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多倍体现象

合集下载

动物遗传育种Chapter 16 多倍体育种

动物遗传育种Chapter 16 多倍体育种

4. 细胞测量法
• 长牡蛎
2n
3n
φ=47.2微米,φ=55.2微米,3n比2n 卵直径增加15%,体积增加54%
• 长牡蛎
5. 核仁计数法
二倍体1-2个核仁,平均1.81; 三倍体2-3个核仁,平均2.59
第五节 多倍体诱导结果
• 整倍体(三倍体、四倍体) • 非整倍体(以长牡蛎为例)
目前发现10种类型的非整倍体:
术和示范试验”、“海水养殖动物的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术”、 “莺琼大气区勘探关键技术”通过专家论证。
2000年12月3日 863计划“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 术研究”重大项目通过验收
第二节 多倍体诱导的方法与原理
• 1. 多倍体诱导方法 • 2. 三倍体诱导途径 • 3. 四倍体诱导途径
• 多倍体:体细胞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 同源多倍体:加倍的染色体来自同一物种或在原有染色体组基础上加倍
而成;异源多倍体:加倍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 • 天然多倍体
植物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概述
• 天然多倍体
水产动物
鱼类: 天然四倍体,鲑科鱼类、茴鱼、胭脂鱼科、泥鳅; 花鳉科部分种类为三倍体;银鲫存在三倍体与四倍体2种类型; 裂腹鱼等为六倍体
1. 多倍体诱导方法
• 物理方法: 温度休克(temperature shock) 引起细胞内酶构型的变化,不利于酶促反应,导致形成纺锤体所需 的ATP的供应途径受阻,抑制细胞分裂。 冷休克: 0-4℃ 热休克: 30-36 ℃ 处理时间:10~20min
1. 多倍体诱导方法
• 物理方法: 静水压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染 色体移动,从而抑制分裂 压力大小:200-750kg/cm2

多倍体的鉴定

多倍体的鉴定

五、多倍体的鉴定a) 外部形态比较特点是直观、简便。

可将整体、叶片、茎、果、花、种子等进行比较。

如瓜类多倍体表现:发芽和生长缓慢;子叶及叶片肥厚、色深、茸毛粗糙而较长;叶片较宽、较厚或有皱褶;茎较粗壮、节间变短;花冠明显增大,花色较深;果实变短、变粗、果肉增厚、果脐增大(甜瓜);种子增大,嘴部变宽,但种仁饱满。

果树多倍体一般茎变短、叶变厚,叶形指数变小;颜色变深,表面皱缩粗糙、生长缓慢;花、果变大,可育性低。

根据形态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

b) 气孔鉴定多倍体的气孔较二倍体大,叶片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量相对减少。

这是一种较为可靠的鉴定方法。

但是处理和对照必须在同一发育时期和同一外界条件下才可比较判断。

c) 花粉粒鉴定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花粉粒体积大,生活力低。

有些多倍体甚至完全不育,如三倍体。

但不同的植株类型及多倍体的不同倍数,其不孕的程度存在差别。

如双二倍体就被产生它的杂种二倍体结实率高。

d) 梢端组织发生层细胞鉴定用切片染色法比较组织发生层的三层细胞和细胞核的大小,多倍体的比二倍体的大。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同时对组织发生层的三层细胞细胞进行鉴定,能说明变异体的结构特点。

e) 小孢子母细胞分裂的异常行为三倍体或同源四倍体,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都有异常行为。

表现为染色体配对不正常,有单价体和多价体,有落后染色体;染色体分离不规则,数目不均等;有多极分裂和微核小孢子数目和大小不一致等。

f) 染色体记数(直接鉴定法)用植物的根尖细胞、茎尖细胞或花粉母细胞制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染色体数目变化。

g)分子水平鉴定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就是采用流式细胞仪来测定单个细胞的DNA含量,再根据DNA含量比较来推断出细胞的倍性。

荷兰球根花卉专家van Tuyl 在1989年就开始用此方法对诱变的大量材料进行倍性鉴定了。

此外,分子标记技术也已成功地应用到本领域的研究中。

但多用于2戈配子后代中的2x配子来源及属性的分析。

最新高二生物-动物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及形成 精品

最新高二生物-动物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及形成 精品

动物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及形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发展而来的,但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有的只有1个染色体组,只存在单套基因,为单倍体;有的是含2个染色体组的二倍体;有含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为多倍体,还有其它类型的变化。

为什么自然界中,多倍体的植物比多倍体的动物多?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动物、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1.1动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动物中的多倍体现象十分罕见。

在低等动物中,如甲壳类中的一种丰年鱼为四倍体;线形动物中的马蛔虫为同源四倍体(4n=4)。

昆虫中的多倍体现象又总是与孤雌生殖方式联系在一起。

昆虫种类估计在250~300万种,而已知的多倍体昆虫不足百种。

据文献记载,直翅目的螽蟖科曾发现过四倍体螽蟖(一种害虫);双翅目毛蠓科有三倍体的毛蠓;膜翅目的叶蜂科有四倍体的雌蜂;鞘翅目象甲科的多倍体类型最为丰富,曾发现有38个三倍体,17个四倍体,5个五倍体和2个六倍体的孤雌生殖的亚种或种,大多数多倍体昆虫分布在北方和山区,生命周期延续在两年以上,它们一般都是不能飞翔的类型。

鱼类、两栖和爬行类中,根据细胞学观察和DNA含量、重复基因位点的分析,证实在鱼类、两栖和爬行类中存在着多倍体类型。

例如鲑科的鲑鱼、白鲑鱼、鳟鱼和茴鱼都是四倍体;胭脂鱼科中几乎所有的种类都是四倍体:金鱼中除了四倍体外,还有三倍体如银金鱼。

此外,还有四倍体的泥鳅和三倍体的花鳟鱼、鲫鱼等。

已证实两栖类有尾目中存在有雌性三倍体种群,爬行类中有三倍体的雌蜥蜴等,推测它们是通过孤雌生殖来进行繁殖。

在有尾目中也还发现有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的蛙,一般都是同源多倍体。

新近Maxsox等人发现,北美树蛙是一种由东西部二倍体种的Hyda,Chrysoscelis杂交而成的异源四倍体。

在跟钝口螈有亲缘关系的一种蝾螈中,有一个例外的三倍体的例子曾被报道过。

在哺乳动物中,全部由多倍体细胞组成的动物尤为罕见,但是许多二倍体动物在它们身体的某些组织内,拥有多倍体细胞。

多倍体的概念

多倍体的概念

多倍体的概念多倍体的概念: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常见于高等植物中,由于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这是物种形成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种只经过一二代就能产生新物种的方式。

由于多倍体生物一旦形成,它和原来的物种就发生生殖隔离,因而它成了新种,所以这种方式被称为爆发式的。

多倍体在动物界极少发生,在植物界却相当普遍。

很多植物种都是通过多倍体途径而产生的。

约33%的物种是多倍体。

被子植物中约有40%以上是多倍体。

小麦、燕麦、棉花、烟草、甘蔗、香蕉、苹果、梨、水仙等都是多倍性的。

香蕉、某些马铃薯品种是三倍体的。

一般马铃薯是四倍体。

蕨类植物也有很多是多倍体,裸子植物较少多倍体,但有名的红杉则为六倍体。

多倍体的形成有2种方式,一种是本身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而使染色体复制之后,细胞不随之分裂,结果细胞中染色体成倍增加,从而形成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另一种是由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多倍体,称为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

同源多倍体是比较少见的。

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夜来香)(Oenotheralamarckiana)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个(2n)变成了48个(4n),成了四倍体植物。

这个四倍体植物与原来的二倍体植物杂交所产生的三倍体植物是不育的(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配对)。

因此这个四倍体植物便是一个新种。

HugodeVries给这个新种定名为Oenothe。

多倍体植株的一般特征是茎粗、叶大、花大、果实大,但往往生长慢,矮生,成熟也较迟。

多倍体的植株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例如,四倍体葡萄的果实比二倍体葡萄的果实大得多,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二倍体的品种几乎增加了一倍。

动物进化中的多倍体进化

动物进化中的多倍体进化

动物进化中的多倍体进化多倍体进化是指某一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倍数(ploidy)增加的现象。

在动物界中,多倍体进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物种的适应能力和进化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动物进化中的多倍体进化现象,并介绍其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一、多倍体进化的定义和机制多倍体进化是指染色体数量倍增的现象,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单倍体数量增加和多个基因组合并导致染色体数量增加。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自然选择、突变、杂交等因素来促使。

多倍体进化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可以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多倍体进化对动物物种的影响多倍体进化对动物物种的适应能力和进化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多倍体进化在动物进化中的几个方面影响:1. 遗传多样性的增加:多倍体进化导致染色体数量和基因组的重组,增加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使得物种在环境变化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竞争力。

2. 基因突变的增加:多倍体进化会增加基因突变的频率,从而增加新的遗传变异形式。

这些突变可能会对物种的进化提供新的机会和挑战。

3. 基因重组的影响:多倍体进化使得基因组的重组更加频繁,有利于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从而产生新的表型和适应性。

4. 物种起源和分化:多倍体进化可能会导致物种的起源和分化。

在动物界中,多倍体进化是重要的分离机制之一,可以形成新的物种。

三、多倍体进化的案例多倍体进化在动物界中有许多案例。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例子:1. 鳟鱼:鳟鱼属于具有多倍体进化的典型物种。

在进化过程中,鳟鱼经历了多次多倍化事件,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种类和亚种。

2. 昆虫:某些昆虫类群中也发现了多倍体进化的迹象。

例如,蚱蜢和蝗虫等昆虫在染色体数量上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多倍体进化的结果。

3. 螃蟹:螃蟹在进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倍体进化的现象。

某些螃蟹种群的染色体数量比其他种群更高,说明它们经历过多倍体进化事件。

四、多倍体进化的意义和前景多倍体进化在动物进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多倍体形成途径及应用

多倍体形成途径及应用

多倍体形成途径及应用多倍体是指某个生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超过常规的两倍。

多倍体形成途径主要有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导两种方式,应用方面包括作物改良、动植物育种、药物生产等。

1. 自然发生多倍体的途径自然发生的多倍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形成:聚雄性或无性繁殖。

聚雄性繁殖是指一种生物的花部或孢子体发生多染色体性别器官或配子,通过配子的无性繁殖产生多倍体。

无性繁殖是指通过无性生殖器官、孢子或其他方式产生新个体,绕过有性繁殖的过程。

例如,植物中的聚雄花某些物种中,花药染色体数目会增加,从而形成多倍体的花粉,经由花粉传播的有性杂交中就会产生多倍体植株。

另外,动物中也存在着聚雄性繁殖现象,如某些蜥蜴中的雄性个体会自动产生多倍体的配子。

2.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人工诱导多倍体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实现。

常见的诱导方法包括化学处理、辐射处理、细胞融合等。

- 化学处理:利用特定化学物质来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或减缓细胞核的发育进程。

例如,利用染色体部位特异性染色的物质如乙炔基尿嘧啶(EdU)、荧光素和脱氧鸟苷可用于检测和定量化处理的效果。

- 辐射处理:辐射处理一般使用X射线、γ射线或离子束等来破坏或改变细胞染色体,从而产生多倍体。

辐射处理可以诱导细胞染色体的断裂、重排和甚至缺失。

- 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以上的细胞融合成一个新的细胞体。

常用的细胞融合技术有电穿孔法、化学融合法和病毒介导的融合法等。

通过融合不同染色体组的细胞,可以产生多倍体细胞。

3. 多倍体的应用多倍体在农业、园艺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多倍体应用的几个例子:- 作物改良:利用多倍体的杂交育种,可以实现多倍体植物对异源基因的更高接受率。

这就为育种者提供了一种改良作物性状的有效途径。

例如,水稻中的稻瘿蚊抗性基因在三倍体的杂交后更容易得到稳定的表达。

- 动植物育种:多倍体的存在可以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育种效率。

在植物育种中,多倍体可以通过诱导或选择培养的方式快速获得。

多倍体概念

多倍体概念

多倍体概念
多倍体是指生物体具有超过两套染色体组的状态。

常见的多倍体有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等。

相对于一倍体来说,多倍体具有更多的染色体组,这意味着它们具有更多的基因副本。

多倍体形成的主要方式是染色体复制不完全分离,进而导致细胞具有额外的染色体组。

这种情况可以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错误,或者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或化学物质的影响而引发的。

多倍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等。

一些作物如小麦、大米和马铃薯都是多倍体,而有些昆虫如蜜蜂和蚂蚁也是多倍体。

在植物中,多倍体可以通过人工诱导或自然杂交而得到,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种子多、产量高等优点,因此在农业和园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多倍体还具有一些研究和应用上的意义。

多倍体能够影响个体外貌和性状,对基因表达水平和基因互作产生影响,因此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基因组进化以及物种形成等问题。

在实践中,多倍体也常用于育种改良,通过多倍化某些物种可以增加其经济价值和生产性能。

多倍体与转基因动物

多倍体与转基因动物

多倍体动物鉴定
1
染色体技术 是鉴定多倍体简单、可靠地方
和核型分析
法,能为多倍体的遗传组成和 诱发率提供直接证据
2
核仁数目银 银染色法分析胚胎细胞的核仁分布情况可鉴定 染色法测定 多倍体
3
细胞核体积 染色体数目的倍增与细胞核体积增大是平行变
测量
化的。
4
DNA含量测
同一物种内,染色体组数和DNA含量成正比 关系,因此,在有对照组情况下,用该方法
缺点:工作量大、操作繁 琐
聚合酶链式反 应技术
针对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 引物,以组织提纯的DNA 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 过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 析就可以实现转基因动物
的鉴定。 PCR方法可能存在假阳性
基因改良动物
快速增长与 肉质改善
增加羊毛产量 和性能
抗冻品种培育
转生长激素基 因的猪等动物 生长速度和饲 料利用效率显 著提高,瘦肉 率有所增加
卵细胞显微注射法
转基因
将外源基因克隆至逆转录病
方法
毒载体,然后将其显微注射
到受精前卵母细胞的卵周腔,
然后体外培养,培养至囊胚
期,移入假孕的雌性动物子
宫内发育。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将目的基因充足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 人为感染着床后的胚胎,或直接将胚 胎能与释放逆转录病毒的细胞共孵育 达到感染目的,通过病毒将外源目的 基因插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DNA中
精子载体法
直接用精子作为外源 DNA载体的转移方法。 基本方法: 精子直接与外源DNA混 合培养,外源基因进入 精子头部,受精后发育 成转基因动物。 简单、广泛适用。
转基因动物鉴定
Southern分析
提取待测动物组织DNA, 消化后电泳,转膜后选择 适当的探针进行杂交,通

多倍体形成的原因及种类分析

多倍体形成的原因及种类分析

2018.No41摘 要: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中,介绍了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等概念。

在考试中,常常以蜜蜂、三倍体无籽西瓜、果蝇等生物为例,问及相关知识点,尤其是多倍体生物的配子与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容易出错,不便理解。

为了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本文通过与二倍体生物相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些多倍体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学习。

关键词:多倍体 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中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减是主要考点,对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

课本中以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例进行了讲解,如雄果蝇的精子中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一组染色体,叫作一个染色体组。

之后,又定义了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先来认识二倍体。

雌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雄配子中也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这样雌雄配子结合后合子中就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这样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动物和过半的植物是二倍体。

二倍体的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两个染色体组也彼此分开,分别分配到两个配子中。

所以,二倍体生物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在其精子或卵细胞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等位基因。

但所有染色体上的基因加在一起是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

多倍体在植物中是广泛存在的,其中多数分布于被子植物中,如普通小麦、棉花、花生、甘蔗、土豆、香蕉、梨、桑树、菊花、郁金香、水仙等,在动物中比较少见。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三倍体,如香蕉,是天然的三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四倍体,如棉花、马铃薯等。

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六倍体,如普通小麦。

多倍体育种(水产动物育种学)

多倍体育种(水产动物育种学)
4、杂交(先杂交再伴随温差处理或药品处理)
实例
相建海:1998 用热休克诱导中国对虾 ,在受精卵排后8 min,用32℃处理 16 min,可以诱导出75%的三倍体。 湖北省水产研究所用秋水仙素处理草鱼♀×团头鲂♂杂种的细胞,持续 20 min,获得三倍体和四倍体。 田传远:1998 用6-DMAP诱导天平洋牡蛎。 杂交:兴国红鲤♀×草鱼♂------异源四倍体(4n=148---152)
异源多倍体
三倍体的高度不育
因为它具有三套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虽然n对同源染 色体可以正常的分向细胞两极,但是另一套染色体的每一条 只能随机的进入某一极。因此,三倍体减数分裂后的性细胞 染色体数目一般在n-2n之间,只有1/2n的机会产生染色体数 为n的配子。由于染色体数目在n与2n之间的初级性母细胞是
三、多倍体的应用前景
1、多倍体鱼研究为食用鱼养殖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优 质种鱼的种质库。 2、生长速度快,肉风味普遍很好 3、肉品质好 4、可以进行性别控制 ,进行单性养殖 5、多倍体存活率高 6、可作为有要求:
掌握和理解多倍体的概念和特点
1.
2. 掌握和理解多倍体的原理 了解多倍体应用前景
3.
一、多倍体相关概念
1. 概念
生物学上所称的多倍体主要指 含有3套或3套以上染色体组数目的 生物体。
2. 多倍体分类
多倍体
按照染色体的组数 按照染色体来源
三倍体 四倍体 五倍体 同源多倍体
不能发育的,所以三倍体性腺发育受阻,不能生殖。
二、多倍体形成的原理
(一)多倍体的产生 1、温差处理:冷休克 、热休克 2、水静压处理 3、药品处理:常用药品有秋水仙素、6-二甲基氨 基嘌呤和细胞松驰素B。
以上各种方法处理若是拟制的是第一极体或者第 二极体的排放,一般形成的都是三倍体,如果阻止 的是第一次卵裂形成的都是四倍体。

什么是果树多倍体,多倍体品种有何特点

什么是果树多倍体,多倍体品种有何特点

什么是果树多倍体,多倍体品种有何特点各种果树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都是相当衡定而且是分组存在的。

每一个染色体组包括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基数。

下面介绍一下什么是果树多倍体,以及多倍体品种有何特点。

一、什么是果树多倍体
各种果树由于起源不同,细胞核内所含的染色体组数也不同。

各个物种含有的染色体组的数目称为染色体的倍性。

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称为一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称为二倍体,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统称为多倍体。

多倍体包括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等。

如乔纳金苹果为三倍体,巨峰葡萄为六倍体。

二、果树多倍体品种有何特点
如果某一个果树品种细胞内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那么该品种就称为多倍体品种。

果树的多倍体品种与二倍体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巨大性
随着染色体的加倍,细胞核和细胞变大,因而组织器官也多变大,除个别种类外,一般是茎变粗,叶变厚,花、果、种子变大变肥,叶表皮的气孔、花粉粒以及整个植株都比二倍体大。

2、可孕性低
三倍体的性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分布不均,以致形成非整倍的配子,所以表现花粉不育,果实无籽或种子皱缩。

3、生理生化的变化
多倍体常表现新陈代谢旺盛,酶的活性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单宁等物质的合成也常有增强。

4、多倍体品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
多倍体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抗病性、耐旱性、耐寒性也多比二倍体强。

多倍体的名词解释

多倍体的名词解释

多倍体的名词解释多倍体(polyploid)是指具有多于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组织或个体。

在生物界中,染色体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大部分的生物都是二倍体,也即拥有两套染色体(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然而,多倍体则意味着染色体的数量超过了这个正常的二倍体数量。

多倍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例如染色体复制或两个不同种的个体杂交。

这一现象在植物界特别普遍,但也在动物和真菌中存在。

多倍体的分类多倍体可以根据其染色体数量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是三倍体(triploid),它们拥有三套染色体。

其他常见的分类包括四倍体(tetraploid,四套染色体)、六倍体(hexaploid,六套染色体)和八倍体(octoploid,八套染色体)。

然而,还有更高级别的多倍体,如十倍体、二十倍体等。

多倍体的形成多倍体可以通过两个主要机制形成:自然倍化和人工倍化。

自然倍化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

通过自我杂交、常见的多倍体形状(如籽粒或薯块)的繁殖,多倍体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形成。

较高的多倍体级别往往与更高级的生物体复杂性相关。

例如,在植物王国中,多数高级植物都是多倍体。

多倍体的形成有助于生物应对环境变化和进化的需求,增强了生物体对逆境的耐受性。

人工倍化是通过人工手段产生多倍体。

农业和植物育种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工具是杂交。

通过将两个不同的品种(往往是亲和的)杂交,可以产生具有更高级别的染色体多倍化的后代。

这种过程在作物改良中被广泛使用,以改善植物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

多倍体的生物学意义多倍体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学意义和优势。

首先,多倍体提供了一种多样化和丰富的基因组。

染色体的复制和多倍体的形成可以导致新的基因组组合,增加遗传多样性。

这对于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非常重要。

其次,多倍体可以提高物种的适应性。

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植物通常具有更高的抗逆性和更强的适应性。

这是因为多倍体可以通过基因副本的存在来增加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并提供更多的遗传材料来应对环境压力。

多倍体动物在生产上的例子

多倍体动物在生产上的例子

多倍体动物在生产上的例子
多倍体动物在生产上的例子包括:
1、蚕。

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桑染历史,其中多倍体的变异物种,如三倍体蚕和五倍体蚕,可以用于桑染业的开发。

三倍体蚕比普通蚕产量更多,因此很受欢迎,同时五倍体蚕比普通蚕产蛹量更高,因此也很受欢迎。

2、芦笋。

芦笋是一种以芦笋仁为原料的多倍体植物,主要是用于避免芦笋仁的种子落叶。

多倍体芦笋同普通芦笋一样,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但由于其有效地改变了芦笋仁的长短、大小、口径长度等,因此产量更大,可以更好地改善其采集效果。

3、猪。

多倍体的品种可以改善猪的生长率和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

这是由于多倍体品种多个染色体相互交错结合,可以使猪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并可以让其外貌更加迷人,有利于其增龄生活期,以较高的产量输出。

4、牛。

多倍体品种可以改善牛的体型、颜色和饲料效率,因而引起产量的显著提高。

牛有特殊的性格,爱好和繁殖能力,使之成为多倍体动物的首选。

5、鸡。

多倍体鸡是极具竞争力的商业爬行动物,因为它具有快速生长、生产能力强、肉质脂肪率低、外观大气等优点,可以提高个体的饲料
利用率和出栏效果。

多倍体鸡具有良好的表现,可以使养殖户实现有
效的饲养和高产量,这也是它的一大优势。

同源多倍体的概念

同源多倍体的概念

同源多倍体的概念一、引言同源多倍体是指由同一个物种的两个或多个基因组组成的生物体。

在植物界中,同源多倍体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例如,小麦、玉米、大豆等都是同源多倍体。

而在动物界中,同源多倍体则比较罕见。

二、同源多倍体的形成同源多倍体可以通过自然或人工手段形成。

1. 自然形成自然形成的同源多倍体包括两种情况: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杂交加倍。

(1)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是指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离而直接进入细胞核,导致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翻倍。

如小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六倍体。

(2)杂交加倍杂交加倍是指不同物种之间进行杂交后,产生一个新的生物种,在这个新生物种中,原来不相容的染色体可以进行配对和减数分裂,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有机会获得另一亲本全部基因信息的后代。

如马铃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四倍体。

2. 人工形成人工形成的同源多倍体主要是通过杂交和细胞学手段实现的。

(1)杂交人工杂交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从而获得同源多倍体。

例如,小麦和黑麦之间进行杂交,就可以获得六倍体小麦。

(2)细胞学手段细胞学手段主要包括植物组织培养、花粉培养、染色体工程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植物细胞发生无性生殖,从而获得同源多倍体。

三、同源多倍体的分类同源多倍体根据其基因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两类:自然同源多倍体和人工同源多倍体。

1. 自然同源多倍体自然同源多倍体是指由自然形成的基因组完全相同的生物个体。

例如,小麦就是自然形成的六倍体。

2. 人工同源多倍体人工同源多倍体是指由人工形成的基因组完全相同的生物个体。

例如,经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玉米。

四、同源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由于植物中存在着大量遗传变异,因此同源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提高产量同源多倍体可以增加植物的基因组数量,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例如,六倍体小麦比二倍体小麦在产量上要高出40%左右。

2. 改善品质同源多倍体可以通过基因组重组和基因互补作用等方式改善植物品质。

多倍体的名词解释

多倍体的名词解释

多倍体的名词解释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多倍体这个有意思的玩意儿。

你说啥是多倍体呀?咱就打个比方,正常的细胞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面的遗传物质就那么一套。

可多倍体呢,就像是这个家庭突然多了好几套家具,变得特别不一样啦!
多倍体在自然界里可不少见呢!植物里面就有好多。

就好像有些花呀,它们可能就是多倍体,开出来的花朵更大更鲜艳,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好比本来普普通通的一件衣服,突然变得华丽无比,让人眼前一亮!
动物里其实也有多倍体的存在哦!虽然不像植物那么常见,但也是有的呢。

你想想看,本来一种动物普普通通的,结果因为多倍体的出现,变得有点特别了,这多有意思呀!
多倍体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呢。

比如说,它们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性状表现。

就好像一个人突然有了一项别人都没有的超能力一样,是不是很厉害?而且呀,多倍体对于物种的进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呢。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多倍体,这个世界得多无聊呀!植物都长得差不多,动物也没啥特别的。

那还有啥乐趣可言呢?多倍体就像是给这个世界加了一把调料,让一切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你说多倍体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惊喜,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

我们得好好感谢大自然的这份馈赠呀!
总之,多倍体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充满惊喜。

我们应该多多去了解它,探索它的奥秘,不是吗?。

多倍体产生的机理

多倍体产生的机理

多倍体产生的机理
多倍体产生的机理是指生物体在染色体重复或不分裂的情况下,产生了多个染色体组的现象。

多倍体产生的机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自然多倍体和人工多倍体。

一、自然多倍体的机理
1. 无配对染色体分离: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没有正确地配对和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增加。

2. 合并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可能会发生断裂和交换,导致染色体合并,从而形成多倍体。

3. 无性繁殖:某些生物体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多倍体,如植物的根茎分裂、叶片分裂等。

二、人工多倍体的机理
1. 化学诱导:通过化学物质诱导细胞发生染色体重复或不分裂,从而形成多倍体。

2. 物理诱导:通过物理因素如辐射、高温等诱导细胞发生染色体重复或不分裂,
从而形成多倍体。

3. 细胞融合: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细胞融合在一起,使它们合并成一个多倍体细胞。

总之,多倍体产生的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然多倍体和人工多倍体。

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多倍体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倍体知识归纳

多倍体知识归纳

多倍体知识归纳一、多倍体的概念: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在植物中是广泛存在的,其中多数分布于被子植物中,在动物中比较少见。

如常见的有三倍体的香蕉;四倍体的棉花、马铃薯;六倍体的普通小麦等。

二、多倍体形成的原因: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如温度骤降、暴风雨等)或生物内部因素的干扰,纺锤体的形成受到破坏,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有丝分裂造成的。

多倍体可自发产生,也可人工诱导产生。

三、多倍体植株的特点:1. 优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2. 缺点:可育,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四、产生多倍体的途径:1. 减数分裂不正常,形成比正常配子染色体数加倍的配子,受精后发育成多倍体。

2. 受精方式造成多倍体,如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受精极核便是多倍体。

3. 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等干扰有丝分裂过程,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形成了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其再通过正常的有丝分裂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组织和个体。

五、多倍体的类别:1. 同源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多个相同类型染色体组的多倍体。

包括:①天然同源多倍体;由于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正常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或由于减数分裂不正常,由未经染色体减半的配子与正常的配子结合而形成。

如马铃薯就是一个天然同源四倍体。

②人工同源多倍体:人为地利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诱发染色体加倍,就可获得人工同源多倍体。

如大麦、烟草、油菜等。

2. 异源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多个不同类型染色体组的多倍体。

包括:①天然异源多倍体:普通六倍体小麦、甘蔗、烟草等。

②人工异源多倍体:萝卜甘蓝、八倍体小黑麦等。

六、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1. 处理方法: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 依据原理:染色体变异七、跟踪反馈: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育种方法来提高作物产量。

在下列四组多倍体植物中,最有经济价值的一组是()。

关于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的有关问题

关于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的有关问题

关于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的有关问题同一物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在植物界是比较常见的。

由于大多数植物是雌雄同株的,两性配子有可能同时发生减数分裂异常,结果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然后通过自交形成多倍体。

多倍体在动物中比较少见,这是因为动物大多数是雌雄异体,染色体稍微不平衡,就容易引起不育,甚至使个体不能生存,所以多倍体动物个体通常只能依靠无性生殖来传代。

例如,有一种甲壳动物,它的二倍体个体进行有性生殖,而四倍体个体则进行无性生殖。

此外,在蝾螈、蛙以及家蚕等动物中,也发现过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个体,但是都没有能够连续传代。

同源多倍体中最常见的是同源四倍体和同源三倍体。

同源四倍体是正常二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例如,马铃薯就是一个天然的同源四倍体。

人为地用化学药剂秋水仙素等处理发芽的水稻种子,可以获得人工同源四倍体水稻。

大麦、烟草、油菜等用化学药剂处理,也可以获得同源四倍体。

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大多表现出细胞体积的增大,有时出现某些器官的巨型化。

这种巨型化一般都表现在花瓣、果实和种子等有限生长的器官上。

但是多倍体化却很少导致整个植株的巨型化,有时甚至相反。

这是因为植株的体积不仅取决于细胞的体积,还取决于生长期间所产生的细胞的数目。

通常情况下,同源多倍体的生长速率比其二倍体亲本低,因而大大限制了生长过程中细胞数目的增加。

在自然条件下,同源三倍体的出现,大多是因减数分裂不正常,由未经减数分裂的配子与正常的配子结合而形成的。

香蕉是天然的三倍体植物。

它一般只有果实,种子退化,以营养体进行无性繁殖。

采用人工手段使同种植物的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也可以获得同源三倍体植物。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倍体植物由于染色体配对发生紊乱,通常很难正常分裂并形成有功能的配子。

例如,在分裂前期,每种染色体有三条,它们既可以组成三价体(三条染色体连在一起),也组成二价体(两条染色体连在一起)和单价体(一条染色体单独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多倍体现象
高二生物教材指出,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P48)。

多倍体在植物中很常见,被子植物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物种是多倍体,在动物中却比较少见。

虽然“几乎全部动物”是二倍体,然而单倍体动物却是有的,比如雄蜂(书上已举了这个例子),由于是没有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因而雄蜂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16条),属于单倍体。

那么自然界中有多倍体动物吗?
经过查证,动物也同样存在多倍体现象。

首先发现多倍体动物的,是比利时生物学家凡·培内登。

他在研究了欧洲和美洲的马蛔虫后提出,马蛔虫有二倍体和四倍体的不同亚种。

后来,科学家在我国发现了马蛔虫的北京三倍体亚种。

人蛔虫与马蛔虫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正常的人蛔虫有24条染色体,可是四倍体蛔虫却有48条染色体。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蜗牛中有四倍体,家蚕、果蝇、蝾螈和蛙等动物中,也有三倍体和四倍体。

如在扁形动物的涡虫、软体动物的蜗牛也有四倍体。

昆虫中有一种蝴蝶,其二倍体染色体数为64条;单性生殖时常为四倍体变种,染色体数为128条。

家蚕和果蝇中也有四倍体和八倍体的。

在蝾螈和蛙等两栖动物中都发现过三倍体和四倍体。

据报道,最高等的多倍体动物,是一种金仓鼠,其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构成了四倍体,它是普通仓鼠(染色体数为22条)与花被仓鼠(染色体数为24条)的杂交种,经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

颇为有趣的是,有时候动物的躯体上会出现染色体倍数不同的情况。

有一种蝌蚪在28天时,身体的一边是二倍体,另一边却是三倍体,甚至还有少数是四倍体。

我国已故生物学家朱冼曾发现,有一种蚊蛹消化道竟有数目为9、18、72的异常染色体。

国内和国外的一些报道也发现,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也有加倍的异常现象。

如XXY、XXXY等男性的X染色体多出了1条或2条,据研究,具有这样染色体组成的男性,都或多或少有心理异常现象出现。

动物多倍体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已经复制了,着丝点分裂了,但细胞没有分裂,造成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的增加;另一种是受精卵在分裂时,遇到特殊环境,会使整套染色体数目加倍。

前者可造成躯体某部分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后者可使发育的个体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多倍体的动物为什么远比多倍体的植物少呢?原来植物的繁殖比较容易,如果多倍体植物不能形成种子,它还能依靠营养器官的繁殖来产生后代,因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多倍体有可能被保存下来。

而动物则不同,尤其动物有性别分化后,大多数动物是雌雄异体,染色体稍不平衡,就会造成联会紊乱,引起不育,甚至使动物个体不能成活。

因此即使有多倍体的动物个体的话,通常也只能靠无性生殖来维持,而无性生殖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弱,因此进化中很难形成一稳定的种。

这就是我们很难见到多倍体动物的原因。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为培育多倍体动物将成为可能。

改良并创造新的动物新种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