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课程教案
2017高三语文复习讲义——文言句式目标: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特殊及固定句式;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复习内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特殊句式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者,……Wte"""题绒如:"藏渚,赵之良将也"(在这种句式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采用副词"乃"w很!r ‘皆‘"是"‘诚’为‘惟‘统尊蜥。
如:"此啥簸秋也。
"但要注意"是"在文言文中常常是作为代词表示"这",领口:"颗人之过也"例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即今之像然在墓者也。
(3)四月惟夏,序属三秋(4 )梁父即楚将项燕。
(5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6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六国破灭,三浜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其……邪?其……邪(是……还是……)例:天色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三溟真邪?12、曾……无(曾无)(竟然连……都不能)例: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3、所以(表原因或表示用来……)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4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说的就是谁)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例:其李将军之谓也?15、无以、有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有可以用来的)例(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句式导学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制作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了解并熟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四种文言特殊句式。
2、归纳总结四种文言特殊句式的规律。
3、能分辨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并能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及其用法。
【学习难点】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文言句式概述】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
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因此,文言文中一般句式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
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古代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文言文特殊句式。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你所知道的文言句式有哪些?【自我检测】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名称并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乃狼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市。
【课堂探究】[一]判断句1.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是”作判断词是后来的事,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翻译判断句时,加上判断词“是”】。
2.分析下列句式特点并完成规律总结。
⑴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规律:用“者”、“也”表判断(2)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③“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羽本纪》⑤“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
语文导学案李希兰编制审核时间: 编号:18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
“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四)“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五)“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六)“……,……也”。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八)“……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
(《马说》)二、被动句1.“为”表被动。
2.“为……所……”。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满井游记》)“为晴雪所洗”即“被晴雪洗”,这里指山峦被晴天的雪所洗浴。
“为”即“被”。
3.“于”表被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于……”即“在……被举荐”。
三、省略句(一)省略主语。
1.承前省。
主语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为避免重复省略主语,译时要补上。
(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2.蒙后省。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 “在野”“在宇”“在户”前都蒙后省略了主语“蟋蟀”,译时要补上。
(二)省略谓语。
再而衰。
再(鼓)而(气)衰。
省略的“鼓”就是谓语。
(三)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宾语,承上省略宾语“之”,带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
1、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2、问(之)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倒装句2. 被动句3. 省略句4. 判断句5. 疑问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倒装句的种类和被动句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深入理解特殊句式。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深入理解特殊句式。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析和表达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 长期效果: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表现,观察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长期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 投影仪:用于展示例句和讲解,增强视觉效果。
3.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判断题、填空题、改写句子等,用于课堂练习和学生课后自学。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和翻译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以“……也”结尾的句子表示判断。
2. 被动句:用“被”、“受”、“遭”、“由”等表示被动。
3. 省略句:省略主语、宾语、介词等。
4.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5. 疑问句:用“何”、“胡”、“安”、“焉”等表示疑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识别和翻译。
2. 难点:倒装句的种类和用法,疑问句的用法和翻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3. 分析: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用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翻译练习:布置课后翻译练习,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2. 文献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3. 文化讲解: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背后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一、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特殊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倒装句和省略句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对特殊句式的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定义和例句。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特殊句式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讲解特殊句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判断句1. 定义:判断句是用来判断事物性质、状态或关系的句子。
2. 结构:主语+ 判断词+ 宾语3. 例句: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二、被动句1. 定义:被动句是表示主语被动接受动作的句子。
2. 结构:主语+ 被动词+ 宾语3. 例句:“夫子哂之。
”三、倒装句1. 定义:倒装句是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部分颠倒位置的句子。
2. 结构:谓语+ 主语3. 例句:“夫子居于卫,颜回问曰:‘卫君待子而君之,子欲以君往乎?’”四、省略句1. 定义:省略句是省略掉句子中某些成分的句子。
2. 结构:省略成分+ 剩余部分3.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五、疑问句1. 定义:疑问句是用来提问的句子。
2. 结构:疑问词+ 谓语+ 宾语3. 例句:“子路问:‘君子成人之美,而成己之恶乎?’”六、祈使句1. 定义:祈使句是表达命令、请求、劝告、禁止等语气的句子。
2. 结构:祈使词+ 宾语(有时省略)3. 例句:“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七、并列句2. 结构:句子1 + 连词+ 句子23.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八、转折句1. 定义:转折句是表达两个意思相反或相对立情况的句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3. 通过对特殊句式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以“……也”结尾的判断句。
2. 被动句:以“被、受、遭、蒙、让、见、于”等字表示被动。
3. 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4.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5. 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作兼语、疑问代词作主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难点:倒装句的分类和疑问句的语法功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言文例句,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3. 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例句,引导学生理解特殊句式的实际应用。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5. 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检查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 练习题:设计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过程。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2. 文献阅读:推荐一些文言文作品,让学生阅读,进一步巩固特殊句式的知识。
3. 文化讲解:介绍一些与文言文特殊句式相关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常见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2)学会通过关键词、语法结构等方法判断特殊句式。
2、难点(1)准确理解倒装句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语法规则和翻译方法。
(2)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灵活运用特殊句式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让学生尝试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引出特殊句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判断句(1)常见的判断句标志词,如“者……也”“乃”“为”“则”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2)无标志词的判断句,根据语意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2、被动句(1)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如“于”“为……所”“见……于”“被”等。
例如:“受制于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忠而被谤。
”(2)无标志词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
例如:“戍卒叫,函谷举。
”3、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例如:“(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2)谓语的省略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宾语的省略例如:“投(之)以骨。
”(4)介词的省略例如:“林尽(于)水源。
”4、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何操”即“操何”)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即“不欺余”)③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背景介绍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句式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掌握这些句式对于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句式1. 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过来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倒装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是为了避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
例如:•以德服人,不以暴制人。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2. 并列句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组成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达并列的意思,或者是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
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两个并列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个并列的句子)3. 省略句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简化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省略了“不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省略了“以德”)4. 独立主格结构独立主格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名词或动词的-ing形式作为独立主格,表示一个与主句有关的补充说明。
在文言文中,独立主格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表达原因、结果、条件等。
例如:•吾闻其语而喜。
(独立主格结构为“其语”)•吾见其人而怒。
(独立主格结构为“其人”)三、练习题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倒装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以德服人,不以暴制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并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3.下列句子中,哪些是省略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文言特殊句式上课教案
文言特殊句式上课教案第一篇:文言特殊句式上课教案一、判断句:(一)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1、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2、巨是凡人。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4、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5、城非不高,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二)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则、为、“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1、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臣本布衣。
5、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
(过大孤山小孤山)6、且相如素贱人。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者,……也”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亚父者,范增也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5、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者也”1、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樊哙,沛公之参乘者也。
“……者,……”1、粟者,民之所种。
(论贵粟疏>)“……,……也”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是寡人之过也(……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四)无标志词,谓语对主语有断定性。
1、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主语,名词性谓语)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教案标题:文言特殊句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 学会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3. 能够灵活运用文言特殊句式进行写作和阅读。
教学重点:1. 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 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3. 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2. 灵活运用文言特殊句式进行写作和阅读。
教学准备:1. 教材:文言文教材;2. 工具:投影仪、电脑、课件、黑板、粉笔;3. 资料: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文言特殊句式的作用和意义。
Step 2:讲解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15分钟)通过课件和黑板,向学生介绍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解释文言特殊句式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Step 3: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20分钟)通过课件和黑板,向学生详细介绍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包括倒装句、比拟句、排比句、状语从句等。
逐一解释每种句式的特点和运用场景,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和分析。
Step 4: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技巧(20分钟)向学生讲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技巧,包括如何选择适当的句式、如何灵活运用句式、如何增强句式的表达效果等。
通过分组讨论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句式的运用,并提高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Step 5:巩固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检验他们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可以分为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等,既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又考察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Step 6:总结和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特殊句式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实践,提高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能力。
教学扩展: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文言特殊句式;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积极运用文言特殊句式,提高写作水平;3. 鼓励学生进行文言特殊句式的创新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特殊句式导学案(预习、探究、检测)
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主备人张婷审核人张永雄年级班级姓名使用时间课题特殊句式【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及其用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2课时【预习案】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
因此,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近年来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
考一考1、你知道高考考纲规定中,对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主要有哪几种吗?答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解与辨别的能力。
对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主要为《考试大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考向着眼于运用,主要是在句子翻译中考查。
2、翻译下列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人。
(判断)(2)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文: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状语后置)(3)不拘于时译文:不被世俗所约束(被动)(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文:不知道断句,不能解决疑惑(宾语前置)(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强健的筋肉骨头(定语后置)(6)輮以为轮译文: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车轮的形状(省略)【探究案】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莲,花之君子者也。
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判断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判断句的概念和构成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判断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判断句的定义和构成方式。
分析判断句的特点和用法。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判断句。
第三章:被动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被动句的概念和构成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被动句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被动句的定义和构成方式。
分析被动句的特点和用法。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被动句。
第四章:倒装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倒装句的概念和构成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倒装句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倒装句的定义和构成方式。
分析倒装句的特点和用法。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倒装句。
第五章:省略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省略句的概念和构成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省略句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省略句的定义和构成方式。
分析省略句的特点和用法。
5.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省略句。
第六章:疑问句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疑问句的概念和构成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疑问句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疑问句的定义和构成方式。
分析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6.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疑问句。
第七章:否定句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否定句的概念和构成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否定句的能力。
7.2 教学内容介绍否定句的定义和构成方式。
分析否定句的特点和用法。
7.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否定句。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特殊句式概述1.1 特殊句式的定义1.2 特殊句式在高考文言文中的重要性1.3 学习特殊句式的目标与方法第二章:判断句2.1 判断句的定义与特点2.2 判断句的构成要素2.3 判断句的用法与例句2.4 高考文言文判断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三章:被动句3.1 被动句的定义与特点3.2 被动句的构成要素3.3 被动句的用法与例句3.4 高考文言文被动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四章:倒装句4.1 倒装句的定义与特点4.2 倒装句的种类与用法4.3 倒装句的例句与分析4.4 高考文言文倒装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五章:省略句5.1 省略句的定义与特点5.2 省略句的构成要素5.3 省略句的用法与例句5.4 高考文言文省略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六章:疑问句6.1 疑问句的定义与特点6.2 疑问句的构成要素6.3 疑问句的用法与例句6.4 高考文言文疑问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七章:否定句7.1 否定句的定义与特点7.2 否定句的构成要素7.3 否定句的用法与例句7.4 高考文言文否定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八章:夸张句8.1 夸张句的定义与特点8.2 夸张句的构成要素8.3 夸张句的用法与例句8.4 高考文言文夸张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九章:比喻句9.1 比喻句的定义与特点9.2 比喻句的构成要素9.3 比喻句的用法与例句9.4 高考文言文比喻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10.2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解题技巧10.3 练习题与答案10.4 拓展阅读与推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判断句的定义与特点:判断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其特点是通过对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关系进行判断来表达意思。
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判断句时,可能会对其中的判断词和判断形式感到困惑。
二、被动句的定义与特点:被动句是指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别人对主语施加的。
学生在理解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时,可能会混淆主语和动作承受者之间的关系。
初中文言文句式导学案
初中文言文句式导学案主备人:百杏中学蔡燕燕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四种常用句式。
2、能运用句式特点进行文言文翻译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翻译下列句子并判断下列句式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盖一懒蛤蟆也。
()4、徐喷以烟。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太祖长劝以读书。
()二、课堂设计(一)预习交流(略)(二)了解文言文句式:(可先让学生举例,再由老师总结)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练习:指出下列判断句的构成(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8)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9)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3.用“于”表示被动。
练习:指出被动句的形式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倒装句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谓倒装2.宾语前置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定语后置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导学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
2、掌握各种文言句式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3、能够在文言文阅读中准确识别和翻译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知识梳理(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式这是最常见的判断句形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也”式例如“夫战,勇气也”。
3、“……者,……”式“粟者,民之所种”。
4、“……,……”式“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
常见的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1、“于”字式用“于”字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而君幸于赵王”。
2、“为”字式用“为”字表示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为……所……”式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被动句式,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见”字式用“见”字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见……于……”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省略句省略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省略了某些成分。
常见的省略句类型有:1、省略主语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省略宾语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未敢倍德也”。
4、省略介词如“今以钟磬置()水中”。
(四)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
常见的倒装句类型有:1、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
2、定语后置通常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或“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马之千里者”。
3、状语后置用“于”“以”等介词引出状语,放在动词之后。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具告以事”。
初中文言特殊句式教案苏教版
初中文言特殊句式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对典型例句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方法。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以“者”为标志的判断句;以“为……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2. 被动句:以“为……所”为标志的被动句;以“受……于”为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
3. 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4. 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
5. 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的疑问句;疑问代词作谓语的疑问句;反问句;选择疑问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难点:倒装句的分类和疑问句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特点。
2. 运用比较法,使学生掌握不同特殊句式之间的区别。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文言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判断句的特点和用法,分析典型例句。
3. 讲解被动句的特点和用法,分析典型例句。
4. 讲解倒装句的特点和用法,分析典型例句。
5. 讲解省略句的特点和用法,分析典型例句。
6. 讲解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分析典型例句。
7.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8.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1. 否定句:以“不”、“未”、“毋”、“无”等否定词为标志的否定句。
2. 疑问代词:who、what、where、when、why、how等疑问代词的用法。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否定句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疑问代词的用法。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编写孙业奎审核刘维安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使用时间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中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2.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及翻译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
学习难点:倒装句式的辨识和翻译。
三、【学习方法】自学、归纳总结四、【学习流程】(一)【预习检测】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寡人之过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复驾言兮焉求?()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遂见用于小邑。
()9.不拘于时。
()10.师不必贤于弟子。
()11.稚子侯门。
()1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13. 农人告余以春及。
()14.夫晋,何厌之有?()15.以其无礼于晋。
()16.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17.恐为操所先。
()18.逼兵势耳。
()19.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0.裹以帷幕。
()21.农人告余以春及。
()22.无以至千里。
()二)【考纲解读】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
主要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三)【真题再现】1.(13年天津卷)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⑶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11年湖北卷)1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4分)四)【知识梳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内容,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类型极其标志。
㈠判断句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判断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一、文言句式的概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用“者”表判断“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用“为”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
”(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公开课)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及“状语后置”的特点。
2、学会辨析以上句式,并懂得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学法指导】借助具体的句子给学生小组观察、分析、思考,并整理出自己的结论,学生们相互补充,总结出各种句式的规律,并进行运用。
【考纲表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考纲精解】主前宾后谓居中定状补语辅其间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考查题型】选择题翻译题考题回顾:(06年广东卷)3、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shěn 讥笑)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一、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一般把宾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古汉语中,有时把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叫宾语前置。
探究一: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⑴大王来何操?⑵沛公安在?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客何为者?总结规律: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积累:常见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奚"等。
牛刀小试: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臣实不才,又敢谁怨?B、豫州今欲何至?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而今安在哉?答案:C探究二: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⑶忌不自信。
⑷臣未之闻也。
⑸时人莫之许也。
总结规律: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积累:常见否定词:“不”、“无”、“毋”、“未”、“弗”“莫”常见代词:“之"、“余”、“吾”、“己”、“尔”、“自”牛刀小试: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受制于人。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D、城中皆不之觉答案:B探究三: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中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2.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及翻译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
学习难点:倒装句式的辨识和翻译。
三、【学习方法】自学、归纳总结
【考纲解读】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
主要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变式句)、省略句。
㈠判断句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者”、“也”全不用。
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秦,虎狼之国。
2.用副词“乃”“则”“即”“皆”“素”“耳”等表示判断。
这些形式也比较多见。
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此亡秦之续耳。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
如: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4.用“非”、“未”、“弗”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①吾本非文人画士……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③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④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注意:以上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如是肯定判断句,要用“是”;如是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
)
㈡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
如: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wéi,动词,治理的意思)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如: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
如: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
)②帝感其诚。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
)
㈢省略句
1.省主语。
①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承前省
②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蒙后省
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
自述省
④“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对话省
2.省谓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
①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①项王曰:“壮士!之卮酒赐。
”则与(之)斗卮酒。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①竖子不足与(之)谋。
②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省介词。
(较常见的是“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
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㈣倒装句
注意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定)主+[状]谓<补> +(定)宾
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而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
1.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也!——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在哪里?)
③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我年轻的中国很美!)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动词宾语前置。
大致有三种情况。
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
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古人不欺骗我呀。
)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安抚百姓而称王天下,没有谁能够抵御他。
)
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
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②王见之,曰:“牛何之(动词,去,到)?”——大王见到这个人,问:“牵牛到哪里去?”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
⑶用“之”或“是”作为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以加强语气。
如: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唯你是问!(即“唯问你”)。
介词宾语前置。
大致有以下情况。
⑴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如:①王问:“何以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③不然,籍何以至此?
⑵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如:①余是以记之。
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
3.定语后置
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
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如: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翻译的时候要把它作状语,因此,我们称它“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
如:①验之以事(即“以事验之”),合契若神。
——用事实来验证它,就像神灵一样吻合。
②生乎吾前(即“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即“乎吾先”),吾从而师之。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就跟从他,拜他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