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用药用方之别致

合集下载

张锡纯的一张名方,行气化痰、软坚散结,还你一身轻松,实属奇方

张锡纯的一张名方,行气化痰、软坚散结,还你一身轻松,实属奇方

张锡纯的一张名方,行气化痰、软坚散结,还你一身轻松,实属奇方大家好,我是张凤云,一位中医人。

今天给大家说个我的患者。

还清晰的记得,去年夏天,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

一位身着长衫长裤的中年妇女,缓慢的走进了诊所。

看这大姐身材偏瘦,说起话来气息很不平稳,没说几句话就要喘口粗气,而且声音很小,断断续续的。

仔细观察下,发现大姐舌苔胖大,齿痕明显。

面部有些浮肿,腹部略微隆起,和消瘦的身材很不相衬。

听完描述后,得知大姐近半年的时间里,接连查出来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并且胃口都不怎么好,吃一点东西,就会感觉到胃胀难受,并且大便次数少不成型,小便次数多但量很少。

夜里躺下睡觉时,还常感觉胸口憋闷,喘不过气来,想咳嗽,经常觉得喉咙有异物感,但是咳出的痰又很少,有时候还能听见肚子里有哗哗的水声。

听了她的讲述后,我初步判断大姐是因为湿气重而导致的症状。

又因为咳嗽痰少而水多,听到腹部有水声,结合其脉象弦迟而细微。

推测此主要为痰饮类湿气。

于是,开出了中医里专治痰饮的一剂方药理饮汤。

并且由于大姐气力不足,畏寒怕冷,又在方剂中加入了一味地黄,以达到补气养血的功效。

理饮汤是中医里面专治痰饮的一剂名方,出自医学大家张锡纯老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主要治疗脾胃湿寒,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谷物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变为水饮湿邪。

导致脾胃胀满,卡痰、咳痰,甚至出现结节、囊肿、耳鸣的病症。

组成:白术,干姜,桂枝,炙甘草,茯苓,白芍,橘红,川厚朴服用方法:将上述药材,洗净控水备好,依次放入煎煮的容器中,加入500ml左右的水(水面浸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左右,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慢熬。

大约40到60分钟,关火倒入碗中,凉温即可服用。

一日三次,饭后服用。

用药加减:(1)湿气很重,舌苔苍白厚腻的,加半夏能够化痰燥湿。

(2)容易咳嗽,咳嗽加剧的,可以加杏仁,款冬花,止咳降逆。

(3)手脚麻痹,身体疼痛有囊肿的,可以加瓜蒌,薤白。

温阳化饮,走脉通络。

切记:内热阴虚,糖尿病,胃溃疡,痔疮的患者不适宜服用此方;患有其他综合征,以及还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建议就医后,根据实际情况辩证用药。

屡试屡效方----张锡纯

屡试屡效方----张锡纯

屡试屡效方----张锡纯(一)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

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碎)牛蒡子(三钱,炒,捣)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

2.十全育真汤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野台参(四钱)生黄(四钱)生山药(四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四钱,捣细)丹参(二钱)三棱(钱半)莪术(钱半)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生鸡内金三钱;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三钱;汗多者,以白术骨、牡蛎、萸肉各一两煎服,不过两剂其汗即止。

汗止后再服原方。

3.醴泉饮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生山药(一两)大生地(五钱)人参(四钱)玄参(四钱)生赭石(四钱,轧细)牛蒡子(三钱,炒,捣)天冬(四钱)甘草(二钱)4.一味薯蓣饮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

生怀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5.参麦汤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人参(三钱)干麦冬(四钱,带心)生山药(六钱)清半夏(二钱)牛蒡子(三钱,炒,捣)苏子(二钱,炒,捣)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6.珠玉二宝粥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生山药(二两)生薏米(二两)柿霜饼(八钱)上三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

7.沃雪汤治同前证,更兼肾不纳气作喘者。

生山药(一两半)牛蒡子(炒捣,四钱)柿霜饼(冲服,六钱)8.水晶桃治肺肾两虚,或咳嗽,或喘逆,或腰膝酸疼,或四肢无力,以治孺子尤佳。

核桃仁(一斤)柿霜饼(一斤)先将核桃仁饭甑蒸熟,再与柿霜饼同装入瓷器内蒸之,融化为一,晾冷,随意服凡果核之仁,具补益之性者,皆能补肾。

中医泰斗张锡纯106则用药经验总结!

中医泰斗张锡纯106则用药经验总结!

中医泰斗张锡纯106则用药经验总结!郭霭春教授认为,张氏在药物的配伍、应用方面确实具有独到的经验,其对前贤既定者,多能探奥索隐,而对古人所未发者,又多有增补创新。

故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总结、归纳出张氏的用药配伍方法百余则,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治疗,每每收到良好效果。

今节录于下,以资同道临证参考。

张锡纯106则用药经验郭霭春1生石膏佐芍药,可解阳明之热。

石膏性寒而能散,芍药味苦寒,且能通利小便,治腹疼,故石膏佐芍药更宜于治疗热痢。

2生石膏佐薄荷,治牙痛有内热者。

3 石膏配蝉蜕,用于温病气分有热。

4 石膏、半夏、麦冬并用,能滋阴而不恋邪。

麦冬能滋阴,但又能导致留邪不散。

若与生石膏、半夏合并使用,则无此忌,诚以生石膏能散邪,半夏能化滞也。

5 生石膏、三七、蒲黄并用,治阑尾炎。

6 生石膏、龙骨、山萸肉配伍,可用于伤寒、温病之热实而脉虚、心中怔忡、精神躁扰者。

7 赭石与石膏并用,最善通热结之大便。

且又用治肝气、肝火相并上冲引起胃气上逆之呕吐。

盖用石膏能清阳明大热,用赭石善平上逆之冲气故也。

8 赭石能降胃以止吐衄。

然胃之所以不降,有因热者,宜佐以瓜蒌仁、白芍;其热而兼虚者,可佐以人参;有因凉者,一可佐以干姜、白芍(因凉犹用白芍者,防干姜之热侵肝胆);其凉而兼虚者,可佐以白术;有因下焦虚损,冲气不摄而上冲,胃气不降者,宜以山药、芡实佐之;有因胃气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其证久不愈者,宜以龙骨、牡蛎、三七诸药佐之。

9 人参配赭石,人参可以救气分之脱,但有助气上升之弊,与赭石并用,方能引气归原,更能引人参补益之力下行。

且参、赭并用,不但能纳气归原,设于逆气上干,填塞胸臆,或兼呕吐,其证上盛下虚者,皆可以参、赭并用而治之。

又参、赭并用,其补益之力直达涌泉,能导引肺气归肾。

且能助心气下降。

又人参配赭石,可使人参之补力专于下达,故治吐衄方中凡用参者,必重用赭石以辅之。

二药配伍,又用于火不归原等证。

张锡纯法:石膏必用生者,生石膏十倍于麻黄...

张锡纯法:石膏必用生者,生石膏十倍于麻黄...

张锡纯法:石膏必用生者,生石膏十倍于麻黄...
张锡纯法:石膏必用生者,生石膏十倍于麻黄,清透肺蕴热郁,和阴阳。

并用此方治肺痨。

张锡纯临证40余年,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

有治一证用数斤者,有一证而用至十余斤者。

以用生石膏退外感之实热,实为良药。

寒温为病中第一险证,而石膏为治寒温第一要药。

石膏性本微寒,而以治寒温之热百倍于他药者,以其味微辛,阴中含阳而善发汗。

张锡纯有“石膏粳米汤”方,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

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

方为:
生石膏二两生粳米二两半
水煎,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可愈。

此方妙在石膏同粳米煎汤,乘热饮之。

俾石膏寒凉之性,随热汤发散之力,化为汗液,尽达于外。

与粳米同煮,其冲和之气,能助胃气之发达,则发汗自易。

张锡纯常用的“石膏”配伍9则

张锡纯常用的“石膏”配伍9则

张锡纯常用的“石膏”配伍9则导读:今天学习张锡纯常用的九个“石膏”配伍。

张锡纯在运用石膏时,追本求源,按不同病证巧妙配伍,可谓别具匠心,颇具特色,能获出奇之胜。

01石膏配连翘、蝉蜕、牛蒡子张氏治疗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者,创犹龙汤,以连翘、蝉蜕、牛蒡子与石膏相伍,以增加清热之功,加强透泄之效。

服后发汗之力缓而长,不至为汪洋之大汗,遂使内蕴之热从汗而解,故汗出后其病即愈。

曾治一妇,“年三十余。

胸疼连胁,心中发热。

服开胸、理气、清火之药不效。

后愚诊视,其脉浮洪而长。

知其上焦先有郁热,又为风寒所束,则风寒与郁热相搏而作疼也。

治以此汤,加没药、川楝子各四钱,一剂得汗而愈。

”02石膏配山药张氏在变通白虎汤及变通白虎加人参汤中,每以山药代粳米,其效更佳。

究其原因有三:一者由于温病最易伤阴耗气,故用山药代粳米,既能补助气分托邪外出,更能生津止渴,滋阴退热。

二者石膏入肺、胃二经,质重而坠,可直趋下焦,易于流失,难以发挥药效,而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煎汁质黏而稠,能使石膏煎液起到顾护胃气,逗留药性之效。

三者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至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

如治一叟,“年近六旬。

素羸弱,劳嗽,得伤寒证,三日,昏聩不知人。

诊其脉甚虚数,而肌肤烙手,确有实热。

知其脉虚证实,邪火横恣,元气又不能支持,故传经犹未深入,而即昏聩若斯也。

踌躇再三,乃放胆投以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将药煎成,乘热徐徐灌之,一次只灌下两茶匙。

阅三点钟,灌药两盅,豁然顿醒。

再尽其余,而病愈矣”。

03石膏配代赭石石膏寒凉重坠,一般忌与重坠及开破之药并用。

但张氏临证遇有肝火上冲挟胃气上逆,或胃热使胃失和降之呕吐者,恐石膏重坠降逆之功不济,多将石膏与代赭石相配而用,再助重坠开破之功。

其用石膏以清里热为主,代赭石降逆止呕为辅,二相药伍,标本同治,一箭双雕,不仅无害,反而有相得益彰之妙。

此外,张氏治疗阳明热结轻证,有时亦用石膏配代赭石治疗。

近代中医泰斗张锡纯:自制膏药外治老寒腿,屡试屡效

近代中医泰斗张锡纯:自制膏药外治老寒腿,屡试屡效

近代中医泰⽃张锡纯:⾃制膏药外治⽼寒腿,屡试屡效
近代中医泰⽃张锡纯:⾃制膏药外治⽼寒腿,屡试屡效
鲜姜⾃然汁⼀⽄明亮⽔胶四两上⼆味,同熬成稀膏,摊于布上,贴患处,旬⽇⼀换。

凡因受寒肢体疼痛,或因受寒肌⾁⿇⽊不仁者,贴之皆可治愈。

即因受风⽽筋⾻疼痛,或肌⾁⿇⽊者,贴之亦可治愈。

惟有热肿疼者,则断不可⽤。

有⼈因寝凉炕之上,其右腿外侧时常觉凉,且有时疼痛,⽤多⽅治之不效。

语以此⽅,贴⾄⼆⼗⽇疾愈。

⼜有⼈常在寒⽔中捕鱼,为寒⽔所伤。

⾃膝下被⽔浸处皆⿇⽊,抓搔不知疼痒,渐觉⾏动乏⼒。

语以此⽅,俾⽤长条布摊药⾻缠于腿上。

其⾜趺、⾜底皆贴以此膏,亦数换⽽愈。

盖此等证⼼中⽆病,原宜外治。

鲜姜之⾟辣开通,热⽽能散,故能温暖肌⾁,深透筋⾻。

以除其凝寒痼冷,⽽涣然若冰释也。

⽤⽔胶者,借其黏滞之⼒,然后可熬之成膏也。

若证因受风⽽得者,拟⽤细⾟细末掺于膏药之中。

或⽤他祛风猛悍之药,掺于其中,其奏效当更捷也。

■了解更多,请关注院长在线微信号:present-wired本⽂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头条⽴场。

名医张锡纯的治病验方

名医张锡纯的治病验方

名医张锡纯的治病验方A 治心虚失眠的药方及病例患者徐友梅,年60岁,总统的弟弟,住天津一区小松岛街,于季春得不寐之症。

证候:冬令间有不寐之时未尝介意,至春日阳气升发时病浸加剧,到了季春之时常数夜不寐,服一切安眠药皆无效。

得病后精神大为衰惫,心中时常发热,懒于饮食,免强加餐,常觉食停胃脘不下行。

大便干燥,常服药始下。

其脉左部浮弦,右脉犹弦而发硬,一息五至。

病因:患者性好吟咏,喜欢与文士结社,赋诗连句,暗耗心血,逐至不寐。

诊断:其右脉浮弦,是因为肝血虚损,兼肝火上升也。

从之睡时魂藏于肝,今因肝脏血虚,火升肝不能藏所以不寐。

其右脉弦而兼硬,是胃中酸汗短少更兼胃气上逆也。

酸汁少则不能化食,气上逆则不能随着呼吸下行传送饮食,所以食后常停胃脘不下。

而其大使之燥结,亦即胃腑气化不能下达所至。

治此症,宜清肝火、生肝血、降胃气、滋胃汗。

如此才能调养肝胃,夜间自能安睡,食后自不停滞矣。

处方:生怀山药1两、大甘枸杞8钱、生赭石(砸细)6钱、玄参5钱、北沙参5钱、生杭芍5钱、酸枣仁(炒捣碎)4钱、生麦芽3钱、生鸡内金(黄色的捣碎)钱半、茵陈钱半、甘草2钱。

共煎一大盅,温服。

复诊:将药煎服两剂,患者夜间可睡两三点钟,心中已不发热,食量亦少加增,大便仍停滞,脉象不像以前之弦硬,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略为加减,使再服之。

复诊处方:生怀山药1两、大甘枸杞8钱、生赭石(砸细)6钱、玄参5钱、北沙参5钱、酸枣仁(炒捣碎)4钱、龙眼肉3钱、生杭芍3钱、生鸡内金(黄的捣碎)钱半、生远志钱半、茵陈1钱、甘草钱半。

共煎一大盅,温服。

效果:患者将药连服3剂,夜间安睡如常,食欲已振,大便已自然通下。

唯脉象仍有弦硬之意,逐将龙眼肉改用8钱,使多服数剂,以善其后。

说明:《易·系辞》云,一阴一阳互为之根。

此天地之气化也。

人禀天地之化得以生,所以上焦之气化为阳,下焦之气化为阴。

白昼,人终日言语动作,阴阳之气化皆有消耗,实赖夜晚休息以补助之。

当人们睡觉时上焦之阳气下降潜藏,与下焦之阴气会合,则阴阳自能互助,心肾自然相交。

张锡纯独特的用药之法【一点资讯】

张锡纯独特的用药之法【一点资讯】

张锡纯独特的用药之法【一点资讯】张锡纯为近代著名临床家,在学术上也有不少独创见解,堪称学验两丰,其对常用药如石膏、熟地等品,每有特殊用法,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石膏通便石膏为清热要药,张氏不但屡申其可以发汗,并说“其凉而重坠之性善通大便”。

据其经验:治大便之因热燥结而不通者,“或单用石膏细末,或少佐以赭石细末,莫不随手奏效。

”张氏鉴时医宗又可(吴又可)法,用承气失当,每致偾事之弊,主张采用变通之下法,即白虎加人参汤,将石膏不入汤中,而以所煎之汤将石膏送服。

吴又可等医家大都认为诸承气汤之通便作用主要在大黄,唯独张氏所创之白虎承气、镇逆承气诸方都不用大黄而用石膏来通便,这一经验,允推独步。

张氏深有体会地说:“愚治寒温三十余年,得一避难就易之法。

凡遇阳明应下证,亦先投以白虎汤一两剂。

大便往往得通,病亦即先愈。

”张氏曾治一人大便不通,先后“共服生石膏细末斤许,下燥粪近百余枚,病始霍然痊愈”。

熟地止泻地黄为养阴补肾药,老人精血虚亏之便秘以及温病津液耗伤之便秘,均常取其泽枯养阴作用来通大便,而熟地用于止泻,则鲜为人知。

张氏受张景岳、赵养葵、冯楚瞻诸家学说影响较深,不但治温病屡用熟地,并“用熟地四两,茯苓一两,以止下焦不固之滑泻”。

张氏经验:“凡下焦虚损,大便滑泻,服它药不效者,单服熟地即可止泻。

然须日用四五两,煎浓汤服之亦不作闷(熟地少用则作闷,多用转不闷),少用则无效。

”张氏以大量熟地止泻,这一经验是来之于实践,如他在癸巳秋治一女性温病患者,“势至危,将舁于外”、“其证昼夜泄泻,昏不知人,呼之不应,其脉数之七至,按之即无。

”经予大量熟地,配合山药、白芍、甘草,煎后乘温灌之,“尽剂而愈”。

类此例案,足证熟地止泻非向壁虚构之谈。

熟地“少用则作闷,多用转不闷”之注,亦是医林之独见。

山萸发汗山萸味酸,属收敛药,医多习用于止汗。

唯张氏又有独识,他认为山萸不但敛汗可用,发汗亦可用,所以在治疗温病多日,外感重还太阳欲作汗,但因阴分太亏,汗不出者之温病遗方中,用地黄、山药、山萸肉等大剂养阴药,张氏曰:“盖萸肉之味至酸,原得木气最全,是以酸敛之中,大具条畅之性,《神农本草经》谓其逐寒湿痹是明征也。

名医张锡纯巧用“山萸肉”:药虽平常,但经妙手,天壤之别!

名医张锡纯巧用“山萸肉”:药虽平常,但经妙手,天壤之别!

名医张锡纯巧用“山萸肉”:药虽平常,但经妙手,天壤之别!名医张锡纯巧用“山萸肉”:药虽平常,但经妙手,天壤之别!导读在病危的时候,人的元气欲脱,大汗淋漓,尤其是心肝之气极虚,这个时候,用山萸肉,可以固脱救逆。

这点以前古人注意的不够,是张锡纯通过实践得来的经验;张锡纯,对药物真是细心体悟,很多古书中记载过的用法,后世都已经遗忘了,他又给发掘了出来,有的还是古书中没有的,如果每个中医都能这样,那该多好啊。

张锡纯是民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中医,他特别擅长使用单味药来治疗病人,今天聊的药叫山萸肉。

我觉得在中医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药,很好很有效,但大家往往不清楚、不知道。

★山萸肉是什么东西?山萸肉是什么东西?我只要说一个中成药里面有它,您就知道它的作用多大了。

在我们的六味地黄丸里面就有这味山萸肉,山萸肉是什么东西?是一种叫做山茱萸的果树,它长的果子,这果子把壳去掉肉晒干了,就叫山萸肉。

生病后,身体某处疼痛难忍;大病之后,"阳气欲脱";濒危之际,"神气顿散〃。

针对这些,山茱萸肉都能发挥它的功效,补益元气。

山萸肉这东西非常酸,有点微微的涩味,它做什么用?它滋补肝肾的作用非常强。

中医里面认为山萸肉的性味归经是这样的:它是酸的、涩的,药性是微温,入肝肾经。

在我们中医里面,山萸肉有一个特殊的作用,什么作用?收涩。

它这个药味是涩的,所以它有收敛的作用,对于那种遗精、尿频等等有治疗作用。

对于经常的那种出汗,它可以敛汗、固脱,尤其是对于那种病危的状态,这人突然大汗淋漓,正气欲脱的时候,山萸肉可以收敛它,把正气给敛回来,所以这是山萸肉特殊的地方。

张锡纯专门写了一篇《山萸肉解》,他说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所以张锡纯特别擅长在病危的时候,这个人大汗淋漓,正气不能支撑的时候,用山萸肉,大剂量的山萸肉把正气给敛住,不使病情继续危重下去,张锡纯认为这个药还可以固涩滑脱,比如说你有滑精、遗精等等这些病的时候,用它可以收缩住,有些出汗、大汗可以收住。

张锡纯的一些名方

张锡纯的一些名方

(1)--山药(2010-02-24)功效:山药白色,入手太阴肺经,补肺,入补足太阴脾经,补脾,只要是肺和脾这两种虚,张锡纯认为可以服山药。

可平喘止咳,其液还可补肾。

医疗案例:在33岁的时候,张锡纯到天津去参加科举,到了天津,张锡纯闹肚子了,张锡纯自己分析他的泻肚子没有什么外邪,而是脾胃不和,张锡纯想起了山药,他想山药有补脾止泻固涩的作用,于是就去买来四两山药,把山药切片,捣碎,放点大米熬粥,然后喝这个粥。

结果喝了两天这个腹泻就好了。

这是张锡纯的一个方子,叫一味薯玉粥。

就单用这一味山药就可以治病。

张锡纯认为,一切阴虚虚弱,或者咳喘,或者大便腹泻,脾胃虚弱。

一味薯玉粥也可以治疗。

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腹泻经常与脾和大肠有关,脾不足,大肠也不能固涩,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所有营养都要靠脾胃吸收过来,把脾胃之气补足了,这个人就有生机了。

脾气不足,体内水湿重,可用山药配上莲子肉、薏米、芡实,这三者分量都是1 00克,主要的药是山药,把它们碾成磨,然后每天熬膏。

现在小孩的很多病症都是因为脾气不足引起。

如果小孩确实是脾气不足,面色非常黄瘦,吃饭不好,不长个儿,容易泻肚子,有的是肺系统经常有问题,比如咳嗽哮喘,山药是一味非常好的食疗的药物。

如果想养生的话,每天少量服用,配以薏米和芡实,再加点莲子肉,磨成粉,每天一勺就够了。

对于重病患者,他大病之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尤其是胃口不好,或者是大便总是不成形,可以用山药熬水给他喝,或者熬粥,用山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因为它有固摄的作用,越吃大便越干燥,若一定要吃,可在用山药的时候配点杏仁,因为杏仁有通便和开肺气的作用,配一点就没这毛病了,所以山药吃也很讲究。

挑选山药时,如果是要药用的山药,就到药店买怀山药。

若日常食用,到菜市场买就可以了。

选山药要选形状非常规整的,圆圆的,这样的山药比较好,比较好的品质的山药,是种非常细的铁棍山药,这种山药的力道更大一些。

张锡纯临证用黄芪心得

张锡纯临证用黄芪心得

张锡纯临证用黄芪心得张锡纯用药往往味数较少,因为张锡纯对每一味药都有自己的认识。

他亲自尝试过许多药,因此用药往往直中病机。

要说张锡纯用黄芪,就必须说说张锡纯提出的“胸中大气”理论。

胸中大气,也就是宗气。

宗气来源于水谷精微和我们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其作用是“贯心脉而行呼吸”(《灵枢·邪客》)。

气血的流动和肺脏的呼吸都有赖于宗气的作用。

张锡纯提出“大气不但为后天诸气之纲领,并为全身血脉之纲领矣。

”(图片来自网络)“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灵枢·五色》)大气位于膈肌以上,张锡纯认为此处的“大气入于脏腑”即是大气下陷入膈下的脏腑。

若膈上大气下陷,则无大气以鼓动肺脏呼吸,“呼吸必然顿停,是以无病而猝死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大气诠》)胸中大气可贯心脉,行呼吸。

当胸中大气下陷时,会出现很多症状,如气短(这类人很多,说几句话就上气不接下气),心悸(贯心脉),自汗(宗气贯心脉,与营卫相通),胸闷(胸中大气不足,呼吸不利而作闷,并非气郁所致),二便失禁(气下陷,不固),努力呼吸似喘(气不足,身体代偿性增快呼吸),女子下血不止等。

脉象可见脉微弱,尤其是关脉微弱(宗气位于上焦,宗气下陷则关脉弱),有时可见迟脉。

(图片来自网络)此外,因宗气贯心脉,与营卫相通,张锡纯认为桂枝汤证亦有胸中大气虚损,卫虚则见汗出不止。

故张锡纯用桂枝汤时,也会常常加黄芪补胸中大气。

在奉天的一位姓于的妇人,命很苦,出嫁之后,丈夫不幸去世,于是回到了娘家住。

她是个高材生,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她与在奉天的外国商人经常来往,做一些翻译和教学的工作。

后来因病回家。

(图片来自网络)一天夜里,与她住一个院的张锡纯的学生急急忙忙跑到张锡纯的医院求诊。

原来,这位于小姐晚上突然出现了呼吸骤停的症状,连话都说不出来。

张锡纯曾为她诊过脉,知道她气弱。

张锡纯第一反应就是胸中大气下陷。

胸中大气有司呼吸的作用。

张锡纯应用石膏的经验

张锡纯应用石膏的经验

张锡纯应用石膏的经验近代名医张锡纯善用石膏为“清阳阳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

石膏有透表解肌,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为治阳明症的首选药。

继张仲景之后,张氏把石膏运用得更灵活巧妙,认为“能挽救回人命于顷刻也,是普济群生之药”。

自创用石膏之方有20余方,方中石膏用量多为2~3两,白虎汤中石膏用量更为巧妙。

张氏应用石膏之巧,论理之透,历代医家莫能及。

凡阳明热证、外感、内伤皆用张氏认为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

外感不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盖石膏之凉,虽不如冰,而其退热之力,实胜冰远甚”。

用于治疗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温病发热神昏;加玄参、麦冬、薄荷、蝉脱清瘟疹之热;加银花、连翘等治咽喉肿痛,加羚羊角、重楼、知母、蝉脱等清头面之热;加麻黄、杏仁、连翘治外感痰喘发热;疟疾虽在少阳,而阳明兼有实热者,用大剂白虎汤加柴胡治疗,等等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石膏用量大,少则30g,大量用可用到500g,石膏解肌、发身热实之汗,非能发新受之风寒也。

石膏清阳明之热时可回厥。

用白虎加人参汤,治伤寒脉结代;经玄参代知母可治产后温病发热,心中燥热,治女子有因外感之热内追,致下血不止;治痢證身热不休,服一切清火之药,热仍不休者。

加清热之药治脑漏;治实热腹痛:治外感实热证兼挟关节痛;风热所致眼疾等方中都用石膏。

以上都是兼外感的病例。

内伤病中用石膏清痰火,治不孕证,清阳明之热治瘘证;清肠胃之热治痔疮;清血室之热治子宫溃烂等。

张氏认为:“石膏乃微寒之药”,“石膏原不甚凉,……因石膏生用能使寒温之热有出路也。

……石膏生用性能发汗,其热可由汗泄解,即使服后无汗,亦可宣通内蕴之热,由腠理毛孔息息达出,人自不觉耳”。

石膏兼有性寒清热与辛散解肌的作用,其清热之力胜于冰,而能施用于多种疾病。

与其他药配伍最高石膏功效张氏用石膏配伍最多的是人参。

他认为年过五旬之人,或壮年劳心劳力之余,或素有内伤,禀赋赢弱之人,在汗、吐、下后与渴者,阳明热炽,而人素有内伤,元气素弱,脉虚者,用白虎汤时,宜加人参。

【名医经验】张锡纯大师一味药治愈水肿经验

【名医经验】张锡纯大师一味药治愈水肿经验

【名医经验】张锡纯大师一味药治愈水肿经验从文中看,白茅根治疗水肿取效的关键似乎在于煎服法:除了茅根要鲜之外,煎煮一定不能太过,茅根沉入水底即可,这应该是张锡纯的独家心法。

另外还须大量频饮,一日夜须饮近十次,待小便利则愈。

一妇人,年四十余,得水肿证。

其翁固诸生,而精于医者,自治不效,延他医诊治亦不效,偶与愚遇,问有何奇方,可救此危证。

因细问病情,知系阴虚有热,小便不利,遂俾鲜茅根煎浓汁,饮旬日痊愈。

一媪,年六十余,得水肿证。

医者用药,治愈三次皆反复,再服前药不效。

其子商于梓匠,欲买棺木,梓匠固其亲属,转为求治于愚。

因思此证反复数次,后服药不效者,必是病久阴虚生热,致小便不利。

细问病情,果觉肌肤发热,心内作渴,小便甚少。

俾单用鲜白茅根煎汤,频频饮之,五日而愈。

一妇人,年四十许,得水肿证。

其脉象大致平和,而微有滑数之象。

俾浓煎鲜茅根汤饮之,数日病愈强半。

其子来送信,愚因嘱之曰:有要紧一言,前竟忘却。

患此证者,终身须忌食牛肉。

病愈数十年,食之可以复发。

孰意其子未返,已食牛肉,且自觉病愈,出坐庭中,又兼受风,其证陡然反复,一身尽肿,两目因肿甚不能开视。

愚用越婢汤发之,以滑石易石膏(用越婢汤原方,常有不汗者,若以滑石易石膏则易得汗),一剂汗出,小便顿利,肿亦见消。

再饮白茅根汤,数日病遂痊愈。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按:白茅根味甘寒,祛邪不伤正,能清热、利尿、逐瘀、止血。

现代药理学证明其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因而有人将其用于急性肾炎的治疗,但张锡纯此三例皆为慢性疑难病之水肿,亦有现代医学肾病之嫌。

第一例屡治无效;第二例反复发作,病情缠绵,几近危殆;第三例因食牛肉复发,则更似肾病,民间素有肾病忌食牛羊肉忌盐之说。

张锡纯这样解释:“白茅根,味甘,性凉,中空有节,根类萑苇而象震(《易·系辞》震为萑苇),最善透发脏腑郁热,托痘疹之毒外出。

其根不但中空,周遭爿上且有十二小孔,统体玲珑,故善利小便淋涩作疼,因热小便短少,腹胀身肿。

一味张锡纯名方,化痰、清热、安神!化解头晕、血脂高、口中粘腻

一味张锡纯名方,化痰、清热、安神!化解头晕、血脂高、口中粘腻

一味张锡纯名方,化痰、清热、安神!化解头晕、血脂高、口中粘腻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当代人都在苦恼不已的“痰湿”问题。

痰湿哪里来的?今天,要借一张民国时期的奇方,和您共同探讨一件事。

这就是,当代人的痰湿,多为思虑过多而来。

具体是哪张方?请大家看仔细——清半夏,生龙骨,生牡蛎,生赭石,朴硝,黑芝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

水煎取药汁服用。

这方源于哪里?源于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山鼻子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名为龙蚝理痰汤。

这张方子,在我国近代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和应用。

暂且下此方精义不提,我们先回到文说开篇时的问题——思虑过多而生痰。

我们对痰湿这个概念已经非常熟悉了。

脾虚不运而生痰,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

那么,思虑过多而生痰,又该如何理解呢?说来也简单。

首先,思虑多,思则气结,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故而易生痰。

这毋庸置疑。

其次,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思虑多,必然暗耗心阴。

心阴有所伤,必须搬来救兵来滋阴。

找谁?找它的老搭档肾阴。

肾阴接到命令,立即上济心火。

久而久之,肾阴就被耗伤,肾精就会不足。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大问题。

第一,我们的肾,作为主管水液气化、排泄的重要脏器,一旦虚弱,会诱发身体形成痰湿内积的局面。

这就是所谓“虚痰”。

第二,肾阴不足,必然生热,热炽液凝,形成痰热之邪。

痰热忽扰,我们的身体就出现大问题了。

主要表现,就是头晕、头痛、心烦、失眠、食欲不振、恶心欲呕、口吐黏痰、身上容易起疮疖痰核瘰疬等物、大便稀溏等等。

这就是身体的一派痰热之象。

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神志不清、中风瘫痪。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就要说到前面张锡纯的那张方子了。

再把组方赘述如下:清半夏,生龙骨,生牡蛎,生赭石,芒硝,黑芝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

列位看官,此方是可以解决难题的。

这里面最关键的两味药,就是生龙骨和生牡蛎。

龙骨,性味甘、涩,平,入心、肝、肾、大肠经,功在镇惊安神,敛汗固精。

张锡纯用这个方子,攻补兼施,软坚散结,消掉肿块

张锡纯用这个方子,攻补兼施,软坚散结,消掉肿块

张锡纯用这个方子,攻补兼施,软坚散结,消掉肿块张锡纯用一个方子加减,消掉了几个患者的囊肿,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张锡纯的真实案例,以及这个常用的软坚散结方的奇妙之处:一、张锡纯消除囊肿的真实案例介绍: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刚开始在小腹部有一个小而软的囊肿,大概有一个核桃大小,可能是因为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就没怎么去管它,长年累月,肿块越长越大。

7年后找到张锡纯时,已经扩大到心口窝这个地方,而且由软变硬,坚硬如石,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症状,总是没有胃口,胁肋两旁受到肿块的压迫特别不舒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头昏,吃了很多药,一点效果也没有。

张锡纯四诊合参,发现她的脉虽然很弱,但还是可以治的,于是给她开了一个方,没想到这位女性患者居然没有吃张锡纯给她开的药。

直到第2年,张锡纯又去给她诊治,发现她病情进展,已经昏睡了4天,但还是给她开的这个方,醒过来之后,张锡纯问她为什么去年没吃那副药?她说我这囊肿治了这么久没见好,还越长越大,应该是弄不好了,所以就没吃。

张锡纯心平气和地跟她说,去年你要是用了我这个方子,早就好了,也不至于发展成这样。

说完还是开的这个方,前前后后吃了一个来月,症状消失了,大囊肿也小了很多,只剩下最初的核桃大小,张锡纯说这是最初的病根所在,于是又用了水蛭,再吃了几天,囊肿就都消失了,跟正常人一样。

这是张锡纯治疗囊肿肿块的一个真实案例,那么大的一个囊肿,没有用手术切除,有没有用过西药,单纯用中药是如何做到的呢?二、中医对囊肿、肿块的基本认识:中医认为囊肿属于“癥瘕”、“痞块”、“积聚”等范畴,属于有形之邪,其形成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血瘀,而气虚、气滞、湿阻、痰结等是形成血瘀的关键因素。

如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脏腑失于调和,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形成气滞血瘀,日积月累,有形的血瘀就会形成,囊肿就因此出现了。

正如《金匮翼·积聚统论》指出:“凡忧思郁怒,久不能解者,多成此疾”。

血液有运输和排泄机体内代谢废物的作用,当气虚无法推动血液运行、气郁血行不畅、痰湿阻滞气血流通时,代谢废物无法及时运走,又形成痰浊、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聚集在身体的某个地方,久而久之,积聚成肿块囊肿。

名医张锡纯妙用鸡内金的故事

名医张锡纯妙用鸡内金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名医张锡纯妙用鸡内金的故事作者:张健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19期鸡内金是指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

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来命名。

民国名医张锡纯是运用鸡内金治病的高手,下面讲一讲张锡纯运用鸡内金治病的故事。

故事一:鸡内金消除胃中积滞沈阳城西龚庆龄,30岁,胃脘有硬物堵塞,已经好几年了,饮食减少,感觉吃东西“不能下行”,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于是,他找到了当时的名医张锡纯看病。

张锡纯给他诊脉,其脉象沉而微弦,右边尤其如此。

张锡纯认为这是他的胃中有积,胃气难以下行,所以阻塞了气机的下降。

于是,张锡纯开了一个方子:鸡内金一两(30克)、生酒曲五钱(15克)。

就这么个简单的方子,一共就两味药。

开完了方子,大家都不相信能治好病。

结果患者服了几剂以后,硬物全消,病好了。

还有一位叫秦星垣的患者,也是这个症状,经过很多医生治疗,分毫无效。

张锡纯开的方子也是以鸡内金为主药,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结果,连服8剂后痊愈。

秦星垣高兴极了。

当时的人们有个习惯,就是有什么大事儿都登报声明,这是最隆重的表达方式了,秦星垣病好以后,登报声明以感谢张锡纯。

张锡纯认为,鸡内金不但能消除胃中积滞,而且可以消除脏腑任何地方的積滞。

故事二:治疗脏腑积聚有个患者叫史仲埙,年近40岁,在黑龙江做一个警察署的署长。

他腹中有积聚,治疗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效果,于是请张锡纯来治疗。

张锡纯发现在患者的左胁下有积聚,直径三寸,按之甚硬。

患者此处经常疼痛,呃逆短气,饮食减少,脉象沉弦,这是古代说的肝积肥气。

于是用鸡内金三两(90克),柴胡一两(3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一钱半(4.5克),日服三次。

结果十多天以后,这个患者就痊愈了。

张锡纯对鸡内金的用法还有很多,他甚至创立了用鸡内金做名字的药方。

鸡内金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功效,主要应用有以下几点:。

中医泰斗张锡纯,一个专治阴虚的神奇配方,肺脾双补效果好

中医泰斗张锡纯,一个专治阴虚的神奇配方,肺脾双补效果好

中医泰⽃张锡纯,⼀个专治阴虚的神奇配⽅,肺脾双补效果好古代名医治病,别出⼼裁之处,往往俯拾皆是、随⼿可见。

近代中医第⼀⼈张锡纯曾遇到⼀个少年,因为感冒,不想吃饭,还勤于劳作,常常饿着肚⼦⼯作,渐渐形成了劳嗽。

到了下午就发热,“彻夜咳吐痰涎”。

当时的⼀些医⽣因为这个患者年少,于是就⽤了不少滋阴补肾的药物,⽽且还⽤了⼈参、黄芪等补⽓之药。

但是治了两个⽉也不见效,饮⾷逐渐减少,痰涎越来越多,⾝体越来越差,脉象虚数兼有弦象,张锡纯判断这是肺脾亏损了。

遇到这种情况,中医泰⽃张锡纯思忖有顷,终于开出了⼀个绝妙的配⽅,名唤珠⽟⼆宝粥,全⽅由“⽣⼭药⼆两,⽣薏⽶⼆两,柿霜饼⼋钱”三味药组成。

张锡纯认为这个配⽅“治脾肺阴分亏损,饮⾷懒进,虚热劳嗽,并治⼀切阴虚之证”。

⽽且这个少年⽤了这个配⽅,⼀天喝两次,半⽉就痊愈了。

当时就有⼈问张锡纯,脉象有弦脉之象,⼜怎么知道是肺脾伤损的呢?张锡纯不假思索地说道,脉象虽然分部位,但⼤致其实不需要分部位,现在患者左右⼿脉象都有弦象,弦为肝脉,肝⽓过盛必然会侮脾,这是因为肝属⽊⽽脾属⼟,⽊能克⼟。

然⽽五⾏之中,唯有⼟可以包罗四⾏,所以六脉之中,都以和缓为贵,这样就可以知道脾⼟之⽓尚健也。

⽽患者现在的脉象不和缓⽽弦硬,所以知道脾⽓受伤了,脾⽓受伤了,就不能包罗四脏了。

再加上,肺属⾦,原本是可以镇慑肝⽊的,所以肺⾦清肃之⽓会下⾏,这样肝⽊不⾄于恣横,脉象也就不适于弦硬,⽽患者现在的脉象如此弦⽽硬,则知道肺⾦也受伤了,不能镇慑肝⽊了。

听完张锡纯的⼀番谈论,很多⼈表⽰,这套路好深。

的确,张锡纯由于医术极其⾼超,⼀些治疗思路往往别出⼼裁,与其他⼈的路⼦迥然不同。

在这个配⽅⾥对柿霜饼的要求还是⽐较⾼的,⼀般来说,柿霜饼是由柿霜熬制⽽成的,但是柿霜⽩⽽净者极少,所以只好熬成饼了。

然⽽,民间有熬柿霜饼的时候,往⾥⾯加薄荷⽔的,这样就会导致柿霜饼的品质不纯良了。

尤其是对于阴虚汗多的证候,这种掺杂了薄荷⽔的柿霜饼就不合适了。

名医张锡纯名方

名医张锡纯名方

汗出
• 用肾气丸治汗出,书中也没有给你明说,倒是虚劳篇有这么多一 段话,“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这一条只给了 脉,也没有给方,但是这里也是用肾气丸的指征,有人就要问了, 你怎么知道要用肾气丸,仲景书中还讲了,“夫男子平人,脉大 为劳,极虚亦为劳。”这里给出了虚劳的脉,脉大,或者极虚, 也正是肾气丸的脉,临床上就是这样,肾气丸的脉呢,或者脉弦 滑而大,或者虚弱细微。所以根据“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 善盗汗也。”这条,就可以用肾气丸。临床上就治过不少这样的 病号,出汗多的厉害,动不动就出汗,面色还黧黑,脉摸上去细 微的,这些都是可以用肾气丸的指征。
国医张锡纯医用名方
张锡纯先辈的气淋汤
气淋之证,少腹常常下坠作疼,小便频数,淋涩疼痛。因其人下焦本虚,素 蕴内热,而上焦之气化又复下陷,郁而生热,则虚热与湿热,互相结于太阳 之腑,滞其升降之机,而气淋之证成,故以升补气化之药为主,而以滋阴利 便通气化之药佐之。
附此方:生黄芪15克、知母12克、生杭芍9克、柴胡6克、生明乳香3克、生 明没药3克。
水肿
• 《内经·水热穴论》中讲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 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 也。”这里的胃之关也,应该是谓之关,“胃”通“谓”。主要 讲的肾是司开阖的,关门不利就是这个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后就 出现溢于皮肤的水肿了。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可以从肾的开 阖入手。肾气丸就是非常符合这个病机,所以临床上见到的下肢 水肿,或全身水肿的,同时还见有小便不利,或者口渴的,都可 以用到这个方。
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 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手足烦热
• 手足烦热这个也是肾气丸的证,不光书上有讲,临床也就是这么 回事。妇人杂病篇讲“烦热不得卧”,这个烦热多是手足烦热, 病人表现为手足心似火烧一样。这个见的也多,都是可以用肾气 丸的,还有遇到一些口腔溃疡的,把肾气丸里面的桂枝换成肉桂, 来引这个虚火,用起来效果也很好。

古方今用: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可调治19种病症

古方今用: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可调治19种病症

古方今用: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可调治19种病症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今用1.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粘连性关节囊炎等。

它是肩关节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的无菌性炎症。

本病病因为各种炎症,如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峰下肩囊炎等;肩部创伤;疾病使肩部长期固定不动;50岁以后激素代谢水平下降;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湿邪等各种原因造成肩部肌腱、肌肉、关节囊、滑囊、韧带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而形成疤痕,造成肩周组织挛缩,肩关节滑囊、关节软骨间粘连,肩周软组织广泛粘连,造成关节疼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肩关节疼痛,昼轻夜重,活动受限,手臂上举、外展、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制,局部按压出现广泛性压痛。

若由外伤诱发者,则伤后肩关节功能迟迟不恢复,且肩周疼痛持续不愈。

日久肩关节、甚至上肢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肩凝证'、'漏肩风'、'肩背痛'等范畴。

多由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之邪侵袭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外伤劳损,经络滞涩所致。

祛风散寒,疏筋通络,活血化瘀为其主要治法。

活络效灵丹是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片姜黄15克,桑枝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

恶风寒明显者,加防风10克,羌活10克,细辛5克,制川乌10克;郁而化热者,加生石膏24克,忍冬藤18克,秦艽10克;关节周围粘连较重者,加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鸡血藤30克。

(1)根据《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21,萧守贵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周炎1例效果显著。

处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乳香6克,没药9克,片姜黄6克,桂枝6克。

每服药后加强活动患肢,如此治疗月余渐愈。

在运用该方时,主张乳香、没药生用,但由于其含挥发油,煎服气味浓烈难闻,且服后易引起恶心、呕吐,最好能研细末装胶囊内送服,一般以4~6克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锡纯用药用方之别致
张锡纯先生是近代著名医家,其曾力主中西汇通,取长补短,以中为本,以西为用。

其研习经典,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我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医学财富。

我拜读先生著作,感觉收获颇多,尤其对于先生师古而不泥古,勇于提出很多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对于单味药和一些经典方剂都根据自己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更是难能可贵。

肉桂
《神农本草经》谓肉桂:味辛,温。

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汤液本草》谓其:补命门火衰,益气消阴。

总之,肉桂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性能下行,暖丹田、壮原阳、补相火。

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

而张氏却发人所未发,多用其平肝之用,用治肝气横恣多怒,效果很好。

奉天警务处王氏夫人,年三十,咳嗽痰中带血,剧时更大口吐血,常觉心中发热,脉一分九十次,按之不实,投以滋阴降火之药不效。

后用止嗽药川贝,调服山药细末而愈。

后反复,自言夜间睡觉时常作恼怒之梦,怒极或梦中哭泣,醒后必然吐血。

张氏思其为肝气郁遏,改用疏肝泻肝之药,效果不好,踌躇再三,想到平肝之药以肉桂为最要,于是配合大黄,二药寒热相济,降胃平肝,加赭石,煎汤送服,吐血顿愈。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众所周知,白虎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组成,为治疗阳明经证的主方,主要治疗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寒,脉洪大有力。

而白虎加人参汤则是在白虎汤基础上加人参二两而成,主要用于阳明热病失治、误治之后兼有气津两伤的发热,汗出,舌上燥而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的病证。

而张氏每用白虎汤,则喜用山药以代粳米。

因伤寒法,白虎汤用于汗、吐、下后,当加人参。

究之脉虚者,亦加人参,不必在汗吐下后。

而张氏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每遇阳明热炽,而其人素有内伤,或元气素弱,其脉或虚数,或数微者,皆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实验既久,知以山药代粳米,其方更加稳妥,见效也更快。

此是因为粳米不过调和胃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至于因为服食石膏、知母而作滑泻。

并且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最善于滋阴,白虎汤得之,既祛实火又清虚热,内伤外感,须臾同愈。

张氏,用此方治愈过很多人。

现举一例,以资参考。

一童子,年十三,于孟冬得伤寒,七八日间,喘息鼻煽动,精神昏聩,时作谵语,其脉微细而数,按之无力,舌干不能外伸,启齿而视,舌皮有斑点作黑色,似苔非苔,频饮凉水,而无濡润之意。

此为劳力之余,胸中大气下陷,津液不能上潮,气陷不能托火上外出,故脉道阻塞,。

遂治以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煎汁一大碗,徐徐温饮下,一昼夜连进两剂,病愈。

以上列举了两个张氏对于单味药以及经典方剂的变化应用的实例,供大家参考。

并且不断学习先生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