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配电房挂轨巡检机器人技术方案
铁路配电装置室轨道式机器人智能巡检设计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室内轨道型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案目录1 项目概述 (1)1.1项目简介 (1)1.2系统简介 (1)1.3系统设计目标 (1)1.4项目背景 (2)2主要技术方案 (3)2.1总体技术要求 (3)2.2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4)2.3机器人自检 (9)2.4机器人电磁兼容 (9)2.5监控平台系统 (10)2.6机器人工作模式 (11)3主要分系统技术参数 (14)3.1机器人本体 (14)3.2轨道系统 (15)3.3供电及通讯方式 (16)3.4局放检测 (16)1 项目概述1.1项目简介本项目实现开关柜红外测温、局放检测、柜面及保护装置信号状态指示等的全自动识别,继保室保护屏柜压板状态、空开位置、电流端子状态、装置信号灯指示以及数显仪表的全自动识别读数。
并且采用导轨滑触式供电方式,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视,也可自定义周期和设备进行特殊巡视。
1.2系统简介智能巡检监测机器人系统(含本地、远程监控平台)。
主要包括:(1)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1套,包括巡检机器人本体、高清可见光视频监控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局放监测模块、温湿度环境监控模块、远程对讲模块等。
(2)轨道系统1套,包括轨道本体、轨道连接件、吊装组件、固定组件和限位器等。
(3)监控平台2套,包括本地监控平台1套、远程监控平台1套。
(4)通讯及电源系统1套,包括通讯光纤收发器、电源、配电箱、动力线缆及组件等。
1.3系统设计目标本项目的实施将提高配电房、开关室、继保室的检修、维护效率,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运维的智能化,增加电网运行可靠性,同时保障运维人员安全,降低人工运维成本。
1.4项目背景目前电力公司对于所管辖的配电房、开关室,例行巡检每月1次,红外测温巡测每月1次,全部依赖于人工巡视作业。
在高负荷期间和有特殊保供电要求时,须增加巡检频次。
随着近年来电网飞速发展,生产人员不足和巡检工作量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运维一体化等工作在扩展业务范围的同时也给变电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的“人工巡检、手动记录”的巡视作业方式难以适应电力系统精益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
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应用技术方案

目录1.项目背景 (2)2.项目需求 (3)3.机器人分类 (4)3.1.地面可升降机器人 (4)3.1.1.系统组成 (4)3.1.2.设计目标 (4)3.1.3.系统功能 (5)3.1.4.系统特点 (5)3.1.5.电磁兼容 (9)3.1.6.机器人参数 (9)3.2.轮式可升降机器人 (10)3.2.1.系统简介 (10)3.2.2.系统特点 (11)3.2.3.系统架构 (13)3.2.4.巡检系统 (13)3.2.5.设备参数 (14)3.3.室外地面轮式机器人 (15)3.3.1.系统特点 (15)3.3.2.系统参数 (16)4.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17)4.1.系统主要设计特点 (19)4.2.可靠的抗低温措施 (21)4.3.安全设计 (21)4.4.EMC电磁兼容性设计 (22)4.5.防腐设计 (22)4.6.防水防尘设计 (23)4.7.散热设计 (23)4.8.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23)5.系统软件功能简介 (25)5.1.软件界面介绍 (25)5.1.1.巡检监控 (25)5.1.2.机器人遥控 (26)5.1.3.设备告警信息确认 (28)5.1.4.主接线展示 (29)5.1.5.间隔展示 (29)5.1.6.巡检日志查询 (30)5.2.巡检结果浏览 (31)5.3.巡检报告生成 (33)5.4.未巡检点查询 (34)5.5.巡检结果分析 (35)5.5.1.对比分析说明 (35)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5.5.2.生成报表 (37)1.项目背景变电站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中,为了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准确掌握本岗位的生产动态,控制处理跑、冒、滴、漏等各类安全隐患险情,各区域实行了巡检制度,主要是通过运行人员定期携带红外热像仪巡检来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手工抄录各个仪表的读数。
这种模式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衡量尺度问题:运行经验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种技术能力,但运行经验的积累过程具有单一性。
智能轨道型电力巡检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轨道型电力巡检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目标:1.实现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自主巡检轨道,检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
2.实时数据采集:机器人能够实时采集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3.预警和故障诊断:机器人能够根据采集的数据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并给出预警或故障诊断。
4.远程操控和管理:用户能够通过手机或电脑端监控机器人的巡检情况,并进行远程操控和管理。
硬件设计:1.机器人底盘:采用轨道型底盘设计,通过轨道导向系统在轨道上行走。
2.传感器系统:装配多种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
3.摄像头:配备高清摄像头,用于拍摄设备照片和视频,并进行图像识别。
4.通信模块:装配无线通信模块,通过4G、WiFi等无线网络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和远程操控。
5.电源系统: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作为主要电源,实现长时间巡检。
软件设计:1.路径规划算法:根据巡检任务和轨道地形,设计路径规划算法,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定路径进行巡检。
2.数据采集与分析:编写数据采集程序,实时读取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在服务器端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
3. 预警和故障诊断:根据设备状态分析结果,通过App和Web页面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并给出故障诊断建议。
4. 远程操控:通过App和Web页面,用户能够实时监控机器人的巡检情况,并进行远程操控,如改变巡检路径、启停机器人等。
5.后台服务器:搭建后台服务器,存储和管理巡检数据,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功能。
系统工作流程:1. 用户在App或Web页面下发巡检任务,并设置巡检路径和频率。
2.机器人根据巡检任务和路径规划算法,按照预定路径巡检电力设备。
3.机器人通过传感器采集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4.后台服务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并给出预警或故障诊断建议。
铁路配电装置室轨道式机器人智能巡检设计方案

铁路配电装置室轨道式机器人智能巡检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铁路配电装置室是铁路运行中非常重要的设施,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然而,传统的巡检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巡检人员需要进入高温、高压等危险环境,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设计一个智能巡检机器人来进行铁路配电装置室的巡检,能够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2.减少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3.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内容1.机器人的整体设计设计一个轨道式机器人,可以在轨道上自主行驶,从而能够在配电装置室内进行全面巡检。
机器人需要配备相应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便获取必要的数据和执行维护任务。
同时,机器人应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和避障能力,能够根据巡检情况自动调整行进路线。
2.传感器系统机器人应搭载各种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在配电装置室内获取各种参数的数据。
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将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监控中心,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3.执行器系统机器人还需要搭载一些执行器,以进行必要的操作和维护。
例如,机器人可以搭载机械臂,进行开关的操作;也可以搭载镜头和摄像头,进行设备的拍照和视频监控;同时还可以搭载清洁装置,对设备进行清洁。
4.自主决策和避障能力为了提高机器人的适应能力和巡检效率,机器人应具备自主决策和避障能力。
通过搭载相应的算法和传感器,机器人可以感知到环境中的障碍物,并自动调整行进路线,避免碰撞发生。
5.数据分析和处理机器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需要具备相应的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监控中心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三、实施步骤1.机器人的制造和装配根据设计方案,制造和装配机器人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系统、执行器系统、自主决策和避障系统等。
轨道巡检机器人-配电站房辅助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方案2021

配套设备及传感器
安徽电科恒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产品以轨道机器人为硬件平台,搭载可 见光云台摄像机、红外热像仪、超声、局放、 气体、温湿度以及声音等传感器,集成移动与 升降运行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通信模块,整 合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模式识别及视频分析技 术,实现对变配电站所室内设备与环境的全方 位感知、全自主智能巡检、全自动异常预警和 智能化生产管理。
安徽电科恒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ART AI轨道巡检机器人
1
AI轨道巡检机器人
AI track inspection robot
HT-600 AI轨道巡检机器人是专注变配站场 所(变电站、开闭所和配电室等)、以智能控制 和AI为核心技术,全面提升变配电站智能化水 平而研发的一款多功能新型室内巡检机器人。
Intelligent track inspection robot
智能轨道巡检机器人 系统界面
Intelligent track inspection robot
PART 2
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
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room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以AI智能识别 和智能巡检为目标,通过在配电站房内配置 AI变配电辅助监控装置,结合配电监控云平 台,完成机器人智能巡检、红外热成像分析、 AI仪表识别、变压器超温监测、开关柜局放 监测、开关柜触头测温、蓄电池监测、低压 馈线监测、视频监控、环境监测、设备控制、 安防消防监测等的数据采集。实现对配网配 电站所运行状态、运行环境及安防环境的一 体化监控,实现配电站所运检的整体智能化 与管理云端化,达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目的。
2023-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施工方案(模板)-1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施工方案(模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推进,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电力公司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风险,让变电站管理更加智能化和现代化。
那么,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施工方案应该怎样来制定呢?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阐述。
一、视察现场:详细考察变电站内环境、大小、电力设备类型、电器布局和电力源供应等核心问题,了解巡检机器人的运行线路、运行困难点,水平、倾斜角度等问题,并为了安全考虑,对现场环境是否安全杠杆、是否会对巡检机器人造成威胁进行评估。
二、制定机器人巡检路线:在视察现场之后,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变电站的基本情况,考虑机器人的行进路线,并根据变电站的不同部位和设备的不同情况评估设立传感器数量,防止机器人无法检测到隐蔽或误差的问题。
三、编写程序规划:制定机器人巡检路线之后,我们需要根据设立路径和传感器来编写程序。
这样才能使机器人在巡检的过程中准确无误地完成巡检任务,同时根据不同的设备进行不同的巡检。
四、确定机器人的部件:另外,我们还要评估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并将需要加装的拍照、采集数据的设备,在机器人上进行安装、配置。
五、测试和调试:为了保证机器人巡检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验证机器人巡检的效果如何,解决程序逻辑和机器人源码等问题。
总之,以上步骤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设计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施工方
案的前提。
因此,我们所制定的巡检机器人管理方案不仅要符合施工
规范要求,而且还要满足变电站巡检的各项需求,为电力公司的工作
提供切实可行、安全可靠、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的解决方案,为变电站的巡检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将贡献智能化、现代化的
变电站建设。
挂轨式巡检机器人施工方案

挂轨式巡检机器人施工方案一、引言挂轨式巡检机器人是一种基于现代化智能技术的自动化设备,用于对各类建筑物、设备和设施进行巡检和监测。
本文档旨在为使用挂轨式巡检机器人进行施工的项目提供详细的方案和指导。
二、施工目标本次施工的目标是实现挂轨式巡检机器人的安装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满足项目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安装挂轨轨道系统。
2.安装巡检机器人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3.进行设备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提供操作手册和培训材料,使用户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巡检机器人。
三、施工步骤1. 安装挂轨轨道系统1.确定轨道系统的布置方案和轨道长度,并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纸。
2.根据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轨道支架的安装。
3.进行轨道横向和纵向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轨道的平整和垂直度。
4.安装轨道导向装置,以确保巡检机器人能够顺利移动。
2. 安装巡检机器人1.根据巡检机器人的尺寸和安装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并进行标记。
2.将巡检机器人安装在轨道上,并进行固定,确保其稳定性。
3.连接巡检机器人的电源和控制系统,并进行线缆布线和连接。
4.进行巡检机器人的初始化设置和调试,确保其与控制系统正常通信。
3. 设备调试和测试1.进行巡检机器人的各项功能测试,包括巡检、监测和报警等功能。
2.调整巡检机器人的参数和设置,以优化其运行效果。
3.进行巡检机器人的运行测试,模拟实际场景,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项目需求。
4. 提供操作手册和培训材料1.撰写巡检机器人的操作手册,包括详细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指南。
2.提供培训材料和培训计划,培训用户熟练操作和维护巡检机器人。
四、施工安全措施1.在施工期间,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2.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并经过相应的培训。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避免操作失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和施工现场,确保其安全性。
五、施工验收标准1.轨道系统须安装稳固,轨道平整、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配电室巡检机器人室内挂轨式解决方案

配电室巡检机器人解决方案摘要:文章阐述了一种室内配电室挂轨式巡检机器人解决方案,该方案有效提高了巡检效率,可以大力解决配网范围广、设备多、人手不足等难题,是一套智能配电房综合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清楚展示配电房在线监测情况,包括综合环境、综合电气、设备状态的监控等。
关键词:配电;机器人;巡检;自动化一、某车间配电房需求分析某车间配电房共有31个,主变2个,且在地域上分布非常分散,导致对配电房的巡检工作量急剧增加。
传统配电室的日常巡检工作以人工为主,通过固定的监控检测设备和手持式检测设备进行辅助巡检。
目前传统巡检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巡检工作量大配电房、IDC、继保室、开关室等数量巨大,巡检内容多,人员巡检难以按照实际业务需求全面覆盖。
2)缺少提前预测由于缺少提前预测功能,相关值守人员只能在异常发生之后进行“事后响应”,无法提前进行预警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3)缺乏统一调度现场监测未联网,大量现场设备和环境数据未整合,缺乏一个统一的调度单元。
4)工作安全隐患人员对现场环境感知度差,在巡检过程中,无法预测有毒有害气体,一些辐射场所也有可能对人体产生重大影响。
二、系统方案设计电科恒钛室内挂轨式巡检机器人系统以巡检机器人为核心,集移动视频巡检、红外测温、环境监控、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对巡检区域设备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管理。
巡检机器人主要由控制中心、水平运动机构、轨道总成、升降运动机构以及视、音频设备等五大部分组成,所搭载的各类摄像机、拾音器设备在采集了相应的数据后,通过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有线、无线、载波等方式),将网络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传输给监控中心的控制平台;核心解码器支持TCP/IP网络或RS485串行通信模式直接控制,实现监控平台的在线控制功能。
2.1运行轨道室内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沿着室内顶部铺设的工字铝轨道运行。
机器人行走导轨选择在室内顶端敷设轨道,机器人在轨道上运行,不影响下方通道的人员通行。
室内配电室智能巡检机器人 挂轨式方案

配电房AI巡检机器人巡检方案目录一、效益分析 (3)1.1安全效益分析 (3)1.1.1国产化保障信息安全 (3)1.1.2通信安全 (3)1.2直接效益分析 (3)1.3社会效益分析 (4)二、项目概况 (4)2.1行业背景 (4)2.2 行业痛点 (5)2.3需求分析 (5)三、系统方案设计 (6)3.1 系统架构 (6)3.1.2机器人系统介绍 (7)3.1.3后台管理系统 (8)四、系统主要功能 (11)4.1视频识别 (11)4.2红外测温 (11)4.3环境检测 (12)4.4音频采集 (12)4.5局放监测 (13)4.6双向语音 (13)4.7任务管理 (14)4.8数据分析 (14)4.9报表输出 (15)4.10预警与联动 (17)4.11机器人自检 (17)五、部署方案 (18)5.1 35KV配电室机器人部署 (18)5.2 10KV配电室机器人部署 (19)一、效益分析1.1安全效益分析1.1.1国产化保障信息安全芯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无论是手机、电脑、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等,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撑。
如果芯片都依赖于外国的技术和供应,这就给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就相当于把我们国家的信息命脉交给了别人。
别人可以随时切断我们的供应链,限制我们的发展空间,甚至植入后门、窃取数据、发动攻击。
芯片的国产化是为了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关乎我们国家未来的战争。
AI巡检机器人克服重重困难,毅然使用国产芯片,这不仅是一项科技工程,更是一项民族工程。
使用国产芯片,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才能实现我们国家的科技强国梦!1.1.2通信安全AI巡检机器人采用PLC 技术:(1)电力系统监控和控制:PLC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远程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
(2)电力网络安全:PLC技术的传输安全性比较高,可以有效防止电力系统数据遭到外来侵害,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3、系统集成:将机器人硬件和软件进行联调,并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优 化,确保机器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同时,需要解决系统中 存在的冲突和矛盾,保证系统的整体协调性。
关键技术验证
为验证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系统的有效性,可采取以下验证方式:
1、实验验证: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变电站的实际运行环境,对机器人进 行测试和验证。通过各种测试实验,如导航精度测试、传感器性能测试、控制算 法验证等,检查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性。
2、实际应用验证:将机器人应用于实际的变电站巡检任务中,根据实际巡 检结果和数据,对机器人的性能和实用性进行评估。通过实际应用验证,确保机 器人能够满足变电站巡检的需求,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
本次演示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现。通 过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 具有自主导航、自主避障、目标识别等功能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经过实验验证 和实际应用验证,该机器人在变电站巡检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能够大 大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 的研究与实现
01 引言
03 系统设计
目录
02 关键技术 04 实现方法
目录
05 关键技术验证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巡检任务日益繁 重。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变电站的高效、安全、准确巡检的需求。 因此,研究并实现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变电 站巡检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系统实现,以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方法
1、硬件实现: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如电机、传感器、 控制器等,进行机器人硬件平台的搭建。同时,需要注意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和扩 展性,以便于机器人功能的扩展和升级。
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方案 (2)

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方案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巡检机器人设计:设计一个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可以在配电室内自动行走,并检测配电室内的设备状态。
巡检机器人应具备自主导航、定位和避障能力,以确保安全。
同时,机器人应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机器人还应该具备数据记录、分析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2. 轨道系统设计:设计一个适用于配电室的轨道系统,通过轨道系统将巡检机器人引导到需要巡检的设备旁边。
轨道系统应具备稳定性和耐用性,并与机器人的导航系统相匹配,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到达指定位置。
3. 控制与通信系统:设计一个控制系统,能够远程控制巡检机器人的运动,同时,建立一个与机器人通信的网络系统,将机器人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
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应具备稳定性和实时性,以确保对配电室的监控和管理。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开发一个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对机器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识别设备状态和异常情况。
该系统还应具备预测性分析和故障预警功能,能够提前发现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用户界面:开发一个用户界面,用于展示机器人巡检的结果和设备状态。
用户界面应具备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直观的数据展示,方便用户查看设备状态和故障信息。
总结: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方案主要包括巡检机器人设计、轨道系统设计、控制与通信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和用户界面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实现配电室的自动化巡检和设备状态监测,提高配电室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技术及实施要点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技术及实施要点摘要:变电站自动化巡检机器人能够对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变电设备进行巡视,并能及时发现故障位置并向检修站报告。
目前,在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与维护专业教学当中对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通过提高机器人的巡视质量,从而使变电站工作的稳定性得以提升,才能保障电力系统可以高效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技术;实施要点一、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技术(一)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运用的导航技术1.视觉导航技术的运用视觉导航技术要求通过移动摄像机来获取相应的影像资料,并能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识别,而可视化的导航技术也能更好地对信息、资料进行采集,使其监测工作更加可行、高效。
然而,由于视觉导航技术造价高,要对大量的技术图像进行处理,这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根据周围的环境特征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也需要其它技术的配合,才能使其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所以该项技术在运用上是较少的。
2.SLAM导航技术的应用SLAM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军事领域,并在实际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这对巡检机器人的使用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巡检机器人的精度有很大的作用。
但SLAM技术需要高精度的电子地图,而且成本高,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寻找出一种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3.GPS定位系统的应用GPS导航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GPS技术在变电站的巡检机器人运动轨迹中可以将技术有效地分解,这就增加了巡逻机器人的灵活性。
但是在控制过程中精度受信号的影响很大,精度低。
4.激光反射导航技术的应用在使用激光反射导航系统的过程中,工程师需要用到激光扫描装置,然后扫描巡逻路线,并且精确地计算出目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后再进行导航和定位。
虽然激光反射导航技术有分辨率高等诸多的优点,但同时也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项技术在运用时需要注意环境因素要点。
5.磁轨导航技术的应用在早期的变电站建设中,磁轨导航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这种技术精度高,技术成熟,但其技术路线单一,这对技术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都有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会影响到磁轨的精度,也会受到信号影响。
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方案

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方案方案概述: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是一种能够在配电室内自主巡检、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及时报警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该系统包括机器人巡检系统、轨道系统、监测系统和报警系统。
1. 机器人巡检系统:机器人巡检系统由巡检机器人和控制系统组成。
巡检机器人配备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巡检机器人通过自主导航系统,在预先设计的轨道上进行巡检,并根据设备情况进行操作。
控制系统能够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操作和监控。
2. 轨道系统:轨道系统是巡检机器人行动的基础设施,可以根据配电室的布局进行设计和布置。
轨道可以是单轨道、双轨道或多轨道系统,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轨道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机器人位置和运动状态,确保机器人的准确导航和安全行动。
3.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配电室内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
通过与巡检机器人传感器连接,能够获取各种参数数据,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监测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报警和通知。
4. 报警系统: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响应监测系统的报警信息,并通过声音、光闪等方式进行报警。
同时,报警系统也可以将报警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及时处理故障。
方案优势:1. 自主巡检:巡检机器人能够根据预设的轨道自主巡检配电室内各个设备,无需人工干预。
2. 实时监测:机器人配备各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远程操作和监控:控制系统能够远程对机器人进行操作和监控,提高工作效率。
4. 准确导航和安全行动:轨道系统能够准确导航机器人,并通过传感器监测机器人位置和运动状态,确保安全行动。
5. 防止人员伤害:由于巡检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员进行巡检工作,避免了人员进入配电室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施工方案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描述了一种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施工方案。
随着变电站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巡检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机器人巡检技术能够提高巡检效率和安全性,并减少人力成本。
2. 设计目标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设计目标如下:1.自主巡检:机器人能够自动巡检变电所的设备和设施,包括电缆、开关、变压器等。
2.异常检测:机器人能够检测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例如温度异常、压力异常等。
3.数据采集:机器人能够实时采集巡检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4.安全性:机器人具备避免障碍物、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 系统架构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系统架构如下:┌─────────────────────┐│ 前端控制界面│├─────────────┬───────┤│ 视觉处理│├─────────────┼───────┤│ 传感器采集│├─────────────┼───────┤│ 自主导航与避障│├─────────────┼───────┤│ 运动控制器│├─────────────┼───────┤│ 数据处理与存储│└─────────────┴───────┘•前端控制界面:提供给操作人员的用户界面,可以实时监控机器人状态和接收报警信息。
•视觉处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图像识别,对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测和分析。
•传感器采集: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相关数据。
•自主导航与避障: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通过激光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实现障碍物检测与避免。
•运动控制器: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包括前进、后退、转弯等。
•数据处理与存储:将采集到的巡检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在云端,便于后续分析和管理。
4. 施工步骤机器人巡检的施工步骤如下:步骤1: 设备安装在变电所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以实现数据采集和图像处理功能。
传感器和摄像头的位置应该能够覆盖到关键部位。
步骤2: 系统配置配置机器人巡检系统,包括软件安装、传感器校准等。
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设计施工方案

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如下:1、选型:选择适用于配电室环境的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巡检机器人的尺寸、载荷能力和性能指标。
2、轨道系统设计:根据配电室的布局和巡检需求,设计轨道系统。
轨道系统包括主轨道、分支轨道和支架等。
主轨道沿着配电室的墙壁设置,分支轨道连接各个设备区域,支架用于支撑轨道系统。
3、电力供应系统设计:为巡检机器人提供电力供应系统,可以选择通过电缆或者无线充电方式。
电缆方式可以通过沿轨道设置电缆槽来实现供电,无线充电方式需要在轨道或机器人上设置无线充电装置。
4、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巡检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传感器、通信模块等。
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巡检任务,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和设备状态,通信模块用于与运维人员进行数据交互。
5、自主导航系统设计:设计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系统,可以选择使用激光导航、视觉导航或者惯性导航等技术。
该系统用于实现机器人在配电室内的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
6、巡检任务规划与执行:根据配电室设备的巡检需求,制定巡检任务规划算法,并将其实现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
机器人根据任务规划进行巡检,通过传感器检测设备状态并上传数据。
7、安全保障: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安全性和环境安全。
比如,机器人需要具备防火、防爆、防水等功能,轨道系统需要稳定可靠。
8、测试与调试:在设计施工完成后,对机器人和轨道系统进行测试与调试。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调试包括对机器人的导航、避障、数据传输等功能进行调试。
9、部署与运维:完成测试与调试后,将巡检机器人安装到配电室中,并进行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包括定期对机器人进行维护、保养和升级,确保机器人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10、培训与使用:在部署完成后,对配电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巡检机器人,并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故障和问题。
以上是配电室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设计施工方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技术及实施要点

电力电气 I ELECTRIC POWER摘要:经济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对电力系统的完全高效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电力输送体系中变电站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对变电站开展检查,而借助机器人自动巡检技术,能够对变电装备设施进什全天候、全地域的检查,了解设施的运 行状态及性能参数,保护元件是否正常工作,机器人应用能够解放大量劳动力,还能减少巡检人员的人身伤亡。
文章对变电 站巡检机器人应用技术原理特点和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以帮助专业人员提升应用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实施要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技术及实施要点■文/张情白正轩确保变电站设施的安全可靠是输送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前 提,然而在保障过程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干扰,常会出现各 类问题,比如雷电天气下变压器易受雷击,产生损害,这就 会对设备总体安全造成威胁。
而变电站自动巡检机器人可以 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开展变电设备的巡检,及时发现故障上报 维修站点。
当前,对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和研 宄,通过提升机器人巡检质量,增强变电站的保障服务实力, 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1.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技术体系构建与特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是一项综合应用系统,它是基于变电 站自动运行现状开发的一套技术体系,改变了原有巡检工作 方式,利用机器人检查将大量的人力巡检力量解放出来,增 强了巡检的质量,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该体系的建设中, 涵盖的要素众多,其中就需要建立各类站点实现实时通信, 主要有移动站点和基站。
移动点是巡检开展的前提核心,包 括车体框架、移动的运行控制单元、数据传输系统。
具体的 应用中,移动站主要用来调査收集变电站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信息,利用通信装置,把收集到的信息快速完整地传送到 地面基站。
基站的构成通常由监控主站点、联网集线器设备、 交换机、终端打印装置等构成,功能是接受移动站传送的数 据,并展开数据分析,而且它是控制中心,可以对移动站的 运行进行管控,是确保巡检机器人安全工作的重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配电房挂轨巡检机器人技术方案20XX年XX月目录一、项目简介 (3)二、系统设计方案 (4)2.1系统框架设计 (4)2.2机器人配置设计 (4)2.3轨道配置方案设计 (5)2.4充电配置方案设计 (6)2.5网络配置方案设计 (7)2.6机器人系统软件平台 (8)2.7材料清单 (9)三、机器人简介 (11)3.1巡检机器人介绍 (11)3.2.1巡检机器人技术参数 (11)3.2.2充电系统参数 (14)3.2.3通讯设备参数 (15)3.2.4轨道参数 (15)3.3功能介绍 (16)3.3.1多种巡检模式 (16)3.3.2配电房内设备测温功能 (16)3.3.3配电房内异物识别 (16)3.3.4遥控实时监控功能 (16)3.3.5环境数据采集、监测功能 (17)3.3.6配电房配套自动化设备对接 (17)3.3.7人员入侵检测功能 (17)3.3.8双向语音对讲功能 (17)3.3.9自检及自身安全防护 (17)3.3.10自主充电 (18)3.3.11固定摄像机信号接入功能 (18)3.5拓展性 (18)3.5.1固定摄像机信号接入功能 (18)3.5.2配电房配套自动化设备对接 (18)3.5.3传感器灵活增加 (18)四机器人运维方案 (19)4.1 机器人硬件设备检查 (19)4.1.1 外观检查 (19)4.1.2机械部件检查 (19)4.1.3电池检查维护 (19)4.2软件平台维护 (19)4.2.1设备通信 (19)4.2.2网络通信检查 (19)4.3充电系统检查 (20)4.4通信箱检查 (20)4.4.1无线AP检查 (20)4.4.1交换机检查 (20)4.5备件更换 (20)4.5.1行走轮、导向轮更换 (20)4.5.2电池更换 (20)4.6 常见问题与异常恢复 (20)4.6.1机器人启动异常 (20)4.8.2故障检测办法 (21)五效益分析 (23)5.1经济效益分析 (23)5.2社会效益分析 (23)一、项目简介XXX配电房挂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计划在XXXX配电房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机器人自身搭载的高清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等传感设备,实现对配电房内图像识别、电缆温度以及设备温度检测等作业内容,确保了现场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项目现场配电房2套,巡检路径共计600米(每套300米),计划配置2台机器人进行日常巡检工作,并配备若干无线通讯设备、自主充电设备、1套机器人集控系统及1套后台处理系统等,从而实现配电房现场的巡检与通讯要求。
二、系统设计方案2.1系统框架设计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整体架构分为三层体系:执行层、通讯层和管理层。
执行层:主要由机器人本体、自主充电模块、在线式数据采集模块及其他辅助类设施等组成,实现智能巡检机器人数据采集,自主充电等功能;通讯层:主要由网络通讯设备组成,采用无线通讯模式,通过现场搭建自主局域网,实现巡检区域的网络覆盖,实现在巡检区域内的数据的实时传输;管理层:含盖本地监控后台、集控后台、监控中心等,主要进行数据分析,任务编排&下方以及数据查询等工作。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图2-1智能巡检机器人体系架构图2.2机器人配置设计布置区域:XX市XXXX配电房;设计采用机器人:挂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数量:2套;图 2.2 巡检机器人2.3轨道配置方案设计轨道型材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可拼接,并且可以根据配电房地形设计弯曲度和坡度,如下图所示:设计轨道650米。
图 2.3 高强度铝合金轨道轨道作为巡检机器人设备的承载主体,实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监控。
本系统采用工字型铝合金型材,经氧化处理,既提高抗腐蚀能力,又可加强表面硬度,增加抗磨损性能。
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设计的机器人轨道及吊装结构,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轨道机器人的安全性,为高稳定性的机器人巡检系统提供保障。
1)轨道技术指标:➢轨道规格型号:高强度铝合金轨道➢直轨道标准长度:不小于2米(非标准长度需要定制)➢弯轨道弯曲半径:R1500➢轨道固定支架:在直线段,每隔1.5~1.8米安装一只,弯道处每隔0.5米装一只。
➢轨道防锈:采用铝合金特质型材,然后氧化处理,既能提高抗腐蚀能力,又可以提高表面的硬度,增加抗磨损性能。
2)轨道安装方式➢将支架用化学螺栓固定到配电房顶部;➢将长T形螺栓螺母装好滑入轨道槽拧紧;➢将T形螺栓头穿过支架上的孔,用螺母固定。
2.4充电配置方案设计1)配置方案:为保证机器人巡检的时效性以及电量保证,需在轨道的起点和巡检过程路段安装自主充电桩。
配置充电桩2套。
2)充电方式设计机器人采用电池和分布式接触充电系统结合的供电方式。
机器人充电桩应高于配电房地面,具体高度为预测最大积水高度高出500mm以上,防止地面积水对充电设施损坏。
分布式充电点采用交流220V作为电源输入,有效保证在配电房中可靠运行;a.机器人采用电池供电,电压满足安全电压要求,不超过30V;b.机器人搭载电池容量满足满负荷(充电一次)行走里程大于3km;c.充电站设计从原理上保证绝不产生火星,以保证安全;❖充电要求1)每个充电点处需提供220V电源。
2)全套供电系统正常工作时,总功率小于1000W2.5网络配置方案设计1)配置方案:因配电房本体性质,存在防火分区的结构模式,为保证机器人巡检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及机器人跨越分区时无线网络切换速率,需要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套无线AP装置。
本方案无线AP装置配置如下:无线AP基站2套2)机器人独立网络设计该机器人无线网络方案为5.8G网络,采用私有协议进行控制,单独供机器人传输信息。
机器人无线网络系统拓扑图如下:图2.6 机器人无线网络拓扑图每200~500米一个AP进行全向覆盖,进行整个配电房覆盖。
AP箱采用不锈钢304材质,防护等级IP65,箱内设备包括,1个交换机,1个光纤收发器和2个光纤模块,一个5口电源排插。
同时,每个光纤箱提供一根网线与主网进行通信,光纤箱通过光纤连接。
机器人内置支持移动切换无线接入装置,并配置外置全向双频天线,与配电房接入点进行覆盖移动切换传输。
进行双无线连接线路,切换的时候只是其中一条无线连接切换,另外一条无线连接正常,以保证客户端在移动传输视频及相关数据的稳定性。
a.网络布置要求需要在每个AP处提供电源,电源功率不小于500W整个网络采用桥接模式,需要在入口处提供一个网络端口机器人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通信带宽均不小于60Mbps2.6机器人系统软件平台图 2.7后台控制软件界面机器人集控系统平台系统由机器人控制管理系统、智能巡检可视化平台组成,机器人控制管理系统能够实时对机器人远程管理、远程控制、系统配置、任务分配、数据查询、异常报警等设备管理,巡检可视化系统能够同步在集中控制中心大屏进行动态的数据呈现。
2.6.1实时监控及数据显示通过机器人系统软件实时监控界面可以监控机器人摄像机拍摄到的现场画面,支持手动/自动拍照、录像等功能,界面显示各个传感器采集的现场环境数据,机器人运行轨迹,当前执行的任务列表,机器人自身电机、电池、温度等信息。
机器人采集到的数据实时显示的同时可做历史曲线图,音频数据可做波形显示。
监控视频存盘,根据要求调整硬盘大小,通常存储90天。
2.6.2机器人控制及电子地图通过界面控制按钮可控制机器人前进、后退、速度设置、到达指定位置设置,机器人摄像机可以通过界面控制其上下左右旋转以自由调整视角,以及摄像机和热像仪变焦。
机器人控制界面设有电子地图,电子地图通过不同的工作场景实地测绘构图。
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机器人当前位置、状态、速度、巡视轨迹。
2.6.3巡检任务分配实现对配电房系统状态的巡检:智能配电房巡检机器人支持全自主和集控巡检模式。
全自主模式包括常规和特殊巡检两种方式。
常规模式下,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巡检任务内容、时间、路径等参数信息,自主启动并完成巡视任务;特殊巡检由操作人员设定巡视点,机器人对巡检点自主完成巡检任务。
集控巡检模式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机器人,完成巡视工作。
可实现对配电房系统进行反复巡检,并实现对配电房系统状态的连续、动态的数据采集及系统存储。
2.6.4巡检记录查询可查询内容包括巡检任务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检查项、及巡检任务执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产生的报警项等。
巡检完成系统自动生成报表,巡检记录报表可导出为Excel格式文档,方便数据整理及打印查阅。
2.6.5告警日志机器人软件系统自动记录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巡检产生的报警项及机器人本体报警项并生成告警日志,可以在线查询或导出为Excel格式文档。
2.6.6参数配置配置参数包括多台机器人添加、固定摄像机添加、有害气体报警阈值设置、低电量值设置等。
需要人为设定参数的功能均预留开放接口,方便调试及机器人参数配置。
2.7材料清单机器人项目部署范例清单如下表。
表2-1系统配置清单三、机器人简介3.1巡检机器人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是我公司研制的一款智能轨道行走式挂载机器人,如下图所示,搭载了红外热像仪、可见光高清摄像机、气体检测仪、温湿度传感器、交互式实时对讲平台、声光报警器、光照检测等,系统采用高性能嵌入式硬件平台,全工业化元器件设计,系统运行可靠,功能齐全。
图3.1巡检机器人本体3.2机器人系统参数 3.2.1巡检机器人技术参数升降云台红外避障指示灯光照传感器电源开关气体传感器扬声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开关3.2.2充电系统参数3.2.3通讯设备参数3.2.4轨道参数3.3功能介绍3.3.1多种巡检模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可进行定时巡检、定点巡检、指定任务临时巡检、遥控巡检多种巡检方式。
常用的定点巡检可以根据指定的路径和指定的巡检目标点进行自动匀速巡检,只需要设定巡检路径并启动自动巡检即可使机器人自动完成一次巡检。
巡检过程中机器人每到一个巡检工作位置,能自动准确停车探测,做完预设的动作后再按照路径自动往下一个巡检目标点前进,不需要人为操作控制,即可完成巡检作业,并自动记录、保存所采集到的数据。
3.3.2配电房内设备测温功能智能机器人搭载的红外热像仪,根据红外热成像原理,能准确检测电控柜、水质分析仪等设备运行时的表面温度。
同时在后台监控界面上,准确显示当前拍摄设备的运行温度,如果温度值超出预先设定的阈值,系统自动发出警报。
3.3.3局放检测机器人搭载局放检测传感器,可对配电室内设备局放检测,数据实时长传至控制中心。
3.3.4遥控实时监控功能除机器人自动进行例行巡检外,还可以通过人工遥控巡检的方式对机器人进行实时遥控。
该项应用模式适用于运维人员以及管理单位需要对配电房内紧急状态进行锁定与监测,尤其对于在机器人自主巡检过程中如检测违章停车、行车事故、环境状态异常并向管理人员告警时,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操控机器人快速到达事故发生位置,及时对事故现场或异常设备进行查看并核实报警信息,以便迅速制定响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