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原理
内存供电电路工作原理

无复位先测量主板各个供电是否正常,包括内存供电、桥供电、总线供电和CPU 供电。
测量内存电压1.8V正常。
电脑主板内存供电电路分析内存供电电路工作原理SDRAM内存使用3.3V供电,DDR内存使用2.5V供电。
使用SDRAM内存的主板,常见的都是直接由ATX电源供电,只有少数高档主板上才采用独立供电。
如图5-1所示,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插座的第1脚与SDRAM内存插槽3.3V电源输入脚,它们之间是直通的。
而使用DDR内存的主板,都设计有独立的内存供电电路。
内存供电电路工作原理内存供电电路人多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驱动场效应管的方式,其供电原理如图5-2所示,内存供电实际电路如图5-3所示。
图5-2内存供电电路的原理是这样的:从A点取得2.5V的基准电压进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IN+,运算放大器将IN+与IN-的电压相比较,如果IN+的电压大于IN-的电压,那么OUT的电压上升,OUT的电压上升使得Q1场效应管进一步导通,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管压降下降,使得B点的电压上升。
通过反馈,IN-的电压也上升,直到IN +=IN-,也就是IN+=B 。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IN+>IN-)→(OUT ↑)→(DS ↓)→(B ↑)→(IN-↑),直到IN+=IN-。
同理,当IN+<IN-时,它的稳压过程是这样的:(IN+<IN-)→(OUT↓)→(DS↑)→(B↓)→(IN-↓),直到IN+=IN-。
这个电路通过反馈比较,间接地控制B点的电压与基准电压相等,因此有时也称运算放大器为比较放大器。
要使B点的电压稳定,必须保证A点的电压稳定,也就是要求基准电压要稳定。
在图5-2的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原理,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阻值的大小成正比,可以算出A点对地的电压为:3.3V×(3.24K/(IK+3.24K》≈2.5V这是使用最简单的串联分压方法取得2.5V的基准电压。
住宅小区供电原理

住宅小区供电原理首先,电力输送是指电能从电力发电厂经过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住宅小区的过程。
电力发电厂通过机组的运转产生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高压交流电。
然后,电能通过变压装置提高电压,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这样,电能以高压状态进入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通过高耐压的绝缘材料保护电能,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输电过程需要一个庞大的输电网来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住宅小区。
这个输电网由各种类型的输电线路组成,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
高压输电线路通常由高耐压的绝缘导线组成,如铜和铝。
变电站是输电网中的关键设施,它将高压电能转化为适合住宅使用的低压电能。
变电站通常包括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用来确保电能的稳定输送,并保护输电线路和设备免受过载和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其次,配电是指将低压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住宅小区内的每个住户的过程。
在低压电网中,电能以低压状态传输,以满足住户的家庭用电需求。
配电过程包括主配电线路和分配电箱。
主配电线路是指从变电站到每个住户的总开关箱之间的电缆或导线,它负责将电能输送到所有住户的总开关箱。
分配电箱则是住户内部电路的主要控制设备,它将电能分配给不同的回路和用电设备。
分配电箱通常包括主开关、保险丝和电路断路器等设备,用于保护电路和设备安全,并进行电能的分配和控制。
每个住户的电能需求不同,所以分配电箱中的电路和设备也各不相同。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现代住宅小区供电系统还可以加入一些智能化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供电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智能电能计量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电能使用情况,以便住户清楚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
智能断路器则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功能,实现电路的快速断开和恢复,提供更便捷和安全的供电服务。
总结起来,住宅小区供电原理包括电力输送和配电两个主要部分。
电力输送是指从电力发电厂输送电能到住宅小区的过程,而配电则是将低压电能从变电站传输到每个住户的过程。
这些过程涉及到各种设备和技术,以确保电能稳定供应,并满足住户的用电需求。
双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电源电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双电池电路和双电源供电电路。
1. 双电池电路:
双电池电路是指使用两个电池并行连接来提供电力。
每个电
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路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通过并联电池,电路可以实现更长时间的供电,因为两个电池之间的电压并不会相加,而是保持一致。
当其中一个电池耗尽电力时,另一个电池能够继续为电路供电。
2. 双电源供电电路:
双电源供电电路是指使用两个独立的电源,其中一个作为主
电源,另一个作为备用电源。
主电源通过开关和保护电路与电路连接,备用电源则保持待机状态。
当主电源失效或出现问题时,开关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以确保电路的持续供电。
这种电路常用于对电力供应要求非常高的设备和系统,以保证在主电源故障时的不间断供电。
总的来说,双电源电路通过使用两个电池或者两个独立的电源来提供电力,以增加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无论是双电池电路还是双电源供电电路,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在电路中引入另一个电源来实现备用供电,并在主电源失效时切换到备用电源。
这样可以确保电路能够持续工作或保持稳定,减少供电中断带来的影响。
供电电路 原理

供电电路原理
供电电路是一种用于提供电能给其他设备的电路。
它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
在供电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源头。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电压稳定器和电网等。
电源通常会产生一定的电压,以驱动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导线是电能的传输通道。
它通常由金属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导线将电源与负载连接起来,使得电能可以顺畅地传输。
负载是电路的终端设备,它消耗电能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常见的负载有电灯、电机、电脑等。
不同的负载对电能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供电电路需要根据负载的特性来设计。
在供电电路中,电流会从电源流动到负载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源的电压和负载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为了保护供电电路的安全和稳定性,通常会添加一些保护元件,如熔丝、保险丝和过载保护开关。
这些保护元件可以在电路出现故障时切断电流,防止电路和设备受损。
总之,供电电路通过电源、导线和负载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使得电能可以从电源传输到负载上。
在设计和使用供电电路时,
需要考虑电源的电压、负载的特性以及安全保护等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开关电源电路原理

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开关电源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源供电方式。
相比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具有高效率、小体积、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了解开关电源的原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工作过程。
一、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开关管(也叫开关MOS管)的导通和截止来实现电源输出电压的调节。
开关电源主要由输入电流滤波电路、整流电路、PWM调制电路以及输出滤波电路等组成。
1. 输入电流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的输入电流滤波电路主要由输入滤波电容和输入滤波电感构成。
输入滤波电容能够对输入电流进行平滑,使得输入电流的波形更加接近直流。
而输入滤波电感可以起到滤除高频噪声的作用,从而保护后续电路。
2.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主要由整流二极管和输出滤波电容构成。
在开关电源中,通常采用整流二极管将输入电压的负半周截掉,从而得到一个单向的输出电压波形。
输出滤波电容的作用是进一步平滑输出电压,使得输出的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3. PWM调制电路PWM调制电路是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通过调节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时间,改变输出电压的占空比。
一般采用固定频率的PWM调制方式,通过将输入电压转换成高频PWM信号,并且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时间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4. 输出滤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主要由输出滤波电感和输出滤波电容构成。
输出滤波电感可以滤除PWM调制带来的高频噪声,而输出滤波电容可以进一步平滑输出电压。
二、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分为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两种情况。
1. 导通状态当PWM调制电路控制开关管导通时,电路中的电感会储存能量,同时输出电容开始向负载放电。
此时,输出电压会逐渐上升,直到达到设定值。
2. 截止状态当PWM调制电路控制开关管截止时,电路中的电感释放储存的能量,并将其传递给输出电容。
同时,输出电容会向负载供电,并且带动电流流向负载。
电源供电工作原理

电源供电工作原理电源供电是现代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
无论是家用电器,还是工业设备,都需要电源供电才能提供所需的电能。
本文将探讨电源供电的工作原理,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源供电方式以及其特点。
一、直流电源供电工作原理直流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供电方式,其工作原理基于直流电流的流动。
直流电源通常由电源适配器、电池或者直流稳压电源组成。
在直流电源供电中,电源适配器起到转换交流电为直流电的作用。
它将输入电压通过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转化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这样,电子设备就可以通过直流电源进行供电。
电池也是一种直流电源供电方式,它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电池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子流动形成了直流电流,用于供电。
直流稳压电源则通过稳压电路,控制输入直流电压的稳定性。
它能够将输入的不稳定电压转化为稳定的输出电压,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交流电源供电工作原理交流电源是另一种常见的电源供电方式,其工作原理基于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
常见的交流电源包括市电和发电机。
市电交流电源通过输电线路和变压器将电能传输到用户家庭或工业场所。
用户设备通过插座或接线板将交流电源连接到电子设备上,供设备使用。
发电机交流电源是用于一些场所无法接入市电的情况,例如野外工作或灾害救援。
发电机通过燃油、气体或其他能源驱动,产生机械能,然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交流电源供电需要注意电压、频率和插座类型的匹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标准存在差异,使用时需确保电源和设备的匹配性,以免损坏设备或引发安全问题。
三、无线电源供电工作原理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电源供电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供电方式。
它通过无线传输电能,不需要物理连接。
无线电源供电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共振。
发射端会产生电磁场,而接收端则能够捕捉到电磁场,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电能,供电给设备。
无线电源供电有助于解决设备之间的连接问题,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例如,无线充电器可以为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充电,而不需要插拔线缆,提高了用户体验。
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供电系统是一种将电能传输到各个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系统,它包括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和配电设备等多个组成部分。
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电能的生成、传输和分配三个过程。
首先,电能生成是供电系统的第一步。
发电机通过燃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燃料,或者利用水、风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旋转产生高速机械能,再通过磁场和线圈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输出的电能是交流电或直流电,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
接下来,电能需要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各个地方。
输电线路通常由高压电缆或电线组成,可以通过杆塔或地下管道进行布置。
高压电流的传输可以减少传输损耗,提高传输效率。
输电线路通常会设置变电站,通过变压器将高压电流转换为低压电流,以适应不同的用电需求。
最后,分配过程是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终端用电设备中。
配电设备包括开关、电缆、插座、电表等,通过连接电路和控制开关,将电能传递到电灯、家电、电机、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这样,供电系统就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总的来说,供电系统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通过输电线路将电能传输到各个地方,再通过配电设备将电能分配到终端设备中实现电能供应。
这种工作原理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家庭电路原理

家庭电路原理
家庭电路是指安装在家庭中用于供电和连接各种家用电器的电路系统。
家庭电路原理主要基于电能供应、电路分配和电路保护三个方面。
首先,家庭电路的电能供应是通过电源系统实现的。
一般来说,家庭电路是通过接入公共电网供电的,多数家庭使用交流电,电源的标称电压为220V或110V。
电源连接到家庭电路系统
的主开关上,以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的通断。
其次,家庭电路的电路分配是为了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电器设备。
在家庭中,电路分配一般通过配电箱实现。
配电箱中有多个开关,每个开关控制不同的电路或电器设备,可以独立进行控制。
在家庭电路中,一般会有不同的电路分支,以便同时供电不同的房间或区域。
最后,家庭电路的电路保护是为了确保电路安全运行。
家庭电路中主要采用的保护装置有保险丝和断路器。
保险丝是一种利用金属线或铅丝作为保护元件的装置,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保险丝会熔断,切断电流。
断路器则是一种电气开关,可以自动检测电流过载或短路,并切断电路。
这样在电路故障时可以有效保护电器设备和家庭安全。
综上所述,家庭电路的原理主要包括电能供应、电路分配和电路保护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安装,能够满足家庭的用电需求,并确保电路的安全运行。
4-20ma供电电路工作原理

4-20ma供电电路工作原理4-20mA供电电路工作原理一、引言4-20mA供电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控制领域中的传感器供电和信号传输方式。
本文将介绍4-20mA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二、工作原理1. 电流模拟量信号4-20mA供电电路是基于电流模拟量信号的传输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被转换成相应的电流值,然后通过电路传输到控制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电流变送器为了将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电流模拟量信号,通常需要使用电流变送器。
电流变送器通常由电流源、电阻和传感器组成。
电流源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流,而电阻则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使其在4-20mA 范围内变化。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电阻与电流源相连接,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电流回路。
3. 电流传输在4-20mA供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代表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大小。
当传感器输出为最小值时,电流为4mA;当传感器输出为最大值时,电流为20mA。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精确传输。
4. 电流计算在控制系统中,接收到电流模拟量信号后,需要进行电流转换以获得对应的传感器信号值。
通常,使用电流计算器进行计算。
电流计算器根据电流模拟量信号的范围和变化规律,将电流转换为相应的传感器信号值。
三、应用场景4-20mA供电电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温度测量在温度测量中,温度传感器通常输出电压信号。
通过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模拟量信号,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环境中的干扰和电阻变化。
4-20mA供电电路能够稳定地传输温度信号,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压力监测压力传感器通常输出电阻信号。
通过将电阻信号转换为电流模拟量信号,可以减小电阻变化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20mA供电电路能够传输精确的压力信号,实现对压力变化的监测和控制。
3. 液位检测液位传感器通常输出电容信号或电阻信号。
通过将电容信号或电阻信号转换为电流模拟量信号,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家用电路工作原理

家用电路工作原理家用电路是指为满足家庭生活和办公设备的用电需求而设计的电路系统。
它由电源、配电箱、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等组成,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来保证电能的安全有效地供应给家庭用户。
本文将介绍家用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源供电、电流控制和电路保护等方面。
1. 电源供电家庭电路的主要电源是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 AC)。
交流电通过发电厂输送到家庭中,电压通常为220伏特(V)或110伏特(V),频率为50赫兹(Hz)。
电源会将高压电流通过变压器降压为适应家庭用电的电压。
2. 电流控制为了保证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家用电路需要对电流进行控制。
在家庭电路中,电流控制主要通过配电箱内的保险丝或漏电保护断路器来实现。
保险丝和断路器都是电路中的开关,在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会自动切断电路,以保护电线和电器设备不受损坏。
3. 电路保护除了电流控制外,家用电路还需要通过多种保护装置来确保电路的安全稳定。
其中包括过载保护、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
过载保护是指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保险丝或断路器会迅速切断电路,避免电线过热或着火。
漏电保护主要是通过漏电保护断路器来实现,它可以检测到电流是否有部分通过人体或其他路径流失,一旦检测到漏电,保护断路器会立即切断电路,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接地保护是为了防止电器设备产生漏电时导致的触电危险。
在家用电路中,配电箱内的主要线路和插座外壳都会接地,一旦设备出现漏电,电流会通过接地线流入地面,减少了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4. 电线和插座家用电路中的电线通常采用铜导线,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电流负载,电线的截面积会有所不同。
插座是电器设备与电源之间的连接装置,通常采用三相插座或两相插座。
插座内部通过金属触点和插头接触,以实现电能传输。
5. 电器设备电器设备是家庭用电的终端使用设备,包括电灯、电视机、冰箱、空调等。
这些设备通过插头与插座相连接,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和利用。
供电电路的作用是什么原理

供电电路的作用是什么原理供电电路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各种设备、器件或电力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
供电电路中包括了不同的元件和设备,通过将电流传送到不同的负载上,实现了电能的转换和利用。
下面我将从供电电路的原理、作用以及一些实际应用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供电电路的原理是基于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来工作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之间的比值,即I = U/R。
在一个闭合的电路中,当连接电源后,电动势(电压)会驱动自由电荷在导线中移动。
在这个过程中,阻抗提供了电阻,其作用是限制电流的大小。
电源通过提供电压来驱动电流流动,从而完成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供电电路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为设备和器件供电:供电电路为各种电子设备、电器、电动机等提供所需的电能。
例如,我们的家庭中的电灯、电视、冰箱等家电设备都需要电能来正常工作,供电电路通过将电能传递到这些设备上,满足了它们的工作需求。
2. 稳定电压和电流:供电电路可以通过使用稳压器或稳流器来稳定输出的电压和电流。
对于一些灵敏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对其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供电电路可以通过对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和稳定,确保设备能够在正常范围内工作。
3. 保护负载和电源:供电电路中通常包含保护装置,如熔断器、过载保护器等。
这些装置能够在电路中出现故障或过载时自动断开电流,以保护负载和电源免受损坏。
4. 能量转换和效率提升:供电电路可以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汽车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供电电路还可以通过使用变压器来改变电能的电压和电流等参数,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除了以上几个基本作用之外,供电电路还有一些特殊的应用:-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供电电路网络,包括发电厂、输电线路和配电系统等。
它主要用于为城市或地区提供大规模的电力供应,满足人们生活、工业和商业等各种需求。
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工作原理分析CPU的供电主要是由电源控制芯片控制场效应管,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电压和电流供CPU使用,它的原理如图4-1所示。
开机时,电源控制芯片通过CPU的VID0~VID4五个引脚,识别CPU所需要的核心电压。
然后电源控制芯片输出控制脉冲,控制场效应管的导通和截止,这其实就是一个开关电路。
场效应管将这个脉冲放大,经过电感和电容的滤波后,得到平稳的电压、电流供CPU使用。
在场效应管输出处有电流反馈,在CPU核心电压输入处有电压反馈,均反馈至电源控制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通过反馈回来的电流和电压调整控制脉冲的占空比,控制场效应管的导通顺序和频率,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电压和电流。
还有一个问题是:电源控制芯片是如何通过CPU的VID0~VID4五个引脚识别CPU所需电压的呢?这就涉及VRM(电压调整组件)的定义。
为了减少人工干预的复杂性,简化稳压电路的电压控制设计,Intel专门为自家CPU制定了电压标准。
根据VRM标准制定的电源电路能够满足不同CPU的要求,CPU管脚定义也属于VRM标准的范围。
VRM电源规范基本上是随着Intel处理器的发展而发展的。
早期的PII、PLL l 遵循VRM8.1-8.4电源规范,Tualatin核心的PIII及赛扬则开始遵循VRM8.5标准,Intel在推出willamette、NorthWood核心的P4 CPU时引入了VRM9.O标准,而到了Prescott处理器则需要VRM10标准来支持。
现在,英特尔又为最新的Conroe系列处理器制定了VR M11规范。
VRM各个版本所支持的CPU及其电压调节范围如表4-1所示。
表4-1 VRM各个版本所支持的CPU及其电压调节范围CPU 要求的电压调节最小电压版本为例来说明。
表4-2所示为VRM9.0的电压识别码,VIDO~VID4是CPU的5个电压识别引脚,“1”表示该引脚接高电平(通常为3.3V),“0”表示该引脚接低电平(通常接地)。
poe供电原理电路

poe供电原理电路Poe供电原理电路是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PSE(PowerSourcing Equipment,供电设备)和PD(Powered Device,供电设备)。
PSE负责提供电能,而PD则负责接收和使用电能。
在PSE端,有一个Poe电源,它将电能转换为适合以太网线缆传输的直流电。
Poe电源通常有两种类型:中断型和连续型。
中断型电源为以太网线提供5V直流电,并以一种特定的频率进行间歇性供电。
在每个间歇期间,电流被切断,以太网线释放电能。
连续型电源则一直提供恒定的直流电。
在PD端,有一个Poe接收器,它接收来自以太网线的电能并转换为设备需要的直流电。
Poe接收器通常包含一个整流器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一个稳压器保持电压稳定。
然后,稳定的直流电被供应给设备进行运行。
Poe供电原理电路中还包含一些保护电路,以确保传输的电能能够安全地提供给设备。
这些保护电路可能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等,以保护设备免受电能波动或潜在的故障的影响。
Poe供电原理电路的优势在于简化了基础设施,减少了安装和维护的成本。
通过使用现有的以太网线缆进行电力传输,不再需要额外的电源线路,这使得安装设备更加方便,并且可以降低能耗。
此外,Poe还提供了远程电源管理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控制电力供应和设备运行状态。
总之,Poe供电原理电路通过利用以太网线缆传输电能,实现了数据和电力的同步传输。
它简化了基础设施,减少了成本,并提供了远程电源管理的便利。
这使得Poe成为许多设备和应用领域的广泛采用的技术。
ecu电源供电电路原理

ecu电源供电电路原理一、引言在现代汽车中,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ECU负责对车辆的各个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如发动机控制、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
而ECU正常运行所需的关键是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
本文将介绍ECU电源供电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二、ECU电源供电电路概述ECU电源供电电路主要由电源管理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过滤电路组成。
电源管理模块负责监测电压和电流,以确保供电系统工作在正常范围内。
功率放大模块将电源输出电压放大到所需的工作电压,并通过过滤电路去除噪声和干扰。
下面将详细介绍ECU电源供电电路的原理和各个模块的功能。
三、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是ECU电源供电电路的核心部分。
它主要由电压监测电路、电流监测电路和故障保护电路组成。
1. 电压监测电路:该电路负责监测ECU供电电压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ECU的工作电压要求在特定范围内,当电压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电压监测电路将触发故障保护电路,防止ECU受损。
2. 电流监测电路:该电路负责监测ECU的工作电流。
通过监测电流的大小,电流监测电路可以判断ECU是否正常工作。
当电流异常时,比如超出设定的范围,电流监测电路将发送信号给故障保护电路。
3. 故障保护电路:故障保护电路是电源管理模块的最后一道防线。
它能够及时检测到ECU供电电路的故障,如过载、短路等,并通过保险丝或其他措施切断电源,以避免ECU受损。
四、功率放大模块功率放大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电源输出电压放大到所需的工作电压,并通过过滤电路去除噪声和干扰。
功率放大模块通常由DC/DC转换器和滤波器组成。
1. D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是功率放大模块的关键部件。
它能够将车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ECU所需的稳定工作电压。
一般情况下,车辆电池的电压会随着车速、转速等因素的变化而波动,而DC/DC转换器能够在这些波动的情况下输出稳定的电压。
手机供电电路与工作原理

手机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一、电池脚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手机电池脚有四脚和三脚两种:(如下图)正温类负正温负极度型极极度极脚脚脚(图一) (图二)1、电池正极(VBATT)负责供电。
2、TEMP:电池温度检测该脚检测电池温度;有些机还参与开机,当用电池能开机,夹正负极不能开机时,应把该脚与负极相接.3、电池类型检测脚(BSI)该脚检测电池是氢电或锂电,有些手机只认一种电池就是因为该电路,但目前手机电池多为锂电,因此,该脚省去便为三脚。
4、电池负极(GND)即手机公共地。
二、开关机键:开机触发电压约为2.8—3V(如下图).外圆接地;电压为0V。
电压为2.8-3V。
触发方式①高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VBAT,另一端接电源触发脚。
(常用于:展讯、英飞凌、科胜讯芯片平台)①低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源触发脚。
(除以上三种芯片平台以外,基本上都采用低电平触发。
如:MTK、AD、TI、飞利浦、杰尔等。
)三星、诺基亚、moto、索爱等都采用低电平触发。
三、手机由电池直接供电的电路。
电池电压一般直接供到电源集成块、充电集成块、功放、背光灯、振铃、振动等电路。
在电池线上会并接有滤波电容、电感等元件。
该电路常引起发射关机和漏电故障.四、手机电源供电结构和工作原理.目前市场上手机电源供电电路结构模式有三种;1、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目前大部分手机都使用该电路供电)2、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电源管理器供电开机方框图)1)该电路特点:低电平触发电源集成块工作;把若干个稳压器集为一个整体,使电路更加简单;把音频集成块和电源集成块为一体。
2)该电路掌握重点:(1)各元件的功能与作用。
(2)各路电压的产生及走向.(3)复位信号的产生及作用.(4)13M时钟信号的产生及走向。
(5)开机过程。
(6)关机过程。
3)、电路分析。
(1)各元件的功能与作用。
电源集成块:a)、提供各路工作电源;并提供逻辑复位信号(诺基亚系列手机的电源集成块还包含一个储存器,并存有部分软件资料;更换音频后应刷机)b)、有些手机还负责音频信号处理。
手机供电电路和工作原理

手机供电电路和工作原理手机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机的正常使用离不开供电电路的支持和工作原理的保证。
下面将详细介绍手机供电电路和工作原理。
手机的供电电路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充电电路和电池管理电路。
首先是充电电路。
当我们连接手机充电器时,充电电路开始工作。
充电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提供一个合适的电流和电压给手机电池进行充电。
充电电路一般由电感线圈、整流器以及滤波电容等元件组成。
电感线圈是一个重要的元件,它用于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当交流电从充电器进入电感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会导致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变化。
通过改变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变化的频率,可以实现电压和电流的转换。
整流器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它通常由二极管组成。
当电流方向相同时,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正常通过。
而当电流方向相反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通过这种方式,整流器将交流电转为了直流电。
滤波电容用于滤除直流电中的纹波,使得输出电流更加稳定。
当滤波电容充电时,它会存储电荷,并在供电不稳定时释放电荷。
这种循环可以帮助去除电压波动,保证输出的直流电流平稳稳定。
充电电路的另一部分是电池管理电路。
这是为了保证手机电池充电和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池管理电路包括电池保护芯片、电池充电控制芯片和电池电量检测芯片等。
电池保护芯片主要用于控制和保护电池的工作。
它监测电池的电压和电流,防止过充和过放,以及过流和短路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当电池电压或电流超出安全范围时,保护芯片会断开电路,以保护电池和其他电子元件的安全。
电池充电控制芯片根据充电状态和电池需求来控制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
它能识别充电器的类型,并根据需求调整充电电流。
充电控制芯片还会监测电池温度,当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会停止充电。
电池电量检测芯片用于监测电池的剩余电量。
它通过测量电池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池的剩余电量,并向用户显示在手机屏幕上。
这样,用户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手机电池电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开关电源辅助绕组供电电路原理

开关电源辅助绕组供电电路原理
开关电源辅助绕组供电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源设计方案,它能够为开关电源的控制部分提供稳定可靠的辅助电源供电。
该电路的原理主要包括辅助绕组、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
辅助绕组是开关电源辅助供电电路的核心部分。
它通常是在主变压器上另外绕制的一组绕组,通过主变压器的漏感来实现电流传输。
辅助绕组一端连接到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相连接。
整流电路通常由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和负载组成。
辅助绕组接通时,主变压器的漏感会产生电磁感应,使辅助绕组中的电流流过整流二极管,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滤波电容用于平滑输出电压,以确保供电稳定。
负载则消耗电源提供的电能。
通过开关电源辅助绕组供电电路,可以实现对开关电源控制部分的稳定供电,提高整个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当主电源出现异常或故障时,辅助绕组供电电路能够为控制电路提供备用电源,提供时间给系统保护机制来处理异常情况。
总之,开关电源辅助绕组供电电路通过辅助绕组、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的协同作用,能够为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提供稳定可靠的辅助电源供电。
这种设计方案提高了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电源在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
1CPU供电电路简介
CPU供电电路是现代计算机存储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负责定义和管理系统中各个电路的工作状态,保证每个部件能够顺利操作。
CPU供电电路由电源和供电单元组成,由电源为系统提供电力,供电单元根据系统需要,为各个组件提供必要的电压。
2CPU供电电路原理
CPU供电电路有两个主要组件,即电源和供电件。
电源件向整个电路提供能量,常用的电源件包括变压器、稳压电源、正压电源以及可变电源等。
而供电件负责把电源件的电压调整到不同的等级以供各个部件使用,电路中比较常见的供电件有直流-交流转换器、电容、电感等元器件。
3CPU供电电路故障浅析
CPU供电电路往往受到外界温度变化、雷击、开关操作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故障现象。
常见的故障类型有:电源欠压、电路噪声增加、电源电压抖动、供电单元输出电压不稳定、端口过载、电路走火等。
对于上述故障,最好的办法就是检测故障原因,进行处理,去除外界的干扰,防止此类故障的进一步发生。
总之,CPU供电电路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部件,它负责不同电路单元之间的电压调整及电源提供,但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故
障,因此,系统维护者应持续关注CPU供电电路状态,及时保养、检测,减少故障的发生。
详解智能手机电源电路的供电原理

详解智能手机电源电路的供电原理2.3电源复位电路工作原理电源复位电路的功能是在手机出现死机的情况下,将电源控制芯片复位,使电源控制芯片停止输出供电电压,将手机关机,达到复位的目的。
电源复位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按键、电源复位芯片、电源控制芯片等组成。
如图4所示为电源复位电路的电路图。
在按住开机键8秒钟后,复位芯片N2400的7引脚(触发引脚)的高电平被拉低,当达到设定的时间后,复位芯片N2400的4引脚输出复位信号到电源控制芯片N2200的B11引脚,电源控制芯片内部的控制电路收到复位信号后,发出控制信号,使电源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停止输出供电电压,手机被关机。
2.4电源升压电路智能手机的电池电压较低,而有些电路则需要较高的工作电压。
另外,电池电压随着用电时间的延长会逐渐降低,为了给手机各电路提供稳定且符合要求的电压,智能手机的电源电路常采用升压电路。
如图5所示为手机的升压电路。
该升压电路其实一种开关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最明显的特点是电路中有一个电感,如图5中的L1653。
一般称这个电感为升压电感,这个电感的作用是储存能量,所以也叫储能电感,它要和电源稳压芯片(N1651)、放电电容(C1654)、续流二极管(V1656)配合起来工作才能稳压供电。
电源稳压芯片N1651在开关稳压电源中的作用就像一个高级开关(它内部集成场效应管作为开关),开关“合上”与“断开”时间的长短可以随着输入和供出的电压高低而自动改变,供出电压变高了,“合上”的时间就变短一些,反之则相反。
“合上”的时间可以改变,实质上是调整了脉冲的宽度,叫做脉冲宽度调制(PWM)。
两次合上之间或两次断开之间的时间叫做脉冲的周期,当输入电压变低的时候,脉冲的周期也能自动变长,同时合上的时间自动变长,再加上L1653自感电动势作用,使输出(供电出去)的电压不会下降。
周期变长就是频率降低,实质上是调整了脉冲的频率,所以叫做脉冲频率调制。
周期不变,开关合上时间变长或断开时间变短(叫作改变占空比)都可以使输出的平均电压变高(调宽),或者使相邻脉冲到来的时间变短(调频,改频周期),也能使输出的平均电压变高。
CPU供电原理与维修(详)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一、CPU供电电路原理CPU供电电路通常采用PWM开关电源方式供电,即由电源管理芯片根据CPU的电压需要,向MOS管发出脉冲控制信号,控制MOS管的导通和截止,再通过电感储能、电容滤波,向CPU输出稳定的核心工作电压。
当电脑开机后,ATX电源会输出各路电压供给主板,同时也输出+5V(或+12V)电压给电源管理芯片。
接着ATX电源检测到各路电压都正常的情况下(指各路负载正常,没有短路等),第八脚会输出PG信号(为高电平,比其它电压大约延时0.5秒左右),此信号经过主板处理后会送到电源管理芯片的PGGOOD引脚。
电源管理芯片在接收到PG信号后,内部开始工作,然后根据CPU提供VID信号,向MOS管输出相应的PWM脉冲控制信号(脉冲信号的宽度决定MOS管输出电压的高低),控制MOS管轮流导通和截止,输出CPU所需要的电压。
但此时的电压是脉动的矩形波,所以后面需要串接电感和并接电容,目的是为了把脉动直流滤波成平滑稳定的直流,以供给CPU工作。
二、CPU供电电路组成1) 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负责识别CPU电源幅值,推动后级电路进行功率输出,常用电源管理芯片的型号有:HIP6301、ISL6537、RT9237、ADP3168、KA7500、TL494等。
HIP630X系列芯片是比较典型的电源管理芯片。
由著名芯片设计公司Intersil设计。
它支持两/三/四相供电,支持VRM 9.0规范,电压输出范围是1.1V ~ 1.85V,能以0.025V的间隔调整输出,开关频率高达80kHz,具有电流大、纹波小、内阻小等特点,能精密调整CPU供电电压。
2) 电感线圈电感线圈是由导线在铁氧体磁芯环或磁棒上绕制而成的。
有线圈式、直立式、和固态式等几种。
CPU 供电电路中电感线圈主要包括两种:滤波电感:对电流进行滤波。
储能电感:它和MOS管、电容配合为CPU供电。
另外根据线圈蓄能的特点,实际电路中常利用电感和电容组成低通滤波系统,过虑供电电路中的高频杂波,以便向CPU干净的供电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板 CPU 供电电路原理
一.多相供电模块的优点
1.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单相供电最大能提供25A的电流,相对现在主流的处理器来说,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比如K7、K8多采用三相供电系统,而LGA755的Pentium系列多采用四相供电系统。
2.可以降低供电电路的温度。
因为多了一路分流,每个器件的发热量就减少了。
3.利用多相供电获得的核心电压信号也比两相的来得稳定。
一般多相供电的控制芯片(PWM芯片)总是优于两相供电的控制芯片,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日后升级新处理器的时候的优势。
二.完整的单相供电模块的相关知识
该模块是由输入、输出和控制三部分组成。
输入部分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电容组成;输出部分同样也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组成;控制部分则由一个PWM控制芯片和两个场效应管(MOS-FET)组成(如图1)。
图1单相供电电路图
主板除了给大功率的CPU供电外,还要给其它设备的供电,如果做成单相电路,需要采用大功率的管,发热量很大,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各大主板厂商都采用多相供电回路。
多相供电是将多个单相电路并联而成的,它可以提供N倍的电流。
小知识
场效应管:是一种单极性的晶体管,最基本的作用是开关,控制电流,其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放大、恒流,也可以用作可变电阻。
PWM芯片:PWM即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该芯片是供电电路的主控芯片,其作用为提供脉宽调制,并发出脉冲信号,使得两个场效应管轮流导通。
实际电感线圈、电容和场效应管位于CPU插槽的周围(如图2)。
图2 主板上的电感线圈和场效应管
了解了以上知识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判断主板的采用了几相供电了。
三.判断方法
1.一个电感线圈、两个场效应管和一个电容构成一相电路。
这是最标准的供电系统,很多人认为:判定供电回路的相数与电容的个数无关。
这是因为在主板供电电路中电容很富裕,所以,一个电感加上两个场效应管就是一相;两相供电回路则是两个电感加上四个场效应管;三相供电回路则是三个电感加上六个场效应管。
依次类推,N相也就是N个电感加上2N个场效应管。
当然这里说的是最标准的供电系统,对一些加强的供电系统的辨认就需要大家多多积累了。
图3一个电感线圈和两个场效应管组成一相回路
该图是一个两相供电电路,其中一个电感线圈和两个场效应管组成一相回路。
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为标准的一种供电模式。
2.电感线圈数目减一等于相数。
由于许多主板有CPU辅助供电电路,其第一级电感线圈也做在附近,所以,有了电感线圈数目减一等于相数的说法。
但对于没有CPU辅助供电的主板,这种方法就不太适用。
图4 带有辅助供电电路的主板
该图所示的是一个两相供电电路,最左面的那个电感线圈是单独用来给CPU供电的(既第一级电感线圈),所以三个电感线圈减一即为两相供电。
3.查看PWM芯片编号
PWM芯片一般位于电感线圈或场效应管的周围,该芯片的功能在出厂的时候都已经确定,如一个两相的控制芯片是不可能用在三相的供电电路上。
所以查询主板使用的PWM控制芯片的型号,就可以知道主板采用几相供电了。
PWM芯片设计厂商众多,大约有一百多家,包括IGS 、CMA、ITE、CW、Winbond、Atmel、SANYO、Intersil以及Richtek等。
图5 两相的控制芯片Richtek RT9241
注:有的控制芯片是有一定的弹性的,比如Richtek RT9237就是一个2-4相的控制芯片。
这时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元器件数量,才能最终判断是几相供电回路。
这种方法应该是最为简易,也最为准确的。
四.两相和三相或多相的到底孰优孰劣?
笔者认为主板几相供电并不重要,贵在设计和用料的选择。
1.一个合理的电路设计应该考虑诸多因素,如信号的稳定性、干扰、散热等。
如果一个三相回路的设计仅仅只是为了实现大功率的电流转换分配,忽视了电源的稳定性,因而产生了大幅度纹波干扰等情况的副作用,那它必然是个失败的设计!
2.同样设计下的三相供电理论上优于两相供电。
3.从电路工作原理上来讲,电源做的越简单越好。
从概率上计算,每个元件都有一个“失效率”的问题,用的元件越多,组成系统的总失效率就越大。
这样多相供电的系统就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选料用料对多相供电电路来说就更为重要。
不过,我们没有必要怀疑两相供电的稳定性,只要稳定、设计合理,没有理由拒绝两相供电的产品。
我们经常会听到主板供电回路的相数、电容、电感线圈和场效应管(MOS管)等这些关键词,可对这神秘的供电电路部分,你又知道多少呢?我们这里谈的主板供电系统,一般是指CPU、内存和显卡供电单元。
CPU供电单元是大家经常接触到的,我们平时所说的N相供电指的就是CPU供电,同时CPU供电电路也是整个主板中最重要的供电单元,这部分的品质好坏,直接关系着系统的稳定性。
阅读完本文您将对主板供电模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这就是一个单相供电系统:由ATX电源提供的+12V电源输入后,先通过由一个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L1振荡电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经过PWM控制芯片与两个晶体管,导通后达到需要的输出电压,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就可以达到CPU所需要的Vcore了。
从电路工作原理上来讲,电源做的越简单越好。
从概率上计算,每个元件都有一个“失效率”的问题,用的元件越多,组成系统的总失效率就越大。
所以供电电路越简单,越能减少出问题的概率。
单相电路元器件最少,但是主板除了要承受大功率的CPU外,还要承受显卡等其他设备的功
耗,做成单相电路需要采用大功率的MOS-FET管,发热量会很恐怖,而且花费的成本也不是小数目。
所以,大部分厂商都采用多相供电回路。
多相供电就是将多个单相电路并联而成的,所以可以提供N倍的电流。
有了上面的知识做铺垫,我们来看一下目前主流的供电模块的构成。
这是最常见,最正规的供电模块,由“1个线圈+2个场效应管”组成一相电路。
目前市场中大多数的主板供电模块都采用此设计,不管是K7还是K8,甚至耗电大户Pentium D的主板也采用此设计。
图2中靠近4Pin插头部位还有一个线圈(没有场效应管与之匹配,下面的图示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作用是类似的),是第一级电感线圈,也有人认为是为CPU辅助供电的线圈,所以此图示为三相供电。
通常大家看到图3中的供电系统,便会用“完整的供电模块”来说明。
这种方式或许在散热方面更有优势,但实际使用效果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
图3是由“一个线圈+三个场效应管”组成一相电路,所以图3是两相供电。
其实,两相供电系统未必就比三相供电差,虽然更多的相数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但更容易出现问题也是事实;另外,选料设计更重要。
所以请理智看待供电相数。
这个供电模块比较少见,这是蓝宝ATi RS482芯片的主板。
此系统采用“1个线圈+4场效应管”构成一相电路的设计。
如果说“1+3”是完整电路,那么“1+4”就只能用豪华来形容了。
此系统采用四相供电,电路设计可谓豪华;但相数和采用的场效应管的个数并不是豪华的代名词。
采用何种线圈,何种场效管,也就是说用料本身的性能更为关键;豪华的用料离开科学合理的设计恐怕也是白白的浪费材料。
所以DIYer要修炼硬功夫,不要仅仅局限在供电相数的判断上。
图5是EPOX在8RDA6+上采用的供电模块。
其供电系统就在DIYer中引起争议,有人说这是四相供电,判断理由:线圈数—1。
图中明显有5个线圈,那么5-1=4是很显然的事情。
有人说这是三相供电,判断理由:1个线圈+2个场效应管为一相电路。
显然图中有6个场效应管,所以最多也就是三相供电了。
第一种说法没有了解供电线路的组成,虽然大多数供电系统可以这样判断,不代表这种方法就是完全准确的。
第二种说法就会产生一种困惑:多余的那个线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之后EPOX的设计师说明:这是一个两相加强供电系统,其中“2个线圈+3个场效应管”为一相电路。
但DIYer对此供电系统认可度不高。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Intel 9系列(包括i915/925、i945/955)主板的供电系统,多采用四相供电。
图5是采用“1个线圈+3个场效应管”构成一相电路的四相供电系统。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支持Prescott主板要求供电部分的线圈必须采用单股粗线绕制(如图6);另外,Intel技术白皮书要求CPU周围的电容要采用固态电容(这也是在一系列主板爆浆事件后无奈而又明智的做法)。
关于Intel 的供电规范这里笔者简单地谈一下(如附表)。
Prescott最大要求91A的电流,而单相电路可以提供50A的电流,似乎成熟的两相供电就能够满足了。
但巨大的热量I2R还是让主板厂商更趋向于采用四相供电系统。
随着主板设计技术的发展,有好多配件的安装或外在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如图7中的加固线圈,将线圈包住可以减少电磁干扰并对线圈起到加固作用,在场效应管上加上散热片来加强散热等等。
还有某些主板竟然将场效应管“竖立”安装(既省空间又利用散热)。
最后,希望本文对您轻松分辨供电电路的相数有一定帮助,并通过对供电电路的了解轻松选购高品质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