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注射护理

使用两次
使用六次
三、胰岛素的储存及不良反应
胰岛素的储存注意事项有哪些?
未拆封
已拆封
保存 冰箱冷藏,温度在2~8℃。不需冷藏,保存在室温 方式 初次使用之前需在室温 (28 ℃以下),避免日晒。
回温后使用。
保存 可保存直到包裝盒上打 开封后4周内。
期限 印的保存期限为止。
-
切勿冷冻胰岛素!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 的物质
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主要内容
• 一、注射部位 • 二、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 三、胰岛素的储存及不良反应
一、注射部位
1 注射部位选择 2 注射部位轮换 3 操作前检查
1.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手壁
腹部
大腿
臀部
2.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
注射部位的左右轮换
胰岛素人体胰腺人体胰腺bb细胞分泌的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一种蛋白质激素体内体内唯一唯一能降低血糖能降低血糖的物质的物质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三胰岛素的储存及不良反应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轮换操作前检查腹部臀部大腿1
胰岛素注射的护理
胰岛素
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 一种蛋白质激素
注意不要按摩、不要揉。 胰岛素剂量
④胰岛素漏出 腹部
注意不要按摩、不要揉。 注射时要捏起局部皮肤,垂直或者是倾斜45度进针。
⑤ 针 管 堵 塞 6、注射针头一次一换
1 注射前,升温; 4、局部反应:皮下组织增生、硬结、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大;
⑥ 对 护 士 的 危 害 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 用酒精棉签将橡皮膜消毒 二、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胰岛素的储存及不良反应 1 注射前,升温; 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不需冷藏,保存在室温(28 ℃以下),避免日晒。 二、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4 定期轮换注射部位;
考点09 血糖调节-2020-2021学年高二《高中生物》11月刊(同步课堂必刷题)(解析版)

考点09 血糖调节一、单选题1.(2020·湖北期中)下列有关血糖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取有活性的胰岛素B.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从而为细胞提供能量C.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被破坏,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D.糖尿病人与正常人相比,肾小管腔内液体渗透压降低,所以排尿量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素是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原理是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糖糖。
胰腺中还存在外分泌部,可以产生胰蛋白酶。
【详解】A、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新鲜的胰腺研磨液中含有胰蛋白酶,会分解胰岛素,A错误;B、葡萄糖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氧化分解,场所是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B错误;C、胰岛可以直接感知血糖含量的变化,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故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被破坏,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C正确;D、糖尿病人由于血糖高,肾小管腔内液体渗透压升高,导致重吸收水分减少,排尿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2.(2020·福建福州·期中)某研究小组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分别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0.9g/L)均分三组,编号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仅进行A、B组实验即可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存在升高血糖的作用B.实验过程中,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比胰高血糖素明显C.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关系D.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由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答案】C【解析】【分析】1、从图示可看出,该实验设计了3组,C组为对照组,A、B组为实验组。
2、每组所注射的物质不同,A组注射的是肾上腺素溶液,B组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溶液,二者都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胰岛素

胰岛素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胰岛素英文名称:insulin定义:胰腺朗格汉斯小岛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
由A、B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
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对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有促进合成的作用。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和超强抗氧化剂如(注射用硫辛酸、口服虾青素等)有望出现较长时间的蜜月期,胰岛素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
目录简介显微镜下的胰岛 beta 细胞〖化学本质〗蛋白质〖分子式〗C257 H383 N65 O77 S6〖分子量〗5807.69〖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熔点〗233℃(分解)〖比旋度〗-64°±8°(C=2,0.003mol/L NaOH)〖溶解性〗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矿酸(无机酸)或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酸碱性〗两性,等电点pI5.35-5.45〖英文缩写〗INS.发现过程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
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
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主治直至80年代初,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
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
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抵抗指的是正常量的胰岛素起不到正常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也就是体内对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产生了抗体,体内组织对于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
体内分泌的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我们吃进的食物经过消化分解变成葡萄糖,当血糖升高的肘候,胰腺就开始分泌胰岛素素进人血液,将血糖很快降低到正常范围。
对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来说,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所以同样的胰岛素却无法产生降血糖的效,因此就形成了高血糖、糖尿病。
对于这种患者,单纯地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有时效果不是很好。
胰岛素抵抗不但是2型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之一,它还与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黏稠度高、血脂代谢异常有关,是动脉硬化的病理基础。
严重的动脉硬化可以形成局部的狭窄,动脉血管壁上可以有脂质形成的斑块或钙化的斑块。
在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如果斑块破裂,则可以急剧地堵塞血管,这就造威了心脑或下肢等血管的梗死。
血管梗死就是由于血管堵塞造成该血管供血的组织坏死。
这种事件发生在心脏,就是心肌梗死:发生在脑组织就是脑梗死。
严重的要害部位的急性血管梗死可以致命或致残。
蓝精灵13:23:04胰岛素生理作用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调节糖代谢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
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
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2)通过共价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血糖与胰岛素的关系基础试题

以下是一份关于血糖与胰岛素关系的基础试题:
1.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 细胞中合成。
A. 对
B. 错
2.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A. 对
B. 错
3. 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A. 对
B. 错
4. 以下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 细胞中合成。
B.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C. 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D. 血糖调节的过程是简单的过程,不需要多种激素的参与。
5. 当人体进行运动时,会出现血糖下降的情况,此时:
A. 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B. 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C.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都会减少
6. 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会出现血糖下降的情况,此时:
A. 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B. 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C.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都会减少
7. 关于糖尿病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一定比正常人少。
B. 糖尿病患者一定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C. 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有效管理。
D.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胰岛素剂量设置基本方法课件

VS
详细描述
饮食和运动是影响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运动强度都 会影响血糖水平的波动。忽视这些因素可 能导致胰岛素剂量设置不准确,从而影响 血糖控制效果。因此,在设置胰岛素剂量 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误区三:不重视血糖监测和记录
总结词
血糖监测和记录是调整胰岛素剂量的重要依 据,不重视这些可能导致胰岛素剂量设置不 合理。
注意事项
使用胰岛素时应避免注射到皮 下脂肪层,避免在同一部位反
复注射。
02
胰岛素剂量设置的基本原则
剂量设置的目标
控制血糖水平
通过合理设置胰岛素剂量,将血糖水 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和 低血糖的发生。
减少并发症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胰岛素剂量设置,使患者 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因糖尿病 引起的身体不适合成
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抑制其分解,为身体提供能量。
03
促进神经细胞和视网膜发育
胰岛素对于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胰岛素的种类和特点
01
02
03
人胰岛素
由人体胰腺提取的胰岛素, 纯度高,但生产量有限。
重组人胰岛素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 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 的胰岛素相似。
年轻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较好的胰岛 功能,胰岛素剂量设置相对较低。
对于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初始基 础胰岛素剂量通常为每天每公斤体重 0.5-1.0单位,餐时胰岛素剂量根据 餐后血糖水平调整。
在初始剂量设置时,应考虑患者的体 重、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因 素,以制定个性化的剂量方案。
对于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初始胰 岛素剂量设置应相对较低,并逐渐调 整至最佳剂量。
胰岛素皮下注射小讲课

预防并发症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及时注射 胰岛素有助于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通常选择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 侧等部位进行注射,避免在有疤痕 、炎症、皮肤皱褶等部位注射。
消毒皮肤
注射前要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防 止感染。
注射后出现硬结或红肿也是胰岛素皮下注射中常见的问题,可能由感染、过敏反 应或注射不当等原因引起。
详细描述
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个问题,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注射部位的皮肤清洁干 燥;避免在有硬结或红肿的部位进行注射;每次注射前检查针头是否完好无损; 以及在出现硬结或红肿时适当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消散。
正确抽取胰岛素
使用专用的胰岛素注射器,按照医 生或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抽取胰岛 素。
注射技巧
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包括注射角度 、深度和速度等,确保胰岛素能够顺 利进入皮下组织。
定期更换注射部位
避免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注射,以减 少皮下硬结和脂肪萎缩的风险。
注意观察过敏反应
注射胰岛素后要观察是否有过敏反 应,如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正确保存和携带胰岛素
正确保存
未使用的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冷藏室中,避免冷冻和直射阳光。使用中 的胰岛素可放在室温下保存,但不应超过30℃。
正确携带
外出时,应将胰岛素放在保温袋中,并保持温度。避免将胰岛素暴露在高温或 低温环境中,以免影响其药效。
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就诊
注射胰岛素后,应定期就诊,与 医生沟通治疗效果和自我管理情 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
胰岛素保存护理课件

02
提前计划
在出差或旅游前,应提前了解住宿地或目的地的胰岛 素保存条件,并准备必要的冷藏设备。
03
冷藏设备
携带便携式冷藏设备,如小型冷藏包或保温瓶,以确 保胰岛素在旅途中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04
避免极端温度
避免将胰岛素暴露在极端温度下,如阳光直射或直接 放在空调出风口处。
05
及时调整
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适时调整胰岛素的保存方 式和冷藏设备的使用。
。
02
胰岛素保存方法
室温保存
总结词
适用于未开封的胰岛素,室温下可保 存约1个月。
详细描述
未开封的胰岛素可以在室温下保存, 但需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室温 通常是指15-30℃,避免温度过高或 过低,以免影响胰岛素的稳定性。
冷藏保存
总结词
已开封的胰岛素应冷藏保存,温度在2-8℃之间,可保存约3 个月。
感谢聆听
胰岛素失去活性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需要在严格控制的温度 和湿度条件下保存,以保持其生物活性。
如果保存不当,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 小,都可能导致胰岛素失去活性,从而无法发挥其 应有的作用。
胰岛素失去活性后,注射后无法起到降低血糖的作 用,影响治疗效果。
注射后出现不适反应
02
01
03
如果胰岛素保存不当,注射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反 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瘙痒等。
此外,如果胰岛素保存 不当,还可能引发感染 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 果。
综上所述,胰岛素的保 存护理非常重要,应遵 循正确的保存方法,以 确保胰岛素的生物活性 和治疗效果。
06
特殊情况下的胰岛素保存护理
出差或旅游时的保存护理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导读: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人自身会分泌,用来调节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等,糖尿病患者需要自己注射胰岛素补充。
那么,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胰岛素的作用:*1、调节糖代谢很多人都知道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但那只是表面现象。
实际上胰岛素对糖代谢的调节有五大作用: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促进葡萄糖磷酸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抵制葡萄糖的异生。
葡萄糖只有进入细胞内才能被利用,现在认为只有肝细胞膜葡萄糖可以自由通过,而其他所有细胞特别是占人体65%以上的肌肉和脂肪,葡萄糖必须借助细胞膜上的运糖载体才能进入细胞内,而胰岛素可以提高运糖载体的数量和转运速度。
血糖高时,患者往往感到全身乏力,这是由于肌肉收缩缺乏能量。
在胰岛素的作用下,餐后血糖的主要去路,就是经一系列反应后变成糖原储存起来,成为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储备。
由非糖物质像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乳酸等转变为糖原的过程叫做糖异生,异生的糖原在需要时可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补充血糖。
胰岛素对糖异生过程中的关键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血糖还是很高的原因。
*2、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对脂肪代谢有两大作用,一是促进脂肪的合成,二是抑制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
在脂肪细胞中胰岛素可以促进活化的葡萄糖进一步氧化分解,为合成脂肪酸提供原料。
胰岛素还可以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使脂肪分解速度减慢;促进脂肪组织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和脂肪酸。
酮体是脂肪酸代谢的产物,正常血液中只有少量酮体在肝脏被迅速利用,若胰岛素不足糖代谢障碍,就导致脂肪酸分解增多,大量酮体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在血液中堆积造成酮血症,严重导致酸中毒。
*3、调节蛋白质代谢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
胰岛素的生理学作用

胰岛素的生理学作用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还具有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具体而言,胰岛素的生理学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水平降低。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将其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2. 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从而使脂肪合成增加。
此外,胰岛素还能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脂肪的释放。
3. 促进蛋白质合成: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摄取氨基酸,并将其用于合成蛋白质。
它还能抑制蛋白质分解,从而维持蛋白质的平衡。
4. 维持细胞代谢:胰岛素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对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修复起到重要作用。
5. 调节其他激素分泌:胰岛素能够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如生长激素、性激素等。
总之,胰岛素在维持血糖水平、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以及细胞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迟钝,就会导致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血糖持续波动时,身体可能会发出3个“信号”,你有留意过吗?

血糖持续波动时,身体可能会发出3个“信号”,你有留意过吗?突发低血糖,你有没有经历过?我们新闻可以看到有人突然晕倒在地,摔到头颅,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缺氧、心肌缺血,甚至出现昏迷。
大多糖友都更关注自己的血糖高不高,但其实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医学上,低血糖是指健康人血糖<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
高血糖的危险是以年计算的,但是低血糖的危险是以秒计的,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身体出现低血糖的时候,机体就会启动紧急应对机制,增加升糖激素的分泌量,解除危机。
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mmol/L,<7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和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7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小于11mmol/L)。
很多糖友被确诊糖前期的时候,血糖已经升高很长一段时间了。
血糖多久测一次最好呢?不同情况因人而异,一般糖友给自己测的时候,也可以用三诺优智血糖仪给身边的家人测量一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况。
三诺优智血糖仪,符合并超越GB/T19634-2021最新国家标准和国际ISO15197:2013标准,适用于孕妇、肾透析特殊人群使用。
采用银碳电极试条,通过新型脱氢酶技术(GDH-FAD)_满足多种血样测试,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检测准确度更高。
如果日常测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则需要医院进一步完善OGTT确诊,并且要以糖友的心态去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及时控糖了。
无论处于任何阶段的人群,控糖都至关重要,非糖友可以预防糖尿病,糖友们可以预防并发症。
高血糖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但并非所有糖友都会出现典型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当身体出现3大信号时,可能你的血糖正在悄悄升高,大家重视好了!1、一吃饱就犯困我们进餐后血糖迅速升高,会导致食欲素下降,而当食欲素下降时,人会觉得昏昏欲睡。
胰岛素居家使用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是我国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多由于患者身体内胰岛素分泌出现异常而导致,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代谢功能发生紊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
据统计,全世界现已有超过4.22亿例的糖尿病患者,预计在2045年将增加到6.93亿例。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大部分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可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使用有针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也在增加。
胰岛素笔是将胰岛素和注射装置合二为一的一种外形类似钢笔的胰岛素注射装置,现常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经常出差的人、生活不规律的人和无人照顾的老年患者,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胰岛素剂量精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虽然这种给药方式获得的疗效已被证实,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患者恐针、注射部位脂肪萎缩、脂肪增生、疼痛和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其血糖控制效果。
所以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至关重要,以下为大家作简单的科普。
胰岛素是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以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保证人体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它的存在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
如果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就会增高。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是降糖治疗的关键。
怎样选择胰岛素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作用特点的差异,胰岛素又可以分为常规短效胰岛素、功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双胰岛素类似物等。
怎样选择胰岛素要结合患者的血糖特点以及个人经济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如果是为了降低空腹血糖,可以选择中效或长效的胰岛素;为了降低餐后血糖,可以选择短效或者超短效的胰岛素。
β细胞的功能

β细胞的功能
β细胞是胰腺内分泌部分β细胞群的细胞,主要功能是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由β细胞分泌。
当人体摄入食物后,尤其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血糖水平会上升,此时β细胞会感知到血糖水平的上升,进而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除了调节血糖水平,β细胞还具有其他功能。
例如,胰岛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储存,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从而维持机体的氮平衡。
此外,胰岛素还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抑制脂肪的分解,从而维持机体的脂质平衡。
如果β细胞功能受损或数量减少,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水平上升,导致糖尿病。
因此,保护β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
为了保护β细胞的功能和数量,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饮食上应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运动方面应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此外,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和控制血糖水平。
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等方法,可以保护β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总之,β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细胞之一,主要功能是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
保护β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
胰岛素的注射时间问题,你都了解吗?

胰岛素的注射时间问题,你都了解吗?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帮助血糖水平降低的激素,同时胰岛素还能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其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会在低温下发挥生物作用。
但是这种蛋白质很容易在高温下导致其结构破坏而失去生理作用。
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在人体中合成的速度主要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当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速度就会增加。
胰岛素的影响因素:生物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浆葡萄糖浓度。
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呈现两相反应。
早期快速相,门静脉中血浆胰岛素在两分钟内升到最高值之后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开始升高,会持续一小时以上。
早期快速相促使体内胰贮存的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表示胰岛素的合成。
(2)大量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研究显示蛋白质进食过多会导致氨基酸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增加。
此外精氨酸、亮氨酸等含量升高也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加,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如胃泌素、肠血管活性肽等均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4)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兴奋,也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而交感神经兴奋则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受体:胰岛素在人体中进行生物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的。
胰岛素受体存在于胰岛素起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的特定位置,只有胰岛素或含有胰岛素的胰岛素原才能与特异性受体识别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
胰岛素受体是一种糖蛋白。
生物学作用:(1)药理作用。
胰岛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他消耗性疾病。
胰岛素能够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可以合成糖原的细胞,如肝细胞、脂肪细胞等等,同时促进蛋白质、脂肪的合成。
(2)生理作用。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代谢。
首先对糖代谢,促进可以合成糖原的细胞、组织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对脂肪的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脂肪,减少脂肪的分解;对蛋白质的代谢,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合成蛋白质。
血糖调节练习题

血糖调节练习题【基础达标】1.在血糖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答案】B【解析】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的唯一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所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均为拮抗关系,A、C项错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B项正确;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在体温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D项错误。
2.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胰高血糖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才能减缓摄取血糖,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以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D正确。
3.血糖的平衡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能通过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来升高血糖浓度B.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互为拮抗关系的两种激素D.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答案】C胰岛素能够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A项错误;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B项错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作用的结果使血糖升高,二者是互为拮抗,共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口服因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D项错误。
4.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技巧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胰岛素基础知识介绍 • 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 胰岛素注射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 胰岛素自我管理教育指导
01
引言
胰岛素的重要性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THANKS
大腿外侧
适合注射中效型和长效型胰岛素。注射时要注意 大腿放松并屈曲,消毒皮肤,垂直进针,注射角 度不宜过深。
03
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
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医生 协商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
调整注射剂量
根据血糖水平,合理调整胰岛素 注射剂量,以达案调整的必要性
随着病情的进展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的变化,胰岛素剂 量可能需要调整。
不合理的胰岛素剂量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引发低血糖或 高血糖。
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患者自我管理对于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胰岛素使用技巧、规律监测血糖以及调整饮食和运动等,患者可以实现 更好的血糖控制。
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合并用药可能影响胰岛素的代 谢和作用,应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妊娠患者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增加,应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 胰岛素剂量。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避免低血糖反应,尤其是在妊娠 早期和晚期。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选用人胰岛素,避免使用动物胰 岛素。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相结合 ,以取得最佳疗效。
胰岛素自我管理技巧训练
注射技巧训练
教会患者正确的注射方法、部 位、时间等技巧,以保证胰岛
为什么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为什么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这里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一个是抑制,另一个却是促进?解答:中学阶段的解释是:升糖激素很多,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等,很多种,所以其中一种胰高血糖素可以被抑制。
胰岛素是人体惟一降血糖的激素。
其作用不能受到抑制!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其作用之一是能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变成脂肪.......胰高血糖素能调节血糖含量升高,而升血糖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血糖,这又需要胰岛素的作用.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当然其具体调节还是较复杂的.但作为中学教学本人认为只需做这样讲解就行了.胰岛素的作用是“三促进、两抑制”,促进糖原和成、血糖氧化分解、转变为非糖物质;同时还抑制非糖物质向糖类的转化;肝糖源的分解。
参考:胰岛素对高血糖素的所谓抑制,实际上并不是胰岛素的浓度升高而导致对高血糖素分泌的抑制。
胰岛素对高血糖素的抑制,是来自胰岛素分泌的时候,B细胞的工作影响了周围A细胞的兴奋造成的。
换句话说,人工补充的胰岛素没有胰岛B细胞参与工作,也就根本不抑制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
也就是说,人工补充胰岛素不会引起高血糖素分泌减弱。
高血糖素则是直接作用于B细胞,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所以它们之间是一种相生关系,也就是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而胰岛素本身并不抑制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岛素直接抑制A细胞的高血糖素分泌,但同时又因为降低了血糖浓度而刺激高血糖素的分泌。
何时体内开始增加高血糖素分泌,更取决于身体对血糖浓度底线的生理预期,我们称之为生理下限。
当血糖浓度低于这一底线的时候,高血糖素开始分泌增加。
这一生理底线不是依据是否正常或者有利于健康来确定的,而是依据人体对这一浓度底线做出的反向调节确定的。
我们这样说,是因为人体的反应不总是正确的。
血糖浓度还直接决定胰岛素的分泌水平。
血糖低的时候,胰岛素分泌开始减少;血糖高的时候,胰岛素的分泌开始增加。
胰岛素

胰岛素一、胰岛素简介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
中文名:胰岛素外文名:Insulin分子量:5807.69分子式:C257 H383 N65 O77 S6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熔点:233℃(分解)比旋度:-64°±8°(C=2,0.003mol/L NaOH)酸碱度两性,等电点pI5.35-5.45化学本质蛋白质二、发现过程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
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
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主治直至80年代初,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
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
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
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
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人们用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
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结构组成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抵抗指的是正常量的胰岛素起不到正常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也就是体内对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产生了抗体,体内组织对于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
体内分泌的胰岛素是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我们吃进的食物经过消化分解变成葡萄糖,当血糖升高的肘候,胰腺就开始分泌胰岛素素进人血液,将血糖很快降低到正常范围。
对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来说,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所以同样的胰岛素却无法产生降血糖的效,因此就形成了高血糖、糖尿病。
对于这种患者,单纯地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有时效果不是很好。
胰岛素抵抗不但是型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之一,它还与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黏稠度高、血脂代谢异常有关,是动脉硬化的病理基础。
严重的动脉硬化可以形成局部的狭窄,动脉血管壁上可以有脂质形成的斑块或钙化的斑块。
在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如果斑块破裂,则可以急剧地堵塞血管,这就造威了心脑或下肢等血管的梗死。
血管梗死就是由于血管堵塞造成该血管供血的组织坏死。
这种事件发生在心脏,就是心肌梗死:发生在脑组织就是脑梗死。
严重的要害部位的急性血管梗死可以致命或致残。
蓝精灵
胰岛素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
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
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通过共价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水平、升高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通过抑制羧激酶的合成以及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
()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
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调节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其它功能
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及三磷酸腺苷()的合成。
蓝精灵
胰岛素是现阶段控制血糖的最佳武器,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血糖,其疗效也是任
何口服降糖药所不及的,这点无须置疑.但是现在有一种叫“禾仙菇”的菌类中药非常神奇,对治疗糖尿病非常有效。
它能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并发症。
它负作用小,适合患者长期使用。
下面我们来介绍胰岛素的相关内容。
糖尿病专家贾春宝博士指出在我国临床上常用胰岛素制剂按起效的时间长短分为如下几种:
、超短效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
、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亦可以单独使用。
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应根据病情决定。
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点滴。
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可作静脉点滴。
、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选择或、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但是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合理
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是因人而异的。
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制订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一般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来选择适当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尽可能模仿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
人类小时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两部分。
基础胰岛素分泌率较低,可持续小时,主要是维持正常的空腹血糖;餐时胰岛素分泌由进餐诱发,分泌率高,持续时间短,主要是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由于大多数人每日进食次,有次餐时胰岛素分泌,所以一种比较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模式是次餐时胰岛素次基础胰岛素,即每日餐前各注射次餐前胰岛素每天注射次基础胰岛素。
对于一些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用胰岛素泵,能较好地解决一天小时内的血糖波动。
、对胰岛素存在抗药性
这里面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所用胰岛素纯度较低或具有一定的抗原性,例如动物胰岛素导致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效果降糖。
此时,可换用纯度高且无抗原性的人胰岛素。
另一种情况是机体存在胰岛素抵抗,此时可加用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使用剂量不对
胰岛素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均可导致血糖升高,后一种情况即我们常说的“苏木杰现象”,就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成高血糖。
此时,胰岛素越加量,血糖反而越高。
、没配合饮食和运动
有些患者认为,用上胰岛素以后就可以随便吃喝了。
事实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都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否则,再好的药物也是枉然。
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但要控制饮食,而且要强调进食定量定时。
定量是指每餐的量要相对固定;定时指每天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和进餐时间应相对固定。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若进食不及时,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若进食太早,则有可能发生高血糖,这对血糖控制都是不利的。
、高血糖的毒性作用
长期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分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即我们常说的高糖毒性作用。
如属于这种情况,则可大胆增加胰岛素用量,一旦糖毒性作用解除后,患者自身胰岛功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