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动植物染色体数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动植物中的染色体数目之最

动植物中的染色体数目之最

科名
拉丁学名 主要产地
禾 本 3.2B(2(!
?./:.;#07 1-3,#6./.3
科"
! P-(cF" PB'J2+'
地中区亚及高加索
禾 本 中亚及高加索 3.2B(2(!
I#(2-3#+ G#-G-3,>-#(#+(+
科"
! O+2/8F" PJ10).c
地区等地
莎 中美至南美洲 O*&(02B(2(! J*5(6*.,:.3+ >-(0#,L1), 草科"
于澳大利亚的蚂蚁#雌性个体拥有两条染色体#而雄性
个体是单倍体#因此只有一条染色体&>'% 杰克跳蚁是
世界上已知的染色体数目最少的动物%
>F#!植物!在植物中染色体最少的有 $ 种!表 >"#其
染色体数目都为 #) m=#全部属于被子植物!都为非国
产植物#故未提供中文名" &#' %
表 !"* 种已知染色体数目 &45( 的被子植物
!!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 础#将人类社会从神创论带进了现代的科学生物史观% 但现在仍有一些人对达尔文的思想和生物进化理论有误 解%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常见的误解作出必要的指正% !"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不等同于全部的生物进化 理论
达尔文是第一个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地提出生 物进化论的人#是进化论的奠基者% 但不应将进化论 等同于.物种起源/% 因为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不 少人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而且在达尔文之后仍不 断有新的生物进化假说产生% >F>!达尔文不是最早提出生物进化思想的人!在进 化论产生之前#创世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 创世说认 为世界是一下子被创造出来的#而且一旦被创造出来 就永远不变了#不仅是陆地$海洋#连各种生物也都是 永恒不变的% 到了 >$ H>D 世纪#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 和宗教势力的减弱#一些哲学家和博物学家提出了具 有进化论色彩的思想% 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之前# 至少有三个人比较系统地阐述过生物进化的观点% 他 们是乔治(布丰$埃拉姆斯(达尔文!达尔文的爷爷"和 让 巴布提斯(拉马克&>'% 他们是进化论的先驱者#其 中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影响最大% 但他们的理论思 想哲学成分多于科学的成分#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撑%

第二节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精品文档40页

第二节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精品文档40页
27.03.2020 20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7.03.2020 15
(3)反带(reverse band)法
❖应用本法染色后所显示的带与其他带型 相反,如用Giemsa染色显带的地区,即 G-带,用反带法则相反,成为明亮区, 故称R-带。本法可用吖啶橙染色,也 可用Giemsa染色,但染色程序与G -带的 方法不同。
27.03.2020 16
27.03.2020 9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 近年来由于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确 切地鉴定各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分带技术开 始于1969年,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 项细胞学新技术。它使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 染色体产生明显的染色的色带(暗带)和未染 色的明显相间的带型,形成了鲜明的染色体个 体性。因此,可作为鉴别单个染色体和染色体 组的一种手段。同时,对研究染色体结构和功 能,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 着丝点所在的缢缩部分是主缢痕。 ❖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有缢
缩部位,染色较淡,称为次缢痕。 ❖它的位置是固定的,通常在短臂的一端。某些
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 的突出体,称为随体。 ❖它的大小可以不同,其直径可与染色体同样, 或者较小,甚至小到难以辩认的程度。联接染 色体臂和随体的次缢痕也可长或短。
27.03.2020 13
(2)吉姆萨(Giemsa)显带法
❖本法将材料经过处理后,进行Gimesa染 色,最后能做成永久的封片,在光学显 微镜下观察。因为它是用Giemsa 染色体 显带的,故称G带。一般讲G带与Q带 是一致的。
27.03.2020 14
*黑麦(Secale cereale, 2n=14)染色体 Giemsa C-带

染色体数目变异与特点

染色体数目变异与特点
同源多倍体的每个同源组含有三条或三条以上同 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前期I往往同时有三条以上 的染色体参与形成联会复合体,形成多价体 (multivalent),如:三价体(III)、四价体(IV)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1. 四倍体的产生—--自然产生
➢ 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偶然的染色体加倍
➢ 有性多倍体化(sexual polyploidization) --------自然界发生多倍体的主要途径
如果 A 对 a 为完全显性
AAaa × aaaa
AAaa × AAaa
1 AAaa : 4 Aaaa : 1 aaaa
5A : 1a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35A : 1a
同源四倍体后代的预期显隐性比例
4n 遗 传 组 合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依染色体随机分离
测 交 A:a
Gm n=RB=18
萝卜甘蓝属间杂种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普通小麦的产生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粒小麦
×
拟斯尔脱山羊草
2n=2x=AA=14=7 Ⅱ
2n=2x=BB=14=7 Ⅱ
F1 2n=2x=AB=14=14Ⅰ
方穗山羊草
2n=4x=AABB =28=14 Ⅱ
× 2n=2x=DD=14=7 Ⅱ
2n=3x=AB D=21=21 Ⅰ
倍体孢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情况,可以了解染色体组之间 的同源或部分同源关系。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二、同源四倍体的遗传
杜鹃花
矮脚苏州青
甘蔗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四倍体高梁
巨峰葡萄
马铃薯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菊花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菊花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菊花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薛皓;陈宗礼;王迪;刘盼盼;刘春玲【摘要】以菊花幼嫩茎尖为材料,采用酸解去壁低渗法,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进行细胞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菊花染色体核型为2n =2x =36 =31m +5sm,属2A型.【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06【总页数】2页(P280-281)【关键词】菊花;染色体;核型【作者】薛皓;陈宗礼;王迪;刘盼盼;刘春玲【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延安716000;陕西省延川县中学,陕西延川71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1+10.1菊花属菊科菊属(Chrysanthemum),原产我国,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20~200 cm,通常30~90 cm;茎嫩绿色或褐色,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1朵或数朵簇生[1]。

菊花品种多,花期各异,花型多样,色彩繁多,在切花、园林、城市绿化等方面广泛应用,深受人们喜爱。

有关菊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培方面[2],菊花细胞学研究相对滞后,有关菊花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菊花的染色体数目与核型,为菊花新品种选育提供细胞学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材料为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培与育种实验室保存的菊花原种苗。

1.2 方法(1)取材。

将原种苗在弱光下培养1~2周后取其幼嫩茎尖。

(2)材料处理。

将材料放入饱和对二氯苯前处理4 h,在卡洛氏固定液中固定4 h,用1 mol/L HCl 60℃酸解5 min,蒸馏水清洗3~5次,改良苯酚品红整体染色,压片、镜检。

最新高二生物-动物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及形成 精品

最新高二生物-动物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及形成 精品

动物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及形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发展而来的,但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有的只有1个染色体组,只存在单套基因,为单倍体;有的是含2个染色体组的二倍体;有含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为多倍体,还有其它类型的变化。

为什么自然界中,多倍体的植物比多倍体的动物多?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动物、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1.1动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动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十分罕见。

在低等动物中,如甲壳类中的一种丰年鱼为四倍体;线形动物中的马蛔虫为同源四倍体(4n=4)。

昆虫中的多倍体现象又总是与孤雌生殖方式联系在一起。

昆虫种类估计在250~300万种,而已知的多倍体昆虫不足百种。

据文献记载,直翅目的螽蟖科曾发现过四倍体螽蟖(一种害虫);双翅目毛蠓科有三倍体的毛蠓;膜翅目的叶蜂科有四倍体的雌蜂;鞘翅目象甲科的多倍体类型最为丰富,曾发现有38个三倍体,17个四倍体,5个五倍体和2个六倍体的孤雌生殖的亚种或种,大多数多倍体昆虫分布在北方和山区,生命周期延续在两年以上,它们一般都是不能飞翔的类型。

鱼类、两栖和爬行类中,根据细胞学观察和DNA含量、重复基因位点的分析,证实在鱼类、两栖和爬行类中存在着多倍体类型。

例如鲑科的鲑鱼、白鲑鱼、鳟鱼和茴鱼都是四倍体;胭脂鱼科中几乎所有的种类都是四倍体:金鱼中除了四倍体外,还有三倍体如银金鱼。

此外,还有四倍体的泥鳅和三倍体的花鳟鱼、鲫鱼等。

已证实两栖类有尾目中存在有雌性三倍体种群,爬行类中有三倍体的雌蜥蜴等,推测它们是通过孤雌生殖来进行繁殖。

在有尾目中也还发现有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的蛙,一般都是同源多倍体。

新近Maxsox等人发现,北美树蛙是一种由东西部二倍体种的Hyda,Chrysoscelis杂交而成的异源四倍体。

在跟钝口螈有亲缘关系的一种蝾螈中,有一个例外的三倍体的例子曾被报道过。

在哺乳动物中,全部由多倍体细胞组成的动物尤为罕见,但是许多二倍体动物在它们身体的某些组织内,拥有多倍体细胞。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染色体的特征及数目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染色体的特征及数目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染色体的特征及数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1、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典型的染色体通常由长臂和短臂、着丝点和着丝粒、次缢痕和随体、端粒等几部分组成。

不同物种染色体大小差异较大。

一般染色体数目少的则体积较大。

2、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3、染色体的数目特征:①恒定性。

同一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

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在性细胞中总是成单的。

通常用2n和n表示,如水稻2n=24,n=12;普通小麦2n=42,n=21。

③不同物种染色体数目差异很大④人体染色体的数目:23对染色体⑤韭菜是四倍体,有32条染色体。

⑥蜜蜂种群中的雄蜂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⑦果蝇染色体组成:(4对共8条染色体)4、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伴性遗传伴性遗传:1、概念: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

2、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伴性遗传方式遗传特点实例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最可能为“X显”(男病女必病)连续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为“X隐”(女病男必病)交叉遗传红绿色盲、血友病伴Y染色体“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无女性患者”――最可能为“伴Y”(男性全为患者)连续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置的实验探究与判断:1.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

(2)在未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正交和反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野牡丹科6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野牡丹科6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野牡丹科6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张新华;代色平;蒋建友;马国华【摘要】研究了野牡丹科国产野牡丹属(Melastoma L.)4种植物和从国外引种的蒂牡花属(Tibouchina Aubl.)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并对4种野牡丹属植物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牡丹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为二倍体植物,蒂牡花属的蒂牡花(T.urvillean)和银毛野牡丹(T. heteromall)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野牡丹(M. malabathricum)2n=10m(2SAT)+14sm;毛稔(M.sanguineurn)2n=10m+12sm+2st;地稔(M. dodecandrum)2n=12m+12sm;细叶野牡丹(M. intermedium)2n=12m+10sm+2st.核型分析表明国产野牡丹属植物染色体为小染色体,绝对长度为0.43~1.79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7~62.91,均属2B型.野牡丹属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期刊名称】《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年(卷),期】2010(018)004【总页数】5页(P386-390)【关键词】野牡丹科;野牡丹属;蒂牡花属;染色体数目;核型【作者】张新华;代色平;蒋建友;马国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广州园林科学研究所,广州,510405;广州园林科学研究所,广州,510405;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62.302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是双子叶有花植物,约有156~166属4500种,大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1属114种,大部分产长江以南各省,西南部和南部[1]。

野牡丹属(Melastoma L.)在我国有5种,花色艳丽,是一类极具园林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资源,一些种类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野牡丹(M. malabathricum)、地稔(M. dodecandrum)等[2]。

动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核型分析(动物遗传育种课件)

动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核型分析(动物遗传育种课件)
任务1.2 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2、理解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分类、分组标准3、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二、实验原理1.核型 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 2.核型分析 根据染色体的长短、着丝粒的位置、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将全套染色体分组编号(性染色体排在最后),并按顺序成对地将染色体剪贴,制成染色体核型图,然后对核型图进行分析,确定染色体核型。3.核型分析的意义 是确定和发现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的基本手段和诊断基础,经过核型分析后,可以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来判断生物的病因,比如是由于缺少了什么样的基因才导致的这种疾病 。
F组(No19~20):小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G组(No21~22 +Y):最小,近端着丝粒。在No21和22染色体的短臂上可见到随体。
染色体分组
Y染色体:形态和大小,跟G组染色体相似。形态特征:①它的两条染色单体一般不作分叉状,几乎是平行的;②一般来说,它比第21、22染色体要长一些; ③没有随体。
二、染色体的结构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二、染色体的结构
二、染色体的结构
二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用2n表示。
单倍体性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单存在,用n表示。
三、染色体的数目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二者大小、形态、功能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中与性别发育密切相关的染色体(X、Y;Z、W)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之外同源染色体的统称。
一、染色体的形态
人类XY染色体

六种针茅族(禾本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道

六种针茅族(禾本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道

高寒草甸
4784
陈文俐,张慧 400 (PE)
假冠毛草 T. pappiformis (Keng) P. C. Kuo & S. L. Lu
2n=66
西藏 芒康 Markam Tibet
石质山坡
3428
陈文俐,张慧 117 (PE)
本实验观察到的单蕊冠毛草和三蕊草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 2n=22,并且两者均分布于高寒草 甸,分子系统学研究(待发表)也表明,与族内其它属相比,冠毛草属与三蕊草属的亲缘关系更近。
沙鞭属 Psammochloa Hitchcock
与 统
沙鞭 P. villosa (Trinius) Bor
系 国
2n=40
全 三蕊草属 Sinochasea Keng 2011 三蕊草
2n=22
内蒙 锡林浩特
Xilinhot Inner
沙丘
1168
Mongolia
西藏 定日
高寒草甸
4779
马洪峥,李伟伟 053 (PE) 陈文俐,张慧 372 (PE)
大叶直芒草颖片 7-9 脉,浆片 2 枚,子房壁被毛,这些特征在针茅族中较为独特。大叶直芒草 染色体数目为 2n=36,直芒草染色体数目为 2n=20,两个物种在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基数方面均有差 异。卢生莲等(1986)在《中国植物志》中将大叶直芒草归入直芒草属,但是从形态上看将该种放 在直芒草属中明显不够自然。后来,吴珍兰等(2006)在“Flora of China”中又将其置于芨芨草属 内。来自染色体的证据支持将大叶直芒草从直芒草属中移出,但是将其放入芨芨草属中是否合适还 需进一步研究。
会 讨 研 学 物 植 化 进 与 统 系 国 2011全
S. trigyna Keng

染色体数目变异与特点

染色体数目变异与特点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2. 四倍体的效应
➢ 外部形态——巨大性 ➢ 化学成分——降低 ➢ 生理功能——生长缓慢 ➢ 代谢产物——某些产物含量增加 ➢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 引起二倍体自交不亲和系统的改变
——变弱或完全消失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代谢产物——某些产物含量增加
4n蔬菜 4n烟草 4n黑麦草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一倍体的主要特点:高度不育(不产生后代)。
原因:减数分裂紊乱。
玉米:2n = 20条, 一倍体X = n = 10条
10条全分到上极的机率为(1/2)10
1 2 3 ┅ 10
10条全分到下极的机率为(1/2)10
10条全分到上极或下极的机率为(1/2)10+(1/2)10=1/512
单体:比正常合子的染色体数少一条的个体。 表示方法:2n-1=(n-1)Ⅱ+Ⅰ
双单体:2n-1-1=(n-2)Ⅱ+Ⅰ1+Ⅰ2 如普通小麦2n=42条=21Ⅱ 普通小麦的单体2n-1=20Ⅱ+Ⅰ 普通小麦的双单体2n-1-1=19Ⅱ+Ⅰ+Ⅰ (二)缺体 缺体:比正常染色体数少一对(两条成对)的个体。 表示方法:2n-2=(n-1)Ⅱ 普通小麦的缺体2n-2=20Ⅱ
小孢子母细胞 大孢子母细胞
2n的孢子或配子 2n的孢子或配子
4n个体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四倍体的产生—--人工产生
➢ 愈伤组织 ➢ 高温或低温处理授粉后的幼胚 ➢ 秋水仙素等化学药品 ➢ 加倍药剂:除莠剂、杀虫剂、化学诱
变剂、生物碱、富民农、有机汞杀菌 剂 ➢ 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处理 ➢ 体细胞杂交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单倍体的利用
1、通过染色体加倍,使基因全部纯合 F1花粉培养获单倍体植株,单倍体内染色体组是成单的,

甜瓜野生近缘植物的染色体计数

甜瓜野生近缘植物的染色体计数

l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材 料 .
以9 种甜瓜近缘植物和 1 种野甜瓜 ( 甜瓜亚种) 为试 验材料, 中野甜瓜采 自河南省郑州市 中牟县建筑工地 , 其
为野生 状态 的 马包瓜 ; 黄瓜 采 白云 南西 双版 纳 勐海 县 山 酸
镜下观察并拍 照。
2 结果 与分析
2 1 染色体计数 .
2 11 马 包 瓜 .. 原 产 于 我 国 , 布 于 山东 、 南 、 徽 、 分 河 安
上的 自然 株 群 , 余 材料 均 引 自美 国 中北地 区引种 站 其 ( ot C nr ei a P t i )产地为非洲( 1。 N r et l g nl I ao , h a 材 料 中 , 份 材 料 体 细 胞 份 一
染 色体数 2 :2 , 一 份 材料 发现 染 色体 数 2 =4 n 4另 n 4的现
现 象 。从 甜瓜 属 植 物 染 色体基 数 为 7或 1 2的分 类 出发 , 普 沙瓜 体 细胞 染 色体 2 =4 迪 n 4不符 合 甜
瓜 属 植 物 的 染 色体 基 数特 征 , 能 与该 材 料 栽 培过 程 中染 色体 产 生 自然 加倍 和 缺 失 有 关 。 可
关键词 : 甜瓜 ; 近缘植物 ; 染色体计数

研究简报 ・
北 方 园 艺 2 o )6 6 o ( :~ 8 l16
甜 瓜 野 生 近 缘 植 物 的 染 色 体 计 数
王 吉 明 ,贺 平。 ,马 双 武 ,尚 建 立 ,赵 长 竹
(. 1 中国农业 科学 院 郑 州果 树研究 所 , 南 郑 州 40 0 ;. 河 5092 郑州 大学 生 物 系 , 南 郑 州 4 00) 河 50 1

紫苏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

紫苏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

表 1 试验材料及其相关信息
Table 1 All materials and co rrelative info rmation
材料 Mat e rial s
紫苏 P. f rutescens (L . ) Britton var. f rutescens (zi2su)
来源地 Locality 广东中山区沙溪 Shaxi ,Zhongshan , Guangdong 四川雅安上里 Shangli , Yaan ,Sichuan 日本 J apan 四川绵竹清道镇 Qingdao ,Mianzhu ,Sichuan 四川都江堰徐渡 Xudu ,Dujiangyan ,Sichuan 四川雅安雨城区 Yuchengqu , Yaan ,Sichuan
Brit to n var . au ricul ato2dent at a C. Y. Wu et H suan ex H. W. Li ] ,同时指出耳齿紫苏没有另立一变种的 必要[124] 。实际上 ,该属植物自林奈确定为紫苏属 后 ,变动不大 ,但属内种系等级和数目变化较大 。国 内外学者用形态解剖学[5] 、植物化学分类学[627 ] 、同
4st 。结果表明 ,紫苏属不同原 (变) 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但在核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染色体核型为首次报
道。
关键词 :紫苏属 ;染色体数目 ;核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 :Q343. 2 + 2
文献标识码 :A
Chromosome Numbers and Karotypes Analysis of Genus Pe rill a L .
的染色体数目为 2 n = 20 ,其栽培种 (紫苏) [ P. f ruபைடு நூலகம் 并对其 1 种 (包括紫苏和白苏) 和 2 变种各一份材料

高一生物 植物种子胚、胚乳基因型及染色体数的确定课件

高一生物 植物种子胚、胚乳基因型及染色体数的确定课件
返回
珠孔
子 房 壁
胚 胚囊 珠 珠被
胚囊母细胞
胚囊细胞
八核胚囊
卵细胞
极 核
卵细胞 极 核
重复
被子植物卵细胞、极核的形成过程
胚囊母细胞
减数分裂Βιβλιοθήκη 4个胚囊细胞 (3个退化)
3次有丝分裂
8个细胞
反足细胞(3个) 极核(2个)位于胚囊中央 卵细胞(1个)位于珠孔附近 助细胞(2个)
思考:
让纯种黄玉米aa做母本纯白玉米aa做父本进行杂交所结的种子的胚的基纯白玉米aa做母本纯黄玉米aa做父本进行杂交所结的种子的胚的基因型能力提升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花粉细胞发花粉细胞发育成花粉粒育成花粉粒营养细胞营养细胞生殖细胞生殖细胞营养细胞营养细胞生殖细胞生殖细胞营养细胞营养细胞重复花粉母细胞4个花粉细胞4个花粉粒生殖细胞营养细胞精子2个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思考
花粉母细胞
花粉细胞(发 育成花粉粒)
营养细胞
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营养细胞
精 子 营养细胞
重复
被子植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
花粉母细胞
有丝分裂
4个花粉细胞
有丝分裂
4个花粉粒
生殖细胞 营养细胞
精子(2个)
思考:
• 一个花粉粒产生几个精子?若花粉母细胞染 色体数为2N,则花粉细胞、生殖细胞、营养细 胞、精子中染色体数分别是多少? • 参与双受精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及基因型有 何关系? • 若子房壁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那么精子中 的染色体数是多少? 一个花粉粒产生2个精子,这2个精子来源于 同一个生殖细胞,所以染色体数与基因型完全 相同。精子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变式训练:
• 若母本基因型为Aa,父本基因型为AA 。 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和胚乳的基因 型? • 若母本基因型为AaBb,父本基因型为 AABB,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和胚乳的基 因型又如何?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资料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资料
3.按随体的有无与大小(通常将 带随体的染色体排在最前面)。
宜宾学院
26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宜宾学院
27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二、染色体组型分析与带型分析
染色体带型是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处理,使得螺旋化程度和收缩 方式不同的染色体区段发生不同的反应,再经过染色,使其呈 现不同程度的染色区段(往往是异染色质区段被染色)。
宜宾学院
21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宜宾学院
22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染色体形态特征
2、染色单体(chromatid)
➢ 在有丝分裂中期所观察到的染 色体是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 均包含有两条成分、结构和形 态一致的染色单体。
➢ 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 称为姊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
➢ 这些精心设计的处理和染色方法称为分带、显带或分染技术。 ➢ 不同的处理方法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染色体带型。 ➢ 由于染色体的部分螺旋化方式、程度是特定的,因此一种好
的分带程序能够使染色体呈现丰富而稳定的带型。
宜宾学院
28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宜宾学院
2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宜宾学院
30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宜宾学院
24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宜宾学院
25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二、染色体组型分析与带型分析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对生物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单位(亚种、种等)的 体细胞的染色体按一定特征排列起来的图象(染色体组型)的分析。
人类染色体的编号
1.按染色体的长度进行排列(分 组);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

3.染色体的分类
• 通常着丝点在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且位置恒定,常 用作描述染色体的一个标记。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可以 将染色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广泛应用的Levan的四 点四区系统为例: 简称 着丝点的位置 臂比值 臂比值 • M 正中部着丝点 1.0 1.0 • m 中部着丝点区 1.0-1.7 1.01-1.70 • sm 亚中部着丝点区 1.7-3.0 1.71-3.0 • st 亚端部着丝点区 3.0-7.0 3.01-7.0 • t 端部着丝点区 7.0-∞ 7.01-∞ • T 端部着丝点
• 所谓核型是指一个个体或物种的染色体 的构成,包括染色体的大小、形态、数 目。即指体细胞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 所有可测定的表型特征的总称。对一组 染色体的形态特点进行细胞学研究(进 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称为核型分析。 大多以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为标准,也 有采用粗线期染色体。
二、染色体的数目
• • • 1、染色体的数目特征 恒定性。同一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 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在性细胞中总 是成单的。通常用2n和n表示,如水稻2n=24, n=12;普通小麦2n=42,n=21。 • 不同物种染色体数目差异很大。 动物中最少的只有1对染色体(n=1)(即 线虫类的一种马蛔虫变种;而另有一种蝴蝶 (Lysandra)可达191对染色体(n=19)植物中, 菊科植物Haplopappus graxillis只有2对,隐花植 物中瓶尔小草属(Ophioglossum)的一些物种 含有400-600对以上的染色体。但染色体数目多 少与物种的进化无关。
• (2)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核仁组织区 (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 ,NOR)和随体(Satellite) 次缢痕具有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一个真核生物细 胞中至少有一对染色体具有核仁组织区,没有核仁组织 区的细胞不能成活。 • 随体是指次缢痕区至染色体末端的部分,有如染色体的 小卫星。随体主要由异染色质组成,是高度重复的DNA 序列。 • 3、端粒(Telomere) 端粒指染色体的自然末端。不一定有明确的形态特 征,只是对染色体起封口作用,使DNA序列终止。 端粒是染色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持了染色体 的遗传上的独立性,无端粒的染色体就与其它无端粒染 色体连接起来,造成后期染色体的缺失或重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