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宗教的对比

合集下载

中西方宗教社会地位和作用差异

中西方宗教社会地位和作用差异

四、中西方宗教社会作用差异(一)中国宗教社会作用1、中国社会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

中国社会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以几世同堂为福,一条无形的链条把家庭成员紧紧地连在一起。

节日和婚丧嫁娶也总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进行,而不像西方那样在教会的主持下进行。

长期处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以崇拜祖先为核心,“天人合一”为宇宙模式。

2、宗教依附皇权而传播和发展在中国,军权大于神权,君主自命为天子,受天命而行使权力,享有至上的权威,宗教只有依附于皇权,在皇权的扶植和利用下,才能得以传播和发展。

决不允许宗教对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有所危害,一旦出现危害,就会被取缔消灭。

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和近代中国天主教史上的“中国礼仪之争”就是典型的特证。

3、血脉相连的道德观念中国人认为,生命来自父母,人生在世就应该孝敬父老,赡养妻儿,保家卫国。

人为人之子,为人之夫,为人之夫,血脉相继。

人死后,自己的血脉能在子孙身上延续,子子孙孙永恒延续,是家庭、家族甚至国家的延续。

这种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与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有本质的差异。

(二)西方宗教社会作用1、上帝是造物主也是政治伦理的制定者。

宗教在西方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基督教社会中,上帝不仅仅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创造者、养育着,而且也是人世间政治及伦理秩序的制定者和仲裁者。

《圣经》是西方道德准则的首要来源。

《圣经》将摩西十诫看做是永恒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

在基督教社会中,教会是培养道德感情的重要场所,教会在教徒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

西方人经常带孩子进教堂,让孩子从小接受宗教熏陶,以此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

教会不仅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还进行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机构。

这样把“上帝之爱”、“道德之爱”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到每个教徒的心里,成为支配其行为的准则。

2、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圣经》宣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西方基督教社会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导出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此岸与彼岸——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此岸与彼岸——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爱自己的敌人。
总之一句话,上帝是人的尺度。
一元的基督教上帝观造成了深刻和广泛的后果。人 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 方式都以此为转折点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西 方社会的自然观、历史观、道德观、文艺观甚至政 治经济制度全盘转型。
三、逍遥与拯救—— 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
身处不同宗教文化的个体在心理和情感等方面有着 不同的体验,这涉及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当中,不同的宗教信仰 体系都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 天的境界,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
事实上,即便作为严格意义的中国宗教如道教与佛 教,在其教义和信仰形式中也充满了世俗性的内容。 人们为了追求现世的幸福和快乐,可以拜佛求菩萨, 同时也会祭祀祖先鬼神,还可以占卜求签,甚至幻 想通过种种途径羽化成仙…… 这些原本异质的宗教只剩下保佑现世人生的幸福和 安乐的功效,诸如升官发财、延嗣求偶、治病避灾 都可以成为求神拜佛的目的。概括起来恰如梁漱溟 所说的“非宗教的人生”。
2)西方宗教发展
A. 希伯来人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创立了一种神教—
—犹太教,它信奉至高无上创造天地万物的超越的
神。 B.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犹太教涌现了大批 的先知,强化了作为创世主的上帝的观念。犹太人 认为,上帝把他们从埃及的苦难中救了出来,显示
出上帝对他们的爱、眷顾和亲密的关系。同时,作
和贪求世俗欲望的满足和现世人生的幸福。这表现出与 中国文化全然相左的旨趣。 它把人看成灵魂与肉体的结合物,其中灵魂是归属上帝 的,归属于自己的只有肉身。
基督教把痛苦作为“原罪的苦果”,人只有通过体验这
种痛苦,克己禁欲,才能达到回归上帝的得救之途。作 为基督教信仰核心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就是这 种牺牲现世追求与上帝同在的宗教精神的最好象征。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区别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区别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区别1.宗教建筑选址教堂往往选择处在城市中心。

基督教认为人作为上帝的造物,需要受上帝的庇护和引导。

寺庙往往趋向选址在城市外的山野地区,将自身纳入到自然山水之间, 使得自身也成为宏观的自然山水在人文领域的延伸。

2、建筑布局哥特式教堂的礼拜大厅、圣坛和袖厅形成了一个十字架形状,大厅比圣坛长,横厅比大厅短,这样的十字形叫“拉丁十字”。

它蕴涵着耶稣基督受刑的十字架,对于信徒而言,十字架是战胜死亡而凯旋的象征,被赋予了宗教象征意义。

佛教建筑功能布局分散、内向、均衡而充满秩序感, 反映了“万物皆有灵”的多神论, 也反映了神界有着与人伦一样的对自然的精神性的臣服。

3、建筑外部空间教堂往往是以单体建筑结合广场的形式,广场负担聚集人流的作用,有时城市道路也是由教堂发散出去的,这样也显示了基督教对现实社会的控制力。

突出了上帝在人世间的绝对统治地位。

4、建筑单体西方基督教堂注重实体,强调体积感和雕塑感,往往通过逆光来创造室内空间的神秘气氛,强调内外空间的对比和隔绝。

这样,形成一个封闭极强的内省空间,庇护教徒的惫识离开尘世,集中注意力进行虔诚的忏悔。

佛教建筑不注实体, 而更注重“虚”、’‘空”。

中国佛教建筑采用木构架,也常常采用格扇门、格扇窗,注重内外空间的相融和流通,其内部空间也比较明亮。

5、建筑细节教堂尖拱、尖券、尖顶的运用,建筑立面越向上划分越见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是整个教堂充满着一种超尘脱世、升腾而上的动感。

垂直向上的飞腾动势令人迷惘,又尖又高的塔群,瘦骨嶙峋笔直向上的束柱,筋节毕现的飞拱尖券,仿佛随时能使得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脱离地面,冲天而起,人们的灵魂也随之升腾,直向苍穹,升到天国上帝的脚下。

总结、在基督教建筑中无处不表现着对上帝的象征和追求。

他们认为美是上帝的一种显现,不可见的上帝使自己在秩序和美中为人所见,便是借助了象征的神奇方式。

人造物和自然物中给人以感的和谐,不是为独立实体的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神灵的反映,作为上帝不完整的形象,世界通过自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摹仿了上帝的单纯性和完美性。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中东最早的宗教是犹太教,而西方的最早宗教是古希腊的多神教。

古希腊人认为各个区域有相应的守护神,并且经常给这些神祭祀。

犹太教则是唯一的神,没有其他神可以崇拜,并且在圣经中明确规定了每年要遵循的节日。

后来,基督教在西方逐渐兴起,并成为主要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强调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教徒们必须信仰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并且遵循圣经中规定的道德准则。

基督教根据教义进行礼拜,其中包括祈祷、颂歌和圣餐等仪式。

而天主教与基督教分离,强调圣职人员的权威地位,并且教徒必须通过圣洗和做多次忏悔来获得上帝的宽恕。

然而,在中国有一系列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强调修持,提倡“解脱”和追求人的内在平静。

道教注重个体内观与自修,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伊斯兰教则是中国最年轻的宗教,强调对真主的信仰和对先知穆罕默德的顺从。

回族是中国最大的穆斯林民族,他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戒律。

在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宗教信仰:西方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而中国则以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

西方人注重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而中国人则倾向于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2.宗教仪式: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礼拜有固定的仪式,包括祈祷、颂歌和圣餐等。

而中国的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则强调个人的修行和内在的祷告。

3.教义和教义解释:基督教强调相信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并在几个教义上有固定的规定。

天主教则更注重圣职人员的权威,教徒必须通过圣洗和做多次忏悔来获得上帝的宽恕。

而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注重个人体验和理解教义。

4.圣地和圣物:基督教有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等重要的圣地,信徒会去朝拜。

天主教强调圣物的重要性,认为圣物具有神圣的能力。

而佛教和道教则没有特定的圣地和圣物,他们认为信仰是一种内在的修行。

5.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基于基督教的价值观和法律制度建立的。

宗教在西方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在法律中得到相应的保护。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代表第五组的成员来给大家展示我们组关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讨论结果。

马克思曾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宗教能给人们提供某种意义上的帮助,因此,人们信仰宗教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什么是宗教信仰呢?宗教信仰则是以宗教的某些理论学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并把宗教的创始人作为崇拜的对象。

我们都知道,西方人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而中国人主要信奉的是佛教和道教。

西方人一出生就会接受宗教洗礼,从一些欧美电影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

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接下来,我将重点给大家展示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

首先,中国宗教的大众信仰具有多元化的信仰特征;而西方宗教的群体信仰则具有一元化的信仰特征。

在中国宗教信仰中,是以“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为崇拜对象,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因此要求“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这一信仰格局是从秦汉以来逐步形成的,以后成为中国宗教信仰的特征,无论任何外来宗教,要在中国汉民族地区生根、开花、结果都必须纳入这一宗教信仰模式之中。

这就是中国宗教多元化信仰特征的理论基础。

对于一般信教大众来说,心中并不明确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而是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自己所崇拜的神。

例如:从商者崇拜财神赵公元帅也有崇拜关羽为武财神;求子者尊奉子孙娘娘;从文者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从武者尊关帝为武圣;从农者供奉土地公和灶王神.....概括起来,中国的宗教信仰,其崇拜对象有天地崇拜、圣贤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等;其信仰形式,主要根据信仰者自已的需要、可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在心目中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绝对神。

俗话说的好:‘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体现了中国大众信仰有极大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因此,对于中国汉民族一般的信教大众来说,没有严格的教界之分,大多是既拜佛教的菩萨,又拜道教的神仙,还拜民间俗神和供奉自己的祖先,呈现出一种跨越教派的多元信仰特征。

中西方宗教的对比

中西方宗教的对比

浅谈中国和西方宗教的对比宗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东西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存在的文化现象。

宗教最初的产生是人们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的精神寄托,简单来说即是对神灵的崇拜,而神则是人的外化。

引用费尔巴哈的话来说,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了神。

而对于不同的文化地域,其所产生的宗教文化也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也不例外。

本文结合了部分书籍和我自己的了解,简单谈谈中国与西方宗教的对比。

一、天生之神与人身成神——神的形成在西方的宗教体系里,上帝是唯一的神,而这个神是天生的,由他创造了世界,而耶稣则只是他在人间的使者,代理他在人间传道,而耶稣也只不过是肉体凡胎,只因为他是耶和华之子,“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上帝是永恒的,他居住在天国,是一个超脱于整个世俗的净土之地,远离人世,高高在上。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在早期也曾有过“天帝”、“上帝”的传说,但那不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人格神,而只是指某种外在于自己的神秘的自然的或社会的力量。

中国的大多数神显得“亲民”得多,他们大多是有名望、有过巨大功绩的或是有大智慧的人,经过一代代中国百姓的传说,逐渐被捧上了神坛。

例如,道教所尊奉的太上老君的原型就是老子,他是春秋是一位有名的智者;佛教中所传的大肚子弥勒佛的原型就是五代时一位布袋和尚。

此外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杰出的人物在后来也由于各种原因成了神,享受百姓的祭祀和侍奉,例如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商代的名臣比干都被尊奉为神,而且受到历代从皇家到黎民百姓的虔诚祭祀。

在中国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所尊奉的“祖师爷”,在老一辈的从事这一行业的人的眼中,如果不尊重自己的祖师爷,那就是欺师灭祖的行为,是很严重的罪行。

这种“祖师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神,比如工匠行业的鼻祖鲁班,戏曲行业的鼻祖唐玄宗等,都可以被奉为他们所在行业的神灵。

二、一家独大和三教并存——一元的西方宗教和多元的中国宗教西方的基督教从罗马帝国灭亡起就已经成为西方世界唯一的宗教,因此基督教认为自己世界上唯一合法的宗教。

中西方信仰文化差异ppt课件

中西方信仰文化差异ppt课件
与基督教不同,中国宗教关注的中心是人,主张“神人合一”。中国的神 人观摈弃了基督教神人之间的“启示”中介,直接切入天命的内涵,把生养宇 宙的主宰和宇宙万物的价值源泉皆内在于宇宙万物的本性之中。所以中国传统 文化和神人观不强调用独立于自身之外的上帝来启示自己,而是强调用省察克 制、修德养心来体悟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倡“尽其道而死”的生死观和 从天道引悟出人道的价值观,从而期望从中获得最大的超越性归属感,达到最 高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三·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模式的影响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宗教文化就会对交际模式产生影响。许 多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崇尚自我和自身利益当先等,这些行为决定了他 们的语言交际模式。而中国人一直以来深受儒教的影响,重视集体主义, 讲究仁、义、礼、智,并在交际过程中考虑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尊老爱幼、朋友彼此忠诚这些基本道德条例。这些法则也都在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交际模式,也决定了两种语言中许多表 达方式的差异。
神与人的关系是任何宗教都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认为, 基督教的一切理论都是以神为中心而建立的,它的核心是对神的本质的论述和 对神人关系的思考。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他创造自然万物、时间空间,他存 在于自然之外而不是自然之中,为自然立法,制定自然界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上帝也是人类的创造者,上帝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灵魂和肉体,而且还创造了人 类的历史,进入到人类的历史之中,为人生和人类历史确定目的。人类的最大 幸福就是修复与上帝的父子般的关系,重新回到上帝的身边。人类修复与上帝 的关系,靠他自己单方面的力量是万万不能的,要靠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 还要全心全意地爱上帝、爱他人,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一·中西方宗教文化之比较
西方人大多数都

浅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是相当显著的,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信仰的对象和信仰方式上,还体现在宗教对社会、政治、法律等领域的影响上。

本文将从信仰对象、宗教理念、宗教组织和宗教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首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信仰对象上。

在西方,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体系,其核心信仰是对耶稣基督的崇拜。

而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教是主要的宗教体系,分别代表着修行、信仰和道德伦理的不同方面。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西方注重个人的救赎和灵魂的拯救,而东方强调修身养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宗教理念上。

在西方,宗教被认为是个人信仰的私事,个人有自由选择宗教信仰的权利。

而在中国,宗教往往与家庭、社区和文化传承紧密相连,是一种集体意识和社会认同的体现。

中国人更倾向于将宗教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而西方人更关注个体的信仰体验。

此外,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宗教组织方面。

在西方,教会在基督教社区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宗教组织有明确的等级结构以及行使宗教权威的方式。

而中国的宗教组织更为灵活,有时会与传统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等融为一体,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同时,在西方,宗教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而中国的宗教组织通常与国家密切相关,受政府管理。

最后,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还可从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上得以体现。

在西方,宗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信仰者的人数不断减少,宗教已不再是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

相反,中国宗教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还对社会和政治产生着重要影响。

尽管国家对宗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信仰对象、宗教理念、宗教组织和宗教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之间的不同,也反映了中西方国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差异。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上存在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反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多样性。

首先,宗教信仰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同。

西方文化的宗教信仰起源于犹太教和基督教,并逐渐演变成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分支。

而中西方文化的联系和交流虽然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却比较晚,直到17世纪末,才由天主教传入中国。

这种影响导致中西方在宗教信仰上产生巨大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是颇具代表性的宗教信仰,它强调信仰的个人化以及基于个体平等的思想,而东方文化中,则强调社会、家庭、团体中的和谐。

其次,在价值观念方面,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上帝是公正的”、“眼还眼,牙还牙”等观念,以及天主教教义中的救赎和洗礼的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中强调亲情、友情、爱情的观念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生命和亲情等方面侧重关注,这与西方文化中的观念有所不同。

此外,中西方文化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也存在着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信仰被认为是个人信仰自由的表现形式,而在中国文化中,宗教信仰则被认为是社会文化方面应该管理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限制和管制。

这种态度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也反映出了两种文化对宗教信仰的理解和认知上的差异。

因此,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它不仅代表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而且表现了人类文化在宗教信仰上具有的多维度性和多样性。

虽然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在宗教信仰方面,也存在这一方面的文化交流,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得到了融合和发展。

总之,在不同的历史、土地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锡教信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报告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报告
起于人文崇拜 神是人性的 权力源于神
中国宗教
起于自然崇拜 人神分离 权力高于神
诗人对美好、伟大的向往
...... 开放包容 人本 ......
贵族思想专制
...... 开放包容 人本 ......
中西方国民宗教
西方国民宗教的发展
1800BC:古犹太教形成 1400BC:摩西建立犹太教
30AD:基督教诞生
灭亡。这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最
后一个阶段,包括《荷马史诗》 在内,大多数的古希腊文学和神 话历史设定皆为此时期。
西方宗教的起源
1100BC-800BC :黑暗时代,荷马时 代 1300BC,青铜时代末期左右,“海 上民族”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希腊
半岛和爱琴海诸岛灿烂的迈锡尼文明
被毁灭。在紧随”海上民族“之后,多 利亚人趁迈锡尼诸邦全面衰落之时,
中国儒释道的发展
春秋战国:儒家诞生 汉朝:儒家独尊,佛教传入,
茅山道、天师道、太平道
魏晋:儒教衰落,玄学盛行 隋唐:佛道并重,先老后释
宋明:理学发展,
中国国民宗教的特点
佛教:汉朝:佛教传入,提出灵肉分离,神不灭,追求灵魂不朽
隋唐:大乘佛教盛行,慈悲普度,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
力。人有意志自由,因而可以独立作出选择和决断。但是,人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基督教:信、望、爱。 信(自己是个罪人,但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宝血能洗净自己的一切罪过,因而死后可以去没有
罪的天堂),望(无论遇到疾病失业还是死亡,都相信神的看顾保守,都可以祷告、都有盼望),
爱(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耶稣基督就为我们死了,因而我们活着要好好去爱神同时爱人如己、 荣神益人、传福音) 新教:人人皆祭司,无需神父,每个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

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1

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1

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

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

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因为地域的不同,产生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形态也不同。

当然,文化的差异也包括了宗教为文化的差异。

具体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西方宗教的起源不同。

东方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儒教(儒教是否为宗教,现在人又争议)。

佛教是王子释迦牟尼创立的,一个王子创立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治因素。

东汉末年佛教也从天竺传入中土,虽然是外国宗教,传入后中化程度也很大。

同时期,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兴起,道教是为了迎合当时诸多的士大夫求不老之术,而产生。

儒教是一种孔家文化,成为信仰,随着时间和政治的变化而成为的一种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中国气息。

西方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基督教,(这些宗教后来分化出许多宗教,这里亦作大的方面的分析)。

和佛教相近,伊斯兰教在麦加,默罕默德创立,经历了血腥风雨。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创立者耶稣,基督教更是血腥,耶稣受难,严厉的刑罚都极其的残忍。

其实,在不同的地域宗教产生的方式不同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纵观东西宗教的起源,可以清楚地知道:东方宗教文化是产生于当时士族的嫉妒奢糜物质追求下的欲望的扩张;西方宗教文化却相反,他是在血腥的政治斗争里,人们在精神上的寄托,而产生的信仰。

第二:东西方宗教的信仰不同。

在中国,宗教很大程度上都寄托了人们太多的物质的欲望。

道教,产生时就是用来球不老之术的,炼仙丹,求福避祸,基本都是物质追求的寄宿地。

佛教,烧香拜佛,求的也只是物质上的富足,肉体上的平安。

儒教,和前两个宗教不同,两千多年都是用于政治,统治者用它束缚人们的思想,现代,则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西方,不管是哪个宗教,人们的信仰都是精神上的。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例2:灭佛行动 ---- “三武法难”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李炎
原因:a.发展威胁到了王权 b.道教的竞争 c.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例3:道教的遭遇 北魏孝明帝时期发生了一起打击道教的事件。 清代对道教逐渐冷淡
结论: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始终处在专制王 权的阴影下,很难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
伊斯兰教 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 他称自己是真主的使者,是 信徒的先知;他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惟一的神真主安 拉;他宣传穆斯林都是兄弟,反对欺诈、掠夺等不良 行为;他还规定穆斯林的朝拜仪式和应尽的义务等等。 经典——《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
中国文化的这种气质,集中体现于儒家思想。儒家所
考虑的是如何做人。修身靠的是文化教养,即道德上 脱离野蛮,强调“克己”----控制情感、保持礼仪风度、 举止适当,并且排除巫术。
中国哲学各流派尽管不同程度地承认天命观,但基本
上不系统讨论彼岸世界的问题,不系统论证一个人格 化的神的存在的问题。中国哲学关心的是现世、此岸 发生的问题,因此中国哲学家遇到了不可解释的问题 时,不是诉诸彼岸世界的神而是此岸世界的先哲。
基督教 基督教简史 基督教是由犹太教发展而来。犹太教是 犹太民族历史发 展的产物。 公元前1200: 犹太人迁徙到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北部 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犹太王国 公元前10世纪:大卫统一这两个国家,定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586:巴比伦王国攻陷耶路撒冷,掠走了犹太人
公元钱538年:波斯帝国攻陷巴比伦,犹太人返回耶路 撒冷,重建圣殿 公元前63年:罗马征服了巴勒斯坦 公元前66-70年:犹太战争,罗马帝国灭了犹太国家。 犹太人从此流浪,没了自己的国家。

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表现及比较

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表现及比较

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表现及比较选题意义:宗教自古以来对我们中西方的文明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我们的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西方最大的两个教派莫过于佛教与基督教。

佛教分为大乘教与小乘教。

在宗教不断发展中佛教为中国艺术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敦煌的莫高窟,云岗石窟,等等的雕刻的佛像以及复制的壁画不计其数。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宗教。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基督教马龙派统称基督教中西方宗教在其社会文化历史上都有着主要的地位。

当基督教在欧洲有了重要的社会地位时,宗教意识得到了最完满的发展,教会为了广泛的传播宗教思想通过诗章,颂词,灵歌教导教徒。

唱歌赞美上帝从而成为了基督教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音乐由此便欣然产生了。

罗马帝国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大的音乐中心.无论是佛教还是宗教对其社会的贡献及影响都是深远的。

佛教与基督教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差异,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

当今世界是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领域都是如此。

宗教在文化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探讨中西方宗教的起源、发展就更加重要。

本文取最具代表性的中西方两大宗教——佛教与基督教进行对比,旨在探寻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具体剖析它们两者之间在教义上的差异,以及与节日关系上的异同,和各自文化上的联系,以及两者在充当统治阶级统治工具时的区别。

通过比较宗教建筑、宗教智慧等,来探讨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研究内容:前言:概述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西方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1、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2、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佛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及西方社会后的主要发展阶段1、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主要发展时期及特点。

2、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的主要发展时期。

三中西方宗教所信奉的神明的思想意识1、中国佛教所信奉神明的思想意识及教义。

浅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是源自于其不同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下面将从宗教信仰、宗教实践和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在于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西方的主要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等东方宗教与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等西方宗教。

东方宗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心灵与肉体的统一,强调个体的内心修炼,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和谐。

而西方宗教强调个人与神的关系,注重信仰和敬畏神灵,强调信仰的个人选择权和神圣的法律。

因此,东方宗教更加注重个人修炼和自我提升,西方宗教更加注重个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和信仰的规范。

其次,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宗教实践方式上。

东方宗教的实践方式注重思考、冥想、打坐、禅修等个体修炼的方式,强调个体意识的觉悟和心灵的修养。

而西方宗教的实践方式强调信仰的具体行为和仪式,例如参加礼拜、祷告,守节日等。

西方宗教更加强调宗教仪式和制度的规范性,东方宗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我修炼。

最后,中西方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东方国家,宗教文化往往与国家和社会相融合,宗教被视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例如,佛教在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具有广泛的信仰群体和庞大的文化影响力。

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和宗教往往保持一定的距离,宗教往往被视为个人和私人生活的一部分,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但是,西方宗教在社会道德、法律、教育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实践方式的差异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差异。

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耶 稣
中国宗教的多神论与西方宗教的一神论的分别是 中西宗教精神的重要不同之处。多神论体现了中 国宗教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而一神论则强调 了基督教“天人相分”的精神。这两种精神的分 别给两种宗教的带来深远影响。

在中国,人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往往是功利主义的。 人们只注重人与神的关系,而非神本身的性质。一 方面,我们应当敬畏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另一方 面,神灵应当对人们的善恶给予赏罚,这是神的职 能所在。中国人烧香拜佛、祭祀祈祷,多不是出于 对宗教的信仰,而是出于祈福求财等功利的目的。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有发 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 成,中西方古代宗教的形成有两大来源,一是 源于自然崇拜,二是源于祖先崇拜。可以说是 “在自然神和英雄神升腾并两相混合的同时, 各自独立性也在逐渐形成。自然神和英雄神的 混合及向上界升腾形成至上神”。

古代埃及人崇拜太阳神,连法老也要借助于它的光 华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军人及百姓中灌输自己是 太阳神之子的教义,以增强皇帝的威严。庙中的祭 祀也乘机大肆吹捧,称法老为“统治着太阳”、 “大神”,借以让人们对其加以崇拜。法老则是神 的化身,包含着较多的神灵崇拜。到了古希腊,古 罗马,他们都信奉多神教,认为大自然和社会本身 都有神各司其职,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到 了罗马帝国晚期,皇帝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多神的信仰逐步被信奉上帝一人的新型宗教所代替。




欧洲的教堂大致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 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 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几乎全为罗马风格 (Romanik)。其特征为圆形拱顶,从教堂的门或者窗户可以大 致区别出来。圆形的拱顶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 是圆形的。 哥特风格(Gotik)最初出现在法法国现今世界最大的哥特教堂 是米兰大教堂。12世纪后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其特征 为瘦高型,外表有许多像竹笋一样瘦长型的装饰物,象征着摆 脱了束缚,奔向天国。拱顶也随之有了橄榄型的小尖。随着玻 璃的应用,窗户被装饰得色彩斑斓。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 圣经故事。 17、18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Barock)风格的建筑。其特 点是不注重外表,但内部华丽,有的用了大理石砖和大理石柱, 配有彩画和雕塑。室内一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采 用浅色涂料,加上彩色装饰,让人感到轻松,似有一种清香味。 由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 现,现代教堂的建筑形式也更多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用木材、 玻璃、金属、混凝土等进行一种全新的设计,开窗形式不拘一 格,结构关系更趋标准化,各个部分的象征意义减少。

中西方宗教比较

中西方宗教比较
中西方宗教比较
——佛教与基督教


佛 教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 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 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 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 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 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 又自有其殊胜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 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 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 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 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总的来说,中方宗教以自力信仰为主--以见为 基础--偏重于理性--不畏惧思辨--信者与教主可以 最终平等。西方宗教以他力信仰为主--以信为基础-偏重于感性--不崇尚思辨--信者与他力不能最终平 等。总之,无论是东方宗教或是西方宗教,在经过 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 化。
宗教文化在文化交流、哲学和语言领域结出 的丰硕的果实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新时代的宗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 调整,以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宗教中唯 心的和虚幻的东西将会逐渐被人们抛弃,宗教中 积极的科学的成分仍将为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并 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相融合,成为推进社会文 化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些都是中西方宗教文化的 共通点。
信和行 基督教首先强调的是“信”。基督教虽然也讲 “行”,但是,“行”是次要的。“圣经”很明确: 没有人能够因为自己的行为“上天堂/得永生”,不 管你怎么努力,你都是罪人,“圣经”讲:“一个义 人都没有”。基督教最核心的教义就是“因信称义”, 因为“信”,所以被算作了“义人”,可以“上天堂 /得永生”了。信的人上天堂得永生,不信的下地狱, 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我有专门的帖子详细的 论述了这一点的“圣经依据”。 佛家强调的是行,修行修行,不“行”还修什么 行?不管你信不信,自己的言行,自己背这个因果。 当然,光是“行”还不够,最根本的还是心灵的境界。

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心得

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心得

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心得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心得自古以来,宗教一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理解也各有不同。

中西方作为两大文明体系,其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引人注目。

在接触和研究中西方宗教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差异。

首先,信仰对象的差异是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西方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导,其信仰对象是上帝。

基督教信仰强调信徒与上帝之间的个人关系,倡导个人直接与上帝交流,并追求个人的救赎。

而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差异在于,中国传统宗教以多神教为主,信仰对象是诸多神灵和祖先。

传统中西方观念中,神灵与信徒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关系,西方基督教强调信神、靠神、爱神,而中国传统宗教注重信神、敬神、祭神。

其次,中西方宗教文化在仪式和礼仪方面的差异也非常显著。

西方基督教强调礼拜仪式的庄重和正式,礼拜活动通常在教堂进行,有专门的牧师主持,信徒们进行合唱、诵读圣经等,举行圣餐礼仪等仪式。

而中国传统宗教则注重庙宇和祭祀活动。

中国人尤为重视祭祀仪式,如祭祖、祭天、神像巡游等,透过这些仪式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尊敬和敬畏。

第三,中西方宗教文化的价值观念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

基督教强调个人主义和人的尊严,强调人类的平等和自由。

而中国传统宗教注重集体观念和社会伦理,重视家庭和社群的结构和稳定,崇尚和谐与和平。

这种价值观差异影响了人们对待权力、性别、财富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认知和态度。

最后,中西方宗教文化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西方基督教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信仰者通过祷告和灵修实践来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而中国传统宗教注重谋求和谐与平衡,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个人信仰者通过修身养性、尊重天人合一的原则,达到个人内心的宁静与畅达。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加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信仰,进一步促进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和谐与和平。

中西方宗教差异

中西方宗教差异

中西宗教心理基础差异:
中国:“畏惧感”
人们认为个人的意志薄弱,面向社会和外来的威胁,人往 往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因此需要一个外在的,超强的力量 来保佑自己,以避难获福。(满足自身需要) “人之初,性本善”,肯定众人皆“好善恶恶”,即“人 皆可为圣贤”;
西方:“原罪”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违背上帝命令偷吃禁果而犯的罪。上 帝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到人世间受苦受难,意指人“生而有 罪” ,生来就是来赎罪的,而上帝就是来拯救他们,启 示他们的。(忏悔意识)
《圣经》将摩西十诫看作是永恒的道德规范 和社会准则,耶稣以尽善尽美的道德行为 为世人树立了道德规范。(统一的道德准则 和社会规范 ) 中国佛道两教则是散的,不统一的,人们对 它的认识随着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等的变 化而变化。
• 在西方,God是最高的,至高无上的,而在 中国,君权大于神权,宗教依附于皇权, 服从于政治,一旦出现有违社会主流,如 在古代有违封建伦理纲常的就会被取缔消 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才有存在的 价值,信仰?
• 中国:寺庙烧香拜佛
“缘起缘灭,顺其自然”
谢谢大家!
中西方宗教差异
徐小丽
此岸性与彼岸性
• 西方(基督教):彼岸性(出世、追求理想与 超越) • 中国(道佛教):此岸性(入世、现实性、 实用性)
有一种东西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而宗教就 是从民族、从文化的娘胎里带出来的。
根源
• 道教:采取一种现实主义态度,强调此世而非来生。得道 者可以长生不老,成为神仙,不是死后到冥界中去求得 “永生”和“超脱”。道教供奉的“神谱”中还有专司功 名利禄的神来满足教徒的世俗愿望。 • 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 人们在吃斋念佛的虔诚背后,祈求的是肉体的解救和造福 子孙的功利目的。 • 道教和中国化的佛教信仰都带有浓重的此岸性色彩。中国 人在选择信仰时,始终都遵循着一个原则,即是否可以满 足自身的需要。 • 其次,中国宗教是以儒学为中心,儒、道、佛相融合的思 想体系,在中国人的心中扎根,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与认识。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以伦理为出发点,以道德为本体看 待问题,将人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具有现实性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_(英文)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_(英文)
道教以轩辕黄帝为始祖、太上老君为道祖,张道 陵为教祖
伊斯兰教Islam
Islam is one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The rise in the seventh Century ad in Arabia peninsula (半岛).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 教之一。兴起于公元 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
In Japan

宗教信仰:大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 饮食习惯:喜欢吃三种料理,即日本料理 (和食)、中华料理(中餐)、西洋料理(西 餐)。吃菜喜吃清淡,忌油腻,爱吃鲜中带甜的 菜,爱喝酒,爱吃瓜类水果,不爱吃羊肉和猪内 脏。 禁忌:日本人禁忌绿色,忌9和4等数字,日 本妇女忌问其私事。 喜好:仙鹤和龟,认为这是长寿的象征。
In India

宗教信仰:佛教、印度佛 风俗习惯:回答对方问题时若将头歪一边或 摇头,那是肯定的表示。 禁忌: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当地最神圣 不可侵犯的动物。在路上驾车时,千万注意不要 撞到牛,更不要佩戴牛制品进入庙宇。
In Africa

大体上分为黑种人和白种人,不要对黑种人直接 称呼"黑人",他们会认为这种称呼是对他们的歧 视、不礼貌。 宗教信仰:黑中大多信仰原始宗教、拜物教; 白种人则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
Christianity originated(起源) in the year first Century, is one of the most number of religious belief the world(宗 教信仰的世界)。The Christian faith (信仰) to Jesus Christ as Savior religion.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是世 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之一。基督教 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 Including(包括) the Catholic, Orthodox, three Protestant sect. 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分 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和西方宗教的对比
宗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东西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存在的文化现象。

宗教最初的产生是人们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的精神寄托,简单来说即是对神灵的崇拜,而神则是人的外化。

引用费尔巴哈的话来说,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了神。

而对于不同的文化地域,其所产生的宗教文化也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也不例外。

本文结合了部分书籍和我自己的了解,简单谈谈中国与西方宗教的对比。

一、天生之神与人身成神——神的形成
在西方的宗教体系里,上帝是唯一的神,而这个神是天生的,由他创造了世界,而耶稣则只是他在人间的使者,代理他在人间传道,而耶稣也只不过是肉体凡胎,只因为他是耶和华之子,“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上帝是永恒的,他居住在天国,是一个超脱于整个世俗的净土之地,远离人世,高高在上。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在早期也曾有过“天帝”、“上帝”的传说,但那不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人格神,而只是指某种外在于自己的神秘的自然的或社会的力量。

中国的大多数神显得“亲民”得多,他们大多是有名望、有过巨大功绩的或是有大智慧的人,经过一代代中国百姓的传说,逐渐被捧上了神坛。

例如,道教所尊奉的太上老君的原型就是老子,他是春秋是一位有名的智者;佛教中所传的大肚子弥勒佛的原型就是五代时一位布袋和尚。

此外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杰出的人物在后来也由于各种原因成了神,享受百姓的祭祀和侍奉,例如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商代的名臣比干都被尊奉为神,而且受到历代从皇家到黎民百姓的虔诚祭祀。

在中国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所尊奉的“祖师爷”,在老一辈的从事这一行业的人的眼中,如果不尊重自己的祖师爷,那就是欺师灭祖的行为,是很严重的罪行。

这种“祖师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神,比如工匠行业的鼻祖鲁班,戏曲行业的鼻祖唐玄宗等,都可以被奉为他们所在行业的神灵。

二、一家独大和三教并存——一元的西方宗教和多元的中国宗教
西方的基督教从罗马帝国灭亡起就已经成为西方世界唯一的宗教,因此基督教认为自己世界上唯一合法的宗教。

基督教是一个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的宗教,可以说一元论始终贯彻于基督教的教义中。

耶和华就曾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对于基督教的信徒来说,他们被要求只可以信奉一个宗教,侍奉一个神。

如果有教徒信奉了其他的神,或是其他的宗教,那么就会被判为异端,受到极其残酷的惩罚。

帕斯卡尔说:“凡
是到耶稣基督之外去寻求上帝并且停留在自然界之中的人,要么便不能发现任何可以使他们满意的光明,要么便走向为自己形成一套不要媒介者就能认识上帝并侍奉上帝的办法;并且他们便由此不是陷人无神论便是陷人自然论,而这两种东西几乎都是基督宗教所同样憎恶的。

”所以在西方世界的历史上经常会看到对异教徒的迫害,甚至一些与基督教教义不符的学说也被斥为异端邪说,日心说的提出者和捍卫者哥白尼与布鲁诺就是个极好的例子。

更令东方人不能理解的是,西方人可以为了宗教发动战争。

这是在古代中国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

因为中国古代的宗教教义之争通常会通过学术辩论的形式来解决。

相比于西方基督教的唯我独尊,中国的宗教文化则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

中国的宗教不仅有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也有来自外国的佛教。

而佛教在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流派,比如位于中原地区的大乘佛教,接近西南边陲所崇信的小乘佛教还有在青藏地区传播的藏传佛教等。

由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国古代诸多宗教都可以在中国境内传播,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到皇族的统治。

各个宗教之间也保持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状态。

而信徒也不用为信奉哪个宗教烦恼,可以说宗教信仰是完全自由的,只要你愿意甚至可以同时信奉多个宗教,吸收不同的文化特点。

这一点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得到证明。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就是一个兼修儒释道三家的人物,他的思想里不光有儒家入世的理想,也不乏佛道两家潇洒隐逸的风范。

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看到有兼修两家甚至多家的人物。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是蜀汉的丞相,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典型的儒家学者形象,但他又有登坛作法,借风秋雨甚至是撒豆成兵这样的仙家法术这又是一个道人的形象。

可以说,随着多种宗教的和平共处,更多的信徒都拥有不止一种宗教信仰。

三、中西方宗教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其社会影响
在西方世界体系中,宗教是超脱于一切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其相提并论。

在中世纪的欧洲,权力的核心并非是国王而是罗马教皇,因为教皇是宗教的最高领袖,他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拥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教皇以及他手下的主教、教士不仅负责宗教事务,同时还会插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事务。

教皇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国王登基需要教皇的承认并得到主教的加冕才能视为合法。

可以说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控制着一切领域。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中世纪,你的文化修养再高,学问再多,但如果是一个异教徒或一个无神论者,你就等于什么也不是,你不仅毫无价值,而且还在被打击和消灭之列。

这一情况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才有所改变。

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

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在古代的中国,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皇帝被称为“天子”,代天行道。


宗教人士没有实际权力,必须服从统治才可以传道,否则会被安上“妖言惑众”的罪名,他们所信奉的宗教也会遭到严重的打击。

可以说,宗教对统治者来说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工具。

由于宗教有导人向善、追求平和的作用,统治者认为可以利用宗教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

于是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尊敬当时宗教界的领袖,甚至有些皇帝还会亲身受戒成为宗教信徒以示对宗教的重视。

比如著名的“菩萨皇帝”梁武帝、沉湎于炼丹之道的宋徽宗、嘉靖皇帝等。

但一旦宗教的存在构成了对统治的客观威胁,那么统治者会毫不犹豫地对宗教进行打压。

比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鼓动了黄巾起义就马上遭到当时汉王朝的强力镇压,唐武宗时也曾进行过灭佛教的行为,这一切都说明宗教在古代的中国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毕竟还不能成为决定社会走向的绝对力量。

从另一方面来讲,中西方的宗教已在千百年的传播中融入了人们的生活里,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可能受到宗教的影响。

有可能我们说的一个词,就会是佛经里的词语;我们说的一句俗语,就来自某一本道教典籍,可以说宗教现在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东西方的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基因,因此中国和西方的宗教表现出很多不同,本文还有很多没有涉及。

但无论是西方世界的基督教,还是中国的儒释道都是在相应的文化领域孕育出的文化结晶。

宗教文化在文化交流、哲学和语言领域结出的丰硕的果实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宗教能够带给我们的精神寄托越来越少,但是宗教之中导人向善、寻求内心宁静的内涵是无论何时都不会改变的,而这些也是我们所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部分。

新时代的宗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调整,以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宗教中唯心的和虚幻的东西将会逐渐被人们抛弃,宗教中积极的科学的成分仍将为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并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相融合,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西方文明史》马文·佩里
2.《中西方宗教文化之比较》李佑明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2期总第75期)2008年4
月出版
3.《从中西宗教文化对比看其价值观》孙小玲湖北大学
4.《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刘承华《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8月) 19卷3期(总第5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