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合集下载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6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6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P=MFC MR· MP=W(L)+L· (dW/dL)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 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则边际产品价值等于 工资率: VMP W • 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是垄断,则边际收益产品 等于工资率: MRP MP MR W • 要素市场是垄断,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则边际产品价值 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dTC dW ( L) VMP MFC W ( L) L dL dL • 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垄断,则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 要素成本: MRP MFC
– 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边际产品价值VMP =P· MP,
– 要素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W
– 故完全竞争企业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 VMP =W或者P· MP =W – 这是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企业的要素使用量的决定问题上的具体运 用。
例题:设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Q=-0.01L3+L2+38L。 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 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美元,小时工 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 问厂商每天应雇佣多少小时劳动?
劳动价格下降: 所有厂商都会增加劳动使用,产品市场供给曲线右移, 产量增加,产品价格降。 导致VMP曲线移动,从而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也变动。
劳动价格上升: 所有厂商都会减少使用量,产品市场供给曲线会左移, 产品价格升。 VMP曲线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
•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为了简单起见, 我们假定自用资源都是直接效用。
推导要素供给原则
• 消费者的要素总量为 L • 自用资源量为H,则, • 要素供给量为 L -H 假设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则要素价格为W • 要素供给的总收入为:W( L -H)

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

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
•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这要取决于厂 商的目标是什么。平均产量最大,利润不 一定最大;总产量最大,利润也不一定最 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至使所达到 的产量能实现利润大化时的量即是最合理 的投入。
•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 内在经济: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
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 内在不经济: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
33.0
12.0
4
11.5
46.0
13.0
5
12.0
60.0
14.0
6
12.5
75.0
15.0
7
13.0
91.0
16.08Biblioteka 13.5108.0
17.0
表中:ARCx=TCx÷X 从表中可见,在边际成本上升 的情况下,总成本上升带动平均成本上升。
MRCx=TCXn-TCX(n-1) TCx=∑ MRCx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1.1.1 321.1.1 3Wedn esday , January 13, 202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 0:59:32 00:59:3 200:59 1/13/20 21 12:59:32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 1.1300:59:3200 :59Jan- 2113-J an-21
(要素和产品市场都属不完全竞争的条件)
表6-3 生产要素投入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1)可 变投入数 量(X)
(2)可 变投入平 均成本或
价格 (ARC X )
(3)可 变投入总
成本 (TC X )

微观经济学(六) 生产要素及其收入

微观经济学(六) 生产要素及其收入
C(L)=WL
()
=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固定不变的要素价格。
➢ 完全竞争企业使用的要素使用原则:边际产品价值=要素价格
VMP=W 或
P·MP=W
完全竞争企业的要素需求曲线
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企业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重合。
w
A
w0
点A表明,当要素价格为W0时,要素需求
劳动和工资
土地和地租

资本和利息
垄断条件下要素使用量和价
格的决定





线
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
主要内容
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
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劳动和工资
土地和地租
资 本 和 利 息 的 含 义
资本和利息
垄断条件下要素使用量和价
格的决定





资 本 市 场 的 均 衡
主要内容
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
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O
P1·MP
L1
L2
L
第二节 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要素供给问题
要素供给原则
预算线-无差异
曲线分析
要素供给曲线
要素供给问题
要素所有者的行为目的:
效用最大化 +
利润最大化
原始要素供给
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
平下将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
要素供给曲线一般特征是向右上方倾斜

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本品和中间产
品供给
利 润 最 大 化
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
第五节 资本和利息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 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有时被 简称为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MP)。
而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 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 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
表6-1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价格
L
MP
P
VMP=MP×P
W
1
10
10
100
20
2
9
10
90
20
3
8
10
80
20
4
7
10
70
20
5
6
10
60
20
6
5
10
50
20
7
4
10
40
20
8
3
10
30
20
9
2
10
20
20
10
1
பைடு நூலகம்
10
10
20
根据表6-1可知,当要素价格为20时, 利润最大的要素投入量为9单位。
消费者可能的劳动供给只能来自16 小时之中,而不能超过它。其最大劳动 供给为16小时。设劳动供给量为6小时, 则 全 部 时 间 资 源 中 的 剩 余 部 分 为 10 (16-6)小时,称为“闲暇”时间。
李玲是某市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职员,她负责公司 的销售,几年下来,凭借聪明和努力,她每个月的薪水 在1万元以上,今年春天,公司的销售经理升职了,总 经理提出由她来做销售公司的经理。谁知却被她婉言谢 绝了。其理由是,一旦出任这个职位,势必要花费更多 的精力和时间,这样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如果不 能好好休息的话,工作质量也会下降。她对记者说: “如果当经理,我每月薪水增加3000多元,可是我却会 失去更多的东西,我宁愿不要这3000多元,而维持一种 生活质量。”

西方经济学 第六章 要素市场

西方经济学 第六章 要素市场

市场要素价格的决定


三、要素市场的均衡 (三)非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1.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按照MR=MC的原则: 由于垄断厂商的MR<P,垄断厂商边际收益为MRP<VMP
垄断厂商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要素市场的均衡
(三)非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2.要素市场的垄断
此时,只存在一个要素需求者,垄断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就是要 素市场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厂商“控制”要素价格,增加购 买,要素价格上升,减少购买,要素价格下降。则边际成本不等以平 均成本,边际成本变化大于平均成本。

二、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土地或其他资源使用者支付给这类生产要素所有者的 代价。 土地价格取决于对土地的需求。
对土地的需求增加,
地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R R3
R2 R1 O
S E3 E2
E1 N0 D2 D1 D3
Qபைடு நூலகம்
三、地租的决定 级差地租:不同地理位置导致的土地生产率差异产生了级差 地租。 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最先提出级差地租。他看到某 军队所需的谷物,有的是从远离 40 英里的产地运来,有的 是从距离1英里的产地运来,后者因少付39英里的运输费用, 便可使谷物生产者获得高于其自然价格的收入,于是他从 土地位置的差别上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 斯密又从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论述了级差地租产生的自然 条件。安德森在 1777 年出版的《谷物法本质的研究:关于 为苏格兰提出的新谷物法案》中论述了级差地租理论的基 本特征,成为级差地租理论的真正创始人。


三、经济租金 (四)寻租 个人或利益集团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占得这种由于 行政管制或垄断而产生的经济租金的特权,这种超额收入 被称为“租金”(rent),谋求这种权力以获得资金的活动, 被称作“寻租活动”,俗称“寻租”。 寻租的特点:1.间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 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直接浪费了经济资源,精力和金钱 去游说,对寻租者来说可能更有效率,但对社会来说没有 效率而言。2.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为 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需要成本反击。3.寻租活动有 合法与非法之分。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属于合法的 寻租活动。行贿和走私就属于非法的寻租活动。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
削”,即要素实际得到的报酬低于其边际收益产 品(MRP0)和厂商理论上愿意支付的报酬W1。
在垄断者优先选择的劳动力投入L1处,市场 上流行的工资是W1。但就要素需求的这个水平 来说,厂商愿意支付数量等于MRP0的工资W1: 这是雇佣最后一个工人可能给企业提供的额外收 入量。在L1处,买方垄断者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 于他们对于企业之所“值”。在缺乏有效竞争的 情况下,买方垄断者可能会一直这样做。
工资下降时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二)两种要素的情况: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
1.替代效应
资本
价格
MC1
MC2
A K1
C
P
K3
Q2
K2
B
Q1
L1
L2
L3
劳动时数
Q1
Q2
产量
(a)等产量图
(b)产量决策
劳动力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时,一种要素替代另一种要 素而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形。
资本
W
A K1
C
K3 Q2
K2
B
Q1
L1
L2
L3
劳动时数
W1
A
C
W2
L1
L3
L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买方垄断要素市场
(一)买方垄断者的投入决策
1、买方垄断厂商
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垄断者,因 此,它面临的供给曲线就是整个市场供 给曲线,即随着雇用量的增加要素价格 将上升。
2、边际要素成本随雇用价格的上 升而增加并且高于雇用最后单位要素价 格的原因
(二)相互依存关系
在生产要素需求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既有互补关系,又 有替代关系。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6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1)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6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1)
消费者的要素 供给
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循环流动 模型
产品市场 产品的价格决定
生产者的产品 供给
生产行 为
$
要素的价格决定 要素市场
企业:
生产出售商 品劳务,购 买生产要素
生产者的要素 需求
劳动,土地, 资本,管理
在前面的产品市场分析中:
(1)在推导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 的收入是既定的,但没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 决定的;
W
W2
W1 W0 O
S C
B A
L-H0 L-H1 L-H2 L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第三节 劳动和工资
一、劳动供给和闲暇需求 二、劳动供给均衡 三、劳动供给曲线 四、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五、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和工资的决定
一、劳动供给和闲暇需求
• 假定
– 消费者每天必须睡眠8小时。 这样, 消费者可以自由支配 的时间资源每天就不能超过16小时。
要素价格构成厂商成本,也构成要素所有者 收入,涉及到国民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 分配问题。
生产要素的需求
• 对企业来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企 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
• 边际收益 • 由厂商收益函数R=R(Q)和生产函数Q=Q(L),得
收益对要素使用量L的复合函数:R=R[Q(L)] • 由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有要素的边际收益:
劳动价格下降: 所有厂商都会增加劳动使用,产品市场供给曲线右移,
产量增加,产品价格降。 导致VMP曲线移动,从而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也变动。
劳动价格上升: 所有厂商都会减少使用量,产品市场供给曲线会左移,
产品价格升。 VMP曲线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
•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课后复习题(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课后复习题(含答案)

第6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一、单项选择1、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是因为( A )A.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B.规模收益递减C.规模收益递增D.以上都不对2、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D )。

A.派生的需求B.联合的需求C.最终产品的需求D.A、B两者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某企业投入的要素价格为5元,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5,利润极大化时的产品价格为( D )A.2.5元B.1元C.0.1元D.10元4、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 A )。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5、有关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它是指工资率对于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对劳动时间产生的影响B.若劳动时间不变,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收入提高C.若劳动时间不变,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有能力消费更多的闲暇D.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供给量增加6、工资率的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是指( C )。

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劳动收入带来的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D.以上均对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是( D )状。

A.水平、垂直B.向左下方倾斜C.向右下方倾斜,向左下方倾斜D.向右下方倾斜,垂直于数量轴8.当厂商面对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时,【D】A.边际收益等于产品价格B.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C.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D.都对9.如果产品价格为10单位,目前增加1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品是2单位产品,那么,该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C】A.10B.5C.20D.10010.地租的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B )A.对土地的占有B.土地稀缺且固定不变C.土地是一种重要财富D.土地有生产力11.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C )A.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B.土地供给不断减少C.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D.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供给 二、判断题1、分配理论实际上是均衡价格理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应用。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三版)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三版)

一、洛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
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
I Y
绝对平等曲线
A
洛伦兹曲线
20%
E
绝对不平等曲线
B
O
20% 40% 60%
80% 100%
P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说来,一国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 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MP、MR 与VMP的定义
MP(边际产品)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产 量 dQ(L) MP dL
VMP(边际产品价值)厂商每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 增加的收益,即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MP P VMP
MR(边际收益)厂商每增加使用一单位产品所增加 的收益。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如果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
闲暇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 w
下降,劳动供给则随之上
升,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 w2
方倾斜。
如果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
闲暇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 w1
上升,劳动供给则随之下
降,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
方倾斜,即劳动供给曲线
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向后 w0
弯曲。
16−H0
S 16−H2 16−H1
土地的供给曲线 R
o
Q
Q
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R
D(市场) S(市场)
R1
地租
土地的边际生产力递减
0
Q
Q
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租金(rent):供给量固定的生产要素的使用价格。地租 是租金的一种形式。
R
R1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讲义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讲义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第一节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注】生产要素的需求特点------引致需求企业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部分地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而又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一、完全竞争企业的要素使用原则1、企业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R(Q)=PQ R(Q(L))=PQ(L)dR/dL=P[dQ/dL]=P* MPMP :要素的边际产品(边际生产率)P*MP:边际收益所以:VMP=P • MP即完全竞争企业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量。

[注]产品的边际收益与边际产品价值的区别:边际收益的自变量是Q,边际产品价值的自变量是生产要素,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曲线:MP(L):边际产品MP是产量对要素的导数。

根据“边际产品递减规律”,该函数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其边际产品将不断下降;VMP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由于P为正的常数)。

2、企业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w)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买卖双方数量很多且要素毫无区别,任一企业对要素的购买量都不会影响要素的价格,因此要素价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参数,企业的成本可看成是要素使用量的函数,即C(L)=w·L 所以dC(L)/dL=d(w·L)/dL=w·dL/dL=w 即: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就等于劳动的价格w3、完全竞争企业要素使用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边际产品价值VMP=P • MP,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W ,所以完全竞争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VMP=W 或 P*MP=W【注】上式表明此时完全竞争企业就达到了利润最大化,要素数量为最优的要素数量。

如果VMP>W ,意味着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收益大于成本,于是,企业就会增加要素投入,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品价值将下降(P 不变) ,最终实现VMP=W 。

第六章_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分解解析

第六章_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分解解析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 MCI=AC

dW ( L) L 0 dL
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L
dW ( L) 0 dL
MFC和AC之间的关系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完全竞争厂商 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1.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 2.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边际产品价值 (VMP) 或 边际收益产品 (MRP)
边 ( 或 ( 际要素成本 M F C ) 平均要素成本 A F C )
=
VMP MRP MFC AFC
MP P MP MR MP MC W
MR MC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VMP)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数量 L 1 2 3 4 5 6 7 8 9 10 边际产品 MP 10 9 8 7 6 5 4 3 2 1 产品价格P 2 2 2 2 2 2 2 2 2 2 边际产品价值 VMP=MP×P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MP, VMP
VMP
MP
L
总收益: R(Q) Q P
而总产量
Q Q( L)
R ( L) Q( L) P
那么可以把总收益看成是生产要素的复 合函数 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为边际产品 价值,VMP
dR dQ VMP P MP P dL dL
VMP和MRP之间的关系
Q1 Q2 要素数量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市场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市场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 素市场
目录
• 生产要素市场概述 • 土地市场 • 劳动力市场 • 资本市场 • 技术市场 • 信息市场
01
CATALOGUE
生产要素市场概述
生产要素市场的定义
生产要素市场:是指生产要素的交易 市场,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 产要素的买卖。
生产要素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04
CATALOGUE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定义
资本市场是指进行长期金融交易活动的场所,主要服务于 企业筹集资金和投资者进行投资交易。
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是连接 投资者和筹资者的桥梁。
资本市场的特点
长期性
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长期融资 需求,交易期限通常较长。
风险性
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与风险并 存,投资者需承担一定的市场 风险。
技术市场的特点
技术商品的特殊性
技术商品是一种无形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往往难以直接衡量,需要通过应用和实施才 能体现出来。同时,技术商品往往具有独占性和保密性,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受到法律保护 。
技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由于技术商品的非物质性和专业性,买卖双方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买方难以完全 了解技术的质量和价值,需要通过技术中介机构的评估和推荐来降低风险。
06
CATALOGUE
信息市场
信息市场的定义
信息市场是指信息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场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交换关系 的总和。
信息市场是信息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信息市场的交易,可以实现信息的商品化 ,促进信息的流通和价值的实现。
信息市场的特点
信息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信息商品,具有非实物性、非均质性和非损耗性等特点。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思维导图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思维导图

产品卖方垄断 要素买方垄断
垄断与要素使用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 和收入分配
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
要素使用原则 要素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VMP
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W
完全竞争企业与VMP线重合 Nhomakorabea完全竞争市场
行业调整线叠加
要素供给
供给目标
生产者
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自用 供给)
储蓄大于折旧
均衡
均衡
储蓄等于折旧
长期
减少资本数量
储蓄小于折旧
劳动与工资 土地与地租
资本与利息
要素均衡
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成本W
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相同
企业
企业的加和
市场
边际要素成本MFC 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要素成本MFC
不存在
假定 要素使用原则
要素需求曲线
假定 边际成本 要素使用原则 需求曲线
MRS(h,c)=W
供给均衡
向右上方倾斜+向后弯曲
供给曲线
W增,闲暇替代减少,收入增加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垂直
供求均衡 供给曲线
不同资本利率趋同 收入和价值的比值
地租确定 利率
r越大,直线越陡峭,且一直过初始状态点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
与劳动供给曲线相似
长期消费决策 贷款供给曲线
供给
与土地类似
短期
增加资本数量
效用最大化
供给原则
供给和自用的要素资源边际效用相等 MRS(h,c)=W
预算线-无差异曲线分析
供给曲线
通过价格扩展线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企业家的价格即利润是指企业家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提 供管理服务的报酬。
5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⒉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一旦各种要素的价格确定了,那么国民收入的分配也 就确定了。根据要素的分类,可以把社会分为四个群体: 劳动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和企业家。如果各 个群体价格和成员数量决定了,那么各个群体的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的比重也就确定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要 素的市场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理论也就是收入分配理论。
Ⅱ 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
图6-3 从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到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
15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第三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征和原则
⒈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征 一般来说,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
为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个人愿意供给的要素数量是增 加的。 ⒉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
ω
ω0 O
图6-10
E
fs(MFC)
fd(MRP=VMP)
q0
q
厂商的最优要素使用量
24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第五节 边际生产力与收入分配
一、长期均衡中的收入分配
⒈要素的投入份额与收 w 入分配
经济剩余=利息总额
在只有两种要素投 入的情况下,可直接用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分析 来说明两种要素所有者 的收入分析。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⒈单要素可变时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以劳动为例,只考虑劳动市场的例子中,厂商根据
边际收益产品 MRP 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MFC 的原则 (也就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L 与既定的劳动价格 w 相等的原则)来调整对劳动的需求。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是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讨论了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含义、作用,以及分配理论中的劳动报酬、利息、地租和利润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章节的内容。

首先,本章节讲解了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含义和作用。

劳动是指人们为生产而付出的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劳动力的供给主要受到人口、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各种物质、货币和财富。

资本的供给可以通过储蓄和投资来实现。

在生产中,资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量。

土地是指土地资源,包括农田、矿产、森林和水资源等。

土地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受到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家才能是指开拓创新、组织调配生产要素和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

企业家才能的供给主要受到市场机制、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接下来,本章节介绍了分配理论中的劳动报酬、利息、地租和利润等问题。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取得的报酬,是劳动者参与生产所得到的回报。

劳动报酬的确定受到劳动供需关系、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利息是指资本所有者从资本出借中所得到的回报。

利息的确定受到资本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利率、风险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从土地出租和出售中所得到的收入。

地租的确定受到土地供给和需求、土地价值、土地用途和土地产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利润是指企业家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收入。

利润的确定受到市场竞争、企业家才能、生产成本和税收等因素的影响。

在分配理论中,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与其劳动力价值之差。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形式剥削劳动者,导致社会的阶级矛盾。

最后,本章节还介绍了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边际报酬。

边际产品是指增加生产要素单位量所增加的产量。

边际报酬是指增加生产要素的一单位所带来的收入变化。

《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市场、供给、需求、价格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引言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2. 第二章:市场与竞争讲解市场的定义、类型和竞争机制,分析市场竞争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3. 第三章:供给与需求探讨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讲解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机制。

4. 第四章:价格弹性分析价格弹性对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讲解弧弹性和点弹性的计算。

5.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和消费决策,分析需求曲线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阐述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权威教材。

2. 辅助教材:提供相关参考书籍和论文,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 网络资源:推荐访问经济学相关网站和论坛,了解最新学术动态。

4. 软件工具:学会使用经济学软件工具,如计量经济学软件等。

5. 现实案例:收集国内外经济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六、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教学内容:分析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包括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

探讨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机制,了解工资、利率和地租等要素价格的形成。

研究生产要素市场竞争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第六章 生产要素理论总结

第六章 生产要素理论总结
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63贫富差别收入累计百分比将一国总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例如收入最低的20人口40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分别是6等级人口百分2020204012182060173520802459201004110063贫富差别洛伦斯曲线基尼系数收入分配最小最平均次之次之最大最不平均则是警戒水位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小于02收入分配绝对平等0203收入分配比较平等0304收入分配基本合理0405收入分配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分配差距悬殊63贫富差别国别年份基尼系数中国1998403印度1997378日本1993249韩国1993316菲律宾1997462泰国1998414南非19931994593墨西哥1995537美国1997408巴西199660法国1995327德国199430意大利1995273俄罗斯1998487英国1991361澳大利亚1994352基尼系数的国际比较单位
– 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 准地租=固定总成本+经济利润
• 经济租
–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中超过他所要求收入 的余额部分。
西 方 经 济 学
6.2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西 方 经 济 学
6.2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经济租金 R
S
R0
E D Q0 经济租金:生产者剩余 Q
西 方 经 济 学
S
O
D 产品D
产品市场
Q
要素市场
图7-1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关系
西 方 经 济 学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西 方 经 济 学
6.1 生产要素的需求
• 生产要素
–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 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第六章 要素理论

第六章 要素理论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2009-2010 fall semester
工资的影响方法之三:最低工资法 工资的影响方法之三:
W W2 W1 E2 E1
S1 E3
D O L2 L1 L3 L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2009-2010 fall semester
一、工资理论
劳动的需求: 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收益
由于边际生产力递减,劳动的需求曲线( 由于边际生产力递减,劳动的需求曲线(L—W)向右下方倾斜
劳动的供给: 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劳动的成本 ( 1 ) 工资增加 → 刺激劳动的供给增加 → 货币的边际 效用递减 (2)闲暇减少 → 心理上的负效用增大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2009-2010 fall semester
资本市场上均衡利率的决定
i
S i0 E D
O
K0
K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2009-2010 fall semester
利息在经济中的作用ຫໍສະໝຸດ 鼓励少(多)消费,多(少)储蓄; 刺激企业用好资本; 抑制通货膨胀。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2009-2010 fall semester
三、 地租理论
经济学上的土地,泛指一切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特点是位 经济学上的土地,泛指一切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特点是位 置不变、数量不变。 置不变、数量不变。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 二、土地和地租
– 地租是对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提供服务的报酬,
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土地所支付的代价
– 地租是由土地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 地租的决定
• 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说 R
R2 D2
S
R1
D1 R0
E
O
D0
N
• 从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角度
R D S E Re
O
Qe
Q
– 级差地租
• 由于土地贫瘠程度和交通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
• 16 宗庆后 88.4亿元 娃哈哈集团 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
• 17 丁磊 85.0亿元 网易 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 • 18 许荣茂 83.6亿元 世茂集团 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
• 19 潘石屹、张欣夫妇 82.3亿元 SOHO中国有限公司
• 20 何享健 78.2 亿元 美的集团 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美的电器
• 为何薪酬会如 此分配?
Ch如何分配
C
ONTENTS
目录
01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02 劳动与工资 03 其他生产要素市场 04 收入分配衡量
01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SIX
• 一、生产要素市场的特征
– 生产要素市场的种类
• 生产出来的工具,并 • 一切自然资源 • 某些人具备的组织土 用于生产过程的物质 • 耕地、矿产、森林、 地、资本、劳动用于 • 生产中所使用 水等 生产,并发现商业机 的人的体力和 产品 • 人力资本 会,开展商业模式的 智力 • 机器厂房、交通工具 特殊才能
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制度上存在的问 题
个人原因
– 收入分配的调节
应保持 收入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土地与地租
• 经济学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 • 土地的服务价格为地租 • 土地的供给是既定的量,因此完全无弹
性,供给曲线是垂线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土地服务的均衡价格
R
S
R0 D Q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五节 资本与利息
资本:生产活动生产出来并用作投入要素以 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资 本品是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种租费流和收 入流的耐用资产)
2020/11/28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思考题: 1、厂商使用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 2、如何理解“要素贡献 = 要素报酬”的分
配原则(收入分配与要素价格的关系)? 3、解释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成与特征
参考书: 《经济学》12、13、14章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为什么说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仅仅靠价格 机制能否达到财富分配的公平?
?为何提高税率会减少劳动的供给(出现劳动 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征收奢侈品税是否会带来扭曲(高消费税的 真正税负是富人吗)?
?比较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配 理论
?对贫困阶层的福利补贴怎样影响了效率?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六节 收入分配的衡量
• 洛伦兹曲线
人口累积(%) 0 20 40 60 80
100
收入累积(%) 0 3
7.5 29 49 100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收入 M
洛伦兹曲线
L
A
B
O
H
人口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基尼系数
国际公认预警线为0.42 运用: 1对各国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进行比较 2检验政策后果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资产的现值 假设本金为100元,年利率为5% 第一年本利和:100(1+5%)=105 第二年本利和:
第三年本利和: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r为利率;R0本金,R1、R2、…….Rn分别为各 年的本利和:
R1 = R0 (1 + r)
……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假设本金为未知数,其他已知: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收入 M
洛伦兹曲线
L
A
B
O
H
人口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七节 公平与效率(读书16、19章)
• 公平分配、结果的平均、经济机会的平等 • 不公平的根源 • 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收入的调节
所得税与转移支付、拉弗曲线(P.277) “福利国家” • “奥肯漏桶”——福利政策的效率损失 • 慈善事业与NGO
?如果四年毕业后去国外留学的费用是十万人 民币,利率不变且为4%,现在就要在银行存 入多少存款?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欧拉定律 •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分配原则:
要素贡献 = 要素报酬
Q(L,K) = L·MPL + K·MPK
第六章生产பைடு நூலகம்素市场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各种生产要 素都在生产中做出了贡献,如果规模报 酬不变,每个生产要素根据自己的边际 生产力获得了应得的报酬,则全部产品 正好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欧拉定律)
• 当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由于收入增加, “收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变得越来越 廉价;而“闲暇商品”越来越少,边际效用递 增,变得越来越珍贵
• 于是人们倾向于减少“收入商品”(劳动时 间)的消费,增加闲暇商品的消费,以达到消 费者均衡
?运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供给曲线 向后弯曲?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要素均 衡价格
D 要素数量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三节 劳动与工资
• 劳动的服务价格是工资:W • 劳动参与率 • 人力资本投资 • 工会经济学: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 • 劳动市场的歧视问题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否带来劳动市场的
歧视? • 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劳动供给曲线
W
L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用基数效用论解释: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 “MR=MC” •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MR”):
边际收益产品MRP——厂商每增加使用一 单位要素所增加的货币收益(厂商使用要素的 “边际收益”) 完全竞争条件下:P=MR 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 MRPL=P×MPL 资本的边际收益产品 MRPK=P×MPK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2020/11/28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
收入分配理论是一般价格理论的特例 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要素的价格决定,回 答为谁生产的问题 生产要素分为三类:
劳动、土地、资本 (完全竞争)分配原则:
要素贡献 = 要素报酬 劳动得工资、土地得地租、资本的利息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特点:既是投入又是产出
资本品主要有三类:建筑(厂房和住宅); 设备(耐用消费品,如汽车);耐用生产设 备和存货
迂回生产力:通过牺牲现在消费并生产资本 品,社会可以提高其未来的消费量(等待创 造了价值)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资本品的价格——租费:资本品(服 务)的价格,为暂时使用资本品所作 的支付 资本品的收益率:
完全竞争厂商
产 竞争
品 市
场 垄断
竞争 要
素 市
垄断 场
• 第一种组合: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 第二种组合:产品垄断,要素竞争 • 第三种组合:产品竞争,要素垄断 • 第四种组合:两个市场都是垄断的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一节 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一、要素需求特点:
引致需求 联合需求(只分析单一要素的需求)
MP,MRP
MRPL
MPL
当产品价格大于1时
O
L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dC(L)/L=w
w0
O
L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P ·MP ( L ) = w
w MRP =P•MRP= d
w1
w0
w2
o
L1
L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厂商要素使用原则
MRP=W MP×P=W 要素贡献=要素报酬
每单位资本投入在一年中所能 够获取的净货币收益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
• 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一方对另一方的货币要 求权(债权债务关系)
• 金融资产产生于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不对称 • 信用(承诺)和抵押 • 储蓄:一部分当前收入不用于当前消费(消费的跨
时安排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储蓄形成资本的供给) 利息是放弃当前消费的报酬 • 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利率: 例如: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52% •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如果:MRP > w 增加要素使用量 MRP < w 减少要素使用量
• 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劳动的价格(工资) MRPL= W
• 土地的边际收益产品=土地的价格(地租)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三、推导要素需求曲线
•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追加最后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 增加的产量是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要 素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
依此类推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厂商使用要素的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 为要素的价格,即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 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是厂商购买一单位要 素所支付的价格
劳动的边际成本=工资 土地的边际成本=地租 依此类推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原则
• 完全竞争厂商不断增加投入,直到投入的 边际收益产品与投入要素的价格相等 “ MR = MC” MRP = w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二节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 “源泉”与“服务”——源泉价格与服务价 格:
• 要素供给的效用最大化原则 (只分析要素供给者是消费者的情况) • 对于大多数要素,要素的供给与要素的价
格同方向变化,因此要素供给曲线向右上 方倾斜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
要素的供给曲线及要素价格
要素价格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