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合集下载

理科生必收!高中化学物质分类超全汇总

理科生必收!高中化学物质分类超全汇总
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氧化铁 Fe2O3 不与水反应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 Al2O3 是两性氧 化物
III. 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是指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 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Al2O3、PbO、ZnO 等
二元酸: 硫酸 H2SO4、亚硫酸 H2SO3、碳酸 H2CO3 等
多元酸: 磷酸 H3PO4 等
③碱 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可以按碱的强 弱做出下述分类:
强碱: 氢氧化钾 KOH、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钡 Ba(OH)2 等(上 述为四大强碱)
IV.不成盐氧化物 与两性氧化物完全相对地,不成盐氧化物是指既不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 盐和水,又不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CO、NO、NO2 等
②酸 酸 是 指 在 水 溶 液 中 电 离 时 产 生 的 阳 离 子 都 是 是 氢 离 子 的 化 合 物 。可 以 做 下 述 分 类 : I. 按酸的强弱分
强酸: 硫酸 H2SO4、硝酸 HNO3、高氯酸 HClO4、氢氯酸 HCl、氢溴酸 HBr、氢碘酸 HI 等(上述为六大无机强酸)
弱酸: 氢氟酸 HF、碳酸 H2CO3、乙酸 CH3COOH 等
II. 按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分
一元酸: 氢溴酸 HBr、氢氯酸 HCl、氢溴酸 HBr、氢碘酸 HI、硝酸 HNO3 等
1.单质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 例如:K、Ca、Na、Mg、Al 等 非金属单质: 例如:S、Cl2、He 等
注意: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 O2 和臭氧 O3 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 合物

高中化学总结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总结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总结知识点汇总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形成周期表。

- 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和族性的规律。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以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方程式需平衡,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 反应速率可用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来描述。

3. 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函数,用于描述平衡状态。

4.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 氧化剂获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三、无机化学1.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性。

- 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如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

2. 酸碱盐- 酸的分类:无机酸、有机酸。

- 碱的分类:无机碱、有机碱。

- 盐的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3. 配位化学-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 配位数、配位键、配位多面体等概念。

四、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

- 含氧衍生物(醇、醛、酮、酸、酯)。

- 含氮衍生物(胺、腈、酰胺)。

2. 有机反应机理-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

化学物质的分类整理3篇

化学物质的分类整理3篇

化学物质的分类整理3篇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化学物质的分类整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常见化学物质的俗称归类1.硫酸盐类(1)皓矾:ZnSO4·7H2O(2)重晶石(钡餐):BaSO4(3)绿矾:FeSO4·7H2O(4)芒硝:Na2SO4·10H2O(5)明矾:KAl(SO4)2·12H2O(6)蓝矾(胆矾):CuSO4·5H2O(7)熟石膏:2CaSO4·H2O2.矿石类(1)电石:CaC2(2)磁铁矿石:Fe3O4(3)赤铁矿石:Fe2O3(4)石英:SiO2(5)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3.气体类(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2)水煤气:CO、H2(3)天然气(沼气):CH44.有机类(2)尿素:CO(NH2)2(3)氯仿:CHCl3(4)葡萄糖:C6H12O6(5)淀粉:(C6H10O5)n5.其他类(1)石灰乳:Ca(OH)2(2)铜绿:Cu2(OH)2CO3(3)王水:浓盐酸、浓HNO3(按体积比31混合)(4)小苏打:NaHCO3(5)纯碱、苏打:Na2CO3(6)大苏打:Na2S2O3·5H2O(7)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8)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非有效成分NaCl(9)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非有效成分CaCl2(10)碱石灰:CaO、NaOH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常见物质的分类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二、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高中化学30个分类专题汇总

高中化学30个分类专题汇总

高中化学30个分类专题汇总1:各种“水”汇集(一)纯净物: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

(二)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 ̄、H+)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 ̄、ClO ̄、OH ̄) 王水(浓HNO3∶浓HCl=1∶3溶质的体积比)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硬水(溶有较多量Ca2+、Mg2+的水)软水(溶有较少量或不溶有Ca2+、Mg2+的水)铁水(Fe、C、Mn、Si、S、P等单质的熔融态混合体)苏打水(Na2CO3的溶液)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硝(盐)镪水[浓硝(盐)酸]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2:各种“气”汇集(一)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高炉气或高炉煤气(CO、CO2、N2)笑气(N2O)碳酸气(CO2)(二)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等)裂化气(C1~C4的烷烃、烯烃)裂解气(CH2=CH2、CH3CH=CH2、CH2=CHCH=CH2等)焦炉气(H2、CH4等)炼厂气(C1~C4的气态烃,又叫石油气、油田气。

)3:氧化物的分类(一)氧化物的分类: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复杂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等);不成盐氧化物CO、NO(二)易混淆概念分辨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酐(CH3CO)2O等;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NO2、N2O4、H2O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ZnO(两性),Mn2O7、Cr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NO2因与碱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经典实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经典实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经典实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的重要内容,该专题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物质的转化规律。

以下是该专题的经典实用内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按性质分类: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
质等进行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酸、碱、盐等。

2.按组成分类:可以根据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分类,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3.按来源分类:可以根据物质的来源进行分类,如天然物质和
人工合成物质等。

二、物质的转化规律:
1.物理变化: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发生形状、颜色、状态等方面的改变。

如溶解、汽化、凝固等。

2.化学变化: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新的物质,
即产生化学变化。

如燃烧、酸碱中和、金属与酸反应等。

三、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种类
和数量关系。

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右边,用箭头分隔。

2.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的摩尔比例关系和反应的能量变化。

四、化学反应的计算:
1.摩尔与质量的转化: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2.气体体积与摩尔数的关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关系。

可以利用这一关系,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或体积。

1-1-1高中化学物质分类

1-1-1高中化学物质分类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氧化物
CO2 CaO
9
2.交叉分类法
H2SO4
含氧酸
HCl
无氧酸
HNO3
一元酸
H2SO3
二元酸
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
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一பைடு நூலகம்判断正误:
3、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K+ Na+ NH4+ Cu2+ Ca2+
阴离子:NO3-- SO42-- Cl — CO32-- PO43--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HCl H2SO4
3、按性质分:
易挥发酸: 难挥发性酸: 强酸: 弱酸:
HNO3 H2SO4 H2SO4 H2CO3
HCl
H3PO4 HNO3 H2SO3

可溶性碱 NaOH、KOH、Ba(OH)2 按溶解性分 不溶性碱 Fe(OH)3、Mg(OH)2 、Cu(OH)2
微溶性碱 Ca(OH)2
碱 按电离程度分
强碱 NaOH、Ba(OH)2 弱碱 NH3.H2O
1-1 化学物质及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
按物质的组成分类
空气、乙醇(C2H5OH)、水、硫酸铵、铜、 碘酒、碘(I2)、氧气、臭氧(O3) 、食盐水。
混合物: 空气、碘酒、食盐水
单质: 铜、碘、氧气、臭氧(O3)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一、单质按元素组成分为1.金属单质K钾、Ca钙、Na纳、Mg镁、Al铝、Zn锌、Fe铁、Sn锡、Pb铅、Cu铜、Hg汞、Ag银、Pt铂、Au金2.非金属单质氢气H2、碳C、氮气N2、氧气O2、臭氧O3、氟气F2、硅Si、磷P、硫S、氯气Cl2、液溴Br2、碘I2、氦气He、氖气Ne、氩气Ar、二、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2.无机化合物三、氧化物(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氧化汞HgO、七氧化二锰Mn2O72.非金属氧化物水H2O,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五氧化二氮N2O5、二氧化硅Si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2)按照性质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1.碱性氧化物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2O2为过氧化物、氧化铝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3O4、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氧化铜CuO、氧化汞HgO、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2O,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3.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4.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2O35.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四、酸中学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乙酸CH3COOH(1)依据组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1.含氧酸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乙酸CH3COOH2.无氧酸盐酸HCl、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2)依据一个分子能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分为一元酸:盐酸HCl、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硝酸HNO3、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乙酸CH3COOH二元酸:硫酸H2SO4、碳酸H2CO3、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多元酸:磷酸H3PO4(3)依据酸性的强弱分为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高氯酸HClO4、氢碘酸HI、氢溴酸HBr、弱酸: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氟酸HF、乙酸CH3COOH(4)依据氧化性分为强氧化性酸:浓硫酸H2SO4、硝酸HNO3、次氯酸HClO、非氧化性酸:盐酸HCl、稀硫酸H2SO4、氢碘酸HI、氢溴酸HBr、碳酸H2CO3、磷酸H3PO4、(5)依据挥发性分难挥发性酸:硫酸H2SO4、磷酸H3PO4、易挥发性酸:盐酸HCl、硝酸HNO3、五、碱中学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3·H2O、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1)依据可溶性分为可溶性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3·H2O、难容性碱: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2)依据强弱分为强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弱碱:一水合氨NH3·H2O、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六、盐正盐: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碳酸钠Na2CO3、硝酸银AgNO3、碳酸钙CaCO3、硫酸钡BaSO4等酸式盐:碳酸氢钠NaHCO3、硫酸氢钠NaHSO4、亚硫酸氢钠NaHSO3碱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复盐: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物质的性质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 + 2HCl = CaCl2 + H2O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产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酸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如石蕊遇酸变红(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Zn + H2SO4 = H2↑+ ZnSO4(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aO + 2HCl = CaCl2 + H2O(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 + HCl = NaCl + H2O(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碱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 + HCl = NaCl + H2O(4)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5)不溶性碱受热分解为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最全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最全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最全汇总!一、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i.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等ii.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塑料等iii.其他物质:石油及其各种馏分、天然气、油脂、福尔马林、氨水、王水、碱石灰等二、纯净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相对,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

纯净物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继续细化纯净物的组成可将其分为:1.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i.金属单质:例如:K、Ca、Na、Mg、Al 等ii.非金属单质:例如:S、Cl2、He 等i.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 和臭氧O3 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ii.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单质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

如氢的同位素氕氘氚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H2、D2、T2 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iii.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如胆矾CuSO4 • 5H2O、绿矾FeSO4 • 7H2O、明矾KAl(SO4)2 •12H2O 都是纯净物2.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 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①氧化物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SO2、SO3、P2O5、SiO2、Mn2O7 等注意:i.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高锰酸酐Mn2O7 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金属氧化物ii.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都是不成盐氧化物iii.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如二氧化硅SiO2 不与水反应iv.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二氧化氮NO2 是不成盐氧化物,氧化铝Al2O3 是两性氧化物v.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但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乙酸酐CH3COOOCCH3 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不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1. 纯物质纯物质是由同种类型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独特的性质。

根据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纯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成组成它的纯物质。

根据混合物的形态和组成,可以分为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和固体混合物等。

二、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转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类型。

1.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伴随着化学键的形成、断裂和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变化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

化学变化的特征包括:(1) 颜色的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2) 气体的产生:反应中产生气体,如气泡、气味等。

(3) 沉淀的生成:反应中形成不溶于反应溶液的固体沉淀。

(4) 温度的变化: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导致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5) 光的发射或吸收:反应中产生光的现象,如发光、发热等。

2.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条件下发生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理变化可以是可逆的,通过改变物理条件可以恢复原有的物质。

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1) 相变:物质由一个相态转变成另一个相态,如固体溶解成液体、固体升华成气体等。

(2) 研磨、切割等:物质的形态或大小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高一物质的分类化学知识点

高一物质的分类化学知识点

高一物质的分类化学知识点一、自然界物质的分类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物主要包括:金属、非金属、无机酸、无机碱、盐等。

有机物主要包括:烃、醇、酚、醛、酮、醚、羧酸、酯、醚、胺等。

二、无机物的分类1. 金属: 金属具有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可塑性和光泽等性质。

根据它们的性质和与非金属的化合物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可以分为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镧系元素、锕系元素等。

2. 非金属: 非金属的物质通常是破碎的、脆的,没有电导性和光泽。

包括氢、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硫族元素等。

3. 无机酸: 无机酸是由阴离子为酸根的酸。

常见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

4. 无机碱: 无机碱是由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的一类碱。

常见的无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钙等。

5. 盐: 盐是由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非金属离子的一种化合物。

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锌等。

三、有机物的分类有机物根据它们的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 烃: 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烃可分为链状烃、环状烃和支链烃。

常见的烃有甲烷、乙烷、丙烷等。

2. 醇: 醇是由羟基(-OH)取代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得到的化合物。

根据羟基的数量,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常见的醇有乙醇、丙醇、甘油等。

3. 酚: 酚是由苯环上一个或多个羟基取代得到的化合物。

常见的酚有苯酚、萘酚等。

4. 醛: 醛是由羰基(C=O)连接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醛有甲醛、乙醛等。

5. 酮: 酮是由羰基连接两个碳原子得到的化合物。

常见的酮有丙酮、己酮等。

6. 醚: 醚是由氧原子连接两个碳原子得到的化合物。

常见的醚有乙醚、二甲醚等。

7. 羧酸: 羧酸是由羧基(-COOH)取代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得到的化合物。

常见的羧酸有乙酸、苯甲酸等。

8. 酯: 酯是由羧酸和醇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酯有乙酸乙酯、水果香精中的苹果酸酯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1.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b、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雨水、溶液、碳酸饮料、牛奶等)。

2.注意事项: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另: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1.物质的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2.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洁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或混合物。

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洁物,冰与水混合是纯洁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洁物,是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大局部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响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Na2OMgOFe2O3CuO大局部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响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响。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 O=2KOH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 名称为:氢某酸)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中,物质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
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可以进一步分为均匀混合物
和非均匀混合物。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3.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而非金属则不具
备这些性质。

4. 四大物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
间相互排列有序;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具有较低的密度和
可压缩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等离子体是由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分子组成的物质。

5. 酸、碱和盐:酸具有酸性质,呈酸味,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碱具有碱性质,呈苦味,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盐是酸和碱经过中和反应形成的物质。

6. 氧化物和酸化物:氧化物是与氧元素直接结合的化合物,通常具有碱性;酸化物是
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酸性。

7.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以碳元素为基础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复
杂的结构;无机化合物是非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简单的结构。

以上是高中化学物质分类的主要知识点,我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需要掌握这些概念,
并能够进行相应的分类和辨认。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主要关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一个关于高一化学物质分类及转化的详细讲解。

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基本分类1.1. 纯物质和混合物1.1.1. 纯物质:由同一种类型的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性质。

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1.1.2.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1.2. 元素和化合物1.2.1. 元素: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1.2.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确定的化学比例结合而成,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物质的进一步分类2.1. 元素的分类2.1.1.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大部分为固体。

2.1.2. 非金属元素: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大部分为气体或固体。

2.1.3.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B族元素的区域,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2.2. 化合物的分类2.2.1. 无机化合物:主要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

2.2.2.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通常还包含其他非金属元素。

第二部分:物质的转化1. 物质的化学变化1.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1.1.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1.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1.2. 化学反应的类型1.2.1.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成一个新物质。

1.2.2.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物质。

1.2.3. 置换反应:一个元素或离子取代另一个元素或离子。

1.2.4.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离子交换位置。

2. 物质的物理变化2.1. 物质的相态变化2.1.1. 固态到液态:熔化2.1.2. 液态到气态:汽化2.1.3. 固态到气态:升华2.1.4. 气态到液态:凝结2.1.5. 液态到固态:凝固2.2. 物质的溶解和溶液2.2.1. 溶解: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分类
无机物质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钠、铜、铁等
–金属化合物:氯化钠、硫酸铜、氧化铁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等
–非金属化合物:水、二氧化碳、氨等•盐类化合物
–酸类盐:硫酸铵、碳酸氢钠等
–碱类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有机物质
•烃类
–烷烃:甲烷、乙烷等
–烯烃:乙烯、丙烯等
–炔烃:乙炔、丙炔等
•醇类
–单质醇:甲醇、乙醇等
–多元醇:甘油、乙二醇等•醛类和酮类
–醛类:甲醛、乙醛等
–酮类:丙酮、己酮等
•酸类和酯类
–酸类:乙酸、柠檬酸等
–酯类:乙酸甲酯、甘油三酯等无机与有机结合物
•蛋白质:丝氨酸、赖氨酸等
•糖类:葡萄糖、果糖等
•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等
天然物质和人工物质
•天然物质:石墨、大理石等
•人工物质:聚氯乙烯、纤维素等
化学分子式
•分子式:H₂O、C₆H₁₂O₆等
结构式和化学键
•结构式:甲烷(CH₄)、乙醇(C₂H₅OH)等
•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化学反应和方程式
•化学反应类型:氧化反应、酸碱反应等
•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形式
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分类和特性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等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的形态、颜色、密度等
这些是高中化学必修一中涉及的物质分类及相关内容,通过学习
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Ne 、C、He 、Kr……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Fe、Ga。

5.同位素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化学物质的分类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物质的分类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物质的分类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物质的分类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很多同学都觉得化学难学,其实只要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点,化学还是很好学的。

接下来店铺就为大家整理关于化学物质的分类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点概述物质一般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纯净物:1.单质: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主要有:K、Ca、Na、Mg、Al、Zn、Fe、Sn、Pb、Cu、Hg、Ag、Au等非金属单质主要有:C、S、P、Si、O2、N2、H2、Cl2、He、Ne、Ar2.化合物:2.1有机物:烃、烃(烃的衍生物)、营养物质烃:烷烃(甲烷),烯烃(乙烯),炔烃(乙炔),芳香烃(苯)营养物质:葡萄糖、蛋白质、脂质2.2.无机物:氧化物、氢化物、酸、碱和盐等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无机物)酸性氧化物:SO2、CO2、P2O5、Mn2O7等碱性氧化物:MgO、CaO、Na2O(一定是金属氧化物)等两性氧化物:Al2O3、ZnO等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含氧酸:HNO3等无氧酸:HCl等一元酸:HCl、HNO3,CH3COOH等二元酸:H2CO3、H2SO4、H2S等多元酸:H3PO4等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强碱:NaOH等弱碱:Fe(OH)3、NH3·H2O等可溶性碱:KOH、NaOH、Ba(OH)2、Ca(OH)2、NH3·H2O不溶性碱:Mg(OH)2、Cu(OH)2、Fe(OH)3等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正盐:Na2CO3、NaCl、BaSO4等酸式盐:NaHCO3等碱式盐:Cu2(OH)2CO3等复盐(又叫重盐):KAl(SO4)2·12H2O混合物: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等常见考点考法注意区分混合物和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Ne 、C、He 、Kr……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Fe、Ga。

5.同位素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基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为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基(羟基):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

根(氢氧根):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9.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1)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

(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1)概念:(宏观)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时呈现的性质。

(3)化学性质一般包括: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能否发生反应及热稳定性等。

10.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的生成并可能伴随发光、发热、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的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

11.溶解性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如氯化钠易溶于水但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单质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在室温下仅微溶于水,但当温度升高到70℃时,苯酚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熔点43℃,70℃时苯酚为液态)。

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

12.液化指气态物质在降低温度或加大压强的条件下转变成液体的现象。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为了便于贮存、运输某些气体物质,常将气体物质液化。

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压,液化使用13.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成为氢气。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亦越强。

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

在各种稳定的同位素中,铯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铯的碱性也越强。

除了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强弱的金属性,某些非金属元素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如硼、硅、砷、碲等。

14.非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吸收)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该元素的单质越容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氧元素、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它与氢气在黑暗中就能发生爆炸,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氢化物。

氧元素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除氟、氧元素之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很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Cl2O7)的水化物高氯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一种酸。

15.氧化性: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金属元素高价态化合物、某些含氧酸及其盐一般有较强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元素非金属性十分相似,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就越强。

氟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氧化性的规律:①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弱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如Na+<Al+②变价金属元素中,高价态氧化物的氧化性强于低价态氧化物的氧化性Fe3+>Fe2+,MnO4->MnO42->MnO2;③同种元素的含氧酸的氧化性往往是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HNO3>HNO2、浓度越大,氧化性也越强,如,浓HNO3>稀HNO2、浓H2SO4>稀H2SO4。

然而也有例外,氯元素的含氧酸,它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ClO>HClO2>HClO3>HClO4. 16.还原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还原性。

金属单质、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和含有元素低价态的化合物都有较强的还原性。

物质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

元素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金属单质还原性顺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一致。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元素一般有多种价态的物质,一般来说,价态降低,还原性越强。

如硫元素不同价态物质的还原性:H2S>S>SO2;含磷元素物质的还原性:PH3>P4>PO33-;单质铁以及铁离子的还原性:Fe>Fe2+>Fe3+等。

17.挥发性: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的能力,以及一些气体溶质从溶液中逸出的能力。

具有较强挥发性的物质大多是一些低沸点的液体物质,如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等。

另外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这些物质贮存时,应密闭保存并远离热源,防止受热加快挥发。

18.升华:加热条件下,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

常见能升华的物质有:I2、干冰(固态CO2)、升华硫、红磷、灰砷等。

19.稳定性:是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

它反映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

稳定性可分为热稳定性、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还原稳定性。

越不活泼的物质其化学稳定性越好。

例如:苯在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常用苯作为有机萃取剂和有机反应的介质。

很多反应在水中以水作为溶剂也是利用的水的化学稳定性。

20.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1)混合物一般没有固定组成,没有固定熔沸点。

(2)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有: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盐酸、浓盐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合金;过磷酸钙、漂白粉、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

【注意】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

由同位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和D2O的混合是纯净物。

2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如O2、Cl2、N2、Ar、金刚石、铁(Fe)等。

HD、16O、18O也属单质。

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种。

2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可将化合物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23.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的强酸:HClO4、H2SO4、HCl、HNO3。

常见的弱酸:H2SO3、H3PO4、HF、HClO、H2CO3、CH3COOH…24.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的强碱:NaOH、KOH、Ba(OH)2、Ga(OH)2…常见的弱碱:NH3·H2O、Al(OH)3、Fe(OH)3…25.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的分类:①正盐:如:(NH4)2SO4、NaCl…②酸式盐:如:NaHCO3、NaH2PO4、Na2HPO4…③碱式盐:Cu(OH)2CO3…④复盐:KAl(SO4)·12H2O…2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Na2O、Al2O3、Fe3O4…非金属氧化物:NO2、CO、SO2、CO2…(2)按性质分:不成盐氧化物:CO、NO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O2、SO2…碱性氧化物:Na2O、CuO…两性氧化物:Al2O3、Zn0过氧化物:Na2O2超氧化物:KO227.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1)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有:O2与O3、红磷与白磷…(2)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