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风心病 健康教育

风心病 健康教育

风心病健康教育风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也被称为风湿性心脏病。

它是由于患者患有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所致。

风心病主要影响心脏瓣膜的功能,导致血液流动不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其他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控制风心病的发生,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风心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风湿热是一种由于未经治疗的咽喉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它会导致心脏瓣膜受损。

风湿热在一些地区很常见,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因此,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对风湿热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了解至关重要。

风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心脏杂音、胸痛、疲劳和体力活动耐受力下降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风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和减轻心脏负担,而手术干预则可以修复受损的心脏瓣膜。

除了治疗,预防风心病也非常重要。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风湿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等。

2.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避免与有风湿热的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

3. 及时治疗咽喉感染:如果出现咽喉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4. 接种疫苗:风湿热疫苗是预防风湿热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一些高风险地区,接种风湿热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风心病的发生率。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包括听诊心脏杂音和进行心电图等,可以及早发现风心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6.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

7.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和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

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风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了解,还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管理疾病。

以下是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1. 风心病的基本知识:向公众介绍风心病的定义、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这种疾病的重要性和严重性。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

临床一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

基本概述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

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我国《黄帝内经》把风寒湿三气合称为痹。

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性关节炎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①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

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②感受风湿所致的多种病症。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

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藏则喑哑,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

”症状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

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

风湿热起病急,且多见于青少年。

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多进食高脂肪食物。

2.定期进行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
能等检查,以及心电图、X线、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

3.科学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不要随意更改或停止
药物。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4.控制炎症反应: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患者一般伴有炎症反应,应采取
控制炎症的措施,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以减轻疼痛和
关节肿胀等症状。

5.管理疼痛:对于疼痛患者,可以使用相关的止痛药物进行缓解。

此外,可以尝试热敷或冷敷来减轻疼痛。

6.应激管理:避免过度的精神和身体应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睡
眠质量。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7.适当锻炼: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患者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8.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寒
冷和潮湿对病情的不利影响。

9.规律就诊:按医生的要求和治疗计划定期就诊,进行治疗效果的评
估和调整。

定期进行特定检查,如关节X线、超声波等。

10.保持积极心态: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和改善。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医生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风湿性关节炎的五大症状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的五大症状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的五大症状有哪些
一、概述
风湿性关节炎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来的,那么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的呢?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而且多以急性发热、关节疼痛等易发疾病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

关节常常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处的,常见的现象是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然后发生一些病变。

所以很多人会问风湿性关节炎的具体症状有哪些呢?
二、步骤/方法:
1、第一个要介绍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是患者的体重会立即就有些减轻的现象,还有全身会无力,人比较容易疲劳,还有伴有低热的症状。

轻度时候早上起来的时候关节的活动会很不灵活。

2、第二个要介绍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是患者患病的表现常常是手、足、腕、踝及颞颌等等部位的关节,其他还有出现在肘、肩、颈椎、髋、膝关节的,患者会出现关节畸形,表现为肿胀、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孔花样畸形等等症状的。

3、第三个要介绍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是除了关节外,也会出现发热、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等,关节突处会出现压痛感觉,也容易引发心脏以及肾脏等的并发症,比如心包炎、心包积液以及原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等等症状的。

三、注意事项: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见主要目的是在于减轻关节炎症的一些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的。

治疗也分为多种治疗也包括相应的运动治疗方法,这些可以遵循医生的建议。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5.热敷疗法
生川、草乌各30g,乌附片30g,当归30g,丹参30g,白芥子30g,生麻黄15g,干姜15g,桂枝12g,木通12g,白芍20g,细辛10g,乳香、没药各10g,三七5g,麝香0.5g(另包),虎力散4支(云南个旧市制药厂生产),马钱子散2包(山西历城制药厂生产),葱白4跟,白酒适量。制用法:除麝香外,全部中药共研细末,将马钱子散和虎力散掺入,再将葱白捣烂均匀和入,后入白酒,调成稀糊状,入锅内炒热至不灼伤皮肤为度。入麝香0.25g和匀,以约0.5cm厚度摊于辅料上,趁热敷于患处,外以绷带固定。注意事项:严谨内服;若为湿热痹痛,禁用此方;敷药可采用晚敷晨去法;上药一剂可重复使用5~7次,每次重复使用时,需按上法加入麝香、葱白和白酒,随炒随用;患部皮肤如果起泡,则应立即停药,局部涂以龙胆紫药水,以防破溃感染。本方只适用于寒邪偏胜者。
3.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在于补肾健骨、舒筋活络、健脾祛湿、疏风定痛,以促进患者受累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全身状况的改善,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按摩治疗应注意: (1)切忌粗疏大意、手法粗暴; (2)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下手; (3)切忌急于求成,避免因手法不当而使关节受损或发生病理性骨折。全身状况差的或严重风湿活动期,有明显血管炎的病人应禁忌按摩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新鲜植物外熨
新鲜植物外熨外熨是由祖国传统医学精髓“烫熨疗法”传承与发展而来。外熨疗法正式用于临床始于春秋战国,是 腰椎间盘突出外熨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精华的组成部分。外熨是国宝,是国粹,在祖国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辉煌灿烂。民国时期由于当时的政府歧视排斥中医的政策,因而使这一疗法散落于民间。新鲜植物外熨生物健的诞生,代表外熨疗法重出江湖新鲜植物外熨的作用原理: 将原植物(鲜药)萃取精华作为外熨熨料,融合野生珍稀动物提取精华液,通过人工在炒锅中翻炒加热至90度左右,迅速用涤棉布包裹,然后反复外熨患者病灶或疼痛处,约20分钟后重新加热连续外熨,以此反复。以达到彻底治愈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的效果,也是现在所有保守治疗手段当中治疗效果最显著的一种。新鲜植物外熨疗法简单、安全、方便,具有天然、鲜活、整体的特点。新鲜植物外熨在病灶外熨治疗,不经过胃肠肝肾,对肝肾肠胃没有破坏性作用。是一种能彻底根治骨病和风湿病的生态、鲜药、高效的外治病灶疗法。

风湿免疫科病房规章制度

风湿免疫科病房规章制度

风湿免疫科病房规章制度
《风湿免疫科病房规章制度》
一、患者入院须知
1. 所有患者入院需提供身份证件和病历信息,如有家属陪同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患者需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进行入院手续办理,并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

二、病房卫生管理
1. 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需遵守病房卫生管理规定,保持病房整洁,不得擅自携带食物进入病房。

2. 病房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患者和家属需配合医院卫生人员工作,不得妨碍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用药管理
1. 患者需遵守用药医嘱,不得擅自更换或停止用药。

如有不适或副作用需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2. 患者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用药记录,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病情观察
1. 患者需按医嘱规定进行相关检查和观察,不得擅自离开病房。

2. 家属需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适症状。

五、其他规定
1. 病房内禁止吸烟、酗酒和大声喧哗。

2. 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医疗秩序,服从医嘱并遵守医院的规定。

以上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医院有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够配合和遵守,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风湿免疫科简介PPT

风湿免疫科简介PPT
是否有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检测 ,了解免疫指标、炎症
因子等,辅助诊断。
如X光、超声、核磁等, 观察关节及周围组织的
病变情况。
治疗手段
01
02
03
非药物治疗
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 、中医治疗等,改善关节 功能,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使用抗炎药、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等,控制炎症 ,缓解症状。
疗效果。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总结词
注意心理调适和社交支持
详细描述
风湿免疫科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在此过程中,心理调适和社交支持对于患者 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 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同时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 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共同战胜疾病。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 别等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础研究的突破与进展
发病机制研究
风湿免疫科在疾病发病机制方面取得 了重要突破,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 为新药的研发和诊疗技术的改进提供 了理论支持。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通过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风湿免 疫科进一步揭示了风湿病发病过程中 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未来的治疗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风湿免疫科在药物研发方面取得 了显著进展,针对不同风湿病发 病机制的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 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临床试验
为了验证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风湿免疫科医生积极开展临床 试验,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为新 药上市提供依据。
诊疗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阿司匹林的作用及用药指导

阿司匹林的作用及用药指导

阿司匹林的作用及用药指导张艳红崇州市中医医院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头痛、感冒、牙痛、关节痛、发热等疾病。

目前,很多消费者从药店购买此药,却不知道如何安全、有效的服用。

下面,本文就阿司匹林的作用、用药指导等内容,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什么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可溶于氯仿、乙醚或乙醇,水溶性呈酸性。

同时,阿司匹林也是水杨酸的衍生物,经过百年的临床应用,证实对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近年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临床多用于预防心肌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或术后血栓形成。

2.阿司匹林的作用(1)解热镇痛。

阿司匹林通过血管扩张,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缓解头痛的效果,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

因此,此药可以缓解轻度、中度疼痛,如月经痛、肌肉痛、牙痛、头痛等。

同时,还可以使升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恢复正常,故也用于退热的治疗。

阿司匹林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治疗引起发热、疼痛的病因,需要和其他药物共同使用。

(2)抗风湿。

阿司匹林是治疗风湿热的主要药物,用药后可减轻症状、解热,降低血沉。

但是,不能去除风湿的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其他合并症。

若已有心肌炎,建议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激素停用前、症状控制后,再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反跳现象的发生。

(3)抗血栓。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临床多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动静脉瘘、心房颤动或术后血栓的形成。

另外,还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4)关节炎。

除了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也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能缓解症状,为后续治疗创设条件。

此外,用于幼年型关节炎、强制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也能缓解症状。

(5)抑制血小板凝聚。

有研究表明,高海拔登山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凝聚。

(6)川崎病。

患有川崎病的患儿使用阿司匹林,能够减少炎症反应,防止血栓形成。

(7)糖尿病。

阿司匹林的应用,能够促进肝糖元合成、胰岛素分泌,抑制肠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风湿性心脏病诊治指南

风湿性心脏病诊治指南

风湿性心脏病诊治指南疾病简介: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病因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病。

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

病理生理首先以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为例,正常成人的二尖瓣口面积为4-6平方厘米,在正常情况下,不管心排量如何,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血流都不应该产生任何障碍,当二尖瓣口缩小至大约2平方厘米时,形成二尖瓣轻度狭窄,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血液从左房到左室受阻,引起左房压力升高,临床上可出现症状。

左心房压力升高可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管压升高,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临床上二尖瓣狭窄所产生的病理生理分两期:第一期是慢性肺淤血期,该期病人在休息时可无明显症状,但在疲劳或情绪激动时,因心跳加快,可引起呼吸困难;第二期是肺动脉高压期,肺动脉高压程度和瓣膜狭窄程度相关,如果肺动脉压力超过60mmHg,病人在体力活动、心跳加快、妊娠等情况下可出现肺水肿而加重呼吸困难。

关于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为2.5-3.5平方厘米,瓣膜因病理改变而逐渐出现狭窄,如瓣口面积缩小至1平方厘米时,则左心室排血受阻,左心室收缩压升高,导致主动脉瓣的压力阶差增大,患者出现症状。

瓣口面积缩小至0.7平方厘米时则为严重狭窄,左心室壁可明显肥厚,心肌氧消耗量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的表现,病人科出现心绞痛。

个别病人在活动时心排量不能相应提高,可引起脑血管关注不良和晕厥。

疾病分类风湿性心脏病累及的瓣膜部位数量可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的一个或几个瓣膜病变。

心脏联合瓣膜病变是指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的疾病。

治疗风湿病最好的药根治类风湿100%的偏方

治疗风湿病最好的药根治类风湿100%的偏方

治疗风湿病最好的药根治类风湿100%的偏方风湿病也称痹证、痹病等,是指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瘀气滞,导致机体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变形、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

风湿病患者需长期用药,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而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中医学认为,在风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邪气传变,还是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以及内脏病变显现于外,影响肢体关节等,都有经络的参与,经络与风湿病密切相关。

无论对经病、腑病或脏病,能恰当地配伍引经药物作为向导,使药力直达病所,这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易水学派张元素依据《黄帝内经》,首创“引经报使”理论,对药物引经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取药性之长,使之各归其经,则力专效宏。

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在风湿痹证的治疗过程中,将引经药进行归类,总结用药规律,在辨证的基础上,明药性专司之意,知制方专主之理,酌情加入引经药,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本病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引经药物的分类历代记载的引经药物多用于内科杂病,能够用于风湿痹证治疗,疗效确切的毕竟有限,散见于各类医案、方书、论著中,经整理后可归纳为4类:经络引经药、病症引经药、部位引经药和穴位引经药。

由于穴位引经药运用较少,故不做总结。

本文重点论述临床常用的经络引经药、部位引经药、病症引经药。

1.1 经络引经药1.1.1 十二经引经药目前经整理一般分为两类:一为按十二经记述,如手太阴肺经为桔梗、升麻、葱白、辛夷,手少阴心经为黄连、细辛,手厥阴心包络经为柴胡、牡丹皮,手太阳小肠经为竹叶、木通,手少阳三焦经为连翘、柴胡,手阳明大肠经为白芷、石膏,足太阴脾经为升麻、苍术,足少阴肾经为细辛、肉桂,足厥阴肝经为吴茱萸、柴胡、川芎、青皮,足太阳膀胱经为羌活,足少阳胆经为柴胡、青皮,足阳明胃经为白芷、石膏、葛根。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电疗
使用电疗仪器如微电流治 疗仪等,通过产生微电流 刺激肌肉和神经,缓解疼 痛和肌肉萎缩。
超声波治疗
利用超声波的震动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减轻炎症和疼痛。
康复锻炼
关节活动度训练
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 练,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和伸展性,预防关节僵硬 和畸形。
肌肉力量训练
通过轻度的肌肉力量训练 ,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不 稳定。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04
CATALOGUE
预防和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与随访
定期检查
对于风湿热患者,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 沉、C反应蛋白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随访
患者应定期随访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复发。
避免诱因与预防复发
避免诱因
避免感染、疲劳、心理压力等诱发因素,以降低风湿热复发 的风险。
预防复发
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规律用药、避免 关节过度活动等。
心理调适与生活质量
心理调适
风湿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
生活质量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进行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治疗进展与挑战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治疗
风湿热的治疗应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理生理特征、合并症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 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
通过基因测序、分子标志物等手段,实现对患者的精准诊断和分类,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精准治疗方 案。精准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与期望

风湿三项临床意义

风湿三项临床意义

抗溶血性链球菌“O”(Anti-Streptolysin “O”;ASO)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重要代谢产物之一,它是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蛋白质,能溶解人及一些动物的红细胞。

同时溶血性链球菌“O”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称为ASO。

【标本要求】静脉血、空腹;不需空腹【参考值】 1:400及以下为阴性0-200IU/mL (西南医院;免疫比浊法)【临床意义】诊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增加),活动性风湿热,猩红热,丹毒等均可增高。

1)ASO俗称抗“O”,测定其效价可知病人最近或以前有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鉴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当常见,故正常人能测到ASO的低滴度,但一般在500u以下。

2)ASO增高,常见于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多见。

还可见于皮肤急软组织感染。

3)风湿性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ASO滴度升高。

多次检验所呈现的趋势与病情平行,如渐渐下降提示病情好转。

4)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ASO均可升高。

注意事项:1)不能认为ASO升高就是风湿病,须结合临床症状考虑。

但ASO升高的各种致病因素中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最密切相关。

2)人体感染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ASO上升在4-6周内达到高峰,然后在血清中ASO升高可达数月至数年。

故一次检查尚难肯定是否为最近感染所致,须多次检查,观察变化动态。

在风湿热病人感染后4-6周,有80%可见ASO升高,常伴有血沉增快及白细胞增多,有助于鉴别诊断。

近期建立的A群溶血性链球菌胞外产物的抗链酶试验(ASZ),比单测ASO阳性率高。

对于诊断ASO不增高的急性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有助。

3)免疫机制不全及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链球菌感染后ASO可不升高。

C-反应蛋白(CRP)标本要求】静脉血、空腹;不需空腹【参考值】<10mg/L(免疫单向扩散法)<8mg/L (西南医院;免疫比浊法)【临床意义】1)各种急性化脓性炎症、菌血症、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大手术、烧伤、严重创伤等)、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患者CRP升高,凡有器质性病变时升高,而功能性疾病正常,这对于鉴别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有帮助。

青少年发热的常见原因和应急处理措施

青少年发热的常见原因和应急处理措施

青少年发热的常见原因和应急处理措施发热是青少年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身体抵抗外界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然而,了解发热的常见原因以及应急处理措施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发热的常见原因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一、常见原因1. 感染性疾病:感冒、流感、扁桃体炎、麻疹等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如中耳炎、肺炎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发热。

2. 免疫系统问题:某些免疫系统问题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药物热,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

4. 疫苗接种:部分疫苗接种后会引起短期发热反应,如百日咳疫苗、水痘疫苗等。

5. 疾病复发:一些慢性疾病如结核病、重症肌无力等会引起复发性发热。

二、紧急处理措施1. 观察和记录:及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并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其他症状以及相关医疗措施。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发热的原因以及制定治疗计划。

2. 适度降温:对于高热患者,可以采用温水擦身、温水浴或使用退热药物来降低体温。

但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正确使用药物。

3. 补充水分和营养: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和能量的损失,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是必要的。

推荐饮用温开水、果汁或运动饮料,并提供易消化的食物。

4. 休息和保持室内舒适环境:发热时,青少年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用电风扇和空调。

5. 就诊医生:如果发热持续高热、出现其他明显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诊医生,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三、注意事项1. 预防感染: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感染,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2. 饮食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增强免疫力。

3. 疫苗接种:按照预防接种日程表规定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疫苗接种,以预防特定病原体感染。

4. 定期体检:定期接受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潜在疾病和风险因素。

5. 注意温度变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或高温环境中,合理穿着衣物以保持体温平衡。

风湿热护理措施

风湿热护理措施

风湿热护理措施
风湿热是一种由咽喉部感染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的结缔组织炎症,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可遗留心脏瓣膜病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风湿热患者除了遵医嘱治疗外,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
1. 休息与活动: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关节肿痛明显的患者,应协助其采取舒适的体位,尽可能保持关节的功能位。

2. 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发热、关节疼痛、心悸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6.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7.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风湿热的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类风湿患者怎么锻炼

类风湿患者怎么锻炼

类风湿患者怎么锻炼文章目录*一、类风湿患者怎么锻炼*二、类风湿要常做的保健操*三、类风湿患者的注意事项类风湿患者怎么锻炼1、类风湿患者怎么锻炼踝关节:坐位或平躺位两足进行上下左右的旋转,逐渐站位,以单腿站立,另一侧以足尖着地,进行旋转。

膝关节:下蹲及起立动作、坐位时小腿与地面垂直、平行交互动作,都能对膝关节及下肢肌肉进行锻炼。

腕关节:两手合掌,反复交替向两侧屈曲和旋转,或手腕上下、左右活动,增加腕关节的灵活性。

肘关节:手掌向上,两臂向前平举,握拳并屈曲肘部,努力使拳达到肩部,再伸掌和伸肘。

开始宜慢,逐渐加快速度。

肩关节:向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活动肩关节,做圆形绕圈运动。

2、保护关节缓解类风湿的方法2.1、试试热蜡:可有效缓解炎症。

热蜡足浴或热蜡手浴可有效缓解炎症。

其效果比湿热垫更好。

2.2、拄根拐杖:可使下身压力减轻20%以上。

很多人认为,拐杖是残疾的标志,但是如果拐杖有助减轻关节疼痛,又何乐而不为呢?研究发现,拐杖可以使腿部、胯部和脚踝压力减轻20%以上。

2.3、减轻体重:类风湿患者应该减肥。

体重超标会给承受体重膝关、背部关节及髋骨带来额外的压力。

多项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会产生一些导致炎症的化学物质,肥胖类风湿患者应该减肥。

2.4、多用器械:可减轻类风湿疼痛几率。

使用器械有助于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便得更轻松,进而减轻类风湿疼痛几率。

比如,启瓶器、较大手柄的厨具、较大的抽屉拉手等。

3、治疗类风湿的小偏方3.1、生姜加葱敷。

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乘热敷于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

3.2、常饮蜂王浆。

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浆,连服2~3个月,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改善。

3.3、常饮鲜牛奶。

每天服用鲜牛奶500ml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3.4、生姜外敷。

鲜生姜切片炒热敷于膝上,两个晚上后再将陈小麦打碎,炒热包之。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用药方案、特殊人群应用、全身不良反应、急诊疾病应用、风湿病中用法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用药方案、特殊人群应用、全身不良反应、急诊疾病应用、风湿病中用法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用药方案、特殊人群应用、全身不良反应、急诊疾病应用、风湿病中用法及注意事项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呼吸科等多学科疾病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国家医疗所需的基本药物,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药源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药品不良事件。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种类繁多,按照药物作用时间的差异,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如表1所示。

由于不同疾病的治疗差异,糖皮质激素的给药剂量分为:中剂量:0.5-1 mg/(kg*d)泼尼松大剂量:>1mg/(kg*d)泼尼松冲击剂量:7.5-30mg/(kg*d)甲泼尼龙长疗程维持剂量:2.5-15mg/d泼尼松其用药方案包括:冲击治疗,短程、中程、长程治疗以及替代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特殊人群应用特殊人群通常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由于这类群体特有的生理状态,糖皮质激素在特殊人群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有别于其他用药人群。

为此,临床应严格把控特殊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

对于儿童,需根据其病情、年龄、体重确定糖皮质激素的最佳治疗方案。

孕妇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控制原发疾病;接受中等以上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20mg/d)的哺乳期妇女应避免哺乳。

全身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亦有众多的药品不良反应。

1.皮肤和外貌:皮肤紫纹、轻度多毛症、水牛背、满月脸。

2.眼:眼球突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3.心血管系统:液体潴留、高血压及早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4.消化系统: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5.血液系统: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加,易被误认为细菌感染。

6.骨骼和肌肉: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

7.内分泌和代谢: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皮下脂肪分解增加、皮肤变薄。

8.神经精神系统:睡眠紊乱、谵妄、情绪不稳。

9.免疫系统:抑制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第十章-病例讨论

第十章-病例讨论
(宜全)
病例六
患者:某某,女,43岁。
主诉:劳累后心悸、气短已7年,近1个月来加重,且出现咳嗽,咳出呈泡沫状中带血痰,下肢水肿。
现病史:患者7年前起劳累时则有心悸、气短,曾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症状减轻。但近两年来自觉腹部逐渐肿大。1月前因劳累过度,又受风寒,出现咳嗽咽痛,痰中带血,心悸、气短、不能平卧,且1周来下肢出现水肿,尿少色深,食欲不振,有恶心感。
(宜全)
病例九
患者:某某,男,30岁。病史由工友代述。
主诉:使用农药后头痛、头昏5小时,昏迷、呼吸困难2小时。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使用1605药液喷射棉蚜虫,起初防护完全,后因天热,将口罩去掉。不慎将药液吸入,继而出现头痛、头昏,脚软、呕吐、流涎、腹痛、腹泻、喉痛、呼吸困难等,即来院急诊治疗。
体检:神智不清,瞳孔小如针尖,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肌肉震颤、血压13.3/8kPa(100/60mmHg),心率100次/min,无杂音,肺部正常,肝脾未触及,肠鸣音亢进。
入院查体0.7kPa(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佳,心率齐,腹平软,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为150 mg/ml;口服糖耐量试验,餐后1小时血糖为240 mg/ml,餐后2小时血糖为160 mg/m1。尿常规为尿糖阳性(+++),24小时尿糖定量2次均为140g。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96×1012/L、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13.65×109/L、中性粒细胞82%、嗜酸粒细胞1%、淋巴细胞16%、大单核细胞1%。尿常规:深黄色,微浊,酸性,比重1.019,蛋白阳性,糖阴性,透明管型阳性。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室率100次/分。
诊断:⑴风湿性心脏病⑵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⑶心房颤动⑷慢性心功能不全。

中药祛风湿药功效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中药祛风湿药功效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中药祛风湿药功效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一、祛风湿药的概念凡以祛除风湿之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二、祛风湿药的性味功效特点本类药物味多辛苦,性温或凉。

1.辛能散能行,既可驱散风湿之邪,又能通达经络之闭阻;2.苦味燥湿,使风湿之邪无所留着。

3.本类药物能祛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有的还兼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或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

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等症。

部分药物还适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

三、现代药理研究现代研究证明,祛风湿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镇痛、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

部分祛风湿药尚有抗菌、抗肿瘤、镇静、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纤维组织炎、肩周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半身不遂及某些皮肤病等。

四、祛风湿药分类祛风湿药根据其药性和功效的不同,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三类。

分别适用于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及痹证日久、筋骨无力者。

五、祛风湿药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祛风湿药时,应根据痹证类型、邪犯部位、病程新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配伍。

2.如风邪偏盛的行痹,应选择善能祛风的祛风湿药,佐以活血养营之品;3.湿邪偏盛的着痹,应选用温燥的祛风湿药,佐以健脾渗湿之品;4.寒邪偏盛的痛痹,当选用温性较强的祛风湿药,佐以通阳温经之品;5.若风湿热三气杂至所致的热痹,及外邪入里而从热化或郁久化热者,当选用塞凉的祛风湿药,酌情配伍凉血清热解毒药;6.感邪初期,病邪在表,当配伍散风胜湿的解表药;7.病邪入里,须与活血通络药同用;8.若夹有痰浊、瘀血者,须与化痰、散瘀药同用;9.痹证日久,损及肝肾,或肝肾素虚,复感风湿者,应选用祛风湿强筋骨药,配伍补肝肾、益气血之品,以扶正祛邪。

10.辛温性燥的祛风湿药,易伤阴耗血,故阴血亏虚者应慎用。

11.痹证多属慢性疾病,为服用方便,可制成酒剂或丸散剂,且酒能“助药势、行血脉”,增强祛风湿药的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一)治疗风湿热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其与链球菌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防止链球菌感染的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一项最重要的环节。

(一)预防初次风湿热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射居住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②对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应早期予以积极彻底的抗生素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③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每年发作2次上),应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天至手术后3天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扁桃体摘除后,仍可发生溶血性性链球菌咽炎,应及时治疗;④在封闭的集体人群中(军营、学校、幼儿园等)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链球菌感染,建立必要的保健制度,可能彻底消除链球菌感染流行,大大减少风湿热的发病率。

(二)预防风湿热复发已患过风湿热的病人,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

一般推荐使用苄是青霉素(长效西林)120万单位,每月肌肉注射一次。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或磺胺异恶唑,儿童每天0.25~0.5g;成人每天0.5~1.0g,分次口服。

一般认为,预防用药期限,18岁以下的风湿热患者必须持续预防用药;超过18岁且无心脏受累的风湿热患者,从风湿热末次发作起至少维持预防用药5年;已有心脏受累的风湿热患者,再次感染链球菌后极易引起风湿活动,并且容易发作心脏炎,所以须严格预防治疗。

研究表明,预防用药水平与链球菌感染患者的比例成反比,无预防或不规则预防用药组链球菌感染比例较完全预防用药组高3倍;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无预防或不规则预防用药组风湿活动发作患者的比例较完全预防用药组高10倍,即使不规则预防用药亦有一定的效果。

急性风湿热初次发作75%患者在6周恢复,至12周90%的患者恢复,仅5%的患者风湿活动持续超过6个月。

风湿活动时间较长的患者往往有严重而顽固的心脏炎或舞蹈症。

复发常在再次链球菌感染后出现,初次发病后5年内约有20%病人可复发。

第二个五年的复发率为10%,第三个五年的复发率为5%。

急性风湿热的预后取决于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复发次数及治疗措施。

严重心脏炎、复发次数频繁、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者,可死于重度或顽固性心力衰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形成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热中医治疗方法一、中药治疗(1)辨证论治:应首先整体地观察风湿热全病程各个阶段的不同病情,结合中医理论系统分析。

本病初起是感受风热病邪,温毒上受,属中医“温病”范畴;游走性身痛,关节痛属“行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湿热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寒湿痹”或“瘀血痹”;心脏炎则属“心痹”。

因此在临床辨证治疗中,应机动灵活,勿执一端。

根据“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风湿热总的治疗大法仍以清法为主线,再根据其病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论治。

或兼以疏风,或兼以解毒,或兼以化湿,或兼以散寒,或兼以凉血,或兼以化痰行瘀,或兼以滋阴,或兼以养血,或多法合而施之。

①风热痹:主症:风热侵袭,温邪上受,发病多急骤易变。

初期多见发热、咽喉肿痛、口干口渴等风热上攻症状;继而出现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呈现红、肿、热、痛及伴见全身发热或湿热蒸腾胶着之象。

其热偏盛者,关节红肿疼痛,灼热感明显,发热亦甚,皮肤可见红斑,舌质红,舌苔黄干,脉滑数。

其风偏盛者,肌肉关节呈游走性疼痛,或汗出恶风,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蓝根30g,芦根30g。

加减:咽喉肿痛重者,加浙贝母、射干、杏仁、僵蚕。

发热重者加葛根、柴胡、黄芩,重用生石膏。

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用白虎桂枝汤加减: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晚蚕砂、老鹳草等。

热毒炽盛者,酌选清瘟败毒饮或化斑汤加减。

兼湿盛者,可酌加用藿朴夏苓汤。

风邪偏盛者,加用防风、秦艽、孺莶草、威灵仙等。

临床体会:本证属风湿热初起,由于风热之邪上犯,起病急,变化快,热势高,除咽喉疼痛外,很快出现皮肤红斑及关节红肿热痛诸症,并可能有败血症出现。

此期若能正确及时的治疗,是遏止病情发展与转化的关键所在,处理得当,可以治愈或减轻关节及心脏的受累,故临床应特别警惕,不可拘泥于一法。

处方遣药还应注意不能纯用寒凉,易致寒闭邪热,透达之品不可不备。

②湿热痹:主症:身热不扬,周身困重,肢节烦痛或红肿疼痛,或风湿结节,皮下硬痛,或红疹融合成不规则斑块,或有身肿,小便黄赤,大便黏滞,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宣通经络。

方药:宣痹汤、二妙散、三仁汤加减化裁。

苍术20g,黄柏9g,防己10g,杏仁10g,薏苡仁20g,滑石30g,茵陈15g,蚕砂15g,川牛膝10g,茯苓10g,川革薜10g,泽泻10g。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且疼痛者,可加用活血药,如鸡血藤、当归等,取血行水利之意,同时可用地锦草200g,马鞭草50g,桑枝100g,水煎局部浴洗。

临床体会:湿为阴邪,积而为水,聚而成饮,凝而为痰,流注关节。

其性重浊黏腻,易阻滞气机,化热损伤关节、脏腑,病情迁延缠绵难愈。

其治首当调理脏腑气机,灵活运用温、燥、化、宣、通、渗等治湿大法,或多法合用,上、中、下三焦同治,宣上、运中、渗下并施,并以中焦为重点。

对脏腑气机要顾护到肺之肃降、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开阖及三焦之气化。

③寒湿热痹:主症:体内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致热痹兼挟寒湿,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兼见有恶风畏冷,得温则舒,关节晨僵、活动后减轻,舌质红、苔白或黄白相间,脉弦紧或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祛风散寒。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化裁。

桂枝10g,炮附子6g,麻黄6g,防风10g,杏仁10g,白术10g,薏苡仁30g,白芍12g,知母10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

加减:寒痛甚加川乌、草乌。

热重加生石膏、丹皮。

虚者加用黄芪防己汤。

临床体会:病虽属风寒湿热错杂为患,但仍有个偏盛或并重问题;以何为主,治亦有所侧重。

寒温并用,化通兼施,反佐相辅,清开导引,审时度势,择善而取之。

④痰瘀热痹:主症:关节肿胀疼痛,肌肤发热,经久不愈;或关节变形,活动不利;或皮下结节,红斑色紫暗,舌质色暗、有齿痕,舌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而黏腻,脉多弦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祛瘀通络。

方药:痰瘀痹痛汤。

桂枝9g,茯苓15g,制南星9g,浙贝母12g,当归10g,炮山甲12g,地鳖虫10g,片姜黄10g,马鞭草30g,忍冬藤30g,鹿衔草20g。

加减:湿重加防己、薏苡仁。

热重加丹皮、知母。

痛甚加制乳香、制没药,或加用制马钱子粉1g冲服,或用大黑蚂蚁粉3g冲服。

气虚加黄芪。

临床体会:湿凝成痰,病邪入络成瘀,形成痰瘀相结,是本证之关键。

化痰与消瘀联合应用,是其大法。

虽有热邪,佐以凉血散血,宣透痹阻之品,且不可过用寒凉,免治瘀反瘀,慎之。

⑤阴虚热痹:主症:低热,午后潮热,倦怠乏力,口干口渴,鼻出血,心悸,烦躁,关节肌肉肿胀灼热疼痛,脉细数,舌质鲜红、少苔。

治法:育阴清热,通经活络。

方药:一贯煎加减。

生地12g,北沙参30g,枸杞子12g,麦冬10g,当归10g,白芍12g,知母10g,龟板15g,老鹳草30g,丝瓜络20g,地骨皮10g。

加减:心气不足,气阴两伤者,加西洋参、五味子、黄精。

心烦不寐者,加枣仁、生龙骨、牡蛎、胆星。

便干者,加首乌、桃仁等。

临床体会:风湿热至阴虚阳热偏盛阶段,多为素体阴虚或热盛伤津所致。

此时心阴损伤亦重,是顾护的重点,须时刻注意因心肌炎而出现的临床征象,如心慌、胸闷痛、短气等。

并可能因营血热盛而有出血倾向。

近年来由于过量不当的应用激素,临床可见外浮肿、内阴伤的体征,调治十分棘手。

⑥血虚热痹:主症:面色萎白无华,头晕,心慌,乏力,气短,低热、关节肿痛但不明显,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补血活血,养阴清热。

方药:四物汤加味。

当归15g,川芎9g,白芍12g,熟地12g,黄芪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鸡血藤15g,炙甘草6g,忍冬藤30g。

加减:气虚重者加西洋参、太子参,伴见肾气虚者,加制首乌、桑寄生等。

关节痹痛者,加地龙及马钱子粉1g冲服。

临床体会:久病伤气耗血,血虚必有气虚。

补血时勿忘补气,补气不可伤阴,养阴不可滞腻脾胃,补养不可碍邪外透。

⑦营热心痹:主症:持续低热或中度发热,昼轻夜重,身热早凉,汗多;心悸,心前区不适,闷痛或灼痛;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或有眼巩膜充血及鼻腔出血;甚或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浮肿等症;舌质红或暗红,舌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脉滑数或细数或疾或结代。

治法:清营解毒,救心开痹。

方药:参珠救心丹。

西洋参9g,丹参20g,苦参15g,珍珠粉1g(冲服),蚤休20g,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12g,玄参12g,丹皮10g,菖蒲9g,郁金10g,天竺黄10g。

加减:风湿热心脏炎或心内膜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时,应改用参附龙牡汤,并中西医结合救治。

临床体会:本症候相当于风湿热急性阶段出现的心肌炎。

其致病之因是湿毒,病理产物是痰瘀,结果是心脏器质性损害,一旦罹患常伴随终生。

故此阶段的治疗,对病情的预后与转归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临床观察,湿蕴化毒,致血分有热属实,邪热耗气易虚,虚实夹杂,病程冗长难愈。

由于气虚卫气不固,又极易感邪而病情反复,治疗常攻补兼施。

对部分住院病人,当前使用的所谓中西医结合治疗,出发点和愿望是良好的,但由于过量的输液及对激素的使用不当,往往事与愿违,致病情更加复杂化。

临床仍主张解热镇痛加抗生素加中医药辨证论治,争取获得良效。

二、针灸疗法:由于风湿热关节损害多有红肿热痛,故只针不灸,手法以泻为主。

取穴以循经为主,或取阿是穴,忌关节腔深刺强刺。

①毫针:A.主穴取曲池、阳陵泉、腰阳关、环跳、风重者配膈俞、血海,寒重者配肾俞、关元,湿重者取阴陵泉、三阴交,化热者取大椎、风市、昆仑。

留针15~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单方向捻转1次。

B.辨证取穴配合循经取穴:风痹取风池、风府、膈俞、合谷、太冲;寒痹取大椎、命门、太冲、中渚;湿痹取太白、足三里、支沟、后溪;热痹取曲池、合谷、太冲;同时按病变部位循经取穴,如病变在阳明经,可加肩髑、阿是穴;如病变在少阳经,可加外关、阳陵泉等。

按针刺常规操作,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次/d,6次为1个疗程。

C.取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酌配阿是穴。

风寒湿痹主穴用烧山火手法,风湿热痹主穴用透天凉手法。

1次/d,10次为1个疗程。

②三棱针:方1:病灶周围处。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

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皮肤围刺,刺破出血,如出血不畅,针后配用拔火罐拔吸,以出血为度。

每周1次,以愈为度。

方2:委中、曲泽,或病灶附近穴位显露静脉2~3根。

方法:用点刺放血。

先揉按穴位或病灶附近静脉,使郁血聚积一处,便于施术。

再用三棱针点刺之,使之出血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