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评估

合集下载

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

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

文章标题:深度解读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在2020年,全国文化馆的评估定级标准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文化馆的评估标准也显得格外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理解这一重要内容。

一、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简介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文件,旨在对全国各级各类文化馆进行评估和定级,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标准涵盖了文化馆的设施条件、文化资源、服务项目、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内容,是对文化馆进行全面评价的依据。

根据文化馆所在地的特点和规模,评估定级标准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一级文化馆、二级文化馆、三级文化馆等,不同等级的文化馆应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水平。

评估标准的发布为文化馆的规范化建设和提升提供了具体指引,也为社会公众对文化馆的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对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的深入解读1. 设施条件评估定级标准对文化馆的设施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场馆建筑、展示设施、观众服务设施等方面。

一流的设施条件是文化馆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基础保障,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在评估中,设施条件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体现了文化馆对于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视。

2. 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馆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评估定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文化资源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保护传承工作的成效都将成为评估的关键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资源不仅包括传统文化遗产,还包括当代文化精品,文化馆需要在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展示上做出更多努力,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3. 服务项目文化馆的服务项目是观众直接接触的内容,也是文化馆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

评估定级标准对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和专业性提出了要求,包括展览、讲座、教育活动等方面。

文化馆还需要注重服务项目的创新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其中。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近年来,**积极响应**号召,启动并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全省共同努力下,**文化事业蓬勃,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制约文化的因素仍存在。

为进一步提高文化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以期了解项目建设现状、摸清瓶颈并为今后制定相关文化政策提供依据.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此次评价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通过绩效指标打分法、现场调查法、社会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评分,最终计算出**绩效得分为82.08分,绩效等级为良好(见表1)。

(一)全省整体绩效情况1.项目投入(1)项目立项本项目立项规范,注重专项内容设置、决策过程以及申报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一是项目内容设置与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划、社会需求等相关内容相符.本项目立项依据是《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规划》的相关要求。

二是对项目资金的安排注意避免与其他项目重复交叉,慎重考量专项资金是否存在可替代性、重复性的问题.三是决策过程规范,注重项目决策的论证过程,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决策等工作.因此,项目立项规范性指标的5分。

本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十三五”期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定了明确的绩效目标.《**“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规划》明确规定,“十三五”时期,全省“三馆一站”覆盖率达到1.3个以上,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这一绩效目标既是严格按照相关文化政策而设定的,更是实事**地结合全省情况和群众文化需求而设定的。

因此,绩效目标合理性指标的5分。

(2)资金落实根据实地调研和、开展的专项资金大检查来看,**层级、**部门普遍制定了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但由于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影响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根据上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督察检查的要求,现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顶层设计情况县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以来,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加强协调机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共建共享。

(一)高度重视,奠定工作基础2015年,县出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确定了主要任务,理清了实施步骤,建立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成立以县领导为组长,文化、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协调小组,力争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完善投入机制、强化考核管理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实现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效保障,多样文化需求有效满足,构建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全县公共文化协调发展。

(二)建立标准,明晰工作方向县对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结合县实际,制定了《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从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人员培训几方面,分别明确了21个大项、42个小项的十三五期间的文化服务重点内容,并以县委正式文件下发。

(三)强化协调,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保障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专款专用。

每年免费开放资金按时拨付,加大基层文化设施设备配发、人员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提供了优良的保障。

二是统筹推进共建共享。

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统筹作用,完成了文、图两馆新建达标,建立辐射到村的文化服务网络。

做好各项重大文化惠民项目在基层的统筹实施和资源整合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 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

文化和旅游部 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

文化和旅游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摘要本文将介绍文化和旅游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

通过对评估过程、评估指标和评估定级结果的分析,探讨文化馆在文化和旅游事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评估过程1.1 评估目的文化和旅游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旨在对全国各级文化馆的机构设置、管理运行、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推进文化馆的建设和提升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评估指标评估采用一系列综合指标,包括文化馆的建筑环境、馆藏资源、文化展览与活动、服务管理等方面。

评估指标既包括定性的综合评估,也包括定量的得分评估。

1.3 评估方法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等方法进行。

通过与馆长、工作人员、用户等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文化馆的实际情况。

1.4 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将根据得分高低进行分级定级,共分为五个等级:A级、B级、C级、D级和E级。

不同等级的文化馆将享有不同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第二部分:评估指标和结果分析2.1 建筑环境建筑环境是文化馆的外在形象和展示窗口,对用户的吸引力和体验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评估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展示区域、展厅设施等方面。

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大部分文化馆在建筑环境方面得分较高,达到了良好水平。

2.2 馆藏资源馆藏资源是文化馆最核心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和展示的质量。

评估指标包括馆藏数量、馆藏类型、馆藏质量等方面。

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大部分文化馆在馆藏资源方面表现良好,具有较为丰富和高质量的馆藏。

但也存在一些文化馆的馆藏资源相对较为单一和薄弱的情况。

2.3 文化展览与活动文化展览与活动是文化馆与社会公众互动的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吸引公众参与文化生活。

评估指标包括展览数量、展览主题、活动种类等方面。

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大部分文化馆在文化展览与活动方面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2.4 服务管理服务管理是文化馆的核心工作之一,关系到文化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1.19•【文号】办社文函[2011]19号•【施行日期】2011.0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办社文函〔201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为进一步加强、规范文化馆管理,促进文化馆事业发展,按照每4年进行一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的要求,文化部决定于2011年度开展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标准评估定级工作以文化部制定的省级、副省级、地市级、县级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评估标准以及评估细则(详见附件,可从文化部政府网站下载)为依据,评估的数据一律采用2010年数据(标准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评估工作程序(一)各级文化馆(按行政层级相应称为省级馆、副省级馆、地市级馆、县级馆)按照文化部本通知附件中各级馆的评估定级标准,进行自查自评。

(二)文化部组织评估工作小组负责对省级馆和副省级馆评估,并抽查部分地市级馆和县级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组织评估工作小组,负责对本省(区、市)地市级馆、县级馆评估。

(三)副省级城市所辖地市级、县级馆评估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统一部署。

三、评估工作步骤(一)2011年2-3月,各市、县级馆进行自查自评;(二)2011年4-5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组织评估工作小组,对本省(区、市)所辖地市级馆、县级馆评估;(三)2011年6-8月,文化部组织评估工作小组对省级馆和副省级馆进行评估,并抽查部分地市级馆和县级馆;(四)2011年8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将地、县文化馆的评估结果和总结报告报送文化部社文司;(五)2011年9-12月,文化部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并公示后,确定评估定级结果,并命名一、二、三级文化馆。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完善公共文化建设体系,积极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推精品、育人才,初步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氛围良好的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落实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城市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2021年就对市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了调研,常委会领导赴江苏、浙江考察学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左新军主任高度重视,要求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看作是整改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要作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疫情防控条件,改变了常规的调研、视察方式,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协助下,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6个县(市)区43个办事处进行了抽样调查,占全市总数的79%,基本反映了目前全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本特点和主要成绩银川市是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县级两馆覆盖率100%,乡镇文化站覆盖率100%,农家书屋覆盖率100%,直播卫星“村村通”巩固率达到100%,“户户通”安装率100%。

年均开展广场文化演出1000场次以上,送戏下乡演出1000场次以上,公益电影放映*****场次以上,组织开展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赛事)50项,参与群众300万人次以上。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

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政策措施,打好了政策基础。

二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现有乡镇(街道)文化站49个、文化广场12个、街道中心图书馆22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个、城市阅读岛30个、农家书屋274个、农民文化大院87个。

2015年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档

2015年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档

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5年4月2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

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繁荣文艺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重要任务,积极促进艺术创作、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的繁荣发展。

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京剧、地方戏、民族音乐、美术等专项扶持发展规划,推出了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

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引导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电影年产量保持世界第三大国地位,电视剧年产量位列世界第一。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推出了一批重点出版物。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持续开展优秀出版物推荐、全民阅读报刊行、全民数字阅读活动,2014年共吸引8亿多人次参与。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心连心”、“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结对子、种文化”、文化志愿服务、全民健身、广场文化活动等,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四五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四五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四五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完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四五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根据《关于印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四五”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针对实际,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汇报如下:一、规划落实情况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我市现有图书馆、文化馆、文物所各1个(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9 个,平均面积464 平方米;有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 个,有村文化大院26 个,镇级文化活动广场8 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86 个,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十分钟文化圈。

文化馆、图书馆新建项目作为自治区60 大庆献礼工程,预计2018 年底前完工。

2023 年争取自治区文化厅专项资金167 万元对全市各镇(街道)文化站进行标准化达标建设。

支持各镇打造高标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了农民大舞台、排练厅、非遗展厅,安装了健身器材,配备了图书、音响、电脑等设施设备,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积极筹措资金144 万元为全市9 个综合文化站、25 个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配置电脑193 台,为53 个文艺团队、文化大院配备拉杆音响、乐器、服装等设施设备。

2.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依托公园、文化广场、老年大学、镇村敬老院等阵地,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众免费开展文化演出、排练、文艺辅导、书法培训等活动。

图书馆设置少儿阅读室,充分发挥图书流动车作用,常年坚持为辖区偏远学校、移民村学校、军营、社区和宗教场所开展图书流动借阅、送电影下乡、送文化资源下乡等活动,流动图书车全年下基层30 余次。

建立农民工图书室,开展图书阅读活动。

积极开展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预约送书”、“上门送书”等活动,实现了各类读者享有平等阅读的机会。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省际比较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省际比较
收 稿 日期 :2 1— l — 1 0l 1 1
作者简介 :王悦荣 ( 94 ) 女 ,吉林公主岭人 ,东莞 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学教授 , 16 一 , 研究方 向公共管理与政策。
3 2
力的研究将选取广播电视 、出版发行 、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 、群众 文化、艺术表演 、教育科
研 、文物 博物 馆 、非物 质 文化遗 产保 护 九大 主要公 共 文化 服务 业 。
银、关俊华 、苏峰 等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公共文化政策、理论研究 ;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 J 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运营 ;文化信息供给共享 ;资金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思想 、成果、技 术、服务方式创新 ;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 、监督等方 面。张二虎¨ 认为 “ 公益文化设施 ,即 我们常说的文化设施 ,主要指文化馆 、群艺馆 、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 、纪念馆 、剧场 、音乐 厅 、文化活动中心 ( 含少年宫 、老年活动 中心) 、艺术排练场所等具有特定文化功能 的项 目” 。 基于 已有研究成果和创新性研究 的要求 ,对全 国 3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公共文化服务能 1


公 共文 化服 务行 业界定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是政府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首要职责。 _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要的问题是建设普惠 2 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保障公 民基本 的公共文化权益。因此 ,科学界定公共文化服务行业
示,省域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由强到弱总体呈现 东、西、 中分布;广东、山东、河 南、河北等省的公共 文
化服务能 力与其经济强省 、大省地位不相称 ;北京、上海、天津、辽 宁等 直辖 市和省 、 自治 区公共 文化

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

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

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摘要:一、引言二、2020 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的背景和目的三、评估定级标准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四、对文化馆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五、总结正文:【引言】2020 年,我国对全国文化馆进行了评估定级,旨在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本文将对这一评估定级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二、2020 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的背景和目的】文化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承担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普及文化艺术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促进文化馆健康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我国在2020 年对全国文化馆进行了评估定级。

【三、评估定级标准的内容和具体要求】2020 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建设:包括馆舍面积、功能布局、设施设备等;2.人员配置:包括工作人员数量、专业素质、岗位设置等;3.服务内容:包括活动种类、场次、参与人数等;4.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模式、内部制度、激励机制等;5.社会效益:包括社会影响、公众评价、文化传承等。

【四、对文化馆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此次评估定级标准的实施,对文化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1.引导文化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2.推动文化馆创新服务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能;3.激励文化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4.促进文化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5.强化文化馆的社会责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效益。

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估探究【第一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优化分析引言【第二章】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第四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方法【5.1 5.2】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5.3】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结果分析【第六章】改善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结论/参考文献】河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是由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和利益选择决定的,它影响和制约着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及评估结果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前提。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应树立这样的价值取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相结合;以人为本;社会公平。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应坚持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即除了要尽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之外,还要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公众设计便利通畅的表达意见的渠道,使得供需相匹配,同时也应注意避免盲目迎合公众的需求,提倡科学、先进的文化熏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最后,坚持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意味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中,政府必须承担公共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改善公共文化投入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

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内容与基本维度3.2.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内容既涉及责任主体,也涉及实施主体,即广大的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博物馆等)和一部分文化企业单位(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表演场馆),也包括群众业余文艺团体。

河南省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评估定级工作方案-全文及评定标准

河南省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评估定级工作方案-全文及评定标准
一、评估定级对象
评估定级对象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至少2年以上的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二、评估定级标准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标准指导目录》,制订《河南省乡镇(街道)综合性文 化服务中心评估定级标准》(附件1)。原则上,省级每4年开展一次评估定级工作,各省辖市可结合实际需要组织 开展评估定级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乡镇(街道)评估定级实施细则。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评估周期为 2021年至2023年。评估数据主要采用2023年数据,部分指标采用近三年平均数。评估定级分为"特级"、"一级"、"二 级"、"三级"4个档次,命名上等级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四、职责分工
此次评估定级按照"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发布"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1•县(市、区)级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开展自评,每年对所辖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运行臂 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省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开展初评,立足本地实际,设定评估定级方式、流程、机制等必备条件,遴选 评估专家,确定初评结果,核实初评数据。每年组织一次抽查,抽查数量不少于20%,建立反馈整改机制,督促整改 落实。
(二)自评阶段(2024年1月-2月)
参评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评估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准备自评材料。县(市、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完成 对辖区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初步审核和评估工作,形成初审定级建议名单。
(三)初评阶段(2024年3月)
省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评估等方式,结合初审定级建议名单,对参评综合性文 化服务中心进行初评,实地评估文化单位数量不少于总数20%β初评结果于3月31日前报省文化和旅游厅。

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研究-来自全国31个省份114家博物馆的调查报告

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研究-来自全国31个省份114家博物馆的调查报告

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研究来自全国31个省份114家博物馆的调查博物馆是公众感受我国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主要场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国家和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以来,截至2015年4月,我国已有2780家公共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为了考察目前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落实的成效,了解该项政策实施后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趋向,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组成调研组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研究,研究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发现其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的途径,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实施、监管和评估提供科学的参考。

一数据的来源与搜集分析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之前,要进行相关指标的数据搜集,本文的数据主要通过查阅和整理《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2009~2014年)及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走访等实证调研获得。

针对实地调研,我们采取“分区域分类型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调研团队奔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进行调研,包括东部13省份、中部6省份、西部12省份,按照省、地市、县三个行政层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纪念馆)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现场发放和回收博物馆(纪念馆)单位问卷和公众问卷,了解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现状,收集公众满意度等第一手资料。

样本博物馆选取方式按照省、地市、县三个层级抽样的方法,基本样本为:1个省级馆、1个地市级馆和2个县级馆。

调研问卷分单位问卷、公众问卷两大类型,每个馆填写单位问卷一份,公众问卷数量按照省级馆300份、地市级馆200份、县级馆50份的标准进行发放。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由于存在开放情况和群众参观量的不同,后期整理数据时剔除无效数据等原因,真实有效的调研场馆共114家,其中省级馆30家、地市级馆29家、县级馆55家。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办法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办法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四方联动、五级共建、六大文化之城”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建立符合公众文化要求的征询反馈机制和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依据《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指引(2020年度)》《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2020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是指市政府依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服务效能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遵循以下原则:(一)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原则。

各级政府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履行主导职责,不断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确保评价过程客观公正。

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评价,把公众评价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二)严谨科学和规范合理原则。

严格选取评价指标,严谭采集统计数据,专业第三方机构参与调查,科学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过程坚持重事实、重数据、重群众满意度。

评价行为和结果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三)以评促改和提高效能原则。

评价工作坚持严格要求,结合不同评价对象及其工作特点,详细对照相应指标体系或服务标准,认真查漏补缺。

重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创,发挥评价对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第二章评价对象、内容及方法第四条评价对象及内容。

(一)各镇(街)政府(办事处)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主要评价内容如下:1.基本服务。

公共文化投入情况,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免费开放情况,公共文化设施年接受服务人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及公示情况,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提供情况等。

文化站评估定级情况报告

文化站评估定级情况报告

文化站评估定级情况报告项目背景文化站是指在农村、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社区等地区建设的基层文化服务机构,是宣传文化、普及科技、服务社区、促进群众文化素质提高的一种形式。

文化站因其函数和地位很特殊,对于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市场繁荣以及推进全民阅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文化站建设和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对于各地文化站的评估定级愈加重要。

评估定级制度根据文化部暨中国文明网、中国文化信息网、中国文化产业网联合发布的《基层文化服务能力评估标准》,文化站的评估定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三级文化站”、“二级文化站”、“一级文化站”、“待定级文化站”和“未达到评估标准文化站”。

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文化阵地、人员配置、基础设施、活动开展、服务提供、信息公开等六个方面内容。

评估情况根据我市文化部门发布的数据,目前全市共有文化站50个。

在最近一次评估中,共有36个文化站达到了评估标准,其中“三级文化站”6个、“二级文化站”12个、“一级文化站”18个。

另外,有3个文化站被评为“待定级文化站”,剩下的11个尚未达到评估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评估中曾有2个文化站被评估为“未达到评估标准文化站”,但在本次评估中均已提升至“待定级文化站”,这反映了这些文化站在近一年内通过各种努力所取得的进步。

问题与挑战在评估过程中,有些文化站存在以下问题:•文化阵地管理不到位,缺乏使用规划和方案,开展不规范。

•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员结构单一,缺少专业知识、技术和实践经验。

•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环境卫生差等,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

•活动开展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服务内容与时俱进程度不高,服务科技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能力不足。

•信息公开不够,公告不及时、不明确、需要提高透明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应对未来文化站建设的挑战,文化部门提出了以下建议: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案,帮助文化站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探析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文化事业迈向了新的阶段。

这一标准的出台,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1. 背景分析我们需要了解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的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出台,旨在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化、均等化、可及性,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全民文化权益的保障。

2. 主要内容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了解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的主要内容。

该标准包括文化场馆建设、文化设施配套、文化产品供给、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等多个方面,其中涵盖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要求,还包括了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文化服务的普及和便利性等具体指标。

通过这些内容的规定,可见国家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考量,旨在推动全民素质提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3. 意义和影响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的出台,对于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它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让每个人都能享有优质的文化服务,从而推动全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向全国性、全球性发展。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出台还将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4.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23年版)的出台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将对国家文化事业和全民文化素质提升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标准的实施将会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24.04.10•【文号】财教〔2024〕72号•【施行日期】2024.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4〕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经研究,现下达2024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项目代码:10000022Z221108000003,收入列2024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列20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具体项目名称及金额见附件。

民族地区有线高清交互数字机顶盒按每户一次性补助100元核定;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按每个街道(乡镇)20万元核定,相关省(区、市、兵团)财政部门、体育部门在安排项目预算时,要避免与其他中央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交叉重复。

请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2〕270号)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指标安排等相关工作,并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0日内将2024年转移支付下达至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各级财政部门。

请进一步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要随同预算资金申报同步填报绩效目标,同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并将绩效目标随同预算同步批复下达,作为绩效监控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出现挤占、挪用、虚列、套取补助资金等行为。

如因预算核定数与申报数存在差异需对绩效目标进行调整,省级主管部门应于资金下达30日内,按程序将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的区域绩效目标报送财政部和中央主管部门,同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

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评估与优化策略

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评估与优化策略

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评估与优化策略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满足其文化需求和文化权利的各种文化活动和资源。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评估与优化策略已成为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以及优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指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评估是对服务提供机构和服务内容的客观评价。

其评估指标应涵盖以下方面:1.服务内容服务内容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因素。

其评估的主要维度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质量、文化资源的丰富性、文化传承的完整性等。

2.服务效果服务效果是评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标准。

其评估的主要依据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文化影响力等。

3.服务管理服务管理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基础。

其评估的主要维度包括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服务过程的规范性和可靠性、服务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方法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方法应该综合考虑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种方式。

首先,可以采用客观性较强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例如,通过统计文化资源、活动组织和服务对象数量、文化影响力等指标,评估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产出效率。

其次,可以采用主观性较强的问卷调查和专家评议等方式。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参与度,通过专家评议对服务内容的质量进行评估。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策略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服务内容的质量服务内容是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核心。

要提高服务内容的质量,需要通过出色的文化产品和活动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可以通过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提高文化创作的水平,推广优秀文化作品等方式来提高服务内容的质量。

2.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方式有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例如,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设各种数字文化平台和在线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和时效性,扩大服务覆盖面。

3.加强服务管理服务管理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毛少莹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估的首要环节和核心任务,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绩效评估的成败。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评估体系的原则、评估模式、指标设计及相关指标要素的拟订、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规则的制定等环节。

根据前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结合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要求和国内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实践经验,我们尝试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模式的一般思路,并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一些通用指标。

一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一)关乎宏旨的基本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

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以“财务导向”为主。

这一阶段受经济学“利润最大化”理论的影响,公共服务部门的绩效评估十分关注财务方面的绩效审计。

如较早开始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英国,其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正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②。

第二阶段以“目标导向”为主。

这一阶段以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为标志③,基于目标管理思想的绩效管理与评估模式可以称为“目标型绩效管理”。

随着这一管理理论的提①魏钧:《绩效指标设计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卓越主编:《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③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首创,1954年,他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随后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

出,以及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推进,一种以公共部门目标职责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得到发展。

如美国政府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以重视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

①第三阶段为“战略导向”为主。

这一阶段以1992年卡普兰和诺顿发表《平衡计分卡——提高绩效的衡量方法》为标志,强调绩效管理与评估要符合评估对象的发展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各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评估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状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各省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相关指标统计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各省现状;并采用趋势的秩检验方法,验证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的差异,发现东部整体建设状况较好,西部最差。

整体而言,各省均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西部地区更需要在中央政府和发达地区的支持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趋势的秩检验
一、引言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提高,百姓对于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对于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起到基础性和普及性作用,对于保护文化遗产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有重大作用,也利于实现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本文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以全国31个省份作为样本单位,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关键因素,并据此对各省份进行排序与分析,探究东、中、西部省份可能存在的差异,给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二、方法介绍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指标体系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某一方面的标识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结构,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即指标)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

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的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

(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

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

通过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因子分析法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同时,减少评价指标,针对主因子进行分析,使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更为简洁、关键影响因素突出并更为合理有效。

(三)趋势的秩检验
趋势的秩检验是用于多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目的在于检验不同总体分布
是否存在单调上升或下降趋势。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介绍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份(包括自治区、直辖市)2011年相关指标数据入样,全部数据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

(二)初始指标选取
公共文化服务一般包含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公共文化服务者和公共文化政策法规。

本文即从这些影响因素中的可量化指标为出发点选取了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进行研究,分别为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含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人口数(万人)];政府财政投入[含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亿元)];居民收入与消费[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元)];公共文化机构及设施建设情况[含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册)、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公共文化普及及覆盖情况[含博物馆数(个)、公共图书馆数(个)、艺术表演场馆数(个)、艺术表演团体数(个)、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万公里)、出版物发行机构和网点数(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含博物馆参观人次(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万人次)、艺术表演场馆演映观众人次(万人次)、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观众人次(万人次)、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小时)、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小时)、图书出版种数(种)]。

(三)因子分析
通过数据预处理及软件操作可知,只有前4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并且前4个因子的特征根之和占特征根总和的84.281%,故提取前4个因子进行分析,据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主要因子后,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使因子载荷结构更清晰。

依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给出各个主成分的解释,我们选取绝对值大于0.8的原始指标对主成分进行概括分析与说明。

第一因子(F1)在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口数,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博物馆数,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博物馆参观人次,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个变量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而这8个指标集中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投入和博物馆、电视传媒建设发展情况。

由于电视传媒仍是民众业余最普遍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形式,故可将此因子概括为经济效率及基本建设。

第二因子(F2)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5个变量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

由于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的绝对值与前四者中的最小者的绝对值相差接近0.1,同时考虑到该主成分的实际意义,我们剔除该变量,不将其纳入第二因子的影响范畴,则第二因子可概括为居民收入与消费。

第三因子(F3)在艺术表演场馆数、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观众人次上载荷较大,反映的是艺术表演团体运营情况。

第四因子(F4)在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上有较大的载荷,可概括为广电节目覆盖率。

(四)对各省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因子分析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下的因子旋转,可以得到表1的旋转后主成分方差贡献率。

据此可以确定各个主成分的权重。

对各省的4个主成分因子得分根据其方差贡献率加权,计算出各省综合因子得分,并进行排名。

可知,有13个省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状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最好的是江苏、广东和浙江;排名最后的是海南、青海和西藏,它们的经济效率及基本建设因子得分都较低。

总体来看,东部省份的综合因子得分较高,排名靠前;中部省份居中;西部省份得分低,排名也靠后。

(五)趋势的秩检验
通过对各省份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发现东、中、西部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下面我们通过趋势的秩检验从统计角度探究这种差异是否确切存在。

1.将31个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2.这些省市排序后的综合因子得分的秩如表2所示。

我们的原假设为三个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不存在差异,备择假设为东、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程度依次减弱。

通过上表可知,趋势的秩检验的统计量为T=18227,E(T)=15376,D(T)=722506.67,故检验的p值为0.000396,显著地小于0.05,可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东部地区省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状况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目前全国各省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公共文化服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效率及基本建设因子和居民收入与消费因子,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并积极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由表1可知,第一因子方差贡献率为39.291%,第二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7.657%,均显著高于后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则前两个因子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最主要的因素。

为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

同时,政府还应扮演积极引导者的角色,带动私有资本进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繁荣发展。

(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差异显著、发展水平递减,应加强交流、缩小差距。

首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东部整体经济实力较强,对公共文化的投入较多,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且人均收入高,消费能力强,带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

中部地区作为承接东、西部的枢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居中,与东部地区差异不大。

其次,在艺术表演团体运营方面三个地区水平相近。

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指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经文化市场行政部门审批或已申报登记并领取相关许可证),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等活动的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民间职业剧团,主要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市场化程度不高。

地区文化差异和艺术表演活动的可流动性使三地区艺术表演发展水平相近,受地区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较小。

为缩小东、西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差距,中央政府应对西部地区施以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文化发展方面的补助,或建立东、西部对口支援体系,将更多资源投向西部,促进东部优秀人才向西部的流动。

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将更有利于西部人才的培养,促进西部真正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国峰、郑召锋.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与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76-85.
[2] 王静龙、梁小筠.非参数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9-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