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

1、水产动物细胞和组织变性的类型有哪些?

(1)颗粒变性:一种最早和最轻微的细胞变性,很容易恢复,其特点是变性细胞体积肿大,胞浆内水分增多,出现许多微细红染的蛋白性颗粒,故称颗粒变性。

(2).水泡变性

水泡变性是指在细胞的胞浆内或胞核内出现多量水分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的现象.

(3).脂肪变性是指在实质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的现象,简称脂变。

2、阐明寄生虫、宿主与外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P8)

①寄生虫对寄主的作用:

A.机械性刺激和损伤

B.夺取营养

C.压迫与阻塞

D.毒素作用

E.其他疾病的媒介

②寄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A.组织反应

B.体液反应

C.寄主年龄对寄生虫的影响

D.寄主食性对寄生虫的影响

E.寄主的健康状况对寄生虫的影响

③寄生虫之间的作用

④外界环境对寄生虫的影响

A.水化学因子的影响

B.季节变化的影响

C.人为因子的影响

D.密度因子的影响

E.散布因子的影响

3、阐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A. 自然条件

(1).养殖水体的空间因素: 养殖密度。

(2).养殖水体的水质因素:水质的好坏(溶氧、PH值等)。

(3).养殖水体的底质因素: 淤泥的影响。

B. 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比例不当(青鱼与鲤鱼的搭配)。

(2)饲养管理不当(用药方法、用药量不当,饲料投喂不当等)。

(3)机械损伤(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继法感染,引起发病,水霉病)。

2.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钩介幼虫、螨类等生物性因素。

3. 机体自身因素

主要是指鱼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这与鱼的种类、年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有关。

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综合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药物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不良反应?

(1)副作用: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2)毒性反应: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一般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引起。

(3)过敏反应:

(4)继发反应: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5、阐明水产动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细菌胞体外有一层坚韧的细胞壁,具有维持细菌形态和保护功能。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可药物通过各种环节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最终使细胞壁缺损,导致菌体破裂溶解死亡。

(2)增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位于细胞壁内侧的胞膜是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渗透屏障,具有物质交换,合成粘肽,保护菌体等功能。一些抗菌药物(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等)可与细胞膜结合导致胞浆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菌体内氨基酸、嘌呤、蛋白质、盐类外逸,导致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合成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4)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四氢叶酸合成,阻碍核酸前体物质嘌呤、嘧啶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5)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可抑制DNA螺旋酶,进而抑制DNA的合成。

6、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 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源充沛,无污染

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

A 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

B 药物清塘

a. 生石灰清塘(图1)

干池清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

b. 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

(3)保持良好的水质

A 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

B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

C 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D 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

2. 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1)加强饲养管理

A 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

B 科学投饵与施肥

a.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

b.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

C 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

坚持每天巡塘,巡塘应注意:

a.有无缺氧浮头现象

b.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尽早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c.了解水质变化情况适时加注新水

d.清除水中杂物清除杂物,防止水质污染

d. 做好管理日记

(2)人工免疫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

采用口服、肌肉注射、浸洗等接种途径,使养殖动物获得特异性抗病能力。

(3)选育抗病力强的养殖新品种

3. 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建立检疫制度

(2)清整养殖场

(3)机体消毒

A 药液浸洗法

B 药液全池遍洒法

(4)饵料消毒:主要针对水草应选用6ppm的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

(5)食场消毒

(6)食场消毒

(7)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A 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采用全池泼洒消毒,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B 体内鱼病的药物预防采用药饵投喂

(8)消灭或驱杀一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

7、血清学反应有哪些特点?

血清学反应的特点

1. 特异性与交叉性:a. 特异性:一种抗原一般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

b. 交叉性:当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抗原决定簇时,其结合又具有交叉性

2.表面性与可逆性:a. 表面性:抗原与抗体分子结合是分子表面的结合;

b. 可逆性:抗原抗体结合后,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分开,且其性质不变。

可逆性是免疫吸附层析法提取免疫纯抗原或抗体的理论基础。

3. 定比性:抗原与抗体需按一定的比例结合

一般情况下,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是多价的,而抗体上的抗原受体通常是单价的或二价的,二者只有以一定比例结合才能出现可见的血清学反应。

4. 阶段性: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1)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阶段:时间短(数秒),不可见

2) 抗原与抗体反应的可见阶段:慢(数分至数天),有凝集、沉淀等

5. 高度敏感性:可用于检测极微量的抗原与抗体。如:

血清中和试验可用于检测含量低至10-3 μg / ml的鱼类病毒;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检测含量为10-3 μg / ml的细菌性病原

6. 条件依赖性:抗原抗体间出现可见反应要提供最适的条件,如:

pH值(一般为6-8);温度(37-45℃);适当的电解质(如生理盐水);

震荡(增加抗原抗体相互接触的机会)等。

8、阐述水产动物免疫的特点及在病害防治中的意义?

水产动物免疫的特点

1. 水产动物病原与人类疾病关系不大,不易引起重视;

2. 水产动物免疫机制依赖于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明显;

3. 水产动物抗体与人等高等生物的已知抗体不同,其疾病的免疫学防治方法尚在探索中;

4. 水产动物是变温动物,其免疫学研究必须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