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文化博物馆-昭忠祠小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船政博物馆、昭忠祠

一百多年光阴流逝,当年的厂房、学舍,几经战火,没有剩下多少痕迹,令人兴起无穷感慨。究竟“船政”留给我们的是些什么呢?

马尾船政文化是福州人民涵泳拜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马尾,对于福州而言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马尾船政注定是福州乃至中国近代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尾船政文化所涵盖的“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福建船政建筑”。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古港马尾限山东麓,是以宣扬船政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该馆筹建于1997年,原名为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2005年1月经改版后更名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09年获批为国家三家博物馆。福建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高教史上的地位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后来的职业技术性高等专门学校或专科学校,是一般中国高等教育史所认可的。但它是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则是最近才有青年学者提出的新问题。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依山而建,充分利用了山的构造,将船政文化融入其中,很自燃,很浓烈的存在于游者视野中。其最大特色是船政文化内涵深刻,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馆内陈列分为序厅、船政概览厅、船政教育厅、船政工业厅、海军根基厅、船政名人堂。呈列分为四个主题,包括船政概要、科教夙兴、产业先驱、海军根基,外加一层展厅内栩栩如生的雕塑,海军气息的古炮以及“杨武船模”的展示,这一系列的开门展,给了我们一种浓浓的船政韵味在。

那么,现在,斗胆以我的方式向大家宣传我所领略到的船政文化气息。

其一是科教夙兴,顾名思义,办学是船政文化传达的内容之一。当时,左宗棠在设局办厂的同时,开设学习条件,学习造船与驾驶。沈葆桢在“船政根本在于学堂”中也提出教育在近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船政开始突破传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理念。船政文化培养早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海军人才,有萨镇冰、魏翰、詹天佑、刘步蟾等等有识之士,他们无可非议地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而彪炳史册。

其二是产业先驱。船政师夷长技,大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在船政博物馆的整个馆场中,各种特色的军用器材、向外学习基地、造舰船、造机器、造设备,甚至是后来造的飞机。在利用当代科学技术方面,船政人才独领风骚数十年。

其三是海军根基。船政是近代海防思想的重要实践,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海军发端于船政,马尾船政被公认为“中国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创造了许多的中国第一:建造出第一艘木壳船、商船“万年清”号;第一艘巡海快船“开济”号;第一艘钢甲巡洋舰“平远”号;还有水上飞机等众多的海上军器设备的建造。孙中山曾赞许船政“足为海军根基”。

昭忠祠是我国古代为纪念卫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而建的庙宇或祠堂,以昭示忠良将士之意而起名。目前已知的昭忠祠有:京师昭忠祠、福建福州昭忠祠、安徽巢湖中庙昭忠祠、辽宁营口昭忠祠。

福建福州马尾昭忠祠(甲申中法马江海战烈士墓) 福州中法马江海战烈士墓和昭忠祠位于马尾的马限山东南麓。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清政府软弱,使得福建水师仓促应战,官兵 796人牺牲,打捞烈士 400多具遗体,分 9冢安葬于马限山麓。 两年后,墓东建“昭忠神祠”,1920年重建墓园,合9冢为一丘,并成立了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 1996年,马限山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福州昭忠祠

昭忠祠位于福州市庆城路化民营、八角楼一带。原是王审知的故居,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改建为祠庙。自宋到清的1000多年中,每到立春这天,地方官员都要率官民来此祭祀,并在祠前取泥土捏成春牛,而后开始春耕。庙毁于元代,仅存一厅。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奉旨重建。清以后旧址大部分被浸圮,仅存府第前门的一部分,即今闽王祠大厅、聣太后享堂、拜剑台等。1962年重修。“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1年又重修。

祠厅内有一尊王审知像,周围陈列着从王审知的宫殿遗址和墓中出土的墓志铭、青瓷和白瓷的唐碗等文物。祠内碑亭立着《恩赐琅琊王德政碑》,碑高4.9米,宽1.87米,为唐天祐三年(906年)于兢撰、王倜

书。碑文记述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前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政绩,还记载有当时福建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往来的史料,是研究闽国史、五代史的重要文物。祠内还有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所立重修忠懿王庙碑铭,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忠懿王祠碑记》以及“乞土胜地”等碑刻。

船政博物馆旁有昭忠祠。

马江海战法军取突袭战法,福建水师仓促应战,死难水陆官兵达千余人。战后部分死难官兵遗体葬在马限山麓沙滩上,后立碑并建昭忠祠,以表其功。

沿祠后山拾级而上,便是马限山炮台遗址、原英国福州领事馆分馆遗址和英国梅园监狱遗址等。

昭忠祠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的一座忠烈祠,位于马尾区马限山顶及山麓,是为纪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战死的中国官兵而建立的祠堂,该祠和马江海战炮台和烈士墓一起以“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的名义列为中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84年马江海战结束后,当地军人和民众将打捞上来的中国官兵遗体掩埋于此,形成九冢。1885年冬,清朝政府开始在陵园北侧兴建昭忠祠,并于1886年竣工,内祀796位福建水师官兵的灵位。1920年,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蓝建枢倡议集资重修昭忠祠,并由陈兆锵主持修缮,并合原九冢为一坟,并将中日甲午海战中福建籍的阵亡将士入祀。1984年再次大规模修缮。昭忠祠的现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包括了戏台、前殿、后殿等建筑,均为福州式的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带风火墙的结构,祠南侧为墓,长49米,宽10.9米,高1.03米,墓前方形拱顶亭

有“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马江诸战士埋骨处”石碑。目前,昭忠祠连同烈士陵园和中坡炮台一起被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