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指导书(2)

合集下载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信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编写李传森南京工程学院目录H20-20 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性能及使用方法实验一H20-20数字程控交换机维护操作实验二H20-20数字程控交换机功能设置实验三H20-20数字程控交换机路由方式设置实验四常用软交换设备及接口认识实验五软交换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六简单V oIP 通讯系统的配置和使用H20-20 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性能及使用方法一、概述美国Harris20-20系列是具有综合组网功能的程控交换机,该机可以对话音和数据进行综合处理。

该机主处理机采用Intel80286 16位微处理机,时钟精度高、处理能力强、内存容量大,内存容量可达8兆字节。

该机还设有2OMB或4OMB的硬磁盘驱动器和一个640kB软盘驱动器作后援,再启动时间短(约4分钟)。

该机采用多路总线集中控制方式,公共控制可采用冗余配置方式工作,两套公共设备之间由一个128kB或256kB的双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进行数据交换,以保证当主用公共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能自动切换到备用公共设备上,而不致丢失实时数据,因此,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Harris20-20 数字交换机是一种话音、数据和图像综合交换和传输系统,既可作用户交换机与模拟网和数字网连接,又可作为组网交换机,组成专用网作分局、支局、端局、汇接局及长途局使用,还可以用于末来的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系统配置如图1所示。

光纤打印机图1 H20-20 系统配置图二、系统结构Harris20-20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多处理机集中控制,并且具有冗余控制功能。

它的交换网络采用无阻塞的T型接线器的时分交换网络。

系统采用多总线的模块化软、硬件结构设计,电话接口单元与控制系统和交换网络之间均采用标准的内部PCM基群总线连接。

系统的各种电路单元的接口板可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1、硬件结构Harris20-20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由公共设备、电话接口设备、外围设备和辅助设备四部分组成。

程控工程设计指导书

程控工程设计指导书

目录1. 程控交换工程设计(实习)指导书 (2)2. 第一部分程控交换工程实习 (2)一、维护管理系统功能 (2)二、话费处理系统 (3)三、数据管理系统 (4)四、外线测量系统 (5)五、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6)3. 第二部分程控交换工程设计 (13)一、程控机房的工程设计 (13)二、电话网的容量设计及编号计划 (15)三、电话通信网工程的路由规划及中继设计 (17)四、程控交换设备的性能及配置设计 (18)五、交换局有关局数据的设定 (20)六、电源设备及地的设计 (28)(一) 电源 (28)(二)地线 (30)七、配线架及布缆设计 (31)(一)配线架 (31)(二)程控交换机机房布线设计 (32)(三)配线架至外线的电缆配线设计 (33)八、电信管理网(TMN)的设计 (35)4. 第三部分 (36)程控交换工程设计(实习)指导书程控交换机的工程设计,一般都是在已通过可行性报告或初步设计方案及交换机机型已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它要求拟定各级工程的安排,如设备的具体配置,中继方式的具体设计图,安装设计的详细技术要求,施工技术文件和图纸等。

为了适应现代通信网技术发展战略:数据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使读者能对工程设计有一个基本概念,根据大纲要求,对工程设计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并给出有关设计举例及示意图,供学生们在完成工程设计(实习)时参考。

本指导书分工程实习和工程设计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程控交换工程实习程控工程实习是HJD04交换机作为模型机的,它提供包括管理和维护交换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的管理和操作控制功能,协助用户完成对交换系统的控制、日常管理、例行测试等,是保障交换系统正常运行、提高通信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选用某些设备时,工程设计人员就要熟悉这些设备的指标、性能、功能是其首要任务。

因此,工程实习除实际动手操作外,也是为以后的工程设计作准备。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14327解读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14327解读

图Ⅰ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方框图程控交换状态设置电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用来输出扫描信号到薄膜开关输入电路中去,以接收用户的输入命令,同时将当前工作状态以汉字或字符方式输出到液晶屏电路中。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通过USB接口与PC机进行通信,用于控制下载学生的开发程序。

图1-1是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的方框图。

图1-1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的方框图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同时也完成交换命令的转接任务,一方面将主、被叫号码等接续信息,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将主被叫号码译成接续命令送往交换控制器U103。

本实验系统有多种交换方式:人工话务交换、空分交换、数字时分交换和与电信网络通信的市话接口等。

数字时分交换又有三种不同的实现手段:1.时分交换专用芯片实现-时分MT8980;2.数字可编程逻辑技术实现-时分CPLD;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时分DSP。

不同的交换方式和实现手段是通过液晶控制选择切换的。

它们的方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实验系统交换方式方框图在实验箱加电后,液晶屏上显示“欢迎使用程控交换实验……”。

键盘输入电路采用6个按键的薄电话A电话B电话CD或市话膜开关,具体介绍如下。

RESET(复位)将中央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

按键时,液晶背景灯及交换方式指示灯等闪动一下。

START(开始)进入实验中信息交换方式的选择界面。

按下时,即进入了主菜单。

UP(上移)对菜单中的项目进行选择。

按下时,可移动液晶的指示小箭头。

DOWN(下移)作用同上UP键,但移动方向相反。

RETURN(返回)返回上一级菜单。

ENTER(确认)对选中的项目进行确认,进入相应的选择。

交换方式设置的具体操作如下:按一下薄膜开关上“开始”键,进入主菜单状态,显示:图1-3 液晶主菜单项目显示内容按“上”键或“下”键,移动指示箭头,如箭头指向“2.空分MT8816”。

按“确认”键,进入对应的下一级菜单。

程控交换系统实验指导书

程控交换系统实验指导书

程控交换系统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系统结构介绍 (1)实验一用户线接口模块实验 (12)实验二信令信号的产生与观测 (18)实验三双音多频(DTMF)接收与检测 (23)实验四话路PCM编译码 (30)实验五呼叫处理与线路信号的传输过程 (33)实验六信号交换方式与状态显示 (36)实验七空分交换的过程与分析 (40)实验八时分交换网络基本原理 (46)程控交换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系统结构介绍一、实验系统框图二、系统结构说明硬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用户接口:该设计中采用的四路模拟用户接口;2、外线接口:作为用户交换机和局用交换机相连;3、电源输入模块:产生整个实验箱所需要的各种电压的工作电源;4、中央处理器:由MSC-51系列的单片机实现,主要实现人机界面的管理;5、记发器:由MSC-51系列的单片机实现,实现信令的管理;6、话路交换控制器:由MSC-51系列的单片机实现,完成对时分交换单元和空分交换单元的控制;7、空分交换单元:实现模拟话路的交换;8、时分交换单元:实现数字话路的交换;9、来电显示单元:实现DTMF主叫识别的接收和发送;10、信令信号产生单元:产生信令音和程控实验系统的工作时钟;11、数字处理单元:完成数字中继协议处理、帧同步码的插入和提取、位时钟的提取。

三、用户接口接口是交换机中唯一与外界发生物理连接的部分,为了保证交换机内部信号的传递与处理的一致性,任何外界系统原则上都必须通过接口与交换机内部发生关系。

下面讲述的是模拟用户接口,它完成了BORSCHT功能。

模拟用户接口使用的接口芯片是AM79R70,以及运放电路和PCM编解码芯片TP3067。

甲方一路和甲方二路合用一个DTMF解码芯片MT8870,乙方一路和乙方二路合用另外一个MT8870,作为拨号识别芯片。

模拟用户接口的硬件框图如下:元记发信令CID四、外线接口这部分框图如下:外线铃流经过桥电路后产生振铃信号,提供给记发器单元。

程控交换II实验指导书

程控交换II实验指导书

目录前言...................................................... - 3 -实验一系统电源组成......................................... - 10 -实验二系统结构组成......................................... - 12 -实验三系统控制模块实验..................................... - 18 -实验四用户接口电路及2/4线变换实验......................... - 21 -实验五程控交换PCM编译码实验............................... - 29 -实验六信号音产生实验....................................... - 36 -实验七 DTMF译码实验........................................ - 41 -实验八主叫识别(CID)实验.................................... - 47 -实验九外线接口实验........................................ - 55 -实验十时分交换实验........................................ - 60 -实验十一 PC话务监视实验..................................... - 64 -实验十二基于PC参数设置实验................................. - 68 -实验十三 PC软件管理实验..................................... - 72 -实验十四四方会议实验........................................ - 76 -实验十五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 - 79 -附录A ..................................................... - 81 -附录B ..................................................... - 91 -- 1 -- 2 -前言一、适用范围程控交换实验系统是为了配合《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的教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这套系统上除了完成理论验证实验外,还可以完成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二次性开发。

实验2、CC08硬件配置实验

实验2、CC08硬件配置实验

实验二、交换机硬件配置SM模块一、实验目的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

2、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3、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1、程控交换机。

2、实验用维护终端。

三、实验内容说明组网情况:板位图说明本C&C08交换机为程控交换机,一共分为:SM交换模块,每个模块的框号从0开始编,本次实验介绍SM模块。

四、知识要点SM交换模块部分:1、1、2框为为主控框,有一块大背母板外加其他功能板件构成,具体如下:①NOD板:节点板,主要用于MPU和用户/中继之间的通信,起到桥梁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用户/中继数量的多少进行配置。

○2SIG板:信号音板,用于提供交换机接续时所需要的各种信号音。

交换机重要部件之一。

○3EMA板:双机倒换板,用于监视主备MPU之间的工作状态。

○4MPU板:交换机主处理板,是整个交换机的核心部分,对整个交换机进行管理和控制。

○5NET板:中心交换网板,所有信号都在该交换网板进行交换,交换机重要部件之一。

○6CKV网络驱动板:为NET板提供信号的硬件驱动。

○7LAPA板:NO7号信令链路驱动板,提供4路NO7链路,开NO7中继电路必备板件。

○8MFC32板:多频互控板,提供32路双音多频互控信号,开NO1中继电路必备板件。

○9ALM板:告警板,为外接告警箱提供信号驱动和连接功能。

○10PWC板:二次电源板,为主控框提供+/- 12V,+/-5V工作电压。

2、用户框:5框为用户框(在用户机柜中),为交换机系统提供用户电路接口。

(即提供电话接口)○1ASL32板:32路用户电路板,提供32路用户电路接口,其中第16、17路可以提供反极性信号。

○2DRV32板:双音驱动板,提供32路DTMF双音多频信号的收发和解码,并对ASL32板提供驱动电路。

○3PWX板:二次电源板,为用户框提供+/- 12V,+/-5V工作电压、~75V铃流信号。

④TSS板:测试板,测试用户内外线。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程控交换原理,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和软件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软件如下: - 电脑及相应操作系统 -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实验内容实验一:基本配置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2.在工程中添加两台路由器和两台交换机,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使用网线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接口。

3.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4.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或RIP,实现路由的自动学习和转发。

实验二:VLAN配置1.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编号为VLAN10和VLAN20。

2.将两个交换机的一个接口加入到VLAN10,将另一个接口加入到VLAN20。

3.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为Trunk模式,实现VLAN间的互通。

4.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为Access模式,实现主机和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实验三:QoS配置1.配置交换机的接口速率和带宽,实现带宽控制和流量限制。

2.配置交换机的QoS策略,对不同应用和流量进行优先级排序和限制。

实验四:远程管理配置1.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远程管理协议,如SSH或Telnet。

2.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远程管理访问控制列表,实现安全的远程管理。

实验步骤以下是本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一:基本配置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2.在左侧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一个路由器和一个交换机,拖拽到工程中。

3.在工程中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接口,使用网线连接它们。

4.右键点击路由器,选择“配置”选项,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5.在配置界面中,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为10.0.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空。

6.右键点击交换机,选择“配置”选项,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实验报告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实验报告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实验报告《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人:姓名张伟学号 07005835实验日期:2019报告日期:2019年 4 月 17 日年 5 月 9 日登录终端号:MMC登录用户名:admin 同组合作人员:吴晓琪祁猛上机实习预备知识:联机软件HYCONHYCON 是S1240交换机实现终端与交换机交互信息的接口程序,它负责完成人机命令的正误检查、输入和报告的输出。

机房备有:人机命令手册报告参考手册系统支援手册等实验一 S1240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管理一、实验内容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有关用户数据,了解用户号码库的建立和删除,用户改号操作和用户新业务功能设置及验用。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关于用户管理的相关人机命令。

三、主要仪器设备:S1240程控交换机四、实验步骤1. 用户线状态2. 显示连接Display:显示当前的某个连接。

3. 用户基本命令Display:显示用户FAC 。

4. 常用新业务4.1 ABD 缩位拨号(1)给用户开设一个登记缩位拨号对应关系的区域(REPERTORY )SUBCTRL ABDABD 2(2)修改/显示/删除ABD 功能• 显示ABDREPSZ• 修改ABDREPSZ• 删除某用户的ABD 功能(3)用户远控过程登记 * 51 * 10 * 5800068 #。

使用 **01取消 # 51 * 01 # 全部删除 # 51 #具体操作:先在话机上拨*51*,10(共申请了20个),5800068(被10代替的号码)#,进行远程登记,登记成功听录音通知,然后挂机。

摘机,拨**10,便可接通对方进行通话。

4.2 FDC 热线服务(1)FDCI (IMMEDIATED)立即热线(2) FDCTO (TINE OUT)延迟热线具体操作:摘机后5秒内不拨任何号码,将自动连接到所设热线号—— 5800069 。

(3)可用远控方式实现[REMOVE&FDCTO。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指导书时分中继电话A电话用户接口电路PCM编译码交换网络模块电话用户接口电路电话B时序与控制器电路交换控制器PCM编译码接口PCM编译码电话用户接口电路电话DPCM编译码电话用户接口电路电话C存储器用户摘挂机记发器电话A、B拨号双音多频检测1单元双音多频检测2电话C、D拨号计算机接口中央处理器交换状态指示液晶、键盘图Ⅰ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方框图 1 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指导书程控交换状态设置电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用来输出扫描信号到薄膜开关输入电路中去,以接收用户的输入命令,同时将当前工作状态以汉字或字符方式输出到液晶屏电路中。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通过USB接口与PC机进行通信,用于控制下载学生的开发程序。

图1-1是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的方框图。

USB接口电路记发器和信令处理薄膜开关输入电路CPLD可编程器件器液晶显示电路交换控制U103 图1-1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的方框图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同时也完成交换命令的转接任务,一方面将主、被叫号码等接续信息,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将主被叫号码译成接续命令送往交换控制器U103。

本实验系统有多种交换方式:人工话务交换、空分交换、数字时分交换和与电信网络通信的市话接口等。

数字时分交换又有三种不同的实现手段:1.时分交换专用芯片实现-时分MT8980;2.数字可编程逻辑技术实现-时分CPLD;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时分DSP。

不同的交换方式和实现手段是通过液晶控制选择切换的。

它们的方框图如图1-2所示。

人工交换图1-2 实验系统交换方式方框图在实验箱加电后,液晶屏上显示“欢迎使用程控交换实验??”。

键盘输入电路采用6个按键的薄 2 电话B 电话A 用户电路时分交换DSP 时分交换CPLD 用户电路电话会议时分中继系统实验空分交换MT8816 时分交换MT8980 用户电路电话 C 用户电路电话D或市话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指导书膜开关,具体介绍如下。

程控互换实验指导书

程控互换实验指导书

程控互换实验指导书通信1106目录第一章RZ8623系统模块实验 (5)实验1 互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5)实验2程控互换状态设置 (10)实验3 信令信号的产生与观测 (13)实验4 双音多频(DTMF)接收与检测 (16)第二章信令互换与信息互换 (21)实验5 人工及信号互换实验 (21)实验6 空分互换的进程与分析 (24)实验7 时分互换网络大体原理 (30)实验8 数字时分复用与中继传输实验 (33)实验9 数字时分中继与编程 (37)第一章RZ8623系统模块实验实验1 互换系统组成与结构一、互换系统整体介绍图1-1是程控互换实验系统方框图,图1-2是程控互换实验系统结构图。

图1-1 交换系统方框图图1-2 R Z 8623程控交换实验系统结构图程控互换系统由14个电路模块组成,各模块的组成及要紧作用如下:1.模块1~4:模块1~4别离是机甲(一)、甲(二)、乙(一)、乙(二)的用户线接口电路和PCM 编译码电路。

具体表达如下:(1) PBL 38710用来实现二/四线变换,摘挂机检出,铃流驱动和用户话机接口等功能;(2) TP3067要紧实现PCM编译码功能;(3) MT8870(甲方或乙方的两个话机合用一片)用来接收双音多频信号,把检测到的被叫用户号码,送给记发器CPU以便操纵互换网络接通被叫用户话路。

2.模块5:模块5是中央处置器电路,要紧由U102(AT89C51)组成,完成键盘扫描和液晶显示、工作状态指示与显示、互换命令的转接和操纵接收学生的下载程序。

3.模块6:模块6是CPLD可编程模块(U101),它产生并输出以下信号:(1)500Hz持续方波(即拨号音信号)(2)忙音脉冲,即秒通、秒断的周期方波(3)回铃音脉冲,即1秒通、4秒断的周期方波(4)25Hz周期方波(振铃信号)(5)PCM编译码器的时钟信号电路,它提供四片TP3067所需的2048KHz及8KHz的时钟脉冲。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户接口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 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2.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与实验, 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电路工作原理(一)基础原理介绍用户电路也可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SLIC)。

任何互换机都具有用户线接口电路。

根据用户电话机的不同类型, 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分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和数字用户接口电路两种。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在实现上的最大压力是应能承受馈电、铃流和外界干扰等高压大电流的冲击, 过去都是采用晶体管、变压器(或混合线圈)、继电器等分立元件构成。

在实际中, 基于实现和应用上的考虑, 通常将BORSHCT功能中过压保护由外接元器件完毕, 编解码器部分另单成一体, 集成为编解码器(CODEC), 其余功能由集成模拟SLIC完毕。

在程控互换机中, 向用户馈电, 向用户振铃等功能都是在绳路中实现的, 馈电电压一般是-60V, 用户的馈电电流一般是20mA~30mA, 铃流是25Hz,90V左右, 而在程控互换机中, 由于互换网络解决的是数字信息, 无法向用户馈电、振铃等, 所以向用户馈电、振铃等任务就由用户线接口电路来承担完毕, 再加上其它一些规定, 程控互换机中的用户线接口电路一般要具有馈电(B), 振铃(R)、监视(S)、编译码(C)、混合(H)、测试(T)、过压保护(O)等七项基本功能。

图2-1为模拟用户线接口功能框图。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的功能可以归纳为BORSCHT七种功能, 具体含义是: (1)馈电(B-Battery feeling)向用户话机送直流电流。

通常规定馈电电压为-48伏或-24伏, 环路电流不小于18m A.(2)过压保护(O—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过压过流冲击和损坏电路、设备。

(3)振铃控制(R—Ringing Control)向用户话机馈送铃流, 通常为25Hz/90Vrms 正弦波。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主编:模块引领项目设计激发兴趣培养技能目录实验说明 (1)实验一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及控制单元实验 (6)实验二用户线接口电路及二\四线变换实验 (11)实验三程控交换PCM编译码实验 (19)实验四多种信号音及铃流信号发生器实验 (24)实验五双音多频DTMF接收实验 (30)实验六模拟中继接口通信实验 (37)实验七时分复用与时分交换原理实验 (39)实验八实验系统与电信网通信实验 (45)实验九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数据配置 (47)实验十号码分析 (52)实验十一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计费 (56)实验十二仿真电话与状态监控 (58)附录 (60)实验说明一、关于软件的安装:1.将光盘放入光驱。

2.打开“程控交换演示软件”文件夹,直接双击“SETUP.EXE”,系统会默认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的“C:\Program Files\众友科技\程控交换演示软件”中。

提示安装成功后,在桌面和开始菜单中会建立程控交换演示软件的快捷方式,双击该快捷方式就可以运行程序了。

二、关于软件的使用:运行“程控交换演示软件”进入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主界面包括菜单栏、记录栏、按钮栏、状态栏及电话各用户的各种状态显示窗口,其中菜单栏包含了软件的所有功能,按钮栏的功能都可以在主菜单中找到。

(注意:开始运行软件后,菜单栏和按钮栏中有些项是灰色的,必须点击菜单栏中的“文件\打开串口\COM1或COM2”,这些项才可以使用)下面对软件的各功能作详细的说明:1.系统参数设置:在主菜单中选择“设置\系统参数”,或者直接单击按钮栏的“系统参数”,即可弹出系统参数的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对话框中,可以配置的系统数据包括各种超时数据,久不拨号时间(用户摘机后如果不拨号,超过这个时间送忙音,本实验系统默认值为20s)、久不应答时间(用户振铃如果不摘机,超过这个时间就停振铃,本实验系统默认值为20s)、位间隔时间(用户按了一个号码后如果不拨号,超过这个时间送忙音,本实验系统默认值为5s)。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实验报告(2)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实验报告(2)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实验报告实现交换机常规业务班级: 20110821学号: 2011082102姓名: 邓为丹指导老师:实验日期: 2013年6月成绩:哈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二:实现交换机常规业务一、实验概述:1、用户群的定义一组具有相同特性的用户的集合,是指由ZXJ10交换机的若干本局用户构成的一个逻辑单位。

2、用户群的分类小交换机用户群(PABXG即PABXgroup)小交换机数字用户群(ISPBX群)特服群商务群(CENTREX群)二、实验目的通过软件来实现用户小交换机功能,即:将交换机已有的一部分用户划分成一个群,实现虚拟的小交换机功能。

三、实验原理1、特点:1)除具备本地网用户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特殊业务功能。

2)群内由若干PSTN用户逻辑组成,商务用户可设定/撤消话务台坐席。

3)群内包括普通用户、话务台用户和引示线用户。

4)群内用户具有两个号码(市话号码、群内小号)A.市话号码(大号),即很容易具有普通市电用户功能B.有群内小号,也很容易具有小交换机用户具有的功能建立了一个比小交换机更具有广泛意义的用户专用网。

2、优势1)各企事业单位节约成本,不必另购设备和配备人员维护。

2)对电信:可以减少小交换机,提高接通率,优化网络结构。

方便维护。

3)有利于新业务、新功能的引入。

4)计费准确。

3、用户类别1)引示线用户:即总机号码,拨打该号码时呼叫自动转移到话务台上。

无话务台则听忙音。

引示线号码必须在交换机号码资源段内,但未分配。

此号码为虚拟号码,不对应任何具体话机。

2)群内普通用户:加入CENTREX群前应为普通市话用户。

市话用户开通的新业务,群内用户马上拥有。

3)话务台用户:分标准话务台、简易话务台等。

由群内用户添加话务台权限生成。

标准话务台也可由普通用户生成。

4、电话转接1)群内用户之间呼叫有三种方法:A.拨打小号B.拨打大号(要加出群字冠)C.拨打话务台转接2)群外用户拨打群内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的大号B.拨打引示线号码(实际上接入话务台)转接C.拨打话务台转接5、CENTREX群的实现提示:注意号码分析6、CTX群号码分析1)通常对CTX群用户单独做一个号码分析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怎样配置系统数据1课前预习:1.1实验目的:1.2实验器材:1.3数据规划:2实验说明2.1实验项目:1)交换机的局容量配置2)交换局的数据配置3)交换机物理配置4)如何使用后台告警查看系统告警信息2.2实验要求:1)完成数据配置后,传送数据导前台,观察单板的工作情况2)查看后台告警系统的告警信息,解决故障3)记录实验中遇到的故障现象,解决故障4)每个小组3~4个学员,分配一个PSM作为实验设备。

3实验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步骤中配置的方法和数据:注意:实验室将后台129服务器与客户端安装在一起,每台维护终端都是129服务器,如果是所有终端都连接到HUB上,学员传送数据时不要同时启用网卡,否则会出现IP地址冲突的问题,传送数据之前可以用Ctrl+Alt+F12的快捷键打开TCP 通信状态的服务程序,查看前后台通信是否正常。

步骤一局容量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进行局容量配置;先做全局容量规划,再做模块容量规划;观察规划的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交换局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进行交换局配置;我国使用的局信令点参数,是___位信令点编码,OPC含义是_____________;DPC含义是_________。

步骤三物理配置a)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进行物理配置;增加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通信板配置:一般缺省配置;对于8K的PSM15、16槽位的MPPP单板提供_____个通信端口;其中Prot1,Prot2两个超信道固定用于MP控制DSN接续,其余的通讯端口可用于模块内功能单元与MP的消息通讯;c)单元配置:选中模块2,点击〈单元配置〉进入单元配置界面,先增加无HW单元,再增加有HW单元;在有HW单元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配置项。

用户单元中子单元配置成多任务测试板;模拟信令单元两个子单元分别配置成______和_______;DTI有____子单元,可以初始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数据传送点击〈数据管理〉—〈数据传送〉—[传送方式]选择“全部表”,数据变化的模块选择“2”—点击〈发送〉—输入“~!@#$%”—确定。

步骤五:告警局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进行告警局配置;配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修改局信息配置后必须重启告警服务器和告警服务器代理,新的配置才能生效。

再重启告警服务器,就可以看到告警界面。

步骤六:告警信息察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可以看见告警信息;告警按性质不同分为紧急,严重,重要和一般,分别对应1.2.3.4.级告警。

系统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级别的告警。

如果物理配置正确则在告警图上单板状态应没有告警,颜色为绿色。

4总结与思考4.1故障处理记录你遇到的故障及解决的办法:4.2思考题1)后台告警系统看不见前台的告警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2)15、16槽的MPPP可否换成MPMP?17、18槽的MPPP可否换成MPMP?3)15、16槽的MPPP能够提供的模块内通信的端口有多少个?4)DTMF、MFC各自是什么含义,有什么用途?实验六怎样配置用户数据1课前预习:1.1实验目的:1.2实验器材:1.3数据规划:2实验说明2.1实验项目:1)进行局数据、用户数据配置和号码分析2)拨打本局电话进行测试2.2实验要求:1)做好数据规划2)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3)已经完成了本局的物理配置;4)用户单元以及模拟信令单元工作均正常;3实验记录步骤一号码管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号码管理数据配置;在交换机中,本局号码由三部分组成:____号、____号以及用户号。

在ZXJ10交换机中,对于本局所有的局号需要进行统一编号,称为____________,它与局号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操作过程:先增加_____号,再分配______号,最后____________;从而被使用的物理端口就有了逻辑号码。

步骤二号码分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界面进行号码分析数据配置;该界面包括两个子界面:号码分析选择子和分析器入口。

号码分析选择子可以包含多个______________。

增加本地网分析器后,选中该分析器,增加分析号码:如果是本局用户,呼叫业务类别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该界面第二选项为____________;如果是出局用户,呼叫业务类别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该界面第二选项为____________。

步骤三用户属性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用户属性的修改;注意勾选用户对应的号码选择子,且把_________的勾选去掉,改成开通。

步骤四数据传送步骤五呼损观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界面可以找到呼损观察选项。

使用之前必须登记:先选择_______号,在勾选____________,点击<登记>。

4总结与思考4.1故障处理记录你遇到的故障及解决的办法:4.2思考题1)怎样使本局确定的两个电话机,号码分别是一个为26771000,另一个为26881001?在什么地方做数据怎么做?2)完成实验后,摘机没有拨号音,可能是什么原因?3)完成实验后,摘机听拨号音,拨号后呼叫失败,呼损观察显示是空号,可能是什么原因?4)本局电话,听见拨号音但是切不断拨号音可能故障。

实验七怎样配置和管理中继数据1课前预习:1.1实验目的:1.2实验器材:1.3数据规划:2实验说明2.1实验项目:1)配置中继数据。

2)配置随路信令自环和对接。

3)查看随路信令跟踪系统的信令信息,了解随路的信令呼叫信令流程。

2.2实验要求:1)做好数据规划;2)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3)已经完成了本局的物理配置数据;4)用户单元以及模拟信令单元工作均正常;5)已经完成交换据数据配置;3实验记录步骤一:检查、配置中继板首先,检查机架上是否有数字中继板,在______槽位.确定数字中继板背后的连接的HW线对应的HW号;接着在物理配置中检查是否配置了数字中继板。

注意观察在数字中继板的子单元配置中有_____个PCM子单元,把其中的两个PCM___和_____选做随路中继。

步骤二:物理连线用两根电缆线,把作为随路中继的两个PCM自环起来。

注意:PCM1的IN 应该与PCM2的OUT相连;PCM2的OUT与PCM1的IN相连。

此时观察DTI的四盏指示灯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三:配置多频记发器随路信令需要多频记发器作为收发号设备,在____________单板的子单元里可以配置MFC。

步骤四:随路中继数据的制作1)增加中继电路组若干个中继电路组成中继电路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界面处可以增加中继电路组。

因为随路中继电路为单向中继电路,所以自环时需要增加______个中继电路组。

你增加了中继电路组____和_____。

2)电路分配增加了中继电路组后,需要在中继电路组中分配中继电路。

把PCM1中的______条电路分配给了中继电路组____;把PCM2中的______条电路分配给了中继电路组___ _。

3)增加出局路由在<增加出局路由>子界面增加出局路由,一个中继电路组可以开出多条出局路由。

一条出局路由可以对应多条中继电路组吗?__________________4)增加出局路由组在<增加出局路由组>子界面增加出局路由组,一条出局路由组最多可以包含_______个出局路由;一个出局路由组中的路由是_____选的关系。

5)增加出局路由链在<增加出局路由链>子界面增加出局路由链,一个或者最多____个出局路由组构成一条出局路由链,它们之间是______选的关系。

6)增加出局路由链组在<增加出局路由链组>子界面增加出局路由链组,一个或者最多____个出局路由链构成一条出局路由链组,它们之间是______选的关系。

我们在<号码分析>的数据配置中选择______(本局或出局)时,会关联到出局路由链组。

展开关系树,观察以上数据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五:号码分析在随路自环中,号码流会先被送出局,接着上中继电路,最后自环回到本局.因而,首先在号码分析中增加一个____局号,记下局号:_______;号码流自环回到本局后,需要变成本局号码,因而还要做___________;可以在哪三个位置做号码变化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六:随路信令跟踪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可以打开随路跟踪界面,使用前需要建立跟踪。

跟踪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步骤六:对接以上数据配置完成之后,上传数据,打通电话;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对接实验。

在随路自环完成后,首先需要改动物理连线,还需要去掉号码变化,且对接局双方的信令编码要对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