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接纳学生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接纳学生的情绪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教师如接纳学生的情绪。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老师和学生并非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个别老师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教育不当而挫伤某个孩子的积极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另一面,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对老师的态度问题,也可导致对老师的抵触。孩子们以学生身份与老师接触,常常错误地认为老师就是下达命令和管制他们的人。没有认识到老师不仅是管理者,也是爱护和关心他们的良师益友,认识不到老师教育他们的根本目的。在校园生活中,老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重错误,常常会提出厉的批评以帮助教育学生。但孩子们大多喜欢听表扬,对于老师的批评甚至明知是正确的批评也不接受,为了满足虚荣心或者逃避责任,就会故意坚持错误。他们心里不承认存在错误,因此对老师的批评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对人生的意义有自己的判断,吃饱穿暖有学上不是幸福的全部,保持快乐、远离烦恼才是生命的主旋律。如果我们忽略他们的心情感,他们就会感到极大的孤独和绝望,甚至会走向极端。于是,这一代的孩子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尊重感和温暖感,总是用叛逆的面目和行为作出反应。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怎样做呢?我们可以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期望,认真思索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接受和赞扬他们,支持他们,他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压抑和绝望,简单来说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是多变的。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当孩子情绪良好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也好;当孩子的情绪被接受时,他们会很容易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假如他们的行为不是我们所认可的,作为我们老师应该以孩子的心理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倾听他们的讲述,说出他们的感受,接纳他们的情绪,而不是随意批评和忠告,即使你想
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也要接纳他们的情绪,说出你的感受。例如攻击性行为,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你有权利愤怒,并把它们表达出来,但是你没有权利伤害别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
当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等于赞同他的情绪,而只是希望你能关注到、意识到、觉察到对的情绪,从而使自己有一个更宽的视角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主观、偏见的产生。也就是即使你认为孩子的情绪不对劲儿,你也要先接纳他的情绪,然后再想办法改变他的不良情绪,或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我们可以分几步来接纳孩子的情绪:
●首先要想接纳孩子的情绪,就需要理解孩子的情绪;
●要想理解孩子的情绪,就要体会孩子的情绪;
●要想体会孩子的情绪,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一个人越能够站在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越能够理解别人;
●一个人越能够理解别人,就越能够尊重和接纳别人。
简单来说:就是理解——体会——尊重——接纳。
例子1:
一个孩子刚被选进学校足球队,却又被告知除名了。这时孩子的心情可想而知,可以怎样来帮助这个孩子呢?我们看以下几种法,
1、否定的情绪:“你没有必要生这么大的气。这世界不会因为你没有参加校足球队就末日来临了,忘了这事吧。”
2、哲学式的反应:“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你得学会迎接各种挑战。”
3、建议:“你不能被这种事打倒,试试别的球队。”
4、疑问:“想想你为什么被开除?是不是其他的球员比你出色?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5、为他人辩护:“试着从教练的角度想想,他要训练一支能获胜的球队。”
6、同情:“噢,可怜的孩子,我真为你难过。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进入足球队,可你踢得还是不够好。现在其他孩子都知道了,你一定感到很没面子。”
7、心理分析:“难道你没有想过你被球队除名的真正原因是你心里并
不想踢球吗?我想潜意识里,你不想留在这支球队,所以你故意把一切弄糟。”
对于以上的几种说法,孩子能接受吗?,我们看孩子的几种不同回答:
1、“别告诉我应该怎么想。”
2、“别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3、“你永远都不会理解我的想法。”
4、“面对这个问题,你能做什么?”
5、“我被大家抛弃了。”
6、“我是个失败者。”
7、“这是最后一次,我再也不跟你说任事了。”
到了这个时候,孩子产生了“再也不跟你说任事了”的想法,我们还能怎样跟孩子进行交流呢?
那我们可以怎么办?接纳孩子的情绪:
8、接纳:“当你确信你已入选校足球队,却又被刷了下来时,你一定非常的震惊和失望!”
这时候的孩子他会这样回答你:“的确。很吃惊,也很失望。老实说,最终有人能明白这个简单的事实,我感到很宽慰。”
显然,如果我们要适应这种新的对待学生们的反应式,就需要更多的训练。下面我再给大家提供一些例子。
例子2
一个孩子弄丢了家里的钥匙,老师做出的两种处理法,看哪个容易让人接受。
“我丢了家里的钥匙。”
“又丢了,原来在哪里?”
“就在口袋里!”
“难怪。上次我告诉过你口袋不够深。我警告过你,叫你课间别乱跑,可你不听。钥匙弄丢了吧!”
“妈妈会气疯的。”
“能怨她吗?现在她得放心工作,赶回来给你开门。好了,还没到世界末日。去失物招领处,或它会在那儿。以后要多加小心。”
“我真笨。”
刚才老师用的是随意批评和忠告的法。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遭到一番批评和建议的轰炸,很难去考虑自己的问题并承担责任。
“我丢了家里的钥匙。”
“哦?”
“我就放在口袋里,肯定是跟贺小强摔跤时掉出来了。”
“嗯……”
“这个星期已经是第二次了,妈妈会气疯的。”
“……”
“我去问问贺小强,看看是不是可以在他家呆一会儿,等我妈妈回来。从现在开始,要尽量把钥匙挂在脖子上。”
“我明白。”
这是用一个词或一种声音(“哦”、“嗯”、“啊”或“我明白”)表示认同。以一种关心的态度回应学生的沮丧,偶尔点点头或理解地“嗯”一声,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他有可能自己解决。
例子3:
我们在座的不仅是老师也是一位父亲,或者一位母亲,如果您的孩子回家跟您说他讨厌某位老师,说那位老师是大笨蛋。出于对老师的维护,您也会按照下面的法来处理这件事,请看这组对话。
“我讨厌某某老师!他是个大笨蛋。”
“这样说你的老师,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是他不尊重我,他无缘无故冲我大喊大叫!”
“一定是你做错了事,否则他不会冲你大喊大叫。”
“我只不过借了一纸而已。”
“你一纸都没有吗?”
“你自己不做好准备,还指望老师能怎么样?我提醒过你多次了,上学前一定要把需要的东西都带齐。”“如果你提前想到这些事,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