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病例
中医门诊病例格式范本
中医门诊病例格式范本病例格式: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30岁
主诉:XXX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
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
中药处方:
针灸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
随访记录:
病例内容:
姓名:张三性别:女年龄:30岁
主诉:手腕软肿痛,尤其在夜间加重已有10天。
现病史:患者于10天前突然感到左手腕肿胀,伴随着发热,疼痛难忍。
在当地医院进行X光检查未见异常,于是到本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既往史:无。
个人史:患者平时身体状况良好,工作生活情况正常。
婚育史:已婚,未生育。
家族史:无特殊情况。
体格检查:左手腕屈曲受限,局部有肿胀和压痛,其他指节无异常。
中医辨证分型:寒湿困络。
中医诊断:手腕关节炎。
中医治疗:疏通经络,温通寒湿,活血行气。
中药处方:当归15g,川芎12g,红花10g,桑枝10g,秦艽10g,干姜10g,白芍10g,甘草6g。
水煎服,一次一剂,每日两次。
针灸治疗:选取合适的经络穴位进行针刺,如曲池、内关等。
其他治疗措施:热敷治疗,每日两次。
随访记录:患者第一次随访时,手腕症状已明显改善,局部无明显红肿和压痛。
继续维持原治疗方案,建议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劳累。
第二次随访时,患者症状已基本消失,手腕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
建议继续巩固治疗效果,加强锻炼,以防病情反复。
月经减少中医门诊病历模板
主诉:月经量减少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半年前感冒后出现月经量过少,色淡,质稀,周期正常,伴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日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后无明显改善,贫血貌,体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既往史:无三高,无输血史,无传染病。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血虚证治疗:悬灸穴位:第一天:关元,神阙,内关,各穴灸15分钟第二天:膻中,涌泉,三阴交各穴灸15分钟每日加灸八髎穴10分钟,循环灸2个月,灸7天停2天。
病例2主诉:经行量少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刨宫产第二胎后,出现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常感胸闷,呕吐,带下量多,黏腻,自行服中成药少腹逐瘀丸,症状稍有好装,停药复发,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滑。
既往史:既往剖宫产1次。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痰浊证治疗:悬灸取穴:第一日:丰隆,解溪,命门,各穴灸10分钟第二日:关元,三阴交,膻中,各穴就20分钟每日加灸神阙穴10分钟。
循环灸一个月,每灸7天停1天,灸2个月经量正常。
病例3主诉:月经量少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近半年以来出现经量偏少,经色淡黯,经期尚正常,头晕耳鸣,经期腰骶酸痛,夜尿多,面容憔悴,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既往史:身体状况可,无传染病史,无三高。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肾虚证治疗:悬灸穴位:第一日:命门,神阙,八髎穴,各穴灸10分钟第二日:三阴交,关元,涌泉,大椎,各穴灸20分钟循环灸:灸10日停2日,连续灸3个月,诉经量已正常,经期无明显不适。
头晕耳鸣症状消失。
病例4主诉:经血量少6月余。
现病史:患者6个月前因小产后出现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伴有经期乳房胀痛,小腹胀痛不适,自行于药店购买益母草颗粒,服药后效果不明显。
观其面色晦暗,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既往史:剖腹产一子,人工流产一次,无其他遗传病。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血瘀证治疗:悬灸取穴:第一天:关元,太冲,膻中,大椎,各穴灸10分钟主诉:月经量少3年余。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患者姓名,李小姐性别,女年龄,35岁职业,教师。
初复诊,初诊就诊日期,2023年1月10日。
主诉,月经不调、腹痛、情绪低落。
现病史,患者自述月经来潮不规律,周期不定,量少色淡,伴有腹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后出现情绪低落,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差,体重波动较大。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月经不调,给予益母草颗粒、调经灵颗粒等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因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患者平素饮食规律,不挑食,无过量饮酒,不抽烟。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妇科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辨证,患者证属气滞血瘀、肾虚血亏证。
中医诊断,月经不调。
治疗方案,调经活血、温肾补血。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熟地黄、黄芪、女贞子、枸杞子、山药、肉桂、炙甘草等,煎服。
指导意见,1.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 加强营养,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3. 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4.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随访,患者随访1周,月经周期有所缩短,量少色淡,腹痛明显减轻,情绪状态有所好转。
继续原方治疗,加减适宜。
患者自来我院就诊,诉月经不调、腹痛、情绪低落,经详细询问病情,患者自述月经来潮不规律,周期不定,量少色淡,伴有腹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后出现情绪低落,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差,体重波动较大。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月经不调,给予益母草颗粒、调经灵颗粒等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因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来我院就诊。
患者平素饮食规律,不挑食,无过量饮酒,不抽烟。
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妇科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肾虚血亏证,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
感冒中医门诊病例
主诉:恶寒,头疼,流涕,咳嗽现病史:体温37.5度,恶寒重,头痛,身痛,时流清涕,咳嗽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中医诊断:感冒,风寒束表证方药:荆防败毒散组方:荆芥5g,防风5g,柴胡:4g,前胡4g,枳壳3g,羌活4g,独活4g,茯苓4g,甘草2g,川芎4g。
X3剂加减:若表寒重,头身痛,憎寒发热,无汗,配以麻黄、桂枝以增强发表散寒之功。
病例2主诉:身热较著,微恶风,咳嗽,痰黏或黄,咽痛现病史:37.2度,身热,微恶风,咳嗽,痰粘黄,咽喉肿痛,流黄浊涕,舌苔薄白微黄,舍边尖红,脉浮数。
中医诊断:风热犯表证(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方名:银翘散加减组方:金银花8g,连翘8g,荆芥6g,薄荷5g,牛蒡子6g,竹叶6g,甘草3g,豆豉6g,桔梗6g,芦根8g,黄栀子6g X3剂贴敷方:金银花0.5g,连翘0.5g,黄芩0.5g,湿贴大椎穴,膻中穴 X3天医嘱:日一剂,水煎至120ml,分早晚温服,贴敷每天更换1次主诉:胸闷,头昏胀痛,腹胀等症状已有2天现病史:患者胸闷,头昏胀痛,腹胀,便溏,2天前自行到药店买药无效,现在我所查体,体温正常,身热,微恶风,肢体酸痛或疼痛,头昏胀痛,咳嗽痰粘,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溏,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中医诊断:感冒,暑湿伤表证治法:清署祛湿解表方名:新加香薷饮加减组方:香薷8g,金银花10g,连翘10g,厚朴8g,扁豆花10g,荷叶10g,芦根12g X3剂贴敷方:藿香0.5g,佩兰0.5g,黄芩0.5g 湿贴大椎穴,神阙穴 8h X3天医嘱:日一剂,水煎至300ml,分早晚温服,贴敷日更换1次随访:8月11日复诊,症状已消失,次方已服完,无需加服巩固病例4主诉:感冒数日,气短乏力,恶寒现病史:恶寒较甚,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嗽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中医诊断:气虚感冒治法:益气解表方剂:参苏饮加减组方:党参10g,甘草6g,茯苓10g,紫苏叶10g,荆芥8g,防风8g,前胡10g,半夏8g,陈皮8g,枳壳8g,加生姜1片,大枣1枚 X3剂贴敷方:党参0.5g,紫苏0.5g,半夏0.5g,湿贴膻中穴,神阙穴 3天病例5主诉:身热,表风,口干,心烦,已输液3天现病史:患者感冒已有3-4天,现来我所就诊,查体:体温正常,但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阴虚感冒治法:滋阴解表方剂:加减葳蕤汤化裁组方:玉竹9g,甘草:3g 大枣:2枚,淡豆豉:12g,薄荷:6g,葱白:6g,桔梗:6g,白薇:4g医嘱:日一剂,水煎服至200ml,分早晚温服。
中医病历汇总
中医病历汇总入院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XXX男性47岁已婚汉族农民籍贯:住址:入院日期:江西上犹上犹县陡水镇红星村2014-07-21.09:30记录日期:2014-07-21.11:30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发病节气:大暑主诉:反复腰部疼痛1+年,复发加重伴双下肢麻木疼痛3天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不慎扭伤后后出现腰部刺痛,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休息后疼痛减轻。
就诊于我科诊断为“急性腰扭伤”,入院后予针灸、拔罐、中频、灸法等治疗,治疗15天后腰痛好转出院。
此后上症每因劳累或久站后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
3天前患者因搬运重物后,上症再次加重,并伴双下肢麻木疼痛,无潮热、盗汗、乏力等症,无尿频、尿痛等症,休息后未见缓解。
今为综合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腰痛”收入我科。
入院症见:腰部刺痛,痛有定处,转侧不利,按之痛甚,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疼痛,腹胀、纳呆,精神、睡眠欠佳,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
否认“伤寒、结核、肝炎”等传抱病病史。
否认外伤、手术、输血、中毒史。
过敏史:患者5年前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后,呈现满身瘙痒,无皮疹,未予其他药物医治,停用阿莫西林胶囊后,约1小时后瘙痒症状减轻。
否认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陡水未曾到过疫区,生活环境尚可。
有吸烟史25+年,12-15支/天。
无饮酒史。
婚育史:21岁结婚,育有1子1女,配偶及子女体键。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望闻切诊:XXX,双目有神,表情痛苦,形体适中。
步态跛行,无咳嗽、呕恶,未闻及异常气味。
舌象:舌质暗、苔薄黄。
脉象:脉涩。
体格检查发育一般,营养中等,主动体位,神态清楚,查体协作。
满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逢迎未扪及。
头颅对称无畸形,五官端正,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
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听力一般。
鼻唇沟对称,无鼻翼扇动,鼻通气好,鼻旁窦区无压痛。
蛇串疮中医门诊病例模板
蛇串疮病案1主诉:自觉左胸背部皮肤灼热疼痛5 天。
现病史:患者自觉左胸背部皮肤灼热疼痛5 天,皮肤呈红色斑片状,自行外用伤湿止痛膏无效。
随后红斑处起成簇鲜红的水疱,刺痛加剧,夜不能寐,遂来就诊。
现症: 口干口苦,心烦急躁,大便干燥,小便黄。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属肝胆湿热治则治法: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治疗方法:湿热膏药贴,3日量,贴敷于患者蛇串疮的头尾两端,并贴敷于相应的第4,5,6胸椎的夹脊穴。
贴敷持续时间8h,每日1次。
二诊:患者水疱大部分干燥结痂,红斑减轻,肿胀减轻,但局部仍时有刺痛,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继续用湿热膏药贴,3日量。
三诊: 水疱全部干燥结痂,红斑消失,肿胀消退,留有色素沉着,症状全消而病愈。
蛇串疮病案2主诉:右侧背部灼痛,起疱疹1天。
现病史:患者右侧背部灼痛,起疱疹1天。
查疱疹分布在右侧背部成簇状,大者有3簇,小者5簇,另右上肢及右侧乳房上各有一簇。
现症见: 患者心烦急躁,痛苦难耐,大便可,小便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属肝胆湿热治则治法: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治疗方法:湿热膏药贴,3日量,贴敷于成簇状疱疹的头尾两端,并且贴敷于胸4,5夹脊穴。
并以麻油外涂。
二诊:患者自述次日即感疼痛减轻,3天后结痂脱落,疼痛消失而愈。
蛇串疮病案3主诉:左上肢及颈部簇集丛样水疱3天。
现病史:患者2周前因受风寒致感冒,1周前突发肩背部针刺样疼痛,放射至前胸,疼痛难忍,夜不能寐,当时皮肤无红肿、无皮疹、无出血点。
3天前颈部出现丛集样水疱,检查发现水疱多位于C5~C7神经皮节,左手拇指肿胀明显,左手屈曲困难。
纳可,二便调,夜间疼痛难眠。
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滑。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属湿热阻络治则治法: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治疗方法:湿热膏药贴,3日量,贴敷于患者蛇串疮的头尾两端,并贴敷于相应的第5,6,7颈椎和胸1,2的夹脊穴。
中医四诊内容简述病例
中医四诊内容简述病例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四诊即望、闻、问、切,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手段。
本文将通过一个病例,对中医四诊内容进行简述。
病例背景患者王某,男性,40岁,平时身体健康,最近感到乏力、气短、食欲不佳等症状。
经过朋友介绍,王某前来中医诊所寻求帮助。
望诊1.面色:患者面色稍微苍白,呈现一种萎黄的感觉。
2.舌象:舌体偏红,苔薄白而干燥。
闻诊1.气味:患者呼气时带有一股浓郁的腐烂味。
2.声音:患者言语有些低沉,声音不太响亮。
问诊1.病史:患者最近几个月来一直感到疲劳,气短,食欲不振,体重也有所下降。
2.疼痛:患者否认有任何疼痛感。
3.排便和尿量:患者排便正常,但排尿过多,尿量比平常多了一倍。
4.睡眠: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经常失眠。
切诊1.脉搏:脉搏细弱,稍微有些快。
2.脉象:脉象偏细滑,无力。
病情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四诊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面色稍苍白、舌体偏红、苔薄白而干燥:患者体内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的表现。
2.呼气有腐烂味、言语低沉:暗示患者可能出现了某种内脏功能异常,导致气血不畅通,阴阳失调。
3.疲劳、气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睡眠不佳:肺脾肾功能受损,气血不足,阴阳失调。
中医治疗方案根据对病情的分析,中医认为该患者属于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的证候,主要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中药治疗1.人参:具有补气养阴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疲劳能力。
2.天冬: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可以改善患者的气短和口干舌燥等症状。
3.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饮食调理1.多食用具有滋阴养血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阴虚火旺的症状。
3.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饥过饱。
中医推拿结合患者的症状,可以采用推拿手法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疲劳和气短等症状。
结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内容,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针对其病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实践教学门诊病例(3篇)
第1篇病例基本信息:患者姓名:张某某性别:男年龄:45岁职业:教师就诊日期:2023年4月10日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无痰或少量白色痰液,伴有咽干不适。
未予以重视,未进行治疗。
近1周来,咳嗽症状加重,夜间明显,伴有少量黄色痰液,偶有胸痛,无发热、乏力、盗汗等症状。
患者自述在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咽部轻度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未闻及哮鸣音。
辅助检查:胸部X光片:双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肺燥咳嗽)中医辨证分析:患者长期劳累,耗伤肺阴,肺阴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故咳嗽不止;肺阴亏虚,虚热内生,故咽干不适;肺失滋润,肺气上逆,故干咳;肺络受损,故胸痛;肺阴不足,不能化津为痰,故痰少;受凉后,肺气失宣,故症状加重。
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 桑叶15g- 杏仁10g- 百合15g- 沙参15g- 麦冬10g- 炙甘草6g- 瓜蒌皮10g- 知母10g- 陈皮6g- 紫苏子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过敏原。
- 增加室内湿度,保持空气流通。
- 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治疗效果:患者服药后,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咳嗽减少,痰量减少,胸痛消失。
继续服药1周后,咳嗽症状基本消失,咽干不适缓解。
随访1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讨论:本病例为中医实践教学门诊病例,通过中医理论分析,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辨证为肺燥咳嗽。
治疗以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为主,选用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功效的中药组方。
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病案资料如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头痛已有半年,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头晕,失眠,舌苔白腻,脉弦。
查体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首先需要对症状进行分析。
头痛伴有头晕和失眠,相关症状暗示了患者可能存在阻络不通的问题,而舌苔白腻和脉弦则表明气滞和阻塞的情况。
根据这些症状,可以初步推测患者的疾病属于气郁血瘀的范畴。
进一步分析病情和病史,患者的头痛已经有半年之久,并且逐渐加重,这表明疾病的本质是气滞血瘀导致的阻塞。
舌苔白腻和脉弦也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患者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说明当前的治疗方法并未改善气郁血瘀的状况。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中医诊断为气郁血瘀。
气郁血瘀是中医疾病的一个重要病机,是指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导致气血阻滞,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治疗气郁血瘀的关键在于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
对于上述病例,中医诊断学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病史:头痛已有半年之久,逐渐加重,治疗效果不佳。
2.主诉:头痛伴有头晕、失眠等症状,舌苔白腻,脉弦。
3.辨证:气滞血瘀,阻络不通。
4.根据气郁血瘀的病机,进行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的治疗。
针对该病症,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药物,可以协助治疗。
此外,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改善气郁血瘀的症状。
总之,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案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病机,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治疗气郁血瘀等病症时,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基本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法,以达到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的目的。
最终实现疾病的根本治愈。
中医病案大全
中医病案大全一、感冒病例一:李某,男,25岁,2022年3月5日初诊。
患者自述近日气温下降,感受风寒,出现头痛、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
诊查见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属风寒感冒。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0g,柴胡10g,桔梗10g,茯苓10g,甘草5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病例二:张某,女,30岁,2022年4月10日初诊。
患者自述近日工作压力大,劳累过度,感受风热之邪,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喉痛、口渴等症状。
诊查见面色潮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属风热感冒。
治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桔梗10g,薄荷10g(后下),竹叶10g桑叶10g牛蒡子10g淡豆豉10g甘草5g。
3剂,水煎服3」每日剂,分早晚2次服用。
二、咳嗽病例一:王某,男,45岁,2022年5月5日初诊。
患者自述近日因气候变化,感受风寒之邪,出现咳嗽、痰多、色白、喉间哮鸣等症状。
诊查见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外感咳嗽「痰湿内蕴「治则「散寒化湿「止咳平喘「方一「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麻黄10g细辛5g生姜10g甘草10g大枣10枚(擘)紫菀10g款冬花10g五味子10g(单包)3剂「水煎服「每日剂「分早晚2次服用「病例二:赵某「女「35岁「2022年6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近日因气候干燥「感受风热之邪「出现咳嗽「痰黄粘稠「不易咳出「伴有发热「喉痛等症状「诊查见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内伤咳嗽「痰热蕴肺「治则「清热解表「止咳化痰、「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先煎)知母15g瓜蒌皮仁各15g桔梗10g甘草5g鱼腥草30g(单包)3剂「水煎服「每日剂3」分早晚2次服用。
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病例
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病例中医诊断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医诊断的核心。
本文将通过具体病例,详细解析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
病例一:患者王某,男,35岁,主诉发热、咳嗽、咽痛。
以下是中医诊断的辩证思维过程:1.收集病情资料:询问病史、症状、体征等。
2.分析病因病机:根据患者的症状,初步判断为风热感冒。
- 发热: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正邪相争,出现发热。
- 咳嗽:风热犯肺,肺气失宣,导致咳嗽。
- 咽痛:风热侵袭咽喉,热毒蕴结,引起咽痛。
3.辨证论治:结合病因病机,辨证为风热感冒,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4.处方用药:银翘散加减。
病例二:患者李某,女,45岁,主诉胃痛、胀满、食欲不振。
以下是中医诊断的辩证思维过程:1.收集病情资料:询问病史、症状、体征等。
2.分析病因病机:根据患者的症状,初步判断为脾胃虚弱。
- 胃痛: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导致胃气郁滞,产生胃痛。
- 胀满: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引起胀满。
- 食欲不振: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导致食欲不振。
3.辨证论治:结合病因病机,辨证为脾胃虚弱,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4.处方用药:四君子汤加减。
通过以上病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的特点:1.病因病机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分析病因病机,找出疾病的本质。
2.辨证论治:在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实现个体化治疗。
4.系统性: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中医学的系统性。
总之,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的精髓,通过病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中的典型病例分析与诊断
中医内科学中的典型病例分析与诊断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与治疗人体内部的疾病。
中医内科学不仅注重对症治疗,而且强调整体调节,通过观察典型病例的分析与诊断,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内科学的特点和方法。
典型病例一:慢性胃炎患者,女性,56岁。
主诉胃部不适、胃痛,胃窦部分刺痛加重。
舌象红、苔薄白,脉象弦。
中医诊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引起的慢性胃炎。
分析与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我们可以分析问题所在。
女性患者常见的胃部不适与胃痛,可能与肝胃不和有关。
脾胃气滞,导致气滞血瘀,引起胃窦部分刺痛加重。
舌象红、苔薄白,脉象弦,进一步验证了诊断。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内科学的原理,治疗这种慢性胃炎病例的方法应着重于调节肝胃功能、活血化瘀。
采用中药复方逍遥散配合针灸疗法,以缓解胃部不适和胃痛症状,改善肝胃功能失调,促进气血运行。
典型病例二:冠心病患者,男性,62岁。
主诉胸闷、心悸,疼痛在前胸部向左臂放射。
舌象紫暗、血瘀瘀斑,脉象细数。
中医诊断:心肝郁结、气血不畅引起的冠心病。
分析与诊断: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
该患者的胸闷、心悸、疼痛在前胸部向左臂放射的症状与冠心病典型症状相符。
舌象紫暗、血瘀瘀斑,脉象细数,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诊断。
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根据典型病例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中药复方丹参酮片配合针灸疗法,改善心肝郁结的情况,促进气血畅通,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典型病例三:肾阳虚患者,男性,45岁。
主诉腰膝酸软,浑身冷,小便频繁,尿量多,夜尿增多。
舌象淡红、苔薄白,脉象沉迟。
中医诊断:肾阳虚导致的肾虚症候群。
分析与诊断:肾阳虚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表现为腰膝酸软、浑身冷以及小便频繁、尿量多、夜尿增多等症状。
舌象淡红、苔薄白,脉象沉迟,进一步证实了诊断。
治疗方法:治疗肾阳虚的关键是温阳补肾、固摄尿液。
中药复方金匮肾气丸配合针灸疗法,可以有效补充肾阳,改善相关症状,增强肾脏功能。
中医科病例书写范文
中医科病例书写范文
一、病史
某某医院中医科,年龄42岁的某女性患者张某某于2018年9月10日就诊。
患者主诉持续一个月间歇性腹痛。
该症状始发于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痛起初较轻,仅为闷痛感,后逐渐加重,伴有恶心反胃。
腹痛发作时,主要痛于腹部左下方,痛性强烈,不会放松,持续半小时至一个小时不等。
此外,患者口渴多饮水,大小便较常,便色偏黄。
患者曾自行服用停经丸及膠囊调整经期,但症状无明显缓解。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二、客观检查
1.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速78次/分,细致可及腹部左下斜肌稍有敏感,其他体格检查结果均正常。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项目均在正常范围内。
3. 超检查:胆囊轻度积液,胆囊壁及器官未见明显异常。
三、诊断
根据患者既往病史、现病史、体征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证实型脾胃不调。
四、治则论治
此次诊断为证实型脾胃不调,主要病机在于脾胃失调,湿内阻。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健脾温中、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
五、处方方案
东坡开胃丸两方,每日分次服饮。
六君子汤两包,每日温开后分两次饮用。
服后注意避免油腻食物和尽量少饮凉性饮料。
疗程两周,以观察症状变化做进一步调整。
六、效果及后续处理
待患者按本院开具的中药治疗方案服药两周后来访复查。
如果症状明显减轻则说明治疗初见效,继续该方案两周;如症状未明显改善,则进一步分析病机,调整治疗方案安排继续治疗。
药方随症情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并定期复诊观察效果,直至痊愈停药为止。
头晕的中医门诊病例
中医门诊病例
患者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
性别:[患者性别]
年龄:[患者年龄]
就诊日期:[就诊日期]
主诉:
患者自诉近期频繁出现头晕症状,感觉头部沉重,视物模糊,且伴有恶心感,影响日常生活。
现病史:
患者近一周内头晕症状明显加重,尤其在起床、转身或长时间站立时更为显著。
自述无明显头痛、耳鸣等其他症状,但食欲有所减退,睡眠质量下降。
既往史:
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
否认有外伤或手术史。
个人史:
患者生活习惯规律,无烟酒嗜好。
近期工作压力较大,但无明显情绪波动。
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头晕症状病史。
中医四诊:
望诊:患者面色微黄,舌质淡红,苔薄白。
闻诊:语音清晰,无异常气味。
问诊:如上所述,患者头晕、视物模糊、恶心,伴食欲减退、睡眠不佳。
切诊:脉象弦细,提示肝气郁结。
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病(肝气郁结型)
治疗建议:
中药调理:以疏肝解郁、调和气血为主,开具相应方剂。
针灸治疗:选取相应穴位,以调和气血,缓解症状。
生活调护:建议患者保持良好作息,减轻工作压力,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随访计划:
建议患者一周后复诊,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医师签名:
[医师姓名] [医师职称] [医院名称] [就诊日期]。
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病例
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病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病例:在中医领域,诊断和辩证是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通过观察、问诊、扪诊、闻声、口诊等方法,中医师可以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中医辩证思维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和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详细讲解一例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病例。
患者张先生,男性,50岁,主述“腰腿疼痛已有半年”,平时工作繁忙,长期坐在办公室里,很少运动。
患者描述疼痛主要在腰部和双腿,走路时感到沉重、无力,尤其在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
患者曾到西医医院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推荐手术治疗。
患者担心手术带来的风险,并寻求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我们从四诊合参的角度出发进行观察。
患者张先生体形较胖,面色颧骨潮红,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根据中医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初步判断患者为肝肾不足型椎间盘突出症。
通过进一步的问诊和具体的病史调查,患者曾有肾脏疾病史,常年工作忙碌导致肾气亏虚。
加之长时间坐姿不良,肝气郁结,导致腰腿疼痛。
我们制定了针对肝肾不足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针灸、中药疗法以及运动疗法。
针对肝气郁结,我们采用调理肝经的针灸穴位,如太冲、太冲、行间、太溪等,以疏通肝经、疏解郁结。
同时采用中药疗法,配制逍遥丸、四物汤等中药进行调理肝肾功能,加强气血循环。
运动疗法则推荐患者平日里多做腰部腿部的伸展运动,加强腰背部、髋关节的力量。
经过数次治疗,患者张先生的症状明显缓解,腰腿疼痛感明显减轻,走路时感到轻松自在。
进一步复查显示椎间盘退行性变化有所控制,患者也感到精力更加充沛,精神状态更好。
最终,患者张先生康复出院,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诊断辩证思维方法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
中医师通过仔细的四诊合参和病史询问,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准确判断病因病机,并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有效地调理人体阴阳气血平衡,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中医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3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来诊。
患者自述3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餐后加重,时有反酸、嗳气,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完全控制。
近1周来,症状明显加重,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大便正常。
患者否认有发热、腹泻、黑便等症状。
二、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患者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中医诊断为“胃痞”,病机为肝胃不和,气机阻滞。
三、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理论,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同时,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脾胃虚弱,应辅以健脾益气。
四、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六君子汤健脾益气。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酌加枳实、厚朴以增强理气消痞之力,加用生姜、半夏以和胃降逆。
2.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3. 情志调摄: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
五、治疗过程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时有反复。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的变化,适时调整方药,如在症状加重时,可增加疏肝理气药物的剂量,症状缓解时,则适当减少。
六、治疗效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上腹部不适减轻,恶心呕吐消失,食欲恢复正常,体重有所增加。
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炎症明显减轻。
七、讨论本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通过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调整了患者的脏腑功能,改善了症状。
同时,饮食调理和情志调摄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综合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八、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中医门诊病例书写范文
中医门诊病例书写范文
患者姓名,李女士年龄,45岁性别,女职业,教师。
主诉,腹痛、腹胀、便秘2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2年余前开始出现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伴有口苦口干、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弦。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胃炎”并给予“胃药”治疗,效果不佳。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患者平素饮食清淡,作息规律,体形偏瘦。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
辨证分型,属湿热蕴结证。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行气通便。
方药组成,黄芩、黄连、泻痢灵、厚朴、枳壳、大黄、生姜、炙甘草。
方药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辅助治疗,配合针灸治疗。
随访观察,患者服药3日后,腹痛、腹胀明显减轻,大便通畅,口苦口干等症
状逐渐缓解,舌苔略有改善。
总结,患者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结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符合中医辨证施治
特点。
注意事项,患者术后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
结语,本病例为中医辨证施治的典型案例,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注重患者
的整体情况,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科学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为本人亲身经历,仅供参考。
中医临床实践病例20篇
中医临床实践病例20篇1.咳嗽病例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30岁,长期咳嗽,咳嗽声沙哑,痰液黄色。
中医诊断为“肺热咳嗽”,给予清热化痰方剂治疗。
2.高血压病例病例描述:患者女性,年龄50岁,血压持续升高,头晕、头痛。
中医诊断为“肝阳上扰”,给予降压方剂和针灸治疗。
3.腰痛病例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40岁,腰部持续疼痛,疼痛程度加重。
中医诊断为“肾虚腰痛”,给予补肾方剂和腰部贴敷治疗。
4.失眠病例病例描述:患者女性,年龄45岁,入睡困难,夜间易醒。
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给予安神补心方剂治疗。
5.消化不良病例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35岁,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
中医诊断为“脾虚湿阻”,给予健脾化湿方剂治疗。
6.青春痘病例病例描述:患者女性,年龄20岁,面部出现多个青春痘。
中医诊断为“湿热郁结”,给予清热解毒方剂和外用草药治疗。
7.偏头痛病例病例描述:患者女性,年龄30岁,周期性偏头痛发作,伴有恶心、呕吐。
中医诊断为“肝火上扰”,给予清肝降火方剂和穴位按摩治疗。
8.痛经病例病例描述:患者女性,年龄25岁,经期腹痛,痛经伴随其他不适症状。
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给予活血化瘀方剂和热敷治疗。
9.中风病例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60岁,突发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中医诊断为“中风”,给予理气活血方剂和针灸治疗。
10.痛风病例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50岁,关节肿痛,尿酸升高。
中医诊断为“瘀火炽盛”,给予清热祛湿方剂和艾灸治疗。
11.糖尿病病例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55岁,多饮、多尿,血糖升高。
中医诊断为“消渴”,给予清热利湿方剂和针灸治疗。
12.高血脂病例病例描述:患者女性,年龄45岁,血脂升高,血脂参数异常。
中医诊断为“瘀血内蕴”,给予活血化瘀方剂和运动疗法治疗。
13.过敏性鼻炎病例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30岁,鼻塞、流涕,打喷嚏频繁。
中医诊断为“风邪袭鼻”,给予祛风散寒方剂和鼻洗治疗。
14.痔疮病例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40岁,肛门疼痛、出血,便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肢、后肢三阴三阳经的定名,使根据阴阳学说发展而来的。古人从生活实践中,观察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有不同的阶段,在阴阳消长的变化过程中,也有阶段性,因此由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阴的方面分为太阴、少阴、厥阴,厥阴是太少二阴交尽的意思,少阴在厥阴之先,太阴在少阴之前。阳的分为太阳、少阳、阳明,阳明是太少二阳合明的意思,少阳在阳明之先,太阳在少阳之前。将前后肢三阴三阳合而称为实而正经。又以竞买所在的部位,结合内为阴、外为阳,,脏为阴、腑为阳的概念,从而决定了十二经的名称。
因此,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可以推断,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大致分布在侧头部、躯干侧部、下肢外侧中间,属胆,络肝。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胱肾包焦胆肝肺
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子丑
十二经对十二时,这样记比较贴近临床。
手三阳之走头,足三阳之走足.皆属其本腑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脏,足三阴之走胸,手三阴之走手,皆属其本脏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腑。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胡为表里。六阳六阴.分行于左右手足,是谓二十四经也。
5,早在现代科学产生的几千年前,中医就是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在人类医学史上更有发言权的不是西医而是中医。从中医学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与西医学走的是两条路,如果硬要区分出谁高谁低的话,我们可以毫不吝啬的说:中医学在整体上要高出西医学一大截!因为古老的中医里有许多是西医或现代科学根本解释不了的东西。中医从根本原则上是站在精神生命体与肉体之间的一种医学体系,它调节着肉体与精神的相互平衡,而最终它关注的并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为精神生命服务的。中医的作用就在于调节双方的平衡,沟通与传递信息,用精神强大的力量来治疗肉体疾病,同时用地理、气候、季节等因素来协调精神生命与宇宙自然的相互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中草药治病的机理与我们今天理解的机理决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将中草药还原为化学分子思想可能是不正确的。中草药中一定有精神生命需要的东西,这种东西也不体现为化学分子结构的。
中医诊断病例.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曰:祖母六脉浮洪,右关虚,脸微黑,眼皮浮肿,浮大为虚劳,肾虚夹湿痰上犯心,洪大又主心脉,气虚不固脏,必有心脏病。孙女左脉细,右脉微大,寸、尺缓,关脉滑,脸色白,人瘦,细脉主阴血虚,关滑必能消谷善食,尺脉主下肢也主肾火,肾火不旺必下肢冰凉不温,肺脉不旺易受寒感,气机不调必有痛经,经血夹淤,细脉可言经血较少。
4,而今天要使西方现代科学承认中医学,国人采取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中医的理论使劲往西医上靠;第二种是把中草药还原成化学成分。这就产生了所谓的 “中西医结合”和“中医化学”,也就是说,把中医最终还原为西医学。这种方法合适吗?化学的配方可以完全还原中草药的疗效吗?如果能,那也就无所谓中医和西医了。大家知道,中医的单方并不多,在实际中使用的大多是复方, 中药的复方是按君、臣、佐、使配伍而成。复方的配合,治病只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调节阴阳平衡,扶持正气。何为阴阳平衡?何为正气、邪气、清气、浊气、病气?在西医贫乏的词汇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语词。中医十分注重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中医的观点,立秋前后许多药物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早一天采摘和迟一天采摘的区别也很大,那么这种差别能体现在中药化学检测中吗?同时,中医用药的时令性也很强,同样一种病秋季与初春的用药在原则上就有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西医所没有的。中医的用药大部分是口服,也有一些外用的,现在发现,将中草药提取出的化学成分改为西医静脉注射的方法,几乎是没有什么真正的临床效果的。根据西医的观点,只有那些有生物活性指标的化学成分才有治疗的功能,才能被分析研究。可实际上,许多的中药并没有生物活性指标,但它们恰恰可以治病,这与西医的理论是背道而驰的。由此可见,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说明中医药,基本上属于“瞎胡闹”。
2,中医的某些地方充斥着西方人不能忍受的迷信气味。中医有“医者,《易》也”的说法。《易》就是《易经》,可现在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卜巫之书,就是从前巫师用的经典之作,是彻头彻尾的迷信。再看中医的架式,治病先要望、闻、问、切。望就是相面,中医的精气、阴阳,外国人就是想破了脑袋也不会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且这类说法、词句是不能完全正确翻译出来的。于是外国人如果承认了中医,那无疑要承认许多稀奇古怪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在西方人看来又散发着迷信的“臭气”。
一、十二经脉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记忆要点: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
②手足
十二经脉中,主要分布在上肢的经脉,称为“手……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经脉,称“足……经”。如手太阴肺经以“手”命名,表示该经主要分布在上肢;足太阴脾经以“足”命名,表示该经主要分布在下肢。
③阴阳
首先,根据阴阳学说,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十二经脉中凡属六腑,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凡属六脏,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其次,根据阴阳盛衰、消长情况,阴阳再分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与阳明、少阳、太阳,它们在四肢内侧或外侧的排列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另外,由于“头为诸阳之会”,六阳经均分布于头部;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还经过躯干部。阳经在头部、躯干部的分布仍遵循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
①脏腑
十二经脉与人体六脏六腑有特定的联系,这种特定的联系用“属”、“络”来表示。其中经脉直接联系的脏或腑,称为“属”,并以此脏或腑来命名该经脉;而属脏或腑的经脉又联络与其相表里的腑或脏,这种联络称为“络”。如手太阴肺经以“肺”命名,表示该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以“大肠”命名,表示该经属大肠,络肺。
世界上虽然有很多外国人支持中医、相信中医,但目前中医的发展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提出复兴中医者和叫嚣取消中医者太多太多了,我们在进行着一场大家看不见的战争,可以说我们的中医在“垂死挣扎”着!主要的困惑有以下几点:
1,古老的中医学尽管有无数的病例可以证明其有无比的价值,但在有些方面不完全符合现代西方科学的“规则”,故而被排斥在科学的大门之外。这也难怪,用现代科学是无法规范中医学的。例如:中医是内科还是外科?如果是内科,可中医往往离不开推拿与针灸;如果是外科,可中医又涉及汤剂。这就让那些办事很“认真”的外国人感到为难,因为西方基本上没有内科外科混为一体的医学模式,怎么看2-16 14:34:49)
标签:中医 经络 十二经脉 分类:学习、临摹
一直记不住十二经脉的循行,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记忆的诀窍,记录如下: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其实体现了经脉的主要分布部位和所联系的脏腑,了解并灵活运用它们,将很快记住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情况,用于指导针灸临床选穴与治疗。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手阳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颈,入下齿,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太阳,自小指.从手外侧、循臂下廉,上颈,至目内眦。手少阳,自名指,循手表,出臂外,上颈,至目锐眦。三经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阳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咙,入缺盆,下乳,挟脐,循胫外,入大指次指。足太阳行身之后,自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贯臀,入腘中,出外踝,至小指。足少阳行身之侧,自目锐眦,从耳后下颈,入缺盆,下胸,循胁,从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三经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足太阴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内踝,入腹,上膈。足少阴行身之后,自小指,循内踝,贯脊.上膈,注胸中。足厥阴行身之侧,自大指,上内踝,抵小腹,贯膈,布胁肋。三经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太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前廉,入寸口,至大指。手少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至小指。手厥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入掌中,至中指。三经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西医是医学邪教?
中医是为精神生命服务的!
文:悟空·随便唠叨
2008-9-30
西医现在在我国盛行,可以用无处不在来形容,甚至中医院都已经西医化,如果有人说西医是医学邪教你信不信?说此话的不是别人,而是美国原医师执照局局长“曼德尔森”医学博士。他把西医称为医学邪教,他在《我的自述-医学邪教》一书中写道:西医只是口头上的科学,其实质是一种迷信。西医虽然披着科学的外衣,被标榜为现代医学,其实质是一种医学邪教!西医在外科方面是无可厚非的,但西医在内科方面确实如“曼德尔森”医学博士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医学邪教。西医的一切诊断手段都披着科学的外衣,比如查血、查尿、做肝功、B超、CT、核磁共振等都是实验室的物体检测法和化学分析法,一切治疗手段都是物体修理法,如:见炎消炎,见痛止痛,见肿瘤就手术,有器官衰竭就移植,见骨折就加钢板固定;一切治疗药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表面看似科学,其实质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是医学邪教,具有非常高的欺骗性。现在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西医西药的毒副作用;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大量使用,使许多细菌和病毒都产生了耐药性和抗药性,人类到了无西药可治疗的危险境地,西医将人类带到了灾难的边缘。因此,美国原医师执照局局长“曼德尔森”博士称西医为“医学邪教”。西医也由此逐渐成为了世界公害,使世界医学发生了大逆转,由西医逐渐向中医和自然疗法方向发展,欧盟于2007年6月1日就出台了“化学品限制法”,严格控制西医西药的使用,相继将中医和自然疗法纳入医疗保障范围。
二、十二经脉命名规律
阳经
阴经
足
太阳-膀胱
足
太阴-脾
阳明-胃
少阴-肾
少阳-胆
厥阴-肝
手
太阳-小肠
手
太阴-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