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教育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9e63da7dd3383c4bb4cd28b.png)
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 学习邓小平关于 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理论 , 到名人 名 看 和辨别是非 的能力。 模 拟实验 : 针对某一 德育 主题 , 设 计虚 拟校 园、 区 、 社 家庭 , 让学 生进入 其 中活动, 活动者 在不同道 德观念支配 下的不 同行为反应将导致不同的行 为结 果 , “ 品的危害”、“ 如 毒 竞争与合作”、 “ 知法守法”、“ 道德 警戒 线” 等无 法在 实际生活 中尝试 的问题 , 都可 以通过仿 真实验使学生身 临其境 、 设身处地 去感 受某种做人 的道 理, 把德育工作与社会 实践结合了起来。
会发展至今天 , 数字化 、 网络化 、 信息化 习的僵 化状态。学生由原来被动地不得 学 生参与的热情 和兴趣 , 主旋 律唱到 把
那么, 如何构建新型的信息化德育 网络,
利用网络开展德 育教育 , 德育内容 更 让
贴近学生的实际, 提高德育的实效呢?
主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 好的心理素 质。通过建立 心理咨询站 , 充 分利用学校现有 的网络设施 , 有 可能的话, 再建造一个校园网吧 , 在课余 时间对全体 学生免费开放 和使 用, 为学
学 生 、 近实 际 、 近现 实 , 终 达 到入 贴 贴 最
到 自己家乡的发展 、 壮大, 置身其 中, 就 会 油然而生一种 自豪 之情 , 而更加热 从 爱自己的家乡, 热爱我们的祖 国, 并会立 志为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
理 论 学 习: 入这 个 栏 目, 可 以阅 进 就
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 这样
才能面对新世 纪的中学生 , 解决网络时 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网上德育处 、 学生会 、 团委 、 少先队办公 室, 广泛地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开
合理利用网络 加强德育教育
![合理利用网络 加强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758472f192e45361066f588.png)
浅谈网络影响下的中学德育教学
![浅谈网络影响下的中学德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c144ef1700abb68a982fb21.png)
管 理 ,使 其 成 为 宣传 与 引 导 的 主力 军 ,承担起企业 的社会 责任。 2 . 创 新社会 管理 方式 。要 从法 治
上加强 网络 控制 ,加 强对 非法 网站 、
步 入 网络 误 区 ,其 表 现 为 :浏 览 色 中与父母 的 冲突 、与老 师 的不和 谐 、 情 、暴 力信息 , 思想 受到侵蚀 ;网上 与同学交往 的不愉快 ,十分容易促使 聊 天 ,荒废学业 ;上 网成瘾 ,影响健 他们 到 网 络 中去 寻 找 朋友 ,寻 找 安 康 ;网上 交友 ,缺 少 自我保 护 意识 , 慰。 危及人 身财产 安全 ;利用 网络 ,任意 妄 为 ,引发 网络犯 罪 。这些 问题都给
不 良网站 的监 管和惩罚 。加快监管 软 件的技术 开发 ,配合法 规的需 要 ,实 现 网 络信 息 监 控 。各 类 公共 网络 场 所 ,特别是 网吧必须 阻止未成年人 上
2 . 网络满足 了中学生获得 尊 重 的 网 ,也 有 义务 安 装 不 良信息 过 滤 软 需要 。中学生 在心理上 总认为 自己已 件 ,在技术 上进 行配合 。 人们 敲响了警钟 ,教师必须 高度重视 经长大 ,渴 望得到别人 的尊重 ,渴望 3 . 改进教 育方 式。应教 育学生 遵 加强 中学生网络道德 的教育 。 获得成就 、独立和 自由。而网络 游戏 守使用计 算机的道 德规范 ,引 导学生 网络社会 化给思想 道德教育 中的不 断升 级 、交往 中 的人气 凝 聚 、 善于 网上 学 习,不 浏览不 良信 息 ;要 带 来的冲击 博客 中点击 率的不 断攀升等 ,都 使 中 维护 网络安全 ,不破坏 网络 秩序 ;要 1 . 中学生 的价 值观念选 择 受到影 学生觉得 自己获得 了地 位 、荣誉 和威 有益身心健 康 ,不沉溺虚拟 时空等。 响。网络社会 化过程 中 ,西方 国家利 信 ,满足 了被尊重 的需要 。 4 . 开辟 网上 思想教 育阵地 。要 根 用其在 技术 、舆论 等多方 面的先发优 3 . 网络 交往 中的虚拟 性和 隐蔽性 据 中学生 的心理特 点 ,构建能 吸引 中
浅谈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
![浅谈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ad82944852458fb770b5613.png)
的 阵地 掌 握 在 自 己 的手 里 ,指 导 学 生 处 理 好 虚 拟 世 界 与 现 实世 界
的 关 系 , 休 闲 娱 乐 与 学 习 工作 的 关 系 。 要 使 学 生 把 首 要 精 力放 在 学 习上 , 且 认 识 到 “ 天 ”只 能 聊 作 为短 时 的 消 遣 ,并 且 要 注 意 选 择 健 康 的 话 题 ; 网络 空 问 是虚 拟 的 ,真 正 的 “ 格 里 拉 ” 并不 存 香 在 ,周 围 的 同 学 和 老 师 才 是 我 们 的真 正朋友 。 三 、 帮 助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人 生 观 中 学 生 的 人 生观 、 世 界 观 、 价 值 观 还 不 成 熟 , 很 容 易 发 生 转 变 ,一 旦被 网络 中的 不 良信 息所 吸 引,脆 弱 的观 念 就会 被 瓦解 ,致使 教 师和 家长 的教育 付之 东 流 , 这 是 我们 都不 愿 意看 到 的 。所 以我 们 要帮 助学 生树 立 正确 的人 生 观 、世 界观 、价 值观 ,来抵 制 网络不 良信 息对 学 生的侵 害 。 例 如 ,组 织 网上 专 题 讨 论 、师 生 交 流 、学 生交 流 、 自我 教 育 、名 人 讲座 ,或者 邀请 事 业有 成 的师 友 和海 外 归来 的专 家谈 自 己的经 历 , 以实 际事 例 感 召当代 的中 学生 ,让 他们 清 楚认 识 到 网 络 的优 缺 点 ,建 立 健 康 的 网络 心 态 , 树 立 正 确 的人 身观 、世 界 观 、价 值观 。 四、利 用 网络对 学生 进 行心 理辅 导 网络创设的是- f -g相对和谐宽松的环境,这让有心理 问题 的 学 生 “ 话不 说 ”成 为 可 能 。在 网络德 育 活动 中,教 师要 充 分利 无 用 网络 聊 天交 友 这种 轻松 愉 悦 的形 式 ,寓 德育 、心 理 健康 教 育于 平 等 的对 话交 流 之 中 。例如 ,班主 任 可根 据学 生 的特 点 ,不 定 时 地 发给 学 生一 些 邮件 ,指 出他们 的缺 点 ,对 其 提 出希 望和 要求 。 青 少年 进 入青 春 期 的年龄 阶 段后 ,性成 熟 与性 无知 的矛盾 日益 突 出。青 少 年阶 段 是一 理 发生 剧 烈变 化 的时 期 ,这个 时期 的学 生思 3 1 维 的独 立 性和 批 判性 显 著发 展 , 自我 意识 和性 意识 开 始萌 动和 发 展 , 同时 ,情 绪 波动 幅度 较 大 ,很 容 易走 极端 。学校 可 以开 设心 理辅 导 信箱 ,也 可 以在 学校 主 页上 开辟 心 理咨 询专 栏 进行 心理 辅
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
![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576b24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0.png)
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标题:多媒体网络助力中学德育发展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逐渐渗透到中学教育领域,为中学德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媒体网络的定义、特点、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及对中学德育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多媒体网络如何助力中学德育的发展。
一、多媒体网络概述多媒体网络是指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有机结合,并通过网络传输和展示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方式。
它具有跨时空传递信息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商务等领域。
二、多媒体网络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1. 提供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多媒体网络为中学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各种德育类电子书籍、学习视频、教育游戏等,有效拓宽了自主学习的渠道和方式。
2. 构建互动性强的德育教育平台多媒体网络的互动性为中学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开展讨论、问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 提供多样化的德育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平台提供了各种多媒体素材,如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教学。
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三、多媒体网络对中学德育发展的促进1. 打破时空限制,拓宽教育渠道传统的中学德育教育主要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多媒体网络通过互联网的便利性,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德育教育不再仅限于课堂。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德育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和自主性。
2. 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各种德育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多媒体网络为中学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ff4a98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6.png)
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张瑞苓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29期摘要: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中学德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那些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的中学生而言,网络很有可能对其“三观”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先分析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德育;问题;解决对策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网络文化中也混杂着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从当前情况来看,网络给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实际上弊大于利。
本文研究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德育策略,目的是可以发挥出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优势,优化中学德育网络环境,让中学德育工作能够搭上网络传播平台这一“便车”,从而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也不断涌现,一些不良的思想文化对中学生及教师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加之当前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更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这使得中学生德育工作更难开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中学生价值观念容易出现偏差开放性是网络最为显著的特性,也正因为这一特性使得网络中充斥着各种思想观念,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不堪的,以至于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是喜忧参半的。
另外,对于那些不具备明辨是非能力的中学生而言,在网络非理性世界中便容易迷失自我,且长期下去会不断放大自己的欲望,不仅不能正确地判断网络世界中的善恶信息,而且失去原本判断正确和错误的标准,进而迷失自己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2.与传统德育模式存在较大冲突网络环境下更加暴露出了传统德育模式的问题:一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问题不断涌现,即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但是整体上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网络德育观念,且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以至于原本就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更是逆向而行;二是网络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并不高,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足够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德育工作的实践经验,不仅影响了网络德育的实效性,而且也难以有效实现德育的目标;三是家庭教育无法满足德育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会扩大网络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138f89b6529647d27285241.png)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体现着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道德的“特殊”在于,它是靠人们内心的信念、教育和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而学校的德育教育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影响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成长。
新时期下,网络社会的到来对学校的德育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正面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一面。
一、网络对中小学生德育的正面影响信息是网络社会的主要资源。
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正以飞快的速度影响着世界,影响着孩子。
它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某种历史机遇。
(一)网络促进了德育信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学校教育也由常规教学转变为信息技术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当德育教育活动和网络联系在一起后,我们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使德育工作手段信息化。
并能发展基于信息资源的隐形德育,使德育工作具有可接受性。
(二)网络提高了德育的效率传统的学校德育大多是局限于校园内和课堂上的认知教育,缺少和外界的联系,是相对封闭的教育。
较多的说教和灌输使得德育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而网络德育可以运用网络本身具有的丰富资源,使用其快捷高效的技术优势,循环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提高了德育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
让德育工作与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化一起发展。
(三)网络加速了德育的社会化德育社会化是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且表现为无限发展的历史趋势。
但是,大众传媒的飞跃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德育社会化程度的迅速提升奠定了先决条件。
网络使当前的德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非常明显的提高,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浅谈网络环境对校本德育课程的作用与影响
![浅谈网络环境对校本德育课程的作用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f6e3c17a8114431b90dd875.png)
络系统 ,开辟 网络 心理咨询室。在 网络资源环 境建设中,学校本着从 学生 的学 习需要出发,有重点、有 目标,使 校园网络德育资源达到优化整 合。贯穿本校 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具有延续性的网络德育校 本课 程体系。构建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校园 “ 软环境”。探 究网络环境下
'
漕 魏 辩 虢 髋 , ) 的 窿 嫩 减 鸯 f ~ t ; { , 瓣 毫 茸 ) t 》 咔 量 》 弛 嬲 娥
麟 0 数 ' 勰鬻冀罐魏【 。 2 l 鼯 《 鹾2 姘 端巍潍躐 , l 啪0 《 一| 《2 群锶
鑫 f f 激麟坶~ 《 《一1 磷l ^ 《 墙+苗 f 褥撩欺 一 l , 的整冀 饿街心 { 一 诳 《一 j 袋j 《 也l
嚣 藏 量 端 。 时 蒋 臻 辩 麓 端 嚣 . 辩 封 掰 糍 帮 满 篾 缸 十 如 牛 { 》 m 恩 黼 : 静
妒 褥
墨
壤 臻 哥 辨 々 麴 斌 德 簿 辫 搀 。 《 {
浅谈网络环境对校本德育课程的作用与影响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 区友谊大街第二小学 吕 虹
孰《 . .
∞ ^ 》
} …l
巍黼魏m 爨冀褫 内 ~
辩棉
壤 , I 三 篙
t
第 轴 , 船 邂黧 螭 海 缸 一 ÷ 《 《 去 {
l ~ 喜 《 { 《 毒 杼 ~ 《 《 群 珏
镲
毋 m,
窖 。
国 恐蝴龋数 》 的摧鬟虢 是 ∞ 船 嫩 以 { 豫 程冀麟
一
i .分母不能为零; 2 .偶次根式的被开方式非负; 3 .零的零次幂没有意义; 4 .如果是实际 问题或 几何问题 ,除要求解析式有意义外 ,还要求实际 问 题或几何 问题有 意义 : 5 .当约束条件不唯一时 ,函数的定义域是所 有约束条件解集 的子集 . 例1 .求下列 函数的定义域 .
浅谈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教育
![浅谈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fb71407bb68a98271fefa5c.png)
网络时代 的到来对于我们生活 、工 作 、学习都有着非常 大 的帮助 ,但是 网络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 中学德育教 育工作 中, 对 学生来说 , 需要做到在获取有用信息 的前 提下 , 而不被垃圾文化所影 响 ,且不沉溺于其 中。对 中学德 育教育 工作者来说 , 需要考 虑如 何合理运用 网络信 息技术 ,充分发 挥 网络 的作用 ,达到德育 的 目标 。 参 考文献 【 1 】陈晓 宇_ 网络 时代 中学德 育 的问题及其 应对 [ D】 . 湖 南 师 范大学, 2 0 0 8 . [ 2 ] 刘 丽娟 _ 网络 时代 中学德育 面临的机 遇 、挑 战与对策 【 D 】 . 东北师范大学, 2 0 0 3 .
学 生的成长有着极 为重要 的意义 ,网络信 息技 术的 负面 因素时德 育工作带来 了 巨大的冲击 ,因此 ,做好 网络 时代 中学的德 育 教育非常有必要 。 【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中学;德育教育
网络时代中学德 育所 面临的问题 ( 一 )网络虚拟性带来的 问题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众所 周知 ,网络世界和 显示世界 是存在着 巨大差异 的 , 在 虚拟的网络世界 中,学生可 以为所欲 为 ,而不用担心受到 道德准则的限制。特别是 在网络游 戏中 , 道德 准则 十分 混乱 , 容易给 中学生带来负面 的影响 。中学生 正处于一个对 网络信 息 非常痴迷的年龄阶段 ,这一 阶段 的学生容 易沉迷于 网络游 戏, 而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 , 学生可能扮演的是 “ 大侠 ” 、 “ 战士” 、“ 医生 ” 、“ 小偷 ” 、“ 骗子 ”等各种各样 的角 色。而 学 生在进行网络游戏 的过程 中,完全不需要遵 守现实生活 的 道德规 范 ,相反 ,往往只有遵守游戏给角色设定 的行 为规则 才 可能在游戏中得到高分 。学生长期处 于这种 与现实生活脱 节 的虚 拟世 界中 ,很 容易沾染上一些违背正确道德规 范的观 念 与行 为 ,如欺骗 、暴力 、自私等 。 ( 二 )网络开放 性带来的问题 网络具有高度开放性 ,人们可 以通过 网络获 得大量的信 息, 并且 , 因为网络信 息具有 即时 、 全面 、 快捷 、 方便等特别 , 越来越 多的人 习惯用网络来获取所需要 的信息 。但是 , 正 是 由于网络 的开放 性 ,给中学德育教育带来 了重大挑 战。人 们 在 网上发布各种各样 的信息 ,不可否认 ,这些信息大部分 是 具有实 际用处 的。但 是 ,在网络信息 中,同样包含有 大量 的 色情 、暴 力 、宗 教仇恨 、种 族歧视 、拜 金主义 等垃圾 信息 。 而 中学生正处在 一个 接收信息非常迅速 的阶段 ,垃圾信 息充 斥 网络 ,容易导致学 生形 成错 误的道德观念 ,更有甚者 ,可 能会引导学生走 向犯罪 的道路 。 ( 三 )网络 交互性和平等性 带来的问题 在 传统的中学德育教育 中,教育者总是把 自己摆在教 学 的主体位置 , 而 忽略了学 生在 教学 工作 中的重要地位 。长期 以来 ,中学德育都被 当做是 约束 学生行为规范的工具 , 教 育 者一味地 向学生灌输枯燥 的理论观念 ,这样容易束缚学生 的 个性发展 , 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网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 现如今 ,学 生利用 Q Q、MS N等聊天 工具进行交 流 已经成 为 了潮流 ,正受到越来越多学生 的青 睐。而这种新潮的沟通方 式 ,形象生动 、丰 富多彩 ,平且在交 流过程 中双方是完全平 等的 ,与枯燥的传统德育教育相 比 , 这种 交流方式更容易被 学生所接收 。而在交流过程 中 ,交 流双 方的思想观念更容易 相互影响 ,这对中学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强的冲击 。 二 、网络 时代 中学德 育教 育措施 ( 一 )中学德育教育者利 用网络做 出适 当调整和 改革
浅谈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德育的影响
![浅谈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德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32b9d1159eef8c75fbfb353.png)
另外 . 由于 网上 活 动 的 隐 蔽 性 大 , 常有 制造 、 传 播 色 情 暴 力 信 息 等 道 德 失 范 行 为 和 黑 客攻 击 、 诈骗、 赌 博 等 犯 罪行 为 , 导致 一 些 学 生 走 上违 法 犯 罪 道 路 。 2 I 2 网 络 生 活 容 易使 中职 学 生 沉迷 网络 , 脱 离 正 常 的人 际 交往圈。 网络 生 活 能 够 丰 富 中 职学 生 的课 余 生 活 , 但 如 果不 能 正 确对 待 它 的负 面 影 响 , 一 些 中职 学 生 就 容 易 沉 迷 其 中 , 甚 至 玩 物丧 志 , 使 网络 的虚 拟 化 与现 实 社 会 化 发 生 冲突 , 产 生 现 实 的、 虚 拟 的两 个 自我 , 这 不 但 不 利 于 中职 学 生 提 高 处 理 现 实 问 题 的 能力 , 而且 会 使 他 们 不 能正 视 困难 , 逃 避 现 实 。 长 久 沉 迷 于网络天地 . “ 闭关 自守 ” , 还 容 易 导 致 现 实 社 会 交 往 能力 下 降. 造 成 个性 化 的倾 向 与合 作 精 神 培 养 发 生 冲突 , 也 会 出 现 人 际 情感 逐 渐 淡 化 。 此外 , 一 些 中职 学 生 沉 迷 聊 天 、 网游 , 占据 了 大 量 的学 习 和运 动 、 休 闲时 间 。 影 响 了身 心 健 康 发 展 。 2 _ 3 网络 成 员的 交互 性 给 现 有 德 育 教 育 方 法的 机 械 性 、 静 态性 、 单 向性 带 来 了新 的 冲 击 。 互联 网 是 开 放 的 , 所 有 的 网络 成 员 可 以 同步 共 享 信 息 , 自 由选 择 交 流 方 式 , 自主决 定 行 为模 式 。 沟 通方 式 的变 化 使 得 多 民族 、 多地域 、 多 文 化 之 间 的交 流 和 理 解 更加 容 易 。每 个 上 网者 都 可 以对 沟 通 对 象 、 沟通方式 、 沟 通 内 容做 出不 同选 择 。 面对 这 样 一 个 四通 八 达 的交 互 式 网 络平台 , 传 统 德 育 教育 的方 法 已显 得 过 于机 械 和 单 调 。 针 对 这 种情况 . 尽 管 部 分 学 校 已相 继 建 立 了 自己 的 网 站 , 但 是 普 遍 性 的多 技 术 少 文 化 、 重宣传轻 知识 、 多简介少深 入的缺陷 , 导 致 学 校 网 站 只 成 为 中 职 学校 自我 宣 传 的 窗 1 5,没 能 成 为 一 个 传 播知识 、 引导 学 生 成 才 的重 要 思 想 阵 地 。 2 . 4 网 络 技 术 发展 的创 新 性 对 现 有 德 育教 育 模 式 的 滞 后 性 提 出挑 战 。 网 络 时代 中职 学 校 的德 育 教 育 出现 了新 的 挑 战 。 网络 技 术 的 迅 速 发展 , 把 真 实 世 界 和 虚 拟 时 间 变 得 界 限 模糊 , 这 从 根 本 上 改 变 了 人 的认 知方 式 。 而这 种直 接 认 知 方 式 于 不 知 不 觉 中 剥 夺 了 中 职 学 校 学 生 的 独 立性 知觉 ,在 某种 程 度 上 造 就 了虚 拟 时 空 的存 在 形 式 .使 中 职 学 校学 生不 自觉 地 受 这 存 在 形 式 的 强 制性 影 响 和 被 动 性 接受 , 失 去 理 性 和 自我 。 此 外. 网 络信 息 都 是 以数 字 符 号 的形 式 传 播 的 , 多 数 人在 网络 上 也 是 以数 字 符 号 的形 式 出现 的 。 在交往 中, 个 人 的基 本 情况 比 如性 别 、 年龄 、 相貌 、 种族 、 身份 、 阶层 、 职业等特征都 被掩盖 , 剩 下 的只 是 符 号 的交 往 。 总之 . 当今 的学 校 教 育 已身 处 大 社 会 的教 育之 中 , 不 可 能
网络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18e8880680203d8ce2f2477.png)
一
国家的本质 , 而且也培养 了学 生透过现 象 认识本质的能力。
举三得 。
影 响
1 .网络 的不 当利 用会使学 生的价值 烦 恼 , “ 在 网上 ” 尽情 地 宣泄 。但 过度 放 球 类比赛等 )培养学 生各方面 的兴趣 , , 让 取 向发生偏差 , 思想受到毒害。互联网源 纵 学生 成为 “ 网” 上 瘾君 子 , 为上 网 而不 学 生们 走出“ 网瘾 ”引导青少年朝健 康方 ,
3对事激趣。 .
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黼河南省浙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王军平
关 键词 : 网络
对 策
中学德 育
影响
情的淡 漠 。
3网络的 不 当利 用会 增加 学生 的经 .
学生 的 网上行 为 , 并通 过 网络对 学 生道 德教育 。鼓励学 生把关心和 感兴趣 的话
今天 的互联 网丰 富和改 变着人们 的 济 负担甚至 使其走 上犯罪 的道路 。对长 题 、 绪与 困扰 , 过 网络 直率表 达 , 情 通 便
这时学 生的情绪高 涨 , 个雄心 勃勃 , 个 学 思维一下子就 集 中到原始社 会的生产 现 义 国家机器的作用时 , 插入 了海湾战争及 习的积极 性被调动 起来 了。这样结 合课 场, 这样给学 生留下了生产 力水平低 下的 战期发生的美 英攻打伊 拉克 的战争等 时 文 内容阐述道理 , 既巩 固 、 深化 了所 学知 印象 , 松 了神 经 , 放 同时调节 了课堂 的气 事 , 就马上引起 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 这样 ,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a114d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2.png)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中小学生已经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也带来了很多威胁和挑战,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从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行为、社交等方面的影响等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对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互联网将知识传递的门槛降低到了最低。
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电子设备连接互联网,在家里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
阳光强、休息时间不多的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的学习远胜于传统的阅读资料。
但是,面对众多的网页、知识点、影视资源等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中小学生学习者的注意力,免费的信息让他们不知疲倦地追求刺激和消费,影响了中小学生在精神上的成长。
另外,互联网也为中小学生带来了不少寻求新奇和刺激的机会,这可谓是诱惑而危险的。
二、对个体行为养成的影响稳定的日常生活使人倾向于以安逸的方式去体验学习。
而互联网是一个充满了不稳定性的世界,对中小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互联网上那些“魔力似的”游戏让中小学生“欲念”掩盖了正义感,这使得他们变得疏离、自我中心和几乎不懂得自我需求。
另外,通过互联网获取虚假信息和水军的影响也大,中小学生形成了非正常的个人行为影像和习惯,他们越来越缺乏深度思考和分析能力。
这样的影响,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德方面的塑造也产生了不少的压力。
三、对社会交往的影响社会交往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一家公司、一支费用高昂的团队,更是高层次交叉融合。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大批中小学生之间开始建立起了虚拟的群体,各种社交网络用户瞬间极易切换身份,掌握的知识和技巧也是超越了过去所有想象的水平。
互联网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服务,让中小学生们的社交能力得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判断与水平,可能会受到网络社交中各种低质量信息的干扰。
此外,任何一个网络环境都有风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都需要有让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策略和方法。
浅谈网络环境下德育的机遇和挑战
![浅谈网络环境下德育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3fdb3ec776eeaeaad1f3303e.png)
浅谈网络环境下德育的机遇和挑战安徽省怀宁县实验小学刘川生互联网时效快,方便、经济适用等特点,使它迅速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其重要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从“网上”获取信息。
“上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受这种潮流冲击,校园网民,特别是学生“网虫”日益增多,甚至已发展成为“网上大军”。
学生上网,在放眼世界,汲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亦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垃圾的冲击与影响,从而连锁反应产生了系列问题。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德育工作者不能坐等事态发展,更不能阻碍或试图阻止网络的发展,而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德育教育与引导,为学生上网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
更重要的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德育工作锲入互联网络,建立起德育教育的网络前沿阵地,使网络为我所用,助我所长。
一、对学生上网进行德育教育与渗透1、学生上网情况尽管我们学校是一所县直学校,但学校坐落在老县城石牌,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
无暇顾及孩子;而且,在很多父母的观念上,认为孩子的教育本身就是学校的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
于是,放学之后、假期之中,我们的孩子纷纷奔向网吧,上网、玩游戏。
有些学生上网着了迷,上课亦想着上网、游戏,导致课堂上心不在焉。
这一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的学习。
与此同时,学生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兴起了一般打游戏机热,特别是部分男同学,成天想着的、说着的都是电脑游戏。
如何指导学生选择与参与上网,令网上的有利信息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令他们做到上网有益,成了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循序渐进,逐步引导(1)组织关于网上游戏的辩论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德育不是孤立的,它渗透于每一堂课中。
正好我们六年级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组织一场辩论赛,我就以“网上游戏好不好”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在辩论中渗透德育。
了解了辩论的主题,同学自行分组,成为正方与反方,辩论究竟网上游戏是有利于开发智力,还是浪费时间。
浅谈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f3dadeaf705cc1754270904.png)
浅谈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主要探讨网络对中学德育的负面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希望有助于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网络学校德育工作制约因素对策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对黄色网站进行大规模的打击和查封,学生家长、教师的大力支持。
这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本人认为,这已经反映出我国的学校网络德育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影响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交流技术的发展,网络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我们在充分利用它提供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要直接面对急剧上升的网络犯罪和道德失范问题,积极思考对策抵御其负面效应,因此,本人认为要做好学校网络德育工作,必须在承认网络德育的优点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网络的负面影响(一)网络可能让学生“隐性中毒”众所周知,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人们在其中可以不受限制地交流,他们只是一个又一个的“QQ”符号。
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来教育学生,与学生进行不受拘束的交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也可能让学生“隐性中毒”。
由于青少年心理具有不成熟、好奇、好动,又好新鲜,追求刺激等特征,又加上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上网已成为青少年学生时尚、阳光、合味的学习娱乐休闲方式,只有不到20%的学生是上网搜索信息或下载资料,现在因为迷恋游戏而整日整夜不回家的学生大有人在,在网络上随意当“大侠”“武侠”的非常普通,可见,学生迷恋网络其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在网络上“隐性中毒”。
(二)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开放性,给学生带来了自由宣泄的广泛空间。
因而也带来学生人格分裂、道德失范等问题,上网不只是学生的时尚,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自制力和控制力不高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受网上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引发一系列的网络社会问题,由于网络言行随意放纵,很多学生学会使用不文明语言,甚至使用脏话和使用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还有人偷看别人的电子邮件,和盗用别人的帐号上网,有的学生还认为抄袭文章是道德的行为,还有的一直在逃避现实,对现实非常的不满,等等。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c32c06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6.png)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标准化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在学习中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已经成为常态。
不规范的上网行为往往容易使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导致学业和德育教育受到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监督学生的上网行为,加强互联网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上的信息。
互联网的信息海量且不完全可靠,学生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并且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评估信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索和筛选,教会学生使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如图书馆、论文库等,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要负责和自律,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不信谣传谣,不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上的信息,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会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项目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并且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尊重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不抄袭他人作品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是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关键。
教师应该标准化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上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带来机遇其实施途径
![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带来机遇其实施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255834d976eeaeaad1f330b5.png)
网络探究对中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及其实施途径【摘要】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探究是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学习者使用的信息源来自互联网,学习者也可以采用网络视频等学习资源运用在中学德育工作中,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制定探究学习的学习目标,基于互联网络的探究活动对中学德育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探究;德育;实施途径在新时期互联网络普及到社会各个角落的今天,它的影响力已不容忽视。
因此,如何认清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机遇,同时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学校德育阵地中的作用就显得日趋重要。
下面我就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探究对中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些许探讨。
一、网络探究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的普及,将社会、家庭与学校三方面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探究,使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共同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1.网络探究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德育教育的资源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有着明显优势。
网络探究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探究使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
互联网络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教育的效果自然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教育效果。
3.网络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互联网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
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c726603867ec102de2bd8982.png)
学 生在 这 些情感 态度 价 值观 的 影 响下 , 作 经 验 的 老 同志 , 在教育 、 引导 学 生 正
网络 政教
关键词 : 德育
开始 对华 夏的传 统 文化 产 生质疑 , 并 且 确 应 对 网络 环 境 的 工作 中 常常 力不 从
式是一种 时 尚和潮 流 。这种 思想瘟 疫一 支 学 校 网络 思 想政 治 工作 者 队伍 势
管理和 教育教 学 ,已成 为学校 改革 的重 意识 形态 的扩张 。其 各种思想 通过 网络 建 立 一 支 学 校 网络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者 队
要 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 , 要提高 学校 政教 隐蔽地 向新 时期 的学 生 骨子 里注 入 , 享 伍 。网络环境 以计算机 技术 和互联 网的 工作 者的 自身素质 ,加强对学 生的心 理 乐 主 义 、 拜 金 主义 、 盲 目的 自 由观 中击 发 展为 基础 , 具 有很 高 的科技 含 量。 目 指导 和心理咨 询 ,使 学生得 到更好 更快 着 五千 年形 成 的独特 的华夏 文 明体 系。 前 学 校 的 思 想政 治 工作 多为 有 多年 工
每一个德育工作者 的理想。 来。 网络环境 的出现使德育形式更具新颖 综合性 , 这一切都为学校道德教育 的发展 性 的 自由的追求 。我们 知道 , 没有理 想化
网络 的非理性容 易导致 学生对 非理 的学生能健康地成 长 , 使他们重新 回归正
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 , 知识经济悄然而 的现实 生活 ,现 实生活处 处都充满 着有 限性 与制约性 ,他 们在现 实的 生活 中受
随着 网络 的普及 ,网络环境 给学 生 认可 。如 何做 到这种渗透 好获得 学生 的 广泛称赞。作为我国知识水平高、 思想敏 的思 想文化带来 了更 大的 中 击 ,无论 是 认 可 的 方式 是学 校 政 教 工 作 的 重 要 环 锐 、 对知识接 受力最强 的一个特殊社 会群 正面 还是负面 的。这 些> 中击是 学校在政 节 。事物对人 的影响存 在许 多不可控 制 体 , 学 生在思想上 、 接 受新事物 的能 力上
浅析网络对我国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网络对我国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be4aa1f5f0e7cd1842536fb.png)
关键词: 网络 ; 中学德 育 ; 影响及 对 策
彩缤 纷 的信 启 大量 涌 入 我 同 。任何 一 种社 会 形 态 、 活方 式 趁 虚 、 生
2 世 纪 是 网络 的 世 纪 ,美 国 著 名 未来 学 家 阿 尔 温 ・ 失 勒 1 托 涌人 , 即西 方 的意 识形 态 和 价值 观 念对 中学 生 的思 想 成长 带 来一 说 :谁 掌握 了信息 , 制 了网络 , “ 控 准就 拥有 整 个 世界 。” 网络 是 一 定 的 负 向影 响 , 现 了价值 观 念 的 多元 化 。19 出 94年 8 1日美 国 月 把双 刃 剑 , 络存 提 供 大 量 有 崩 信息 的 同时 , 形 色 色 的价 值 观 《 闻周 刊 》 文指 … :什 么 样 的人 是新 殖 民 主 义者 ? 网 形 新 载 “ 他们 手 中拿
和人 文性 。
一
大 行 其 道 , 圳 足 受 到 中 学 生 的青 睐 , 是不 知 不 觉 地 接受 一 种 特 就
不 同于 巾 传统 的生 活方 式 和 生活 观念 , 而不 利 于 中学 生 接受 从 网络具 有 全球 性 、 放性 、 等性 的特 点 。 鼠标 - , 界在 和 树 立 正 确 的价 值 观 念 、 意 识 和 爱 国主 义 思想 , 使个 人 主 开 平 “ 点 世 民族 致 你 面前 打 开 。 网络信 息 的 全球 交 流 和共 享 , 中学 生提 供 了 _富 ” 为 阜 义 、 金 主 义 、 乐 主 义等 思想 也 给 中学 生 带来 了消极 影 响 。 拜 享 的信 息 资 源 , 造 了精 彩 的 娱乐 时空 , 中学 生 可 以不 受 时 空 限 创 使 网络 的虚 拟 性使 中学 生人 际 交 往能 力 下 降 , 而隐 蔽 性 使 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
资中县新桥中学钟义网络,在21世纪异军突起,通过网络,我们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但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可以说,网络的出现,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利也有弊.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网络信息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使用时又具有匿名性;再加上青少年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征。
所以上网成为青少年学生最为时尚、最合口味的学习娱乐休闲方式。
但很多青少年因此而荒废学业,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
因此,我们在分享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传统的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网络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传统的道德观念,失去道德价值观
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
同时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言行不直接受道德和纪律法制的约束,很多人容易形成自由放荡、言不符实、崇尚虚无的品性,失去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价值观。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
当前青少年学生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因为网上的道德价值观的失范会影响中学生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网络的出现对德育教育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网络世界中,人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与现实社会有很大不同,人将摆脱了诸如校园角色、现实角色等现实中制约人们的道德环境,而在超地域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信息社会中并不完全适用。
但我们不能为了维护传统道德而拒斥网络世界闯入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也不能听任网络世界的道德无序状态,或消极等待其自发的道德机制的形成,因为它将由于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密切联系而导致现实道德失范。
如何在网络世界中引入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运行机制?如何在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文明的促进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如何协调既有道德与网络道德之间的关系,使之整体发展为信息社会更高水平的道德?这些均是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网络的出现对学生交往产生的很大的影响
聊天室内,你可以毫不负责地说三道四,指点江山。
每个上网者既可以接受信息,又能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又相互感染;而构成大家广泛参与前提,就是在网络交互性中沟通双方的主体资格平等。
由此导致个体的心声可以纵情张扬而不用担心“无人喝彩”。
有些中
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时候,有些中学生有在网上搞“网恋”的现象,有些看黄色网页,但这在学校是不允许的。
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平台上,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极大地调动和刺激起来,并将使其认知方式与情感评价产生连贯性的感染。
这对我们德育传统的单向的教育方法的冲撞是最为突出的。
所以,中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挑战。
五、网络的出现对我们传统教育方式的挑战
网络是创新的产物,其创新的形式,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
然而,与青少年学生的内在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某些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素质等关键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与此同时,网络当然也带给青少年巨大而无形的积极因素:首先是它的信息化特征催生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
它使青少年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
青少年经常访问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人交友、聊天或者探讨问题,它打破了年龄界线,为青少年形成交往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