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PPT课件
2024版《软件工程介绍》PPT课件
![2024版《软件工程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aa53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4.png)
《软件工程介绍》PPT课件CONTENTS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开发过程模型•需求分析与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测试与质量保证•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软件工程概述01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
发展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的软件危机开始,软件工程逐渐受到重视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主要里程碑包括瀑布模型、螺旋模型、敏捷开发等方法和理念的出现,以及CMMI等评估标准的制定。
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用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
原则模块化、抽象化、信息隐藏、局部化、一致性、完整性、可验证性等。
关注点关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各个阶段。
软件工程重要性提高软件质量通过规范化的开发流程和管理方法,减少软件缺陷,提高软件质量。
降低开发成本通过复用已有的软件组件和开发经验,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
增强软件可维护性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良好的文档支持,方便软件的后期维护和升级。
适应需求变化通过灵活的开发方法和工具支持,快速响应和适应需求变化。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02线性顺序瀑布模型按照线性顺序进行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阶段。
严格阶段划分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相应的评审和验证活动,确保阶段间的正确过渡。
易于管理瀑布模型提供了清晰的开发计划和进度安排,便于项目管理和资源分配。
瀑布模型030201螺旋模型采用迭代方式进行软件开发,每个迭代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活动。
螺旋模型强调风险管理,通过不断评估和调整项目计划来降低风险。
螺旋模型允许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需求和目标,提高了项目的适应性。
迭代开发风险驱动灵活性强螺旋模型03快速响应变化敏捷开发能够迅速响应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和开发策略。
软件工程PPT课件
![软件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2f520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5.png)
02
需求分析的方法包括功能分析 、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等。
03
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关注需求 的可实现性和可验证性,以确 保开发的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 需求。
需求规格说明
01
需求规格说明是软件需求工程的重要输出,它详细描述了软件 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02
需求规格说明应该清晰、准确、完整,并且易于理解和验证。
软件架构的重要性
软件架构决定了软件系统的性能、 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 关键特性,是软件设计过程中最 重要的环节之一。
常见的软件架构
常见的软件架构包括单体应用架 构、微服务架构、服务导向架构 等,不同的架构适用于不同的应 用场景。
数据设计
数据设计概述
数据设计是指对软件系统中的 数据进行规划、组织、存储和
06
软件维护工程
软件维护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软件维护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环节,涉及对已交付软件产品的修改、完善和优化。
详细描述
软件维护是指在软件交付后,为了改正错误、改进性能或其他目的,对软件进行的修改活动。根据维护活动的内 容和性质,软件维护可分为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软件维护的过程
管理的方法和过程。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设计的核心, 包括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 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等。
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数据设计的关键环节 ,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介质、存 储方式和存储容量等因素。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数据设计的重要考 虑因素,包括数据的加密、备
份、恢复和访问控制等。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概述
需求规格说明
将收集到的需求整理成文档,明确软件的功能、性能、安全 性等要求。
软件工程课件(全)
![软件工程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c2bbc2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e.png)
03
识别项目中的关键路径,确保项目按计划进 行
04
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应对项目变更和不确定 性
风险管理策略制定
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风险, 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资源风险等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和措施,如风险规避、减 轻、转移和接受等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 度,制定风险优先级列表
监控风险状态,及时调整 风险管理计划
质量改进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优化性能、增强安全性等。
经验教训总结
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经 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06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项目计划制定与监控
0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范围 、时间表、资源需求、成本估算等
02 设立项目里程碑,对项目进度进行阶段性监 控
开发方向。
持续集成和测试
03
迭代增量模型强调持续集成和测试的重要性,以确保每个迭代
周期都能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03
需求分析与管理
需求获取与整理
确定需求来源
与客户、利益相关者、业务领 域专家等进行沟通,收集原始
需求。
需求分类
将收集到的需求按照功能、性 能、安全、易用性等方面进行 分类。
需求筛选
去除重复、模糊、不切实际的 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 行性。
处理变更请求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变更请求,并 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跟踪和验证变更
对实施的变更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变更的 正确性和完整性。
04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架构设计
分层架构
将系统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实现高内聚、 低耦合的设计。
软件工程PPT优秀课件
![软件工程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c2dcdb6edb6f1afe001fbf.png)
和Ada – Windows应用开发可用C++、Object Pascal – Web应用的开发可用Java、C#
– 结构(记录)
– 指针 – 集合 – 枚举
int I; int *p=&i; 指针变量p
3 变量i
– 联合(变体记录)
– 程序员定义的其它数据类型(定制类型)
• 数据类型的概念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几乎都有,目的是实现信息
的隐蔽,将程序员不必了解的细节都封装在数据类型中
– 例如使用浮点数类型时,可不必了解浮点数在CPU中如何表示, 如何完成运算,只需了解其数学特性即可
• 三种控制结构:
条
顺
件
真
假
P
序
A
结
选 择
构
结A
B
构
B
重
复 结
假 P
构
真
A
由一组顺序执行 的计算操作(或语 句)组成
由一个条件(P)和两 个供选择的操作(或语 句)A和B组成
由一个条件(P)和一 个供重复执行的操作 (或语句)A组成
10
例:C语言的9种控制语句
• If ( P ) A ; else B 实现条件选择结构
• 目的:克服汇编语言的缺陷,提高 编程和维护的效率
• 特点:
–接近人们日常使用的自然语言 (主要是英语)容易理解、记忆 和使用
–可在不同计算机上通用
–对使用的符号、词汇、语法和语 义等各种语言成分都有严格规定
软件工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软件工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1c1546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a.png)
目录 CONTENTS
• 软件工程概述 • 软件开发过程与方法 • 需求分析与管理 • 系统设计与实现 • 测试与质量保证 •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 软件维护与演化 • 新兴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01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定义与发展
软件工程的定义
软件工程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 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它涵盖了从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 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
01
风险识别
通过项目分析、经验借鉴等方法 ,识别潜在的项目风险。
03
风险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 的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
减轻、风险转移等。
02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 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
04
风险监控
定期监控项目风险状况,及时调 整风险管理策略,确保项目顺利
进行。
07
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
螺旋引入风险分析,采用迭代方式逐步开发
和完善软件。
原型模型
03
快速构建软件原型,通过用户反馈不断修改和完善原型,最终
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
01
Scrum
一种轻量级的敏捷开发框架,强 调跨职能团队、迭代开发和持续 反馈。
02
极限编程(XP)
收集需求信息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原型评估等方法,收集详细的 需求信息。
整理需求文档
对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形成初 步的需求文档。
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
明确编写目的
阐述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标、范围和读者对象。
详细描述功能需求
采用用例图、流程图等方式,详细描述每个功能 的需求,包括输入、输出、处理逻辑等。
软件工程课程ppt课件
![软件工程课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378d3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1.png)
如Microsoft Project、JIRA等,用于项目计划制定、 任务跟踪和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与沟通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建立高效协作机制,提 高团队整体效能。
沟通技巧
倾听、表达清晰、及时 反馈等,促进团队成员 之间的有效沟通。
协作工具
如Git、GitHub、 Confluence等,支持版 本控制、代码托管和团 队协作。
软件工程课程ppt课 件
目录
• 软件工程概述 • 软件需求分析 • 软件设计 • 软件开发 •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 软件维护与演化 • 软件工程管理与实践
01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的软件危机开始,软件工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经历了瀑布模 型、螺旋模型、敏捷开发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和方法。
阐述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概念、原 理和实践,以及如何通过持续集成和 持续交付来加速软件的演化过程并提 高软件的质量。
07
软件工程管理与实践
项目管理方法与工具
传统项目管理方法
包括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等,强调项目计划、进度控 制和风险管理。
敏捷项目管理方法
如Scrum、Kanban等,注重快速响应变化、持续集 成和交付。
兼容性测试
测试软件在不同硬件、操 作系统、浏览器等环境下 的兼容性。
自动化测试
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软件 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准 确性。
缺陷管理与跟踪
缺陷记录
详细记录缺陷信息,包括缺陷描述、重现 步骤、严重程度等。
缺陷分析
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缺陷产生的原 因和规律。
软件工程培训课件(PPT)
![软件工程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aefa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6.png)
编码效率技巧:在保证代 码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尽 可能提高编码效率,减少 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单元测试的方法与工具
测试用例设 计
执行测试流 程
测试工具选 择
测试结果分 析和报告
集成测试的方法与工具
测试方法:自 下而上、自上
而下
测试工具: JUnit、
Te s t N G 、 Selenium等
测试目的:检 测模块之间的 接口是否正确
方法:采用版本控制、变更 控制、状态报告等手段进行
管理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软件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风险识别:识别潜在的风险和 问题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大小和 影响
风险应对:制定应对策略和措 施
风险监控:持续监控风险的变 化和进展
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目的:确保软件产品的完整 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范围:包括文档、程序、数 据等所有软件工程产品
定义:软件配置管理是一种 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 术
质量控制:通过测试、统计等方 法,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进 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 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质量保证:通过一系列的质量保 证活动,如代码审查、测试、文 档编写等,确保软件质量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工具和技术:使用一些工具和技 术来辅助软件质量管理,如代码 审查工具、测试工具、项目管理 工具等。
编写要求:清晰明了,易于理解,方便查阅,及时更新
编写目的:方便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使用和维护系统
06
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项目计划与进度安排
定义项目目标和范围 确定关键路径和里程碑 分配资源和工作任务 监控和控制项目进度
2024年度软件工程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软件工程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fb10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f.png)
2024/3/24
40
遗留系统现代化改造
遗留系统分析
分析遗留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性能等问题。
现代化改造策略
制定针对遗留系统的现代化改造策略,如重 构、替换或集成等。
改造实施与测试
实施改造策略,并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测试 以确保其正确性。
2024/3/24
版本迁移与数据迁移
将旧版本的数据迁移到新版本,确保数据的 完整性和一致性。
。
评审测试用例
组织相关人员对测试用例进行 评审,确保测试用例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
执行测试用例
按照测试用例的步骤和预期结 果,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
结果。
缺陷管理
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记录、跟踪 和修复,确保软件质量。
2024/3/24
25
缺陷跟踪与修复
缺陷记录
详细记录缺陷的描述、重现步 骤、严重程度等信息。
同时引入了风险管理机制。
螺旋模型的主要阶段包括:制 定计划、风险分析、工程实施
和客户评估。
2024/3/24
螺旋模型的优点在于其强调风 险分析和迭代开发,能够及时 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项目风 险。
螺旋模型的缺点在于其需要较 高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且可能因为过度关注风险而 忽略其他重要因素。
11
控。
2024/3/24
评估变更影响
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 分析变更对系统范围、 进度和成本等方面的影
响。
处理变更请求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 接受变更请求,并与相
关干系人进行沟通。
17
更新文档和计划
将批准的变更请求更新 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 并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
安排。
04 系统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完整PPT课件
![软件工程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ea63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f.png)
2021/3/9
10
④局部化。要求在一个物理模块内集中逻辑上相互关联 的计算资源,保证模块间具有松散的耦合关系,模块 内部有较强的内聚性,这有助于控制解的复杂性。
⑤确定性。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概念的表达应是确定的、 无歧义且规范的。
⑥一致性。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整个软件系统的各 模块应使用已知的概念,内外部接口应保持一致,系 统规格说明与系统行为应保持一致。
2021/3/9
14
2. 需求分析方法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有:
①结构化分析方法。 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2021/3/9
15
2.2结构化分析方法
(1)关于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是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 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
3. 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和数据)
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 的。
2021/3/9
24
4. 模块独立性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 和其他模块之间的接口很简单。
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来衡量,这 两个标准分别称为耦合性和内聚性。藕合衡量不 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 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间结合的紧密 程度。
⑦完备性。软件系统不丢失任何重要成分,完全实现系 统所需的功能。
⑧可验证性。开发大型软件系统需要对系统自顶向下, 逐层分解。系统分解应遵循容易检查、测评、评审的 原则,以确保系统的正确性。
2021/3/9
11
1.5软件开发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1.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开发工具是指可以用来帮助开发,测试、分 析、维护其他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资料,实现软 件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类程序。 软件工具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工具、设计工具、编 码工具、确认工具、维护工具等。
软件工程讲义软件工程电子书ppt课件
![软件工程讲义软件工程电子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2e5f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d.png)
12/360
1.2 软件工程学
• 为什么要引入软件过程?(1/2)
– 软件工作的范围
扩展到
只考虑 编写程序
涉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
– 软件的开发风险(规模、周期、复杂度)
36/360
2.2 需求分析的任务
• What(1/3)
– 需求:主要是在产品构建之前确定的系统必 须符合的条件或具备的功能,它们是关于系 统将要完成什么工作的一段描述语句,它们 必须经过所有相关人员的认可,其目的是彻 底地解决客户的问题。
– 需求文档
• 一组需求的集合 • 用户需求文档、系统需求文档和软件规约文档
户和维护用户信息等功能 – 管理购物车 – 实现结帐处理 – 查询订货情况 – 统计销售记录
26/360
案例-在线宠物商店(2/3)
• 问题(1/2):
– 从何开始? – 采用什么技术? – 需要多少时间? – 需要多少人?哪些角色?能否并行、协作地开发?
人力应该如何高效率的投入? – 开发计划? – 直接编码? – 需求? – 设计方案和模型? – 人机交互的界面? – 功能优先级?
27/360
案例-在线宠物商店(3/3)
• 问题(2/2):
– 开发风险? – 可扩展性? – 复用? – 设计模式? – 编码规范? – 需求变更? – 测试? – 开发过程? – 软件度量? – 最后期限?
28/360
Chapter 2 软件计划
• 2.1 软件问题定义及可行性研究 • 2.2 需求分析的任务 • 2.3 需求分析步骤 • 2.4 实体-关系图 • 2.5 数据流图 • 2.6 状态转换图 • 2.7 数据字典 • 2.8 需求分析的其他图形工具 • 2.9软件计划阶段文档
《软件工程》PPT课件
![《软件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e21f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f.png)
设计方法
E-R图、范式化、反范式化等
优化策略
索引优化、查询优化、存储优化等
04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测试策略与计划制定
确定测试目标
明确测试的目的和范围,确保测试工作有针对 性。
制定测试计划
根据测试目标,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 试资源、时间表、风险管理等。
选择测试方法
根据软件特点和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 盒测试等。
《软件工程》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软件需求分析 • 软件设计与开发 •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 软件维护与演化 • 软件工程管理与实践
01
引言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定义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 维护和管理的科学,旨在通过系统方 法、工具和技术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 率和质量。
软件工程的目标
B
C
D
持续改进与优化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持续改进和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和方法。
迭代开发与交付
通过短周期的迭代开发和交付,不断收集 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方向和开发计划。
THANKS
感谢观看
回归测试
02
03
缺陷分析
在修复缺陷后,进行回归测试以 验证修复效果,确保软件质量得 到提升。
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缺陷 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为改进软件 开发过程提供依据。
质量保证措施
代码审查 通过代码审查,检查代码是否符合编码
规范和设计要求,提高代码质量。
质量度量与监控 建立质量度量体系,对软件质量进行 度量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给定成本和时间内,设计、实现和 维护软件系统。同时,软件工程也致 力于开发高质量、高可靠性和易于维 护的软件产品。
软件工程课件(全)最新精选ppt课件
![软件工程课件(全)最新精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756e801ed9ad51f11df22f.png)
第1章 1.1软件与软件危机
1.1.3 软件危机
2. 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
(1)忽视软件开发前期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工作。 (2)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计划很难制定。 (3)开发过程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的方法论指导。 (4)忽视与用户、开发组成员间的及时有效的沟通。 (5)文档资料不规范或不准确。导致开发者失去工作的基础,管理者失去管理的依据。 (6)没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1章 1.1软件与软件危机
1.1.3 软件危机
3. 软件危机解决途径
要解决软件危机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好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 (2)使用好的软件开发工具,提高软件生产率。 (3)有良好的组织、严密的管理,各方面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好的方法和工具),也要有组织管理措施。软件工 程正是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
第1章 1.4软件开发模型
1.4.5 螺旋模型
第1章 1.4软件开发模型
1.4.5 螺旋模型
第1章 1.5软件开发方法
1.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又称传统方法、生存周期法、面向过程的方法、面向功能的方法、面向数据 流的方法。 所谓结构化分析,就是根据分解与抽象的原则,按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流程,用数据流 图来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从而完成需求分析。 所谓结构化设计,就是根据模块独立性准则、软件结构准则,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的 体系结构,用软件结构图来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实现系统的总体设计。 所谓结构化程序设计,就是根据结构程序设计原理,将每个模块的功能用相应的标准控 制结构表示出来,从而实现详细设计。
第1章 1.2软件工程
1.2.1 软件工程的定义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uvv
解
V
U to V Write V
(1)
(2)
中心加工分支的分解
MT
e
p
c,p
r
r
u,w
Q
P
R
4.5.3 事务分析设计方法
任何情况下都可使用变 换分析方法设计软件结构, 但如数据流具有明显的事务 特点时(有一个明显的事务 中),以采用事务分析方法为 宜。
事务分析设计方法步骤:
(1)在DFD上确定事务中心、接收 部分和发送部分。
输出边界:从物理输出端开始,一步步的向系统 内移动,同样可以找到逻辑输出(离物理输出最 远,而仍被看作系统的输出的那个数据流)。
主加工:逻辑输入与逻辑输出之间的部分。
变换中心
A aB bC
输入 部分
Dd E e
W
c P
r pR
w
输出 部分
Q u U vV
变换分析设计方法步骤:
(2)第一级分解(建立初始SC框
传入 变换 传出
T
事务中心
4.5.2 变换分析设计方法
(1)区分输入、变换中心、输出部分,在 DFD 上标明分界线。
输入边界:从物理输入端开始,一步步的向系统 内移动,直到某个数据流不能被看作是系统的输 入为止,则这个数据流的前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 的逻辑输入(离物理输入最远,而仍被看作系统 的输入的那个数据流)。
判定位置违反了作用范围/控制范围原则
判定的作用 TOP
范围有一部
分(模块C) 越出了判定
A
B
所在模块G的
控制范围
CD
GD
BC E
条件
G 判定
符合作用范围/控制范围原则
,但判定位置太高 TOP
条件 判定
AB
TOP B C C D
TOP B D G E G
符合作用范围/控制范围原则 ,判定位置适中
(2)画出SC框架,把DFD上的三部分 分别映射为事务控制模块、接收 模块和动作发送模块。
(3)分解细化接收分支和发送分支, 完成初始SC。
事务型DFD的划分
事务 接收 中心 传入 变换 部分
T
传出
发 送 部 分
事务型SC的上层结构 (1)
事务控制
顶层
接收 发送 第一层
事务型SC的上层结构 (2)
(5) 模块大小适中
模块过大:可理解程度下降
模块过小:开销大于有效操作 系统接口复杂
(6)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性
接口传递信息应简单 且和模块功能一致。
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
第四章 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4·2 软件的设计基础 4·3 模块的独立性 4·4 结构设计中的图形工具 4·5 概要设计的方法 4·6 详细设计的描述方法 4·7 《软件设计说明书》 4·8 本章重点
4.5 概要设计的方法
结构化设计方法(SD) 国际上应用最广,技术上比较完善
TOP
BC
A
B
条件 判定
B DG C D
EG
符合作用范围/控制范围的理 想判定位置
TOP
AB
DECD来自条件 判定DG
EG
修改模块结构方法:
(1)将包含条件判定的模块合并到它的调 用模块中,使判定处于较高位置。
(2)将接受判定影响的模块下移到控制范 围内。
(3) 增加模块的重用性
(4) 减少高扇出,争取高扇入
指受该模块内一个条件判定影响的所有 模块的集合。
两者区别: 控制域是从结构方面考虑的作用域是
从功能方面考虑的。
模块的作用范围和控制范围
M AG BC
模块A的作用范围:
A、 B、C、 D、E、F
DEF
:条件判定
作用范围/控制范围原则:
把一个条件判定的作用范 围限制在判定所在模块的控制 范围之内。
(作用域是控制域的子集)
输入
主加工
输出
汇款单 格式 检查
物理输入
合格的 汇款单
计算 核准后的 打印 收 汇率 汇款单 收据 据
物理输出
型
特点: 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分离成一串发
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活动路径,并根据输 入的值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径。
分房 处理
住户要求 检查 合法性
调房单
调房 处理
活动 路径
事务中心
退房 处理
大型系统DFD中,变换型和事 务型往往共存:
将初始SC根据模块独立性原则进行 精化,对模块进行合并、分解修改、调 整,得到高内聚、低耦合模块,得到 易于实现、易于测试和易于维护的软 件结构,产生设计文档的最终SC。
改进软件结构的指导原则
(1)模块功能的完善化 (2)消除重复功能 (3)作用范围应在控制范围内 (4)减少高扇出争取高扇入 (5)模块大小适中 (6)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性 (7)模块功能可预测
事务控制 事务 发送 分析
N-S图
动作分支的典型结构
处理层
P
事务层 T 1 T 2
Ti
操作层 A 1 A 2 A 3 A j
细节层 D 1 D 2
Dk
练习:从下DFD导出初始SC
C1
c1 c2
D
d eG
h
b1 b2C2 c3 E g J k K
B
b
C3
b3
fF j
l
L
A
m
a
4.5.4 设计优化
架)
设计顶层和第一层模块
第一级分解后的SC
传送信息
MC
顶层
c,e c,e u,w u,w
MA
MT
ME 第一层
第一级分解后的SC(另一种画法)
MC
pr
u,w
c
e
e c,p r
w
w,u
MA1 MA2 Q P R ME1 ME2
变换分析设计方法步骤:
(3)第二级分解(分解SC各分支) 自顶向下分解,设计出每个分 支的中、下层模块
(1) 模块功能的完善化
完整的模块应包括三部分: (1)执行规定功能部分 (2)出错处理部分 (3)需返回给调用者数据时,
返回是否正确结束标志。
(2)消除重复功能
A
B
CC
A′ B′
改进前
C 改进后
(3) 作用范围在控制范围内
模块的控制范围(控制域) : 包括模块本身和其下属模块的集合。
模块的作用范围(作用域):
c,e
输 入
c MA e
分 支 的 分
C
b
B
E
d
D
解a
(1)
A
c,e
输 入
MA
c
e
分
Get C
Get E
支 的 分
b
Get B
c b
B to C
d
Read D
e d
D to E
解a a b
(2) Read D A to B
w,u
w,u
ME
ME
输
出w
uw
u
分 支W
U Write W Put U
的 分
的系统设计方法。
结构化设计方法(SD)是以数据流图
为基础的,它定义了把数据流图变换成 软件结构的不同映射方法,所以这种方 法也称为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4.5 概要设计的方法
面向数据流设计方法的任务:
映射
DFD
软件系统的结构
软件系统
软件结构的
逻辑模型
初始结构描述
型
特点:
具有较明显的输入、变换(或称主加工) 和输出界面的数据流图,即该类数据流图可 明显的分为输入、主加工和输出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