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管理办法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一、目的和职责1、培训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1)目的:为加强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公司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发展战略,特制定本培训管理制度。
(2)依据: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c. 《企业职工培训规定》d. 公司发展战略及年度工作计划2、公司人力行政部的职责与权限(1)职责:a. 制定、修订和完善公司培训管理制度;b. 组织实施公司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目标的达成;c. 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培训质量;d. 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负责培训预算的编制和执行;e. 负责内部讲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f.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g. 负责培训档案的管理和维护;h. 负责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费用报批工作;i. 负责培训费用的报销审核工作;j. 负责对违反培训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2)权限:a. 对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b. 对培训资源进行分配和调整;c.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d. 对培训预算进行审批和调整;e. 对内部讲师资格进行评审和认定;f. 对培训管理制度进行解释和修订。
二、培训类别和方式1、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培训(1)第一阶段a. 培训目的:使新入职应届毕业生熟悉公司文化、基本业务流程及岗位基本技能。
b. 培训对象:公司当年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
c. 培训时间:一般为1个月。
d.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实操演练等形式。
e. 培训内容及分工:公司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岗位基本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由人力行政部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完成。
f. 培训要求:参训人员需按时完成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
(2)第二阶段a. 培训目的:深化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对岗位技能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b. 培训对象:完成第一阶段培训的新入职应届毕业生。
c. 培训时间:一般为2个月。
培训管理办法
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增加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然而,要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培训管理办法。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培训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意味着要了解组织和员工的培训需求,以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需求分析可以通过员工调研、工作绩效评估和组织战略规划等方式进行。
只有明确了培训的需求,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二、制定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是培训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制定培训计划时,需要考虑培训的时间、地点、方式和内容等因素。
培训计划应该根据不同岗位和员工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培训的预算和资源分配,以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三、培训师资选择培训师资的选择对培训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培训师资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培训经验,能够与员工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培训师资的选择可以通过招聘、外聘或内部培训师资培养等方式进行。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对培训师资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培训工作。
四、培训评估培训评估是培训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评估培训的效果和价值。
培训评估可以通过员工反馈、学习成果考核和工作表现评估等方式进行。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方法,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还可以为培训师资的绩效评估提供依据,以激励和奖励他们的优秀表现。
五、培训成果应用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员工的绩效和组织的竞争力。
因此,培训成果的应用至关重要。
培训成果应该与员工的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来巩固和强化培训效果。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培训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跟踪和评估。
只有将培训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实现培训的价值和效果。
六、持续改进培训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组织应该不断总结和反思培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管理办法。
同时,还应该关注培训的新趋势和新技术,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和方式,以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员工需求。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精选3篇)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精选3篇)员工培训管理办法篇1为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创新化、强化其考核力度,特制定本员工培训考核方法。
一、培训领导机构各单位上报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审定后实施,人力资源部是员工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并全面负责对各单位的考核工作。
二、考核标准(一)安环知识标准1、掌握安全生产、环保方针、政策和公司安环的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2、懂得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3、基本掌握本岗位的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概况。
4、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工器具及本岗位的仪表设施、防护装置、安全装置等。
5、能准确掌握本岗位的安全规程。
6、掌握一般职工的安环职责。
(二)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标准1、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
2、掌握本单位和本岗位工艺流程知识。
3、懂得设备性能、原理、维护保养及操作。
4、熟悉本岗位安全生产、防尘、防毒知识。
5、做到“四懂”,即懂知识、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考核办法本考核办法只从安环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方面考核,涉及其他方面由公司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加以考核。
1、各单位根据培训时间要求组织培训,结束后由公司安环部和生产技术部联合出题考试,并负责考试管理和试卷评阅工作,全过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考试成绩汇总各方面评定出优(95分以上)、良(80—95分)、中(60—80分)、差(60分以下)等,并按单位(可按车间统计)算出优秀率和及格率,评阅完毕后公布结果,并整理上报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特殊情况下考试成绩评定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
3、公司安环部和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各厂进行培训考核,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监督。
(1)及格率达95%以上的,奖励单位负责人人民币200元,凡成绩达95分以上的员工,将给予50元的奖励。
(2)凡未及格人员进行待岗1—2个月处理,限期学习补考,期间只发个人岗位工资的60%,补考合格后上岗,否则予以辞退。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培训管理办法是组织内部对培训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文件。
实施细则是对培训管理办法的具体操作指南,旨在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培训效果和员工能力。
本文将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资源配置、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记录管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培训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
一、培训需求分析:1.1 确定培训目标:根据组织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明确培训的目标和重点,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1.2 识别培训需求:通过员工绩效评估、岗位要求分析和员工反馈等方式,识别出组织内部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的内容和范围。
1.3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方式和培训资源的配置等。
二、培训计划制定:2.1 培训目标明确: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确立培训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以便于培训活动的评估和改进。
2.2 制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和课程安排,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2.3 确定培训方式:根据培训内容和参训人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如面授培训、在线培训或混合培训等。
三、培训资源配置:3.1 培训师资力量:确保培训师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培训经验,能够有效传授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
3.2 培训场地设施:提供适合培训的场地和设施,包括教室、投影仪、电脑等,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3.3 培训资料准备:准备培训所需的教材、课件和参考资料,保证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可操作性。
四、培训效果评估:4.1 培训前评估:在培训前进行参训人员的现状评估,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为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
4.2 培训中评估: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反馈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和考试等方式,了解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3 培训后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核、实际应用和反馈等方式,评估培训的有效性和参训人员的学习成果。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培训是组织内部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二、培训目标1. 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3. 增强员工的职业发展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4. 促进组织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结力。
三、培训内容根据组织的发展需要和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员工在所属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软技能培训:培养员工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软技能。
3. 职业发展培训:匡助员工规划职业发展,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和职业素质培训。
4. 企业文化培训:传达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四、培训计划1.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根据组织发展需要和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时间和参训人员。
2. 培训资源调配:根据培训计划,合理调配培训资源,包括师资、场地、设备等。
3. 培训预算管理:编制培训预算,合理控制培训费用,确保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 培训评估和反馈:对每次培训活动进行评估,采集参训人员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五、培训组织与实施1. 培训组织机构:设立培训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培训组织与实施工作。
2. 培训方式:根据培训内容和参训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如面授培训、在线培训、实践培训等。
3. 培训时间和地点:根据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提前通知参训人员并确保培训场地的设施和环境符合要求。
4. 参训人员管理:根据培训计划确定参训人员,确保培训对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 培训材料和工具:准备培训所需的教材、PPT、实验器材等,确保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技术培训制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促进公司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实习员工和兼职员工。
第三条技术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需求导向: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和员工岗位要求,制定培训计划;(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员工,实施分类培训;(三)注重实效: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提高员工实际操作能力;(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第二章培训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技术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技术培训工作。
第五条技术培训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公司技术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二)组织、协调、监督各培训项目的实施;(三)对培训师资进行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四)收集、整理、分析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技术培训管理部门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第三章培训内容与形式第七条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公司文化、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等基础知识;(二)岗位技能、业务知识、操作规范等专业技能;(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创新知识;(四)团队协作、沟通技巧、领导力等综合素质培训。
第八条培训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式:(一)内部培训:邀请公司内部专家或优秀员工授课;(二)外部培训:委托专业培训机构或外部专家进行培训;(三)线上培训: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远程培训;(四)实操培训:组织员工进行现场操作演练。
第四章培训实施与考核第九条培训实施前,各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师资等。
第十条培训过程中,技术培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培训项目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培训质量。
第十一条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评估,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十二条员工培训考核成绩应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晋升、评优、薪酬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三条对在培训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员工,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国有企业培训管理办法
国有企业培训管理办法一、目的和职责1、培训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1)目的:为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规范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发展战略,特制定本培训管理制度。
(2)依据: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企业职工培训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等内部文件。
2、公司人力行政部的职责与权限(1)职责:① 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企业培训管理制度;② 组织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制定年度培训计划;③ 负责培训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控;④ 负责培训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包括内部讲师、外部培训机构等;⑤ 组织实施各类培训,跟踪、评估培训效果;⑥ 负责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费用报批事宜;⑦ 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培训工作,提供培训支持;⑧ 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培训工作情况。
(2)权限:① 对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② 对培训预算进行分配和调整;③ 对培训资源进行调配;④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⑤ 对违反培训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二、培训类别和方式1、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培训(1)第一阶段- 培训目的:使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尽快熟悉企业文化和各项规章制度,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和业务流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培训对象:当年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
- 培训时间:一般为1-2周。
-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实地参观、拓展训练等形式。
- 培训内容及分工: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制度、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等,由人力行政部、相关部门及外部培训机构共同承担培训任务。
- 培训要求:学员需按时参加培训,完成培训任务,并通过考核。
(2)第二阶段- 岗位技能培训,针对具体岗位需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新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
- 培训对象:通过第一阶段培训的新入职应届毕业生。
- 培训时间:根据岗位要求,时间不等,一般为1-3个月。
- 培训方式:采用师带徒、岗位实操、内部研讨会等形式。
培训管理办法
培训管理办法1.0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培训工作,明确培训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和流程,特制定本办法。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3.0 职责分工。
3.1 公司级培训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主要为公司层面的培训和外训工作。
3.2 部门级培训由培训组织部门实施,对所在部门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提升开展培训工作。
3.3 班组级培训由部门下属的班组组织实施,主要为岗前培训工作。
4.0 培训原则。
4.1 主动性原则:强调员工主动参与和互动,发挥员工主动性。
4.2 适应性原则:员工培训要适应公司发展、岗位职能的实际需求。
4.3 服务性原则:培训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专项福利,为员工自我提升、职业发展提供的资源服务。
5.0 培训内容及分类。
5.1培训内容。
5.1.1 岗位技能培训:不断实施岗位技能、工艺规范、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掌握本职工作所必备的各项技能。
5.2.2 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实施与岗位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员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5.3.3 职业素养培训:不断实施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类培训,在公司内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5.2 培训分类。
5.2.1 入职培训:凡公司新入职员工均应参加入职培训,使新员工能够快速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规章制度等内容,所有入职人员须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5.2.2 在岗培训:根据各部门不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按专业分工对不同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5.2.3 转岗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员工调岗时,须完成上岗(新)前的相关培训。
6.0 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的培训目的,可采用课堂讲授、现场讲解、实操练习、观看视频、观摩学习、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方式。
7.0 培训流程。
7.1 确认培训需求:综合管理部每年12月份或者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对员工培训需求调查与统计。
7.2 计划制定。
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报公司审批后执行。
国企培训制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在职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企业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二)按需施教,分类指导;(三)学以致用,注重成果转化;(四)创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第二章培训体系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包括:(一)培训需求分析;(二)培训计划制定;(三)培训课程开发;(四)培训组织实施;(五)培训效果评估。
第五条培训需求分析应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业务需求、员工岗位能力提升等方面,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第六条培训计划制定应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第七条培训课程开发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第八条培训组织实施应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在线培训等多种形式。
第三章培训内容与方式第九条培训内容应包括:(一)政治理论教育;(二)职业道德教育;(三)业务技能培训;(四)管理能力提升;(五)安全知识培训;(六)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条培训方式应根据培训内容和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式:(一)课堂讲授;(二)案例分析;(三)现场教学;(四)实操演练;(五)远程培训;(六)在线学习。
第四章培训考核与评估第十一条培训考核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实操考核等,确保培训效果。
第十二条培训效果评估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一)培训满意度调查;(二)培训知识掌握情况;(三)培训技能提升情况;(四)培训成果转化情况。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第十三条对在培训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员工,企业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对未按要求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提醒、警告;(二)培训补考;(三)岗位调整;(四)解除劳动合同。
xx公司培训管理办法【6篇】
xx公司培训管理办法【6篇】第1篇 xx公司培训管理办法1.0目的为加强对员工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我司员工的结构状况及经营特点,制定本管理办法。
2.0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0职责3.1综合事务部是员工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员工培训计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
3.2各相关部门(单位)提供员工培训需求计划,并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3.3凡参加外训的,培训完成后到综合事务部办理培训总结登记手续。
4.0工作内容4.1培训目的、对象、种类、形式及方法4.1.1培训目的为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公司及员工个人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各种培训。
4.1.2培训对象凡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无论新录用员工或在职员工均为受训对象。
4.1.3培训种类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专业培训a、岗前培训:对新进员工和转岗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岗位知识和技能。
b、在职培训:根据公司规模的扩大,技术和环境的变化,对各级在职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更新的培训。
c、专业培训:对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与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才能的培训。
4.1.4培训形式包括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业余培训。
4.1.5培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a、公司自身组织、聘请外部专家、学者或公司内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举办专题知识讲座;b、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职称或学历教育;c、公司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有计划选派员工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d、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办学的形式,举办各类进修班或研究生班等;e、有计划地遴选业务骨干或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出国参观、学习、考察培训。
4.2培训的组织与管理4.2.1培训的计划与落实a、年度培训计划一般由各部门于上一年度年终提出,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编制,报公司经营班子审批。
b、各部门应根据公司培训计划的安排与要求,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工作的落实。
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经费开支、奖惩和各类员工教育培训及外来人员培训实习等的组织领导、工作程序、教学管理和培训的检查考核,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员工教育培训。
不适用于公司合资、联营的企业或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子公司。
第二章组织领导、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第三条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由公司统一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为职能主管部门,全面负责行使其管理职能。
第四条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本着“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以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多形式,多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掌握职业技能,适应集团经营发展需要的各类经营管理、工程技术和生产操作人员为目的,促进集团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公司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证。
第五条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贯彻“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定向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的基本原则,内培为主,外培为辅;注重实效,保证质量。
员工培训工作纳入各单位(部门)主管领导任职目标和经济责任制;培训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说明书来开展,实行需求、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鼓励员工自学成才。
第三章员工内部培训管理第六条员工内部培训是指在公司内部开展的各类员工岗前培训、岗位提高培训、转(待)岗培训、晋级培训和其他应急性的以岗位业务技能为主的短期培训学习,培训主要形式是集中组织办班、岗位实习、专题研讨、师带徒以及日常业务学习、个人自学等。
第七条内部培训的对象为本公司在职员工和聘用人员。
以提高员工思想、技术、业务水平和履行岗位职责为目的,进行“按需培训”。
第八条内部培训分为三级。
即主管部门负责主办为一级,其他二级机构(各部、厂、矿、公司等)主办为二级,分厂、矿(车间)主办为三级。
(一)一级培训,由主管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和生产经营发展需要负责实施完成的培训任务。
培训计划和管理办法
培训计划和管理办法一、培训计划1. 培训目标: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2. 培训内容: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和员工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客户服务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领导力培养等。
3. 培训方式:综合运用面授培训、在线学习、实际操作和案例讨论等多种培训方式,灵活组织培训内容,促进员工学习和交流。
4. 培训周期:根据培训内容和员工需求,确定培训周期,一般为3个月至半年不等。
5. 培训评估:设立培训评估机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
二、培训管理办法1. 培训需求调查:定期组织员工培训需求调查,了解员工培训需求和意愿,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2.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员工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和周期。
3. 培训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培训预算,统筹调配培训资源,包括培训师傅、培训场地、培训材料等。
4. 培训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和安排,组织培训活动,确保培训效果。
5.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员工培训成果和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培训方案。
6. 培训成果分享:鼓励员工分享培训成果和经验,促进员工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7. 培训管理意见采纳:积极收集员工和管理层对培训管理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培训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培训管理体系。
三、培训管理制度1. 培训计划制度:定期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和内容,做到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规范培训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3. 培训档案管理: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准确记录员工培训信息和成果,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4. 培训费用管理:建立培训费用核算和管理制度,规范培训费用预算和使用,确保培训经费使用合理、透明。
5. 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建立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定期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培训是组织内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培训活动,制定本《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二、培训需求分析1. 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员工发展需求,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了解各部门和个人的培训需求,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培训需求调研结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和预算,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商议和确认。
三、培训组织与实施1. 培训资源准备根据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的场地、设备、材料和讲师等资源,并提前准备,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2. 培训通知与报名发布培训通知,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和报名方式等信息,并要求员工按要求报名参加培训。
3. 培训材料准备根据培训内容,准备培训所需的教材、PPT和其他辅助材料,并提前发放给培训参预者。
4. 培训活动实施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组织培训活动,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培训形式可以包括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
5. 培训反馈与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的反馈和评估,采集培训参预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培训的实际效果,为后续的培训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
四、培训管理与监督1. 培训档案管理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参加的培训活动和培训成绩,以便于评估员工的培训需求和能力提升情况。
2. 培训费用管理制定培训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培训费用的审批流程和管理要求,确保培训费用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3.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活动进行效果评估,分析培训的实际效果和改进空间,并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
4. 培训管理报告定期编制培训管理报告,汇总和分析培训活动的情况和效果,向公司管理层进行汇报,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决策提供参考。
五、培训奖励与激励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参预培训活动,可以设立培训奖励机制,例如根据培训成绩赋予奖金或者晋升机会等激励措施。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培训是组织中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二、培训管理的目标1. 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2. 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3. 加强组织内部知识的传承和共享;4. 建立健全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三、培训管理的责任部门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2. 各部门负责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培训需求,并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培训活动;3. 培训师团队负责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培训过程的实施。
四、培训需求的确定1. 人力资源部门与各部门负责人定期沟通,了解各部门的培训需求;2. 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发展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3. 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预算等。
五、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培训师团队根据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并制定培训大纲和教材;2.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培训活动,包括场地预订、培训材料准备、培训师邀请等;3. 培训师根据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内容的讲解和演示,培训过程中要与学员进行互动和讨论;4. 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六、培训效果的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员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情况和态度变化等;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法,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3. 培训效果评估结果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培训管理的监督与改进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培训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2. 培训师团队要不断提升培训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培训效果;3. 培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
八、培训管理的保障措施1. 组织培训师团队参加培训师培训,提高培训师的专业素质;2. 定期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3.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培训效果等信息;4. 提供必要的培训设施和资源,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
培训纪律制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培训管理工作,提高培训效果,确保培训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培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
第二章培训纪律第三条培训纪律是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参训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1. 准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2. 严格服从培训师和管理人员的安排,保持良好的培训秩序。
3. 保持会场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接打电话或进行与培训无关的活动。
4. 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培训场所。
5. 培训期间,不得携带与培训无关的物品进入会场。
6. 遵守培训师的教学要求,积极参与互动,认真做好笔记。
7. 培训结束后,应主动向培训师反馈学习心得和意见。
第三章培训考勤第四条培训考勤是评估参训人员出勤情况的重要依据,具体规定如下:1. 参训人员应按照培训计划准时参加培训,不得以任何理由请假或缺席。
2. 因特殊原因需请假者,应提前向培训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请假。
3. 请假超过规定时间或未经批准缺席者,按旷课处理。
4. 培训部门将定期对参训人员进行考勤,并将考勤结果通报相关部门。
第四章培训考核第五条培训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具体规定如下:1. 培训结束后,培训部门将组织考核,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实操、答辩等。
2. 参训人员应认真准备考核,不得作弊。
3. 考核成绩将作为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并纳入个人培训档案。
4. 考核不合格者,将根据情况安排补考或重新培训。
第五章奖惩措施第六条对遵守培训纪律、学习态度认真、考核成绩优秀的参训人员,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对违反培训纪律、考核不合格或旷课的参训人员,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
第六章附则第八条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培训纪律制度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培训秩序,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和公司整体实力的提升。
某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某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一、培训概述有限公司员工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素质能力,增强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本着培训目标与效果相结合的原则,公司制定了以下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二、培训目标公司员工培训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员工具备相关业务技能,增强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提升公司整体绩效。
三、培训规划1. 公司将根据不同岗位的员工需求和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
2. 公司将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需求调研,了解员工的学习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3. 公司将根据培训计划,统一组织和安排培训活动,确保培训的实施和效果。
四、培训内容1. 公司将主要开展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岗位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内容。
2. 公司将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3. 公司将注重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情商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自身魅力。
五、培训方式1. 公司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员工培训,包括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自主学习等。
2. 公司将统一制定培训标准和培训方案,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六、培训组织1. 公司将成立专门的培训组织机构,负责员工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2. 公司将设立培训专员,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3. 公司将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成果,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七、培训评估1. 公司将对每次培训活动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和方式。
2. 公司将建立员工绩效与培训成果的关联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培训投入公司将建立培训投入的规范机制,确保培训经费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公司将根据实际培训需求,合理安排培训经费,并严格培训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九、培训激励公司将建立培训成果激励机制,对取得培训成果和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和荣誉。
业务培训制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业务培训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第二章培训计划第四条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年度业务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
第五条年度培训计划应涵盖以下内容:(一)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及企业规章制度;(二)专业知识、技能和业务流程;(三)团队协作、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等软技能;(四)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第六条培训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实用性原则: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相关,注重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针对性原则:根据员工岗位特点、能力水平和培训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三)连续性原则:确保培训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四)创新性原则: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和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第三章培训组织第七条公司设立业务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八条培训管理部门应具备以下职责:(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二)组织内部或外部专家进行培训;(三)协调各部门、各岗位的培训需求;(四)监督培训实施过程,确保培训质量;(五)收集培训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第九条培训管理部门应建立以下制度:(一)培训需求调查制度;(二)培训师资管理制度;(三)培训考核制度;(四)培训资料管理制度。
第四章培训实施第十条培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集中授课: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研讨会等;(二)自学:提供培训教材、视频、网络课程等;(三)实操演练:组织模拟操作、技能竞赛等;(四)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业务案例,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一条培训管理部门应确保以下条件:(一)培训场地、设施设备满足培训需求;(二)培训师资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三)培训资料完整、准确、易懂;(四)培训时间安排合理,不影响正常工作。
国有企业培训管理办法
2024年国有企业培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升国有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国有企业及其员工。
第三条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目标导向。
培训应紧密围绕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目标。
(二)需求驱动。
培训内容应基于岗位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
(三)实效性。
培训应注重实效,确保培训成果能够转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持续性。
培训应形成长期机制,持续提升员工的能力。
第二章培训规划第四条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年度目标,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第五条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培训目标。
明确培训希望达到的效果。
(二)培训对象。
确定参加培训的员工群体。
(三)培训内容。
根据岗位需求和员工发展需求设计培训课程。
(四)培训方式。
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
(五)培训时间。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确保不影响正常工作。
(六)培训预算。
制定详细的培训费用预算。
第三章培训实施第六条培训实施应遵循以下程序:(一)准备阶段。
确定培训课程、教材、师资和场地等。
(二)实施阶段。
按照计划组织培训,确保培训过程顺利进行。
(三)评估阶段。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
第七条培训方式应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一)内部培训。
由企业内部专家或优秀员工进行培训。
(二)外部培训。
聘请外部专家或机构进行培训。
(三)在线学习。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四)实战演练。
通过模拟或实际工作情境进行训练。
第四章培训评估第八条培训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培训满意度。
评估学员对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的满意度。
(二)知识掌握情况。
评估学员对培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技能提升情况。
评估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应用和提升情况。
(四)行为改变情况。
评估学员在培训后是否在工作行为上有所改变。
(五)绩效影响情况。
评估培训对员工个人绩效和组织整体绩效的影响。
第五章培训管理第九条国有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评估。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管理办法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管理办法一、总则1. 目的为提升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规范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二、培训组织与职责1. 人力资源部(1)负责制定公司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和预算。
(2)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
(3)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2. 各部门(1)根据部门工作需求,提出培训需求和建议。
(2)配合人力资源部组织员工参加培训。
(3)督促员工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培训需求分析1. 定期收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和部门业务发展需求。
2. 结合公司战略目标和市场竞争态势,确定培训重点方向。
3. 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方式和时间的期望。
四、培训计划制定1.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培训计划。
2. 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课程名称、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等内容。
3. 培训计划需经公司领导审批后实施。
五、培训实施1. 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由公司内部专业人员进行授课。
(2)外部培训:邀请外部专家、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3)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2. 培训师资(1)内部讲师:选拔公司内部业务骨干担任讲师,给予相应的激励。
(2)外部讲师:从专业培训机构、高校等渠道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讲师。
3. 培训过程管理(1)严格考勤制度,确保员工按时参加培训。
(2)做好培训记录,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员等。
(3)及时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六、培训效果评估1. 评估方式(1)考试:对培训内容进行书面考试或实际操作考核。
(2)问卷调查:向培训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对培训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3)绩效评估:观察员工在培训后的工作表现,评估培训对绩效的提升效果。
2. 评估结果应用(1)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进行调整和优化。
(2)将培训效果与员工绩效考核、晋升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加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培训管理办法公司名称:批准人:批准依据:发布文号:发布日期:生效日期:版本:2013-01 发布范围:普发体系名称:人力资源编码:HR-01-13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培训管理办法1 目的为了满足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员工的培训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
3 编制依据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HR-01,2011,总公司。
3.2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HR-01,2013,公司。
4 主要应对的风险4.1 防范培训工作中不符合国家、总公司干部教育培训政策、总公司“人才兴企”战略的行为和事件发生。
4.2 避免培训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无效使用。
5 释义5.1 公司指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5.2 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统一简称为“总公司”。
5.3 所属单位指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设立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分公司、项目组、项目筹备组。
控股公司指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超过50%股权或在董事会(或类似管理机构)享有多数表决权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合伙企业等。
5.4 培训类别按照培训内容的不同分为专业类培训和综合类培训两大类。
5.4.1 专业类培训一般指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直接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如工程建设、金融财务、信息管理和职业资格取证等技能和操作类培训;5.4.2 综合类培训一般指管理类培训、软技能类培训、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培训、学历学位培训和新员工入职培训等。
按照培训阶段的不同分为岗前适应性培训和岗位胜任力培训两大类。
5.4.3 岗前适应性培训指针对各类新录用人员、转岗人员或新任职领导,依照岗位素质要求组织的岗前培训。
5.4.4 岗位胜任力培训指针对在岗员工,组织或选派参加业务知识和通用技能的培训,包括岗位培训和脱产培训。
5.4.5 职业资格培训指依据国家职业准入制度,以及总公司、公司关于相关技术技能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组织的职业资格培训。
5.5 培训形式按照参加培训的形式不同,分为离岗培训、在岗培训、电子学习和自我学习。
5.5.1 离岗培训指员工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不限)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参加的一些如课堂学习、研讨、讲座等形式的培训。
5.5.2 在岗培训指通过工作本身培训和提高,它是成年人学习和提高最重要的方式。
一般包括上级指导、实际工作中的锻炼和提高、岗位交流、轮换等;5.5.3 电子学习一般指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方式学习,它是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的有效补充;5.5.4 自我学习一般指员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实践积累、个人进修等方式学习。
依据培训主办方类别的不同,又可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
5.5.5 内部培训公司内部组织的各类培训,由内部或外部讲师授课;5.5.6 外部培训公司委派或者外部单位抽调员工参加的,由公司外部相关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
公司鼓励员工综合利用各种培训形式,参与各种培训活动,促进工作绩效和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
5.6 培训经费培训费用指因培训发生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费用,一般包括:讲课费、培训组织费、差旅费等。
5.6.1 讲课费培训讲师的授课费、与培训机构所签合同中的培训费用。
讲师的住宿费、往返交通费可由合作双方依据实际情况自行商定解决;5.6.2 培训组织费:a)培训期间租用的车辆费、资料印刷费和培训期间伙食补助等统一列入主办部门培训费;b)参加培训人员的其他各项费用由派出单位或部门自行支付。
5.6.3 差旅费因培训而直接发生的差旅费在培训费中列支。
6 职责分工6.1 人力资源部依据公司培训总体部署和要求,履行公司教育培训管理职能,在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a) 建立完善公司教育培训相关规章制度;b) 编制公司“六支队伍”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及年度教育培训计划;c) 编制公司机关员工能力模型,开发适合本公司的培训体系,促进培训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要素协同增效;d) 开发、整合公司教育培训资源,实现公司培训资源的优化与共享;e) 负责组织开展公司各支队伍高端人才的培训,包括公司直管领导及其后备人员的培训、中层管理骨干、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等;f) 负责组织开展公司机关各支员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g) 负责各所属单位培训队伍的专业化培养;h) 对各所属单位教育培训工作整体情况和重点培训项目开展专项督导,逐步构建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6.2 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作为本单位员工的用人主体,要对本单位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a) 制定本单位教育培训管理规章制度;b) 编制本单位“六支队伍”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及年度教育培训计划;c) 编制本单位员工能力模型,开发适合本单位的培训体系,促进培训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要素协同增效;d) 负责本单位培训资源的管理工作;e) 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各支员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7 管理要求7.1 培训经费7.1.1 人力资源部与各所属单位要认真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
依据国家规定,培训经费的投入不得少于工资总额的 1.5%,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可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
7.1.2 人力资源部与各所属单位培训部门是培训预算的责任部门,应做好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培训经费为专项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
7.2 培训时间7.2.1 总公司直管领导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时间累计不低于50小时;7.2.2 经营管理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5小时;7.2.3 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50小时;7.2.4 技能操作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0小时;7.2.5 各所属单位全体员工年人均培训时长不少于40小时7.3 培训期间待遇7.3.1 公派国内离岗培训a) 因工作需要,经公司批准的计划内离岗培训人员,全部工资待遇照发;b) 在异地参加培训的,6个月以内享受出差补贴;c) 超过6个月出差补贴减半执行;d) 培训期间发生的食宿和差旅费用,一般由派出单位自理。
7.3.2 员工申请离岗自费培训员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本人申请离岗自费培训,原则上:a) 1年内离岗时间,累计不超过1个月;b) 离岗时间累计1个月以内,按事假办理;c) 超过1个月,停发全部工资待遇,按旷工处理;d) 超过2个月,解除劳动合同。
7.3.3 公派出国培训7.3.3.1 培训期6个月以内a) 国内全部工资待遇照发;b) 国外生活费按临时出国待遇有关规定执行:1) 培训期在60天以上的,伙食补贴按国家《关于出国实习培训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关60天以上的出国伙食标准计发;2) 住宿费用,按总公司临时出国住宿标准的80%计发。
7.3.3.2 培训期6个月以上a) 培训期前6个月,国内全部工资待遇照发;b) 第7个月起,住房公积金、工龄工资和企业年金照发;工资和奖金按70%发放;效益奖、福利补贴停发;c) 国外生活费用:1) 伙食补贴,按国家《关于出国实习培训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关60天以上的出国伙食标准计发;2) 住宿费用,按总公司临时出国住宿标准的50%计发;3) 零用及公杂费,统一按每天10美元计发;培训期在6个月以上的员工一次性发放安置费用2000美元;制装费按财务有关规定执行。
上述费用均实行包干。
7.4 常规培训7.4.1 综合类培训员工综合类培训由人力资源部及各所属单位培训部门直接负责,人力资源部及各所属单位培训部门要认真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一般应在上一年度年末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于每年度年初公布年度培训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
7.4.2 专业类培训专业类培训是员工培训工作的重点,一般由机关各部门及各所属单位的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力资源部及培训部门归口管理。
各部门/单位应充分利用公司内外部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加强内部的知识分享和经验传递,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员工,提升本部门/单位专业技术水平。
7.4.3 岗前适应性培训针对各类新录用人员、转岗人员或新任职领导人员,依照岗位素质要求组织岗前培训。
a) 新录用的员工,一般应在录用半年内参加新员工培训;b) 机关新任岗位经理及所属单位新任中层经理(岗位工资M10或相当岗位级别以上),一般应在任职后半年内参加新任中层经理培训;7.4.4 岗位胜任力培训针对在岗员工,组织或选派参加业务知识和通用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岗位培训和脱产培训:a) 岗位培训是中国海油知识、经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员工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形式。
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边干边学、业余自学,同时采取“师带徒”、“导师制”等传帮带形式,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b) 脱产培训包括短期脱产培训和中长期脱产培训。
各所属单位要充分利用公司内外部教育培训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脱产培训项目,帮助员工更新观念,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增强岗位胜任能力。
7.4.5 职业资格培训7.4.5.1 针对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或公司有明确要求的岗位,坚持上岗资格证书制度。
7.4.5.2 各部门/单位应做好相关岗位取证、换证的培训工作,依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细则及管理办法,报公司备案。
7.4.6 学历学位培训7.4.6.1 学历学位属于岗位任职基本要求,原则上不鼓励各所属单位自行组织公费学历学位培训,特殊情况确有需要的,总公司直管领导参加培训须经总公司批准,公司直管领导参加培训须经公司批准,其他人员参加培训须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7.4.6.2 鼓励员工业余学习,提高素质,自费学习所获得的国家承认的学历证明,应经人力资源部/所在单位审核确认,各所属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制度,给予一定的学费补助。
7.4.7 出国培训7.4.7.1 各所属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派少量有发展潜力、发展方向明确的优秀后备人员,参加出国培训。
7.4.7.2 各所属单位应做好出国培训人员的选派,加强对培训项目的审批和管理。
培训人员涉及总公司直管领导的,应报总公司审批,涉及公司直管领导的,应报公司审批,所有培训项目均应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7.5 专项培训7.5.1 新员工培训7.5.1.1 培训目的使新员工全面了解公司历史、现状及战略目标;认同公司文化和价值观;规范职业行为、提高职业素养,尽快适应公司发展及岗位要求,促进新员工健康快速成长。
7.5.1.2 培训要求新员工培训由公司机关或各所属单位自行或委托海油系统内其他单位统一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