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文学中的宗教色彩
中世纪文学——精选推荐
宗教色彩,象征、寓意、梦幻、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以及开创性,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特征。
1、中世纪文学世纪是欧洲多种民族文学的结合2、中世纪文学也是中西方文学相互影响、交融的产物,主要体现在欧洲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的结合3、中世纪文学也是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结合4、由于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公元4世纪),基督教文化侵蚀了整个文化领域,中世纪文学也打上了鲜明大的宗教烙印。
成就主要包括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宗教文学一部手抄的拉丁文《圣经》中世纪欧洲宗教文学作品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
《圣经》高居神授人录的宝座,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
中世纪通行的《圣经》是诸多神学家反复编纂和修订而成的,以拉丁语(天主教会)和希腊语(东正教会)写就。
《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在整个中世纪统摄着一切文化活动。
《圣经》的版本非常多,著名的包括“七十贤士译本”和“拿西山抄本”等。
这些不同版本的圣经内容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9世纪初时罗马教会编纂的“通俗拉丁文译本”圣经成为天主教的法定本《圣经》。
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圣经》被大量译成各种其他语言。
中世纪大部分宗教文学都是在圣经故事和使徒行传的基础上扩充的,价值不大。
相反,一些基督教的神学家的宗教著述丰富了宗教文学的内涵。
圣奥古斯丁(354年-430年)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先哲之一,他的著述在中世纪广泛流传,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传性质的《忏悔录》与宗教著作《上帝之城》。
尽管其中大量充斥着对上帝的虔敬溢美之词,但这两部作品在西方文学上都起到了开风气的重要作用。
另一位著名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1258年-1260年)的《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虽然是神学范畴,却有很多哲学上的深刻见地,在文学理论上也有一定贡献。
西班牙神学家贡萨洛·德·贝尔塞奥(1195年-1247年)是学士诗的鼻祖,一生创作了许多圣母赞歌。
他的文风简练,很少使用拉丁语中冗繁的修辞。
试论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神学倾向
试论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神学倾向西方文学的产生源头以及发展历程从不离宗教的发展和蜕变。
无论是中世纪時期的传统宗教还是后来东西方文化融合之后的基督教文化都对西方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沉而又隐秘的影响。
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是以浓厚的神学发展为基础和背景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析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神学倾向有利于更加有效和清晰地去理清宗教等类神学内容在整个西方文学发展和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标签: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神学倾向中世纪神学传统东西方哲学相对于古老的宗教发展而言,二十世纪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已经完成了深入骨髓的蜕变。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身处民族中每个个体而言,那种宗教意识及其带来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却不会从此消亡。
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从显性过渡到了隐性,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典籍似的存在,而是变成了更加强大的整个民族的文化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甚至融入到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组成之中。
也正因此,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神学倾向成为一个表现突出,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一、基督教神学对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创作的两个重要影响方面从基督教神学在内容层面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来看,基督教神学实际上是对西方两大文化源泉的吸收和借鉴,分别是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来文化传统。
在经历了漫长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的融入,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之后,其逐渐将基督教神学思想确立在两个息息相关,互成犄角,循环往复的观念之上:原罪和救赎。
原罪观念和救赎观念也成为基督教神学对西方文明影响最为巨大的两个方面。
这两个观念经过基督教义的宣扬和阐释之后,逐渐成为当前西方社会思想意识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核心支撑部分,并深刻地影响着西方文学创作的全过程。
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这两个核心观念虽然没有涉及到任何具体的创作思想、主题、文体等,但却是直接触及到了西方国家和民族对于人的起源、人类产生的本质、生命的根本目的和过程以及人类最原始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等终极命题。
外国文学各时期文学特征
外国⽂学各时期⽂学特征外国⽂学各时期⽂学特征特点1、古希腊⽂学的特征:1、古希腊⽂学有着鲜明的⼈本⾊彩和命运观念。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学的众多篇章程度不同地从多个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活,为后⼈提供了第⼀⼿资料;也有相当⼀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彩。
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古希腊⽂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乎所有的⽂学样式。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说等等。
2、中古⽂学的特征:(1)中古⽂学的突出特征是宗教⾊彩、民间⽂学⾊彩和开创性。
(2)基督教⽂化的主导地位使中世纪⽂学深受其影响,不仅教会⽂学,即使具有民间⾊彩的英雄史诗和城市⽂学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彩。
(3)这些民间⽂学在⼀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代⽂化精神,肯定现世⽣活,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义。
(4)中古⽂学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了进⼀步的开拓,象征、寓意、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动物故事等流⾏⼀时。
3、简述希腊神话特征.希腊神话表现出浓郁的⼈本⾊彩。
神的故事中,诸神具有⼈的形象、性情,具备⼈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即神⼈同形同性;英雄传说中体现着⼈类征服⾃然的顽强英勇和美好理想,也表现了⼈的⼒量的强⼤。
因此希腊神话充满追求光明、酷爱现实⽣活、以⼈为本和肯定⼈的⼒量的思想。
在艺术⼿法上,既有浪漫夸张,⼜有现实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丰富的想象⼒和极⼤的创造⼒。
4、17世纪⽂学的背景。
①英国资产阶级⾰命;②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③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④对⼈⽂主义⽂学的继承和反拨5、⼈⽂主义⽂学的思想艺术特征:⽂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争的思想武器是⼈⽂主义,它也是这⼀时期资产阶级进步⽂学的中⼼思想。
(1)⾸先,以⼈反对神,宣扬⼈反对神性神权。
(2)其次,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
(3)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4)主张统⼀,反对封建格局。
6、18世纪⽂学的特征。
文学概论中西方文学风格的形态及差异
文学概论中西方文学风格的形态及差异一、中国文学的特点1.中国文学以“诗”为主体,以“意境”为艺术追求,是在主观情感在客观环境的引发下创作的,其内容大都含蓄多义并具有教化意义。
包括散文小说戏曲曲艺似乎都追求一种“诗”的风格,如《红楼梦》、《西厢记》等,虽为小说却以诗词贯穿。
2. 中国文化文学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尤为注重人文领域内的问题。
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成为中国文化关注的两大核心,从而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道德型文化与政治型文化的特征。
3.独特的语言文字。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中西文化文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差异1.就题材方面而言,中国文学从发展之初以抒情为主,例如《诗经》、词赋等,叙事写实则出现在古典文学的末期。
而西方文学在最初的古希腊时期却产生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印度也产生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大史诗。
中国的小说戏剧发展更推到了明代,仍充盈着浓厚的抒情气息,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
2.从创作方法上讲,中国文学重在写意而非写实,如古典诗歌中的山川游记、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成为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往往是代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法,虚化眼前所见的景象,从而借景抒情使情景交融。
反观西方文学,从古希腊悲剧到《神曲》,以及后来的《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戏剧,虽是以虚构的情景却真实的写出了宗教、人神。
3.就思想而言,首先,从西方文学发展史中了解到西方文化的三大因素-希腊神话,基督教义,近代科学。
无论是古典神话还是中世纪的宗教,都令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在宇宙的地位,与神的关系等。
相比而言,中国文学则很少体现神话或宗教的背景。
宗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没有什么地位。
西方的诱惑,谴罚,拯救等观念并不存于中国。
西方文学中的伟大冲突往往是人性中魔鬼与神的斗争,中国文学中人物冲突则是人伦的。
古希腊神话在西方文学中的影响
古希腊神话在西方文学中的影响引言古希腊神话是指古代希腊民族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套神秘而丰富的宗教信仰体系。
这些神话包含了关于众多神灵、英雄和怪物的故事,不仅深刻影响了古希腊文化,也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希腊神话在西方文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影响。
古希腊神话在西方文学中的重要性古希腊是欧洲最早的文明之一,其神话传承了几千年,成为西方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以下将探讨古希腊神话在西方文学中的几个重要角色:1. 神和英雄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各种各样的神性存在,如宙斯、阿波罗、雅典娜等众多神灵以及赫拉克勒斯、奥德修斯等英雄人物。
这些角色不仅在神话故事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了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源泉。
例如,从希腊神话中取材的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被写入荷马的史诗《奥德赛》中。
2. 反映人性和道德问题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常常探讨人性、道德和伦理等重要议题。
例如,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进步,但他却遭到乌鸦啄食肝脏永世受苦。
这种对于人性、正义和报应的思考,在西方文学中也得到了深入探索,如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3. 翻译与传播古希腊神话不仅在古希腊时期就存在,在罗马和拜占庭时期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传统逐渐扩展到整个欧洲,并成为欧洲文化的一部分。
许多西方文学作品都借鉴了该神话体系中的故事和角色,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就借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影子王。
古希腊神话在西方文学中的具体影响古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学的基石,对文学传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一些具体例子:1. 文学题材许多西方文学作品都以古希腊神话为主题,或者包含了与之相关的情节和角色。
例如,约翰·米尔顿的长篇叙事诗《失乐园》描绘了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其中涉及到撒旦和其他大量来自古希腊神话的角色。
2. 影响人物形象刻画古希腊神话中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也对西方文学中的角色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宗教在西方艺术进程中的表现与影响
宗教在西方艺术进程中的表现与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艺术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社会意识形态,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宗教活动属于社会生活的内容,宗教与艺术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原始社会,宗教与艺术浑然一体。
原始人认为神灵主宰一切,他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重大事件往往以宗教性的活动或仪式作为开端或结束,形形色色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巫术等初级形式的宗教活动,是人类原始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艺术反映了这些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原始艺术还不是为着纯粹审美的目的,而是为着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进行活动。
这种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常常体现在图腾崇拜或巫术活动中。
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浑然一体,并不意味着艺术为宗教所产生。
这是因为艺术产生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原始宗教不等于全部社会生活。
原始艺术不但服务于原始宗教,也服务于原始的政治、伦理、教育等。
而且,原始宗教本身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归根结底也反映了经济基础的间接的、但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艺术起源中产生作用的各种非根本因素中,宗教的作用居于突出的地位。
希腊宗教的起源、崇拜对象、宗教仪式具有多样性,其在三大民族融合中就混杂了多种成分,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自称可以为每位希腊神找到他的外来名字。
最能体现希腊宗教特色的活动场所是宗教圣地、神庙、祭坛、神托所和竖立在神庙中的神像。
希腊人把圣地往往选在能显露神的气息的地方,如风景优美的奇峰异石,郁郁葱葱的林地,还有某种树林作为象征世代延续的特殊标志。
其实圣地也是由远古时期的自然场所逐渐发展到文明时期的人造建筑物——神庙。
一些重要的人格化神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神庙,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神庙。
神托所是为神灵发布谕言与占卦及祭祀活动的场所,祭司直接以神灵附身,道出神谕或占卦,然后作解释。
神话与这些场所有密切联系,公共宗教活动以庆典的形式集中在节日进行,并通过城邦历法进一步固定下来。
中世纪文学中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中世纪文学中的基督教文化色彩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和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产物,也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认为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但是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罪”并遗祸于人类,所以,仅靠人类渺小的力量是不能赎罪的,只有依靠全能的上帝才能使人类得救,基督教会就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
在中世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那些在现实中遭受苦难的人们,需要基督教所构建的超于现实的精神世界来解脱他们自己,以图在美好的天国来实现他们在现实中永远都无法实现的理想,基督教便成为他们的一种信仰。
随着基督教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基督教文化的传播,基督教在整个中世纪里,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乃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大部分的文化文艺都染上了宗教色彩。
中世纪文学在基督教神学的控制和影响下,注重表现神的权威、上帝的伟大和人的渺小,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使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沦为神学的奴婢。
当然,基督教文化为了能使它被在希腊罗马文化熏陶下发展起来的西方民族所接受,除了采取一些强制手段外,也在努力发掘两种文化中相同和相近的一面。
在基督教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它与世俗文化之间形成了两种的交融关系。
其一是基督教文化在对古希腊以来对世俗文化精神大肆排斥和毁灭的同时,又将某些世俗文化的材料、题材和艺术手法等经过改造纳入到了基督教文化的体系之中,其二是中世纪出现的很多的世俗作品中,都包含着宗教性的内容。
例如,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神话因素大大减少,而基督教义的内容大大增加,英雄的奇功伟业往往与宗教奇迹融合在一起,有些爱国行为还表现为维护基督教而与异教教徒的斗争。
如经过教会文人加工过的《罗兰之歌》,有着护教的成分;在骑士文学里,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宣扬效忠宗教,不奉行禁欲主义。
有很明显的基督教文化融合的关系;中世纪后期的城市文学也难免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当然,城市文学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有些内容也有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
论西方文学中的宗教色彩!
#$%&’()$*+,-
!"
论西方文学中的宗教色彩
,同样的话在卡尔顿牺牲的最后 !"# $#%&’’#(!)*+ ,+- !"# .)/#” 一刻又再一次重复,卡尔顿的牺牲洗净了他的罪恶,就像耶 稣的牺牲也洗净了人类的罪恶一样。而他们的牺牲都是为了 换得所爱之人的幸福,卡尔顿为曼内特的幸福而死0 而耶稣 为了人类的幸福而死,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牺牲可以换来所爱 之人的生命与未来。 (二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莎士比亚的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也处处体现了基督教的仁慈、宽恕 与博爱。 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就被誉为一曲 “爱 ” “美 ” 永世不衰的 与 的颂歌。这出悲剧通过蒙太古和凯普 莱特两大家族的世仇纷争与两家儿女之间的生死恋,反映了 原本美好的生活却被邪恶的仇恨所破坏,而悲剧的结局中却 吐露出“和谐 ”的光芒,表达了一切向前看的积极乐观的精 《圣经 》 “爱 ” 神。这就融会了 所倡导的精神, 即用 去融化一切 罪恶。从这个意义上讲,剧中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爱 ” 一对年轻的殉道者, 他们用自己的 化解了两大家族之间 的刻骨仇恨。正因如此, 评论家认为, 尽管这是一出悲剧, 但 剧中处处洋溢着青春与春天的气息。 基督教的观念与精神完全渗入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之 “莎士比亚汲取 《圣经 》 中。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 的井泉 《圣经 》 如此之深, 甚至可以说没有 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 《圣经 》 纵使谁能禁止 的发行, 完全禁毁了它, 使它永远绝迹 《圣经 》 于人间, 然而 中关于正义、 宽容、 仁爱、 救赎等伟大的 教训,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 中留存。 ” 其次,莎士比亚的剧作交织着对《圣经 》典故的巧妙运 用。它们运用得自然贴切, 与剧情浑然一体, 令人称奇叫绝。 美国学者樊戴克曾经作过统计,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剧引用 《圣经 》 的平均数有 12 次之多。 二、 反映宗教统治下的人性悲剧 (一 ) 《巴黎圣母院 》 雨果的 13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 》中塑造 的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人们所鞭挞0 但仔细分析他的内心世 界及同周围环境的联系 0 就会发现他不仅有牧师的虚伪 0 也 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进入 12 世纪后期的欧洲 0 资 产阶级掀起人文主义运动 0 这场运动直接抨击了中世纪教会 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 0 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已成为普遍现 象 0 而克洛德作为其中的一员 0 也有了人性的要求。但他一直 过着远离女人的清修生活 0 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 0 并且自以 为是快乐的。直到他见到了在巴黎街头跳舞的艾斯美拉达 0 人的意识才觉醒了。他被这种强烈的爱折磨着 0 无论是白天 还是黑夜 0 都在忍受着一种比死亡力量还要强大的苦刑。作 为一个神职人员 0 这可谓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副主教也是一 个人 0 宗教的知识不能满足他对生活的要求 0 作为一个人 0 他 也有人的感情、 欲望和爱。 然而 0 正因为他所要求的这种爱是他所代表的那种势力 和环境所不能允许的0 因此 0 它表现出来的方式便是扭曲、 变 形的。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 0 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 对自己人性要求的憎恨。他极力把这双重的憎恨搅合在一 起 0 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于是在他爱而不 得中 0 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 0 劫持爱斯美拉达 0 诬陷她 0 直到 把她送上绞刑架 0 而他自己最终也在自己布下的宗教网中毁 灭了。 (二 ) 《荆棘鸟 》 考琳・麦卡洛的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 》中 的男主人公拉尔夫同样无法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但作为一 个情感丰富的男人0 他不能灭绝情欲, 不能不爱梅吉 0 他的灵 “神性 ” “人性 ” “神性 ” 魂长期处于 与 的尖锐对立之中 0 最终, “人性 ” 战胜了 , 他摒弃了梅吉 0 虽然他爱她。在小说中, 梅吉 的形象最富魅力最激动人心之处 0 是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 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0 虽然爱情给她带来太多的痛苦,但她仍 然爱得执着、 痴情不改、 无怨无悔。为此0 她无畏地闯入宗教 禁区 0 与上帝争夺拉尔夫。 英美文学作品是在由基督教所体现的思想体系形成的 西方独特的文化传统背景下产生的 0 包孕丰富 0 内涵深远 0 既 《圣经 》 有对基督教 的阐释—— — 宣扬基督教的仁慈、 宽恕、 博 《双城记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爱、 牺牲、 重生精神的 、 ; 也有对 其的鞭策—— — 反映宗教统治下的人性悲剧的《巴黎圣母院 》 、 《荆棘鸟 》 。 可见其影响源远流长, 形式灵活多样。 对文学作品 背后的宗教思想进行探讨,已成为我们理解与研究西方文学 的重要环节之一。
宗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宗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和情节:许多西方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节都涉及到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人生意义等与宗教相关的内容。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复仇行为就涉及到了基督教中的“天意”和“报应”等问题。
2.人物形象:许多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主要角色都是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他们往往在内心深处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而这些矛盾和冲突也常常与宗教信仰有关。
例如,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女主人公娜塔莎的形象就体现出了基督教文化中对女性的审美观。
3.语言风格:许多西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例如,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诗歌《失乐园》中充满了强烈的宗教情感和庄严典雅的语言风格。
4.文化和历史背景: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也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许多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也都与基督教文化密切相关。
总之,宗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体现在作品的题材、主题、情节等方面,还渗透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领域中。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宗教与文学都是在一种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模式中打转,从人类学角度出发,两者的产生都是原始先民剩余精力的投射,其中蕴涵着人们对外在世界,乃至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文学本身寄托着人们对于理想之真、善、美的憧憬,而宗教则是人们超脱痛苦的寄居地,两者都是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正如伏尔泰所言“假如上帝确实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创造一个来”。
从这种对文学与宗教共通性的认识出发,《宗教与文学》一书认为无论文学还是宗教都是“人本精神的体现”,而且两者都是借助“想象”进行运思,最终达到“潜移情志、感动心灵”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从本质、运思方式、终极价值等主要方面对两者的描述。
同时,作者又并非一味执著于这种广义的抽象概述,而是将其具体化为对经典问题的讨论,将探索的视角集中在对具体文学样式的考察上,从而使我们对“现象”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
钱锺书曾化用“以管窥天,以锥指地”之句命名《管锥编》,然而“以管窥天”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方法,管中之天虽然有限但深刻,虽然主观但灿烂。
本书选取了与宗教关系最为密切的诗歌、小说、戏剧三种文学样式进行研究,这三种文学样式的选取仿佛投射出作者的这种抱负。
不妨以“宗教与诗歌”部分为例,作者认为佛教的偈颂、《圣经》中的《雅歌》、《古兰经》中的优美韵律都是诗歌的天然样态,并细致分析了各大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其中尤见功力的是将“涉道诗”划分为“文人涉道诗”和“道人诗”两大类,从魏晋时代开始道教的基本思维方式,乃至对“海外仙山”、“羽化飞升”的精神向往便成了中国文人乐此不疲的彼岸情怀,因此“文人涉道诗”便成了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比较而言,“道人诗”的主要目标则是宣扬教义,并未成为文学史的主流。
除此之外,这一部分还谈到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与诗歌的关系,其中《圣经》的抒情特征、“哀歌”传统以及伊斯兰教苏非派的“神秘诗”都对西方文学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该书在微观考察中又是有的放矢的,这突出表现在“宗教与小说”、“宗教与戏剧”两个部分的论述中。
文学中的宗教元素
当代文学中的宗教元素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受“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思想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家对宗教是不蛮待见的,对文化中所含有的宗教元素也是持着批判的态度,但是当时的作家却大多数对宗教文化包有好感,所以也不乏有带有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出现。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则更加常见,所以探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宗教元素是有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宗教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学影响比较深的有三个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和道教。
佛教自从东汉传入中国以来,有着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经过唐代和宋代大肆宣扬佛教之后,佛教已经深入中国大众的心中了,所以佛教元素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
基督教是是西方最有名的宗教,在清朝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也让基督教的一些思想和观念对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样也体现在了文学作品中。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一、佛教在文学中的体现佛教自魏晋以来与中国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佛教的影子仍然清晰可见。
就像我国的文坛巨匠——鲁迅,他对佛教的评价很高,他曾对好友许寿裳深有感触的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了,这是大哲。
”①而在鲁迅的文学品中也会有着浓厚的佛学意识。
在散文诗集《野草》中,鲁迅所表现出来的“虚无”主义让人看到了他在绝望过后,就只有抱着“万物皆空”的佛家态度来面对这现实生活的一切。
鲁迅本人也说到了自己这种“虚无”观念,在一封回信中说到:“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实有,却偏要向这样的绝望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执的声音。
”②鲁迅的“虚无”观念来自于佛教哲学观的宇宙观的启示,与佛教最著名的“空”的意义大致相似。
是佛教中一种处世态度,人不需要有太多的执念和追求,因为万物皆空,当你众里寻一样东西千百度时,你还是会发现那只是自己心中的意念罢了。
语言学转向对西方文论的影响
语言学转向对西方文论的影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逐渐在西方文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语言学的转向对于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西方文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转向对西方文论的影响,并与此同时考察西方文论的变革与发展。
语言学转向对西方文论的影响使我们不再将文学作品与歧义的主观解读放在首位,而是关注文本本身所蕴含的语言结构和语义。
这一转变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同时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
语言学的转向使我们不再满足于以往的主观评价,而是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解构来揭示文本的内在规律与意义。
在西方文论的发展中,语言学的转向也为各个流派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例如结构主义流派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达到了巅峰,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文本的纷繁复杂背后的规律和秩序。
而后的后结构主义时期,又通过对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等语言学分支的整合和应用,使得西方文论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语言学转向对西方文论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对文论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启示。
通过对语言学的研究和运用,西方文论逐渐意识到文本与语境之间的紧密联系,文本的意义也在不同的语境中发生着变化。
这一认识使得文论研究不再局限于对文本本身的狭隘解读,而是考虑到了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综上所述,语言学转向对西方文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它为西方文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结论的局限性,毕竟语言学只是一门学科,它并不能解释和涵盖所有的文学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继续探索和发展更多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的魅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思路组织: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
浅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浅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摘要:文化是一国的灵魂,而宗教文化则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但是,中西方宗教在各自的发展中,由于人类生产方式和水平的限制,相互之间几乎没什么交流,发展出了许多不同之处。
正确地认识宗教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行动等。
本文分析了中西方宗教在宗教精神上的主要区别,阐述了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对各自文化生活的影响,重新审视了中西方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以期能使宗教文化的积极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中西方宗教文化;宗教精神;跨文化交际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宗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以及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的文化状况。
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同各国联系和交流的增加,宗教交流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行动等等也有利于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
西方人大多数都信仰基督教,因为正是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使得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的任何一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而中国人长久以来深受儒教的影响,汉民族的宗教信仰是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融合佛教、道教及其它民间宗教的混合形式。
从文化策略上看,宗教文化可以团结人群、增强思想凝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从政治作用上看,宗教文化有助于统治阶级顺利实行统治、维护既有秩序;从宗教意义上看,宗教文化为人们的精神提供幻想性的安慰。
可以说,在宗教的目的和作用上,中西宗教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宗教精神之异同及其对各自的文化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又会发现它们有极大的不同。
一、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宗教文化体现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期内其所在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理念。
外国文学各时期文学特征
外国文学各时期文学特征特点1、古希腊文学的特征:1、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众多篇章程度不同地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
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古希腊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的文学样式。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等。
2、中古文学的特征:(1)中古文学的突出特征是宗教色彩、民间文学色彩和开创性。
(2)基督教文化的主导地位使中世纪文学深受其影响,不仅教会文学,即使具有民间色彩的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色彩。
(3)这些民间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代文化精神,肯定现世生活,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义。
(4)中古文学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开拓,象征、寓意、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至动物故事等流行一时。
3、简述希腊神话特征.希腊神话表现出浓郁的人本色彩。
神的故事中,诸神具有人的形象、性情,具备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即神人同形同性;英雄传说中体现着人类征服自然的顽强英勇和美好理想,也表现了人的力量的强大。
因此希腊神话充满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和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在艺术手法上,既有浪漫夸张,又有现实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
4、17世纪文学的背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③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④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5、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它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1)首先,以人反对神,宣扬人反对神性神权。
(2)其次,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
(3)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4)主张统一,反对封建格局。
6、18世纪文学的特征。
(1)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启蒙文学成就最高,两种主要创作方法在该时期都有质的飞跃,直接为19世纪两种主要思潮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情结论文
浅谈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情结摘要:在西方文学描述宗教情怀的内同是具有一定层次和多种角度的,在我们的视角中西方教士的形象是西方文学中具有一定影响的。
这些经典的形象丰富发展了欧美的文学,这一历史文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学和宗教的情节是如何相互融合的,这对我们了解西方文学的宗教情节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关键字:西方文学;教士;宗教情节中图分类号:g64西方文化的起源是从基督教的诞生而开始的,基督教的诞生与西方文化的宗教情结结下了不可言喻的情缘,在西方文化生活中带给了人类极大的影响。
西方文化之所以会源远流长,是因为在西方主要以文化这类为主要核心,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与宗教产生了密不可分的羁绊,经过罗马帝国到后期的欧洲文学时代,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一直发展到今天,这都是西方基督教传统文化的圣地,里面孕育了希望文化的各种繁荣。
让我们耳濡目染到今天,无论是从其文学价值,还是主题创意,这些都创造了西方文化的最高领域头衔,让我们能够强烈的体会到西方文和宗教情节的魅力。
一、西方为文学教士的形象概况随着时代大潮流的发展,在近千年的欧美文化发展过程中,大文艺家们为我们创造了很多的教士艺术形象。
其中教士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了慷慨激昂的圣徒形象,卑鄙龌龊的下流之徒,令人悲叹哀婉的英雄形象,这些艺术形象的形成带来的意义,让人们能够被这些各种形态的形象所唤醒,所激发。
也更让我们发现了人文艺术价值的巨大丰富性。
这些物体的创造,极大的丰富了欧美文学的思想内涵和文艺造诣,给我们带来了更加深层及的领悟和审美。
在我们熟知的很多作品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任务比比皆是风靡全球的国际性畅销书《荆棘鸟》是澳大利亚作家科林·麦卡洛在1977年发表的和《红字》具有相同叙事模式的佳作,这是现代西方人对基督教救赎主题新的诉求,也再次演绎了西方社会人神二元对立的精神困境。
基兰博地区新来的年轻神父拉尔夫·布里克萨特神父在爱上德罗海达牧场美女梅吉的同时,也找到了一条通往红衣大主教高位的捷径。
论述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优缺点
一、论述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优缺点。
西方文化的特点:1、时空分立与天人相分。
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人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为了征服自然,首先得认识它。
研究自然界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导致了其哲学和科学的长足发展。
近代西方人在征服自然方面远远超过中国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使人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刻。
2、崇尚理性。
西方很早就把理性当作内在自主的活动,所以理性包含着一个辩证的过程,其自身的发展受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大。
西方科学的发展就证明了西方文化在崇尚理性的前提下方法意识的不断突破。
3、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构成西方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4、基督教精神。
在西方,基督教肯定了上帝的绝对和永恒的存在。
基督教追求人人自由上起步的。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希腊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使之有形无形地溶进了欧洲文化之中,并作为传统表现于欧洲文化的诸多领域。
西方学者这样写道:“在我们的文化中,除了机械以外,几乎没有一样现世的事物不是自希腊流传下来的……希腊文化无一不是我们今天文明的缩影。
”“由于精神上的和思想上的继承性,我们的身上有着希腊的传统,它的深远影响历经世纪的更替而不衰。
所以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三、说说希伯来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希伯来文化对欧洲文学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
从欧洲文学的角度来讲,大体上可分为改编、模仿、借用和借鉴等几种方式。
对希伯来文学的模仿和改编主要发生在中世纪时期,以教会文李最为突出。
教会文学作品一般出自僧侣之手,主要有故事、诗歌、戏剧和传记等,其中大多是根据《圣经》故事或诗歌改编而成,或是对它们的模仿,主题多是对上帝的赞美、歌颂,或是对教义的宣传。
流传于英国的无名氏之作《创世纪乙本》就是典型代表。
该作品将《圣经》中的神话传说进行改编,并增添一些民间传说的内容,从而成功地描绘了堕落的天使撒但以及地狱的情景。
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与翻译
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与翻译宗教文化元素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元素包括神话、传说、故事、诗歌、小说等等,它们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内涵。
因此,翻译文学作品时,如何准确传递其中的宗教文化信息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宗教文化元素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的宗教文化元素,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
这些元素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典故、谚语、比喻等等。
翻译文学作品时要考虑到宗教文化元素的特殊性。
由于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翻译宗教文化元素时要特别谨慎和小心,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对于同一宗教的文化元素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性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传递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信息,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例如,直译加注可以帮助保留原文中独特的宗教文化特色;意译可以减少因语言差异带来的误解;增词法可以让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表达方式。
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重视其中的宗教文化元素,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和精神。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才能胜任这一重要任务。
霍桑作品中的宗教思想:文化的批评还是宗教思想的表白在文学史上,霍桑被视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表现出他对宗教、道德、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探讨霍桑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分析这些思想是表达对文化的批评还是宗教思想的表白。
在霍桑的作品中,宗教思想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他通过对宗教色彩、宗教观念、神秘主义的描述,呈现出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宗教世界。
例如,在《红字》中,霍桑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将宗教观念和性欲、罪恶等元素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霍桑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看法。
在19世纪的美国,宗教思想仍然影响着广泛的人群。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宗教信仰逐渐受到挑战。
论西方文明与基督教精神
由此看来, 上帝被科学与理性从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中驱 赶了出去, 是否是科学和理性的僭越? 科学的力量毫无疑问是 伟大的, 它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使人类上天入
47
文化视野
地, 创造出了前人所不敢想象的奇迹。但科学的力量又是有限 的, 通常, 它只在形而下的范围内发生作用; 一旦到了形而上 的领域, 它常常是无能为力的。科学本身, 没有给西方社会提 供一套有效的价值观念。理性的作用同样是如此, 它所强调的 合理性与理智, 一般都在物质层面上发生作用, 超出了这个范 畴, 它同样是无计可施的。而人作为一个有智慧、有情感的生 物, 不是光靠吃饱喝足就会满足的, 他还有精神的希望与追 求, 会有精神的饥渴, 会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样, 人还需 要文学艺术来滋润自己干渴的心灵, 需要温暖和归属感来对抗 这个冷酷的宇宙, 更需要信仰来坚定自己的意志, 确立自己的 人生价值。这就是宗教在西方社会存在的意义, 是西方社会稳 定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
进入近代以来, 西方社会的这种浓重的宗教情结不断遭到 新思想和新意识的冲击。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近代 科 学 的 兴 起 , 使 传 统 的 宗 教 观 念 受 到 极 大 的 冲 击 。 而 18 世 纪 的启蒙运动, 更是对基督教会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构成了毁 灭性的打击。公开的无神论者就在这一时期出现, 这在当时乃 是惊世骇俗的。
简要分析艾略特的《荒原》中的宗教意识
简要分析艾略特的《荒原》中的宗教意识《荒原》是艾略特的诗作名篇之一,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
它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
宗教哲学是艾略特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也是他主要作品的中心内容。
《荒原》写出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状态,是对战后西方文明走向迷惘和式微的高度概括。
1920年前后是人类自己也无法理喻的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从物质上毁灭了欧洲,而且从精神上彻底埋葬了人们心中的上帝。
对理性科学的怀疑、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失望、对大规模战争的恐惧、对经济危机的焦虑、对现代化生产中人被异化的担忧……,这一切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荡涤着一切,冲击了人们所有的观念、信仰、思考和结论。
伦敦坍塌了,巴黎毁灭了,美国变形了,就像昔日的庞贝城,人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除了一片荒原之外,什么也发现不了。
上帝存在便剥夺了世界的意义,上帝不存在则剥夺了万物的意义。
在这一片神秘莫测的荒漠面前,人们什么也不能理解。
在这个特定的时期,《荒原》应运而生。
“荒原”这个标题就源于神话之中。
在巴比伦、叙利亚、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地就有关阿梯斯、阿童尼斯、奥西利斯的神话,他们都是人格化的繁殖神,产生于远古民族祈祷丰收的仪式。
他们的戏剧性经历可以引起四季更替及植物荣枯。
神氏健壮,尤其是他的性能力强盛,便导致植物繁荣;而当他受到伤害、性能力被破坏、或者死亡时,整个大地就会荒芜,冬季或旱季就会到来;而神复活,荒原就复生,万物随即重新繁盛。
魏登女士有关圣杯传奇中渔王的故事,实际上是古代繁殖神崇拜在教会压力下扭曲变形的文学形式。
《荒原》全篇主要讨论"死亡"的主题诗中弥散着死亡的烟雾,作者大量列举了神话故事中死而复生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虽死犹生的状态,在这些烟雾背后,作者给予读者一个明确的指导,当下社会的人们的精神已经毁灭,尽管肉身仍在,但那些充满肉欲的腐朽和罪恶必须被彻底清除。
人们只有经过宗教的洗礼,精神才会被净化,“荒原人”才能走出荒原,等到拯救。
“茶花女”的身份背离与重建——浅析《茶花女》中的宗教感
“茶花女”的身份背离与重建——浅析《茶花女》中的宗教感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19世纪中期法国经典文学作品《茶花女》(1848)中宗教色彩的解读,挖掘当中渗透着的往往被擅长分析女权主义与爱情悲剧的评论家所忽视的宗教主题。
在承认小说里弥漫着的欧洲文学一以贯之的宗教气息的同时,也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宗教意识在维多利亚时期欧洲文学作品中的冲突与解放。
关键词:理性意识;自我牺牲;博爱;救赎公元1世纪末,基督教文化在希伯来文化和古希腊神话这两条欧洲文学源头的第一次交流与碰撞中形成。
它继承了希伯来文化的核心内涵——尊重理性,倡导泛爱众人,强调自我牺牲的普世价值。
基督教文学中呈现出来的是被神化过的人,纵使他们在精神上挣脱不了欲望的束缚,但行为上却依旧可以表现出被压抑过的理智。
可以说,西方的艺术领域自始至终都或多或少的笼罩在宗教意识里,“西方的文学史实际上是一部神学史,各个时代的创作都难以离开从《圣经》中收获启示”。
[1]1 文本中的宗教意识《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既渴望品尝甜美爱情又难以割舍掉浮华生活,同阿尔芒相爱便意味着要放弃男爵在她背后维系着的巴黎上流社会的身份。
纵使与阿尔芒的爱情把她从感官上的生理需求和狂热的拜物主义过渡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上来,但同她的原形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一样,玛格丽特自始至终都背负着出身贫贱和放荡无耻的烙印。
先是面对阿尔芒父亲的规劝,再是承受阿尔芒不明真相的羞辱,本就孱弱的玛格丽特一面痛苦着,一面又用隐忍成全着这对父子,在夜夜笙歌的欢愉里燃烧了生命最后所剩无几的光彩。
纵观全书,宗教意识赋予了一个上层娼妓最高的自我约束力。
援引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的那句经典两难表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它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玛格丽特在价值取向上的自我拷问:金钱地位亦或是爱情,她的人生究竟该何去何从。
天平两端于她而言都是“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人生体验,而“人性不仅仅体现在原欲上,更在其理性力量上得以充分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方文学中的宗教色彩
作者:匡丽肖月
来源:《老区建设》2008年第18期
[提要] 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世界文学的最基本的素材,其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本文通过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来探讨其中宗教信仰的运用,基本上有两种情形:宣扬基督教的仁慈、宽恕、博爱、牺牲、重生精神;反映宗教统治下的人性悲剧。说明宗教文化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形式灵活多样,影响源远流长。
[关键词]基督教;英美文学;宗教信仰
[作者简介]匡丽(1984—),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助教;肖月(1984—),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助教。(江西南昌 330038)
宗教信仰是研究西方文学过程中首要注意的问题,因为“跨文化研究最早是在宗教文化领域开始的,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文化诸要素中,宗教是最重要甚至是核心的组成部分;二是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不像现代以同行专家的对话为主要形式,而是以战争、贸易、传教等为载体与媒介,其中宗教所起的作用最为主要;三是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民族、国家、团体等等)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纠纷和战争,严重影响了当今世界的安宁和稳定。”由此可见,宗教是划分不同文明的主要依据,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特定的语言,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也必定影响着英汉之间语言的理解。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以基督教《圣经》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基督教产生时的欧洲动荡不安,人们相信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们,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人们的语言、文学思维、理想信念也都深深的烙上了民族宗教的色彩。英美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贯穿着西方的宗教信仰。
然而在这些充满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中,宗教扮演的角色却不尽相同。有宣扬《圣经》的观念和精神——主要指仁慈、宽恕、博爱、牺牲、重生等;同时也有反映在宗教统治下产生的人性悲剧的作品。
一、宣扬基督教的仁慈、宽恕、博爱、牺牲、重生精神
(一)狄更斯的《双城记》
19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中充满了基督教思想。以他的《双城记》为例,其阐述了基督教爱、牺牲和重生三大主题的含义。
爱能治愈一切的伤口,而仇恨和报复只能导致自我毁灭——这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宣扬的主题。女主角露西雅•曼内特一直凭借着爱的能量把家人聚在一起。小说中把她称为“the golden thread”,而她的爱最终也把她引向了幸福。同时,她的爱也感染了身边的人,父亲在经历了18年的牢狱之灾后丧失了活着的力量,却因为她的爱重新找回了活着的勇气,成为了慈爱、善良的父亲; 西德尼•卡尔顿因为爱着曼内特,从一个懒散、自私的,没有存在意义的小混混蜕变成一个有价值、有抱负,可以为了爱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他人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与灵魂却在曼内特的儿子身上重生了,曼内特以他的名字为自己的儿子命名,而他的故事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狄更斯的这部《双城记》中, 西德尼•卡尔顿和耶稣基督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或许就是作者特意的安排。当卡尔顿决定替死的时候,就引用了《新约》当中的“I am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Life”,同样的话在卡尔顿牺牲的最后一刻又再一次重复,卡尔顿的牺牲洗净了他的罪恶,就像耶稣的牺牲也洗净了人类的罪恶一样。而他们的牺牲都是为了换得所爱之人的幸福,卡尔顿为曼内特的幸福而死,而耶稣为了人类的幸福而死,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牺牲可以换来所爱之人的生命与未来。
(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也处处体现了基督教的仁慈、宽恕与博爱。
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被誉为一曲永世不衰的“爱”与“美”的颂歌。这出悲剧通过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大家族的世仇纷争与两家儿女之间的生死恋,反映了原本美好的生活却被邪恶的仇恨所破坏,而悲剧的结局中却吐露出“和谐”的光芒,表达了一切向前看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这就融会了《圣经》所倡导的精神,即用“爱”去融化一切罪恶。从这个意义上讲,剧中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对年轻的殉道者,他们用自己的“爱”化解了两大家族之间的刻骨仇恨。正因如此,评论家认为,尽管这是一出悲剧,但剧中处处洋溢着青春与春天的气息。
基督教的观念与精神完全渗入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之中。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纵使谁能禁止《圣经》的发行,完全禁毁了它,使它永远绝迹于人间,然而《圣经》中关于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大的教训,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
其次,莎士比亚的剧作交织着对《圣经》典故的巧妙运用。它们运用得自然贴切,与剧情浑然一体,令人称奇叫绝。美国学者樊戴克曾经作过统计,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剧引用《圣经》的平均数有14次之多。
二、反映宗教统治下的人性悲剧
(一)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人们所鞭挞,但仔细分析他的内心世界及同周围环境的联系,就会发现他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进入14世纪后期的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人文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直接抨击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克洛德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有了人性的要求。但他一直过着远离女人的清修生活,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并且自以为
是快乐的。直到他见到了在巴黎街头跳舞的艾斯美拉达,人的意识才觉醒了。他被这种强烈的爱折磨着,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忍受着一种比死亡力量还要强大的苦刑。作为一个神职人员,
这可谓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副主教也是一个人,宗教的知识不能满足他对生活的要求,作为一个人,他也有人的感情、欲望和爱。
然而,正因为他所要求的这种爱是他所代表的那种势力和环境所不能允许的,因此,它表现出来的方式便是扭曲、变形的。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对自己人性要
求的憎恨。他极力把这双重的憎恨搅合在一起,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于是在他
爱而不得中,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劫持爱斯美拉达,诬陷她,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而他自己最终
也在自己布下的宗教网中毁灭了。
(二)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中的男主人公拉尔夫同样无法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但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男人,他不能灭绝情欲,不能不爱梅吉,他的灵魂长期处于“神性”与“人性”的尖锐对立之中,最终,“神性”战胜了“人性”,他摒弃了梅吉,虽然他爱她。在小说中,梅吉的形象最富魅力最激动人心之处,是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虽然爱情给她带来太多的痛苦,但她仍然爱得执着、痴情不改、无怨无悔。为此,她无畏地闯入宗教禁区,与上
帝争夺拉尔夫。
英美文学作品是在由基督教所体现的思想体系形成的西方独特的文化传统背景下产生的,
包孕丰富,内涵深远,既有对基督教《圣经》的阐释——宣扬基督教的仁慈、宽恕、博爱、牺牲、重生精神的《双城记》、《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有对其的鞭策——反映宗教统治下的人性悲剧的《巴黎圣母院》、《荆棘鸟》。可见其影响源远流长,形式灵活多样。对文学作品背后的宗教思想进行探讨,已成为我们理解与研究西方文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前沿性问题和理论研究课题组.国际跨文化研究引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Holy Bible[M]. Nanjing: National
TSPM&CCC and Amity Printing Co. Ltd. 2000.[3]狄更斯.双城记[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4]赵朴初.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雨果.巴黎圣母院[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2008.[7]考琳•麦卡洛.荆棘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