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等基本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学习进而学会学习呢?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学生学习母语,并不是站在零起点上的,课文再新,学生也能把握其中大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把学生实际能力估计得太低,一味分析讲解,在该放手时要敢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比如有的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他并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与讲解,而是把要掌握的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予以完成。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深入钻研,问题是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内容应该涵盖了整个语段,并且要做到抓住重点。
学生要顺利完成这三个语句训练,就必须进行深入阅读,对语段做到真正理解。
一旦学生能够完成练习,也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教师已没有必要再多做解释分析了。
事实证明,教师的这种“大胆放手”是成功的,没有任何分析
讲解,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同样掌握了学习内容。
这种以学生实践替代教师讲解的方法,既能节省时间,也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过多”的弊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这种以训练替代讲解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一般只适宜用于那些篇幅相对较短、内容相对浅显的非重点语段。
另外,对于所设计的练习,也要求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变通,要有一定的概括性,要做到必须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不能仅仅停留在“找一找、填一填”的机械操作层面上。
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提问就精心设计,注重重点
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总领全文,教会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内容,同时问题应具有较大思维容量的问题,不能拘泥于答案的唯一性。
如果教师一味把问题落实到具体的语句训练上,只会把课文肢解成琐碎的语段分析,这无益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
比如在小组到描写人物的文章时,在设计问题时你可以这样提问:“你觉得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那儿看出来的,说说理由”。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它贯穿了整篇课文,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站在较高的层面去把握人物特征,然后再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相关的内容进行深一层次的理解,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告诉学生,要学习一篇文章,就应该比较全面地去思考,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除了找出内容之外,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来”,也就是
要求学生能够说明“为什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主人公具有这样的品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真正动脑去想、去发现、去感悟,同时学生还要考虑如何要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这更增加了思维的容量。
这样的问题是真正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之上的。
学生基础不同,其感悟可能有多有少,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学生所有的感悟结果都是他们自己思考出来的,都是他们主动学习的收获。
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这样的问题也最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热情,最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加强朗读的训练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书面语言的学习更需要通过“读”来加深理解。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课文语言读进去了,把情感读出来了,也就把课文学好了。
学会了读,在很大程度上就等于学会了学习。
因此,语文课上朗读是不可缺少的。
课上什么都可以挤掉,就是不能把读书的时间挤掉,语文课上的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途径。
学生朗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年龄不同,其指导方式也不同。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文内容相对短小简单,多读几遍,学生就能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但高年级的文章相对较长,不可能反复通读课文,因为这样教学时间不允许,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而抓住重点语段进行朗读,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中阅读的目的。
语文课中阅读时一般以“读通——读熟——品读——诵读”的
朗读训练模式,步步深入,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深入领会课文内容:一读,读通课文,大致了解主要内容;二读,读熟课文,把握文章重点;三读,感悟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读,读出对学生的赞叹之情。
这一朗读训练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从字面到内涵,逐步引导学生用心灵领会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用自己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最终做到了“不仅读准、读出字的音,同时读出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算是成功的。
同时这一过程也让学生真正懂得了,“读”其实就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知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是必要的,但这个“讲”不单指“讲解分析”,更多的是“引导”。
在课上,并不是“教师讲得越多,学生收获就越大”,而是应该讲得精,要讲在点子上,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一定要有针对性。
当然,“有针对性”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很难说清楚到底怎样才算是抓住了关键,但有一点很清楚,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课文,把握课文要点,其次要关注课堂生成,及时了解学生所碰到问题的根子到底是在哪个地方。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前知性要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有针对性。
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文章内涵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训练,重要的是引导
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真正去感悟和体验充盈于文章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是小学生最为欠缺的一个方面。
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有必要在这方面给学生作更多的示范。
要引导学生在分析课文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注意挖掘蕴含于文中的真谛。
这是一个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要达到这个层次,它要求学生必须穿透文字,渗透到文章深处,从更深的层次上进行思考。
但是实践证明,学生是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多数是能达到的。
教师的这个挖掘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当他拿到一篇新文章时,也许会在有意无意中尝试着去感悟更深的内涵,而这正是我们所要的。
总之,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归于教师的引导。
教师应跳出课上“唯讲唯练”的误区,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发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主动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