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清帝退位诏书的性质和作用

合集下载

清帝退位诏书内容

清帝退位诏书内容

清帝退位诏书内容
清朝乾隆帝在其69年的统治中,认为到了该退位的时候。

于是于1795年2月2日发布了退位诏书,向全国宣布他将禅位于他的儿子,
即嘉庆皇帝。

这份诏书,实际上是乾隆帝从彼岸看待自己的统治和生
命的自我反思,以及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和关心。

清帝退位诏书内容大致如下:
邦国之事在我,而我之身系于天。

四十九年以来,时运多舛,身
力日衰,托同类之情,屡思宣慰。

今岁已八旬有五,乃原相识之人,
或朝或夕,或又勉之以常清身,常念忠孝,勿忘国家艰危,切勿忘朝
廷金石之言。

本朕已对寝帐,睿思寻佳木食以复元气,乃得情遂思。

详谛古往今来贤圣,朝廷之贵,必於天人合一一大善心,恭与庶事同
其务省。

盖自吾祖有程朱之教,延及子孙,并百官百姓士民,是以与
吾民共治天下,尽心协力,其厥功倍。

齿谏之言,是则为难,而披荆
斩棘之心,是真节也。

今欲乘此机会,示以诚意,辞去繁言,庶事委
于你,于我一介艮人,常甘白首之心,不以忝天下之言,愿诸公为主,请勿以深爱之心,相劝之。

其事闻奉。

乾命二年壬寅孟春,於是嘉庆皇帝继位。

民国继承大清全部领土,原因是《清帝退位诏书》

民国继承大清全部领土,原因是《清帝退位诏书》

民国继承大清全部领土,原因是《清帝退位诏书》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几乎继承了大清的所有领土,但是民国是革了大清的命,那么民国有事为什么能够继承大清的领土呢?原因就在《清帝退位诏书》上。

这篇诏书网上也有,不过有点儿难懂。

诏书有两部分,而且是分两回发的。

然后因为当时皇帝年纪尚小,其实诏书第一篇诏书是以太后的口吻发的,第二份是以皇帝的口吻发的,不过小编觉得两篇都是太后写的。

小编就挑一些和民国有关的几句翻译了一下。

大意如下:南方的起义有一段时间了,各地相应的很多,和南方的谈判谈了很久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南北对立导致百姓生活艰难。

但是从全国来看,大多数人们都倾向共和而不是帝制。

那么看来天命已经不再在我们这里了。

既然如此,我们家继续来在这儿也不是个办法。

考虑到天下大势和国内民情,我带着皇帝,把统治权归还给全国,建立一个共和立宪的国家,这样既可以满足国内结束动荡的愿望,也符合古人天下为公的大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诏书使用了天命的说法。

一部分是为了皇家的颜面,第二部分说明这次清帝的退位是一次特殊的禅让。

以前的禅让是一个人禅让给另一个人,不管是不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但是这次的禅让是一个人把皇位禅让给了全国的人。

诏书还有第二部分,后面一部分对民国继承大清的领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这样说的,大意就是:要把汉、满、蒙、回、藏的全部领土合在一块儿,建立一个统一的大中华民国。

之后我和皇上就闲着眼看这太平盛世的建成,也是一件美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命令那些少数民族的人以后要像效忠大清一样效忠未来的中华民国。

这就杜绝了那些少数民族独立建国的心思。

所以中华民国就能完全地继承大清的领土了。

清帝逊位诏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清帝逊位诏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清帝逊位诏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注:《清帝逊位诏书》是由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作为大清统治中国之最后结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

由于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因此由隆裕太后临朝称制。

【原文】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

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

南北暌隔,彼此相持。

商辍于涂,士露于野。

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

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注释】1. 关于作者:有一说《诏书》起草人为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jiǎn) 。

但究竟何人执笔起草,一直未有定论。

1912年2月22日,上海《申报》标题为《清后颁诏逊位时之伤心语》的报道“此次宣布共和,清谕系由前清学部次官张元奇拟稿,由徐世昌删订润色,于廿五日早九钟前清后升养心殿后,由袁世凯君进呈。

清后阅未终篇已泪如雨下,随交大臣世续、徐世昌盖用御宝。

2. 逊位:退位。

3. 朕:末代皇帝溥仪自称。

4. 隆裕太后:(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

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帝皇后,故溥仪称之为太后。

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

清帝退位诏及历史背景(图)

清帝退位诏及历史背景(图)

清帝退位诏及历史背景(图)---根据网络资料整理1912年2月12日(旧历十二月二十五)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和逼迫下,宣統帝溥儀的母後隆裕太後接受清室《優待條件》,發布《退位诏書》,宣布清宣統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

《退位诏書》由南通状元張謇起草,並由臨時參議院通過,但其中,“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爲袁世凱手下所添加。

诏书由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度支大臣绍英、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谭学衡、学务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诒、农工商大臣熙彦、理藩大臣达寿副署。

至此,大清帝國正式終結,並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

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滅亡,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也宣告滅亡。

退位诏书全文如下: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退位诏书清逊帝溥仪清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至宣统退位,共计297年;自顺治入主中国,至宣统退位,则为268年。

宣统退位是在民国元年2月12日,就是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与退位诏书宣布的同一日,袁世凯发表了“真电”表示赞成共和,其原电如下:“南京孙大总统、黎副总统、各部总长、参议院同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

清帝退位诏书内容

清帝退位诏书内容

清帝退位诏书
一、背景介绍
二、清帝退位的原因
2.1 内外因素的影响
2.2 清帝个人原因
三、清帝退位的过程
3.1 宫廷内部的反应
3.2 地方官员的态度
3.3 清帝的决定
四、清帝退位后的影响
4.1 清帝的后事安排
4.2 继任者的选择
4.3 社会的反应
五、清帝退位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5.1 中国封建政权的终结
5.2 政治制度的转型
5.3 清帝退位对民族意识的影响
六、结论
根据对清帝退位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退位是清帝自觉无力执政而主动选择退位,而不是被迫退位。

2.清帝退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结束了封建政权,也标志着中
国社会的变革。

3.清帝退位后的政治制度转型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清帝退位对民族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清帝退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及政治变迁的学者来说,深入探讨清帝退位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封建政权的终结以及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

大变局:帝制、共和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清帝退位诏书》的宪政意涵

大变局:帝制、共和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清帝退位诏书》的宪政意涵

作者: 郭绍敏[1]
作者机构: [1]河南大学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中外法学
页码: 903-92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清帝退位诏书;辛亥革命;国父;光荣革命;五族共和
摘要:�清帝退位诏书》对于共和政府的诞生具有重大的法理意义,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起构成民国建国的基本宪法文件。

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不只是一场暴力革命,还具
有“光荣革命”的性质,在大清王朝和中华民国之间存在一种历史连续性。

中华民国的成立是南北妥协的结果,这种妥协的积极意义非常明显:它结束了南北对抗状态,有利于政权的和平过渡;《清帝退位诏书》中有关“五族共和”的宣示客观上发挥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有利于民国政府抵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分离活动。

但妥协性意味着革命的“不彻底性”,民初时期的宪政争衡表明,中国的“光荣革命”引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后遗症,中国最终不得已走上更为激烈的革命道路。

溥仪退位诏书内容

溥仪退位诏书内容

溥仪退位诏书内容
自本年十月十日起,我溥仪自愿退位,将帝位传承给民国政府。

此举是出于我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心,也是为了避免国家再次陷入战争和动荡的境地。

我深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并不足以胜任国家统治的重任,而且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我父亲和兄长的早逝事件,这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家问题,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我对于自己的退位决定非常坚定,也深深希望国家和人民能够支持我的决定,共同为建设一个强大、繁荣、稳定的中国而努力。

我虽然不再担任帝位,但是我仍将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尽我所能地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最后,我希望祖国的繁荣昌盛,祝愿人民的幸福安康。

- 1 -。

诏书不可承受之重

诏书不可承受之重

诏书不可承受之重(《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辛亥百年,学界再次掀起研究辛亥革命的热潮。

这一次,焦点不仅仅凝聚在革命党身上,作为革命对象的清室以及作为第三方出现的立宪派不再只是革命党身边的陪衬,而是堂而皇之地进入主流的研究范围。

回首百年,历史学再一次拓宽了它的视野,让我们能够更加完整、更加全景也更加深刻地理解辛亥百年。

即使在这一背景下,《清帝逊位诏书》仍然是个冷门,不过是为清室下台争一个体面而已,似乎没有什么研究的余地。

然而,高教授并不这样认为。

在他看来,《清帝逊位诏书》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退运文件,而是与《临时约法》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开国的宪法性文件,其意义甚至还超过了《临时约法》。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高教授引经据典,在开篇还特意详述了一番革命成功后的立宪时刻并将此作为书名引起读者的重视。

在高教授看来,辛亥革命后这个关键的立宪时刻,《临时约法》有着严重的短板,需要《清帝逊位诏书》来加以修补,甚至后者才是民国长治久安的基础。

如此厚爱,当年起草诏书的张謇老先生要是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实在是诏书不可承受之重。

辛亥年,中国在政治力量无非可分四大类:清室、革命党、立宪派、北洋军。

正如诏书所言,武昌起义之后,九夏沸腾,特别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南方各省先后宣布独立,革命已成燎原之势。

面对革命党的咄咄逼人,清室能否再像当年太平天国时那样渡过危机,关键在于北洋军的态度。

南方革命虽然初现燎原之势,但当时革命党要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推翻清室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政治上讲,在南方各省独立的过程中,革命党固然是重要角色,但真正的推动力量是自感被清室预备立宪所蒙骗的立宪派,他们本来就属于两头飘摇的中间派。

如果清室真心实意地推行君主立宪,他们还是会死心塌地地拥护清室,正是由于清室推行假立宪,立宪派才倒向民国,但是武力革命始终不是他们的主张,一有南北议和的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从军事上讲,革命军几乎可以说是乌合之众,从同盟会历次武装起义失败就可见一斑。

《清帝退位诏书》和《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

《清帝退位诏书》和《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

《清帝退位诏书》和《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李友唐
【期刊名称】《北京档案》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辛亥革命发生后,废除清朝、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袁世凯的心愿.由南方革命临时政府和北方的袁世凯代表团达成共识.南京临时政府参议员制定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袁世凯由人拟定了《清帝退位诏书》,对清廷软硬兼施,逼得隆裕太后以溥仪名义颁布《清帝退位诏书》.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李友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清帝退位诏书的百年疑云 [J], 刘江华;
2.清末民初的政治继承与满汉关系浅析-以《清帝逊位诏书》为中心 [J], 安劭凡;
3.袁世凯手批清帝辞位诏书的发现及其对清末民初国体因革的认知意义 [J], 宋培军
4.清帝诏书的撰制、颁布及缴回 [J], 王金龙
5.关于《清帝退位诏书》和《秋夜草疏图》 [J], 吴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帝退位诏书》短短300字却深有内涵:国人高端话术的典范

《清帝退位诏书》短短300字却深有内涵:国人高端话术的典范

《清帝退位诏书》短短300字却深有内涵:国人高端话术的典范清朝末年,内乱四起,强敌侵袭,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社会凋敝,各种势力暗潮涌动,处处都散发着颓靡的亡国景象。

颓靡之中,有一众人揭竿而起举起了革命的镰刀向着清王朝砍去,终于砍掉了破败不堪的封建根基。

为了保全最后的颜面,清朝王室与革命党人签订了退位协议,以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为条件仓促地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退出地仓促,虽然退位的原因所有人心知肚明,但是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

清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体面,需要颁发一份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诏书》可是当时坐在龙椅上的只有年幼的溥仪和年轻的隆裕太后,这对孤儿寡母只是悲剧的傀儡,是不能成为书写退位诏书的人选的。

朝廷在思虑再三以后,决定由老学究张謇来书写这份“体面”的退位诏书。

这份退位招数要做到两件事情,其一,昭告天下清王朝的统治结束,即将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二,尽可能地给自己的封建主子留足颜面,维系表面的虚伪,给后人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张謇完美地胜任这项工作,他洋洋洒洒的300字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场面话运用到了极致,无一句废话,字字珠玑,可谓是中国人高端话术的典范。

张謇皆不因我而起“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

”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民兵们闹事,各省还呼应了闹事团体,所以才搞得生灵涂炭。

起笔的八个字儿,就把如今中国民不聊生的惨剧和清王朝退位的事实归咎于民兵的四处起义作乱,而将清王朝统治不利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

后面一句“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不仅把袁世凯推到了前面,让他成为风暴中心;更有甚者,一个“命”字更是强行挽尊,就是告诉天下虽然我(清政府)退位了,但是日后革命党人的举动也是我(清政府)退位前命令的。

袁世凯我(清政府)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封建势力,他们革命派的所作所为尽在我(清政府)掌握之中,就连最后的政体如何政局如何发展都是由我(清政府)命令袁世凯这么做的。

《清帝逊位诏书》名词解释

《清帝逊位诏书》名词解释

《清帝逊位诏书》名词解释
《清帝逊位诏书》是指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1912年2月
12日发表的一份文书,宣布自己逊位的声明。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
对《清帝逊位诏书》进行解释。

1. 清帝,指的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他是清朝末代皇帝,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帝王。

2. 逊位,逊位是指皇帝自愿放弃皇位、退位让位给他人的行为。

在《清帝逊位诏书》中,溥仪宣布自己逊位,意味着清朝结束了。

3. 诏书,诏书是皇帝发布的一种官方文书,用于宣布重要决策、政策或声明。

《清帝逊位诏书》是溥仪发表的一份诏书,它是他宣
布逊位的正式声明。

4.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是对特定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以便读
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在这里,名词解释是对《清帝逊位诏书》这
一特定名词进行解释。

《清帝逊位诏书》是溥仪为了响应辛亥革命的潮流和顺应民意
而发表的一份重要文书。

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终结,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共和时代。

这份诏书被视为清朝灭亡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之一。

在《清帝逊位诏书》中,溥仪表达了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认同和支持,承认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并表示自己愿意自愿退位,为国家的发展和民主进步让路。

这份诏书也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清帝逊位诏书》是溥仪发表的一份重要文书,宣布了他自愿逊位的决定,标志着清朝的灭亡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这份诏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趣谈清帝逊位是什么意思 清帝为什么要选择退位

历史趣谈清帝逊位是什么意思 清帝为什么要选择退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帝逊位是什么意思清帝为什么要选择退位
导语: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奉隆裕皇太后懿旨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宣布退位,由此结束了清王朝260余年的统治。

这虽然是无奈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奉隆裕皇太后懿旨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宣布退位,由此结束了清王朝260余年的统治。

这虽然是无奈之举,对清政府的王公大臣们来说,是一桩屈辱的事情,甚至袁世凯都会和隆裕太后相对落泪。

但是,在现在看来,清帝逊位事件,恰好同辛亥革命的伟大,形成了某种呼应。

他们都是民主共和国的成果。

《清帝逊位诏书》虽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宪法文本,但它总结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改良立宪运动,是清末立宪进程的一个漂亮结点。

《清帝逊位诏书》更像是一份契约型的文件,是清帝逊位给“共和立宪国体”的契约,它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法理传承。

清帝逊位的意义在于,他不是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让路,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之前中国封建王朝政权更替的最大不同之处。

历史学这甚至称清帝和平逊位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正是清帝的逊位,使得后来的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失去了民心,他们的阴谋和野心也因此没有了根基。

在辛亥革命中,驱除鞑虏是一个政治目标,清朝皇帝和满洲贵族都是革命的对象和敌人。

一旦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中国很有可能就会因为清政府的倒塌而导致疆土的分奔离析。

清帝逊位使得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成为可能。

生活常识分享。

袁世凯手批清帝辞位诏书的发现及其对清末民初国体因革的认知意义

袁世凯手批清帝辞位诏书的发现及其对清末民初国体因革的认知意义

袁世凯手批清帝辞位诏书的发现及其对清末民初国体因革的认知意义对清帝逊位诏书的不同版本及其改动,历来记载不一,且多系传闻。

近年研究成果涉及此诏书者甚多,但笔者认为,有两个人的考证成果特别有价值。

吴讱《关于〈清帝退位诏书〉和〈秋夜草疏图〉》一文厘定秋夜草疏、冬日诏书两者的先后关系,基本认定诏书出自张謇之手①,傅国涌《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一书则搜集了更多文献,作了目前为止最为详尽的考证,并有一些推断②,只不过判定诏书“不可能出自一个人之手”③,反而对张謇稿的基础地位有所忽视。

根据台湾学者张维翰、吴相湘的介绍提示,洛宝善、刘路生在日本静嘉堂文库发现了《袁氏密函》,尤其珍贵的是袁世凯的手批逊位诏书原件④,他们主编的《袁世凯全集》《辛亥时期袁世凯密牍:静嘉堂文库藏档》也于2013、2014年先后出版⑤。

这为进一步重构诏书文本的生成史提供了不仅可靠而且直观的第一手资料。

杨天石认为袁世凯添加“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⑥,显示尚未利用这一发现,其根据仍是胡汉民自传;桑兵提到洛宝善、刘路生“比对原稿,得以还原真相”——袁对逊位诏书相关文本的考察,不仅有助于填补辞位诏书生成史的既有缺环,而且有助于揭示民族边疆的国体建构和领土统合意义。

这是因为,清末民初南北和谈之际,伴随着清帝从“逊位”“退位”到“辞位”的话语转变,“共和政体”的南方话语,经过“共和国体”“共和立宪国体”的北方转圜,最后达成“民主国体”“五族统一”的新共识。

这是笔者考察之后的基本认知。

一、“张謇原稿”既有寻找思路的不足从《拟清帝逊位诏》入手探寻“张謇原稿”的真实面貌,进而考证其草拟时间、地点、修改、流转,是传统的研究思路。

《袁世凯全集》编者认为,张謇家藏本《拟清帝逊位诏》“显然并非胡请张执笔的原稿本或其副本”洛宝善、刘路生主编,刘路生、洛宝善、黄俊华本卷主编:《袁世凯全集》第19卷,第546页。

,《张謇全集》编者也认为,南通张府所藏《拟清帝逊位诏》是传抄本张謇:《拟清帝逊位诏》,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1《公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238页。

如果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室不退位、不签退位诏书会怎样

如果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室不退位、不签退位诏书会怎样

如果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室不退位、不签退位诏书会怎样1912年2月12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诏书,由此为自秦始皇以来在中国延续2133年的皇帝制度画上了句号。

溥仪就这样作为中国的末代皇帝被定格于历史中,然而这时只有6岁的溥仪显然无法独自做出退位这样的重大决定,事实上这时的溥仪甚至可能不知道退位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

尽管退位诏书是以溥仪的名义发的,但退位这件事和溥仪委实没太大关系。

退位实际上是整个清朝统治阶级所做出的集体决定。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

由于光绪生前未能留下子嗣,于是由慈禧太后做主安排光绪的侄子溥仪入承大统。

此时虚岁三岁的溥仪显然无法担负起治国理政的重担,所以光绪的皇后隆裕遵照慈禧的遗诏垂帘听政,与此同时溥仪的生父载沣以监国摄政王实际总揽朝政。

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开始共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可这时的隆裕和载沣都缺乏慈禧那样高明圆滑的政治手腕,而清王朝的江山此时却已然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这时清朝统治集团已意识到原来的统治秩序已无法继续维持了,所以要保住大清江山就只能推行新政,可一旦推行新政又势必会触及到满清八旗贵族们的既得利益。

宣统元年摄政王载沣下诏要推行新政立宪,然而载沣又不敢动摇皇亲贵族们的既得利益:载沣任用满人载泽、毓朗、善耆等掌握建立新军事务;任命桂良、风山为江宁、广州将军,又委派胞弟载洵、载涛分赴欧美各国考察陆海军。

载洵回国后被任命为海军部大臣,载涛回国后被任命为军谘府大臣。

载沣所任用依靠的这群人无一不是清朝亲贵。

这些亲贵们多系权欲极重的庸才。

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载沣以监国摄政王的名义任命庆亲王奕劻为第一届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而将原有的军机处及旧内阁均予裁撤。

载沣试图以此显示自己实行宪政的决心,然而新内阁名单人选中皇族和旗人占了大半,所以这个内阁被人们指斥为“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打破了立宪派对清政府的幻想,于是许多本来支持君主立宪的人纷纷转投革命党阵营。

古文精粹详注:清帝逊位诏书

古文精粹详注:清帝逊位诏书

1. 清q īn ɡ 帝d ì 逊x ùn 位w âi 诏zh ào 书sh ū【导读】1912年2月12日,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作为清代统治之结束。

由于溥仪当时年仅六岁,因此由皇太后临朝。

本文宣告了帝制的终结。

朕zh ân 钦q īn 奉f ân ɡ 隆l ïn ɡ 裕y ù 皇hu án ɡ 太t ài 后h îu 懿y ì 旨zh ǐ :前qi án 因y īn 民m ín 军j ūn 起q ǐ 事sh ì ,各ɡâ 省sh ěn ɡ 响xi ǎn ɡ 应y ìn ɡ ,九ji ǔ 夏xi à 沸f âi 腾t ãn ɡ ,生sh ēn ɡ 灵l ín ɡ 涂t ú 炭t àn ,特t â 命m ìn ɡ 袁yu án 世sh ì 凯k ǎi 遣qi ǎn 员yu án与y ǔ 民m ín 军j ūn 代d ài 表bi ǎo 讨t ǎo 论l ùn 大d à 局j ú ,议y ì 开k āi 国ɡu ï 会hu ì ,公ɡōn ɡ 决ju ã 政zh ân ɡ 体t ǐ 。

两li ǎn ɡ 月yu â 以y ǐ 来l ái ,尚sh àn ɡ 无w ú 确qu â 当d àn ɡ 办b àn 法f ǎ ,南n án 北b ěi 暌ku í 隔ɡã ,彼b ǐ 此c ǐ 相xi ān ɡ 持ch í ,商sh ān ɡ 辍chu î 於y ū 途t ú ,士sh ì 露l ù 于y ú 野y ě ,徒t ú 以y ǐ 国ɡu ï 体t ǐ 一y ī 日r ì 不b ù 决ju ã , 故ɡù 民m ín 生sh ēn ɡ 一y ī日r ì 不b ù 安ān 。

清帝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诏书

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以清廷的名義,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

詔書全文如下:

旨朕欽奉
隆裕皇太後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
炭。

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

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

南北暌隔,彼此相持。

商輟於塗,士
露於野。

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國人民心理,
多傾向共和。

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

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
和立憲國體。

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
北統一之方。

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

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大清 宣統 三 年
十二 月
二十五 日
中華民國 元 年 二 月 二 日
公元
1912 年 2 月
12 日。

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宣统皇帝退位诏书《宣统帝退位诏书》是由清朝最后一位君主、同时也是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被承认的皇帝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颁布的退位诏书,标志着大清帝国统治历史之终结,也同时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2000多年的帝制宣告结束。

计自努尔哈赤建后金国,至溥仪退位,国祚凡296年;若自顺治帝清兵入关起算,则为268年。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之后,辛亥革命爆发,湘、晋、赣、秦等行省相继追随革命,满族大臣荫昌镇压革命,但由于北洋军皆袁世凯旧部,不易指挥,所以战斗失效。

清廷命荫昌署理陆军大臣,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征讨革命军,袁世凯率北洋第一军总统官冯国璋、北洋第二军总统官段祺瑞奉命出征,但袁世凯权衡利弊,上台后采取剿抚兼施的策略,进而准备和革命党谈判,经过南北议和,袁世凯获得黄兴保证,将由自己担任大总统,清室优待条件基本达成,但清朝核心内部依然纠葛,北洋将领段祺瑞在袁世凯授意之下,与四十九名文武大员发了北洋五十将乞共和电,又接连通电胁迫,溥仪年仅6岁,无行为能力,由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

另外,隆裕皇太后又颁布两个相关诏书。

起草人有说退位诏书起草人为张謇;但究竟何人执笔起草,一直未有定论。

1912年2月22日,《申报》标题为《清后颁诏逊位时之伤心语》的报道:“此次宣布共和,清谕系由前清学部次官张元奇拟稿,由徐世昌删订润色,于廿五日早九钟前清后升养心殿后,由袁世凯君进呈。

清后阅未终篇已泪如雨下,随交世续、徐世昌盖用御宝。

”诏书原文“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遴员与民军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

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予亦何恶因一姓之尊荣,拂万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圣旨到—最后一道圣旨《宣统帝退位诏书》欣赏

圣旨到—最后一道圣旨《宣统帝退位诏书》欣赏

圣旨到—最后一道圣旨《宣统帝退位诏书》欣赏
1912年2月12日,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历),颁布退位诏书,作统治之最后结束。

由于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因此由隆裕皇太后(孝定景皇后)临朝称制。

退位诏书共三道,图片为辞位正文。

高清大图:
【全文】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清帝退位诏书》的性质和作用2011-10-23 09:07:41陈根发【关键词】退位诏书禅让隆裕皇太后共和光荣革命【作者简介】陈根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清帝退位诏书》的起草、颁布和执行是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然而,对于这一退位诏书的性质和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表述和评价。

最近,有一些学者积极撰文,从历史、政治和宪法学角度对之展开探讨,认为《清帝退位诏书》不仅具有一般的政治和历史意义,而且还具备宪法的价值意义。

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对《清帝退位诏书》的认识上的不足,同时也引出了一些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和商榷的问题。

譬如,《清帝退位诏书》到底是一份政治文件还是法律文件?如何区分《清帝退位诏书》的实然作用和应然作用?从当今学者对《清帝退位诏书》的研究上看,不能说已经对这些关键性问题有了唯物的和辩证的看法。

一、《清帝退位诏书》的性质廓清《清帝退位诏书》的性质是理解其历史作用的前提。

退位诏书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有官方正史可查的皇帝退位诏书就多达十余部。

在中国的世袭制社会中,被称为"禅让"的政权更替制度集中存在于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段较长的分裂时期及其前后。

秦朝以来有史可查的第一部亡国天子退位诏书是东汉建安25年(公元220年),东汉献帝刘协颁布禅位于曹丕的诏书。

该诏书曰:"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

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

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诏书阐述了天下为公、贤者为皇的思想。

曹魏咸熙2年(公元265年),晋王司马昭卒,长子司马炎继承王位,迫魏元帝曹奂退位,改称国号为晋。

曹奂的退位诏书记载于《晋书o武帝本纪》,诏曰:"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

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

允执其中,天禄永终。

於戏!王其钦顺天命。

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

"诏书阐明了历史上天命的传承经过,称赞司马家族功勋卓著,故"授尔位"以"顺天命"的主张。

其后,又有东晋恭帝禅位诏书(公元420年)、刘宋顺帝禅位诏书(公元479年)、南齐和帝禅位诏书(公元502年)、西魏恭帝禅位诏书(公元542年)、东魏孝静帝禅位诏书(公元550年)、萧梁敬帝禅位诏书(公元557年)、北周静帝禅位诏书(公元581年)。

历史上最后一部皇帝退位诏书就是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代理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发布的《清帝退位诏书》。

该诏书中有:"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比较中国历史上的十部皇帝退位诏书可以发现,它们都有被迫让贤、保全皇帝皇族性命待遇的政治性质。

《清帝退位诏书》与以往的退位诏书所不同的只是以往的退位诏书内容都是皇帝向权臣移交政权,而《清帝退位诏书》发布的则是皇帝向资产阶级革命派移交政权的主张。

可以说,在性质上,《清帝退位诏书》与以往的退位诏书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它们都是国内政治活动中皇帝皇族与权臣派系斗争妥协的产物,因此主要是一种政治文件,而不具有宪法和法律渊源的性质。

政治和法律虽然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单一的,而政治表达却是多样的,二者的性质和作用是有区别的。

法律是由特定的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它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如政治规范、宗教规范、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等是有本质区别的。

《清帝退位诏书》是一份政治文件,还可以从它产生和颁布的方式上得到印证。

隆裕太后宣布的退位诏书,其实是由立宪派领袖张謇的幕僚杨廷栋等起草的文件。

杨廷栋受命起草诏书文稿后,经张謇润色,再由袁世凯审阅后交与隆裕太后宣读。

退位诏书选定的是"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而不是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持了袁世凯的篡权和复辟活动。

在隆裕颁布退位诏书的同时,由北方议和的全权代表唐绍仪草拟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的文书也一并公布于世,优待条件共有8款,主要内容有:溥仪辞位后继续保持"大清皇帝"的尊号,享受中华民国对待外国君主的待遇;皇室每年费用白银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付;皇帝暂时居住紫禁城和仍可役使太监宫女等。

退位诏书下达后,虽然宣告了中国大地上实行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但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使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的篡权活动得到初步实现。

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执掌了全国大权,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

二、《清帝退位诏书》的作用《清帝退位诏书》加快了中国实行"共和"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和平的政权交接,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孙中山也曾指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1]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不能夸大它的历史作用,更不能混淆它的应然作用与实然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清帝退位诏书》以屈辱而又光荣的逊位方式,把和平注入到了现代中国的宪法性法律当中,成为了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精神,其作用可以与英国的"光荣革命"相媲美。

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把《清帝退位诏书》与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相提并论是缺乏类比基础的。

且不说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作用本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评价,仅从"光荣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方式和结果看,就与《清帝退位诏书》下的"革命"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1688年6月20日,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得子,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因此丧失了王位继承权。

为了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后,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其妻子玛丽的长女继承权。

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1.5万人的军队在托尔托湾登陆。

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但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

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

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

[2] 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了一个《权利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表明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等。

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该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为法律,即《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

[3]"光荣革命"在本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革命的结果是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可是,《清帝退位诏书》下的"革命"并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满清统治的非暴力政变,正好相反,它是在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打击和威慑下的乞降和受降行为,其理念也并不是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政体。

可见,《清帝退位诏书》与英国的"光荣革命"虽然在形式上都存在"非暴力"和"大妥协"的因素,但是在本质上却存在"风马牛不相及"的偏差。

《清帝退位诏书》是清帝被迫逊位于主张"共和"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禅让","光荣革命"则是革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本着新教精神宣布英王詹姆斯二世逊位于其女婿和女儿的"宫廷政变",两者的逊位方法和结果可谓"南辕北辙"。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走向共和"是清末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潮流,《清帝退位诏书》是清末各种政治势力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按照孙中山的说法,那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清末退位诏书》只不过是顺应时势罢了。

其中人民群众才是共和的真正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共和的活动同样受到了清末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制约。

《清帝退位诏书》的作用具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即它代表了没落但开明的部分皇室人员对"共和"所表示的赞成和欢迎,这对新生的中华民国起到了一定的催生作用,但退位诏书却同时把养育这个"婴儿"的权力交给了阴谋家袁世凯,在"共和"的道路上设置了许多陷阱,这是不能忽略的历史事实。

三、结语《清帝退位诏书》所起到的保全皇帝皇族性命待遇和加快共和步伐的作用的确是一个争议不大的历史事实,除此之外,它是否在中国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方面具有某些作用呢?笔者认为,我们既不应把《清帝退位诏书》扔进历史的垃圾桶里,也不应把它直接扯进近现代宪法文件的范畴。

如何对待这个封建时代最后的皇帝退位诏书呢?借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话来说,那就是应该把《清帝退位诏书》"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4]发挥它的古董作用。

在听到诸如《清帝退位诏书》及其附属文件是"一种宪政契约"、"具有天命流转与法统新续的价值和意义"等言论时,笔者想到了《论语.述而》中的两句话:“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5]衷心希望《清帝退位诏书》的研究者们也能领会孔子的这一学问精神。

注释:[1]《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4页。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页。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7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0页。

[5]《四书五经大系》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