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角分教学设计55204
《元角分的认识》教案
《元角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认识元、角、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货币经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元、角、分的概念及含义。
2.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际场景中的人民币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元、角、分的基本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 难点: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进行购物、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参与实际场景的计算。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人民币的起源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元、角、分的重要性。
2.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巩固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提高理财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元、角、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元角分的认识》教案的基本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元、角、分概念的理解,及其换算能力的掌握。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实际操作。
3. 评价标准:能正确回答有关元、角、分的问题,能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增强学生对人民币应用的理解。
2. 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银行的基本业务,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
3.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一年级认识元角分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元、角、分的认识及换算。
2. 简单的购物计算。
教学难点:1.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2. 购物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实物人民币。
2. 购物计算练习题。
3. 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叫什么名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钱都是人民币,它们分别是元、角、分。
”二、新课讲授1. 认识元、角、分- 教师展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元、角、分的形状、颜色、面值等特征。
- 学生自主尝试识别元、角、分,教师巡回指导。
- 教师总结元、角、分的特征,并强调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教师讲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方法,如1元=10角,1角=10分。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购物计算- 教师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元、角、分进行计算。
- 学生独立完成购物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实践活动1. 小组合作,进行购物计算游戏。
- 教师提供购物情境,如“小明要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18元3角,他应该找多少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计算。
- 教师请小组代表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
2. 学生自主设计购物计算题,并尝试解答。
- 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购物计算题,如“小明要买5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5角,他需要支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元、角、分的认识及换算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针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元、角、分的认识程度。
元角分教学设计范文
元角分教学设计范文标题:让学生轻松掌握元角分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概念;2.能够正确运用元、角、分进行数值计算;3.能够将金额按照元、角、分的规则进行进位、舍位;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练习册、人民币实物、绘图纸;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教师出示人民币实物,带领学生认知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2.教师解释元、角、分的含义,并以实物为例进行解说,引导学生思考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Step 2 元角分的运算1.教师以计算购买商品的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购买一本书,价值3.7元,学生可以用多少张1元纸币来支付?2.引导学生将元角分转换为最基本单位,分,将金额3.7元转换为370分。
3.教师让学生思考,通过370分除以100得到3元70分的表示。
Step 3 元角分的进位与舍位1.教师出示画有元角分进位与舍位规则的图示,讲解元角分的进位与舍位规则。
2.教师提出购买商品需支付3.76元,学生思考并计算,该金额应该用多少张1元纸币来支付。
3.引导学生按照进位与舍位的规则,将金额3.76元转换为376分,并进一步转换为3元76分。
4.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进位与舍位的规则,确保学生掌握并理解规则。
Step 4 元角分的有关计算题练习1.教师提供一系列元角分的有关计算题,如:①5元18分+3元34分=?②9元75分-7元83分=?③2元40分×5=?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元角分的进位与舍位规则,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3.教师和学生一起核对答案,强调整个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Step 5 拓展巩固1.教师设计一道应用题:小明同学拿着5张1元纸币去超市买礼物,超市中最便宜的商品价格为98分。
请问小明最多能买几件该商品?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计算得到答案。
教师鼓励学生尽量使用元角分的计算方法来解答问题。
第五单元《元角分》教案
4.培养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形成数据分析观念,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
5.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元角分》这一章节,整体来看,学生们对元角分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元角分的换算,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难,尤其是从元到分的转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设置更多有趣的换算练习题,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换算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角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元角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c.数据分析的应用:如何将所学数据分析知识应用到购物决策中,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
-举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商品价格数据,让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数据分析。
d.货币单位与生活实际联系:将货币单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货币的实际价值。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面额的货币,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具体使用场景,增强对货币单位的价值认识。
c.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d.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元角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元角分的认识》教案
《元角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认识元、角、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支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货币经济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角、分的基本概念及其定义。
2.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人民币的组成与结构。
4. 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元、角、分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熟练进行换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民币进行支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人民币的起源和发展,引出元、角、分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元、角、分的基本概念:讲解元、角、分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3. 演示元、角、分的换算: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
6.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8. 课堂小结:通过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程度,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元、角、分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如模拟购物、支付等,评估他们运用人民币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报告和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人民币实物(纸币和硬币)。
《元角分》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元角分》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元、角、分"实践课二、教学目的: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会在实践中正确使用人民币;提高口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点:(1)分设5—8个柜台,并给柜台编上号。
(2)把班级学生分为售货员(每柜台2名)和顾客(2—4人一组)(3)聘2名学生为"检验员",每小组购物完毕,要将货物交"检验员"检验,是否齐全及学具纸币(事先准备的适量学具纸币)是否合理使用,并给顾客组评分。
2、要对售货员进行培训3、分设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及爱心箱和收购站。
4、要准备一些物品;玩具、学习用具、生活用品及空易拉罐、矿泉水瓶及废纸箱等,并给各种商品标上价。
四、设计思路:教材在学生学完"无、角、分"的认识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后,安排的"购物中心"其主题是在模拟买东西的现场活动中,体现"要买什么东西,要买多少"等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商品的价格等作出决定的数学意识,也安排了"爱心箱"和上购站,如钱多或不够时,急需解决的办法,并要求学生在进行习卖活动中,尽量按照平时购物时的心态进行。
同时也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以便达到在小组内开展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进入活动室后,允许小组自选柜台进行。
五、教学案例:(一)宣布活动开始:师:同学们!今天的这节数学课,老师要带你们到"购物中心"去买东西。
那儿的东西可多啦。
你们有兴趣吗?(有)但你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节约用钱,不要把钱化得不够了。
你们看购物中心到了,快去吧!(按小组进入)(二)各柜台的情景1、学习用品柜一小组来到这柜台前:A生:你好,我买一个卷笔刀,给你一元钱。
B生:别给1元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学设计[教材简解]:认识1 元以内的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 1 元以内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再利用小组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认识1 元以上的人民币作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在购物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购物。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取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本课时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小、好奇、好动,爱玩、注意力不集中,在四十分钟的授课过程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
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在教学中设计了颜色鲜艳的课件,以小组学习为主,创设购物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真正做到乐得学,学得乐。
[设计思路]:我把全课分成三大环节,第一大环节是情境激趣,教师先设问买东西的时候要用到什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出示课题。
2.第二大环节新课教学中,首先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相机补充完善。
其次教学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1元=10角或1角=10分,第三环节巩固练习,通过逛超市、学做小买卖等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真正做到乐得学,学得乐。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1.课件出示第一幅情境图,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吗?三个小朋友准备做什么呢?2.揭示课题:买东西要用钱,我国的钱又叫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元角分教案)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元角分教案)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准确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作好铺垫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把小白兔请到我们课堂上,它有几句话要和同学们讲,请同学们注意听.2.(电脑演示)小白兔讲话:小棒,是我们数学课堂上的好朋友.小朋友,你能根据要求迅速拿出相应数目的小棒吗?(要求学生操作.)(1)34,请拿出34根小棒,先拿3捆,再拿几根?学生摆完后出示填空:34=30+( ).(2)57,先拿7根,再拿多少?学生摆完后出示:57=7+( ).(3)小白兔:下面这两道题你们会做吗?请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3+40= 20+70+6=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出示例1:34+2=(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再摆多少根.最后一共有多少根小棒?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4+2得多少呢?①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用自己的语言与同桌讲讲“悄悄话”.②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把34分成30和4,先算4+2=6,再算30+6=36).③师小结:计算34+2,应先算4+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3)想一想,练一练.2+34= 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练习:43 + 6 = □ 3 + 55 = □2.教学34+20.(1)让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才一样吗?②指名学生上台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不加2根呢?(因为要加2个十,而不是2个一.)(2)不摆小棒,你会算吗?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1页,完成34+20=,并给同桌讲讲“悄悄话”,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式子下面用线段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个十,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4,得54,教师强调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3)想一想,练一练.20+34=,想一想应该怎样算?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54 + 40 = □ 70 + 27 = □40 □□□3.分析比较,揭示课题.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34+2和34+20,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相同点:第一个加数都是34,不同点:一个是加2,一个是加20.)谁来给今天学的内容起个题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比较34+2和34+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桌讨论一下.(加2,从个位加;加20,从十位加).教师指出: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三、巩固练习1.小白兔:看到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那么认真,我真高兴,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玩一个打靶游戏,(电脑演示)你们看,每个气球上都有一道题,如果你能做对的话,就会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加油吧!2.完成教科书第52页“做一做”第1、2题,做后集体订正.3.完成第52页“做一做”第3题.(1)审题,图中画的是什么?左边多少?右边多少?(2)分析题意,列出算式.(3)算出得数,说说第(1)小题是怎样算的4.改错.小白兔:小朋友们,下面我带你们去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动物医院里住着小猪,小狗和小猴,他们每个做的题都出了问题,要请小朋友们当医生给他们看看病,看谁治得好!43+3=7250+32=3771+20=905.夺红旗游戏.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限时3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后集体订正,奖励前5名一人一面小红旗.四、课堂小结小白兔: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这节课有许多知识是通过同学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好数学.五、发展性训练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题吗?(28+30=)谁能很快说出得数,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23+6、44+5)当出现55+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相加不满10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进位加.(板书:不进位),当个位相加满10时,就是下节课所要学的进位加.你们回去后可以想想55+6怎么算?六、教学设计说明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是学生在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沟通情感,激发动力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一种手段,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上课,教师通过亲切的语言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白兔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距离,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小白兔都伴随着同学们,采取激趣的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到乐学的状态.2、巩固运用,承前启后巩固有助于由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运用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检验和深化.通过巩固、运用,力求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融汇贯通.在这一阶段,依据大纲,凭借教材,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多样化训练:安排了“打靶”游戏,改错和“夺红旗”游戏,以巩固“双基”,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达到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标要求.在课的最后,根据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学生自编题练习,在编题中学生自己发现个位相加满十的情况,兴趣很高,顺水推舟布置学生自己试着做的家庭作业,激发学生探究新的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元角分》教学设计
《元、角、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认币、取币、换币、付币等活动过程,初步理解简单购物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体会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模拟购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相邻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初步学会解决购物活动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用于教学演示的人民币若干,模拟购物用的物品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超市)师:你们有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有)师:买东西的时候要用到什么?(钱/人民币)师:(虽然我有听到不一样的答案,但是你们说的都是对的。
)我们国家使用的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人民币。
二、认识1元、1角、1分1、认识1元(1)多媒体展示一元纸币师:这就是人民币,你们看!这是多少钱?生:1元师:对!这是1元纸币。
师:(电脑圈示)我们可以看到数字“1”,还有汉字“壹圆”。
(2)多媒体展示一元硬币师:这是多少钱?生:也是一元师:对!这是一元硬币。
你怎么知道它也是一元呢?生:有数字“1”,汉字“元”,所以是一元。
师:说的很好!虽然它们长得不一样,这是纸币,这是硬币,但都是一元。
元是人民币的一个单位。
比如:包子一元钱一个,我买一个包子,可以付一元的纸币,也可以付一元的硬币。
2、认识1角师:(展示一角)这是多少钱?生:一角师:怎么看出来的?谁上来说一说?(学生一边指,一边说明)师:这一角是纸币还是硬币?生:纸币。
师:刚才看到的是一角的纸币。
这个呢?生:一角的硬币。
3、认识1分师:我们认识了元,也认识了角,让我们来听一首欢快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里也唱到了钱,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听。
(播放歌曲)师:小朋友捡到多少钱交给了警察叔叔?(1分)师:这就是1分,你没看!(展示1分图片)1分钱虽然少,但是这位小朋友捡到钱,没有装进自己的口袋,而是交给了警察。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的道理,并懂得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2、难点: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十进制”换算关系。
三、教学策略与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体验。
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对人民币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策略上欠灵活。
学生虽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主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内容。
2、师:知道什么是人民币吗?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2人小组说一说。
3、引入新课,板书:人民币(设计意图:力图从学生所唱过的歌曲《一分钱》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出示例1主题图片⑴看一看,说一说,你都认识第一文库网那些币值的人民币?⑵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特征:出示真币⑶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的币值。
2、全面认识人民币:⑴4人小组活动(师为每一小组准备模拟人民币)认一认,辨一辨模拟人民币,你是怎样知道这是多少元钱的?⑵指名汇报:生介绍他所认识的人民币⑶展示第47页的人民币全图,问:图上的人民币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a、生: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的放在一起。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教案1一、教学内容分析《元角分的换算》讲的是人民币的单位,分与角、角与元之间的进率,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
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
学生也常常会遇到买门票、食品、玩具、学习用具以及交费等实际问题,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能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应该找回多少钱”。
因此,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材56页的例题重点教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对照着人民币的实物图,引导学生一分一分地数,一角一角地数,结合生活经验,认识“1角=10分”、“1元=10角”。
因此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领悟这种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相同.教学难点是说出几元化成几角(几角化成几分),或几角聚为几元(几分聚为几角)的想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在教学最初,我想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独立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机会应该很少,对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我做了一个前测,只出了3个小题。
(一)、前测试题:1、在○里填上“>”“<”“=”1元○1角 1角○1分 1元○1分2、老师要把1角钱换成几分几分的硬币,你应该给我()分才和我的钱同样多。
3、1个生字本5角钱,你有1元钱,售货员阿姨应该找给你多少钱?(二)、测试结果:第三题的正确率是100%,都知道要找回5角钱。
第二题正确率是43.75%(32人受测,14人正确),18个出错的学生给我几分的都有。
第一题是65.63%(32人受测,21人正确),11个出错的学生都填的“=”。
(三)、测试结果分析:通过测试我了解到学生很清楚1元=10角,证明平时有这个购物积累。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元角分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元角分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3—74页的例题和做一做。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多位数的认识,元、角、分单位及换算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结合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材中安排购物这一场景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一数学事实,并发展学生对货币单位的已有认知结构。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在购物这一生活场景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同时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的教学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一数学事实。
教学难点: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四、教学过程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我带领学生回忆钱币的知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然后通过谈话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1. 观察感知,建立模型我首先出示教材73页主题图,带领学生观察场景,提问学生:在这个场景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场景让你想到了什么数学知识?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可以用钱来买东西。
”我则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钱的知识。
随后,我请学生观察主题图中小朋友的神态和购买物品的价格,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货币单位“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这个环节我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认识元角分》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
《认识元角分》的优秀教学设计《认识元角分》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元角分》的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元角分》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模似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识别人民币的方法。
明确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
教具:1元纸币硬币各一个,1角纸币硬币各10个,5角的纸币硬币各2个,1个5分,1个2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景引入:羊村学校开学,喜羊羊带着小羊们去买学习用品。
喜羊羊:买东西要用什么?(生:钱)师: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二、教学新课1、认识:一元、一角、一分。
(如书上例1)师: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向你的同桌小声的介绍一下。
(学生活动。
)学生介绍:生:这张是1元的纸币。
师板书:纸币师:你怎么知道它是一元的?生:数字1。
生:汉字壹圆。
师:1元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
师:这些人民币中还有1元吗?生:有,硬币的1元。
师:它和这个1元有什么不同?师板书:硬币师:其他的这些是多少面值的?分别介绍1角、1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认识的这些人民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面值都和1有关?师: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生:单位不同。
师:1元的单位是元,1角的单位是角,1分的单位是分,元角分就是我们的人民币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元角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元角分(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元角分(第一课时)︳西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元角分(第一课时)︳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西师大版。
我们将学习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主题是“元角分”。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了解到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元角分计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知道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2. 能够进行元角分的简单计算,例如加减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元角分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人民币的真实货币,以及一些元角分的图片和计算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入,问大家:“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过人民币呢?”然后我会展示一些人民币的图片,让学生们看看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讲解:我会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会用实际的货币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简单的元角分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我会引导学生用实际的货币进行计算,让他们亲身体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单位换算元 10角角 10分分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些人民币,试着进行元角分的计算。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答案:1. 例如:1元 + 2角 = 12角,1角 + 5分 = 1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元角分计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元角分的计算题目,并与同学们分享,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元角分》教案
《元、角、分》教案【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3.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4.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各种学习用品和平时使用过的玩具。
【教学过程】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文具店图)老师开了一个小小文具店,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小朋友们想买吗?(想)买东西要用钱,你们有没有?(有)你们认不认识你们手里的钱啊?(认识)真的吗?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1.认一认(1)小朋友桌子上都有一个信封,请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告诉你同桌你认识哪些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谁愿意将你认识的人民币向大家介绍一下?生:这是1元。
(找一个认识1元纸币的学生展示,并电脑显示1元纸币的正反面)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有数字“1”和汉字“元”,就是1元。
(电脑强调“1”和“元”)师:谁再来完整的说一下?请一两个学生说一下。
师:还有1元吗?生:有。
这也是1元。
(找一个认识1元硬币的学生展示,并电脑显示1元硬币的正反面)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有数字“1”和汉字“元”,就是1元。
师:它们一样吗?生:不一样。
这是纸币,这是硬币。
师:1元纸币和1元硬币都是1元,它们的面值是一样的。
生:这是5角。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有数字“5”和汉字“角”,就是5角。
(电脑强调“5”和“角”)师:还有5角吗?生:有。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对于优秀学生,适当提高要求,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5.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购物中的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讲解1元=10角,1角=10分,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以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如1元可以买一颗糖,10角也可以买一颗糖,说明1元和10角是等价的。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模拟购物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元角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套真实的人民币硬币和纸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钱,它们有不同的面值,比如1元、5角、1角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关于这些钱的知识——元角分。”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如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计算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例如1元、5角、1角等。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元角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购物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家长协助孩子收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硬币和纸币,让孩子在课时间进行观察和换算练习,培养孩子对货币的兴趣。
《元角分》教学设计
《元角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元、角、分的概念;2.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3.能够灵活运算元、角、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图表、元角分示例、小白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10分钟)Step 2:元、角、分的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等媒体,展示元、角、分的定义和概念,让学生了解元、角、分这三个单位的含义和使用范围。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进行记录。
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1元可以分成10角。
角:是人民币的中间单位,1角可以分成10分。
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
Step 3: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0分钟)教师通过图表和示例,讲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1元=10角、1元=100分、1角=10分等。
教师通过让学生互动,进行计算和填表,巩固学生对元、角、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4:元、角、分的运算(25分钟)教师通过例题和习题,让学生进行元、角、分的运算练习。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找零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Step 5:拓展与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拓展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例如:如果我有20元,我可以买到什么东西?如果我和朋友一起凑钱,我们能买到什么?等等。
Step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反思和回顾。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元、角、分有什么实际应用?教学拓展:在其他学科中也有元、角、分的应用,例如数学中的小数、百分数等,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知识并进行拓展。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元、角、分的概念和用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互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但是,本次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学生对元、角、分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等问题。
《元角分》教学设计
《元角分》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
因为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间的十进关系是一致的,所以学生在掌握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太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实行简单的计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理解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升社会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所以,本节课,不但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学生水平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预设知识与技能:理解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过程与方法: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水平、实践水平和推理水平及合作精神。
对学生实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四、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所以,在本节课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使用人民币。
五、设计思路一年级的学生对“钱”并不陌生,都有用钱到超市、商店购买物品的经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教学时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知识系统化、数学化、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操作、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元角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
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与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啊?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钱)钱的作用可大了。
朱老师啊,今天也准备了两个红包,里面也装了一些钱,朱老师啊打算把这两个红包奖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得到它?那就好好表现哦!
小朋友,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硬币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师:小朋友真聪明。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部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学知识。
二、认识单位“元、角、分”
1.1元
(课件1元纸币)师: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
小朋友看,1下面有两个汉字(壹圆),壹是大写的数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
咱们现在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课件旧版1元)这是1元吗?你这么知道的?像这种是旧版的1元人民币,咱们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2.1角
师:小朋友再看,下面这张是1元吗?
啊?1角呀!这儿不是明明有数字“1”吗?为什么不是1元?
哦, 1后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字(角),你们看得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课件出示)1元和1角,尽管都有1,但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啦!3.1分师:小朋友再来看,这是一枚硬币,硬币都是用金属做成的。
1谁来当小老师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这枚硬币啊,是多少钱?1分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板书: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不同的单位名称。
4.认其他人民币
师:小朋友真厉害。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认识吗?那老师随便指那个,你能很快的说出来吗?
(这张紫色的是5角,黄色的硬币是5角,还有硬币是1角,2分,5分)5.同桌互认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快速的认出人民币了吗?同桌的小朋友合作,一人拿人民币,另外一位小朋友说说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开始。
6.分类
我们能把刚才认识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重点按单位分。
7.想想做做1
三、学习进率
1.教学1元=10角,1角=10分
师:好,小朋友请坐好。
刚才啊,这两个小朋友最先坐正而且做得很直,好,请你们上来。
老师要把我准备的红包送给他们,(呵呵,羡慕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努力,后面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你呢)想不想知道红包里有多少钱啊?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是吧?(老师揭开两个红包,得出1元和10角)师:这是多少?(1元),再看看,有没有了?(呵呵,很多小朋友忍不住笑了,确实,比起长辈们给你们的百元大钞,确实挺少的,不过却是他们努力获得的,所以老师觉得这一元钱很珍贵。
)
师:再来看看这个厚一点的红包,这是多少啊?(1角)数数看,有几个1角呢?咱们一角两角地往下数。
老师给了他一元,给了他10角,
师:到底我给谁的钱多啊?对!一样多,因为1元就是10角。
板书:1元=10
角
师:这下你该开心了,!老师可没有偏心哦!给你们的红包是一样多呢!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角和分的关系。
一起来数一数1角等于几分呢。
板书:1角=10分
2.一元超市
下面老师带大家去“1元小超市”逛逛!
知道什么是“1元小超市”吗?(里面的商品每样都是1元的)
2师:看看都有哪些商品?
(1)1元=10角
方方买1元的蜡烛付了1张1元,行吗?
师:明明买的是1元的气球,他付的全是1角,猜猜他付了几张?小朋友,他付10张能买到一元的花皮球吗?。
说得真好!10角就是1元(齐读)
(2)1元=2个5角
师:丽丽买1元的贺卡付的全是相同的纸币,这是几角?(5角)你猜丽丽付了几张5角?
(中间的小朋友举手特别积极)为什么?
2张5角就是10角,10角就是1元。
(3)军军要买小勺子,他可以怎样付钱呀?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我们买一元钱的商品,不管怎么付钱,只要付的钱合起来是10角就行了。
师:好,来完成大屏幕上的几道题,看谁想得快!
小朋友啊,我们知道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钱不容易,所以啊平时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
1. 师:瞧,明明就是个节约的好孩子,他把零花钱存进了储蓄罐,第一次存进了(5角和3角),一共几角啊?第二次存进了(1元),现在储蓄罐里一共有几元几角呢?(一块是我们生活中的口头语,数学上我们叫1元)你上来指指1块指的是部分?7角指的是什么)一起说一说1元8角。
2.拿1元2角
师:东东就没有明明这么懂事了,他特别贪吃,用零花钱去超市买了这个。
知道它是多少钱一个吗?怎样付1元2角钱呢?同桌两个人一起在桌上摆,哪两个小朋友合作得好。
(视频切换)摆好了吗?谁愿意上来摆给大家看看?
师:来看他的第一种方法,有1张有2张____,摆了这种方法的举个手?
第二种,(展示)可以吗?谁有这种方法?(5角*2,1角*2)
第三种,(展示)行吗?(5角*1,1角*7)
还有一种,(展示)谁有这种方法?(1角*12)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
刚才小朋友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怎样付1元2角钱这一个问题,真了不起!
3.文具小柜台
(1)1元钱可以买那几样物品
师:(出示)文具小柜台的商品可好了,咱们一起去瞧瞧!
(举1元钱)如果你有1元钱,你想买什么物品?哪两样商品合起来是1元呀?(2)师:我想买东西,可是没有营业员,谁来做营业员?要声音响亮的。
师:营业员你好,我想买一把尺子,多少钱啊?
生:一把尺子7角钱。
师:喏,给你钱。
师:他应该找给我多少钱?
......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