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心理学考研七大实验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重点实验总结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重点实验总结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人类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规律。
在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心理学复习中,实验心理学是一个重点内容。
本文将对实验心理学的重点实验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一部分知识。
一、杨氏体验教育实验杨氏体验教育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实验,通过给学生创设特定情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和学习。
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实验目的和对象本实验旨在探究杨氏体验教育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对象为中学生群体。
2. 实验设计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杨氏体验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实验时间为两个月。
3. 实验操作实验组在特定情境下自主探索和学习,比如,组织户外拓展活动、实地考察等;对照组在传统课堂环境中接受正常的课程教学。
4.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考试成绩等方式,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
然后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5. 结果与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实验组在学习成绩上相对于对照组有较大提升的结论。
进一步讨论杨氏体验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洗脑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洗脑实验是心理学中一项重要且具有争议性的研究,通过探究被试者在权威性压力下的服从行为,揭示了人类的社会心理现象。
该实验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1. 实验目的和对象本实验旨在研究被试者在权威性压力下是否会服从指令,对象为普通成年人。
2. 实验设计将被试者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组,教师被告知给学生进行电击作为惩罚。
实际上,学生是实验人员和没有受到真正电击的。
3. 实验操作教师被要求给学生按照词汇测试的错误作答程度给予一定电击,并不断增加电击程度。
教师在行为上服从了权威性的实验者指令。
4.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观察教师的反应和行为,记录电击程度。
然后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 结果与讨论研究发现,大多数被试者在权威性压力下,即使内心有疑虑和不安,仍然会服从指令。
四川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常见实验及结论总结
四川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常见实验及结论总结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认知活动的学科,旨在揭示人类认知的本质和机制。
在考研心理学中,理解并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常见实验和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四川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关于认知心理学常见实验及结论进行总结。
一、注意力实验及结论1.人们的注意力会被环境中的显著刺激所吸引。
例如,在一个视觉实验中,当被试者被要求观察一个显示有多个形状的屏幕时,他们更容易注意到与其他形状不同的形状。
2.人们的注意力有限,不能同时关注所有刺激。
在注意力实验中,被试者通常会集中注意力于某个特定的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3.注意力受到注意导向和注意保持的控制。
注意导向是指人们自主选择关注某个刺激的能力,而注意保持是指人们持续关注某个刺激的能力。
二、记忆实验及结论1.人们的记忆可以被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持续时间短暂,容量有限;而长时记忆持续时间较长,容量较大。
2.人们的记忆受到干扰和遗忘的影响。
干扰是指来自外界环境或内部过程的刺激对记忆的干扰,而遗忘是指信息在记忆过程中的丧失或无法检索。
3.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检索是三个重要的过程。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大脑可以理解和储存的形式,存储是将信息保存在记忆系统中,检索是指在需要时从记忆中获取信息。
三、学习实验及结论1.学习是指通过获取知识和技能,增加个体的能力和适应性。
学习实验通常包括学习材料的呈现和学习任务的完成。
2.有效学习的策略包括分散学习和深层加工。
分散学习是指将学习时间分散到一段时间内,而不是集中在短时间内;深层加工是指通过理解和思考来加工学习材料,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
3.情境依赖学习是指学习的效果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
当学习和测试的环境相同时,记忆和学习的效果更好。
四、问题解决实验及结论1.问题解决是指通过寻找思路和运用策略来解决困难。
在问题解决实验中,被试者通常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或策略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心理学考研必备常见实验设计分析解析
心理学考研必备常见实验设计分析解析近年来,心理学考研的报名人数逐渐增多,备战心理学考研已成为许多学子的目标。
心理学考研中涉及到的实验设计是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用于验证心理学理论或研究假设。
本文将针对心理学考研常见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解析,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实验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受试者设计实验(Between-Subjects Design)受试者设计实验是最常见的一种实验设计,它通过将被试随机分派到不同的处理组中,以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例如,在研究干预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的影响时,可以将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药物治疗组和接受心理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改善的差异。
二、重复测量设计实验(Within-Subjects Design)重复测量设计实验是通过在同一组受试者身上进行多次测量,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数据,以消除个体差异的影响。
例如,在研究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时,可以要求受试者在听音乐前后进行情绪评估,比较同一受试者在听音乐前后情绪的变化。
三、混合设计实验(Mixed Design)混合设计实验结合了受试者设计和重复测量设计的优点,既考虑了组间差异,又考虑了组内差异。
例如,在研究记忆力的影响因素时,可以将被试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然后在每个组内对同一组受试者进行多次测量,分析性别和记忆力的交互作用。
四、单盲实验设计(Single-Blind Design)单盲实验设计是在实验中只有实验者或受试者之一不知道实验条件的设计。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者或受试者的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药物研究中,只有实验者知道给予的是真药还是安慰剂,而受试者不知道,以避免他们的预期效应对结果产生影响。
五、双盲实验设计(Double-Blind Design)双盲实验设计是在实验中既实验者也受试者都不知道实验条件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减少实验结果的主观因素的干扰。
例如,在药物临床试验中,既实验者也受试者都不知道给予的是真药还是安慰剂,以消除他们的主观期望对结果的影响。
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实验总结
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点实验总结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注个体如何感知、思考、记忆和处理信息。
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是该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探究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假设。
本文旨在总结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的认知心理学重点实验,并提供相关的实验概要和结果分析。
一、巴特莱特实验巴特莱特实验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中著名的实验之一,旨在探讨语言和观念对感知的影响。
实验中,被试需要观察一系列线条,然后根据提示进行分类。
结果发现,不同语言或者观念对线条感知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即所谓的“塞瑞尔效应”。
二、斯特鲁普实验斯特鲁普实验是用来研究人类自动阅读和抑制反应的经典实验。
实验中,被试需要快速判断打印字体的颜色,但字体所呈示的文字与字体颜色不一致。
结果显示,被试在处理不一致刺激时反应时间较长,说明大脑的自动阅读过程对抑制正确反应产生了干扰。
三、反应时间实验反应时间实验是评估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处理速度和反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实验中,被试需要在特定刺激(如闪烁灯)出现后尽快做出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刺激对反应时间和反应准确性有显著影响,相关的数据可以用于分析被试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水平。
四、条件反射实验条件反射实验旨在研究个体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实验中,被试接受特定条件下的刺激,如“贝尔”声与食物呈现同时出现。
结果显示,经过多次训练后,当只有“贝尔”声出现时被试会有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也即是“贝尔”声成为了食物的条件刺激。
五、空间记忆实验空间记忆实验旨在探究个体在认知任务中对空间位置信息的记忆能力。
实验中,被试需要记住一系列呈现的物体或数字在空间上的位置,并在后续的测试中回忆出来。
结果发现,人类对物体或数字位置的记忆存在一定的限制,超过一定数量的物体或者数字会导致记忆错误率的增加。
六、影响认知的情绪实验影响认知的情绪实验旨在研究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实验中,被试接受特定情绪诱导后进行认知任务,如记忆、注意力或决策任务。
北京市考研心理学重要实验总结
北京市考研心理学重要实验总结考研心理学领域的实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北京市考研心理学领域的一些重要实验,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实验内容和结果。
一、视觉注意实验1. Visual Search Task(视觉搜索任务)该实验旨在探索被试对于特定目标的搜索过程。
研究发现,当目标和背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时,被试更容易找到目标。
这一结论对视觉注意和目标检测等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2. Change Blindness(变化盲视)通过连续呈现两张场景的变化,观察被试是否能察觉到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对于视觉环境的观察是有限的,往往会忽略掉一些细微的变化。
这一现象对于我们认识到自身细节观察的局限性具有重要启示。
二、听觉实验1. Dichotic Listening(二听法)在该实验中,被试同时听到两个不同的声音,被要求关注其中一个声音并回答与该声音相关的问题。
研究发现,即使在专注于一个声音的情况下,被试还是能够在无意识中注意到另一个声音的一些特征。
这一发现揭示了人们在注意任务中的分配和选择过程。
2. Cocktail Party Effect(鸡尾酒会效应)该实验考察了人们在喧闹环境下选择性注意的能力。
研究发现,尽管有许多听觉刺激同时存在,人们仍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到特定的声音或对话。
这个实验对于理解注意力在复杂环境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认知实验1. Stroop Effect(斯特鲁普效应)在这个任务中,被试需要说出一系列印有不同文字的颜色,但文字的内容与颜色名称并不匹配。
结果显示,被试识别颜色的速度受到了文字内容的干扰,呈现出较长的反应时间。
这个实验揭示了注意力和自动化处理的相互作用。
2. Memory Span(记忆跨度)该实验旨在测试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
通过呈现一系列数字或字母,并要求被试按照特定的顺序记忆并回答。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的记忆容量会受到干扰和干扰材料的影响。
上海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经典实验解析与心理测量方法梳理
上海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经典实验解析与心理测量方法梳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而考研心理学复习则是考生备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一环。
为了帮助准备考研心理学的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本文将解析上海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的经典实验,并对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进行梳理。
一、经典实验解析1. 条件反射实验条件反射实验是俄国学者帕夫洛夫在狗身上进行的经典实验,通过在狗的食物前后加上钟声的刺激,使狗形成对钟声的条件性反射。
这个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学习和行为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 斯达威测验斯达威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达威创建的心理测量方法,通过对个体展示一系列不完整的图形,要求个体根据自己的想象补全图形,从而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创造力水平。
该测验已经广泛应用于人格心理学和职业测评领域。
3.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旨在研究个体对权威的服从程度。
实验中,被试被告知需要给予电击惩罚给错误回答的学习者,结果发现,大部分被试在实验者的压力和要求下,愿意继续给予足够强度的电击,揭示了人类对权威的服从偏向。
二、心理测量方法梳理1. 问卷法问卷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通过向被试提供一系列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观察判断作答。
问卷法通常用于测量个体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等。
2.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的行为、表情、言谈等信息,来获得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了解。
观察法可以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场景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控制变量进行观察。
3. 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为严格和精确的一种测量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操纵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验证假设或推断。
实验法能够揭示因果关系,对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 记录法记录法是一种通过记录被试的行为、言谈或经历等信息来获得数据的测量方法。
2019心理学考研核心考点精讲丨七大实验分析
/2019心理学考研核心考点精讲丨七大实验分析对人类活动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的七大实验分析在心理学考研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多,心理学考研的小伙伴快来看看文都dudu整理的七大实验分析核心考点精讲吧▲心理学七大实验之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
感觉剥夺实验也证明了广泛联系的观点。
/认为世界是广泛联系的,那么人的成长和成熟,也必然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
只有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并加强和改进这些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也才能最优。
广泛联系是心理潜能激发的第一步。
广泛联系对孩子更为重要。
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关心,生怕各种意外和疾病,也怕孩子吃苦,把孩子放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如温室的鲜花。
他们没有想到,这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长。
或者引起了心理的不健全,或者使孩子眼界狭小,心胸狭隘。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
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心理学七大实验之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也有译“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江西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解析
江西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解析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思维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在考研心理学复习中,了解和掌握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实验是非常关键的。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解析江西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的一些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的内容。
1. 斯特鲁普实验斯特鲁普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它探索了人们在面对冲突信息时的反应。
实验中,被试需要快速地识别一系列文字的颜色,但文字的含义与其颜色不匹配。
结果发现,被试往往会延迟反应时间,因为他们难以克制对文字内容的注意力。
通过斯特鲁普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认知过程中注意力的重要性,以及因为不同信息之间的冲突而对任务执行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斯特鲁普实验对于研究心理疾病、决策制定和注意力训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间断再认实验间断再认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记忆的重要实验之一。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记忆一系列物品或图片,然后在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展示给他们。
结果发现,被试在记忆过程中会出现遗忘和差错。
通过间断再认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记忆的特点、记忆遗忘的规律以及记忆差错的原因。
对于进一步研究记忆提取、记忆改善和认知训练等方面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 施特鲁普效应实验施特鲁普效应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自动化过程和干扰的实验。
实验中,被试需要根据单词的含义说出其颜色。
结果发现,当单词的含义与其颜色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间更长,出现了自动化过程被干扰的现象。
通过施特鲁普效应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人们在语言和颜色加工过程中的自动化,以及外界干扰对自动化过程的影响。
这对于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以及个体的注意力控制和冲突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4.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实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研究条件反射的重要实验之一。
实验中,被试经历了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的置换,从而形成了新的条件反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以及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考研重要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总结
心理学考研重要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总结心理学考研是许多心理学爱好者的梦想之一,而在备考的过程中,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的掌握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将对心理学考研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例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见且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观点,从而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
在考研中,问卷调查法常被用来了解个体的态度、偏好、主观评价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举例:假设我们想研究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使用的态度,我们可以设计一份问卷,采用五级量表让被试者回答相关问题,并根据回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人工设置实验条件,控制自变量以及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变化,从而探索因果关系。
实验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控制其他变量的干扰,从而较为准确地判断因果关系。
举例:假设我们想研究音乐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听悲伤的音乐,另一组听愉快的音乐,然后观察和记录他们的情绪变化,进而得出音乐对情绪的影响结论。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行为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也是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观察法可以通过自然观察或实验室观察的方式来进行,用于对人们的行为、情绪、态度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举例:假设我们想研究学生在学习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室观察的方式,让被试者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学习任务,并通过记录他们的注意力间断情况来判断。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个别案例来了解某种现象的方法。
相较于其他方法,案例研究法更加注重对个别案例的详细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举例:假设我们想研究某位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深入观察、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式,对儿童的成长过程进行详细研究。
五、脑成像技术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脑成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江西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与理论总结
江西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与理论总结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人类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方面的过程和机制。
在考研心理学的复习中,了解并掌握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实验和理论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江西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的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与理论进行总结。
一、影响记忆的实验与理论1.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记忆研究中的经典实验,揭示了记忆遗忘的规律。
这个实验通过对被试在学习完一段材料后的记忆测试,发现记忆的遗忘呈现指数衰减的趋势。
该实验提示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帮助考研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2. 巴克利记忆实验巴克利记忆实验是研究注意力和记忆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中,被试需要在屏幕上显示的混乱图案中寻找目标图案。
实验结果显示,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目标上时,记忆力会增强。
这个实验为我们理解记忆与注意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
3. 潜意识加工理论潜意识加工理论认为,人们的大部分信息加工过程都是潜意识下进行的,而非意识的。
这个理论得到了心理实验的支持。
实验中,研究者通过呈现弱刺激或者短暂刺激,利用被试的反应时间来研究潜意识过程。
潜意识加工理论对于解释人们在注意力分散情况下仍然能完成某些任务的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认知发展的实验与理论1. 比对实验比对实验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发展的研究中。
研究者通过提供两组物体,让婴儿观察并判断物体的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婴儿在6个月前后开始发展出比对能力,能够分辨对象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这个实验有助于我们了解婴儿认知的起点和发展轨迹。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运动阶段、感知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理论对于解释儿童认知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实验,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并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描述。
3. 琼斯和海尔的形态学任务琼斯和海尔的形态学任务被用来研究儿童思维中的转化能力。
上海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整理
上海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整理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的一门科学。
在心理学考研中,熟悉并理解其中的重要实验对于备考非常重要。
本文将整理上海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实验,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和备考专业知识。
一、杨钦同理解干扰实验该实验通过观察人们对于句子的理解过程,揭示了语言理解中的"expectedness"效应。
实验步骤如下:给被试提供两个句子,其中一个是引导性高,提示性强,另一个则相反。
结果表明,在观察者对于替换事件的描描述上,高引导性语句会使得观察者感到替换事件发生了。
而低引导性语句则产生相反的效应。
二、巴特莱特的序列记忆实验该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对特定信息序列的记忆能力。
被试需要记住一系列的物品或信息,然后通过回忆或者选择的方式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人们对于序列中前后信息的位置记忆存在很大的差异,通常更容易记住序列的前部和后部信息。
三、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实验这个实验是由Ebbinghaus于1885年提出的,研究人类学习后的遗忘规律。
该实验通过试验者学习一些无意义的音节,然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后进行回忆测试。
结果发现,学习后的遗忘速度如图中的曲线呈现,最初的遗忘速度非常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逐渐减慢。
四、Baddeley与Hitch的工作记忆模型实验该实验是为了揭示短时记忆在工作记忆中的作用。
实验中,被试需要做一系列数字加法任务,同时也需要记住一个单独的数字,在加法任务完成后需要回忆这个数字。
实验结果表明,工作记忆会受到任务复杂度和干扰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工作记忆对于认知操作的必要性。
五、斯特鲁普效应实验斯特鲁普效应实验是用来研究认知控制和干扰抑制的实验范式。
实验材料是一系列带有颜色的字,试验中受试者需要按照颜色,而不是所示字的意思进行反应。
结果表明,当颜色和字的意思不一致时,参与者在快速读出颜色时会受到干扰,反应时间较长。
心理学考研备考掌握常见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心理学考研备考掌握常见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近年来,心理学考研备考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心理学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心理学考研。
一、实验设计方法1. 随机对照设计随机对照设计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设计之一。
它通过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组接受某种处理,而对照组则不接受处理。
通过比较两组的表现,可以得出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2. 重复测量设计重复测量设计是一种反复测量同一组参与者的设计。
参与者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接受相同或类似的测试,以便观察其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上的测试结果,可以了解变量随时间的变化。
3. 因子设计因子设计是一种多因子设计,其中每个因素都有多个水平。
通过控制和组合这些因素的各个水平,可以研究它们对结果的影响。
这种设计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分析方法1.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差异的方法。
它可以确定组间差异是否显著,并推断这些差异是否由于随机误差引起。
方差分析在实验设计中广泛应用,可以帮助考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2. t检验t检验是一种用于比较两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方法。
它可以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总体的均值差异,并判断这种差异是否由于随机误差引起。
t检验在实验设计中常用于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对于考生来说是一种必备的分析工具。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
相关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于探索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预测模型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的应用1. 认知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认知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方式。
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空间记忆实验、注意力分配实验和工作记忆实验等。
分析方法则包括方差分析、t检验和相关分析等。
心理学考研重要实验解析
心理学考研重要实验解析心理学考研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考试,对于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其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研究也需要考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重点解析心理学考研中涉及的几个重要实验,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斯特鲁普效应实验斯特鲁普效应实验是心理学中经典的实验之一,用以研究个体在面对冲突信息时的注意选择和反应抑制能力。
实验的基本设计是在屏幕上呈现一系列的字词,要求被试根据字词的颜色进行反应,并忽略字词本身的含义。
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当字词的颜色与字词本身的含义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间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人们在阅读时往往会自动处理字词的含义,而忽略了颜色的指示,即出现了注意选择的冲突。
这个实验证明了注意选择和反应抑制在认知加工中的重要性,也为后续的注意力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杨氏记忆实验杨氏记忆实验是考研中常见的实验之一,用以研究人类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差异以及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检索过程。
实验的基本设计是让被试在一定时间内记忆并复述一组数字、字母或其他符号。
实验结果显示,人类的短期记忆容量有限,一般只能记住5-9个单位。
而在长期记忆中,人类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并且存储的时间更长久。
此外,实验还发现了一些记忆的编码和检索策略,如串联效应和相似性效应等,进一步丰富了记忆理论。
三、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心理学中备受关注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用以研究人类在权威压力下的服从行为。
实验的基本设计是让一名被试扮演“教师”,另一名扮演“学生”,并对学生进行电击,观察教师是否服从指令继续进行电击。
实验结果显示,即使教师明知道对学生的电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痛苦甚至死亡,但在权威的压力下,仍有很大比例的被试服从指令继续进行电击。
这个实验引发了对个体服从行为和思想道德的深入思考,对于揭示纳粹时期大屠杀事件中的个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洗脑实验洗脑实验是用来研究个体在特定环境下受到极端思想或信仰影响并改变其态度和行为的实验。
心理学考研重要实验归纳
心理学考研重要实验归纳心理学考研是许多心理学爱好者所追求的目标。
在备考中,熟悉并掌握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心理学考研中的几个重要实验进行归纳,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
在实验中,巴甫洛夫通过将食物与铃声同时呈现给狗,使得狗对于铃声的反应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在只有铃声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狗仍然会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应。
这一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动物行为及条件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2. 条件反射实验(华生的恐惧光实验)华生的恐惧光实验是早期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华生将小白鼠置于一个被称为“恐惧光”的环境中,当光线照射到小白鼠身上时,华生发现小白鼠会出现恐惧的反应。
通过多次实验,小白鼠对于恐惧光的恐惧反应逐渐形成,进而展示出条件反射的效应。
这一实验为后来的恐惧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3. 短时记忆实验(米勒的数字记忆实验)米勒的数字记忆实验是心理学短时记忆领域中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中,米勒通过将一系列数字以单个数字的形式呈现给被试,然后要求被试重复这些数字。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最多只能正确记住约7个数字,这被称为“米勒的法则”。
这一实验揭示了短时记忆对于信息处理的限制,对于理解记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 学习曲线实验(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实验是研究遗忘现象的经典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被试需要学习一段材料(例如一些单词),然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后进行回忆。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在学习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较快的遗忘,随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减缓。
这条遗忘曲线为后来的记忆强化和复习计划提供了依据。
5. 权威实验(米尔格拉姆的顺从实验)米尔格拉姆的顺从实验是考察人们对权威的顺从程度的经典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被试被要求给一位角色扮演的学习者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会逐渐增加。
实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试会顺从于实验者的指令,继续给予电击,即使他们对学习者的痛苦表现感到担忧。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总结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总结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注意力、知觉等认知过程,对于了解人类思维的机制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考研中,认知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其中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斯特鲁普干扰实验斯特鲁普干扰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用于研究注意力与自动化加工的关系。
实验中,被试需要在一系列颜色方块中识别颜色名称,但方块的颜色与颜色名称不一致,这种冲突会干扰被试的反应时间。
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可以揭示人类对不同刺激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二、巴特利特的序列学习实验巴特利特的序列学习实验是一种经典的记忆实验,用于研究人类学习序列的能力。
实验中,被试需要记忆一系列数字的顺序,在反复出现和提示的情况下,被试能否学会记住并准确回忆数字序列的顺序。
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间,可以揭示人类对序列学习的认知过程。
三、巴德利的声音定位实验巴德利的声音定位实验是一种经典的感知实验,用于研究人类对声音的定位能力。
实验中,被试需要判断一个声音来源的方位,通过对比实际方位和被试判断的方位,可以揭示人类的声音定位机制。
此实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听觉感知的特点。
四、布鲁莫特的面孔识别实验布鲁莫特的面孔识别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知觉实验,用于研究人类对面孔的识别能力。
实验中,被试需要在一系列面孔中识别相同或不同的面孔,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间,可以揭示人类的面孔识别机制。
此实验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对面孔特征的感知和处理方式。
五、洛奇的视觉搜索实验洛奇的视觉搜索实验是一种经典的注意力实验,用于研究人类对复杂视觉刺激的注意分配。
实验中,被试需要在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的刺激中寻找目标刺激,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可以揭示人类的注意力分配策略和特征搜索机制。
总结:以上所介绍的五个实验是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实验,它们涉及到注意力、记忆、感知、学习和认知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总结
黑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总结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思维、记忆、知觉和语言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在黑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中,了解和掌握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实验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一些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实验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巴特利特实验巴特利特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也被称为“立体旋转”实验。
实验中,被试需要观察和判断图像立体性质。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在观察立体图像时,会将二维图像还原为三维图像,这表明人类的视觉系统对图像的立体性有感知和判断能力。
二、皮亚杰实验皮亚杰的实验对人类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于儿童类别识别的实验。
实验中,皮亚杰观察了儿童对于物体的分类能力和类别识别的发展过程。
实验发现,儿童在认知发展中逐渐具备了将物体按照共同属性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能力。
三、布鲁纳实验布鲁纳实验是与反事实推论有关的实验。
实验中,被试需要根据叙述的情境做出判断,同时考察被试对于反事实情况下的推理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对于反事实情况下的推理往往较为固执,难以接受与自己原有判断不符的结果。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们推理过程中的认知偏差。
四、洛特里实验洛特里实验被认为是关于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中,被试需要记住一串数字,并进行逆序复述。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在记忆和复述过程中呈现出限制性容量和时间的特点,强调了工作记忆对于认知活动的重要性。
五、斯特恩伯格实验斯特恩伯格实验被认为是关于长时记忆和情景记忆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中,被试需要记住一系列与位置和顺序相关的物体,并进行记忆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对于位置和顺序的记忆会受到干扰和遗忘,同时情景记忆独立于语义记忆存在。
六、朗宁和尤德尔实验朗宁和尤德尔实验是关于注意力的实验之一。
实验中,被试需要同时完成两项任务,一个是对屏幕上的字母进行判断,另一个是对音频中的数字进行倒序复述。
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核心实验总结
天津市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核心实验总结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的认知过程,即人们是如何感知、思考和理解信息的。
在考研心理学复习中,认知心理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实验,本文将对关键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1. 潜伏期实验潜伏期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希纳尔开展。
该实验旨在探究感知信息的处理时间,即人类在接收到信息后,在意识到该信息之前的时间间隔。
实验步骤:参与者需要在实验开始前被要求记住一个目标刺激(例如一张卡片上的数字或字母),然后在某个时刻收到一个刺激(例如闪烁屏幕上的字母)。
参与者需要迅速报告出现的刺激,同时也要记住目标刺激。
通过记录参与者报告刺激的时间和准确性,可以得出潜伏期的推论。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接收到信息后并不总是立即意识到该信息,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和理解。
潜伏期实验还揭示了人们在未意识到信息时已经开始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编码的现象。
2. 蒙克伯格雪人实验蒙克伯格雪人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使用的一项关于注意力和感知加工的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蒙克伯格提出。
该实验旨在研究人们的观察注意力和对细节的感知加工能力。
实验步骤: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一段短视频或观察一张图片,然后回答与内容相关的问题。
在内容中,会突然出现一只穿着雪人装的人,但很多参与者并不注意到这个细节。
实验者通过记录参与者的注意力和对细节的感知,来推断观察者的注意力分配方式。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人们的注意力有限,往往会被一些显著细节所吸引,而忽略了其他的信息。
蒙克伯格雪人实验揭示了人们在观察和感知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和加工策略。
3. 戴克斯勒模式实验戴克斯勒模式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用于研究工作记忆的一种实验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勒提出。
该实验旨在测量和探索人们工作记忆的容量和处理过程。
实验步骤:实验中,参与者需要记住一系列数字或字母,并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回忆。
心理学考研常见实验题解析
心理学考研常见实验题解析心理学考研是对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报考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设的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掌握程度。
其中,实验题是考核考生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考生备考时需要特别重视的部分。
下面我们将对心理学考研常见实验题进行解析。
一、条件刺激反应学习实验条件刺激反应学习实验是心理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之一,用来研究动物和人类在特定刺激和反应关系的建立过程中的学习规律和机制。
例如,帕夫洛夫的经典实验,通过给狗提供食物并伴随有特定刺激声音,使狗对声音产生条件反射,即对声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二、注意力实验注意力实验是研究人类感知与认知过程中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
其中,经典的影响注意力的实验包括换图范式、Stroop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在不同情境中对于不同刺激的关注程度和注意力分配。
三、反应时实验反应时实验是研究人类感知与认知速度的常见实验方法。
在反应时实验中,通常会设置一系列刺激,并测量参与者对于刺激的反应时间。
通过分析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类感知和认知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四、隐喻实验隐喻实验主要用来研究人类对于隐喻语言的理解和认知过程。
其中著名的实验包括“时间是金钱”和“爱情是火焰”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如何理解和处理隐喻的信息。
五、空间记忆实验空间记忆实验是考察人类空间信息加工和记忆能力的重要实验方法。
在空间记忆实验中,通常会使用不同的记忆任务和刺激,如位置判断、位置记忆和空间导航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在空间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和认知机制。
六、情绪实验情绪实验是研究人类情绪和情绪处理过程的常见实验方法。
例如,情绪诱发实验常用来研究不同刺激(如图片、音频和视频)对人类情绪的影响。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情绪的特点和处理机制。
通过以上常见实验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考研中实验题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考生具备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心理学复习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总结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心理学复习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总结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学习、语言等心理过程。
在考研心理学复习中,了解和掌握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实验对于加深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梳理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心理学复习中认知心理学重要实验,旨在帮助考生对该领域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1.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实验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
这个实验通过对被试者记忆某一材料并测试其记忆效果,得出了人类记忆遗忘的规律。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学习某一知识点后,遗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但记忆曲线呈现出遗忘率逐渐平缓的趋势。
2. 斯特恩伯格干扰实验斯特恩伯格干扰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研究选择性注意的经典实验。
实验中,被试者需要根据颜色和形状来选择正确的目标,在干扰因素的干扰下,被试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选择错误。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到人类在面对多个信息时,对于选择性注意的困难以及干扰对注意力的影响。
3. 锚定效应实验锚定效应实验是研究心理启示录中的一种经典实验。
实验中,被试者需要根据先前提供的信息来判断某一对象的价值或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先前提供的信息会对被试者的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其判断偏离真实情况。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类判断和决策中存在的认知偏差问题。
4. 间断性强化实验间断性强化实验是研究动机和奖赏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实验。
实验中,被试者会在完成某一任务后随机获得奖励或者不获得奖励。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到间断性强化对于维持被试者行为的持续性和坚持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理解人类动机和奖赏机制有重要启示。
5. 小世界实验小世界实验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中,被试者需要通过与他人传递一张纸片来找到目标人物,并以最短的路径找到目标人物。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到人际网络中的“六度分隔”现象,即通过有限的中介关系可以将世界上的人联系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心理学考研七大实验分析心理学专业一直是一个比较神秘且令众人向往的一个专业,比如小编当年也是特别想学心理学,可惜阴差阳错啊~而心理学考研的考生学心理学的目的则是为了深入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为了能是对人类活动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心理学著名的七大实验。
▲心理学七大实验之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
感觉剥夺实验也证明了广泛联系的观点。
认为世界是广泛联系的,那么人的成长和成熟,也必然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
只有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并加强和改进这些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也才能最优。
广泛联系是心理潜能激发的第一步。
广泛联系对孩子更为重要。
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关心,生怕各种意外和疾病,也怕孩子吃苦,把孩子放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如温室的鲜花。
他们没有想到,这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长。
或者引起了心理的不健全,或者使孩子眼界狭小,心胸狭隘。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
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心理学七大实验之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也有译“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
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给一个实验员说:“这一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请你来训练”;他把另一群(B群)老鼠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
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
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老鼠穿越迷宫,结果发现,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聪明才智得多,都先跑出去了。
其实,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聪明。
当实验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反之,另外那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办法训练,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不聪明的老鼠。
罗森塔尔教授立刻把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
1968年他和和雅各布森(A.L.Jacobson)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
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
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启示:首先,期望要合情合理。
合理就是要符合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要,符合时代的潮流,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期望要具有可行性。
这里的可行性是指符合行为主体的主客观条件,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果从客观上讲是合理的,而主体行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种期望还是不能转化为主体需要,更不能内化为主体动力。
第三,期望要具有挑战性。
只有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超出于原有水平,但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期望,才有吸引力,才有激励性。
可望而不可即的或随手可得的期望都是不可取的,俗话说:跳一跳可摘到的桃子最甜。
第四,期望要内隐。
教育者的期待不应当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而应当是温情脉脉的感化;不应当是口头上的说教,而应当是满怀期望,含而不露地潜入学生的心灵。
大喊大叫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五,期望要持久。
期望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即使一时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也不要灰心丧气。
须知学生领会,接受师长的期望,需要一个过程,在活动中作出成绩,也需要时间,任何急躁情绪,都将适得其反。
第六,不要把期望变成负担。
▲心理学七大实验之情绪实验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实验说明: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情绪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心理学七大实验之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
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相关实验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
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
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
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
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
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
而学生们并不知道。
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
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
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Nisbett也论证了“光环效应”这个案例。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1977)。
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
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
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
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
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
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
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
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
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
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心理学七大实验之延迟满足实验延迟满足实验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经典实验,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
“迟延满足”实验过程大致如下: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
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也就是说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更容易取得成功。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三岁看大,十岁看老。
幼儿时期就可表现出一定的能力。
▲心理学七大实验之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
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
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