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南宋官窑

合集下载

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
年。是由皇家自己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 构主持建立的制瓷窑场。宋朝以后的官窑,则是国家机构的官府投资建立的制 瓷窑场。民窑,是百姓投资建立的窑场。官窑与民窑的根本区别是窑场的所有 权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形状和产品的归属对象。 官窑瓷器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在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瓷器,这是完全意义的官窑 瓷器;另一种是在官窑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设计样式,规定质量标准和数量 要求,并由宫廷太监专门监制、督造,在民窑中烧制好后,经过挑选,上品供 应御用,中品供应宫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赏赐有功大臣,下品配发给地方官 府作为公用。后者并非官窑中生产,所带“官窑”二字,与窑场的所有权不符。 村夫认为,此类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称比较准确一些。 另外,由民间自己设计烧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贡瓷,不 能称为官窑瓷。其中,专门为皇帝烧制的瓷器叫贡御瓷器,而为宫廷陈设和皇 室成员烧制的瓷器,就只能称为贡瓷,不应称为贡御瓷。 宋朝官窑遗留给后世 的问题很多,比如“汴京官窑”、“汝官窑”和“郊坛官窑”的概念是否正确 的问题,贡御汝窑烧造的时间是宋神宗时期还是宋徽宗时期的问题,南宋修内 司建立的“新窑”和“旧窑”的关系问题,龙泉官用型黑胎青瓷是贡瓷还是仿 官窑瓷的问题,《坦斋笔衡》中“故京遗制”的含义和“置窑于修内司”问题 等等。 南宋的官窑都是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创建、由窑务机构或者是修 内司机构中的宦官进行监督管理的,它和明清时期派遣朝廷命官督造官窑瓷器 是不同的。因此,宋朝的官窑,是特指皇家内宫出资派人建立的、具有皇家独 立自建性质的制瓷窑场。
历史演变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 个辉煌的时代。 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 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 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 兴)、温州、婺州(今金华)、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 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 散地。越瓷、婺州窑瓷、龙泉青瓷已久负盛名,各树一帜。 "靖康之难", 标志着北宋五朝的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 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廷。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 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内窑和新官窑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 烧造官庭和达官贵人需要的青瓷。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 为南宋官窑。 据南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一书中记载说:政和间(北 宋1111-1117年),就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 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宗遗制置窑 于修内司,造青器, 名内窑,澄 泥为花,极其精制,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 大不侔矣。此段文献资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南宋官窑历史的最早文字记 载,后人研究都多以此为考证。文献说明,北宋时期已烧制官窑。南宋 官窑继承了北宋官窑的技术和制作方法。文献把南宋官窑划分为"修内 司"和"郊坛下",前者"名内窑",后者系"别立新窑",并明确指出新窑" 比旧窑大不侔"。 据浙江省文管会1956年所发掘出来的一座南宋乌龟山 窑址已确认了郊坛官窑的存在。但文献所指的"修内司"官窑址迄今未发 现,有考古专家提出,抑或是它和郊坛下仅是一处窑 址的两 种称谓, 这也有特研究与考古发现的印证。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1.器型精致:南宋官窑瓷器的器型一般都较为精致,线条流畅、比例
匀称,并且有一定的规模感。

2.釉面细腻:南宋官窑瓷器的釉面呈现出细腻、润泽的质感,釉面平
滑均匀,没有明显的麻点或气泡。

3.色彩丰富:南宋官窑瓷器的釉色种类繁多,有青绿釉、葱青釉、天
青釉、窑变釉等,每种釉色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4.烧制工艺高超:南宋官窑瓷器的烧制工艺非常高超,瓷胎坚实致密,瓷质纯净无杂质,烧得均匀稳定,很少出现烧裂、变形等问题。

5.古朴典雅:南宋官窑瓷器的造型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整体
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

1.观察瓷器的烧制工艺:南宋官窑瓷器的烧制工艺非常高超,瓷胎坚
实致密,瓷质纯净无杂质,可通过仔细观察胎质来判断。

2.检查釉色和釉面:南宋官窑瓷器的釉色种类繁多,而且釉面呈现出
细腻、润泽的质感,如果有斑点、气泡等瑕疵,可能是仿制品。

3.辨别器型和造型:南宋官窑瓷器的器型一般都比较精致,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如果造型粗糙、线条粗细不匀,可能是仿制品。

4.考察纹饰和题材:南宋官窑瓷器的纹饰多为简洁大方的装饰纹样,
常见的有莲瓣纹、花卉纹等,如果纹饰过于繁琐、复杂,或者题材不符合
南宋官窑的风格,可能是仿制品。

5.借助科学检测方法: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通过放射性碳定年、X射线
荧光、红外线热成像等方法来辅助鉴定南宋官窑瓷器的真假和年代。

总的来说,鉴别南宋官窑瓷器需要综合考察釉色、器型、纹饰、烧制工艺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借助科学检测方法,以确保鉴别的准确性。

最重要的是多学习、多观察、多比较,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一、看器型和造型
宋朝官窑瓷器的器型和造型多样,常见的有碗、盘、瓶、壶等。

官窑
瓷器的器型既注重实用性,又具有艺术美感。

官窑瓷器造型多为简洁大气、端庄典雅,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整体感觉和谐。

另外,宋代官窑瓷器的
纹饰也非常重要,通常有刻划、划线、绘图等形式,纹饰清晰、精细。

二、看胎质和胎骨
宋代官窑瓷器的胎质细腻均匀,色泽白净。

官窑瓷器的胎骨通常是白
色或灰白色的,胎骨晶莹剔透。

通过观察器身和器底的胎骨,可以初步判
断瓷器的真伪。

三、看釉质和釉面
四、看烧制工艺和胎足
五、看纹饰和题款
官窑瓷器通常具有独特的纹饰和题款,这是区分官窑瓷器的重要依据。

观察瓷器的纹饰,包括图案、花纹和文字,可以了解官窑瓷器的时代背景
和制作工艺。

同时,还需要辨认瓷器上是否有官窑的题款或烧制窑口、年
号等字样,这对于确定官窑瓷器的真伪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鉴定宋朝官窑瓷器的真伪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器型、胎质、
胎骨、釉质、釉面、烧制工艺、胎足、纹饰和题款等方面的特征。

其中,
经验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官窑瓷器的特征和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同时
注意借鉴专业人士的意见和鉴定结果。

南宋官窑特点

南宋官窑特点

南宋官窑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描述官窑瓷器说:“官窑瓷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

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笺》里进一步说明杭州官窑青瓷的特征是“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之下也。

”在已发掘的杭州乌龟山郊坛官窑窑址中发现很多瓷片与窑具,胎质呈黑灰或灰褐色,胎质轻薄、釉层较厚、釉色有粉青、蜜腊黄等色,器型常有盘、碗、碟等,还有仿古器皿是受北宋徽宗提倡仿古复古的影响,作为宫迁陈设用品;郊坛官窑遗址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其特征与历代文献记述相符合。

南宋官窑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谱的颜色分,是极浅的蓝绿色,但也有以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为主的。

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在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

南宋官窑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但以黑褐色占大多数,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黑胎上釉后,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而显现了胎色,这就是“紫口”。

至于“铁足”则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铁色了,南宋官窑的釉极厚,故便有“原釉薄胎”之说法。

南宋官窑多有纹片,有大小开片,亦称文武片。

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糖、云母一般,层层而下,多角形的开片,显白色的纹路,由于机会不多,较为特殊。

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工艺处理不当,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但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碎路,纵横交错,极不规则又在规则之中。

经过人工染色,从而达到所谓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

南宋官窑凤尾尊南宋官窑的造型,品种包括很广,以陈设用瓷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装饰瓷,如尊、壶、琮、炉、瓶、碗、碟、洗样样都有。

器型多仿自周、汉古制。

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

南宋官窑探秘

南宋官窑探秘

南宋官窑探秘南宋官窑最早记载见于《垣斋笔衡》:“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

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

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矣。

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

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北宋官窑就是汝窑,而南宋有“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两种产品。

1996年,杭州老虎洞窑址的发现终于使修内司官窑浮出水面,从2001年起,杭州历史博物馆对老虎洞窑址出土文物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整理,目前已整理出4000多件出土文物,包括碗、盏、盘、洗等20类器型,使人看到了令人惊叹的南宋官窑瓷器。

中国古陶瓷学会2006年会暨青瓷学术研讨会上,杭州市考古所副所长唐俊杰向大家展示了一张照片:那是一个出土于杭州老虎洞窑址的瓷器“荡箍”,上面赫然刻着一排暗色的小字―“修内司窑置庚子年”。

“我们终于找到了证明老虎洞窑就是修内司窑的直接证据!”唐俊杰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修内司官窑之争可以结束了。

”根据纪年,南宋时期有两个庚子年,分别是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和理宗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由此可以断定,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就是南宋建立的第一座官窑―修内司窑。

下面选择杭州老虎洞窑的精品瓷器介绍如下,以飨藏友。

盏托(图1)杯口径7.6厘米,盘径15.2厘米,足径6.6厘米,高6厘米。

残破,修复成形。

杯部尖圆唇,口稍敛,圆曲腹。

托盘为六出双瓣花形平盘,花瓣中心微下凹,边部上翘。

圈足稍撇,从杯到足中间贯通。

黑褐色胎,胎较薄,杯壁最厚处0.21厘米。

粉青色釉略显灰青,釉色温润光洁,有长条状大块开片。

露胎处呈铁黑色。

此器属薄胎厚釉式,釉层较厚,约0.1厘米。

炉(图2)口径14.8厘米,腹径15.6厘米,高13厘米。

尖唇,卷沿,唇部有两个近方形立耳,垂腹,最大径在底部,大平底,下接三个三角形柱足。

裹足支烧,尽管三柱足足底有露胎,但外底仍有六枚支钉痕。

褐黑胎,胎体较薄。

极其珍贵的宋代官窑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的显微特征

极其珍贵的宋代官窑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的显微特征

极其珍贵的宋代官窑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的显微特征宋代官窑瓷器,代表着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

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

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官窑瓷器只占极少数,但因其高超的烧造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但在目前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上,宋代官窑瓷器的赝品很多,且很多藏友都不知道如何鉴别。

要鉴别官窑瓷器,还是要从它的胎釉入手。

极其珍贵的宋代官窑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的显微特征图片来自网络北宋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

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感较汝窑要稍强一些。

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种。

釉面上都有较稀疏的开片,开片呈浅黄色,是官窑窑口所独有的。

为了使釉面成色更美观,胎釉结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一层深酱色的护胎釉。

凡刷护胎釉的瓷器,烧成后底足露胎处就显出酱黑色,而口沿处由于流釉的缘故也呈现出浅紫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南宋官窑。

极其珍贵的宋代官窑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的显微特征南宋官窑是在汝窑和北宋官窑的基础上,于宋王朝南迁后在官窑器的烧造上的又一发展。

无论是胎釉还是工艺上,都可以看到这种承接和发展的关系。

南宋官窑器的胎骨,因为加入了杭州当地特有的紫金土,胎质虽也比较细密,然较之北宋官窑要显得差些,里面杂质较多。

加之这种土内含铁成分高,又有烧造温度不同等的原因,胎骨的色相也较深,胎色有紫灰、黑灰、黑褐、黑色等多种。

南宋官窑多为黑胎,凡垫饼烧圈足露胎的,一般都可看到“紫口铁足”的现象。

极其珍贵的宋代官窑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的显微特征图片来自网络由于宋代官窑极美,明清时就出现了大量仿品。

当时的仿品,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有深色胎,也是涂色所致。

施釉薄而透亮,开片过于规正。

不过明清时的仿制品虽与官窑真品有别,但制作精良,也自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样值得收藏。

南宋官窑——因祭祀而生的宋代名窑

南宋官窑——因祭祀而生的宋代名窑

南宋官窑——因祭祀而生的宋代名窑信息来源:程彦林南宋官窑青瓷双耳香鼎现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今天我介绍的是宋代名窑之一、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真正由朝廷建立的官窑——南宋官窑。

官窑迷局为什么说南宋官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操办的官窑?这要从官窑迷局说起。

长期以来,我国陶瓷界对官窑的定义、有多少官窑、如何区分争议不断,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我在《中国陶瓷文化略谈(附一)御窑、官窑、贡窑和民窑》中进行过简单的讲述,但是讲得不够深入和透彻,所以在讲述南宋官窑之前,有必要对“官窑”进行一个梳理。

广义上的“窑”,应该包括各类陶窑与瓷窑,而陶窑涵盖器皿陶(如盆、缸)、殡葬陶(如陶俑、三彩)、建筑陶(如砖、瓦)等。

我在《中国陶瓷文化略谈(二~六)》中讲到,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到青铜时代的近万年历史长河中,陶器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根据远古历史传说,还处在原始社会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他的管理机构里,就设有一个官衔——“陶正”。

《吕氏春秋》卷十七“郡守”中记载:“奚仲作車,蒼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

昆吾,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人物,黄帝时期的陶正,相传其为陶器的发明者,专门负责制作陶器。

《吕氏春秋》卷十七中记载“昆吾作陶”三皇五帝中的舜,生于姚墟,辛勤耕稼于历山(今山东鄄城),渔猎于雷泽(今山东菏泽),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在寿丘(今山东曲阜)制作日用杂品,在顿丘(今河南浚县)、负夏(今山东兖州)一带经商做生意。

因品德高尚,在民间威望大,尧帝把帝位禅让给舜。

舜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源自《吕氏春秋》卷十四中的记载。

《吕氏春秋》卷十四记载:“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釣於雷澤,天下說之,秀士從之”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依然保留“陶正”这一官衔。

《春秋左传》卷三十六中记载:“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

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

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

1992年,在郊坛下窑遗址上建立了杭 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该馆是中国第一 座在古窑基础上建立的窑瓷专题博物 馆。南宋官窑博物馆自成立以来,进 行了多方面陶瓷研究技术,基本恢复 了官窑瓷传统制作工艺,可以组成小 规模生产工作
宋代(北宋 960-1126 ,南宋)是我国陶瓷业发 展史上的 一个辉煌的时代。 江南一带由于其富 1127-1280 年,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 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 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 大的消费城市。 据浙江省文管会 1956 年所发掘出来的一座南宋乌 龟山窑址已确认了郊坛官窑的存在。但文献所指 的 " 修内司 " 官窑址迄今未发现,有考古专家提出, 抑或是它和郊坛下仅是一处窑 址的两 种称谓, 这也有特研究与考古发现的印证。
北宋官窑是北宋大观、政和间官府在汴京(今河 南开封)设窑,称为官窑。官窑是中国古时五大 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之一。 官窑意指由官方营建,为其烧造瓷器的窑场,所 生产的陶瓷供宫廷所用。因此除了有名的宋代官 窑之外,亦有辽代官窑、明代官窑等。官窑产品 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客观上就限制了陶瓷工 匠的艺术发展,清乾隆之后,官窑产品也就逐渐 没落了。
1950 年,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中对恢复南宋窑瓷作了批 示:希望有关科研生产部门尽快弄清碎纹釉青瓷的原料、 配方、烧制工艺,恢复古名窑。 直到 1976 年,南宋官窑 的恢复试制工作才全面开始。杭州瓷厂承担了研试任务, 1978 年,仿官窑灰青釉和月白釉二类试制品研制成功。 1986 年,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成立。同年,研制成功南 宋官窑粉青金丝纹片瓷。杭州瓷厂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 仿制的南宋官窑,不但继承了原有的以釉色取胜,以纹 片著称,以造型见长之三大优点,而且又发展了刻、画、 浮雕、堆塑与釉色结合等多种装饰工艺,丰富了造型, 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在一九八七年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 品评比中,仿南宋官窑菊瓣碗,双弘贯耳瓶、果盘、葵 口碗等十九件(套),新研制的十二锦瓶现代造型在全 国同行产品质量评比中夺魁。荣获一九八七年轻工业部 优质产品称号。一九八八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 中荣获银牌奖。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南宋官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造型端庄典雅南宋官窑瓷器的造型多以简洁、端庄、典雅为主,整体线条流畅,雅致平衡。

器物形态上的变化丰富多样,有瓶、罐、盘、碗、盏等多种形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瓶、罐、盘三种器型。

瓶形多为高颈、圆腹,有的还加以花口;罐形多为圆腹、平底,有的还有盖子;盘形多为浅碟状,有的还有圆足或直足。

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

二、胎体坚致细腻南宋官窑瓷器的胎体特点是坚致而细腻,采用的是高岭土为原料,经过多次精细的筛选、研磨和提纯后制成的胎体,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致密度。

胎体细腻坚硬,质地均匀,表面光滑,釉色渗透性好,釉层与胎体结合紧密,给人以质感上的舒适感受。

三、釉色丰富多样南宋官窑瓷器的釉色以青绿、天蓝、象牙白、红色等为主,有时还会出现灰色、紫色等变异色。

其中,青绿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是通过釉中的铜矿物质与还原炉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天蓝釉则是通过高温还原气氛下的铁氧化物与釉中的铜矿物质反应而形成的。

这些独特的釉色赋予了南宋官窑瓷器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清新、淡雅的美感。

四、纹饰精美繁复南宋官窑瓷器的纹饰通常以浅浮雕、刻花、划花等方式呈现,纹饰精美繁复,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常见的纹饰有云纹、波纹、莲花纹、葡萄纹、花卉纹等,这些纹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又展现了工艺师傅们精湛的工艺技巧。

纹饰的运用使得南宋官窑瓷器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五、制作工艺精湛南宋官窑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其制作过程包括胎制、饰制、烧制等多个环节。

胎制主要是将高岭土制成胎体,并进行烘干;饰制则是在胎体上进行刻画纹饰或涂抹釉料;烧制是将饰制好的器物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成。

南宋官窑瓷器的制作工艺十分繁复,需要经过多次的烧制和饰制,工艺师傅们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瓷器。

六、胎釉相得益彰南宋官窑瓷器的胎和釉相得益彰,二者相互衬托,使得瓷器更具观赏性和装饰性。

南宋官窑解析PPT课件

南宋官窑解析PPT课件

• 成瓷:经过烧炼,窑内的瓷坯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
• 检验:经过专家严格检测,选取没有丝毫杂质的成品,成品率仅为10%;
• 包装入库:最后一道工序由专家监督执行,筛选后的瓷器标贴相关标志与印 鉴,独立包装后入库封存。
• 2020年9月28日
17
南宋官窑博物馆
• 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玉皇山南面的乌 龟山西麓,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 面积4364平方米,由展厅和郊坛下官窑遗 址保护建筑两部分组成,1992年正式对外 开放。既突出官窑的历史、工艺和美学价 值 ,又充分反映官窑与南宋宫廷文化及社会 习俗的密切相关性。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21
2020年9月28日
13
南宋官窑青瓷盏托
• 南宋官窑青瓷盏托 (老虎洞窑址出土),高6.6厘 米 口径10.6厘米 底径9.1厘米 盏敛口圆唇,弧腹 中空,与托连成一体。托作高足盘形,尖唇上翘, 圈足。深灰胎,施青釉,略泛黄。垫烧,足端呈紫 灰色。
2020年9月28日
14
• 为什么南宋官窑会出现在杭州?
2020年9月28日
18
2020年9月28日
19
国宝档案——南宋官窑
2020年9月28日
20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 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江南一带由于其富 庶的地理条件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 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 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 (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 年)、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 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 场和销售集散地。 “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五朝

宋瓷之官窑(北宋官窑)

宋瓷之官窑(北宋官窑)

宋瓷之官窑(北宋官窑)作者:真言来源:《财富堂》2021年第02期“重峦复嶂百圾鳞,萃翠青涩渗玉萤;晶崩冰裂梅花妍,倩情饕餮宋官宴。

”这是我为宋官瓷器所作之七律。

当今世界投资和收藏界,喜爱中国古代艺术品和古瓷器的朋友越来越多,其中以顶端宋瓷五大名窑为追梦者首盼。

自古人们对宋瓷,视(柴、)汝、官、哥、定、(钧)为宋瓷五大名窑,现则不见“柴”。

有关柴窑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欧阳修《归田录》:“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

”《宣德鼎彝谱》(明宣德中礼部尚书吕震等奉敕编次。

)文云:“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这是可以查证的文献。

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则将“柴窑”记入,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

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则不见“钧窑”)。

这是又一观点。

现存观点则认为,宋五大名窑则是:汝、官、哥、定、钧,是也。

我理解为:上述宋瓷五大名窑瓷器(包括宋时其它窑口具经典、珍稀、独具艺术、美学价值、唯一性和文物珍贵的品种,都是名贵的宋代瓷器。

),它们既是中国列朝古玩瓷器名瓷中的名瓷,珍稀、精美、独具个性和气韵;又兼具中国瓷器承上启下之里程碑意义,故玩瓷者或考古及历史研究者绝不可对偏废、不敬畏和仰视。

如今市场何以一般习惯以宋瓷之“汝、官”依序五大名瓷为起首,寻根探源,自有它的道理。

纵览中国瓷器的发展和演变史,我们以宋代瓷器之“官窑”为例,说说我的认知。

據文献记载,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 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窑烧造青瓷,史料记载则称其谓:“官窑”宋朝特殊,故又有北南之分;宋代官窑瓷器也就有南北之分合称宋朝,或称两宋,北宋(960—1127年)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南宋(1127-1279年),北宋覆亡后,宋室南迁,延续宋统,史称南宋,与北宋合称宋朝,传七世九帝,共计152年。

南宋官窑遗址的介绍

南宋官窑遗址的介绍

南宋官窑是中国宋代时期的官方瓷器窑厂,主要生产各种精美的瓷器。

官窑位于江西景德镇,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之一。

南宋官窑的瓷器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官窑的瓷器种类繁多,包括青瓷、白瓷、黑瓷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青瓷,采用独特的青色釉料,瓷器造型端庄典雅,绘有精美的花鸟人物图案。

此外,官窑还以其创新的釉色技术而著称,如雨过天青、月白等釉色,给瓷器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南宋官窑的瓷器不仅在中国国内享有盛誉,也远销世界各地。

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设计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瓷器的代表之一,对后世的瓷器制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官窑遗址是对官窑的考古发掘和保护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遗址的挖掘,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官窑遗迹和残片,揭示了官窑的生产工艺和历史背景。

同时,官窑遗址也成为了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证据和资料。

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五个

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五个

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五个古代五大官窑一般来说,指的是宋代的五大名窑,它们的分别为: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古代五大官窑各自的特点分别如下:1、汝窑:为五大官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

汝窑的艺术特征是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鉴别汝窑的重要依据。

其中,”蟹爪纹“是指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

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

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传世代表作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碗、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及汝窑粉青莲花式温碗等。

2、官窑: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建立,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

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官窑瓷器的艺术特征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

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

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传世代表作有官窑青釉弦纹瓶、官窑青釉直颈瓶、官窑青釉圆洗等。

3、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

哥窑的艺术特征为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

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

“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

宋代官窑馆藏品多图带底(下)

宋代官窑馆藏品多图带底(下)

宋代官窑馆藏品多图带底(下)宋代五大名窑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专门生产皇家青瓷的窑场。

南宋人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宋徽宗年号)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宋代的汴京城遗址,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已经深埋河底,因此,北宋官窑窑址至今尚未发现。

南宋官窑,是宋高宗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之后,“袭故京遗制”建立的皇家青瓷窑场。

南宋官窑因时间先后,又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

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制,油(釉)色莹沏,为世所珍。

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浙江文博部门在杭州乌龟山找到了郊坛下官窑遗址。

陆续进行科学挖掘,掌握了比较准确的考古依据。

但是修内司官窑遗址至今尚未找到。

根据故宫传世宋代官窑瓷器,结合考古成果,目前对宋代官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台北故宫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陆续展出了部分官窑瓷器。

海外一些博物馆与收藏机构,也曾在宋代陶瓷展览中,展示了部分宋代官窑瓷器。

结合上述研究、展览成果,本博约略介绍其中部分经典器型。

由于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间,有着系统的传承关系,南宋官窑最初是承袭了北宋官窑的烧造方法,瓷土、釉材都按照北宋官窑的标准来选取。

南宋政权稳定后,又吸收了龙泉窑薄胎厚釉的经验和方法,烧制出来“聚沫攒珠”、“紫口铁足”的南宋官窑。

因此,一部分宋代官窑是很难区分北宋南宋的。

对于那些结合考古成果可以定论的,本博加以南、北宋区分;对于尚未准确定性的传世品,包括清末流失海外的宫廷传世品,统称为宋代官窑。

两宋官窑的很多器型是仿商周青铜器,用于皇室祭祀。

主要有盘、碗、瓶、壶、炉、尊,还有一些文房用具之类。

没有注明出处的,都是台北故宫藏品。

088.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大圆盘高5.5cm 口23.5cm 足7.7cm089.南宋郊坛下官窑灰青大圆盘高6.5cm 口27cm 足10.2cm090.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大圆盘高4.4cm 口19.2cm 11.7cm091.南宋郊坛下官窑粉青葵瓣口龙纹盘高4.4cm 口19.2cm092.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菱花式盘高5.3cm 口18.2×17.5cm 足11.5cm093.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莲花式盘高4.6cm 口径18cm 足径11.5cm094.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牡丹花式盘高3.5cm 口12.8×`2.3cm095.南宋郊坛下官窑粉青菊花式盘高 4.5cm 口18.5cm 13.3cm096.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莲瓣盘高3.9cm 口16.9cm 足12cm097.南宋修内司官窑天青莲瓣盘高4.4cm 口15.3cm 9.2cm098.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葵花式盘高5.3cm 口22cm 足6cm099.南宋修内司官窑翠青葵花式盘高4.5cm 口18cm 足5.6cm100.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葵花式盘高4.6cm 口19cm 足6cm101.南宋修司官窑粉青葵花式盘高5.5cm 口23.2cm 足7.7cm102.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葵花式盘高4.6cm 口19.2cm 足6.5cm103.南宋修内司官窑天青葵花式碗高7.2cm 口19cm 足6.1cm104.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葵花式浅碗高5.5cm 口20.1cm105.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葵花式碗高5.8cm 口17.9cm 足5.7cm106.南宋郊坛下官窑灰青葵花式碗高6.7cm 口19.6cm107.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葵花式大碗高8.8cm 口23.1cm 6.1cm108.南宋修内司官窑月白釉碗高9cm 口20.9cm109.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葵口大碗高9.4cm 口20.8cm 足6.5cm110.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菊瓣碗高8.5cm 口17.5cm 足4.9cm111.宋龙泉窑天青莲瓣碗高8.5cm 口17.5cm112.宋龙泉窑粉青碗高5.8cm 口16.5cm113.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碗高5.6cm 口16.4cm 足4.9cm114.南宋郊坛下官窑粉青葵瓣口碗高5.3cm 口14cm 3.4cm115.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碗高4.6cm 口10.4cm 足2.5cm116.南宋郊坛下官窑粉青葵瓣口碗高5.1cm 口13.7cm 足3.6cm117.宋龙泉窑翠青碗高5.2cm 口13.7cm 足3.1cm118.南宋郊坛下官窑灰青葵瓣口碟高2.6cm 口14.4cm 足7.3cm119.南宋郊坛下官窑灰青葵瓣口碟高2.2cm 口14.1cm 足7.5cm。

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官窑(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

官窑,毛公洞第一(今江苏扬州一带)。

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

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

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

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

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像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

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分类南宋官窑严格地来讲狭义的“官窑瓷”又分为两种:1、御窑瓷2、官窑瓷由于两种瓷器均由“官家”督造和采办,所以对民间而言,统称为官窑瓷。

但就管理而言,则有非常大的区别。

御窑瓷所谓御窑瓷,是指专供皇家使用的瓷器,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均与《车服制》严格对应,错用或擅用均为重罪。

御窑瓷在严格的等级规范下,作为皇家专用的瓷器,其下细分为:1、皇家瓷:比如清雍正的“正黄瓷”,就是皇家专用色彩,仅皇帝和太子可以使用。

纹样方面,皇帝所用为五爪金龙,亲王则只能用四爪行龙,且称为蟒(清代仅有“一诏二封”的恭亲王奕?一人享受过赐用正黄和五爪金龙的待遇),凡此种种,得以成系统流传到今的,首推“同治皇帝大婚瓷”;2、王府瓷:型制设彩依例专烧,供包括亲王在内的其他皇室成员使用。

文物中著名的“乐道堂瓷”即是王府瓷中的典范之作。

3、一品宫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多作帝王赏赐之用。

早期的宫瓷题材多取自官服上的补服元素,比如武一品的麒麟,文一品的仙鹤等。

值得一提的是:民窑瓷用龙多将爪藏于云水之中而不现,可以说是一种皇家礼制与民俗的相互妥协。

《清史稿》记载:皇家御窑烧造,归养心殿造办处负责,即由养心殿造办处提供型、制、纹样、工艺要求,很多样品均在京城试烧,这一点在康熙一朝尤多。

南宋官窑的鉴别:郊坛下官窑的讨论

南宋官窑的鉴别:郊坛下官窑的讨论

南宋官窑的鉴别:郊坛下官窑的讨论郊坛官窑,即是“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

但是由于后人对《坦斋笔衡》关于官窑记载的误解,陶瓷研究者一般把“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划分成含有3个窑口的广义概念,即指“忭京官窑”、修内司官窑和郊坛官窑。

长期以来,不少中外学者对此种划分的科学性颇有质疑。

因为此种分法是与宫中藏品相矛盾,无法与实物相印证。

如“汴京官窑”窑址已为黄水淹没,成为历史悬案,故何为汴京官窑器也就无从探究,至于修内司官窑又因缺少窑址印证,对其存在与否,尚且争议颇烈,更谈不上对其器物之研究。

而郊坛窑址,尽管发现多年,但学者们所持观点各异。

三分法长期以来,既无理论基础,又无实物印证。

不过人云亦云,莫明究竟。

宫中传世官窑瓷器,经研究均属于浙江青瓷系统,无法区分南北。

曾有试从烧造方法上进行划分,认为北宋的“汴京官窑”瓷器多系支烧,南宋的郊坛官窑系多为垫烧。

其实,这两种烧法,均为郊坛官窑所采用,从其遗址发掘情况分析,厚胎薄釉者为支烧,而薄胎厚釉者,则采用垫烧。

或曰,以支烧为早,垫烧为晚,此说也不能成立。

因为不同的烧造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器物而定的。

底径大而薄者,往往还采用支、垫结合的办法。

所以,两种方法绝没有时间的早晚之分,更不能以此划分南北官窑。

据文献及考古得知,宫藏传世官窑瓷器中,除官窑瓷器外,“汴京官窑”是不存在的,它实为官汝窑;而所谓“传世哥窑”实为修内司官窑。

而只有郊坛官窑的发掘物与宫藏官窑器相符。

由此证实,所谓的“五大名窑”之中的“官窑”就只能是南宋的郊坛官窑,别无它属。

郊坛官窑是继修内司窑以后设立的第二座官窑,其窑址在杭州市南郊乌龟山一带,早在本世纪初期,窑址就已经被发现,50年代浙江省文管会对窑址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1985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了作坊遗迹及窑炉一座,取得有较丰富的资料,其中有不少发掘物与故宫博物院藏官窑瓷器相符。

发掘证明,郊坛官窑烧制器物可分两大类;一类属于生活用器,有碗、盘、碟、盒、盆、罐瓶等;另一类为陈设用瓷,主要是仿周汉的鼎、鬲、簋、奁等形式的香炉,琮式的瓶、觚、尊、贯耳壶、花口壶、花盆等。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南宋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南宋官窑瓷器指的是宋代官窑出产的瓷器,一般分南宋官窑瓷器和金陵官窑瓷器两种,以山东济南宋代官窑出产的南宋官窑瓷器为典型。

南宋官窑瓷器特征鲜明,器形多样~凡为宋代官窑出产的瓷器,外表都有着蓝灰色、黑色或绿色的烧褐色,釉质重,熟釉表面有厚重的波纹斑驳,有蜡釉磨砂的细腻的玻璃质釉,此外,南宋官窑瓷器在烧成过程中,会用柳子、枯叶、土或砂里添加一些不同的药剂来调整釉色,使烧出的瓷器呈现出浓艳的紫色、绿色等色泽,更惹人喜爱。

南宋官窑瓷器的鉴别方法包括:
1.质量首先要拿到瓷器再行评估,质地细腻有挂釉,可见釉薄,釉质清晰明亮,没有粘裂痕,这就是高端南宋官窑瓷器。

2.贴纹鉴别:看贴纹的胚体一定要细腻,布满的釉面色彩要均匀,要有上乘的烧制工艺。

3.色泽鉴别:南宋官窑瓷器肌理明显,釉底色蓝灰色,釉面多有暗咖、黑咖,有时表面布满绿、紫、朱等色泽。

4.工艺特征鉴别:南宋官窑瓷器往往在烧成过程中会添加柳子,枯叶,土或砂等,以调整釉色,使烧出的瓷器呈现出浓艳的绿色、紫色而更加鲜艳。

南宋修内司官窑出土瓷器

南宋修内司官窑出土瓷器

南宋修内司官窑出土瓷器
以下是杭州博物馆收藏的南宋修内司官窑出土瓷器。

修内司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也称“南宋官窑”。

宋室南迁后在杭州另立的新窑。

宋叶寘《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

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安阳相州窑的发现及出土的瓷器
两件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内容有差别,梅瓶不简单!
清凉寺出土汝窑器,揭秘最牛瓷器的面纱!
四川出土的“蜀王之宝”与“蜀世子宝”这两方金印,含金量差距的背后……
千年“华阳窑”最新出土瓷器,反映北宋晚期至南宋商品经济发达
此文转载自宋磁,侵权必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虎洞98LSY1
马蹄形馒头窑,由窑门、 半圆形火塘、横长方形 窑床、砖砌隔火墙,用 砖分隔出的烟道、出烟 室组成。
(4)龙窑
长15、宽2.1m,沿山坡略倾斜。
老虎洞窑址龙窑保护
江苏宜兴现代龙窑
(5)釉料缸 口径64、腹径72cm
(6)瓷片坑 H2、H3
有意打碎 统一掩埋
3、出土瓷器标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馆宣教工作
南宋官窑博物馆仿品
(1)澄泥池 长4.2、宽2.5、深1.7m。
(2)作坊 基础部分用规整的石条和砖砌筑墙基,用长方形砖砌
墙,房屋的地面使用砖错缝平砌。
F9
F9局部
陶车坑
F9平面图——砖砌蓬式建筑
(3)馒头窑
素烧窑。素烧是南宋官窑烧制瓷器的一道特殊工序。将 成型未上釉的器坯先放入素烧窑进行低温焙烧,以提高坯体 的强度,为多次上釉创造条件。
南宋官窑
A、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九“窑器”条 引南宋人叶寘(置)《坦斋笔衡》:“政和间,京师自制 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 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 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人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 比旧窑大不俟矣。”
B、《说郛》所录南宋人顾文荐的《负暄杂录》: “宣政间,京师自制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 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 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人所 珍。后郊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俟矣”。
地层堆积厚,最深的达3m。
地层共分5层: 第1层——近代扰乱层 第2层——元代层 第3层——南宋上层 第4层——南宋下层 第5层——北宋层
窑址性质——“修内司窑置庚子年**匠师造记”
荡箍——陶车的部件
2、遗迹
馒头窑4座,龙窑3座,作坊10座,澄泥池4个,辘轳车 基座坑12个、釉料缸2口,采矿坑2处,瓷片堆积坑24个。



窑址出土——瓶
窑址出土
仿古器形:鼎式、鬲式、尊式、乳钉香炉、薰炉、 琮式瓶等 。
传世琮式瓶
成交价 1800万人民币
(2)胎色以灰色为主, 釉色以粉青色和米黄色 为主要色泽。
3、窑具 匣钵、支钉、垫圈、垫饼等。刻字“高师古”等。 支烧——薄釉器居多。垫烧——厚釉器居多。
南宋官窑“大宋国物”垫饼 (郊坛下窑址出土) 高1厘米 直径5.5厘米 足径3.2厘米 饼面平整,底有矮足。边沿斜弧,足底旋削不平。红
褐色瓷土胎,质细致。平面刻划“大宋国物”四字,字体 草陋。面上残留垫烧小圈足的印痕。 [1]
匣 钵
4、乌龟山南宋官窑的年代和性质
窑址底层发现有五代越窑产品,乌龟山窑址是 南宋初年没收民窑建立的官窑,由官府直接控制的 制瓷窑场。
南宋官窑博物馆
发掘区现状
发掘区现状
南宋官窑博物馆基本陈列
瓷片陈列
修内司官窑 郊坛下官窑
位置
(一)老虎洞窑址——修内司窑 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在杭州凤凰山一带发现了瓷片
和窑具,发表文章说南宋修内司官窑就在凤凰山一带。
1998年—2001年连续发掘,总面积2300㎡ 。 《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文物》2002年第10期
1、地层 山沟东南——西北走向,中间是一个沟壑,古代有溪水。
2km。20世纪20年代发现。1984、1985、1988年共发掘1400 ㎡。《南宋官窑》,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遗迹 龙窑1,作坊1(3个房子),练泥池1,辘轳坑2,堆
料坑1,素烧炉1,素烧坯堆,排水沟2等。瓷片3万余片。
素烧炉
龙 窑——Y2
2、瓷器特点 (1)日常器皿居多:碗、盘、瓶、罐、壶、花盆等。
A、器形
日常生活器物为主:有碗、盘、杯、罐、碟、壶、洗、
盏托等。

碗盖
盏托
洗 盘
纸槌瓶
陈设用瓷——各式瓶
鹅颈瓶
梅瓶
陈设用瓷——各式瓶
兽首双耳瓶
镂孔套瓶
陈设用瓷——花盆
仿青铜礼器:尊
仿青铜礼器:炉
鼎式炉
鬲式炉
仿青铜礼器:觚
B、器胎
黑色、香灰色、米黄色。胎中加含铁成分的矿物,使 颜色加深。
紫口铁足
C、釉 (1)器型特点 釉质以类玉为最高境界,继承汝窑传统。釉色以粉青 为主,月白,米黄色。釉色莹澈、温润如玉。釉面绝大多 数有开片。厚釉、薄釉都有。
D、装烧方法
支烧
垫烧——垫圈
垫烧——垫饼
匣钵
遗址博物馆
元代:鸟食罐
“官窑”铭碗底
遗址博物馆
(二)乌龟山窑址——郊坛下窑官窑 位于杭州乌龟山,距离钱塘江500m,在南宋皇城西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