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2.观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3.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洋葱片制备材料:-新鲜洋葱-剪刀-盐水2.实验所需器材:-显微镜-盖玻片-片玻片-注射器-轻碱性甲醛溶液-碘酒-毛细管-毛刷-仙人掌刀片实验步骤:1.洋葱细胞质壁分离1)取一块新鲜洋葱,用盐水清洗洋葱片,使其表面干净。

2) 用剪刀小心地将洋葱切成薄片,薄片大小约为1*1cm。

3)将洋葱片放入轻碱性甲醛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使细胞质壁分离。

4)用毛细管将洋葱片从轻碱性甲醛溶液中取出,用碘酒染色5-10分钟。

5)用注射器将染色洋葱片上下洗涤几次,直到洋葱片变为透明。

6)将洋葱片从注射器中取出,用毛刷将其平铺在盖玻片上。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1)在洋葱片上方加入一滴轻碱性甲醛溶液。

2)将一个片玻片倒置在盖玻片上,小心地将液滴平缓地覆盖在洋葱片上。

3)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洋葱细胞的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

4)观察是否出现新的细胞壁形成,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避免受伤。

2.注射器使用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避免跌坏器材。

3.染色后要充分洗净洋葱片,避免残留染料影响观察结果。

4.显微镜的使用时要调节好焦距,确保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实验结果:1.洋葱细胞质壁分离:观察洋葱细胞片可见细胞质向外溢出,形成质壁分离现象。

染色后的洋葱细胞可见明显的细胞壁结构。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在加入轻碱性甲醛溶液后,观察到细胞壁逐渐形成,质壁复原。

实验考察点:1.植物细胞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2.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机制;3.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方法。

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及机制。

2.鼓励学生设计其他实验,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课件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课件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 离和复原的过程。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和染色技术,以便 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取材、制作装片、显微镜观察等。
了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染色剂对细胞的过度刺 激、保持细胞活性等。
02
实验材料
植物细胞样本
选择具有紫色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 确保细胞样本新鲜、无破损,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05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过程
本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 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探究植物细胞的渗 透性。实验中采用了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下的形态变化。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当植物细胞处于低浓度溶液 时,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随着溶液浓 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现象逐渐明显;当溶液 浓度过高时,细胞质壁分离现象过于严重, 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在复原过程中,随着溶 液浓度的降低,细胞质壁分离现象逐渐减轻 ,最终恢复原状。
不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含量、细胞壁厚度 、细胞液浓度等都会影响其质壁分离和复原 现象的产生。例如,含有大量淀粉、脂肪或 糖类的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较高,不易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而含有较少淀粉 、脂肪或糖类的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较
低,容易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探讨实验结果对实际应用的意义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要点一
存在的问题
要点二
改进方法
实验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导致实 验结果不准确。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每一 步操作的准确性;同时,应仔细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 详细数据,以便对结果进行准确分析。

观察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理解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实验、动手操作、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3、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农业生产实践。

二、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进一步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难点1、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及吸水引流的操作。

3、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总结。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对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实验既是一个验证实验也是一个探究实验。

需要学生验证植物能够发生渗透作用,并探究植物细胞的半透膜是细胞膜,液泡膜还是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

本次实验需要学生再次使用到显微镜,因此这次实验也是对学生显微镜使用的考验。

对于学生来说,显微镜的使用操作在第一章教学中就已经学习并练习过,而且在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是也用到过。

因此,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

而本次实验也涉及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而对此学生在初中时练习过,在第三章的实验中也进行过训练。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的实验操作部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难点,主要的难点在于实验的分析过程,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五、教学设计(一)引入本节实验课是对植物吸水失水的探究,因此要用到上节课学习过的渗透原理。

因此,这次是实验课以复习上节内容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那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渗透作用的概念以及渗透装置。

首先,来请一位同学说一下渗透作用的概念?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上黑板上画一个渗透装置。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那么其实同学们所回忆的渗透作用的概念,也是本节课的实验原理,大家在接下来的实验分析中要学会运用。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学设计与拓展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学设计与拓展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学设计与拓展作者:朱凤云来源:《中学生物学》2014年第05期1.实验内容分析及实验设计思路该设计案例为苏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探究实验。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渗透的原理,对半透膜、渗透作用及渗透装置的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

具有这样的知识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一起构成典型的渗透系统。

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获得细胞吸水、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关系的感性认识,才能深入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以及影响细胞渗透吸水的内外条件。

学生先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探究实验的过程,然后再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1)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同一种植物材料吸水和失水的影响;(2)同一浓度的试剂对不同种植物材料吸水和失水的影响,比较出不同种植物的细胞液浓度大小;(3)不同种试剂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影响;(4)死亡的植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操作-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例如: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变软,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泡菜制作时加入一些盐,水分就会渗出来;农作物施肥过多,就会造成“烧苗”的现象等。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并作出合理解释。

3.教学目标3.1知识目标(1)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原理。

(2)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3.2能力目标(1)通过实践,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实验的一般步骤;(2)进一步熟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3)通过课本实验的学习,提出可行性的探究问题,并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尝试得出结论。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显微镜。

2. 植物细胞样本。

3. 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质壁分离吗?二、理论学习(10分钟)1. 讲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即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张力导致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2. 讲解植物细胞复原的原理,即细胞膜与细胞壁重新结合,使细胞质恢复原状。

三、实验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样本。

2. 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3. 学生填写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格。

四、讨论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

2.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观察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及实验现象。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实验材料与方法(10分钟)1. 介绍实验所需材料:植物细胞样本、显微镜、观察表格等。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如何填写观察表格等。

七、实验注意事项(5分钟)1. 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植物细胞时的细节等。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通过观察细胞的不同状态的实验教学,并在分析讨 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街是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原 课例研究综 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目的。本 述 次课例,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和探索欲望强烈。
(2)两人为一组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给予适
当的指导。
3、通过 3 次观察,分析总结原理。
(1)让学生总结观察结果。
第一次观察:细胞处于正常状态。第二次观察:细 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细胞处于质壁分离 复原状态。
(2)比较三次观察结果:为何会发生质壁分离? 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特性,使学生 意识到:质壁分离的发生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透过性 和伸缩度有关,水分能够透过原生质层,但蔗糖不能透 过原生质层。提醒学生原生质层包围着具有一定浓度的 细胞液,特别强调一下“原生质层具有一定浓度”,学 生会意识到清水、蔗糖液和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关系,从 而恍然大悟,从观察 1 到观察 2 的,蔗糖溶液浓度>细 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从观察 2 到观察 3,细胞液浓度>清水,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总结得出结论:成熟的植物细胞依靠细胞内外液的 浓度差吸水或失水。
经过初中生物和高一前半段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
学生学习能 的知识储备,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等,
力分析 各方面能力也提升到了一定层次,但在知识应用方面和
实验技能方面还比较弱势,因此,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
究为主,达到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1、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植被对水资源起到保护
作用的事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植物对水资源起到保护作用的事例,引入植物细胞
的吸水与失水,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

高中生物_《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应该说是教材中“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一部分,原实验是一个探究实验,难度较大,但是本课题只从质壁分离与复原角度进行实验,降低了实验难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明确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现象。

因此依据新课标,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提高能力,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及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学会合作分工,与他人分享实验成果。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教学难点】(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2)对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

【实验准备】1、材料:紫色的洋葱鳞片叶2、用具:刀片,尖头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

3、试剂: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教学方法】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故采用讨论学习法,发现性学习法。

【教学流程图】【实验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实验步骤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0.3g/ml蔗糖教学用具五、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初中实验基本没做过,高中实验条件欠缺,因此实验能力较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很不成熟。

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层进设问法讨论法探究法层进设问法,使学生容易开展科学探究,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选用探究法教学适宜开展教学,能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内容分析本设计案是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探究实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渗透装置对半透膜,渗透作用,对渗透装置的组成有了认识,并且对通过课本图片观察和讨论了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以及实验现象,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植物细胞会不会发生渗透作用如果可以植物细胞的那部分可以作为半透膜探究实验的目的也就产生了。

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学生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设计思路本设计方案是根据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探究实验改编而来,学生先根据课本内容完成探究实验的过程,在探究完成后再近一步探究以下问题:1、不同种类试剂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影响2、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同一种植材料失水和吸水的影响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师生共同参与自学探究、实验探究讨论和反馈实验,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操作—观察结果—得出结论”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

借助多媒体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知识的密集度,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l)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实验原理;(2)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3)利用该实验原理探究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2.能力目标。

(l)能够通过练习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实验步骤;(2)进一步熟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课本实验的学习,提出可行性的探究问题,并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尝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理解植物细胞结构特点,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及方法。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植物细胞结构特点,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及方法,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植物细胞结构特点2.1 植物细胞结构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

2.2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原理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包括渗透作用、浓度差、细胞壁的伸缩性等。

第三章:实验材料与方法3.1 实验材料介绍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新鲜植物叶片、刀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盐水、清水等。

3.2 实验方法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包括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进行质壁分离、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复原细胞、观察复原现象等。

第四章: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4.1 实验操作分步骤讲解实验操作,强调关键环节,如切割叶片、滴加盐水等。

4.2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免切割伤手、注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等。

第五章:实验结果与分析5.1 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

5.2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探讨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6.1 报告内容要求强调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规范,如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以及实验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七章:实验讨论与反思7.1 实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体会,探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2 实验反思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实验技能。

第八章:拓展与延伸8.1 相关知识拓展介绍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相关的知识,如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功能和作用机理。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一、实验原理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

2. 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收缩,导致质壁分离。

3. 复原: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实现质壁复原。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蔗糖、清水、显微镜等。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解剖针等。

三、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细胞失水,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3. 观察并记录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

4. 更换装片,重复步骤2和3,观察细胞在不同的蔗糖浓度下的质壁分离现象。

5. 滴加清水于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细胞吸水,观察质壁复原现象。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制作装片时,要确保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

2. 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时,要控制好滴加速度,避免细胞过度失水或吸水。

3.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要仔细观察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等结构的变化。

五、实验拓展1. 探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

2. 探讨不同植物细胞对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敏感性。

3. 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质壁分离和复原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响应等方面的意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程度加大;在清水中,细胞发生质壁复原,复原程度与失水程度相对应。

2. 结果分析: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导致质壁分离。

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细胞失水越多,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在清水中,细胞吸水,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实现质壁复原。

1. 报告内容:实验目的、原理、材料与仪器、步骤、结果与分析、结论等。

2. 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图表规范、结论明确。

植物质壁分离实验教案

植物质壁分离实验教案

植物质壁分离实验教案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还是小),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二、实验材料、用具: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0.3g/ml 的蔗糖溶液,显微镜等。

4.为什么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是否可以?为什么? 5.蔗糖溶液浓度用 0.5g/ml 可以吗?为什么?三、实验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

2.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0.3g/ml 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镜检。

思考:为什么要重复几次滴入 0.3g/ml 的蔗糖溶液,用吸水纸吸引?思考: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是什么?为什么?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镜检。

四、实验结论:思考: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思考: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五、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3、将一植物细胞放入 KNO 3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细胞是活细胞 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0 3 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4、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第4 章第1 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的一节实验课。

本实验通过探究证明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是在初中《科学》中“根对水分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植物的水分代谢过程, 是前面所学“细胞的分子组成——水”知识点进一步的深化,也与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内容存在着联系,它是植物新陈代谢的基础。

同时,本实验是在学习渗透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强化渗透作用的原理,也是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块内容的升华。

本节课设计成一节实验探究课。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但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以及如何设计实验、预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还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因此笔者试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利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作为教学主线,使学生能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领会,引导学生能真正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会做出“假设和预期”、会“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等。

并且通过实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增加实验的探究性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除拥有初中《科学》中相关水分吸收内容基础知识外,在学习了渗透作用的原理以及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内容后,他们对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等内容已经有一定了解,并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也有类似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例,例如:腌制咸菜等,但并没有系统学习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基本原理及其条件,缺乏理性认识。

另外,与平时的理论课想比,学生对实验课有更高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质壁分离实验现象的操作与观察,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2)通过实验过程,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及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2.方法与能力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方案过程,并归纳表达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分析处理及表达信息的能力;2) 通过实验设计中变量的控制,实验数据的记录统计分析,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的探究行为,学生能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2) 通过小组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善于合作的科学态度; 3)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 心农业生产实践; 四、重点难点的确立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条件 2)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2.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 五、教学流程图引出探究课题六、教学过程设计整节课教学环节、教学策略可概括为以下几句话: 情趣导入,引发课题V 3演示萝卜条吸水、失水实验、创设情境分析经典,启发探究自主设计,充分拓展(一)情趣导入,引发课题创设情境:1.课前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取萝卜的块根,分别用打孔器在相近部位打出两个圆柱体块A、B, A在蒸馏水中、B在浓盐水中放1小时。

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教学设计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及教学思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中的内容,旨在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构“渗透”概念。

高一学生已多次使用过显微镜和制作过临时装片,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同时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喜欢动手实验,渴望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

同时他们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细胞吸水和细胞失水”,高中阶段又学习了细胞结构等知识,为本次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做了铺垫。

“渗透”无法直观感受,必须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来感受水分的进出。

由于学生实验能力存在差异,会因实验操作不当,没能观察到实验现象,教师也不可能一一指导,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自制数码显微镜进行直观教学,把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现象和动态过程展示出来,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把理论课和实验课有机结合,顺利建构“渗透”概念,加深学生对“渗透”的理解,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在本实验教学中还采用探究式和概念转变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实验观察,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渗透”、“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修正错误概念。

完成科学概念的建构,同时也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分析1.教学重点:通过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建构“渗透”的概念。

2.教学难点: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现象的直观展示和交流分析。

3.落实重点、突破难点:⑴落实重点: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暴露学生的已有概念。

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构建“渗透”、“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等科学概念。

⑵难点突破:通过自制简易数码显微镜,进行直观教学,把实验现象集中展示,共同交流讨论,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说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理解渗透的原理。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实验意义
阐述实验结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意 义,以及对于植物生理学和生物教学 的启示。
05
实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证 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对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影响, 可以了解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和水
分平衡调节机制。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将实验材料切成适宜的大小和厚度,放入不同浓 度的外界溶液中。
注意事项:保持显微镜清洁,避免污染;选择适 宜的材料和外界溶液浓度;操作过程中避免损伤 细胞;观察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显微镜的观 察效果。
02
实验材料
植物细胞样本
紫色洋葱鳞茎
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 泡,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倒置显微镜
适用于观察生长中的细胞和组织 ,能够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 好的观察效果。
蔗糖溶液
低浓度蔗糖溶液
用于诱导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如 0.3g/mL的蔗糖溶液。
高浓度蔗糖溶液
用于固定植物细胞,如0.5g/mL的蔗 糖溶液。
清水
• 用于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提供水分以帮助细胞 恢复其正常状态。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 离与复原实验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结论与展望
01
实验目的
理解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原理
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 ,细胞液中的水分通过原生质层向外渗 出,使液泡的体积缩小,细胞也会有一 定程度缩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 ,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所以当细 胞壁停止收缩后,原生质层继续收缩,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形成质壁 分离。

林杰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案例

林杰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案例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松溪一中生物组:林杰【教学设计思想与设计说明】1、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从学生的情况上分析,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一般的科学探究过程、实验设计、预测结果及分析结果并得到结论还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所以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训练学生各项技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落实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等理念,使学生能对探究学习有进一步的理解和领会并融会贯通,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2、设计说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学生已经熟悉了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制备实验,并基本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等技能。

在实验前通过日常生活常见经验让学生思考与回忆,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课堂,并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对学生说明,以确保学生的实验能顺利进行,这个实验是探究实验,通过学习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从而为完成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学生已经熟悉了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制备实验,并基本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等技能,通过学习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从而为完成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②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能力目标: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完成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初步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方法;②临时装片的制作;③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2、教学难点:①临时装片的制作。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1.1 实验背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植物细胞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经典实验。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的功能以及渗透作用的原理。

1.2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及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2.1 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壁由纤维素等物质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界面,具有选择性透过性。

2.2 质壁分离原理当细胞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会失水,细胞壁与细胞质膜分离。

这是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细胞质膜,当细胞失水时,细胞质膜向内收缩,与细胞壁分离。

2.3 复原原理当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会吸水,细胞质膜与细胞壁复原。

这是因为细胞吸水时,细胞质膜向外膨胀,与细胞壁重新贴合。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3.1 实验材料植物细胞样本(如洋葱表皮细胞)生理盐水蔗糖溶液显微镜3.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解剖针四、实验步骤4.1 制作装片取一片植物细胞样本,放在载玻片上。

用滴管滴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蔗糖溶液。

用盖玻片盖住样本,避免气泡产生。

4.2 观察质壁分离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镜头至适当倍数。

观察细胞在生理盐水或蔗糖溶液中的变化,记录质壁分离的过程。

4.3 观察复原过程将装片转移到含有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

观察细胞在生理盐水中的变化,记录复原的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5.1 实验结果观察到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细胞壁与细胞质膜分离。

观察到植物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发生复原,细胞吸水,细胞质膜与细胞壁复原。

5.2 实验分析分析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因,探讨细胞壁的伸缩性和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_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宏观层次观察植物吸水和失水现象,理解并阐述微观领域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2)通过本实验的开展掌握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迸发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阐明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原理2.难点:掌握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三、教学方法讨论学习法、观察法、动手实践法四、教学过程《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虽然属于微观水平,又比较抽象,但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非毫无联系。

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关。

例如,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

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会大量浸出;很多学生知道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等。

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

由于学生上节课已经学过渗透作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以及原生质层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安排这堂探究性的实验课。

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

学生应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讨论学习法、观察法、动手实践法穿插运用,通过科学探究体验、获得技能培养。

《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效果分析1.对学习目标的评价:本节课学习目标确立到位,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情。

知识目标明确,能力目标在授课的过程中实现的较好,情感目标似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得以完成。

通过最后课堂小结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较好地发掘了教材的思想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使学生明确科学要勇于探索创新同时要讲究严谨性,并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2.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内容依据教材而不完全拘泥于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内容分析本设计案就是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探究实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渗透装置对半透膜,渗透作用,对渗透装置的组成有了认识,并且对通过课本图片观察与讨论了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以及实验现象,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植物细胞会不会发生渗透作用?如果可以植物细胞的那部分可以作为半透膜?探究实验的目的也就产生了。

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学生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她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设计思路本设计方案就是根据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探究实验改编而来,学生先根据课本内容完成探究实验的过程,在探究完成后再近一步探究以下问题:1、不同种类试剂对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的影响2、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同一种植材料失水与吸水的影响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师生共同参与自学探究、实验探究讨论与反馈实验,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操作—观察结果—得出结论”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

借助多媒体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知识的密集度,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l)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实验原理;(2)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3)利用该实验原理探究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2、能力目标。

(l)能够通过练习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与实验步骤;(2)进一步熟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课本实验的学习,提出可行性的探究问题,并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尝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l)亲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2)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就是的科学精神;(3)学会合作分工,与她人分享实验成果。

四、教学重点(l)撕片法制作临时装片;(2)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3)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4)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原理的应用五、教学难点: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六、课前准备:(1)实验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复习渗透作用原理及其发生条件,并做好预习,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目的要求与方法步骤;(2)材料器具:紫色洋葱;质量浓度为0、1g/mL、0、2g/mL、0、3g/mL、0、4g/mL、0、5g/mL、0、6g/mL的蔗糖溶液、7%尿素、KNO3、1 mol·L-1的醋酸、100℃热水、清水;显微镜、秒表及其她实验器材等。

七、教学方法:合作式探究教学法八、课时安排: 2课时九、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复习渗装置,及动物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

2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例如将萝卜条放在盐水中会有什么现象,然后再放回清水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提出问题“植物细胞能否构成渗透装置,要就是可以植物细胞的半透膜由哪些结构构成”,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展示屏幕提出问题:比较处在一定液体环境中的植物细胞与渗透装置,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若将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到较浓的溶液中,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将向细胞的哪一侧运动?而如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将会出现什么有趣现象?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一) 实验原理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 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不?2、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理由:植物细胞膜与液泡膜与红细胞膜相似)3制订计划:(1)设计方案: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再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

(2)预期结果:蔗糖溶液中,液泡变小,细胞皱缩;清水中,液泡变大,细胞膨胀。

4、进行实验:(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5、分析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三) 方法步骤1 制作临时装片用镊子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约0、5cm2,放在载玻片预先滴的水滴中,展平后盖上盖玻片。

注意不要带叶肉部分。

图示:2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并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

这时可瞧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还可以瞧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紧贴在一起。

图示:3 滴蔗糖溶液在载物台上,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3~4次,(引流法)洋葱表皮细胞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 观察质壁分离这时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原生质层开始在边角与细胞壁分离,最后完全分离。

5 滴清水接着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3~4次,洋葱表皮细胞就浸润在清水中。

6观察质壁分离复原这时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的液泡逐渐胀大,颜色也逐渐变浅,原生质层又逐渐贴着细胞壁。

结果分析上述实验表明: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通过原生质层确实发生了渗透作用。

在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就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在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就吸水,已出现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细在这些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蔗糖溶液,只就是将蔗糖溶液的浓度改换了一下。

,分别为0.1g/mL、0.2g/mL、0.3g/mL、0.4g/mL,0.5g/mL、0.6g/mL、0.7g/mL,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结论。

2结果分析:(1)用0.1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发生轻微的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慢;(2)用0.2g/mL的蔗糖溶液时,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慢(3)用0.3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较明显,有一部分细胞原生质层已经完全脱离细胞壁,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快;(4)用0.4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明显,有一部分细胞原生质层已经完全脱离细胞壁,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一小部分细胞已经不发生复原(5)用0.5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很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6)用0.6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很明显,速度较快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7)用0.7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现象更加明显,速度最快,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

,在这些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只就是试剂的种类改换了一下,分别用7%尿素溶液、KNO3溶液、0、3g/mL蔗糖溶液,1 mol·L-1的醋酸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结论。

2结果分析:0、3g/mL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如过不用清水处理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KNO3溶液与7%尿素溶液中,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久连续观察会发现发生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若使用质量浓度为1 mol·L-1的醋酸溶液,则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硝酸钾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中发生自动复原的原因:硝酸钾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用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会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因为植物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尿素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液,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十、板书设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一) 实验原理(二) 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1)设计方案(2)预期结果4、进行实验5、分析结果6、表达交流:(三) 方法步骤1 制作临时装片2观察3 滴蔗糖溶液4 观察质壁分离5 滴清水6观察质壁分离复原进一步探究案例一 :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同一种植材料失水与吸水的影响案例二 :不同试剂对同一种植材料失水与吸水的影响十一、教学反思本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课就是现行高中必修教材的学生必做实验之一,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就是想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现象与结果的分析能力,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入手,达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科学素养的目的。

本节课加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同一种植材料失水与吸水的影响、不同试剂对同一种植材料失水与吸水的影响。

通过引导学生课外查询资料(其中包括改变试剂浓度与换用其它试剂)之后分组讨论得出(选定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行的实验设计。

最后在课堂上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

此外,学生还通过课堂交流了解到:实验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选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其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现象非常清晰,而白色洋葱表皮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没有这些特点,所以选用的洋葱表皮尽量选紫色,不要白色的。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无提问习惯意识,到现在对教材实验内容提出自己瞧法,由此设计并实施探究性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

本节课基本能按原可就是计划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

有以下三个亮点:1.提出《探究不同浓度的不同溶液对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拓展实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探究试验,并实施, 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帮助2.板书设计合理:实验原理、方法过程、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图等条理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

3、注重对学生实验技能与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操作基本规范、合格,学生实验善始善终,能自觉清洁实验台。

不足之处就是:1、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过多,学生动手时间相对少了。

有些同学在试验操作时动手能力差理论设计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

2、教学设计过多的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

没能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一部分学生设计不合理,不完善,没有能够及时指导、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