效 尚可 , 是 不 良反 应 但 大且需 长期 甚 至 终 身 用药 , 者 心 理 压 力 很 大 。 因 患
解放军 护理杂志
Nu sJ r C^ n PLA i
J Ly 2 1 U O 2
,
2 7 9( B)
异 体 骨 髓 间 充质 干 细 胞 移 植 治 疗 系统 性 红斑 狼 疮 的 护 理
赵 晶 何 洁 潘 兴 华 余 月明。 曹礼 应。 王 晓 华 。蔡 学敏 梁 虹 庞 荣 清 , , , , , , , , ( . 都 军 区 昆 明总 医 院 干 细胞 与 组 织 器 官 工程 研 究 中心 , 南 昆 明 6 0 3 ; 1成 云 5 0 2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H N Z e qi n T N Hu UA G h n a A o
W NG hu y n, e al A C n a t
Th f rs Af l a d e i t fi i te ho pi al o G n ho M s t f ua gz u edi cal Col e e, ua z ou G ng o l g G ng h , ua d ng
m) a d G C F ( ~ i g k n —S 5 0 / g・d . C n i i n n e i e c n i t d o l d r 3 g ) o d t o i g r g m n o s s e f F u a a( 0 m / m d 一 d 一 d 一 d 一 d 一 d p u a t t y o y e l b l n( T 1 m / g・d 一 ・ 一, 6 , 5 , 4 , 3 , 2 ) l s n i h m c t g o u i A G 5 g k 一 ,
pr vi e C n , 51 2 0 o nc , hi a 0 3
A s r c O j c i e T i v s i a e t e f i a y a d a e y o o bi e e e c y b t a t b e t v o n e t g t h e f c c n s f t f c m n d m s n h — m l t m e l ( S ) wi h a t l g u p r p e a b o d t m e l r n p a t t o a S e c l s M C t u o o o s e i h r l l o s e c l t a s l n a i n (P S T i r a m n f s s e i u u r t e a o u ( L ) M t o s O e p t e t A B C ) n t e t e to y t m C l p s e y h m t s s S E . e h d n a in
脐带干细胞的介绍
脐带干细胞的介绍关于《脐带干细胞的介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脐带干细胞坚信妈妈们都了解是一种哪些种类的体细胞吧,它便是我们小宝宝生产出去联接着胎儿脐带的人体器官,它具备许多功效,在医药学上针对它的使用率是较为高的,期待妈妈们能够了解一下脐带干细胞的功效。
针对脐带干细胞这类体细胞,我们一般是能够用于提升小孩的人体免疫系统工作能力的。
胎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美容就是指存有于婴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智能干细胞美容,它能分化成很多种组织体细胞。
运用消灭脐带血清塑造管理体系可取得成功增加人胎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美容,塑造的体细胞具备间充质干细胞美容的基本特点,为创建间充质干细胞美容库和临床医学运用出示了理论意义。
胎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美容具备较高的分裂潜力,可向好几个方位开展分裂。
它在骨、软骨、肌肉、筋腱、肌腱、神经、肝、表皮和心脏等组织工程项目层面具备宽阔的临床医学应用前景。
主要用途胎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美容的适用范围包含:一、能具备极强的激素调节功效,可用以医治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本身免疫系统疾病,减少体细胞或肝脏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映,提升体细胞或肝脏移植的通过率;二、能推动造血功能修复作用,与单一造血干细胞移殖较为,间充质干细胞美容和造血干细胞共移殖能明显提升败血症和不易治贫血等疾病的治疗实际效果;三、能修补损害或变病的组织人体器官,用以医治骨和肌肉衰落病症、心脑血管病症、肝病、脑及脊神经神经损伤和老年痴呆症等。
四、能在身体或身体之外根据微生物因素定项诱发分裂为神经元细胞、胰岛素分泌体细胞等,进而为帕金森、糖尿病等医治出示新的治疗方式,是现阶段干细胞美容科学研究的网络热点之一。
大伙儿看过本文详细介绍的脐带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我们应当都了解有什么了,因此我们建议大伙儿在日常生活中最好针对脐带干细胞这类细胞的作用好好地的记牢。
假如大家的家中是较为颇具的,大家能够为小孩储存一下脐带干细胞,在小孩得病的情况下是有功效的。
勤奋钻研 心系患者记南京市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孙凌云
间充 质干 细胞 移植 治疗 S L E 的 相关机 制 进行了深入探 讨, 其 研究结果 “ 脐血 间充 质干 细胞 对系统性 红斑 狼 疮T r e g / T h l 7
孙凌云 ( 左二) 在层流病房查房
蹦 { A H I A I , , ' ㈧ 州
R £ 鼬 ( E s 2 0 1 3 0 2中国卫生人才 5 5
F | I I I E人 物 ■ 医 路
钱, 解决 他们 的 燃眉 之急 。
首届 “ 十佳 医 生”、 江苏省 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十佳 健 至 终 身治 疗 、 终 身服 药 , 许 多家 庭更 是
通 过 对大样 本临 床研究数 据进 行分层分
析, 发现 异 基 因骨髓 与 脐血 来 源间 充质 干 细胞 移 植疗 效 比较 无显 著 差异 , 间充 质干 细胞 多次输 注并不 增加 临床 疗效 ,
环磷 酰胺预 处理不影I I  ̄ J M S C 移植 疗效 ,
这些 研究 结果 为深入开展 异体 因间 充质 干细胞 的临床应用奠 定了坚 实的基础 。 同时 , 孙凌 云 带领 课 题 组对 异基 因
功; 2 0 0 3 年, 他 带 领 课题 组开 始 进行 骨 的调节作 用” 被 选入 “ 系统性 红斑狼 疮临 会A C I K 会议 上做 报告 , 前期 相 关研究也
髓 间充质干 细胞 移植治 疗系统性 红斑 狼 床转 化研究 ” 专 场报告 。 该研究通 过体 内 已发表在 风湿病学 干细胞 领域 的顶 级杂
病学年 会在 芝加哥 召开, 来 自世界各地的 源性 凋亡途 径均参与此 过程 ; S L E 患者骨 近两万名风湿免疫科医生参加了这个一年 髓 间充 质干 细胞 骨架 异 常 、 迁 移能 力下 德技双 罄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分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20-40岁女性,常有发热、关节肌肉疼痛、皮疹和狼疮性肾炎,约80%-90%的病人有皮疹,特征性损害发生于面颊,形成轻微水肿的红色或紫红色蝶形斑疹。
少数病人有大疱性皮损,病情加重时口唇及口腔粘膜发生红斑及溃疡,病情恶化时可发生高热。
60%-70%病人患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重要的内脏损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有遗传因素、有环境因素(阳光、药物、化学试剂、微生物病原体),雌激素等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
大多数疾病活动期病人出现各种热型的发热,尤以低、中度热为常见。
可有疲倦乏力、食欲缺乏、肌痛、体重下降等。
2、皮肤和黏膜表现。
80%的病人在病程中会出现皮疹。
颊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网状青斑、口腔无痛性溃疡、脱发、雷诺现象。
3、浆膜炎。
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4、肌肉关节表现。
关节痛、关节病、肌痛和肌无力、肌炎、股骨头坏死。
5、肾脏表现。
肾脏受累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乃至肾衰竭。
有平滑肌受累者可出现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
6、心血管表现。
心包炎、疣状心内膜炎、气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
7、肺部表现。
35%患者有双侧中小量胸腔积液。
肺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约2%的病人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50%以上。
8、神经系统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外周神经系统受累。
9、消化系统表现。
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痛、呕吐、腹泻等,其中部分病人以上述症状为首发。
早期出现肝损伤与预后不良相关。
少数病人可并发急腹症,如胰腺炎、肠坏死、肠梗阻,这些往往与SLE活动性相关。
消化系统症状与肠壁和肠系膜血管炎有关。
此外,SLE还可出现失蛋白肠病和肝脏病变,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这些表现通常都会很快得到改善。
10、血液系统表现.活动性SLE中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常见。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综述·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丘美兰陈建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22.065作者单位:350025福州,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丘美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肾内科(陈建)通讯作者:陈建,Email :doctorj1@163.com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是一种以多器官或多系统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SLE 传统的治疗方案,如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虽能有效提高SLE 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但部分患者仍然复发,部分患者治疗无效,这类SLE 被称为难治性SLE ,而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不良反应大,骨髓抑制和感染的发生率高。
SLE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10年来大量实验与临床证据显示干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MSC )、[脐带血MSC (UC-MSC )或其他来源的MSC ]具有显著的组织与细胞修复、抗纤维化、免疫抑制与免疫调节功能。
MSC 在治疗SLE 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理论上MSC 的生物学作用可用于治疗SLE 。
一、SLE 的发病机制SLE 有明显的免疫紊乱,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引起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出现造血干细胞、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NK 细胞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机体失去正常的免疫耐受性,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
1.SLE 存在MSC 异常:研究发现,SLE 患者MSC 存在异常,表现为MSC 生长较正常缓慢,易衰老,传代过程中活力会逐渐丧失[1],因此有些学者认为,SLE 是一种MSC 异常性疾病[2]。
Papadaki 等[3]研究表明SLE 患者骨髓MSC 不能正常支持造血。
2.SLE 的发病与免疫紊乱:SLE 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病[4]。
中西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进展
西药治疗
联合治疗
将中药和西药结合起来,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 副作用。
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 ,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炎症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比较中西医结合治 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VS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或异体细胞 进行治疗的方法。目前用于系统性红斑狼 疮治疗的细胞疗法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移 植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等。
0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 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充分发 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针对病 因进行治疗;西医则注重对疾病的针对性治 疗,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缓解症状、控制病 情。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型药物与疗法的研发
生物制剂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针对红斑 狼疮发病机制的特异性抗体或细 胞因子抑制剂,以减少炎症反应 和自身免疫损伤。
小分子药物
研究开发针对红斑狼疮相关信号 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以调节免 疫细胞的活性,抑制异常的免疫 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突破
整合医学理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等作用。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 尼松、甲泼尼龙等。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药物,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自身抗体产生。常用的免疫抑制 剂包括环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疫疗法
血浆置换疗法
干细胞移植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
干细胞移植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以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器官组织损伤为特征的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肌无力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为患者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细胞是一种拥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潜能的细胞,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来源获得,例如骨髓、脐带血和胎儿组织。
干细胞移植是将这些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去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组织或器官。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细胞移植带来了几个独特的优势。
首先,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以替代受损的组织。
其次,干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并且具有调控免疫功能的潜力。
最后,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重建和重塑免疫系统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患者的干细胞首先会被采集或提取出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培养后,再移植回患者体内。
这样的移植过程涉及到免疫抑制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两个方面。
免疫抑制治疗是为了消除患者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并为移植后干细胞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在移植前,患者通常会接受一段时间的准备治疗,包括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这些治疗可以有效地消除异常的免疫细胞,减少器官和组织的损伤,为干细胞的移植提供更好的条件。
干细胞治疗则是通过移植干细胞来重建和重塑免疫系统,修复受损的器官和组织。
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并产生免疫调节因子,这些因子可以调节和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疗效已经在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例如,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减轻疼痛和关节肿胀,改善关节功能。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干细胞移植可以降低免疫活性,改善皮肤损害和内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干细胞移植治疗对于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有不同的疗效。
外泌体在风湿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风湿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郭晓萱李大可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23年第10期【摘要】外泌体是一种纳米囊泡,不同类型的细胞均可以释放,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从血液、尿液等多种体液中分离得到。
外泌体及其组成成分在细胞间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外泌体可以将其所含成分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从而改变受体细胞的生物活性,与各种风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并在疾病治疗和诊断中有着潜在作用。
【关键词】风湿病;外泌体;微小RNA;研究进展;综述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20 nm的由磷脂双分子层膜包裹的囊泡,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
外泌体的成分包括DNA、RNA、蛋白质及脂质物质,其中微小RNA (miRNA)是一种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在人体中通过转录后抑制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生物学途径的调节[2]。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近期的研究表明,外泌体或许可以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并为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1 外泌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在RA的病理过程中,外泌体主要参与抗原呈递、炎性细胞因子和miRNA的传递以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激活[3]。
RA患者滑膜外泌体具有较高的破骨潜能,这可能导致了其特征性的骨质侵蚀[4]。
FLS来源的外泌体可显著诱导T细胞分化,使辅助性T细胞(Th17)增加,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减少,通过调节Treg/Th17平衡影响RA临床症状,因此,可以作为RA的潜在治疗靶点[5]。
程明等[6]实验发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来源外泌体miRNA-320a对CXC趋化因子配体9有负调控作用,从而抑制RA-FLS增殖和迁移能力。
外泌体来源的miR-155可能通过对趋化因子的调节而促进炎性细胞在RA滑膜中的募集和滞留,进而参与RA的发病[7]。
干细胞移植的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干细胞移植的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通过引入干细胞到患者体内,可以帮助身体生成新的细胞,修复受损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干细胞移植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干细胞移植的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并提供相关的专家意见。
干细胞移植的治疗适应症1. 血液疾病: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血液疾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比如,骨髓移植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通过移植后的干细胞可以生成正常的造血细胞,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
2. 免疫系统疾病:干细胞移植也可用于治疗某些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白塞病等。
通过移植健康的干细胞,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 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细胞移植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通过重置患者免疫系统的平衡,干细胞移植可以减少患者的病症,改善生活质量。
4. 非血液恶性肿瘤:干细胞移植在一些非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比如,干细胞移植可以用于治疗晚期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等。
通过移植后的干细胞,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增强化疗的耐受性。
干细胞移植的禁忌症1. 年龄限制:干细胞移植对患者的年龄有一定的限制。
一般来说,患者的年龄应在18岁至60岁之间,过大或过小的年龄均不适合进行干细胞移植。
2. 严重器质性疾病:干细胞移植禁忌于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如严重心脏病、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由于干细胞移植手术对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较高,这些疾病可能加重术后的并发症风险。
3. 活动性感染:干细胞移植时禁止患者患有活动性感染。
活动性感染的存在可能加重手术后的免疫负担,增加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
4. 孕期和哺乳期:干细胞移植禁止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接受。
这是因为移植手术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同时患者在此期间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照顾自己和宝宝。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
具 有 人类 白细 胞 抗 原 C 5R ⑤ 部 分 低 表 达 HL —D D 4 A; A R;
⑥若 丹 明 (hd mie低 吸收 率 。 其 中 C 4抗 原 是 造 血 干 ro a n ) D3 / 细胞分离纯 化的主要标 志。 祖
高 。 移 植 后 1 0d评 价 其 效 果 : 心 磷 脂 和 抗 dDN 的 自身 0 抗 s A
3 4和 C DW 0抗 原 ; 缺 乏 C 3 C 1 系 相 关 抗 原 ; 9 ③ D3, D7 等 ④
类似急性 系统性 自身 免疫病的一 系列症状 , 包括伴有 心肌梗
死 的冠 状 血 管 病 ( VD)高 血 压 、 小 板 减 少 症 、 C 、 血 肾小 球 肾 炎 及循环 免疫复合物升 高 , 鼠在 6 该 ~8周 龄 时 移 值 了 B C / 6 3
抗 体显著减至正 常水平 。 疫组 织化 学检 测发 现 C D 及 肾 免 V 小球 肾炎 明显 改善, 所有受者 均表现正常 的免疫活性 _ 。 4 】
上 述 现 象 的 机 制 尚 不 完 全 明 了。 但 狼 疮 鼠 W/ 1发 BF 生 年 龄 依 赖 性 造 血 异 常 ,2周 龄 时外 周 血 白细 胞 计 数 较 之 4 1 周龄 时增 加 , 其 干 细 胞 作 C U— 以 F S和 C U 计 数 试 验 , 1 F 第 2
实验性抗 磷 脂 抗 体 综 合 征 ( P ) B L ] A S 的 A B C小 鼠 , 基 因 同 B MT 治 疗 有 效 。 雄性 W/ F 1小 鼠 在 1 1 B 0~ 2周 龄 可 发 生
尝 试 … 。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L ) 自身 免 疫 病 的 典 型 代 表 , SE是 因 此 其 干 细 胞 移 植 的疗 效 及 进 展 倍 受 关 注 。 1 造 血 干 细 胞 的 特 性 造 血 干 细 胞 ( e tpi i s m cl, s 具 有 以 下 特 hmaooe c t es H c) t e l 点 : 绝大多数干 细 胞处 于静 止期 ( 期 )② 高度 表达 C ① ; D
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并 通 过 实 验 研 究 进 一 步论 证 。
[ 2] 吴晋峰.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胆绞痛 12例[ ] 陕 西 中医 , 0 , 1 J. 2 32 0 4
LS IH NM DCN N A E I E IA R S A C 08V L 1 N .2 I Z E E IIEA DM T RAM DC EE R H20 1 第 1 9卷 2期
疗消化系统疾病属寒证者 比较少 , 见于 慢性 胃炎 、 胃下垂 和功 能 [ 曹 江. 8] 定眩汤治疗美 尼尔 氏综 合征 1 8例 [ ] 陕西 中医 ,0 6 3 J. 20 , 2 ( ) 7 9 7 7 :9 . 性消化不 良。如王氏等 报 道用 舒肝 快 胃丸治疗 慢性 胃炎 , 能 9] 顾伟 民.滋肾通腑方治疗 癃闭 4 2例 [ ] 中 国中医急症 ,04,3 J. 2 0 1 有效 改善 临床 症状 , 调节 胃酸分泌 , 保护 胃和十二指肠黏膜 , 且能 [ ( ):9 . 8 4 2 杀灭幽门螺旋 杆菌。香 附 、 青皮 、 白芍 、 枳实 、 木香 、 茯苓 、 厚朴 、 白 [0 康小明. 1] 四逆散合石 膏汤加 昧治疗 2型糖 尿病 5 例 [ ] 陕 西 中 1 J. 蔻仁 、 砂仁 、 吴萸 , 诸药合用共 奏疏 肝健脾 、 气和 胃之功 。王 氏 理 医 ,0 6 2 1 ) 1 3 . 2 0 ,7( 2 : 5 2 等 报道用 枳实理中汤加味治疗 胃下垂 , 疗效满 意。方 用枳 实 、 [ 1 冯俊琳 . 1] 泻肠 宣肺 汤治 疗 喘息 性支 气管 炎 17例 [ ] 陕西 中医 , 3 J. 白术各 3 , 0g茯苓 、 党参各 1 , 5g 柴胡 、 夏各 1 , 半 0g 干姜 、 甘草各 6 20 2( )12 00,1 4 :5 g等 , 以温补 脾 胃, 消积 逐饮 。李 氏 自制 金樱 子槟榔 汤 , 樱 [2 苗建英. 金 1] 枳实导 滞汤化裁治疗 寻常性痤疮 [ ] 中医药研究 ,0 1 J. 20 , 子 4 , 5g槟榔 、 枳实各 3g吴茱 萸 6g 补骨脂 9g 以收 涩温通 并 , , , 1 ( )3 . 7 1 :2 举法治慢性顽 固性腹泻 , 取得 良好疗效 。 [ 3 冯 怀新 , 钧 , 晓江 . 1] 谢 钱 通便合剂治疗慢性便秘 5 3例 [ ] 陕西中 J. 3 3 其他 也 有报 道 , . 枳实方可 以治疗 哮病急性期和慢性支气 管 医 ,00,1 6 :5 . 20 2 ( ) 24 1] 四逆平 胃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7 6例疗效观察 [ ] 新 中 J. 炎急性发作 。如魏 氏 以枳实 薤 白桂 枝汤 、 枝生 姜枳 实汤 化 [ 4 姚 春 . 桂 医 ,0 84 ( ) 5 . 2 0 ,0 2 :4 裁治疗寒哮急性期 , 收到满 意疗 效 。药 用瓜 蒌 3 g 薤 白、 实 、 0, 枳 汪达成. 枳实二术抗癌汤治疗 胃癌 2 O例 [ ] J .黑龙 江中医 厚朴 、 白前各 1 , 炙 2g 制半夏 、 桂枝 、 白芥子 、 旋覆花 、 草果各 1 , [ 5 刘 敏 , 0g 1 ] 药 ,0 4,4 :5 20 ( ) 2 . 生姜 5g 莱菔汁 3 , , O滴 随证 加减 。以宣肺气 、 通气滞 、 湿泄 宣 化 [ 6 周旭生. 1] 加味温胆汤治疗室性早搏 6 8例 [ ] 吉林 中医药 ,0 3 2 J. 2 0 ,3 浊为治则 。另有报道 , 以人参 汤合 枳实 薤 白桂 枝汤 治疗 糖尿 ( ):3 3 1. 病无症状 型心肌缺血 , 以人参 、 方 附子 、 干姜 、 桂枝 、 白术 、 白 、 薤 瓜 [ 7 孙天福 , 1] 袁智宇. 苍灵丹 口服液治疗 高脂血症 l 临床观察 [ ] 中医药 J. 蒌、 枳实 、 山茱 萸 , 全方共奏温经通 阳、 祛痰除满之功 。 研 究 ,9 9,5 4) 1 . 19 1 ( :6 由上述材 料可看出 , 近年来 , 中医应用枳 实 以治疗 热证 和寒 [ 8 黄应培. 1] 定眩汤治疗梅尼埃病 4 8例 [ ] 新中医 ,0 5 3 ( )7 . J. 2 0 ,7 5 :4 热证 为多 。虽然热证 与寒热证数量相差无几 , 是热证与寒证 比 [9] 张芬兰 , 但 1 姜海燕 , 魏 婷. 疏肝理肺法治疗 支气 管哮喘 3 O例临床观
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血栓形成的调控
有间 充质干 细胞 修复 炎症 损伤 ,进行 免疫 调节进 而 抑制 血栓形 成 的报道 。 2文 章增 加 的新 信 息 :总结 间充质 干细 胞的特 点及 临床 应用 ,它通 过抑制 T细 胞 的增殖活 化 ,改变 T细 胞亚 群 比例 ,抑 制 T细胞 因子 v 一 干扰 素 、 白细胞 介素 4分泌 ,从而协 调系 统性 红斑狼 疮体 内的免疫平 衡 。间
f 2 0 1 3 0 5 0 5 3 / M’ v v )
索词 ,检索 P u b me d数据 库 、 S p r i n g l i n k 数 据库 、S c i e n c e D i r e c t 数据 库 、 H i g h Wi m 数据 库 , 检 索年 限为 1 9 9 0 年 1月至 2 0 1 3年 6月 ,限 定语种 为英 文 ;以 “ 系 统性 红斑狼 疮 、间充 质干 细胞 、血栓 形成 、T细 胞 、B细 胞、 炎症因子”为检索词,检索 C N K I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年限为 1 9 9 0年 1 月至 2 0 1 3年 6 月, 限定语种 为 中文 。共检 索 2 6 7篇文献 ,选 择其 中 4 8篇文 献进 行分析 。 结 果与 结论 : 间充 质干 细胞 具有 高度 自我 更新 能力和 多 向分化潜 能 ,它通 过抑制 T细胞 的增 殖活化 ,改 变 T 细 胞亚 群 比例 ,抑 制 T细胞 因子 v 一 干 扰素 、 自细胞 介素 4分 泌 ,从 而协 调系 统性红 斑狼疮 体 内的免 疫平衡 。 间充质干细胞抑制 B细胞的增殖趋化功能,抑制 B细胞分泌致病性免疫球蛋白 I g M、I g G、I g A,减少系统性 红斑狼疮体内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使血管壁免遭其侵袭破坏,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减少,维持凝血一 抗凝 系 统平 衡 ,改变 系统 性红 斑狼疮 的血 栓形 成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辅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基础。
近年来,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干细胞移植等相继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The?Treatment?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Men?Shou?Bao(De Partment of Dermatology,Matemal and cild?Heath?care?HospialofLin?Gui?County,?GuangXi?Lin?Gui?5411000?China)Abstract:The?treatment?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is?based?on combin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and?Glucocorticoid and?immunodepressant.?Recently,?with?the?development?of?related?science,?new?immunodepressant.Biologicalagent,?and?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re?used?to?treat?the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and?gain?sgnificant?efecteKey?words:?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Treatment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IE)是以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形成多种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多个器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有关,包括复杂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其他抗原递呈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uan Guang-ping, Yao Xiang, Liu Ju-fen, Wang Jin-xiang, Hu Yuan-yuan, Li Zi-an, Yang Jian-yong, Pang Rong-qing, Pan Xing-hua (The Cell Biological Therapy Center, Kunm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engdu Military Command, Kunming 650032, Yunnan Province, China)
Ruan Guang-ping, M.D.,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the Cell Biological Therapy Center, Kunm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engdu Military Command, Kunming 650032, Yunnan Province, China
Accepted: 2015-03-06
2172
P.O. Box 10002, Shenyang 110180
阮光萍,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the end of treatment,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measure antinuclear antibody, anti-histone antibody, anti-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y changes; OPG and Foxp3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were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ti-histone antibodies and anti-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ie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mice were all declined in the low-, medium- and high-dose groups, while the number of peripheral blood CD4+CD25+T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OPG and Foxp3 gene expression was also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the low-, medium- and high-dose groups,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model control group (P < 0.01). Experimental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ll relevant indicators in C57BL/lpr mice recovered to the normal levels, and the high-dose treatment group had the most obvious effect.
摘要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器官或多系统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理论上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疗效。 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用深红色荧光 DiR 标记细胞。实验小鼠分 5 组:正常对照组(C57BL 小鼠),模型对照组(C57BL/lpr 小鼠),低、中、高剂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C57BL/lpr 小鼠),每组 10 只。 各治疗组通过尾静脉注射低、中、高剂量(2×106,1×106,0.5×106 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周 1 次,连续 3 周,治疗结束采血测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变化,定量 PCR 检测 OPG 和 Foxp3 基因 表达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 3 次后,外周血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均明显下降,CD4+CD25+T 细胞明显升高,OPG 和 Foxp3 基因表达也明显升高,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 义(P < 0.01)。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使 C57BL/lpr 小鼠的各项相关指标恢复到 C57BL 正常鼠水平, 以高剂量治疗组效果最明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 19 卷 第 14 期 2015–04–02 出版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pril 2, 2015 Vol.19, No.1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阮光萍,姚 翔,刘菊芬,王金祥,胡媛媛,李自安,杨建勇,庞荣清,潘兴华(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细胞生物治疗中心,云南省 昆明市 650032)
Ruan GP, Yao X, Liu JF, Wang JX, Hu YY, Li ZA, Yang JY, Pang RQ, Pan XH.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5;19(14):2172-2178.
文章亮点: 1 传统的治疗方案,如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虽能有效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但部分患者仍然复发,部分患者治疗无效,仍然有潜在的致死率。理论上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 斑狼疮。 2 C57BL/lpr 实验小鼠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3 次后,外周血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均明显下降,调节性 T 细胞阳性率、Foxp3 细胞阳性率均升高,OPG 和 Foxp3 基因表达也明显升高, 接近正常对照组,表明 C57BL/lpr 小鼠免疫细胞变化趋向正常。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57BL/lpr 小鼠 主题词: 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红斑狼疮, 系统性 基金资助: 国家支撑计划(2014BAI01B01);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CA005)
Abstract BACKGROU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as an emergence of a variety of autoantibodies in serum and multi-system and multi-organ lesions. Currently, there is a lack of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s, and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re a promising therapy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based on cell biological roles.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mice. METHODS: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followed by labeling with DiR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mice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C57BL mice), model control group (C57BL/lpr mice), low-, medium- and high-dose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groups (C57BL/lpr mice), with 10 mice in each group. Mice in the low-, medium- and high-dose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injected 0.5×106, 1×106, 2×106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ce a week, for 3 consecutive weeks. At
Corresponding author: Pan Xing-hua, M.D., Chief physician, the Cell Biological Therapy Center, Kunm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engdu Military Command, Kunming 650032, Yunnan Province, China
阮光萍,女,1974 年生, 云南省昆明市人,汉族, 2007 年 南方医 科大学毕 业,博士,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干细胞基础与临 床研究。
通讯作者:潘兴华,博士, 主任医师,解放军成都军 区昆明总医院细胞生物治 疗中心,云南省昆明市 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