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中日地脉动台阵联合观测
A sr c:Ree rh r r m b t Chn a d a a o sre mir te r o nl o ar y i bta t sa c es o f oh ia n J p n b ev d co rmo s it j y n ra s n
Ta g h n a d Xi me n s a n a n,i r e o m p o e t e t c n q e of m ir t e o o s r a i n n e l r n o d r t i r v h e h i u c o r m r s b e v to a d xp o e t e nv  ̄e a a y i p r a h o i h a v v l c t t u t r y h i e n l ss a p o c f st s e r wa e e o i s r c u e b me n h ir t e o r — e y a s of t e m c o r m r e s crs o d .A e f v l b e o s r a i a a i a qu r d.Th t or e o i a i f r f t e n . s t o a ua l b e v t on d t s c ie e da a f m d a s l b s s o urh r a a d 1 ss n n e s a c l to yi a d i v r e c l u a i n.Th a a s g i g o e op n d e d t i o n t b e e On h W e i f t e I s iu e f t e b s t o h n t t o e t
场地波速结构的地脉动无线测试方法
场地波速结构的地脉动无线测试方法
代志勇;师黎静;陶夏新;路建波
【期刊名称】《世界地震工程》
【年(卷),期】2009(25)3
【摘要】因其简便、经济的独特优势,地脉动台阵方法在场地剪切波速结构探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兼顾探测深度和探测精细程度,地脉动方法通常需要布设多个不同尺寸的台阵。
传统的有线测试系统极大地影响了地脉动台阵的现场布设和工作效率。
文中介绍了一种地脉动无线测试系统和现场测试方法。
该系统采用了无线控制加固态记录方案,在中心观测点无线控制采集系统的开始、结束采集、保存和传输地脉动采集数据号,极大地降低了现场地脉动台阵测试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在一实际工程场地进行的应用表明,利用该系统采集的地脉动台阵数据提取的瑞利波频散曲线和反演的场地剪切波速结构有较高的精度。
【总页数】6页(P113-118)
【关键词】地脉动;无线测试;波速结构;台阵方法
【作者】代志勇;师黎静;陶夏新;路建波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02
【相关文献】
1.声波测试及场地剪切波速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J], 黄志芳;邓晓斌
2.地脉动空间自相关方法反演浅层 S 波速度结构 [J], 刘庆华;鲁来玉;何正勤;胡刚;王凯明;龚艳
3.石家庄市区场地脉动特征及土层剪切波速 [J], 彭远黔;李雪英;高登平
4.上海场地土的脉动特性及剪切波速特征 [J], 胡钧;杜坚
5.中山市城区场地土层剪切波速及脉动特征 [J], 郑洁红;郭钦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野外台阵建设与维护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野外台阵建设与维护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朱振家;田洁;吴启民;陈雪梅;丁宏【摘要】结合野外台阵工作的实践情况,对台阵选址、建设及后期仪器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期刊名称】《高原地震》【年(卷),期】2015(027)002【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地震科学台阵;野外流动观测;设备故障【作者】朱振家;田洁;吴启民;陈雪梅;丁宏【作者单位】甘肃省地震局天水中心地震台,甘肃天水741020;甘肃省地震局天水中心地震台,甘肃天水741020;甘肃省地震局天水中心地震台,甘肃天水741020;甘肃省地震局天水中心地震台,甘肃天水741020;甘肃省地震局天水中心地震台,甘肃天水741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30 引言中国地震局2010年开始实施“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计划14年共7期,通过布设宽频带、密集分布的大型流动地震台阵,辅以深地震测深和重磁电的地球物理探测剖面、主动源重复探测等手段,开展地球物理综合观测,获取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的地震波三维速度结构、介质物性的空间分布、深部应力状态及变形的分布,建立该地区深部孕震环境的动力学模型[1]。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北段”项目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二期规划的地震台阵观测点总数674个,甘肃省地震局负责承担了175个台站。
经过选址、土建、仪器安装等工作,于2014年1月1日正式运行,2014年4月中旬前完成了所有台站第一次现场收取数据的工作。
在现场发现个别台站地震计、数采、供电系统、传输系统出现了工作不正常的情况,影响了数据的连续率。
本文对野外台阵从建设到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及经验进行分析,以便在后续维护以及在后几期野外台阵建设中起到参考作用。
1 台阵概况本次架设的地震计是英国GURALP公司生产的CMG系列地震计,数采是由美国REFTEK公司生产的REFTEK130地震数据采集器,传输系统和供电系统是由国产IR713TM01-STD三模块无线路由器和便捷式太阳能供电设备共同组成。
工程场地条件评定中的地脉动研究
工程场地条件评定中的地脉动研究陶夏新;刘曾武;郭明珠;师黎静;董连成【期刊名称】《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年(卷),期】2001(007)008【摘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学者金井清将地脉动观测作为工程场地动力性能探查的一种手段,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以1 s以下短周期的微动为主,主要用于估计工程场地卓越周期.随后,野越五十岚研究了地脉动的功率谱和相速度.70年代,一些研究者试图借助地脉动谱估计强地震动谱的努力受到阻碍、质疑,地脉动研究陷入低谷.随着建筑物的高、长、大化,大于1 s的长周期地脉动观测开始活跃起来.80年代,开始了脉动台阵观测,推算工程场地的传递函数,主要是谱比和反演S波速度构造.1985年墨西哥地震和1989年洛马普雷他地震后,场地土质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更广泛受到重视,地脉动研究在国际上再次形成热点.【总页数】2页(P1063-1064)【作者】陶夏新;刘曾武;郭明珠;师黎静;董连成【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4【相关文献】1.导向钻进在复杂场地条件下长距离铺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梁小强;张可能;彭良;刘福东2.邯郸市工程地质场地条件与地震动参数关系研究 [J], 杨柳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J], 卢春雷4.复杂场地条件下深基坑围护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J], 李新;黄健;樊海元;陶金海;李昊雨;杨凡林5.震源机制和场地条件在河北地震影响场判定中的应用研究 [J], 孙丽娜;齐玉妍;陈婷;王晓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六安磁通门台阵数据质量分析及方法应用
DOI:10.16661/ki.1672-3791.2310-5042-4488安徽六安磁通门台阵数据质量分析及方法应用Array车濛琪1,2吴婉楠3,4*应允翔1,2朱厚林3,4胡志文1,2张明明1,21.蒙城地震监测中心站 安徽蒙城 233527;2.蒙城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站安徽蒙城 233527;3.六安地震监测中心站 安徽六安 237000;4.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 安徽六安 237000摘要:安徽省地震局于“十三五”时期在皖大别山地区建设由15个台点组成的磁通门台阵,选取2023年6—9月地磁三分量的观测资料,通过该时间段的数据连续率、完整率判断仪器的运行状况,利用数据的拟合分析、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逐日比和大致处在相同经度、纬度仪器的日变特征分析对仪器运行以来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得出安徽六安地区磁通门台站数据质量较好结论。
关键词:地磁台阵 拟合分析 日变特征分析 质量分析评估中图分类号:P315.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3-0222-03Data Quality Analysis and Method Applications of the FluxgateArray in Lu'an, AnhuiCHE Mengqi1,2WU Wannan3,4*YING Yunxiang1,2ZHU Houlin3,4HU Zhiwen1,2ZHANG Mingming1,21.Mengcheng Seismic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Mengcheng, Anhui Province, 233527 China;2.MengchengNational Geophysical Observatory, Mengcheng, Anhui Province, 233527 China; 3.Lu'an Seismic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Lu'an, Anhui Province, 237000 China; 4.Dabie Mountain Seismic Monitoringand Forecasting Experimental Site, Lu'an, Anhui Province, 237000 ChinaAbstract: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Anhui Earthquake Agency constructed a fluxgate array consisting of15 stations in the Dabie Mountain area in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selects the three-component observation data ofthe geomagnetic field from June to September 2023, judges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instrument by the continuity andcompleteness rates of data during the period,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quality of observation data since the operation ofthe instrument by utilizing the fitting analysis of data, the response ratio and day-by-day ratio of geomagnetic loadingand unloading,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dail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rument at the approximate same longitude and lati‐tude, and concludes that the data quality of fluxgate stations in Lu'an, Anhui is better.Key Words: Geomagnetic array; Fitting analysis; Dail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Quality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地磁场是地球最基本的物理场之一,在地震研究中,地磁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基于地磁学的理论和方法基金项目:2023年度安徽省地震局科研合同制课题“地磁台阵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与应用”;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研究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WHYWZ202110)。
利用HHT方法浅析台站地震前地脉动信息变化特征
第20卷第1期 2018年3月防灾科技学院学报J.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V〇1.20,N〇.1Mar. 2018利用HHT方法浅析台站地震前地脉动信息变化特征任建辉1,李继业2,武晓军3,孙强4,秦丽岩1,孙鹏宇5张彦吉3,吴海波6,杜天娇1(1.哈尔滨市防震减灾技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21;2.黑龙江省地震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90;3.哈 尔滨市通河地震台,黑龙江哈尔滨150900;4.哈尔滨市阿城地震台,黑龙江哈尔滨150300;5.哈尔滨市 城乡建设委员会,黑龙江哈尔滨150000;6.哈尔滨市木兰地震台,黑龙江哈尔滨151900)摘要:研究通过H H T变换,将噪声脉动信号不同周期成分分离,形成不同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多个时间系列,分析大量的频率随时间变化的集中区域,揭示信号内部的局部特征和信息,结合2008年以来省内2次4. 5级以上地震及哈尔滨市有明显震感的前郭5级地震研究、总结前兆性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中的特征。
研究发现:(1)地震发生前存在频率幅值增高现象,频率集中在20~49p H z,其中优势幅值频率在32pH z、38p H z和43p H z;(2)幅值增高现象在时域上一般表现在10天以上;(3)频率幅值与震级存在一定的正比例关系;(4) 震中距与幅值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5)距离震中越近的台站,可能越早出现异常;(6)对频率幅度高值的 台站进行互相关,发现震前相关性存在离散现象。
关键词:地震预测;H H T方法;时频特性;边际谱;预测指标中图分类号:P315.72 文献标识码:A0引言从地震观测的角度可以把地脉动分为两类,一类是短周期地脉动,一类是长周期地脉动。
地 脉动也就是地震噪声,因为它干扰了小地震或远 距离地震的观测,许多人对地脉动进行了研究。
19世纪以来,微弱的震动,与地震、爆炸或当地的 噪声源无关的地震波的持续振荡,已经在地震波 记录中观测到了(bertelli, 1872 )。
地脉动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 : 因其简便 、经济的独特优势 , 地脉动方法在场地动力性能评价 中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 , 业 已取 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并得到了 广泛应 用 。 由于对 国际地 脉动研 究的最 新进 展缺 乏足够 的了 解 , 我国地震工程界对其研究和应用尚存在不同 认识 。 本文着重 介绍了地 脉动单点谱 比法和 地脉动 台阵 方法的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现状 , 指出了各种方 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 以期促进地脉动方 法在 我国的合理使用 , 推动我国地脉动研究的不断深入 。 关键 词 : 地脉动 ; 研究进展 ; 台阵方法 ; 单点谱比法 中图 分类号 : P 315. 912
引言
自 O m o r i 最早观测到地脉动 ( m i c r o t r e m o r ) , 并发表了 “论地脉动 ”一文至今 , 地脉动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 历史 。 在过去近百年间 , 国际上提出了大量新的分析方法 , 地脉动在场地动力特性评价 、 地震区划和速度结 构探测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 但在我国地震工程界 , 由于对地脉动的最新发展现状缺乏认识和了解 , 研 究者要么对地脉动方法全盘否定 , 要么仍然使用几十年前的过时方法 , 还有些研究者未对地脉动最新方法深 入研究就盲目应用 , 甚至还有些误用 。 作者曾与其他研究者合作对地脉动研究做过系统的总结 , 归纳 、评述了地脉动的观测仪器及观测方法 ( 包括台阵观测方法 ) 、 地脉动分析 、利用地脉动研究场地动力特性及用地脉动台阵观测估算场地剪切波速
海陆地震联测流动台站布设及信号分析
海陆地震联测流动台站布设及信号分析夏少红;林伟;陈建涛;徐辉龙;丘学林【摘要】10.3969/j.issn.1009-5470.2012.03.007% 利用海上大容量气枪作为震源,陆上固定台网和流动台站作为接收台阵的海陆地震联测试验在南海北部已开展多次,其中流动台站的布设一直是野外试验中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
作者以2011年海南岛海陆地震联测试验为基础,对野外流动台站的布设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同一震源不同台基记录信号的差异性、不同震源同一台基记录信号的变化特征以及相近接收距离不同台基记录的信号特征等方面对以下3个不同类型台基上流动台站接收到的气枪信号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接收到的气枪信号与台基的稳定性、环境噪音的大小存在紧密关系。
在相近接收距离下,当布设台基为山脚成片的基性岩石时,流动台站接收到的信号信噪比很高,且波形持续时间较短,能量较为集中;当布设台基为河边冲积的岩石时,流动台站接收到的信号信噪比较差,且波形持续时间较长,能量较为分散,导致信号的到时难以分辨;而当布设台基为山顶半悬浮大块岩石时,流动台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最差。
从处理的地震剖面可知,台基为成片出露的基性岩石时,震相数据最为清晰,拾取也更准确。
【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10页(P48-57)【关键词】南海北部;海陆地震联测;流动台;信噪比;气枪信号【作者】夏少红;林伟;陈建涛;徐辉龙;丘学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广东省地震局,广东广州510070;广东省地震局,广东广州510070;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8.4南海北部陆缘记录了南海扩张与演化的许多重要信息, 该区不仅是华南正常陆壳和南海北部陆缘减薄陆壳的衔接带[1], 也是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分布区域, 特别是其间的滨海断裂带, 既是华南地块与南海地块的分界线, 也是南海北部的重要控震构造和发震构造[2-4]。
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阵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阵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纪金豹;李芳芳;李振宝;孙丽娟【摘要】The multiple shaking table array is a kind of dynamic structural test equipment and the control technologies of thi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tes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shaking table and multiple shaking table array system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research and advances of the control of multiple table array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aking the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s array with nine sub-tables constructed and installed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Center of th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multiple table control system were summarized and studied.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of this paper was expected for the related studies of the shaking tabl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hybrid testing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shaking tables.%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阵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动力试验设备,其控制技术是国际范围内结构实验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简要介绍了地震模拟振动台及多振动台台阵系统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以北京工业大学九子台台阵系统为例,对振动台台阵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并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多振动台台阵系统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与发展.该研究工作对于开展振动台相关控制技术和振动台混合试验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结构工程师》【年(卷),期】2012(028)006【总页数】6页(P96-101)【关键词】地震模拟振动台;振动台台阵;控制技术;结构试验【作者】纪金豹;李芳芳;李振宝;孙丽娟【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地震模拟振动台是地震工程研究中的重要试验设备之一。
地脉动测试方法的应用研究
地脉动测试方法的应用研究张凤亮, 区兆驹土木及建筑工程系,香港城市大学,达之路83号,九龙塘,中国香港摘要地脉动测试是用来测试场地的随机微振动,进行场地土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
本文主要研究地脉动测试在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与实践。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简要的介绍了数据分析所用的方法-Nakamura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巧。
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的最大水平与竖直比率得到的周期进行估算主要卓越周期。
其次,我们讨论了数据收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场地的选择,加速度传感器的放置等。
最后,我们选择了香港新界地区作为研究区域。
然后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得到被测试场地的功率谱和卓越周期。
关键词:地脉动测试, 功率谱密度,场地频率,卓越周期1.介绍地脉动测试[1]是用来测试场地的随机微振动,进行场地土动态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
它提供了一个无损伤并且经济的方法来决定一个场地的卓越周期。
这种方法利用环境的随机激励,例如来自周围交通工具,机器,以及风等的激励,来产生的面波去估计表面土的特性。
采集到数据后,根据Nakamura 方法[2][3]进行去分析。
这个方法假设卓越周期可以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的最大水平与竖直比率得到的周期进行估算。
假设的前提是土层趋于在它的主要周期放大水平地震动,但是其竖直振动由于具有在水平共振的相对低频率区域的伪静态的特性,不会被很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地震动测试获得数据,然后通过Nakamura方法的分析去得到场地土的特征周期。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去进行地脉动测试,例如场地的选择,传感器位置,方向,测试的时间长度的选择等,并且讨论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
为了将我们的研究应用于实际,我们选择了香港新界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际的场地和数据去验证这个方法。
2. 数据分析方法 2.1 Nakamura 方法Nakamura 方法 [2],也就是通常所说的H/V 方法,是基于在一个适当的频率段内,地表面的竖直振动以面波为主。
利用地脉动进行场地反应分析研究综述
利用地脉动进行场地反应分析研究综述
郭明珠;谢礼立;高尔根;刘曾武
【期刊名称】《世界地震工程》
【年(卷),期】1999(15)3
【摘要】介绍了应用地脉动进行场地反应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概述了应用地脉动进行场地反应分析的现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
【总页数】6页(P14-19)
【关键词】地脉动;场地反应分析;谱比法;工程地震
【作者】郭明珠;谢礼立;高尔根;刘曾武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
【相关文献】
1.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场地进行动力反应分析 [J], 王满生;周锡元
2.利用地脉动对新疆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子台场地的分类分析 [J], 张振斌;吕桂林
3.利用地脉动HVSR研究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场地效应 [J], 林国良; 张潜; 崔建文; 赵昆; 杨黎薇
4.利用强震记录进行场地反应分析研究综述 [J], 欧阳行艳;章文波
5.利用地脉动台阵记录反演场地浅层Vs结构 [J], 董连成;陶夏新;师黎静;李广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第25卷第8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5 No.8 2006年8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Aug.,2006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师黎静1,陶夏新2,赵纪生1(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2.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摘要:通过在一工程场地进行的地脉动台阵观测和速度结构反演,从地脉动观测系统、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和反演方法等关键环节探讨反演浅层速度结构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表明:(1) 用空间自相关法提取瑞利波频散曲线,进而借助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反演的场地浅部剪切波速度结构与钻孔法测试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
(2) 覆盖层平均波速的结果计算与频率–波数法的分析结果几乎完全相同,但频率–波数法对上部20 m土层只得到一平均波速。
(3) 方法精度与目前国际同类研究——表面波谱分析方法的精度基本相当。
在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领域,波速结构测试最直接的目的是评价场地土层的动力性能。
进一步从对地震地表反应影响的角度,用一维土层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分析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
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地脉动反演波速结构模型的误差远小于仅用覆盖层平均等效波速的单层模型对地表反应谱影响。
仅用一平均等效波速进行抗震设计是不够的,探测浅层速度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地脉动台阵方法有潜力作为探测场地浅部剪切波速度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地震工程;剪切波速结构;浅部;地脉动;台阵观测;场地反应中图分类号:P 315;TU 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6)08–1683–08 V ALIDATION OF MICROTREMORS ARRAY METHODSHI Lijing1,TAO Xiaxin2,ZHAO Jisheng1(1.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Harbin,Heilongjiang 150080,China;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Heilongjiang 150090,China)Abstract:By the microtremors array observation and velocity structure inversion in the field of an engineering project,the accuracy of microtremors array methods(MAM) for exploring the detailed shallow velocity structure is studied with observation system,dispersion curve extraction and inversion methods. The shallow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s inversed by the hybrid method of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simplex algorithm(SA) from the surface wave dispersion curve,which is inferred by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SAC) from microtremors array records. The studie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average error of each layer is about 20% compared with that detected by borehole method. The average velocity obtained by SAC method and frequency wave-number method(F-K) is almost the same. However,F-K method only gives an average velocity for the upper 20-meter layer. The accuracy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pectra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ASW) method. In the field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the direct goal of velocity structure exploration is site 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site seismic responses,the accuracy of MAM is further validated by 1D equivalent linearized analysi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ponse spectra from inversed velocity structure and that measured in borehole is really acceptable,whereas that for the simplified single layer model with the average velocity is quite large.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it is not a good idea in seismic收稿日期:2005–04–25;修回日期:2005–07–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32);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604034)作者简介:师黎静(1976–),男,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现为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西昌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建设的思考
1 西 昌宽频 带流 动 地 震 台 阵
安 宁河一 则 木河 断裂带 是川 滇 活动地 块 的东 边 界 , 该 区域 近 年 来 一 直 被划 定 为 地 震 重 点 危 险 区 … , 但
是针对这一地 区的跟踪研究还较少。因此 , 在石棉一冕宁一西昌一带开展流动地震 台站密集观测 , 获得地震 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 以及断裂带深部的波速变化和地壳应力场 的变化特征 , 对于认识和理解断裂带上地震
高、 布设灵活 、 经费低廉等优点 , 可 以为地震精确定位 、 地球结构三维成像 、 大地震动态跟踪、 余震监测和多参 量地震参数综合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 。目前 , 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已经成为开展高分辨率地震观测 的重要手段 。流动地震观测由于条件限制 , 一般不单独建立地震观测房 , 如何 降低背景噪声 , 提高仪器的稳 定性和运行率 , 得到高质量 的观测数据 , 是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住野 外 踏勘 前 , 根 据研 究 的 『 j 然 条什 , 地 图
上 初步确 定 台站佗 置 , 合理 安排 仪 器的分 伽 , 允分 考
虑 台站设 置 的必要 性 币 l 】 能 , , L r 能 地 做 刮 仪 器 观 测环境 安 全 和安 静 、助 选 过 程 I { l , 为保 流 动 台
第 2期 ( 总第 1 6 3期 ) 2 0 1 7年 6月
四 川
地 震
NO. 2
E A R T HQ u A K E R E S E A R C H I N S I C H U A N
J u n .2 0 1 7
西 昌宽 频 带 流 动地 震 台 阵建设 的思 考
王 松 ,胡德 军 , 陈 兵 , 房 立华 ,巫 萌飞
以云南亚失稳台阵为例浅谈流动台站勘选
以云南亚失稳台阵为例浅谈流动台站勘选马红虎;党文杰;程旭东;曹舸斌【摘要】通过对云南亚失稳野外实验观测区30个流动观测台站勘选任务的工作,结合云南大震应急测震流动监测的相关工作,总结了测震流动台站勘选的一些经验及方法,由于测震流动监测区域受地域限制,需结合该地区原有固定台站信息来考虑综合布局.做好前期图上作业准备,再到实地进场勘选架设,这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勘选的时效性.实地勘察首先避开河流、高速公路、铁路、矿山等大型干扰源,根据勘选经验先对周边环境进行勘查,尽量寻找独立成户的人家周围,这样的点位往往噪声水平会低于3.16×10-7 m/s,选择最优的点位进行测试,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挑选出来测试的点位都能够很好地满足背景噪声需求.运用此经验方法对云南亚失稳实验区30个台点的勘选,结果表明,30个台站噪声水平均在1.0×10-7 m/s 以内,达到Ⅱ级台基噪声水平以上.【期刊名称】《高原地震》【年(卷),期】2018(030)004【总页数】7页(P28-34)【关键词】测震;流动监测;勘选;云南省【作者】马红虎;党文杰;程旭东;曹舸斌【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80 引言地震的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许多单位或者研究者开展项目都在不断的建设地震监测台站,以获取丰富的地震数据资料。
建设大量的流动地震台站观测系统,是获得高分辨率深部结果成像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这些年来中国地震局等单位也陆续建立了大型的地震科学台阵探测系统,计划用12年的时间,完成全国范围内地震台阵探测计划,获得整个内大陆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精细结构和介质物质的分布特征,提高对孕震环境的认识水平[1]。
地震记录数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地脉动观测台阵定位误差影响的仿真研究
地脉动观测台阵定位误差影响的仿真研究廖成旺;邓涛;丁炜;谭耀银;陈亮【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07(27)1【摘要】为研究地脉动观测台阵中观测点之间的定位误差带来的影响,计算了在两种瑞利波频散模型、3种不同的圆周半径以及19种观测位置等多种情况下由6种定位误差引起的瑞利波相速度相对误差,结果表明:由于圆周上观测点数目有限,在不存在定位误差时,相速度误差也是存在的,随观测点位置的不同,相速度相对误差存在差异,其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3倍.减除这种由于圆周上观测点数目限制带来的误差因素之后发现:当定位误差小于1%时,定位误差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在定位误差为1%时,其引起的相速度相对误差为0.4%左右;定位误差为1%~10%时,其引起的相速度相对误差随定位误差的增大近似成比例地上升,比例因子为2.5左右.【总页数】5页(P91-95)【作者】廖成旺;邓涛;丁炜;谭耀银;陈亮【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武汉,43007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武汉,43007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武汉,43007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武汉,43007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武汉,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8【相关文献】1.任意四元阵的定位盲区讨论及误差影响 [J], 金磊磊;马艳2.微动观测台阵定位方式研究 [J], 廖成旺;邓涛;丁炜;王浩;谭耀银;陈卫民3.台风"海鸥"激发地脉动源区的联合台阵定位研究 [J], 林建民;方孙珂;倪四道4.被动定向浮标阵定位误差仿真分析 [J], 罗博;骆澎勇5.基于广义逆波束形成的扩展性噪声源定位误差影响因素仿真研究 [J], 叶虹敏;王强;袁昌明;范昕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面脉动分析
地面脉动分析
黄兴建
【期刊名称】《四川地震》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本文概述了地面脉动的特性及其分析方法,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页数】5页(P1-5)
【作者】黄兴建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52.104
【相关文献】
1.长周期地面脉动在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 [J], 章在墉;李文艺
2.建筑场地地面脉动测试与卓越周期计算研究 [J], 龚湘湖
3.龙湖地区地面脉动特性分析 [J], 牟崇元;尹永年
4.泉州市地面脉动特征 [J], 林建生;王源毅
5.近地面脉动风速时程的分形模拟研究 [J], 吴红华;徐阳;呼腊梅;秦付倩;李正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脉动记录反演台湾海峡面波的群速度的初步探讨
利用脉动记录反演台湾海峡面波的群速度的初步探讨
邱毅;李军
【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在地震研究中,地震波波速异常的探讨进行的比较早。
但自1978年以后,波速异常的研究便处于缓慢发展和检验阶段。
除此之外,目前对于波速的测定还受到地震发生与否、台站位置、记录效果以及地震定位的精确性等的局限。
近些年,有很多研究人员将目标转向脉动记录,希望能够通过脉动记录来得到该地区面波的传播速度,进而反演出地下介质的结构并监测其变化情况。
【总页数】1页(P90)
【作者】邱毅;李军
【作者单位】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
【相关文献】
1.利用双台脉动记录的相关系数估计福建地区瑞利面波的群速度 [J], 金星;李军;林树;周峥嵘;康兰池;欧谊萍
2.利用高频GPS反演强震面波震级的最优适用范围探讨 [J], 陈娜;龚涛;李萌;冯威;费先明
3.利用GPS观测资料反演水汽含量及地震异常初步探讨 [J], 陈梅花;邓志辉;谭争光;刘吉平;韩玉兰;宋文杰
4.利用地脉动台阵记录反演场地浅层Vs结构 [J], 董连成;陶夏新;师黎静;李广影
5.利用地震面波和重力资料联合反演地壳—上地幔三维密度结构的方法探讨 [J], 刘崇兵;宁津生;张禹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程场地地脉动机制分析
工程场地地脉动机制分析蔡宏雷;陈琳荣【摘要】分析了地脉动的形成机理,指出对场地地脉动有影响的是体波和面波,两者对场地地脉动影响与场地及周围环境条件有关,并提出场地动力特性测试时应注意事项,从而为地脉动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场地动力特性测试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16【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地脉动;场地动力特性测试;面波;体波【作者】蔡宏雷;陈琳荣【作者单位】吉林省地震局监测中心,吉林长春,130117;吉林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1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310 引言自Omori最早观测到地脉动,并发表了“论地脉动”一文至今,地脉动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地脉动,即大地轻微的、比较规则的、周期性的连续振动,周期有在1min以上,也有小到几十分之一秒的。
振动幅度一般为几十分之一微米到几十散米,用精密仪器才能观测到。
日本学者将地脉动分为两种,周期小于 1 s的称为常时微动;周期大于 1 s的称为脉动。
地脉动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可以追溯到 20世纪 50年代初,首先由日本的金井清提出了利用地脉动进行场地分类。
其后,有关文章逐渐多了起来。
主要集中在 3个方面:1)地脉动的源的性质。
2)地脉动的传播特性。
3)地脉动的场地影响特性。
本文就地脉动机制成因方法进行了介绍及分析。
1 地脉动成因的方法1.1 地脉动成因的体波理论根据波传播理论,SH波从下伏基岩垂直入射覆盖土层中,在水平成层土中的传播可以用一维平面波在层状介质中的传播来模拟。
在小应变范围内,土层可以看作线弹性或粘弹性介质。
从下伏基岩入射的波在基岩与覆盖土层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和透射,上行透射波在遇到土层内部的分层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透射,自上层界面处反射向下的下行波也会在下界面处发生反射与透射,新的反射波和透射波又会在前进方向上的下一个界面处产生各自的反射波和透射波。
唐山响堂三维场地影响观测台阵
唐山响堂三维场地影响观测台阵谢礼立;章文波;李沙白【期刊名称】《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年(卷),期】1999(19)2【摘要】1994年7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在唐山余震区响堂镇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三维场地影响观测台阵。
该台阵目前有四个测点,分别布设在基岩地表、上层地表、地下17m和地下32m处。
它安装了分辨率为16位的井下数字观测系统,主机和从机同步运行,系统时钟采用Omega导航信号自动校对(精度1ms),地震数据采用固态方式(CMOS)存储,每个测点均布设一组三分量力平衡式加速度计。
该台阵自投入运行至1997年12月已取得了60个包括不同深度的地震加速度记录(ML=1.5~5.9),最大地表峰值加速度为60.11cm/s2。
这些记录震相完整,波形清楚,计时准确,为进行局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基础。
【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三维台阵;地震场地影响;井下强震记录;地震观测【作者】谢礼立;章文波;李沙白【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市地震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P315.78【相关文献】1.唐山响嘡强震动观测台阵局部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J], 闫静茹;张郁山2.地脉动观测台阵定位误差影响的仿真研究 [J], 廖成旺;邓涛;丁炜;谭耀银;陈亮3.日本新台阵:观察地球内部的日本新地震观测台阵 [J], 杨一飞4.用微动台阵记录联合反演场地浅层速度结构——以唐山响嘡台3#场地为例 [J], 王继鑫;荣棉水;符力耘;傅磊5.大理市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中的响应研究 [J], 林国良;傅磊;崔建文;赵昆;杨黎薇;王帮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8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5 No.8 2006年8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Aug.,2006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师黎静1,陶夏新2,赵纪生1(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2.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摘要:通过在一工程场地进行的地脉动台阵观测和速度结构反演,从地脉动观测系统、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和反演方法等关键环节探讨反演浅层速度结构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表明:(1) 用空间自相关法提取瑞利波频散曲线,进而借助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反演的场地浅部剪切波速度结构与钻孔法测试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
(2) 覆盖层平均波速的结果计算与频率–波数法的分析结果几乎完全相同,但频率–波数法对上部20 m土层只得到一平均波速。
(3) 方法精度与目前国际同类研究——表面波谱分析方法的精度基本相当。
在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领域,波速结构测试最直接的目的是评价场地土层的动力性能。
进一步从对地震地表反应影响的角度,用一维土层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分析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
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地脉动反演波速结构模型的误差远小于仅用覆盖层平均等效波速的单层模型对地表反应谱影响。
仅用一平均等效波速进行抗震设计是不够的,探测浅层速度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地脉动台阵方法有潜力作为探测场地浅部剪切波速度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地震工程;剪切波速结构;浅部;地脉动;台阵观测;场地反应中图分类号:P 315;TU 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6)08–1683–08 V ALIDATION OF MICROTREMORS ARRAY METHODSHI Lijing1,TAO Xiaxin2,ZHAO Jisheng1(1.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Harbin,Heilongjiang 150080,China;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Heilongjiang 150090,China)Abstract:By the microtremors array observation and velocity structure inversion in the field of an engineering project,the accuracy of microtremors array methods(MAM) for exploring the detailed shallow velocity structure is studied with observation system,dispersion curve extraction and inversion methods. The shallow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s inversed by the hybrid method of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simplex algorithm(SA) from the surface wave dispersion curve,which is inferred by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SAC) from microtremors array records. The studie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average error of each layer is about 20% compared with that detected by borehole method. The average velocity obtained by SAC method and frequency wave-number method(F-K) is almost the same. However,F-K method only gives an average velocity for the upper 20-meter layer. The accuracy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pectra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ASW) method. In the field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the direct goal of velocity structure exploration is site 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site seismic responses,the accuracy of MAM is further validated by 1D equivalent linearized analysi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ponse spectra from inversed velocity structure and that measured in borehole is really acceptable,whereas that for the simplified single layer model with the average velocity is quite large.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it is not a good idea in seismic收稿日期:2005–04–25;修回日期:2005–07–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32);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604034)作者简介:师黎静(1976–),男,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现为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shljiem@·168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年design to characterize site condition only by the average velocity;and the MAM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hallow velocity structure exploration.Key words:earthquake engineering;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hallow layer;microtremors;array observation;site response1 引言场地土质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分布有重要影响,这已得到地震工程界的广泛认可。
从波传播的角度看,场地的动力特性主要取决于土层的厚度、阻抗vρ(ρ为密度,v为波速)和土性组合等。
土层剪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即场地细部剪切波速度结构,间接地反映覆盖层的刚度、阻抗比、土性组合和波传播特性是场地动力性能评价、土工地震反应分析和定量估计场地条件影响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资料[1~7]。
然而,在研究和应用中场地细部剪切波速度结构常被平均等效剪切波速所替代。
一些学者[6]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利用覆盖层等效剪切波速求解场地传递函数的简化方法。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也是规定以土层平均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进而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一维土层的传递函数还是土层反应分析的计算效率都大大提高,这种替代带来的简便是微不足道的。
这种替代主要是考虑到利用钻孔法测试详细波速结构的费用较高,很多情况下缺少实际测试资料。
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应该是研究开发更方便、更经济及对环境影响更小的场地剪切波速测试方法。
地脉动研究提供这样一种新的波速测试途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长周期(>1 s)地脉动的台阵观测等方法反演场地剪切波速度结构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日本该方法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并在13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2004)上专门为此设立一讨论专题。
十几年来,研究人员利用长周期地脉动台阵观测先后成功推算美国和日本等地一些工程场地直到地下数公里深的深层剪切波速度结构。
仅日本就在近500个场地得到应用,作为日本各大盆地速度结构的主要探测手段[4~11]。
长周期地脉动主要由自然因素引起,更稳定些;而短周期地脉动多由人类活动因素引起,随机性大,成分比较复杂。
虽然地脉动的有效频率高达10 Hz以上,但由于短周期地脉动的高随机性,对观测环境、观测系统和分析方法近乎苛刻的要求,各国研究者长期以来仅限于长周期地脉动研究。
大多数研究给出的表层土厚度都在数十米,对工程结构最感兴趣的浅部土层(一般20~30 m)只能给出一平均波速,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勘察的需要。
长周期地脉动与深部土层结构有关,短周期地脉动则与浅部土层结构有密切关系。
若可以利用地脉动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来推断一二百米乃至百米以内的土层波速,则会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短周期地脉动应用的可能性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本文依据厦门一工程场地[12]的地脉动台阵观测竖向记录数据,从测试系统、台阵设计、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和反演方法等关键环节探讨探测浅层速度结构的可能性。
通过与钻孔法测试结果及频率–波数结果的直接比较和对比,分析地脉动台阵方法的精度;通过场地土层地震地表反应的计算,从评价场地动力性能的角度深入研究地脉动台阵方法的精度是否满足地震工程领域的需求,同时也考察用覆盖层平均等效剪切波速代替细部剪切波速度结构对评价场地土层动力性能的影响。
2 地脉动观测和分析2.1地脉动台阵观测本文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有关研究人员在福建厦门市一工程场地进行地脉动台阵联合观测,观测场地覆盖层主要由杂填土和残积土组成,厚度24.0~32.5 m,一般认为下伏强风化花岗岩即为基岩。
2.1.1 观测系统地脉动台阵方法研究是基于现场测试基础上的,首先研究观测仪器、观测系统对浅层速度结构反演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