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教材第五章

合集下载

公安基础知识 课件PPT

公安基础知识   课件PPT

★从不同的工作手段所起的作用看,公安机关有镇压、 打击、预防、处罚、强制、管理、教育和服务等职能 ★从不同专业分工的作用看,公安机关有侦查的职能、 保卫的职能、治安管理的职能等。 ★按调整国家根本政治关系所发挥的作用看,公安机关 有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这是基本职能。 ★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 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 一、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P56 ㈠概念:P57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 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 分子进行镇压、制裁、监督和改造的社会效能。
第三章 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内容
一、公安工作的含义 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卫 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⑴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⑵内容: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 ⑶属性: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行为,是人民民主专
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和发展 ㈠警察的含义;P2 警察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 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 要点:1.警察的性质: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的工作内容: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 罪、保卫国家安全 3.警察的手段:武装的、行政的、其他特殊 手段。
区别的根本属性。 ★认识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职权 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一、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他表明了公安机关的季节本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 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国家的性质决定警察的性质。 在我国,公安是警察的一种。 因此,公安机关只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公安基础知识教材课件

公安基础知识教材课件

PART 02
公安组织与人事管理
公安机关的组织管理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限
明确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职 责和权限,确保其依法履行职责。
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介绍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包括垂直管理、分级管理和属地管 理等内容。
公安机关的内设机构与职能
详细介绍公安机关内设的各个部门及其职能,如刑侦、治安、交管 等部门。
总结词: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和基本 政策是公安工作的具体行动指南,是 实现公安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公安工作的根 本路线是“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 导向,以法治为保障”。这一路线强 调了公安机关要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以法治为手段,切实履行好维护社会 稳定和公共安全的职责。
现场勘查
对犯罪现场进行实地勘 查,收集证据,了解案
件情况。
调查取证
通过询问证人、调取证 据等手段,获取与案件
相关的信息。
侦查实验
通过模拟现场情况,验 证案件事实和证据的真
实性。
技术侦查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 监听、监控、GPS定位 等,获取犯罪嫌疑人的
行踪和证据。
刑事侦查程序
01
02
03
04
立案
公安机关对报案、举报等案件 线索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
案件处理
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对嫌疑人进行处 罚,同时做好受害人安抚和善后工作。
案件总结
对案件进行总结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加强防范措施,提高治安管理水平。
PART 06
公安基础业务知识
接处警
接警
01
接警是公安工作的第一步,需要迅速、准确地了解警情,并采

公安基础知识(精编版)

公安基础知识(精编版)

公安基础知识第1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幕问题一:警察的起源1、警察的含义(1)警察,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本质是(阶级统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节性内容:(1)警察的最初含义是,(都市的统溻方滕)或(都市行政)。

(2)警察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论其大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毫无例外地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

2、警察的起源(1)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繻社会(发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也帱是说,第一,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帱有的,也不是游世长存的);第二,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幕,私有制的产生;第二,阶级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踃和性;第三,政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第四,社会条件&直接原因——维护统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细节性内容:(1)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

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成员所有,所以,人们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溡有盗窃财物的犯罪行为,也帱溡有必要设置保护财物的警察;在政溻上,渏族领袖实行的是选举制或禅让制,他们是在同自然斗争中享有威信的人们中形成的,所以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溻关绻的警察。

(2)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也帱是说,有了国家,同时也帱有了警1察。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问题二:警察的发幕1、阶段与分繻(1)由于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所以,它的发幕也必然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2)警察的发幕,一般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时期的警察、古代警察和近代警察)。

细节性内容:(1)从(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渏族武装力量被用来干预本族内部关绻的功能逐渐增强),帱标志着警察力量的萌生和逐渐强化。

公安基础知识涉及日期、金额的知识点[全国通用]

公安基础知识涉及日期、金额的知识点[全国通用]

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中涉及日期、金额的知识点第一章:宪法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91年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他的序言。

第二章:刑法1.我国现行《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并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2.管制的期限是: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2日。

3.拘役的期限是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1日。

4.有期徒刑的期限是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1日。

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5.减刑,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

第三章:刑事诉讼法1.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事诉讼法》,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1996年3月17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予以修正,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传唤、拘传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3.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监视居住期限届满10日前,执行机关应当通知原决定机关。

4.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他的所在单位。

对没在24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上注明原因。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

对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申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至4日。

森林公安基础知识

森林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篇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警察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其与国家的关系;掌握警察的概念、本质和职能,了解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党性原则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概念、研究对象。

课程内容第一节警察与警察学(一)警察的起源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观:警察自然起源观;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

(二)警察的发展阶段警察的萌芽阶段(与国家的萌芽时期同步)。

古代警察阶段。

近代警察阶段。

(三)中国警察行政的建立中国的近代警察行政始于清朝末年。

最早的中央警察机关是1905年在北京建立的巡警部。

(四)社会主义的警察1、会主义国家建立警察机关的共同规律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彻底砸碎旧的警察机器,以建立与资产阶级专政工具迥异的人民警察机关。

2、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领导建立的治安委员会,是最早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警察机关。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缔造第一个社会主义的人民警察机关。

(五)警察的概念作为警察行为的警察概念,即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第二节我国的公安学(一)公安学公安学是我国公安工作规律和对策的知识体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下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公安学是所有公安学科的总称。

(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公安学研究的是:我国公安机关在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领导下,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规律、对策及其历史与现状。

(三)公安学的性质公安学从总体上说,应属于社会科学。

其中包含有属于自然科学的内容。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识记: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中国近代最早建立的警察机关。

2、领会:科学的警察起源观。

公安学概念。

第二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公安机关的形成,明确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维护它的纯洁性;掌握我国公安机关的基础职能,明确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提高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自觉性和坚持性。

新版 公安基础知识目录

新版 公安基础知识目录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发展和本质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一、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二、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第三节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一、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二、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三、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第四节公安机关的宗旨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二、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第一节公安机关的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三、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第二节公安机关的职责一、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二、公安机关的职责三、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第三节公安机关的权力一、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和特点二、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三、公安机关刑事司法权四、警械、武器使用权五、紧急状态处置权第三章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内容一、公安工作的含义二、公安工作的内容第二节公安工作的特点一、公安工作政体上表现出的特点二、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三、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第四章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第一节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二、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三、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四、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五、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第二节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一、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三、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二、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涵三、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四、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创新途径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一、公安政策的概念二、公安政策的作用三、几项基本的公安政策第六章公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第一节公安刑事执法一、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职权二、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三、公安刑事执法的主要内容第二节公安行政执法一、公安行政执法概述二、治安管理处罚三、公安行政强制四、公安行政许可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第一节公安执法监督概述一、公安执法监督的概念二、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三、公安执法监督的意义第二节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一、监督制度二、法制监督制度三、公安行政复议制度四、公安赔偿制度第三节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一、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二、行政监察制度三、监察监督制度四、行政诉讼制度五、社会监督制度第八章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第一节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概述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含义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容第二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一、人民警察的素质二、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第三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一、人民警察的义务二、金民警察的纪律第四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一、人民警察的录用二、人民警察的考核三、人民警察的教育训练*四、人民警察的奖惩五、人民警察的辞退六、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第五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的含义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三、《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详细大纲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详细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警察的含义、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产生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

国家公务员考试2、了解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建国后人民公安机关的成就。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国家公务员考试2、弄清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的区别,第三节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国家公务员考试2、弄清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四节公安机关的宗旨国家公务员考试1、明确公安机关的宗旨国家公务员考试2、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二章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节公安机关的任务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机关任务的含义和特点国家公务员考试2、明确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二节公安机关的职责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国家公务员考试2、了解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和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期间履行职责的要求国家公务员考试3、明确公安机关的主要警种,掌握治安警察、户籍警察、刑事警察、边防警察、消防警察、外事警察、交通警察、巡逻警察、督察警察的概念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三节公安机关的权利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机关权利的含义和特点,以及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治安监督检查权、紧急状态处置、戒严、刑事强制权、紧急排险的概念国家公务员考试2、明确公安机关权利的范围,以及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行政强制权、刑事执法权和紧急状态处置权的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三章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工作、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刑事侦察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共秩序管理工作、特种行业管理工作、保卫工作的概念国家公务员考试2、明确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二节公安工作的特点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机关公开工作、公安机关秘密工作的概念国家公务员考试2、了解公安工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和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第四章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节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含义国家公务员考试2、明确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的实际领导之下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二节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含义国家公务员考试2、明确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社会治安综合综合治理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2、明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的要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国家公务员考试2、明确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的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政策和公安政策的概念、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含义、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的含义和必要性国家公务员考试2、明确公安政策的作用,严肃与谨慎的关系,贯彻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应注意的问题,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意义、教育与处罚想结合政策的基本要求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六章公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节公安刑事执法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机关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现场勘验,物证检验,尸体检验,人身检查,侦察实验,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刑事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国家公务员考试2、了解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任务和基本职权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含义国家公务员考试3、明确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拘传,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取保候审的方式,拘留、逮捕的条件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二节了解公安机关国家公务员考试1、掌握公安行政执法,公安行政管理,公安行政处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公安行政强制执行,治安管理处罚运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体客观要件、主体、主观要件,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收容教养的概念。

2016江西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专用教材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

2016江西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专用教材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李永新主编江西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专用教材严格依据江西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大纲编写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李永新主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4(2015.5重印)江西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专用教材ISBN978⁃7⁃5115⁃0897⁃3Ⅰ.①人...Ⅱ.①李...Ⅲ.①警察-招聘-考试-中国-教材Ⅳ.①D631.1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52255号书名:江西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专用教材·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作者:李永新出版人:董伟责任编辑:程文静曹茂莲封面设计:中公教育图书设计中心出版发行:社址:北京金台西路2号邮政编码:100733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8466536950965369510邮购热线:(010)6536953065363527编辑热线:(010)65369511网址:经销:新华书店印刷:北京楠海印刷厂开本:850mm×1168mm1/16字数:288千字印张:12印次:2012年4月第1版2015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书号:ISBN978⁃7⁃5115⁃0897⁃3定价:36.00元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具有十多年公务员考试辅导与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专项突破等全系列教材和辅导课程,讲课系统、全面、有效,备受考生欢迎和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张永生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资深专家,顶级辅导教师。

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撰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培训针对性强、真题命中率高的特点,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发展和本质【起源】含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起源:警察是一个历史得范畴,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发展】萌芽时期:伴生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古代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特点:→军警部分,警政合一┖法律极不严格,神权、皇帝和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私刑、私狱普遍存在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1790·法国{人权宣言}·市政警察1801·拿破仑·巴黎警察总局中世纪·英国·治安法官制度1829·英国罗伯特皮尔·首都伦敦警察厅1898·陈宝箴·湖南保卫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帝国主义入侵时期1905·清政府·巡警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1912·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1927·蒋介石·把警察机关改名公安局1946·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把警察机关改名警察局【本质】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行政力量本质特点:→鲜明的阶级性┖手段的特殊性┖广泛的社会性基本职能:→政治镇压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前提·首要地位┖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1927·上海·周恩来·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于1935年结束1931·江西瑞金·国家政治保卫局·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1938·延安市警察队·陕西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抗日时期·抗日时期·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晋绥公安局、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总局1939·中国中央·社会部·在党的高级组织内部·抗日时期1949年7月·中央军委公安部【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安机关】1949年11月1日·公安部·10月9日任命罗瑞卿为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1950·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改造大量战争罪犯·把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伪满战犯、伪蒙疆战犯改造过来公安机关的性质一、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阶级属性;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表明:┖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公安基础知识·第五章

公安基础知识·第五章


五、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
•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是指导人民警察正确办案的一项重 要刑事政策。
• (一)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 • • • • 1.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2.严禁逼供信,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 集证据。 3.废除肉刑和变相肉刑,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废除 一切法西斯式的审讯方式,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 4.凡有违犯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
六、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
• (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含义
•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指导治安管理处罚的一项基本政策。 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当罚不罚难以制止治安违法 行为的发生,但处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本人和他人,维护 治安秩序。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处罚是教育的辅 助于段。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多数, 处罚少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三、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这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有效的刑事政策。
• (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 • 惩办并不是一律要严惩,而是依法定罪量刑,即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 事实、情节、危害以及认罪悔改的态度,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 宽大也不是宽大无边,而是按刑法规定,对那些社会危害不大,能够 认罪悔改的犯罪分子,实行宽大处理。 •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讲究策略, 区别对待。
• (三)贯彻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应注意 的问题
• • 1.注意特定适用范围。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对象是严 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从重从快 不是不讲质量,而是要坚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定性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从重从快的前提是依法, 要做到准确、及时、合法。 3.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对 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一律从宽或不予处罚。

公安基础知识电子版

公安基础知识电子版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必背: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等。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必背
1、警察本质的特点有:
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手段的多样性。

第三,任务的广泛性。

2、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

3、警察的产生的条件: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4、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

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

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5、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6、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7、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公安基础知识 课件PPT

公安基础知识   课件PPT




⑵近代警察的主要机构:P28 ⑶近代警察的主要特点;P29 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 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二,形成完整的警察组织系统 第三,近代警察强制法制 第四,着统一的制式服装 ⑷近代警察的四次警务革命 ①警察职业化革命 ②警察专业化革命 ③警察现代化革命 ④警察社会化革命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 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承担的工作内 容。(P68)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系统。在 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的总任务是维护国家安 全和社会稳定。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包括五个方面:

一、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就是要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 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不受侵犯。 维护国家安全包括三方面工作:P70 ㈠ 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㈡ 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㈢ 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㈠ 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始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㈡ 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区别的根本属性。 ★认识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职权 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一、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他表明了公安机关的季节本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 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国家的性质决定警察的性质。 在我国,公安是警察的一种。 因此,公安机关只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二、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P116 ㈠公安领导工作 派出所所长从事的是公安领导工作吗? ㈡公安秘书工作 ㈢公安指挥工作 没有领导职务的民警可以从事公安指挥工作吗? ㈣公安政治工作 ㈤公安专业工作 必须全面掌握每一项专业工作的具体内容 ㈥公安法制工作 ㈦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 ㈧公安后勤保障工作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doc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doc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本节要点:
警察的含义
警察的起源
萌芽时期的警察
古代警察
近代警察
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
我国近代警察的建立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
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安机关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公安工作遭受严重挫折
新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的治安工作社会化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警民结合的形式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的内容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本节要点:
公安政策的概念
儿项基本的公安政策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具体应用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
公安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
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 的概念和程序
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和程序
第二节公安行政执法
本节要点:
公安行政执法的概念、特征
公安行政执法的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的特点、原则、种类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构成要件
办理治安案件的执法监督
芳动教养的性质、对象、期限、审批机关及办理芳动教养案件的程序
收容教育的性质、对象、期限、审批机关及审批手续
强制戒毒的法律依据、对象、期限、主管机关及决定强制戒毒的程序
强制戒毒所的工作内容
收容教养的性质及对象
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
第一节公安执法监督概述
本节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教材PPT课件

公安基础知识教材PPT课件
公安基础知识
授课人:黄军
第一部分
(1~3章)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
旨••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和本质
• (一)警察的起源
• (二)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 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 第二,手段的多样性
• 第三,任务的广泛性
• 政治镇压职能
• 社会管理职能
• 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 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 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
• 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 例题:1、对公民的人格尊严,公安机关( )。
• A、应当依法保护 问
B、无权过
• C、可以保护,也可以不保护 D、视情况决定是否 保护
• 2、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应( )。
•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职责
• A、维护国家安全
B、维护国家治安
• C、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D、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 2、( )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 A、上级领导的支持 持
B、同级党委的支
• C、人民群众的支持 的支持
D、同级权力机关
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
• 一、维护国家安全
•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之下 • 五、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
• 例题: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要切实担负 起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 )
• A、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B、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 C、发展国民经济 • D、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 一、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二、
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法律的概念和特点:法律是国家权力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行为的总和,具有普遍性、约束性和强制性。

2.法律的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等。

3.法律的层级:宪法最高,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决定、命令等。

4.法律的解释和适用: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宽严相济、适用公正。

第二章:警务知识1.公安机关的概念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控制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犯罪与侦查: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的分类,侦查活动的程序和方法。

3.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目的和原则,行政处罚的主体和方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和关系。

4.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内部管理的意义和目标,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纪律管理和考核评价。

5.治安防范:基本概念和要求,社会治安形势的判断和分析,治安防范的目标和方法。

第三章:安全防范常识1.个人安全防范: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基本要点,出行安全注意事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

2.安全防范技巧:防范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公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员进出管理,安全设施的设置和使用。

第四章:刑事法律知识1.罪名与刑事责任:犯罪构成要件,主观故意与责任能力,犯罪与非犯罪行为的区别。

2.刑法的层级和主要犯罪:刑法分为普通刑法和特殊刑法,主要犯罪包括财产犯罪、危害人身犯罪、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等。

3.犯罪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共犯与从犯的区别,故意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累犯与再犯的区别。

第五章:治安管理法律知识1.公安行政管理: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职权和行政强制措施,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

2.治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普通公民、社会组织和管理部门的治安管理职责,对治安违法行为的处置和管理。

第六章:交通法律知识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法等的基本内容,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意义和规定。

公安基础知识提纲

公安基础知识提纲

第三章 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一、公安工作的含义:1、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 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2、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工作。

二、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公安领导工作;包括:政治领导、行政领导、业务 领导;2、公安政治工作与公安队伍建设;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内容3、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各业务部门和专业工作的统一协调、调度和具体指挥、接收“110” 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 助;①、刑事司法工作;(详看书) 4、公安专业工作; ②、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看书) ③、保卫工作;(详看书) ④、警卫工作;(详看书) 5、公安机关事务综合管理工作; 6、警务保障工作; 7、公安法制工作; 8、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

1、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2、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公开工 作掩护秘密工作、秘密工作作为公 开工作的后盾; 3、打击与保护相结合;紧密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为前提; 4、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公安工作整体 5、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表现出来的特点 6、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政策是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特点 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条文化、规 范化; 7、行政性与司法性相结合; 8、管理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1、复杂性; 2、艰苦性; 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3、危险性; 4、风险性。

公安工作整体表现出来的特点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要点:领导力量、实施力量、手段和措施、目标是综合性的;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①、打击;②、防范;③、教育;④、管理;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⑤、建设;⑥、改造。

3、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①、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种严重形式犯罪分子;②、加强基层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③、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第四章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1、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1)、公安工作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2)、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条件性;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直接的;2、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1)、只有再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发挥公安机关只能作用;(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公安机关只能正确运行;(3)、只有坚持当的领导才能加强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保持队伍的纯洁性;(4)、只有坚持当的领导才能动员、组织和协调社会力量;(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次啊能保证公安决策的正确性。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

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一、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1 、所有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

2 、内容: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3、它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4、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被公安法规所确认,并体现在公安人员的纪律中。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内涵( 一 ) 指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是在公安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

这种良好的结合关系建立在双方自觉的基础上。

(三) 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是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全方位的结合。

三、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

(一)建立健全警民沟通的信息网络(二)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治安社会防控系统使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工作转化为全体社会公民的责任,尽可能多的依靠发动全社会力量去解决。

(三)建立健全保安科技装备使用机制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形成群众参与和技术装备共同构成的安全防控报警与快速反应网,积极推广适用于民间的公安科技,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四)建立健全警察公共关系途径渠道四、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创新途径(一)树立民意主导警务的群众工作理念(二)建立开门评警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建立为民考评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掌握“三懂四会”群众工作方法“三懂”,指的是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

“四会”、指的是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

(四)完善开放型的公安工作社会监督大格局1 、完善社区民警和窗口单位民警向辖区群众和服务对象述职制度。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原始社会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的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协调(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政治条件)警察按发展阶段分为萌芽警察、古代警察(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2.行使职权极不严格3.私刑、私狱普遍存在)、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诞生于英国,分为两种警政管理体制1.地方自治,以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2.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1898年湖南巡抚成立湖南保卫局(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1.近代警察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集中于警察机关)2.近代警察成为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古代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3.近代警察强调法制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1927.12-1935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1931.11 中央政治保卫局(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1938.5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1939.2社会部(与敌伪特务斗争,进行锄奸宣传、培养锄奸干部)1949.11.1公安部成立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公安机关的这一性质表明:1.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3.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国家机关是由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组成《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侦查和执行刑罚的职能,与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方针,是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为实现一定目标和完成一定任务而确定的工作指导原则。

它主要规定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是基本途径。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指我国各项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

我国公安工作必须遵循共同指导原则是“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它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一)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在公安工作中,公安机关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开展各项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专业工作;同时需要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协助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工作。

这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是公安机关人民群众需要公安机关保障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公安机关也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这种良好的结合关系是建立在双方自觉的基础上的。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主管部门,是双方结合的主导方面。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针,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被公安法规所确认,并体现在公安人员的纪律中。

二、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坚持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关键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结合的社会工程。

(一)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群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公安机关应经常向广大群众宣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大意义,激励他们积极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讲清同刑事犯罪斗争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每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鼓励群众见义勇为。

(二)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各项公安专门工作之中各项公安专业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群众工作,使群众工作成为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治安工作社会化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自觉承担治安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系统。

治安工作社会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方面当家作主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管理的一个必然趋势。

(四)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适应新的治安形势,发展多样化的警民结合方式。

警民联防、警民共建精神文明、110报警服务监督系统、流动治安派出所等,开拓了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携手维护社会治安的新渠道。

(五)保安科技群众化积极推广适用于民间的公安科技,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在群众中普及防卫知识,提高群众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本领。

(六)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通过信息宣传去教育、动员、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安对策及时公布于众,取得群众支持,并将群众中的治安信息及时反馈,建立健全警民沟通的信息网络。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一、公安政策的概念和作用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具有强烈的指导、规范、调整作用。

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一) 公安政策的概念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公安政策首先是由党提出来的,是党关于公安工作的主张和要求,体现了党的意志。

然后,经过一定的程序,成为国家的公安政策,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党和国家的公安基本政策,分别载入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正式文件之中,有许多公安政策写进了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政法公安工作文件之中。

(二)公安政策的作用1.指导作用。

党和国家对公安工作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策的指导。

党的公安政策指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从事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

2.规范作用。

公安政策规范着公安工作,它是人民警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3.调整作用。

公安政策对调整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它对人民群众有调动治安积极性的作用,对违法犯罪分子有遏制、制裁及促使其转化的作用,对公安机关有强化其职能的作用。

二、几项基本的公安政策(一)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是我们党根据历史经验和对肃反斗争的深刻理解而提出的,是指导人民警察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政策。

1、严肃、谨慎的含义。

严肃,就是执法必严,使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特别是对于那些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打击,决不手软,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表明我们对敌斗争和打击犯罪的坚决态度和原则立场。

谨慎,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实行严格审批制度、监督制度,坚持有错必究。

谨慎,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

2、严肃与谨慎的关系。

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

在刑事斗争方面,始终要全面地贯彻这个政策。

严肃不忘谨慎,谨慎不忘严肃,两者不可偏废,不可脱节。

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3、认真贯彻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不枉不纵。

其具体应用就是坚持“稳、准、狠”。

“稳”,就是要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准”,就是对打击对象一定要调查准确,不要出偏差,做到事实准、定性准、量刑准。

“狠”,就是要依法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使之受到应有的惩处。

(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这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有效的刑事政策。

(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

惩办并不是一律要严惩,而是依法定罪量刑,即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情节、危害以及认罪悔改的态度,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宽大也不是宽大无边,而是按刑法规定,对那些社会危害不大,能够认罪悔改的犯罪分子,实行宽大处理。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二)正确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应注意的问题1.要在惩办的前提下宽大。

对犯罪分子,必须依法惩办,使之不能逃避刑事责任。

没有惩办的压力,犯罪分子是不会轻易地走坦白自首道路的。

越是打击不力,坦白自首的越少;反之,犯罪分子感到难于逃避惩罚,坦白自首的可能性才会增长。

2.要争取多数从宽。

在坚持依法惩办犯罪分子的前提下,可能选择坦白从宽道路的总是多数。

应当争取、挽救多数,扩大坦白从宽面,以孤立和集中打击极少数首恶分子和顽固分子。

3.当宽则宽,当严则严。

宽、严必须依法兑现,才能取信于人。

有从宽情节的,一定要从宽;有从严情节的一定要从严,否则就会失去政策的威力。

4.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对违法犯罪分子发动政治攻势,争取更多的犯罪分子走坦白自首的道路,积极揭发检举、提供破案线索。

三、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一)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的含义1、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

所谓依法从快,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2、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必要性。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是维护稳定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贯彻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特定适用范围。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对象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从重从快不是不讲质量,而是要坚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

从重从快的前提是依法,要做到准确、及时、合法。

(3).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对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一律从宽或不予处罚。

四、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案。

通过办案,揭露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使犯罪分子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通过办案,辨别真伪,确保无罪者不受法律追究。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是指导人民警察正确办案的一项重要刑事政策。

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1) 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2) 严禁逼供,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3) 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废除一切法西斯式的审讯方式,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

(4) 凡有违犯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

2、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意义这项政策体现了公安人员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高度重视,体现了公安机关依法公正,文明办案和实事求是是精神,使办案工作真正建立在彻底唯物主义基础上。

实行这项政策,有利于防止冤假错案,做到不枉不纵;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发挥证据与口供的作用,促使公安人员提高办案水平。

这项政策是我党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刑事政策,已经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这项政策的贯彻实施。

五、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1、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含义。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指导治安管理处罚的一项基本政策。

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当罚不罚难以制止治安违法行为的发生,但处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本人和他人,维护治安秩序。

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处罚是教育的辅助于段。

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基本要求1.以教为主,寓教于罚。

所谓教育,主要是指法制教育,要求被教育者必须懂法、守法,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拒绝教育。

处罚也是一种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处罚促使违法者幡然醒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

所以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2.教育多数,处罚少数。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多发生在一般法制观念不强的群众之中,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是能够改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