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环保监测应急预案

环保监测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环保监测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5.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环保监测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开展环保监测工作的指导和规范。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环保监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环保监测工作。

2. 环保监测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机构:(1)应急监测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各级环保监测机构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2)信息收集与报送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并及时向指挥部和上级部门报送。

(3)应急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监测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和供应。

(4)应急培训与演练小组:负责组织应急监测人员的培训、演练和考核。

五、应急监测工作流程1.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级环保监测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2. 应急监测小组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制定应急监测方案。

3. 信息收集与报送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并向应急指挥部和上级部门报送。

4. 应急监测小组按照应急监测方案,开展现场监测、采样和分析工作。

5. 应急监测小组将监测数据及时报送应急指挥部和上级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6. 应急监测工作结束后,应急监测小组应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监测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监测人员业务水平。

2. 物资保障:建立健全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监测物资的供应。

3. 技术保障:加强应急监测技术研发,提高应急监测技术水平。

环境监测突发应急预案

环境监测突发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在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应急监测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环境监测突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

2.2 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环境监测突发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监测培训、演练和检查;(3)协调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应急监测工作;(4)负责应急监测信息汇总、分析和上报。

2.3 专项工作组职责(1)应急监测技术组:负责应急监测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现场监测、样品采集、数据分析等工作;(2)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监测所需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3)应急通信保障组:负责应急监测通信设备的维护、保障和调度;(4)应急宣传组:负责应急监测信息的发布和宣传。

三、应急监测程序3.1 信息报告(1)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监测预案;(2)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组织应急监测队伍,进行现场监测;(3)收集、整理监测数据,及时上报领导小组。

3.2 现场监测(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类型,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2)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污染源、受污染区域进行监测;(3)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评估污染程度和范围。

3.3 样品采集与分析(1)按照国家标准和方法,采集污染样品;(2)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等;(3)将分析结果上报领导小组。

3.4 应急处置(1)根据监测结果,提出应急处置建议;(2)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减轻污染危害。

四、应急保障4.1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监测设备、试剂、防护用品等物资;(2)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下设办公室、现场监测组、实验室分析组、信息报送组、后勤保障组等。

(二)各小组职责1. 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各小组工作,收集、整理、上报应急监测信息。

2. 现场监测组:负责现场监测工作,包括污染源调查、样品采集、监测设备操作等。

3. 实验室分析组:负责样品分析、数据整理、结果报送等。

4. 信息报送组:负责及时、准确地向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报送应急监测信息。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监测物资保障、设备维护、现场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监测程序(一)事件发生1. 事发单位或个人立即向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领导小组报告。

2. 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监测预案。

(二)现场监测1. 现场监测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污染源调查、样品采集、监测设备操作等工作。

2. 现场监测组根据监测结果,对污染事件进行初步评估。

(三)实验室分析1. 实验室分析组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 实验室分析组将分析结果及时报送领导小组。

(四)信息报送1. 信息报送组将监测结果和初步评估报告及时报送领导小组。

2. 领导小组根据监测结果和初步评估报告,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五)应急处置1. 领导小组根据应急处置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领导小组根据应急处置进展,调整监测方案。

五、保障措施(一)物资保障1.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领导小组负责储备应急监测所需物资。

2. 各监测部门定期检查、维护监测设备,确保设备完好。

环境监测应急演练方案

环境监测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环境监测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发生环境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XX市XX区XX环境监测站四、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应急监测小组:负责现场应急监测工作。

3. 后勤保障组:负责演练的后勤保障工作。

4. 演练评估组:负责演练的评估和总结工作。

五、演练内容1. 演练背景:模拟某化工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泄漏物质进入附近河流,造成水质污染。

2. 演练流程:(1)应急监测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监测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勘查、样品采集、水质快速检测等工作。

(3)应急监测小组将监测数据及时上报演练指挥部,指挥部根据监测结果指导应急处理。

(4)演练结束后,应急监测小组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监测工作。

六、演练要求1. 参与演练的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2. 应急监测小组应携带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物资,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过程中,各小组应密切配合,确保演练效果。

4. 演练结束后,应急监测小组应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七、演练评估1. 演练评估组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应急响应速度、现场监测能力、指挥协调能力等方面。

2. 评估组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参考。

八、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演练指挥部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

2. 总结会议内容包括:演练过程回顾、存在问题分析、改进措施建议等。

3. 演练总结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九、附则1. 本演练方案由XX市XX区XX环境监测站负责解释。

2. 本演练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环境应急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环境应急监测是指在环境突发事件(如化学品泄漏、污染源爆炸等)发生时,通过采集、分析和评估环境数据,及时判断环境状况,指导应急措施和决策的监测活动。

环境应急监测的目标是保护公众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整体健康。

二、监测方案1. 环境数据的采集(1)建立环境数据采集网络:在可能发生应急事件的区域建立环境数据采集站点,包括气象站、水质监测点等,并与监测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

(2)仪器设备部署:根据应急事件类型和可能的污染物种类,配置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 监测方法和程序(1)气象监测:采集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和PM2.5等指标。

监测频率为每小时一次。

(2)水质监测:采集水质数据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COD等指标,以及污染物浓度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3)土壤监测: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污染物分析,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监测频率为每周一次。

(4)环境辐射监测:采集环境辐射数据,包括γ射线、α射线等,监测频率为每小时一次。

(5)生物监测:采集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样品,包括水生态系统的浮游动植物、鱼类等,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昆虫、鸟类等,监测频率根据情况确定。

3. 数据分析和评估(1)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应急事件特征,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

(2)数据评估标准: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制定相应的数据评估标准,判断监测数据是否超过安全范围。

(3)数据通报和发布:及时将监测数据、评估结果和预警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决策参考和应急指导。

4. 应急措施和决策支持(1)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接收和处理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2)应急预案: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污染治理等措施。

环境监测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环境监测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2)相关环境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3)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环境监测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数据异常、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组织机构成立环境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1)组长:环境监测机构负责人;(2)副组长:环境监测机构相关部门负责人;(3)成员:环境监测机构相关岗位人员。

2. 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3)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各项任务。

三、应急响应1. 信息报告(1)发生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和上级单位报告。

2. 事件调查(1)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调查,明确事件原因、影响范围和程度;(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3. 应急处置(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防止事态扩大;(2)对受影响的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调动相关资源,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后期处置1. 事件评估(1)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2)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2. 资料整理(1)整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各类资料;(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档案。

3. 恢复重建(1)根据事件评估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正常环境监测工作;(2)对受影响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更换或重建。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建立应急处置队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环境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环境突发事件如化学品泄漏、气溶胶爆发等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为了及时控制和评估环境风险,需要建立环境应急监测系统。

监测方案环境应急监测方案包括预警、监控和评估三个阶段。

预警阶段,是通过不断监测环境数据,预测环境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程度。

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浊物、PM2.5、PM10、一氧化碳等大气环境因子;COD、NH3、NO2、TP、TN等水环境因子;以及有害气体、重金属、化学品等特定环境因子。

在预警阶段,应急监测系统需要及时对突发事件发出预警信号,给人们适当预留时间和空间,以便开展监测和应对工作。

监控阶段,是对环境性质、污染源特征、盆地地貌、气象条件、气体扩散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确定突发事件的范围和程度。

可以通过环境监测站采集基础数据,结合预报模型,建立事件捕捉和事件定位系统。

应急监测系统会对很多环境因子进行及时监测,如湖泊水质、土壤质量、大气污染源和流氓排放源等。

评估阶段,是对事件进行评估和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形成环境污染评估报告。

应急监测系统会针对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进行相应的评估分析和控制方案制定,把握风险程度和时间要求。

确定风险后,应急监测系统将及时向政府部门或有关单位报告,同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有效的应急处置工作。

技术手段为了达到预防、监测和应急响应策略,在环境应急监测方面需要发挥以下技术手段:传感器技术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应急监测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精度。

它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环境污染数据,并在污染源出现重大异常时发出警报,实现污染源实时监测和报警处理的目的。

应用GIS技术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环境监测地图、盆地模型和数字地球等专业环境平台,为突发事件的定位、把握范围和风险提供专业支持。

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控中,大大提高数据处理和传输速度。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1.监测方法应急事故的监测应优先使用快速监测仪器和设备以缩短监测时间,包括各种专属性的侦检纸、速测管和便携式快速监测仪器,只有在快速监测仪器和设备不到位或速测管、速测仪的检测精度和检测范围不能满足监测的定量要求时,才考虑实验室的检测方法。

2.监测布点2.1现场情况的调查在布点监测过程中,应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实施布点。

当事故主体为固定源(生产或存储危险品的工厂和仓库等)时,根据事故主体单位的肇事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结合事故主体单位潜在风险源资料来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

当事故主体为非固定源(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品)时,可:(1)根据肇事车、船主提供或装货单所列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来确定。

(2)若无法从肇事车、船上获得有价值的污染物信息,可根据举报者提供的事故污染物理化特征结合现场的调查来综合判断。

如从颜色、气味、人员或动物中毒症状来确定大致为那一类污染物。

当肇事车辆、船舶发生事故后,流动源可视为固定源,监测布点按固定源实施布点。

2.2相关信息的收集该工作重要的是要做好污染事故信息的收集和调研分析工作,包括事故发生地风险源情况,肇事主体单位提供的污染信息、工艺流程图、排水管网、消防平面图及事故报告人对现场污染特征的描述。

除此之外还要访问群众,搜集现场的水文、气象、地理参数和现场的污染状况,以此来实施监测并及时调整监测预案。

2.3水质监测(1)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应急监测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应尽量避开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监测点位,如有毒蛇、毒虫出没的地点,血吸虫病区等,如必须实施监测时,须做好防护措施;在采集江、河、湖泊的水样遇到恶劣天气时,如六级以上大风、暴雨和洪水等恶劣条件,应更改采样时间。

(2)监测项目根据对已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信息的了解,开展的监测活动,不仅要对常规监测项目进行监测,对于特殊有毒有害污染物、潜在的可能发生的二次污染物也必须实施监测。

监测的项目主要由下面几部分组成:Ⅰ 常规监测酸碱度、余氯、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等常规监测项目。

2024年市环境监察支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2024年市环境监察支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2024年市环境监察支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2024年市环境监察支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如下。

一、紧急通知
一旦接到紧急通知,立即调动各相关部门人员,组织抢险救援。

二、现场勘查
迅速赶往现场,进行环境事件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全面了解事态,做出相应决策。

三、应急措施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控制污染扩散,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

四、协调指挥
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等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形成应急处置合力,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信息发布
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事件处理情况和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后续工作
环境事件处置结束后,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后续环境恢复工作。

以上是2024年市环境监察支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确保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

愿未来的环境事件处置工作一切顺利!
第 1 页共 1 页。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应急监测方案为了响应《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文件, 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环境安全风险源单位的监管, 健全环境安全预警体系, 确保环境安全, 特制定本方案。

本公司委托山东中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提供应急监测, 委托协议见附件。

化验室接到事故信息后, 根据接报的情况判断可能的污染物质, 进行应急准备, 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 分别进行现场的监测采样和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一、环境安全预警监测点位的设置1.厂区废水排放口2.厂区废气排放口二、监测项目1.废水监测内容包括: pH、石油类、氨氮等。

2、废气监测内容包括: 火灾次生污染物VOCs、CO、SO2。

三、污染物现场应急监测方法现场应急监测方法要求包括:a) 现场可监测的项目, 应首选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低、可直接读数, 能给出定性、半定量或定量检测结果的快速标准分析方法。

无标准分析方法的项目, 优先选择检测结果准确程度高的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

现场无法测定的项目, 应迅速送至实验室分析;b) 可根据实际情况, 利用事件现场周围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等作为补充监测手段。

也可采用生物监测、无人机监测、激光雷达探测等新型监测技术手段辅助监测;c) 对于影响事件处置、司法鉴定或损害评估判定结果的关键样品, 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测定;d) 当需要开展跨界联合监测或多地、多部门联动监测时, 各监测方应统一采用应急监测现场指挥部确定的应急监测方法。

不能统一监测方法的, 应做好方法间的比对验证。

四、监测仪器与药剂应配备少量空气瓶、污水瓶等及现场气体采样器、采样袋, 通讯联络器材、交通车辆等, 配合并协助当地环保局进行监测。

五、监测布点与频次1.布点原则(1)采样断面(点)的设置一般以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 同时必须注意人群和生活环境, 考虑饮用水源地、居民住宅区空气、农田土壤等区域的影响, 合理设置参照点, 以掌握事故发生地点状况、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承担和污染范围为目的。

关于环境监测应急预案

关于环境监测应急预案

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2. 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规范环境监测应急监测程序,确保应急监测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4. 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环境事件: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如化工事故、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重金属污染事故等。

2. 持续性环境污染事件,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突发环境事件引发的次生、衍生环境事件。

四、组织体系及职责1. 成立环境监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环境监测应急工作。

2. 设立环境监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环境监测应急任务。

3.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设立应急值班室,负责接收、处理应急信息,并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五、应急监测程序1. 接到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监测小组赶赴现场。

2. 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源、污染范围等基本情况。

3. 根据事故污染物的特性,制定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等。

4. 对污染源、污染区域及受污染环境介质进行监测,收集环境监测数据。

5.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污染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6. 根据监测结果,向应急指挥部提供环境监测报告,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2. 加强环境监测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应急演练,提高环境监测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环境监测突发应急预案

环境监测突发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监测应急工作:1.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2. 突发环境灾害事件;3. 突发环境事故;4. 突发环境违法行为;5. 其他需要环境监测应急响应的情况。

三、组织体系1. 领导小组成立环境监测突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副组长: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成员:市环境保护局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各监测站站长2. 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环境监测应急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监测工作。

工作小组组成如下:组长: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副组长:市环境保护局监测科科长成员:各监测站站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四、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1)各监测站、监测点应加强环境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工作小组报告。

(2)工作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2. 应急启动(1)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启动本预案。

(2)工作小组根据领导小组指令,立即组织应急监测工作。

3. 应急响应(1)应急监测1)根据事件性质,确定监测范围、监测点位和监测指标。

2)制定监测方案,组织实施监测工作。

3)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2)信息发布1)根据事件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

2)向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监测数据。

4. 应急结束(1)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2)领导小组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各监测站、监测点应配备必要的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

(2)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监测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监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类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应急预案监测是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应急预案监测的重要性、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以及监测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言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的,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破坏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其中应急预案监测是确保应急预案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二、应急预案监测的重要性1. 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应急预案监测有助于全面了解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等,为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2. 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之处,为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3.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预案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消除环境污染隐患,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4. 维护社会稳定应急预案监测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预案监测内容1.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的监测(1)环境质量监测: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进行监测,掌握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风险源监测:对重点企业、危险品运输等风险源进行监测,评估风险等级。

(3)气象监测:对气象条件进行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提供预警信息。

2.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的监测(1)实时监测:对污染物浓度、环境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测,为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持。

(2)动态监测:对突发事件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动态监测,评估事件发展趋势。

(3)应急处置监测:对应急处置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确保应急处置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第1篇环境应急监测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风险和突发环境事件日益增多,对环境应急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二、目标1. 构建全面、高效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2. 及时发现和掌握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保障环境安全。

三、监测范围与内容1. 监测范围本项目监测范围包括:(1)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可能受到影响区域;(2)项目涉及的环境敏感区、重点污染源、重点流域等;(3)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特点,确定的其他监测范围。

2. 监测内容(1)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2)污染源监测:对企业、园区等污染源开展监测;(3)生态监测: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进行监测;(4)其他监测: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特点,确定的其他监测内容。

四、监测方法与频次1.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频次根据环境风险等级、突发环境事件特点和监测目的,合理确定监测频次。

一般原则如下:(1)环境质量监测:定期监测,根据环境质量状况调整监测频次;(2)污染源监测:定期监测,根据企业生产状况和排放情况调整监测频次;(3)生态监测:定期监测,根据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调整监测频次;(4)其他监测: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频次。

五、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发布1. 建立健全监测数据管理制度,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监测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3.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要求,做好监测数据和信息发布工作,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公开。

环境突发应急预案检测方案

环境突发应急预案检测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各类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降低环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制定本环境突发应急预案检测方案。

二、检测目的1. 全面检验环境突发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应急措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

3. 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三、检测内容1. 组织机构及职责:检查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职责是否明确,是否具有相应的应急人员。

2. 预警系统:检验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预警信息的发布、接收、传递等环节。

3. 应急物资储备:检查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包括种类、数量、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4. 应急演练: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应急信息报告与通报:检查应急预案中应急信息报告与通报的流程是否畅通,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报告。

6. 应急监测:检查应急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包括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等。

7. 应急救援措施:检验应急预案中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性,包括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8. 应急物资调配:检查应急物资调配的流程和效率,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及时送达。

四、检测方法1. 文件审查: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备案等环节进行审查,确保预案的合法性、合规性。

2. 实地考察:对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监测站点、应急救援队伍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情况。

3. 应急演练: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操作能力。

4. 问卷调查:对相关部门、企业、社区居民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应急预案的满意度。

五、检测时间及周期1. 检测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2. 检测周期:根据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确定下一次检测的时间。

六、检测结果处理1. 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要求其限期整改。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 预警与应急清理方案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 预警与应急清理方案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清理方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建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清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以确保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清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监测1.建立综合监测体系环境污染监测应采用综合监测手段,包括传感器网络、卫星遥感技术、移动监测设备等,以实现对环境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网络,覆盖城乡各个重点区域,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2.建立突发事件监测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监测指标要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能够准确地反映环境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3.完善监测设备与技术加强对环境污染监测设备的研发和更新,提升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同时,加强对监测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二、预警1.建立预警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建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警模型。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进行预测,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2.制定预警标准与级别根据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与级别,并明确各级预警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主体。

3.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健全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发布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

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向公众传递预警信息,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应急清理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响应机构、人员和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清理工作的组织流程、资源调配、责任分工等。

2.加强应急清理物资储备建立应急清理物资储备体系,包括应急救援设备、防护用具、清理剂等。

环境应急监测实施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实施方案

环境应急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环境应急监测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为了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采取紧急监测措施,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应急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内容。

1. 空气质量监测,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参数等。

2. 水质监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等水体的监测。

3. 土壤监测,包括土壤污染物浓度、土壤理化性质等。

4. 噪声监测,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

5. 辐射监测,对环境中的辐射情况进行监测。

三、监测方法。

1. 现场监测,通过现场采样、现场分析仪器等设备进行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2.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获取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

3. 在线监测,利用各类自动监测设备,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在线监测。

四、监测流程。

1.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环境应急监测。

2. 监测计划制定,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制定监测计划,确定监测内容、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等。

3. 采样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进行采样监测。

4. 数据分析,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环境质量状况。

5. 结果报告,及时编制监测结果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监测结果。

五、监测保障。

1. 人员保障,建立应急监测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 设备保障,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设备库,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3. 技术保障,与专业的监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保障监测技术的先进性和准确性。

六、监测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总结。

环境应急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环保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加强监测技术研究和设备更新,提高应急监测能力,确保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

环境监测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监测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把握及时、有效、安全地应对我县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标准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响应程序、监测技术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监测工作,了解污染事故的污染性质、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为应急处置指挥部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完善提高全天候的应急监测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测能力,做到应急监测及时到位,各项处置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伤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结合本站现有的仪器设备和人员情况,特修订本应急监测预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2 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 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 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6 号〕(5)【危(wei)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 号〕(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方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17 号〕(7)【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境保护部 [2022] 10 号〕(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方法】 (环发[2022] 113 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 [2001] 197 号〕(10)【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法】(11)【贵州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方法】〔试行〕〔2022 年 7 月 1 日〕(12)【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同作战;依靠科学、标准有序、反响迅速;平战结合、运转高效、本钱合理;责任明确、信息畅通、措施果断。

本预案合用于****县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本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 作任务的管理与实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

********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把握及时、有效、安全地应对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规范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响应程序、监测技术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监测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测能力,做到应急监测及时到位,各项处置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6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号)(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17号)(7)《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境保护部 [2010] 10号)(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环发[2010] 113号) (9)《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 197号)(10)《江苏利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17年修订)1.3 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同作战;依靠科学、规范有序、反应迅速;平战结合、运转高效、成本合理;责任明确、信息畅通、措施果断。

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任务的管理与实施。

2、应急监测的组织机构与职责2.1组织机构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本公司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小组(简称“应急监测小组”),负责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应急监测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技术负责人、现场部和检测部全体检测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组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1. 简介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且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化学品泄漏、工业事故等。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有效的应急监测方案是确保及时、科学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预测,实现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决策支持。

2. 数据收集2.1 传感器网络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中,传感器网络是关键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来监测环境指标,如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气压等。

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

2.2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环境监测数据。

通过接收卫星传输的图像数据,我们可以获取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区域的实时图像,从而快速了解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

2.3 社交媒体和公众反馈社交媒体和公众反馈是获取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重要渠道。

人们经常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关于突发事件的实时信息和图片,这些信息可以与传感器网络和卫星遥感数据相结合,提供更全面的事件监测信息。

3. 数据分析3.1 数据整合与清洗在数据收集阶段获得的各种数据需要进行整合和清洗,以便后续分析使用。

这包括数据格式的统一、缺失数据的补充和异常数据的处理等。

3.2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通过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技术,我们可以从海量数据中发现事件的模式和趋势。

比如,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来预测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趋势,或者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来识别事件的热点区域。

3.3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分析结果直观展示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地图等形式,可以帮助监测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事件的发展态势,从而做出相应的应急决策。

4. 预警与决策支持4.1 预警模型构建基于分析结果,可以构建预警模型,通过设定合适的阈值来判断事件是否达到预警级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了把握及时、有效、安全地应对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规范环
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响应程序、监测技术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实施应
急监测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测能力,做到应急监测及时到位,
各项处置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
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6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号)(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17号)
(7)《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境保护部 [2010] 10号)(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环发[2010] 113号)
(9)《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 197号)
(10)《江苏利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17年修订)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同作战;依靠科学、规范有序、反应迅速;平战结合、运转高效、成本合理;责任明确、信息畅通、措施果断。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任务的管理与实施。

2、应急监测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织机构
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本公司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
测小组(简称“应急监测小组”),负责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应急监测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技术负责人、现场部和检测部全体检
应急监测小组的组成和职责
应急监测小组由本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环保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现场负责人任应急采样小组长、检测部主管任应急分析小组长,成员由现
场部和检测部检测人员人员组成。

应急监测小组的主要任务:在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实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及时向环境突发事件所在地环保局报告应急监测结果,提出处置建议。

组织制定 ( 修订 ) 应急监测预案、协调指挥应急监测各相关小组工作、负责指导制订和实施应急监测方案、制定应急监测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应急监测装备、负责组织应急监测演习、组织编制应急监测工作报告等。

应急监测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监测小
组的工作,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命令迅速启动本预案,并
组织实施应急响应。

应急监测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负责指挥样品质控工作;负责指挥现场
采样工作及样品分析工作;负责指挥后勤保障工作,完成应急
监测小组组长交待的其它任务。

2.2.1 应急监测现场监测采样小组
主要任务为执行应急监测技术方案;提供事故现场各环境要素的监测结果 ( 污染性质、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 ) 和变化情况报告、应急监测过程记录、应急监测现场取样及送样工作。

2.2.2 应急监测分析小组
主要任务为负责应急监测样品的分析工作。

了解国内外应急监测技术
信息和进展情况,对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参与
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故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
撤离与返回、应急监测的终止等重大决策提出建议,参与制订和实施应急
监测方案。

3、应急准备与事故预警
应急值班
应急监测组成员的联系电话应确保 24小时畅通。

各小组应根据各自
职责,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响应程序,后勤保障人员做好突发
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后勤保障工作。

发现异常排污,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时,必须启动应急预案。

应对各类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情况时,向相关环保局汇报。

加强各类与环境事件相关信息(如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等人为事故)的收集研究,做好应对准备。

4、应急响应程序
公司应急监测能力
公司具备一定的应急监测能力,但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的采样和监测均需要委托吴江区环境监测站进行。

应急监测方案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立即与***环境监测站联系,在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应急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次、监测因子和方法等),及时开展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质种类、浓度和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初步判断,以便对事件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

公司制订了环境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监测方案,仅供监测站参考。

监测方案如下:
1、环境空气污染事故(委托***环境监测站监测)
监测因子:根据事故风险类型和风险物质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将发生事故的风险物质纳入监测范围,应监测特征污染物:SO2。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

测点布设:以事故点为中心,根据地理特点、风向及其他自然条件,在事故点及下风向影响区域按一定间隔布设2~4个点采样。

见表1。

监测因子:根据事故风险类型和风险物质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将发生事故的风险物质纳入监测范围,如引起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产生大量消防尾水时,还有各种物料泄漏等,应选择pH值、COD、色度、氨氮、SS、锑等为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

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测点布设:为防止公司消防废水进入雨水管网,对附近水体、纳污河流、事故应急池、雨水排放口均应进行监测,水环境监测因子见表2。

面,并根据实际情况在上游布设一个对照断面,下游布设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3、地下水污染事故监测方案(委托***环境监测站监测)
监测因子:根据事故风险类型和风险物质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将发生事故的风险物质纳入监测范围,如发生溶剂泄漏引起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产生大量消防尾水时,应选择pH、氨氮、SS、COD为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

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测点布设:对企业所在地、下游500m处均应进行监测,水环境监测因子见表3。

(1)监测因子:PH值、总铅、总铬、总镍等;
(2)监测点位:在事故发生地受污染的区域、对照区域布点进行应急监测,采样应取垂直深10cm的表层土。

一般在10m×10m范围内,采用梅花形布点方法或根据地形蛇形布点方法,采样点不少于5个。

不同采样点采集的
样品在除去小石块和杂草后混合放入密封塑料袋。

(3)监测频次:采样一次。

监测分析方法及方法来源
监测方法见表4和表5。

表4 大气环境应急监测方法
现场应急监测分析方案的具体实施均是由***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工作者完成的,而每一污染事故都可能危及分析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了保护分析人员并有效地实施现场快速分析,在实施应急监测方案之前,还应该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如隔绝式防化服、防火防化服、防毒工作服、酸碱工作服、空气呼吸器、面部防护罩、靴套、防毒手套、头盔、头罩、口罩、气密防护眼镜以及应急灯等。

********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