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高中物理(3篇)
![教研活动记录高中物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314d6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0.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高中物理实验室三、参与人员1. 高中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2. 校长、教导主任3. 外校物理教师四、活动主题1. 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2. 交流物理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3. 分析学生成绩,查找教学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五、活动内容1. 教研组长发言教研组长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他指出,高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经验交流(1)教师A:分享了自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
他认为,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通过趣味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
(2)教师B:介绍了自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的经验。
他强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
(3)教师C:分享了自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经验。
她认为,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验技能。
3. 分析学生成绩,查找教学不足(1)教务主任分析了近期的物理考试成绩,指出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解题能力较弱等。
(2)教研组成员针对成绩分析,讨论了教学中的不足,如教学进度过快、教学方法单一等。
4. 制定改进措施(1)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知识。
(2)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交流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质量。
物理教研活动记录高中(3篇)
![物理教研活动记录高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dfff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e.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5日,星期二,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高中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四、参与人员高中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领导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首先进行了致辞,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2. 专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资深物理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讲座主题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课程标准的特点与要求讲座首先介绍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过程以及特点,强调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高中物理教学策略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策略: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巩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②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③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④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讲座介绍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①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②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知识;③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④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⑤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分组讨论在专题讲座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融入日常教学中?(2)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3)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讨论过程中,各组成员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各组讨论成果如下:(1)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融入日常教学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②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③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高中物理_教研活动记录(3篇)
![高中物理_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4bfd4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7.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四、参与人员:高中物理教师团队五、活动内容:1. 教学经验分享(1)李老师分享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实验现象的方法。
他强调,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2)张老师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她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王老师分享了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他指出,解题训练是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案例分析(1)针对“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教学内容,刘老师分析了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化,帮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
(2)在“运动学”的教学中,陈老师分享了如何运用图形法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学公式,提高解题效率。
3. 教学策略探讨(1)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们探讨了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们讨论了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进步。
(3)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教师们提出了如何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效果的建议。
4. 教学资源分享(1)张老师分享了他在网络上找到的一些优秀教学资源,如物理实验视频、习题库等,供大家参考。
(2)李老师推荐了一本物理教学参考书,他认为该书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分析和教学策略探讨,使教师们对物理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几点收获:1. 教师们认识到,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教师们意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和习题是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应充分重视。
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faaae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6.png)
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活动目的本次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活动旨在整合各位物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讨论和研究高二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和疑惑,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二、活动内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课程分析针对高二物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课程目标和重点难点。
2. 教学资源分享各位教师分享自己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实验设计等。
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和丰富度。
3. 教学经验分享本环节邀请几位经验丰富的物理教师分享自己在高二物理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
通过倾听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优秀的教学思路和策略,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4. 难点疑惑讨论教师们对高二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疑惑进行集中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大家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交流,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教学策略研究在本环节中,我们将共同探讨和研究适合高二物理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分享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活动总结本次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们积极参与,并且分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通过活动,教师们互相学习和借鉴,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活动也解决了许多高二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和疑惑。
教师们通过深入讨论和交流,相互帮助,不断进步。
这无疑对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活动总结中,我们对本次活动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这些建议将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四、活动收获通过本次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收获了以下几点:1.教学资源丰富:教师们互相分享了自己准备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交流学习机会增多:教师们借助活动的机会,互相学习和借鉴,取得了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物理教研组活动记录高中
![物理教研组活动记录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5342a9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3.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举行了主题为“探究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解决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阶段(2:00-2:30)- 主持人:张老师- 主题:《牛顿运动定律》- 内容:针对《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节,全体教师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 教学研讨阶段(2:30-4:00)- 主持人:李老师- 主题:物理实验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 教师A:分享了在物理实验课中遇到的问题,如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数据不准确等。
- 教师B: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如加强实验操作规范培训、提高实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等。
- 教师C: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实验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 讨论:全体教师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经验分享阶段(4:00-4:30)- 主持人:王老师- 主题: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内容:- 教师D:分享了如何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的经验。
- 教师E:介绍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 总结:王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并鼓励全体教师继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4. 活动总结与反思(4:30-5:00)- 主持人:张老师- 内容:- 教师F: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活动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教师G: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自己收获颇丰,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 领导点评: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物理教研组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3篇)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18b36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d.png)
第1篇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参与人员:高中物理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物理教研组决定开展此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活动内容1. 学习新课程标准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新课程标准。
通过对比旧课程标准,大家对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分享教学经验(1)教学案例分享首先,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案例。
一位教师分享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位教师则分享了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策略探讨接下来,全体教师就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注重跨学科知识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交流教学困惑在交流环节,部分教师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如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与考试要求的关系、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其他教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制定教学计划最后,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制定了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1)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和内容;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3)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三、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困惑、制定教学计划等环节,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发言摘要:1. 李老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物理组教研活动记录
![高中物理组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ef659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c.png)
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四、活动参与人员:高中物理组全体教师五、活动记录:1. 活动开场活动开始,全体教师齐聚物理实验室,由教研组长张老师主持。
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
2. 教学案例分析(1)张老师分享了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实录,分析了该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反馈等方面。
张老师指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
(2)李老师分享了一节《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实录,重点分析了该节课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引导。
李老师认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
3. 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1)针对如何提高课堂参与度,老师们提出了以下策略:①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③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④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针对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老师们提出了以下方法:① 注重实验设计,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科学性;② 优化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效率;③ 注重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④ 融入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教学手段。
4. 教学反思与总结活动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张老师认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老师们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了教学策略与方法。
张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将本次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活动效果本次教研活动使高中物理组全体教师对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活动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团队凝聚力。
物理校本周教研活动记录(3篇)
![物理校本周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cc184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9.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四、活动参与人员:全体物理教师五、活动内容:1. 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宣布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并邀请各位教师积极参与讨论。
2. 各位教师就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1)教师A: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教师B: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物理现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教师C: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教师D: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针对教学策略与方法,各位教师展开激烈讨论,以下是部分讨论要点:(1)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教师E: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物理思维。
教师F:鼓励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的多样性。
(2)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G: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规范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教师H:通过实验竞赛,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
(3)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I:结合生活实际,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J: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针对讨论成果,教研组长进行总结,并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3)关注物理学科的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各位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物理人才贡献力量。
七、活动照片:(此处插入活动照片)八、活动反馈:本次教研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中物理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高中物理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26f76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c.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讨四、参与人员:高中物理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高中物理组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探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 主题讲座主讲人:张老师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张老师指出,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参与度低;2.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2)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张老师认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如乘坐公交车的惯性、乘坐电梯时的惯性等。
2. 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4. 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应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5.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效率。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环节,各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2)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3)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4. 总结发言主持人:经过大家的讨论,相信大家对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二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高二物理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a90d8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f.png)
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探讨高二物理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参与人员1. 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2. 学校领导3. 邀请的校外专家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2. 教学经验分享3. 教学问题讨论4. 校外专家讲座5.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记录1. 开场致辞会议开始,教研组长王老师首先对各位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王老师强调,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加强高二物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2. 教学经验分享接下来,由三位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1)张老师:张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老师强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感受物理的奥妙。
(2)李老师:李老师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李老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刘老师:刘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老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问题讨论在经验分享之后,与会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课堂管理问题:部分教师反映,在课堂上,部分学生纪律较差,影响教学进度。
对此,大家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课堂纪律教育,让学生明确课堂规则;-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自觉遵守纪律;-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进度问题:部分教师表示,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教学进度较紧张。
对此,大家提出以下建议:-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 利用课外辅导时间,帮助学生消化巩固知识点;- 针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物理组高二教研活动记录
![物理组高二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91f775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6.png)
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高二年级物理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四、活动参与人员物理组全体高二年级教师五、活动议程1. 主持人开场及活动背景介绍2. 分组讨论:针对高二年级物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分析3. 汇报交流: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及改进措施4. 集体研讨:针对高二年级物理教学的整体规划与实施5. 总结发言: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教学工作提出要求六、活动记录1. 主持人开场及活动背景介绍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高二年级物理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二年级物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资源不足等。
希望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体教师能够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出适合高二年级物理教学的策略。
2. 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环节,教师们针对高二年级物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下是各组讨论成果的简要概述:(1)第一组:力学部分力学部分是高二年级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们认为,要帮助学生掌握力学知识,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如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等。
同时,要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力学原理。
(2)第二组:电磁学部分电磁学部分是高二年级物理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
教师们认为,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电磁学的应用价值。
其次,要注重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电磁场的概念。
(3)第三组:光学部分光学部分是高二年级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之一。
教师们认为,要帮助学生掌握光学知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光的本质,然后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基本规律。
3. 汇报交流各组代表分别汇报了讨论成果及改进措施,以下是部分汇报内容:(1)第一组:针对力学部分,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学生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等基本概念;2. 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力学原理;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课堂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f87f0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0.png)
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6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四、活动参与人员:全体高中物理教师五、活动内容:1. 活动开场活动开始,全体教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讨论,明确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随后,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流程和安排。
2.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资深物理教师进行主题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围绕“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展开。
讲座中,资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物理思维习惯是指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1)注重观察和实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手,通过实验验证物理规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学会类比和联想:引导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类比和联想,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善于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3)开展物理竞赛、实验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注重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分组讨论讲座结束后,全体教师分为若干小组,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2)如何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各组代表对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以下共识:(1)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本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6838a60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0.png)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活动主题: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研讨活动参与人员:全体高中物理教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实验课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研讨活动。
二、活动内容1. 实验课教学经验分享(1)由我校资深物理教师张老师分享他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张老师强调,实验课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青年教师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创新方法。
李老师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 实验课教学问题探讨(1)针对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器材不足、实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应加大实验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同时加强对实验操作规范的教育和培训。
(2)针对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实验前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开展实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验课教学资源整合(1)教研组讨论了如何整合实验课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大家认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老师们分享了各自收集到的实验课教学资源,如实验视频、实验指导书、实验数据等,以便共同学习和借鉴。
4. 实验课教学评价方法探讨(1)针对实验课教学评价方法,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建立实验课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老师们讨论了如何将实验课评价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使实验课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物理(3篇)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物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7e44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d.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的提升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推进物理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升物理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物理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我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由教研组长组织全体物理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针对本学期将要讲授的课题《力学》进行集体研讨,教师们结合教材、学情,共同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策略。
2. 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公开课内容为《牛顿第一定律》。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3. 经验交流公开课后,教师们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公开课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等。
随后,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4. 专家讲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邀请了知名物理教育专家进行讲座。
讲座主题为“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专家从核心素养的内涵、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5. 总结反思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肯定了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今后教研工作的重点: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核心素养融入到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三是要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物理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研活动记录高二物理
![教研活动记录高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a8654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6.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高二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高二物理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探索物理教学新方法,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下午2:00-5:00活动地点:高二年级物理实验室三、活动参与人员高二年级物理教师: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陈老师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2. 教学观摩3. 经验分享4. 总结与反思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确定备课主题:高二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2)分配备课任务:每位教师负责准备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3)集体讨论:针对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形成统一的备课方案。
2. 教学观摩(1)观摩课程:由陈老师主讲《机械能守恒定律》(2)观摩内容:教学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小结(3)观摩评价:教师们对陈老师的教学进行了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经验分享(1)张老师分享: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物理课堂效果(2)李老师分享: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王老师分享:如何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刘老师分享: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4. 总结与反思(1)张老师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收获颇丰,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2)李老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3)王老师反思: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4)刘老师反思:课堂管理要严格,确保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2. 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素养。
高二下物理教研活动记录(3篇)
![高二下物理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ff3d6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7.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与人员1. 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2. 学校教务处主任3. 邀请的外校物理专家四、活动主题探讨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五、活动内容1. 教学现状分析- 由教研组长对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教学内容难度、教学进度安排等。
2. 教学策略探讨- 教研组教师分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提出教学策略:a. 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b. 如何有效解决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难题?c.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d. 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提升教学效果?3. 教学案例分享- 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教学案例,包括成功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
4. 专家点评与指导- 邀请外校物理专家对教研组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展望-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六、活动记录1. 教学现状分析- 教研组长指出,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内容较为复杂,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教学进度较紧张。
2. 教学策略探讨- a. 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现象,提高学习积极性。
- b. 解决学习难题:-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疑惑。
- c. 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利用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d.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在线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案例分享- 分享了两位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 案例一:利用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高二下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高二下物理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9115c3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7.png)
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4:00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四、参与人员1. 高二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2. 学校教务处领导3. 高二年级组领导五、活动流程1. 活动准备- 教研组提前收集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进度安排。
-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策略。
2. 活动开始- 主持人开场:由教研组长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3. 主题讨论- 分组讨论: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重难点分析。
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 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
4. 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推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和交流。
4. 专家点评- 学校教务处领导和二年级组领导对教师们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5. 总结与展望-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 教师们就下一步教学工作进行展望,提出具体实施计划。
六、活动内容1.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师们认为,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动能、势能、功能关系及其应用。
2.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4. 电磁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2.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师们提出以下策略:1.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2.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
3.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 教师们认为,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高中校本教研记录(3篇)
![物理高中校本教研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d94d8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5.png)
第1篇一、教研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教研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教研活动主题: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四、参与人员:全体物理教师五、教研活动内容:1.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首先,由教研组长主持,向全体物理教师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随后,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教师A: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B: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C: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2.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在讨论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后,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一些具体方法。
教师D: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师E: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F: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实验进行直观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分组讨论与交流为了更好地探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全体物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2)如何设计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果?(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总结与反思在分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分别向全体教师汇报了讨论成果。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研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体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具体方法。
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04ea3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2.png)
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活动目的和背景:为了提高高二物理教师的备课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学校在本周组织了一场高二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让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5月15日(星期一)下午3点至5点活动地点:学校教研室活动过程:活动开始活动开始前,各位教师按照活动要求准备了自己的备课材料,并将其分发给其他教师,以便大家做好备课的准备工作。
活动开始时,全体教师按照座位安排就坐,会议由主持人宣布开始。
教师分享备课心得和教学资源本次活动共有五位教师参与了分享备课心得和教学资源环节,他们分别是:A老师、B老师、C老师、D老师和E老师。
每位教师进行了约10分钟的分享。
A老师分享了自己近期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以及解决方法,引起了其他教师的共鸣和讨论,大家相互交流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B老师展示了一个以在线实验为主的教学资源,该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和实际应用,其他教师纷纷表示对该资源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C老师分享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利用游戏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他教师对这些方法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并纷纷表示会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D老师介绍了一套针对高二物理课程的备课教案和课件资源,他详细解释了教案的编写思路和效果,其他教师对该教案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赞赏。
E老师分享了一些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受到了其他教师的关注和喜爱。
小组讨论和总结分享环节结束后,教师们被分成了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讨论了分享环节中的内容,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小组的讨论时间为30分钟,期间各组做了详细的记录。
小组讨论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体教师汇报了本组的讨论情况和总结。
在总结中,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自己的备课教研也更加有信心。
活动结束活动最后,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教师们的感谢,教师们也纷纷表达了对学校组织活动的感谢和对参与教师的认可。
高中物理教研组活动记载(3篇)
![高中物理教研组活动记载(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f75d6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1.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讨四、活动参与人员:高中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张老师首先进行了开场致辞。
张老师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指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2. 主题报告接着,由教研组资深教师李老师进行了主题报告。
李老师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讨》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李老师指出,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因此,物理教学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能力培养为主。
(2)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讨李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教学策略:①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设置贴近生活的实验、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
②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实验技能。
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④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知识面。
将物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案例分享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该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小组讨论在李老师主题报告的基础上,教研组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4)如何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知识面?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看法。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4. 总结发言最后,教研组长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0.05.31 下午3:15——4:00
地点:高二物理办公室
到会人员:何勇彭志杰王金聚王孝厂葛慧爱蔡本再主讲:彭志杰
活动形式:主讲加共同研讨
研讨内容------一轮复习体会
1、总结讨论本本阶段的教学进度情况
2、讨论一轮复习用书
3、专题讲座:彭志杰
一轮复习体会
高考复习一般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
现阶段高三就要进行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
在这一阶段里,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
尽管近几年来教材在变,大纲在变,高考也在变,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新课程知识应用性较强,与素质教育的教改目标更加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
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
为什么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
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
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
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
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
要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课本中不少联系实际的好题,例如流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示波器中的电偏转、磁悬浮列车等。
(07上海物理卷最后一题最后一问磁场运动问题就是从磁悬浮列车中演化来的)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的典范,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切实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命题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联系实际、实验的题目越来越多。
同时近几年高考物理有力地冲击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它给我们的启发是:
首先,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
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本中的实验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但它决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实验方案。
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
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
应从实际出发作合理的变通和大胆的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要动手去做,以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
例如07上海物理试卷中第18题,对“气体温度计的读数和修正”。
试题不难,但拿全6分很不容易。
由此可见,在高三物理实验复习中,要求在熟练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进而培养其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1)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考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2)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
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说明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3)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5:3,平时做一份完整的试卷应先易后难,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
注意现代信息的收集和获取
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现代高考科技的联系,是高考的必然趋势和热点。
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
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尤其是科技类书籍,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关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留意从各种媒体吸收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时不恨少”。
同时要关心实际问题,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有关“嫦娥一号”的信息。
但是,主要注意力还应该放在教材上,特别是教材上的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阅读材料,只要牢固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任何问题就不可怕了。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为期9个多月的系统工程,各个阶段乃至各个环节都需要慎密设计,要讲究科学、合理,做到有序、有度、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