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鉴赏及译文答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鉴赏及译文答案《雨霖铃·寒蝉凄切》是由柳永所创作的,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雨霖铃·寒蝉凄切》译文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
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雨霖铃·寒蝉凄切》注释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凄切:凄凉急促。
骤雨:急猛的阵雨。
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暮霭:傍晚的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柳永雨霖铃阅读会考什么内容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阅读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答案:1.(4分)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
(1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
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
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
(2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
(1分)(意思对即可)2(3分)①烘托渲染。
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
②意象选择。
“杨柳”“ 晓风”“ 残月”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这里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无限的离愁别恨。
(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两点给3分。
意思对即可)柳永雨霖铃赏析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柳永《雨霖铃》课后习题及答案
《雨霖铃》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凄.切()骤.雨()都.门()凝噎.()暮霭.()那堪.()2. 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寒蝉:蝉的一种。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留恋处:留恋的地方。
兰舟:木兰木做的船。
B.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念去去:念,想到;去去,越行越远。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暮霭:傍晚的云气。
C. 沉沉:沉重。
楚天:楚地的天空。
更那堪:又怎么忍受。
清秋节:凄清的秋季。
D. 晓风:微风。
经年:经过一年。
应是:即便是,表假设。
风情:风流情意。
3. 下列各句对词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都门帐饮无绪”是指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郁郁寡欢。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描写了浩淼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广阔。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愁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4. 词句填空。
(1)《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
(2)《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是。
二、阅读能力训练背诵《雨霖铃》,回答后面的问题。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作者的何种心情?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景物描写与词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4. 下列选项中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中所描绘的“景”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幽静的B. 清凉的C. 凄冷的D. 明丽的5. 下列各句中对《雨霖铃》一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客观地铺叙了自然景物。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语言通俗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寥寥11个字,真是力敌千钧。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2)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2)问题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它好在:第一,虚景实写,词人设想出次日酒醒时的时间(晓)、地点(杨柳岸)和特定环境氛围(寒风残月),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的古量孤零心境。
第二,意象选择,词人选择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个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词人请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耐人寻味。
5、《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
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答: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表达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寓情于景,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渲染烘托气氛,表达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
二:(1)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3分)(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4分)(3)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
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
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3分)4.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5.《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雨霖铃 柳永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雨霖铃柳永阅读附答案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8.(4分)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
(1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
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
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
(2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
(1分)(意思对即可)
9.(3分)①烘托渲染。
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
②意象选择。
“杨柳”“晓风”“残月”都具有离别。
雨霖铃答案
雨霖铃答案1 A点拨:B“吮”应读“shǔn”C“鲜”应读“xiǎn”D “”应读“fā”2 D点拨:点拨:A再-在B常-长C蔼-霭3 C点拨:“经年”是“年复一年”的意思。
4 D点拨:“经年”呼应“今宵”不对。
5 C点拨:C是直接抒情,题干及ABD都是融情于景。
6渲染了秋天凄凉阴冷的气氛:“寒蝉”在凄厉悲鸣;“骤雨”刚停,寒气袭来;悲冷弥漫。
点拨:把握景物特点7这两句用精练传神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深,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是何其尖锐,更加强化了感情的发展。
点拨:着眼于两个动态感实足的细节。
8“念”在结构上是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贯通;在内容上,“念”是眼前景与别后情的分水岭,它把实与虚巧妙地联结起来。
点拨:把握结构脉络。
综合运用9洗涤心灵,抖擞精神,走出寂寞,获得新生。
点拨:注意词语内在的逻辑性。
10(1)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人生自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3)青春做伴好还乡B 卷比较阅读1甲是长调(慢词);乙当为小令(另一体式“转调踏莎行”为中调)。
点拨:58字内为小令,59至89字为中调,90字以上是长调。
2甲是在凄清的况味里离别的:寒蝉、长亭、急雨刚停的秋天傍晚;乙是则是在风和日暖的春天里。
点拨:抓住景物特点分析。
3甲重点是动作“执手”、“无语”;乙突出了心理——柔肠寸断。
点拨:从关键句入手。
4甲是直抒胸臆,乙是用比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使之形象化。
点拨:结合语境判断。
5C点拨:乙中的“行人”也是抒情主人公,是主角。
参考答案l.D 2.B 3.B 4.B 5.B 6.B 7.C 8.D 9.D10.略11.因为“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有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
梁启超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讲话风格,所以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12.吸引人,抓住了听者的心。
13.率真,真诚,有热心,有强烈的爱国心。
雨霖铃原文阅读答案
雨霖铃原文阅读答案雨霖铃原文阅读答案导语:雨霖铃这首诗词我们都有朗诵过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雨霖铃原文阅读答案,欢迎借鉴!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柳永的这首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是。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和来展现这种情感。
(3分)2.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两种典型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伤离别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2: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冷落清秋节的景物的描写,来寄寓自己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
②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既描写眼前离别时的景象,又想象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结合写出离愁的难以排遣。
翻译: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赏析:《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诀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雨霖铃阅读以及答案
雨霖铃阅读以及答案雨霖铃阅读以及答案阅读《雨霖铃》,回答以下问题: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本词有哪些意象词?这些意象词起到怎样的作用?2)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这六句写了什么内容?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话在上阕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放在此处有何作用?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处?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
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参考答案】1)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杨柳、晓风、残月;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2)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3)前一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
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
“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
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
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
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
后一句是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
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
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
中职《雨霖铃》练习题及答案
复习指导:作者:柳永,(朝代)词人,原名,是派的代表。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骤.雨(zhòu)凝噎.(yē)暮霭.(ǎi)那.堪(nǎ)B.耆.卿( qí)屯.田( tún )饯.行(jiàn )否.泰(pǐ)C.禅.让(shàn)哽咽.( yè)阴霾.(mái )变更.(gēng)D.胭.脂( yān)枨.触( chàng )伥.鬼(chāng)惆怅.(chàng)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心情,情绪)B.暮霭.沉沉楚天阔(云气,雾气)C.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忍受,承受)D.此去经年..(一年)3.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渲染功业无成的伤感。
B.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
C.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D.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4.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写作技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感情。
B.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物动作、情态。
C.运用人物行为,烘托离愁别绪。
D.运用虚拟想象手法,表达深厚的感情。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描绘的“景”和“情”分别是()A.幽静的恬淡的 B.清凉的空虚的C.凄冷的凄苦的 D.明丽的烦恼的6.下面对《雨霖铃》一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舍难分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一对恋人分别之时心心相印,只需以眼神示意,已不必用言语道别。
C.“念去去”句中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后面的“去去”二字叠用,读时需一字一顿,方能使读者体会出道路遥远,前途茫茫。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
“此去”二字,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二字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密有致。
柳永《雨霖铃》课后习题及答案
《雨霖铃》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凄.切()骤.雨()都.门()凝噎.()暮霭.()那堪.()2. 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寒蝉:蝉的一种。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留恋处:留恋的地方。
兰舟:木兰木做的船。
B.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念去去:念,想到;去去,越行越远。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暮霭:傍晚的云气。
C. 沉沉:沉重。
楚天:楚地的天空。
更那堪:又怎么忍受。
清秋节:凄清的秋季。
D. 晓风:微风。
经年:经过一年。
应是:即便是,表假设。
风情:风流情意。
3. 下列各句对词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都门帐饮无绪”是指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郁郁寡欢。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描写了浩淼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广阔。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愁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4. 词句填空。
(1)《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
(2)《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是。
二、阅读能力训练背诵《雨霖铃》,回答后面的问题。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作者的何种心情?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景物描写与词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4. 下列选项中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中所描绘的“景”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幽静的B. 清凉的C. 凄冷的D. 明丽的5. 下列各句中对《雨霖铃》一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客观地铺叙了自然景物。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语言通俗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寥寥11个字,真是力敌千钧。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问题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问题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问题3.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答: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原文及答案
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原文及答案《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下面是WTT为你整理的《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原文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题目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答案:《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答案8.(4分)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
(1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
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
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
(2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
(1分)(意思对即可)9.(3分)①烘托渲染。
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
②意象选择。
“杨柳”“晓风”“残月”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这里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无限的离愁别恨。
(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两点给3分。
意思对即可)《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赏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
雨霖铃柳永课后习题答案
雨霖铃柳永课后习题答案雨霖铃柳永课后习题答案雨霖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名诗,作者是柳永。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情的描写,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对于学习文学的学生来说,理解和学习这首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是对于雨霖铃柳永课后习题的解答。
1. 描述一下诗中的雨霖铃的意象是什么?雨霖铃是雨中的铃声,它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忧伤。
在诗中,雨霖铃的声音如同思念之人的呼唤,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通过雨霖铃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2. 诗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什么意思?“断肠人在天涯”是诗中的一句描写,意思是说思念之人身处天涯,心如断肠。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诗人通过这句话,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3. 诗中的“相思本是无凭语”是什么意思?“相思本是无凭语”是诗中的一句描写,意思是说相思之情本无言语可以表达。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相思之情的无奈和无法言喻之感。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4. 诗中的“惊回首,已是百年身”是什么意思?“惊回首,已是百年身”是诗中的一句描写,意思是说回过头来,已经是百年之身。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光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感叹。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慨。
5.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和离别。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雨霖铃的声音和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于离别和思念的无尽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6.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这首诗的意境是忧伤与思念。
通过雨霖铃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诗中呈现出了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于离别和思念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
通过对于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雨霖铃这首诗。
柳永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情的描写,创作了这首永恒的诗篇。
2022雨霖铃阅读答案
2022雨霖铃阅读答案2022雨霖铃阅读答案1(一)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二)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两首诗歌中均有表现离别的经典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杨柳”“长亭”和《送灵澈上人》中的“”和“”,这些意象也出现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
(2)结合诗句,比较分析两首诗歌在抒情手法上的异同。
答(1)斜阳竹林(答“青山”亦可)(2)同:两首诗歌都用了想象和融情于景的手法,抒发离别的深情。
异:《雨霖铃》还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诗人自己离别后的孤寂;《送灵澈上人》诗人自我形象身处于画外,但寺院的声声暮钟和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他深情却不为离别感伤,寄托着诗人自己的“归”意。
2022雨霖铃阅读答案2【原曲】: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②骤雨:阵雨.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⑦去去:分手后越来越远.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⑨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⑩风情:男女恋情.【阅读训练】:*■■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步练习附答案
《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cī)寒蝉.(chán)骤.雨(zhòu)良辰.美景(chén)B.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堤.沙(dī)珠玑.(jī)咏赏.烟霞(shǎng)D.叠巘.(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兰舟催发.(fà)2.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
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以梅艳芳为原型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
“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
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篡改的。
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与解析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与解析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与解析在各领域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与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早行[宋]周邦彦月皎惊乌柄不定。
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锦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
露寒人远鸡相应。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三句视听结合,从深夜写到将晓,暗示行者整夜都不曾合眼,直接抒发行者离别前的忧伤之情。
B.“冷”字一语双关,既写泪水落枕,枕芯湿透,枕着感到寒冷,又表现出离别前女子的忧伤和痛苦。
C.结尾两句以景结情。
行人远去,仍回望已隐入地平线的高楼,只剩斗柄横斜。
寒露袭人,鸡声四起。
D.全词描述行者辞家早行的全过程,有时间的推移,有环境,有人物,有动作和表情等,表现了离情。
15.本词“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和柳永《雨霖铃》词里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都写离别时的场景,你认为它们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理由。
答参考答案:14.A. “直接抒发”错。
“月皎惊乌栖不定”写的是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乌鸦误以为天明,故而飞叫不定。
这是从视觉与听觉两方的感受概括出来的,暗示行者整夜不曾合眼。
“更漏将阑,辘轳牵金井”两句,点明将晓。
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更漏中的水滴已经快要滴尽,夜色将阑。
同时远处传来辘轳的转动声,吊桶撞击着井口声,已经有人起早汲水了。
这三句表现出由深夜到将晓这一时间的进程。
应为“间接抒发”行者离别前的忧伤之情。
故选A 。
15.同:都以动作描写“执手”传达别时难舍难分之情,生动而细腻;异:《蝶恋花》侧面描写,借“霜风吹乱的鬓影”这一具有女子性别特征的意象传离别之情,生动而富有意蕴,给这场离别添了一份沧桑与凄苦;《雨霖铃》正面描写,以“泪眼相对”的面部特写,把离别的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蝶恋花》有相互倾吐的离别话语,话别满是离愁,令人心碎,难以忍听;《雨霖铃》别时诉无语,泣无声,但却无声胜有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
词是我们国家文学历史上一种比较特殊的诗体,在唐代的时候兴起,经过了唐代的发展,宋代的时候已经非常的繁荣了。
历史上有很多宋词家,写作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首词是婉约风格的,柳永也是婉约风格的一个代表。
下面是为你了“《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柳永的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练习一:
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
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3.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答: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
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它好在:第一,虚景实写,词人设想出次日酒醒时的时间(晓)、地点(杨柳岸)和特定环境氛围(寒风残月),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的古量孤零心境。
第二,意象选择,词人选择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个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词人请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耐人寻味。
5、《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答:《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
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表达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7、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寓情于景,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渲染烘托气氛,表达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
阅读练习二:
(1)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3分)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4分)
(3)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
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
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3分)
(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5)《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
(1)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分析略。
(2)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分难舍(依依惜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3)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用景来烘托离情之愁之苦。
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着意染之。
(4)解析:寒蝉凄切,点明节令深秋,蝉而寒,鸣音凄切,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气氛,为下文伤别张本,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对长亭晚,交代时间、地点;骤雨,描写天气;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极力渲染悲凉之境。
答案: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为下文写离别的场面作铺垫。
(5)解析:在这首词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显是词眼所在。
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答案:词眼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它最能体现词的主旨,高度凝练,极富有概括性。
阅读练习三:
1.柳永的这首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是。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和来展现这种情感。
(3分)
答:伤离别、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2.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两种典型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冷落清秋节的景物的描写,来寄寓自己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
②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既描写眼前离别时的景象,又想象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结合写出离愁的难以排遣。
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诀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
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
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
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
全词由别时眼前景入题。
起三句,点明了时地景物,以暮色苍苍,蝉声凄切来烘托分别
的凄然心境。
都门以下五句,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
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
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
下片重笔宕开,概括离情的伤悲。
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
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
末以痴情语挽结,情人不在,良辰美景、无限风情统归枉然,情意何等执着。
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