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发光法报告解读与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优选文档]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PPT

[优选文档]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PPT
• 化学发光剂或发光底物:在化学发光反应中参 与能量转移并最终以发射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 的化合物。
• 发光剂分为荧光素、生物发光剂、化学发光剂
化学发光剂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①能参与化学发光反应; ②与抗原或抗体偶联后形成稳定的结合物试剂; ③偶联后仍保留高的量子效应和反应动力; ④应不改变或极少改变被标记物的理化特性,
2.分离技术 将复合物转移到玻璃纤维上,用缓 冲液洗涤,没结合的抗原被洗脱,酶标抗体-抗 原-胶乳微粒抗体复合物则被保留在纤维膜上。
HRP
+N2 + H2O +光
对-羟基苯乙酸(HPA)
• HPA在H2O2存在下被HRP氧化成氧化二聚体(荧光 物质),在350nm激发光作用下,发出450nm波长 的荧光,可用荧光光度计测量。
1.2 HPA
H2O2 HRP
HO
CH 2 COOH +荧

HO
CH 2 COOH
氧化二聚体
AMPPD
1.4 4-MUP
AP H3PO4 +
360nm 激发光

4-MU

2.直接化学发光剂
特点:不需催化剂,只需改变溶液的pH等条件 就能发光的物质。反应迅速、背景低、 信比高,发光量与AE浓度呈线性关系。
常用试剂:吖啶酯(acridinium,AE)
CH 3
N+
- HO 2
CO
O
R
CH 3 N
O CO O
T P A +●
电极

TPA
R u ( b p y )33 +
激发态
R u ( b p y )3 *
RuBiblioteka (bpy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课件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课件
案例总结
通过实验技巧的分享,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电化学发光免 疫分析法的实验操作和优化方法。
案例三:疑难问题解答
案例名称
解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中的常见问题
案例描述
列举一些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如信号干扰、非特异性吸附等,并 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
案例总结
通过疑难问题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规避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3
实验步骤
样本准备
样本采集
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确 保样本质量和代表性。
样本处理
对样本进行离心、分离、稀释等 操作,以去除杂质并获得纯度较 高的待测组分。
加样和反应
加样
将处理后的样本加入到电化学发光免 疫分析试剂中,确保加样量准确。
反应条件
控制温度、pH值等反应条件,确保反 应顺利进行。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工作原理 • 实验步骤 • 仪器与试剂 • 结果解读 • 应用与优势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目 的和背景,包括其在医学、生物 、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02
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发 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和 挑战。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保 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结果解读
结果判读方法
确定参考值范围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 ,确定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
围。
观察指标变化趋势
注意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如逐 渐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某种疾
病或生理变化。
综合分析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 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

化学发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分析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优缺点分析
优点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操作简便、适用于痕量分析等。
缺点
某些化学发光反应需要特定的反应条件,且某些发光物质不稳定,易受光照、温度等因素影响。
02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组 成
化学发光剂
总结词
化学发光剂是化学发光分析法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吸收能 量并发出光子。
详细描述
化学发光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吸收化学能或物理能后 ,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这些化学物质通常具有较 高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较大的量子产量。
化学发光分析法
汇报人: 202X-01-03
目录
• 化学发光分析法概述 •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组成 •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实验操作流程 •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结论
01
化学发光分析法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化学发光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 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使反应产物被激 发至较高能态,当它们回到较低能态 时产生光辐射的分析方法。
效率。
结合微流控技术、微纳加工技 术等新兴技术,实现化学发光
分析的微型化和集成化。
06
结论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贡献与价值
高灵敏度
非放射性
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物质,有助于发现 和诊断早期疾病。
该方法使用化学反应产生光,而不是放射 性物质,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应用广泛
操作简便
化学发光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 生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为科 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方法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和试剂相对容 易获得,降低了实验成本和难度。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教学资料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教学资料

分离技术
1.磁颗粒分离法:用抗原或抗体包被磁颗粒,与标 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和酶标的抗体或抗原通过 一定模式的免疫学反应后,最终通过磁场将结合 酶标记物IC和游离酶标记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2.微粒子捕获法:所用颗粒是无磁性微粒子作为 抗体或抗原的包被载体, 然后用纤维膜柱子进 行酶标记物的结合状态和游离状态的分离。
3.包被珠分离法:用聚苯乙稀等材料制成小珠,在 小珠上包被抗原或抗体,经抗原抗体反应后,将 结合状态和游离状态的酶标记物进行分离.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 价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类型
• 按发光剂不同分为 1.发光酶免疫测定(CLEIA)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immunoasssay 2.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CLIA)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3.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R
CH 3 N
O CO O
+ CO2+ 光
3.电化学发光剂
• 是指通过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而发出 光的物质。
特点:①反应在电极进行; ②电子供体为:三丙胺(TPA) ③化学发光剂:三联毗啶钌
三联毗啶钌 分子结构图
N
N
N
Ru
N
N
N
O O
N O
O
返回
第二节 发光酶免疫测定(CLEIA)
一、原理 属于酶免疫测定的一种。只是最后一 步酶反应所用底物为发光剂,通过发光反应 发出的光在特定的仪器上进行测定。
二、技术类型 根据酶促反应底物不同可分为: 1.荧光酶免疫测定技术 2.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技术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铁蛋白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铁蛋白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铁蛋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铁蛋白是一种负责储存和调控铁元素的重要蛋白质,它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铁蛋白的含量和活性对于疾病诊断、治疗以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时间消耗长等缺陷,并且常常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电化学发光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简便易行而受到广泛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铁蛋白的重要性,包括其在铁代谢、氧气运输以及身体抵抗氧化损伤等方面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电化学发光法原理以及其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然后,我们将阐述实验方法和步骤,包括样品准备与处理、电极制备与选择以及电化学发光实验条件设置及仪器安装等内容。

进一步,我们将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和验证的实验结果讨论。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概述电化学发光法在铁蛋白检测中的应用,并详细阐述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方法、结果解释与分析以及与其他方法的对比讨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铁蛋白的优势和挑战,加深对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并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2. 铁蛋白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1 铁蛋白的重要性:铁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重要蛋白质,它在细胞代谢和储存铁元素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铁蛋白能够稳定地结合和储存可溶性的铁离子,从而保持细胞内对铁元素的平衡,并在需要时释放铁供应给细胞代谢所需。

因此,准确、灵敏地检测和分析铁蛋白对研究生物体内微量金属元素动态变化以及相关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2 电化学发光法原理:电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与发光途径结合而成的检测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电势使得触发液相中存在的荧光物质产生激发态,并随后退激辐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
4.蠕动泵加入TPA;电极加电压;启动ECL反应过程& 该过程在电极表面周而复始地进行;产生许多光子; 光电倍增管检测光强度;其与Rubpy32+的浓度呈 线性关系;故可测出待测Ag的含量&
原理图
抗体包被 样本 Rubyp2+3 的磁珠 抗原 标记抗体
TPA缓冲 液洗涤
返回
方法评价
①标记物的再循环利用;使发光时间更长、强 度更高、易于测定;
11.过敏性疾病
12.治疗药物监测
返回
• 按分离方法不同分 1.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2.磁颗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第一节 发光与化学发光剂
一、发光 一种物质由电子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 释放出的能量表现为光的发射&
1.光照发光:发光剂经短波长入射光照射后进入激 发态;当回复至基态时发出较长波长的可见光&
2.生物发光:反应底物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利用 ATP产能;生成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后者在回 复到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
T P A +●
电极

TPA
R u ( b p y )33 +
激发态
R u ( b p y )3 *
R
u
(
b
p
y
)
2 3
+
基态
不稳定
光 子 ( 6 2 0 n m ) 返回
技术要点
1.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将已包被了抗体的乳胶微 粒和待测标本加入反应杯中;经温育一定时间 后;再加入AP标记抗体;温育;形成固相包被抗 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
出波长为470nm的持续性光;在15min时其强度
达到高峰;15~60min内光强度保持相对稳定&

罗氏电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 检测结果

罗氏电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 检测结果

罗氏电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检测结果1.罗氏电化学发光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

Roche 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 is a commonly u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2.这种化学发光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检测血液中的生物分子。

This chemical luminescence technique can be use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biomolecules in blood.3.电化学发光方法可以提供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

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 methods can provide 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specificity detection.4.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可以进行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biomarkers can be performed using chemical luminescence technology.5.这种检测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This detection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expensive equipment and is suitable for primary medical units.6.电化学发光检测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 detection is a fast and accurate method.7.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技术使得微量样品也能被可靠检测。

The high sensitivity of chemical luminescence technology allows reliable detection of trace samples.8.罗氏电化学发光系统结合了现代生物技术和光学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1 ] 1 9 2 9 年电致化学发光现象由 H a r v e y 发现。2 0
免疫反应系统和电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主 要是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而电化学发光 系统是利用电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氧化形成激发 态中间体, 这种中间体不稳定, 在其返回基态时, 会 发射出光子, 其产率可以用发光信号检测仪接收测 [ 4 ] 检测 量 。以钌标记物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为例, 中以标记有链霉亲和素直径几微米的磁珠作为固相 载体, 与生物素标记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可以捕获检 测样本中的抗体或抗原, 再与反应体系中钌分子标 记的抗抗体或抗体结合, 形成的免疫复合体在外磁 场的作用下, 借助磁珠的磁力吸附完成固液相分离, 截留特异性抗原 抗体复合体, 洗涤除去多余或游离 的抗体或抗原。当反应体系中加入电子供体三丙胺 后, 在电场作用下, 钌分子和三丙胺在电极表面分别 被氧化成三价钌和带阳离子的自由基三丙胺。后者 很不稳定, 迅速失去一个质子形成强还原剂自由基 三丙胺, 将三价钌分子还原成激发态的二价钌, 其自 身则被氧化成二丙胺和丙醛。接着激发态的钌分子 2 0n m的 衰减成基态钌分子, 同时放出一个波长为 6 [ 3 , 5 ] 光子 。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以每毫秒几十万次 的速度循环进行, 产生的光子经光电倍增管检测光 强度, 从而测出待检抗体或抗原的含量。
2 + 3 [ 7 ]
3 项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 5 3 ( c a n c e r a n t i g e n , C A 1 5 3 ) 、 糖类抗原1 2 5 ( c a n c e r a n t i g e n , C A 1 2 5 ) 、 癌胚抗原 c a r c i n o e m b r y o n i ca n t i g e n , C E A ) 的含量进行检测, 结 ( 果显示3 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 0 . 7 6 % 和9 6 . 8 3 %, 优 于 单 项 检 测 时 的7 7 . 9 4 %和 8 9 . 5 7 %、 9 5 . 6 3 %和4 1 . 1 7 %、 3 8 . 2 3 %和9 3 . 9 1 %, 提示 用E C L I A联合检测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化学发光是指在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中, 反应的中间体或产物由于吸收了反应释 放的化学能而处于电子激发态,当其回 到基态时伴随产生的光辐射现象。
化学发光 反应包括 两个关键 步骤,即 化学激发 和发光。
化学发光反应能级图
化学发光分析
• 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 度或反应的发光总量来确定反应中相应 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发光分 析。
方法评价
•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是是具有很强的非共 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具有牢固而特 异的结合,应用此放大系统,使检测的灵 敏度大大提高;
方法评价
• 利用氧化铁的磁性,使用电磁场分离结 合态和游离态,方便迅速,实现了精确 的全自动化; • 标记物的再循环利用,使发光时间更长、 强度更高、易于测定。
• • • • •
免疫分析法 发光和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电化学发光 电化学发光是通过在电极上施 加一定波形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电解 反应的产物之间或与体系中共存组分反 应产生化学发光的现象。
电致化学发光(ECL)
• ECL与CL的差异在于ECL是电启动发光反 应,而CL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 应。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具有灵活 性。
三联吡啶钌 ( [Ru(bpy)3]2+ )特点
三联吡啶钌( [Ru(bpy)3]2+ )特点
• [Ru(bpy)3]2+衍生物与免疫球蛋白结合的分子 比超过20仍不会影响抗体的可溶性和免疫 活性; • [Ru(bpy)3]2+分子量小,空间位阻小 ,即便 小分子的核酸也能标记,使检测的菜单大 大丰富,更重要的是为其检测菜单的开发 前景提供了广阔空间。
ECLI原理
• 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 光反应,用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 [Ru(bpy)3]2+标记Ab,通过Ag-Ab反应和磁珠 分离技术,根据三联吡啶钌在电极上发出 的光强度对待测的Ag或Ab进行定量/定性。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原理电化学发光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化学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检测原理主要是依托于化学发光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的结合,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特定发光物质,当电极施加正反向电压时,发光物质分子将在其中产生更为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激发态发光峰。

这些发射光子就是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荧光信号的依据。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一、电化学原理和发光原理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直接或间接地与电流和电动势有关。

化学发光是遇到化学反应所诱导的发光现象。

典型的化学发光原理是通过氧化、还原、荧光转移和氧化酸还原等过程实现。

电化学荧光法是以上述电化学原理和发光原理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原理利用荧光分子受光激发后光谱发射特性符合特定发射光峰的荧光分子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使光谱发射特性受到控制产生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促使荧光分子向激发态向下跃迁而发射荧光,利用检测设备检测荧光信号的方法,可以实现电荧光原位测定;或通过对荧光分子本身受外部激发所致的脉冲响应和荧光自身仪器漂移特性的研究,实现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三、电化学发光法技术发展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是继吸附性产生的固态化学发光、液相化学发光和气相化学发光之后,近些年火热发展的新型分析方法之一。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生物、医药、能源和纳米等多个领域,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和无损伤等特点。

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环境应用领域中,电化学发光法被用来研究环境样品中的有毒物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

在生物领域中,电化学发光法可作为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如与免疫反应结合,成为标准的免疫学测试法。

其他领域,如能源领域,电化学发光法可被用于高效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纳米材料领域,电化学发光法可被用于纳米材料的生长、形态及物性变化的研究。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法作为化学发光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的结合,其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特定发光物质,当电极施加正反向电压时,发光物质分子将在其中产生更为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激发态发光峰。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鳀鱼中氧氟沙星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鳀鱼中氧氟沙星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鳀鱼中氧氟沙星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鳀鱼中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激素类药物,常用于畜牧业生产中预防和治疗家禽、家畜的感染病。

然而,该药物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因此对其在鳀鱼中残留量的检测显得尤为关键。

为了保证鱼类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采用敏感、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CE- ECL)是近年来快速、高灵敏度的分离与检测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毛细管电泳(CE)和电化学发光(ECL)的优势,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毛细管电泳对药物分子进行分离,然后通过电化学发光技术对制备的荧光体系进行检测,使得荧光信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非常强的特异性。

在鳀鱼样品中检测氧氟沙星残留量的首要步骤是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包括样品的处理、提取和净化。

样品的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以获得鱼肉、骨和脂肪等成分。

样品提取中使用甲醇进行提取,然后使用二氯甲烷进行净化。

这种提取方法能够减少基质的干扰,提高分析的精确性。

毛细管电泳则是将样品中的氧氟沙星分子根据电荷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在分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泳缓冲液的选择,以获得最好的分离效果。

常用的缓冲液包括硼酸、磷酸和乳酸缓冲液等。

对于CE-DDS系统来说,荧光体系是需要制备的,且直接与样品中药物的检测结果有关。

通常,荧光体系是由荧光物质、辅助的电化学还原剂和添加剂组成。

在CE分离完成后,通过荧光物质的固有特性发出光信号,从而得出检测结果。

此外,对于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等也需要进行优化,包括选择合适的电化学还原剂、荧光物质和添加剂,优化荧光体系的pH值,控制样品注射的时间和分离的电压等。

总的来说,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和抽提过程等优点,能够满足对鳀鱼中氧氟沙星进行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定量分析需求。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该检测方法在鱼类中药物残留检测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电化学发光法报告解读与注意事项

电化学发光法报告解读与注意事项

电化学发光法报告解读与注意事项
首先,实验准备。

在进行电化学发光法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

仪器设备包括电化学工作站、电化学发光实验装置、分析仪器等。

试剂包括发光试剂和电解液等。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调整,如温度、pH值等。

其次,电化学条件。

电化学发光法是通过施加电位、电流等条件来产生发光。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确定适当的电流密度和电位范围,以获得较好的发光效果。

同时,应注意实验中的离子浓度、电极材料和电极面积等条件,对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有重要影响。

再次,实验操作。

在进行电化学发光法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如应严格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液面高度等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实验装置的洁净,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最后,实验结果的解读。

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解读。

首先,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发光物质的种类和发光强度。

其次,要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吻合度,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发光机制的可能性。

最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提出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总之,电化学发光法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该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准备、电化学条件、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解读等方面,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可以结合其他实验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又称Grave's 病,多发生于20-40岁 女性, 病因:自身免疫(主要)、环境、 遗传有关,感染,外伤,精神刺激, 过度疲劳,妊娠(早期妊娠),碘 摄入过多,某类药物 表现:弥漫性肿大,50%突眼症状 (与严重程度无关),浸润性皮肤 病变(足背胫前,酷似橘皮) T3、T4型甲亢 亚临床型甲亢(无任何症状)、淡 漠型甲亢,继发性甲亢(40y,结甲, 药物) 高功能腺瘤(单个自主分泌的结节, 无突眼)
一、性激素六项
FSH、LH(脑垂体) 1、正常情况下,二者相差不大。 2、基础的FSH、LH 在5-10IU/L 3、若FSH、LH<5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垂体、下丘脑的问题) 4、若FSH、LH> 10 提示卵巢早衰,功能差。 5、若FSH、LH> 40 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一般是无法怀孕 6、LH/FSH> 2-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参考指标之一
甲 状 腺 激 素 的 合 成 与 调 节
甲 状 腺 激 素 的 合 成 与 调 节
甲状腺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
1、功能指标类: TSH、 TT3、 TT4、 FT3、 FT4、 2、抗体类: TPOAb、 TGAb、 TRAb
TRAb(TSH-受体抗体)
1、TSH结合抑制球蛋白 2、甲状腺刺激性抗体(Grave‘s 病致病抗体,90%以上的GD阳性) 3、甲状腺刺激阻断抗体(可能部分甲状腺炎产生甲减的原因) 4、与TSH有相同的功能,但是不受负反馈限制。
一、性激素六项
E2(卵巢分泌) 1、基础分泌 25-45pg/ml。 2、若是基础分泌 >45-80 提示生育能力下降 3、E2 >100 pg/ml 卵巢早衰
一、性激素六项
PRL(脑垂体) 1、正常参考值 5-25ng/ml 2、PRL> 25 ng/ml 高泌乳素血症 3、PRL> 50 20%可能性是泌乳素瘤 4、PRL> 100 50%可能性泌乳素瘤,强烈建议垂体CT、核磁 5、PRL> 200 常存在 必须进行CT 核磁
生化定标曲线
反应顺序
UREA-两点速率法
反应曲线有大学问
1、质控液与定标液弄错了 2、定标液配置错误? 3、 定标液挥发 4、标本异常(溶血,脂血,黄疸) 5、灯泡的问题 6、孵育池 问题(随机) 7、反应杯的问题(随机) 8、干扰的排除与解决 抗凝管,乳酸事件 9、异常标本的检测,脂血,溶血,黄疸。急性胰腺炎奶油状
建议:妊娠前或者妊娠早期(孕8周)推荐进行筛查项目组合(TSH、FT4、TPOAb)
肿瘤标志物篇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检测注意事项
1、注重个体水平,注重指标前后的变化,而不是参考区间。 2、诊断特异性、敏感度、位置特异性 3、联合检测优于单个检测 4、溶血的影响,如NSE。 5、前后交叉感染。杯与杯子之间前后污染。 6、没有反应曲线,如何监控仪器?特别注重定标、质控。 7、定标:一个月一次,生化:一周一次。 8、失控、还批号等随机定标质控。 9、没有昼夜节律性, 可以随时检测,但除外 CA125(月经期会升高3-5倍) 10、前列腺肿瘤标志物一定要在临床操作之前采集血样。(肛门指诊、前 列腺按摩、结肠镜、导尿)
1、PH 2、PH PCO2 HCO3-/PCO2 24/40 3、若呼吸再看 PH与PCO2变化比例(PH),PCO2每降低10mmg PH升高0.08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5、甲状腺结节 于甲状腺内的结节病灶,男女比例为1:2-4,3%-7%能够摸到,5%-15% 的甲状腺结节可发生恶变。 放射线——基因突变——甲状腺细胞异常分裂;另一方面,放射线— —甲状腺损伤——甲低——刺激分泌TSH增多——甲状腺肿大产生结节。 遗传,心理,高碘、自身免疫性,家族史 重点是判断良恶性。穿刺细胞学 有些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个别会出现甲亢,大部分甲状腺功能和基础代谢率正常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4、甲状腺炎 甲状腺发生炎症或类炎症性反应。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细菌)、亚急性 (病毒)及慢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 性),但彼此之间无内在联系,也不 互相转化。 急性甲状腺炎:细菌感染、表现为发 热、疼痛、触痛。 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毒感染,表现为 发热、畏寒、短暂性的甲减; 慢性甲状腺炎: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 甲状腺炎最为多见,是一种自身免疫 性疾病,又叫桥本氏病。有遗传倾向, 发病率3%-4%,以30-50y女性多见,表 现为无痛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对称质 硬,体内抗体升高。
影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因素
肿瘤标志物结果解读注意事项
一、性激素六项
1、检查时间(月经来潮的2-5天),基础的性激素水平 2、监测是否排卵,在月经来潮的第21天,查孕酮 3、月经波动对性激素六项的影响 FSH LH E2 受月经影响 2-5天 PROG 受月经影响21天
PRL TESTO 不受影响随机检查即可
一、性激素六项
PROG(卵巢分泌) 1、黄体中期 月经21天 2、>5 ng/ml(15.9nmol/L) 提示本周有排卵 3、若怀孕,可检测胚胎发育情况
生化分析仪篇
生化篇
1、检测原理 2、何为定标、质控?定标液、质控液 3、标准曲线/工作曲线 4、会看反应曲线 5、疑难结果分析,经验需不断的去总结。 6、比对、校准、性能验证 7、失控分析与排除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3、甲状腺功能减退 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 女>男。 病因:治疗性因素(手术、放化 疗),找不到原因的(特发性甲 减) 表现:早期可以无症状,亚临床 甲减。典型症状包括畏寒、乏力、 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体重 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月 经过多、不孕,儿童生长迟缓、 骨龄延迟;青少年甲减表现性发 育延迟;重症病人可以发生粘液 性水肿昏迷。
化学发光、生化项目检测 注意事项与报告解答
刘彦明
内容
1、甲状腺功能检测与报告解答 2、肿瘤标志物检测与报告解答 3、性激素六项 4、生化分析仪项目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1、单纯性甲状腺肿
病因:缺碘、碘过量、致甲状腺肿的物 质、先天性缺陷等,代偿性的增大 分为:地方性(缺碘)和散发性(青春 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妇女) 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7:9 起病隐匿,多无察觉, 弥漫性的肿大,质软,之后可有结节, 质韧,晚期才形成巨大的甲状腺肿。 压迫气管堵塞、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刺激性干咳 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少数结甲可转变 为甲亢或甲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