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摘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重点从五个方面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进一步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献计献策。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什么是有效课堂?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
”对于什么是有效课堂,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看法。
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历史教学之后,学生在知识、心智显性和隐性等方面多多少少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学生有无收获、进步或发展(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我们现在所讲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
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教学中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
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
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而是一名向导和顾问。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大了,做教师更“难”了。
怎样看待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首先是课程的执行者。
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但是,教师“研究”“开发”的内容不是课程研究者研究和开发的内容。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历史教学一向不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重视,绝大部分学生对这类小学科不感兴趣,再加上中考开卷考试,这种轻视趋势越发严重,造成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课下不理睬,中考成绩不理想的现象出现,这给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历史教学其实是体现教师综合素质的课堂教学,”教得好就是问得好”,因此课堂提问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灵魂,抓住了课堂提问也就牵住了课堂教学的”牛鼻子”有效的课堂提问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足,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提出的问题不是不着边际,就是零零碎碎,提问有很多是流于形式,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没有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大大影响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提问的功能,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那么,如何提高史地政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在我这五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见解:1注重问题的语言表达表达清楚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
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者模棱两可。
尽量避免反问,因为反问的问题,往往要求学生直接说出结果来。
避免将答案包含在问题之中。
避免重新表述,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随后又重新表述时,学生的思路被打断,有时重新表述的问题与最初的问题不同,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不会提问后为帮助学生理解而重新措辞加以说明的情况。
教师如果能够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提问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引起部分打瞌睡的同学的注意力和兴趣。
此外还可以用语言提醒学生注意即将提出的问题,如:”我提出一个问题请你思考”、”为提出一个问题,看谁答得好”,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活动中区,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谢标伟(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摘要: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开展实施,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各个学校及教师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教师不禁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构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成为现阶段所有初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备课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能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意见。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进行有效的备课检验一堂初中历史课堂是否有效,不仅仅要注重历史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要注重教师在课前的备课工作。
教师要保证自身的备课达到最优化,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
教师要想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对自己的备课工作进行优化改革,切实地保证自身的备课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不做无用功。
1.教师可以集体备课,集中校园内历史教师的备课优点,让历史教师互相学习学校可以让历史备课组长组织所有的历史教师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让集体备课工作能够落实,让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参与到集体备课活动当中。
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大纲进行透彻的研究,抓住历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好教学目标。
让每一位历史教师发言,讲一讲自身的备课方案,让其他的历史教师自由提问,最后一起商量修改备课的教学方案。
教师每周这样做,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能够很好地保证备课的质量,也能够不断地吸收其他教师的备课优点,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案。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有效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围绕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首先分析了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其次探索了各种教学策略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了课堂实践经验。
结论部分总结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将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影响因素分析、教学策略探索、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课堂实践总结、有效教学策略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理解能力较弱、教学内容不易吸引学生等问题。
为了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还相对不足,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是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关键阶段,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深度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教学策略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指导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本文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研究,旨在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提供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
1.2 研究意义初中历史课堂是学生接触和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历史认知、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摘要: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历史教师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进行了重大变革。
本文主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趣为导,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情感的生长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四方面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索,以期加深历史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改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号角的吹响,新课改的实施,我国的教育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并实现了教育发展的三个转变:从重视体制改革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重视规模速度到重视质量效益;从重视知识传授到“育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
我们历史教师究竟该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达到高效呢?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作为一位在历史学科教师,笔者就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思考与尝试。
一、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积极性,决定着教学结构的优化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讲,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是学生一言不发,把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完全记在书上,认为大容量的教学就是高质量的教学。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效的课堂不是看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而是要看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要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以及学生是否进行了主动的思考,是否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因此,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
”我们要改变以往呆板枯燥的教学氛围,建立感情融洽、真挚的良性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自由活动与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保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活泼生动,富有感染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促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方面的意义。
文章将讨论问题设置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以及引导跨学科和综合性思考的问题引导。
同时,探讨问题设置的实施策略与效果评价,包括教师角色与指导方法、学生参与与合作模式以及效果评价与改进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问题设置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和启发。
最后,总结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强调其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有效性一、引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设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对于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究竟如何,以及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的培养有何影响,尚需深入探索和研究。
本文旨在对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探讨如何设计和引导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对实践案例和理论研究的分析,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问题设置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二、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目的和意义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料收集、信息筛选和思考整合,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的习惯。
2、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问题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提升历史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问题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对比和评估历史事件及相关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让他们能够分辨事实和观点的可信度,形成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能力。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摘要]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的。
唯有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历史知识和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以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有效性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记载着人类漫长的发展史。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也需要历史的积淀。
唯有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初中历史的教育目标也是具有基础性的。
也就是说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学生历史观念为核心,强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能从历史知识中得到启发。
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实行“先学后导、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不仅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还有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正确对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1.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质量是生命”,无论是在应试教育时代还是素质教育时代都是一个关键点。
去年省“五严”规定下,特别强调“轻负高效”的教学模式,这就是说,要改变质量增长方式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因为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保证教育正常发展的重要武器。
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由于学科的原因,初中历史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并不是出于核心的地位。
历史课程的安排和教学时间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古今中外漫长的历史长河被压缩在薄薄的课本里,其内容是丰富而繁杂的。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有效性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摘要】在日常授课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没有精心设计过的提问所带来的弊端。
变无效提问为有效提问是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它是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课堂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
本文尝试从日常提问存在问题着手,尝试多角度改进,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有效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有效提出问题就谈不上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锻炼历史思维能力,能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有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该从有效提问开始。
一、发现问题,勇于自我剖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课堂中的提问最大的问题是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课堂提问形式化。
课堂提问只是流于形式,为“问”而“问”。
在课堂中,很多提问采用是“是”或“否”的提问方式,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觉得有点不屑回答,无需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懒得思考的习惯,实效不高。
第二,课堂提问简单化。
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如经常提问某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而不管该历史年代是否重要,这样就造成学生时间混乱,感觉学习历史真难,什么时间都要记忆。
第三,课堂提问繁难化。
所设计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经验水平,太难,使学生感到难以回答。
上述问题的存在,往往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课堂上显得死气沉沉,课堂往往成了自己个人独自表演的舞台,阻碍了师生互动的正常开展,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误导学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有效提问。
二、寻找对策,不断推陈出新(一)提问要适时——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基础1、提问要适时提问时要考虑时机,即什么时候问。
如果教师不把握提问时机,随时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起不到实效。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申请评审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收集笔记,撰写论文,进行课题总结工作。
——2——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800字内,本页不够可加页)
一选题意义: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教师观念守旧、教法学法单一、课堂效率比较低下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同新课改精神不符,更不能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而且会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严重影响。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比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简单的讲就是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纷纷投身课改潮流中,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念,我校经过几年的高效课堂实践,确实变化不小,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我发现老师们更多注重的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和眼花缭乱的学生活动,似乎我们都认为方法多了、手段多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就高效了。如何真正做到老师有效教,学生有效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着重论述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对于这个问题,将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思考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来研究。
2、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与策略两方面入手。
3以导学案为载体,小组为阵地,引导学生预习、讨论、展示、总结,讲究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设计的有效探究
陈 丽 芳
( 新乡市第儿中学,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0 )
近年 来 , 新 课程 已走 进学校 、 走进 课堂 。 课堂 教学是 新 课改实 施 的 核心 环 节 , 而 课 堂提 问又 是课 堂 教学 的关 键所 在 . 是 反馈 知 识 信息 的重要 手段 , 是一 项 包含设 疑 、 引思 、 激趣 的综 合性 教 学 艺 术 。如 果在 教学 巾科学 地设计 并 进行 课堂 提 问 , 就 可 以优化 课堂 结构 , 真正 发挥 教师 的 主导作 , 体现 学生 的 主体地 位 , 从 而 达到 教学 日标 。木 文拟 对如 何提 高历史 课堂 提问 的有效 性做 了探讨 。 充分 挖 掘 提 问功 能 的 有 效 性 1 . 提 高 学生主 动 学 习的积极 性 精 妙 的提 问能够 激 发学 生 的 好 奇 1 2 , ,提 高学 生学 习 的兴 趣 .调 动学 生 探究 历 史奥 秘 的 积极 性 。精妙 的提 问 , 能 充分 发 挥学 生 的主体 作用 . 使学 生 存学 习 、 探 究r r l 体 验成 功 与失 败 , 丰 富情 感体 验 , 提 高学 习 的积 极性 。 2 . 集 中学 生课 堂 学 习 的 注意 力 。实 践 表 明 , 学 生 在 课堂 学 习巾 的 注 意 力 是 有 限 的 。历 史 教 师 通 过 富 有 启 发 性 的课 堂 提 问, 把学 生分 散 的 注意 力 和 兴趣 集 巾 到 历 史 学 习 上 . 调 动 学 生 分析问题 、 解 决 问题 的积 极 性 , 从 而 提 高 课堂 效 率 和教 学 质 量 。 3 . 加 强 师 生 间 的信 息 交 流 。 问 答 过 程 实 际 上 是 师 生 之 间 及 学 生 之 间 进 行 信 息交 流 的过 程 。 通过不断提 出、 思 考 与解 答 问题 , 在 刺 激 与 反应 巾 , 加强师生 间的信息交 流 , 使 双 方 不 断 完 善 教 与 学 的行 为 , 使 学 生 不 断 提 高 获取 、 组 织 和 评 价 信 息 的 能力 , 提 高教 学 的有 效 性 。 4 . 有 效 地 组 织教 学 , 实现 学 习 目标 。 通 过 科 学 的设 问 , 教 师可 以有 效 地 组 织 教 学 , 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导入提问 . 在检 查 旧知 识 的 基 础 上 , 引领 学 生进 入新 的 学 习 领 域 , 建 立 新 旧知 识 间 的联 系 。 在 变 换 学 习 主 题 时 , 通 过过渡提问 , 引 导 学 生 把 握 知 识 间 的 内 在 联 系 、历 史 发 展 脉 络 。存 突 破 难 点 重 点 时, 提 问 可 以 增强 对 历 史 问 题 的 认识 , 透 过 现 象 抓 住 事 物 的本 质, 从 而 掌握 解决 问题 的关 键 。 结束 时 的 总 结 提 问 . 能 使 学 生 的能 力 提 升 , 为 以后 的学 习 埋 下 伏 笔 。 5 . 培 养 学 生 的 历 史 学科 素 养 。首先 , 有 利 于 学生 掌握 历 史 基础知识 , 通 过 教 师巧 妙 的 问题 设 计 . 加 深 学 生 对 重 要 历 史 概 念、 历史 现象 和历 史 结 论 的记 忆 和理 解 。 其 次 .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 教 师科 学 地运 用提 问的 教 学 方 式 . 能 有效学生学习这些学科思维能力 , 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再次 ,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历史 思想 , 如 历 史 唯 物 主义 等基 本 思 想 。 二、 尊重 见解 。 问 评 结合 当学 生 经 过 一 番 思 考 .对 老 师 的 提 问 作 出 自己 的一 番 见 解后 , 他 们迫 切 想 得 到 老 师 的评 价 。 事 实 上 , 历 史 老 师恰 恰 忽 视 了这 一 点 。 往 往 是 : 答对 了, 坐下 , 讲 下 一 节 内容 : 答 错 了或 不够准确 , 再 叫下 一 位 同学 , 接 二 连 , 直 到满 意为 止 。 这 样 的 做法 , 极 大地 挫 伤 了学 生 回答 问题 的 积极 性 . 或 者 造 成 课 堂 气 氛紧张。 较好的做法是 , 在 学 生 同答 时 , 老师 认 真 倾 听 . 不 轻 易 打断学生的回答。答完后 , 老师 针 对 学 生 的答 案 。 作 出适 当合 理的评价 , 以表 示 对 学 生 思 考 结 果 的 尊重 和重 视 首 先 肯 定 其 正确之处 , 从 而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激发其学习动力 。同 时, 对其不正确 、 不全 面之处给予纠 正或补充 . 并 且 说 明 你 对 他的评价理 由, 使 学 生 从 反 馈 信 息 巾 获得 新 的学 习 即使 学 生 的 回答 完 全 错 误 . 也 不 要 给 以严 厉 的 训斥 , 避免挫伤学生 的 自 尊 心 和 学 习 积 极性 。 回 答 时 , 允 许 学 生有 自己 不 同 的 见 解 . 培 养他们 开放 、 发 散的创造性思维 能力 , 鼓励学 生积极补充 , 相 互评价 , 存师生 、 生 生 互 评 巾求 进 步 、 促发展 。 三、 重 视 提 问 设 计 课堂提问 , 是 教 师 就 课 堂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目的和 要 求 设 置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摘要: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提问的有效性,这对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卡尔?g?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的确,在历史教学中,因为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鉴于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围绕课标,精心设问北师大版七年级上下册历史教材共分七个单元,按学习主题编排,这种模式是对通史模式的一种改造,是将历史课程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学习专题,每个专题突出一个学习主题,从而使教学内容相对集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相对贫乏,更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补充讲解,因此,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对提出的问题务必有的放矢、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
正确做法是,围绕课标,把握重难点寻找问题的良好切入点,及时点拨,指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以下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包括两大内容“隋的统一”和“贯通南北的动脉”。
对“隋的统一”这一目内容中所讲的隋的建立、统一、疆域及富庶等内容不应有过多纠缠,“贯通南北的动脉”是本课的主要教学重点内容,而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其影响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可以在此多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例如请同学们看p5隋大运河示意图回答几个问题: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哪几段?沟通了几大水系?你能客观地评价一下这条运河吗?这样的提问,既”体现了本课的重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始终高昂,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力才能得到发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页眉内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发布:杨芹时间:2013/5/21 10:26:32 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89讨论: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执笔:银川市第十二中学杨芹一、研究目的:研究背景: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过程,而师生对话是完成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有资料表明,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教师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提问中得到发展。
可见,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
但现在课堂中的提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提问充满了整个课堂,而却起不到预想的效果。
因而研究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极其迫切的。
研究现状:目前我国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较为深入,但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实践性研究还较少。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现状,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提出课堂教学问题的意识有,但如何使其有效、高效,重视不够。
如何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认识不到位。
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引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对他们终身有用的各种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直问、追问、设疑、对比等,这些提问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
总的精神是要使学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最好的学习效果。
这些教学方法也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研究意义:1.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提问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和反思,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使得学习更加有效。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提高提问的质量和效果。
正文:一、提问的作用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得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其次,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加深理解。
通过回答问题,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提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二、提问的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提问。
一是直接提问,即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立即回答。
这种方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二是间接提问,即教师通过其他学生或者故事情节来引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进行回答。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三是开放性提问,即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思考。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是反问,即教师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提问的质量和效果为了提高提问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又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答案。
其次,问题的难度应该适中。
问题过于简单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问题过于复杂会使学生无法理解和回答。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问题的难度。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析,学生不仅能够明辫是非,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需要每一位历史教师探讨的共同问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
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的机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下面就结合近年来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问题。
1、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新课程下的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要的保证。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的提问不仅是教师传授基本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启迪学生思维、控制教学流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进行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方式。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历史课堂提问是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语言训练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力求学生既能全面发展又能个性发展,提倡反思性教学和教学时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对新授课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优化自身提问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勇敢积极回答问题,使提问更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况且设疑提问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精彩而有效的历史课堂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也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重要科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现实中由于受升学应试等原因影响,学生很难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
历史每周仅有2节课,这无疑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的挑战,教师要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是有难度的,因此使初中历史课堂高效起来迫在眉睫.而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高效课堂构建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新课改理念,有些老师虽然在理念上略知一二,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是一知半解,随意性强。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真正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在历史新课教学中,存在诸多提问误区,如:有的教师提问次数过多,或提问仅面向学优生;或者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和深奥,难以作答;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在新授课堂上体现师生互动的原则,来避“满堂灌”之嫌疑,着意地大搞“满堂问”,“是不是”和“对不对”的声音充斥课堂。
初中历史教研提问问题(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本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以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问题1.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2)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3)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如何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 如何加强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性?(1)如何开展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如何将历史教学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4. 如何加强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建设?(1)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如何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3)如何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5. 如何应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1)如何处理历史教学中的时间线问题?(2)如何讲解复杂的历史事件?(3)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6.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初中历史教学?(1)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2)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3)如何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7.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判断力和历史评价能力?(3)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三、讨论与建议1. 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
2.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研究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聚焦于“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研究”。
历史课堂的问题设置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任务主要包括: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历史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任务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七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历史课程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分散、思考问题深度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历史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如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年表、图片等资料,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等,能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4)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为解答问题提供依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3)运用问题驱动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协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发布:杨芹时间:2013/5/21 10:26:32 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89讨论: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执笔:银川市第十二中学杨芹一、研究目的:研究背景: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过程,而师生对话是完成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有资料表明,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教师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提问中得到发展。
可见,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
但现在课堂中的提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提问充满了整个课堂,而却起不到预想的效果。
因而研究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极其迫切的。
研究现状:目前我国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较为深入,但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实践性研究还较少。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现状,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提出课堂教学问题的意识有,但如何使其有效、高效,重视不够。
如何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认识不到位。
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引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对他们终身有用的各种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直问、追问、设疑、对比等,这些提问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
总的精神是要使学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最好的学习效果。
这些教学方法也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研究意义:1.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提问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领学生透过现象领会本质、可以拨正学生偏离轨道的思维路径、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教师根据课堂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这种思维品质上的收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
自课改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形式有,但实效性差。
有些教师一问到底不求问题的质量;有些教师提问不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是为了自己的教……;这些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已成为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对于课堂提问作用、方法和效果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提问的问题,改善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方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课题研究,让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提炼经验,在研究中改进课堂,使自己在课题的不断研究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分析。
找出追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
2、促进追问发挥良好作用和效果的行动研究。
探索出能达到良好追问作用和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调查法。
调查、分析提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
3、案例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期间收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的大量案例,针对不同的案例,边研究边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4、经验总结法。
归纳、实践、认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已取得的相关成果本课题前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在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基础上,研究者完成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阶段——2008年在自治区教研室副主任、历史教研员夏正建的带领下兴庆区部分优秀历史教师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带着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提问?用什么形式提问?在什么时候提问?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等,开始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并于2008年在宁夏教育网上展开了网上研讨,课题组成员的网上发帖引起了区内外同行及专家的关注和一致好评。
第二阶段——2009年初课题组召开“课题研究专家指导会”,自治区教研室副主任、历史教研员夏正建亲临兴庆区第五中学,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了指导。
课题组成员及兴庆区其他历史教师再次利用网络(兴庆区教育信息网)展开讨论,展示了教师们研究的成果。
第三阶段——2010年3月课题组进行了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组成员就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具体做法及思考撰写论文,课题组成员研究论文12篇在兴庆区教育信息网上发表。
五、实施步骤:本课题被立项为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之后,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继续进行研究:(一)启动阶段。
(2010年3月--2011年1月)1、课题申报和论证2、确定课题组成员并征求意见,撰写实施方案。
3、开题报告。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4、有关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培训5、实验报告的论证和任务落实成果名称及其形式:实施方案、课例、案例、论文。
(二)实践阶段。
(2011年2月--2013年7月)1、制定计划。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2、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1)课题组成员在观察提炼的基础上开展行动研究:第一步:调研——通过上课、听课进行观察;第二步:提炼、设想、质疑、反思——提炼课堂提问各种方式,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行动研究:一是假设课堂教学提问的各种方法,运用教学的实际行动进行实践,印证各种课堂提问方法的有效性;二是对发现的课堂教学提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提出对策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第三步:研究、总结——学习相关历史思维理论,对比研究课堂提问教学实践中各种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理性思考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根源,总结前一阶段行动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研究的目标。
(2)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沟通、交流、探索行动对策方法,推进课题研究:第一步: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为研究寻找理论支撑点;第二步: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研,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探索行动研究的对策方法;第三步:组织研讨活动,在搜集整理教师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修正意见;第四步:总结归类、提炼经验,思考推进、改进措施;3、组织实验观摩及阶段性实验经验交流会。
成果名称及其形式:实验报告、阶段性总结、课例、案例、论文汇总、教育叙事等。
(三)总结阶段。
(2013年9月——2013年12月)1、制定计划。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2、论文交流。
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第二阶段撰写的论文。
3、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完成专题论文撰写。
4、撰写研究报告。
5、结题鉴定。
6、总结推广本课题自立项已近一年,按照课题组制定的实施方案,计划2013年底结题。
现把一年来开展的研究总结如下:一、在课题的启动阶段:1、2010年5月25日在银川十五中西校区召开课题组会议,区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夏正建指导成员将所思所想转化为行动研究,聚焦课堂教学。
课题组负责人何晓兰老师向各成员提出具体要求,如抓住追问来预设问题和发现问题,用小专题的方式进行行动研究,关注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等等。
同时此次会议还确定六位做课人来承担本课题的课例研究任务,分别是银川三中的杨华琼老师、十二中的杨芹老师、十五中的刘晓燕老师、银川回中的武进虎老师、满春中学的马永萍老师和掌政中学(后调入银川九中)的周彦彪老师,共6位。
2、2010年8月28日,由自治区教研室与北师大出版社主办、吴忠教研室承办的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北师大版教材培训研讨会在吴忠三中召开。
自治区教研室夏正建主任和课题组成员武进虎教师、周彦彪老师、杨芹等参加了培训。
来自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历史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聂幼犁教授做了题为《现代课程论洞察与研究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概念》的专题讲座,聂教授从课堂中教与学的本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效果、初中历史课的本质、反思的意义五个方面用大量鲜活的案例,生动、幽默的语言,用学识、经验、智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给我区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培训。
课题组成员认为不虚吴忠之行,受益匪浅。
3、2010年9月,为了将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对认识转化为行动研究更深入开展,本课题组在专家夏正建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全区历史初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形式到掌政中学为送课下乡,内容为:授课教师6人分三组,进行同时空的“同课异构”,主讲八年级上册第6、7课,届时由课题组负责人何晓兰老师做历史教学工作汇报。
分组情况如下:A组成员:(授课)周彦彪、刘晓燕,参与人员:陈曼、胡明、颜艳、郝金萍,组长由周彦彪兼任B组成员:(授课)杨芹、杨华琼,参与人员:欧淑文、保永霞、张旭磊,何晓兰(组长)C组成员:(授课)武进虎、马永萍,参与人员:薛叶琳、王臻、董淑娟、杨英(组长)为了让这次关于课堂教学提问的全区历史观摩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如集体备课、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用课堂观察的方法互相记录,做课的老师每人准备好30份教学设计,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进行梳理总结。
正式活动时间为9月26日全天,一大早全区近百位历史教师聚集在掌政中学,先由何晓兰老师介绍课题开展的情况,接着分三组同时听课,上午下午各安排一节,都是先听后评。
评课环节先由做课人自评,6位主讲者都是直奔主题,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的侧重点对自己做得好的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客观地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也进行分析,对自己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开展也提出方向。
听课的教师都认真参与,积极发言,既指出课的亮点,并有条理地归纳,又开诚布公地提出有待于改进之处,还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大家在热烈的教研氛围中通过交流圆满地结束了观摩活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都有收获。
活动后续:本次活动还有课堂实录及评课实录,授课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课件上传,在宁夏教研网上能看到这些丰富而翔实的资料,此次活动受到全区初中历史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既扎实又有效。
二、在课题的实践阶段:4、2011年4月22日上午,课题组成员来到大新中学对他们开展的“生本教育模式”观摩研讨,大家不但听到了王海霞老师和郝金萍老师的“同课异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参与了教研活动,还趁机召开课题组会,负责人何晓兰老师通过网络建立QQ群“历史课题组”(84686734)要求各成员积极加入,密切联系。
同时还为各成员推荐了参考书目,要求大家用先进的理论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专业上再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