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7_2力的描述教案新版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力的描述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第7章第2节力的描述2. 详细内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表示:矢量表示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单位:牛顿(N)。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表示方法。

2.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的单位。

3.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概念,力的表示方法。

2.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讲解力的表示方法:用矢量表示法,介绍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拉扯弹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推动小车。

4. 讲解力的单位:牛顿(N),举例说明1N的力可以使1kg的物体产生1m/s²的加速度。

5. 例题讲解: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力的示意图。

6. 随堂练习:学生绘制力的示意图,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表示:矢量表示法,箭头表示方向和大小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单位:牛顿(N)七、作业设计1. 题目:绘制一个力的示意图,标明力的方向和大小。

2. 题目:计算两个力的合成和分解。

3. 题目:解释生活中一个力的现象,如抛物线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表示方法、作用效果和单位,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力的合成与分解部分,部分学生理解较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辅导。

2. 拓展延伸:研究力的计量单位,了解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探索力的应用领域,如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力的合成与分解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力的描述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力的描述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力的描述学案(新版)教科版7、2 力的描述课型授课时间月日总课时总课时授课人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重点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难点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及时间设置学习内容修改意见【使用说明】先认真读课本10min,再用20min左右的时间认真完成导学案。

如果出现了不会的题或不懂的地方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然后课上与同学们共同交流。

前置性作业:知识点一:力的三要素请同学们做图7-2-2小实验。

讨论交流: “开门”体验力的三要素知识点二:力的示意前置性作业1、看下图并回答相应问题:第1图中,在扳手腕时候你希望你的对手是壮汉还是瘦弱一点?第2图中,在拔河比赛时你希望你的队友向前用力还是向后用力?第3图中,在拧螺丝时你在A点用力还是在B点用力?2、针对上面的问题试说明,若想表示力应包含哪些要素?知识点一:力的三要素1、活动: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做图7-2-2小实验。

结论: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力的和力的,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一般用字母______表示、2、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讨论交流: “开门”体验力的三要素当堂训练1: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力通常用字母表示。

2、根据教材回答:两个鸡蛋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相当于N,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 。

3、力的作用效果 ( )A、只与力的大小有关B、只与力的方向有关C、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知识点二:力的示意图阅读课本8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长度适当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箭头的旁边用字母、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描述》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描述》教学设计
2.填空题:填写力的示意图,标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应用题: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如为什么踢足球可以使球运动等。
4.分析题:分析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如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等。
(五)总结归纳
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1.提问: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概念、三要素、矢量性以及作用效果。
-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力的矢量性,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3.思考作业:
-思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阐述力在科技、体育、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探讨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之间的关系,并以图表形式展示分析结果。
4.小组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本中提到的力的实例,分析每个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并制作成PPT,准备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2.归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到力的重要性,强调力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鼓励: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力的奥秘,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力的概念、三要素、矢量性及作用效果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5.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为什么推门需要用力、拉弓为什么要施加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力的示意图和模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对力的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5.预习作业: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力的描述》教案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4.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5.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力叫做重力。

6. 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能够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2. 让学生掌握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重力和摩擦力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2. 难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重力和摩擦力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力的示意图模型。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现象。

2. 知识点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有关力的作用的例子,如拉力、压力、摩擦力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演示力的示意图,分析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5. 重力和摩擦力讲解: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1)画出课本上给出的力的示意图,并注明力的三要素。

(2)举例说明重力和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作用效果。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力的描述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力的描述

第二节力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估测力的大小;2、认识力的符号和单位。

3、能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教学用具]:直尺、三角板[教学课时]:1课时[安全教育]:[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方向)。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作用在足球上的力的大小、方向、位置稍有不同,就会是足球的运动大不相同。

由此你是否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力作用于物体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那些因素有关呢?一、力的三要素【活动】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P6图7-2-2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总结】:1、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两个力的三要素中,有一个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只有两个力的三个要素都完全相同时,他们的作用效果才会相同。

【讨论交流】“开门”体验力的三要素P7 图7-2-4判断或用实验验证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中的那个要素有关时,关键是要依据控制变量法分辨力的三要素中的那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那两个要素没有发生变化,由此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力的符号描述1、物理学中常用符号F表示力这一物理量2、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N3、感知力的大小:⑴两个鸡蛋重1N⑵一名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0N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所受的重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教案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第1节)2.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第24节)3. 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第5节)4. 相互作用力(第6节)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

3.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二力平衡。

4. 理解相互作用力的概念,能够判断相互作用力的存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互作用力的判断,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2. 学具:教科书、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用力拉扯弹簧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2. 讲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

3. 学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

4.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讲解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概念、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方法。

6. 随堂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8. 作业设计:(1)请用一句话描述力的概念。

(2)请列举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并解释。

(3)请简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

(4)请分析一个实际问题,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力的单位——牛顿,以及牛顿的生平事迹。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们来看教学难点。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力的描述说课稿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力的描述说课稿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力的描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内容为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力的描述”。本节课在物理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力学部分的起始章节,为后续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
1.力的定义:介绍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度量:介绍力的单位——牛顿(N),以及如何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分组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点。
3.思考题:设计一些与力的描述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小组讨论:针对特定的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年龄特征: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2.认知水平: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但还需借助具体实例来加深理解。
3.学习兴趣: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喜欢探索未知领域,对物理现象有浓厚的好奇心。
4.学习习惯:学生已经养成了基本的课堂学习习惯,如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等,但个别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
课后作业的布置如下: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对力的描述的知识。
2.设计一个关于力的作用的实验报告,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3.收集生活中的力的例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3.探究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7.2力的描述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7.2力的描述教案教科版

7.2力的描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 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 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5)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 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速度的得出和理解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收集各种代表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资料,如陆地上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海中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天空中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以及国内各班列车、飞机的速度等。

【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

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得出速度的概念、公式,从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通过各种自然界中速度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其进行观察,使其在观察中学习、思考。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7章 第2节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7章 第2节力的描述

第2节力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三要素.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力的单位.【过程与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力的三要素.2.通过力的图示的练习,培养标准规范的作图能力,知道力的示意图是一种形象化的物理图形语言,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力的三要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7,完成以下问题: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在物理学中,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3.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_N.【合作探究】演示一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一本厚书放在课桌上,按照下图操作.1.如图所示,分别用很小的力和较大的力沿同一方向推书的中间部位,观察书的运动情况.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答:用力越大,书运动得越远;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如下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方向推书的同一部位,观察书的运动情况.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答:书向不同的方向运动;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如图所示,用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推书的不同部位,观察书的运动情况.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答:书向不同的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演示二“开门”体验力的三要素开门的时候(下图),用不同大小的力在图中的A点沿箭头方向施力,其效果不同.再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在A、B、C点沿箭头方向施力,其效果也不相同.用力的三要素解释这个现象?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均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活动一些力的大小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出怎样的规定?答: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教师点拨】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2.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要描述一个力,必须注明力的三要素.【跟进训练】人推车前行,人对车有推力作用,同时,车对人也有推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D) A.完全相同B.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点相同C.大小、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D.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知识点二力的示意图【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9,完成以下问题:1.力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旁用字母表示受什么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2.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常只要在作用点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述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合作探究】演示三力的图示1.作力的图示的步骤有哪些?答:(1)选定标度.(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3)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4)标明力的种类大小.2.如下图所示,小明用绳子以80 N的力拉木箱,你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这个力.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比如取5 mm的线段表示20 N的力;以O为起点,沿绳子拉力的方向,连续画4个5 mm长的线段即20 mm,来表示大小为80 N的力;最后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人对木箱的拉力是80 N地面对球的支持力为30 N演示四力的示意图1.如何简单的表示力?答: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标出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2.作力的示意图的步骤?答:(1)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方向.(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3)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4)标上力的大小.【教师点拨】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力的图示描述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示意图描述力的两个要素(即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跟进训练】请画出地面受到重物的压力的力的示意图.解:课堂小结力的描述⎩⎪⎪⎨⎪⎪⎧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力的单位⎩⎪⎨⎪⎧ 单位:牛顿符号: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 N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力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力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力的描述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三要素;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力的单位;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力的图示教学过程:一、力的三要素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做教材5页图7-2-2的实验。

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单位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所受的重力。

三、力的图示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 ( 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

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2.力的描述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2.力的描述教学设计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举例说明不同要素对力的作用的影响。
2.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力的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握持、读取数值、注意安全等。
3.通过实例和图示法,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帮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题: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计算合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鼓励和帮助。
-解答疑问:这个力的方向怎么判断?合力的大小怎么计算?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对力的描述这一章节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记忆。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三要素、测量方法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并适当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结合生活实例,运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并画出力的合成与分解示意图。
3.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学以致用能力。
-拓展:同学们,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大家能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合力: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总效果。
-分力: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分别作用于物体上。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力的三要素、力的测量、力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问题:力的三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哪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判断两个力的合力方向?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力的描述教案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力的描述教案 (新版)教科版

2.力的描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三要素;知道力的单位;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力的图示.【教具准备】多媒体、刻度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请学生思考、讨论.师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生: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进行新课】力的三要素1.实验演示1: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观察刻度尺弯曲的程度相同吗?学生动手实验后回答:用力越大,形变就越大.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演示实验2:请两个同学(一个大个子男生和一个小个子男生),大个子男生在门里离门轴很近处向外推门,小个子男生在门外(远离门轴的拉手处)向里推门,要求两人尽自己最大的力推,看谁取胜了.(如图结果是小个子男生轻松战胜了大个子男生)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所用力的作用点有关.演示实验3:用一个钢球沿不同的方向撞击另一钢球,学生观察钢球运动轨迹的变化.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师这在打台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应用到,同学们有体会吗?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总结板书: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注意:力的三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改变,因此表述一个力要把这个力的三个要素都表示出来.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例 1 (湖南岳阳中考)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解析】用手推矿泉水瓶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矿泉水瓶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C2.老师给出力的单位(牛顿,用符号N表示),简单介绍牛顿的事迹。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教案

《第二节力的描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知道力的单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4.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通过作力的示意图的练习,培养标准规范的作图能力,知道力的示意图是一种形象化的物理图形语言,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几个情景,这些活动都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针对以上信息,请提出几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二节力的描述》。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力的三要素自主阅读教材P6-7内容,完成1-3题:1.想想做做:(1)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同一根橡皮筋;(2)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向外、向内推教室门;(3)用大小、方向相同的力来推门,第一次作用在离门轴近的地方,第二次作用在离门轴远的地方。

思考: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什么因素有关?答: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力的符号、单位及单位的符号各是什么?答:F;牛顿;N。

3.托起下列哪一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 N( A )A.一袋方便面B.一个小板凳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二)力的示意图自主阅读教材P7-8内容,完成第4-6题:4.力的示意图有什么作用?怎样画出来?答: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方法指导:画力的示意图应做到:一找点,二画线,三在线端画箭头,力的名称大小标一边。

教师选择两组在全班展示,全班进行互评。

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模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5.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F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2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2力的描述

教案:7.2 力的描述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表示:用力的图示来表示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力的单位:牛顿(N),1N等于1kg物体受到1m/s²的加速度。

5. 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6. 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表示方法,掌握力的三要素。

2. 掌握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重力和摩擦力的现象。

3.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表示方法。

2. 重点:掌握力的三要素,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传感器、弹簧测力计、重物、斜面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思考桌子对课本施加了哪些力。

2. 概念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表示方法。

3. 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课本受到的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如拉扯物体、推动物体等。

5.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力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跳绳时手对绳子的力等。

6. 重力和摩擦力概念讲解:通过实例讲解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7.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如拿物体时手对物体的摩擦力等。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表示方法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力:地球对物体的作用,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七、作业设计1. 踢足球时,为什么用大力不一定能踢远?答案:因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描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2.力的描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2. 力的描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 学习目标•了解力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力的描述方法;•了解力的大小如何表示。

2. 教学内容•力的概念及其分类;•力的描述方法;•力的大小的表示。

3. 教学重点•掌握力的描述方法。

4. 教学难点•掌握力的大小的表示。

5.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验仪器;•学生准备:笔、纸、教材。

6.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2)讲授1.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教师通过板书或图示,向学生介绍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2.力的描述方法。

教师通过板书或实物,向学生介绍力的描述方法。

3.力的大小的表示。

教师通过板书或实物,向学生介绍力的大小的表示方法。

(3)实验教师安排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力的大小和方向。

(4)巩固1.回答问题。

教师提出众多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

2.小组讨论。

教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加深对力的概念及其描述方法的理解。

(5)作业请同学们总结力的描述方法、力的分类和大小的表示方法,并列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7.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讲述了力的描述方法,解释了力的分类及大小的表示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力的理解。

但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及其描述方法。

因此,对于学生掌握力的描述方法,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2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2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2力的描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孩子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力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初步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并能够用力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让孩子们能够用力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故事书、玩具。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力的概念。

故事中,小兔子用力拉绳子,把绳子拉长了,让孩子们看到力的作用效果。

2. 互动游戏(10分钟)游戏一:力的传递。

孩子们两人一组,用手传递力量,感受力的传递。

游戏二:力的作用。

孩子们用玩具演示力的作用,如推、拉、挤等。

3.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孩子们用彩纸、剪刀和画笔,制作一个力的作用场景,如推倒建筑物、拉开弓箭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在动手实践环节,孩子们能够用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力的语言描述方面,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拓展延伸:力的作用效果不仅限于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还可以影响物体的温度、声音等。

可以在课后让孩子们观察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如吹风机吹头发、晒衣服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新教科版物理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力的描述

新教科版物理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力的描述

教案:新教科版物理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力的描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的第二节“力的描述”。

本节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3.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4.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计量单位和力的图示。

2.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够分析力对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图示的绘制方法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和力的图示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科书、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如用手推桌子,手对桌子施加了一个力,桌子受到了力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力的计量单位:牛顿,符号为N。

(2)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图示的绘制方法,如一个力的大小为10N,方向为水平向右,则可以用一个水平向右的箭头,箭头长度为10cm表示这个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和力的图示的知识。

5. 力的作用效果的讲解:通过实验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如用力拉伸弹簧,弹簧的长度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改变了弹簧的形状;用力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力的作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图示、力的作用效果。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绘制一个力的图示,力的大小为8N,方向为竖直向上。

2020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力的描述教案设计(word无答案)

2020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力的描述教案设计(word无答案)

第二节力的描绘教课目:知与技术:1、认识力的三因素;2、会画力的示和力的表示;3、知道力的位;4、培育学生的学能力,初步剖析的能力。

程与方法:、解、、与比程。

感情、度和价:通教课活,使学生到科学的,培育学生科学的趣。

教课要点:力的三因素教课点:力的示教课程:一、力的三因素利用多媒体展现或许口介各样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拉箱子、扳手段⋯⋯学生思虑、:力作用在物体上所生的不一样成效,与力的哪些因素相关?踢足球使劲大小不一样,球运不一样;方向不一样,球运不一样;踢球所踢的地点不一样,球的运也不一样;同抬木⋯⋯老演示:分用不一样的力推,成效不一样。

引学生剖析,:作使劲的大小不一样,成效不一样;方向不一样,成效不一样;作用的点不一样,成效不一样。

引学生做教材 5 7- 2- 2 的。

:力的作用成效不只与力的大小、方向相关,并且与力的作用点相关。

力的三因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位老卖力的位、力的符号,介牛。

老一牛的力终究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蛋一袋方便面⋯⋯所受的重力。

三、力的示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力的大小同样,且在一条直上);或提一个木箱( 力的大小同样,且在一条直上 ) ⋯⋯:我怎来表示力物体的作用,而不用表示是什么的力?老假才像中人拉的力 100N,演示怎样使劲的示法作。

在作,怎样定一个适合的度,怎样起点、段的度、箭的画法、意等。

多媒体展现:力的作用点同样、方向同样、但大小不一样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成效不一样,并作;力的作用点同样、大小同样、但方向不一样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成效不一样,作;力的大小同样、方向同样、但作用点不一样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成效不一样,作。

:教材 6 7- 2- 5 作。

四、力的表示解力的表示,将力的表示与力的示比。

例作:1、一木箱放在地上,地面的力100N ,画出它的力的示,力的表示。

2、一直挂在簧上,簧的拉力12N,画卖力的示,力的表示。

五、堂小六、堂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描述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单位。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二、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力的三要素。

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的练习,培养标准规范的作图能力,知道力的示意图是一种形象化的物理图形语言,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很难搬动较重的家具,但是几个人共同用力就能搬动;顺时针方向用力可以把螺丝拧紧,而逆时针方向用力则能松开螺丝;人在门外,手在门边用力易把门推开,而在靠近门轴处用力却很难推开门。

我们同样对物体用力,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呢?通过上面几个袋子,我们猜想到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会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的位置有关。

教学活动
一、力的三要素
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 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
老师演示实验:可以从“开门”或“用扳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易推开门。

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做教材P6图7-2-2的活动: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做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感受1N的大小:两个鸡蛋静止放在手上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

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三、力的图示
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 ( 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

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练习:教材P8图7-2-5作图。

四、力的示意图
可见要想把一个力完整的表示出来,就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要显示出来。

在物理学上我们是怎样表示力的呢?
小组讨论:(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展示)
师生根据学生所画的情况进行纠正强调并归纳作图步骤。

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找到作用点;
(3)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4)标出力的大小和单位。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举例作图:
1.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板书设计
2.力的描述
教学反思
相对于上一节课而言,本节课是学生对力的了解的进一步的深入。

教师需要通过常见的生活、生产实例和演示活动来引导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开展讨论交流,从而得出力的三要素:(1)大小;(2)方向;(3)作用点。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画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同时,可以引申拓展,指导学生归纳出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步骤要领及易错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