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英语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3)翻译中的形式与内容
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章
翻译的方法及过程
翻译的过程 第一步:理解原文
↓ 理解原文作者的真正意图→ 语义对等
第二步:表达
↓ 用地道、通顺的语言表达原文意义→语用对等
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译文(translation)既忠实原文 (source text)的内容(content) 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form) 二、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 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 文结构形式的束缚,使译文符合目 的语(target language)的行文规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英文的日期、地点等的排列是从小单位到大 单位;单词连用时是分量轻的在前,分量重 的在后,中文则相反。例如:
Helen was born at 10 p.m. on 3rd March, 1990. 海伦出生于1990年3月3日晚10点。 He came from a small town in South China. 他来自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 I have been to Hua Mountain, Shaanxi province,China. 我曾经去过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华山。
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It will be five years before we can meet again. 五年以后我们才能再见面。
正反翻译 英语从正面表达,汉语译文从反面表达
Haste makes waste. 欲速则不达。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He knew he was mortally ill. 他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 Excuse me.I’m at a loss in recalling your name. 对不起,我想不起你的名字了。
英汉翻译的原理和实践
Unit 1I. 英汉翻译原理第一讲:什么是翻译?【例1】The history of a tree from the time it starts in the forest until the boards which it yields are used, would form an interesting and, in many instances, an exciting story.(“×”号表示译文有问题,下同)×树的历史开始于森林中,直到生产为木板后被使用为止,成为一个有趣且有许多事例的激动人心的故事。
上面这句话的原文实际上主要说了两点内容:1、树的历史的起迄时间2、树的历史是怎样一回事【译文】一棵树,从它在森林中生长起直到被制成木板使用为止,这段历史会构成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故事十分激动人心。
【例2】There are two regulatory systems which interact. One timing system comes from the evidence of our senses and stomachs, and the periodicity we experience when living in a particulartime zone.×有两个调节系统相互作用。
一个定时系统来自于我们的感官和胃的证明,就是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区所经历的周期性。
【译文】人体有两个相互作用的时间调节系统。
一个时间调节系统依据感官和胃发出的信息,依据我们生活在某个时区所体验的周期性规律。
寻找对等词语和结构然后将其串接成句的翻译方法,常表现如下:1、简单语句的译文虽然生硬,但基本可读。
如:【例3】I can se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osers in musical history, each of whom creates music in a somewhat different fashion.×我能看到音乐史上有三种不同的作曲家,他们中每一个人以某种不同的方式创作音乐。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我知道,爸,”她说,“我是个自私鬼。我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二.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
一.归化的目的是力求译文通顺易懂,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EXAMPLE:
1.She could not desert Tara;she belonged to the red acres far more than they could ever belong to her.(M.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20)
二.采取异化译法,不仅可以充分地传达原作的“异国风味”,而且可以引用 一些原语的S “瓶颈”(bottleneck) 2.“猫哭老鼠”VS “洒鳄鱼泪”(shed crocodile tears) 3.“全副武装”VS “武装到牙齿”(be armed to the teeth) 4.Say no (to) “否定,拒绝,反对” EXAMPLE: They said a sharp no to our propsals.他们断然拒绝我们的建议。 They dare say no to the superpower!他们敢于反对那个超级大国。VS 他们敢对那个超级大国说不!
异化法的限度:一是译语语言文化的限度,二是译语读者接受能力的限度。
三.伪异化
1.Consequently Mr.Micawber was soon so overcome,that he mingled his tears with hers and mine.(C.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Ch.12) 结果米考博先生不久就伤感的把他的眼泪同她的和我的混合起来了。 (P) Mingle their tears “一起哭” 结果是,一会儿米考博先生也受不住了,和她和我,眼泪对流了起来。 2.“I know,Dad,”she said,“I’m a selfish Pig.I’ll think about it…”(J.Galsworthy:A Modern Comedy,p.47) “我知道,爹,”她说,“我是头自私自利的猪。我会考虑这个问题 的……”(P)
推荐一本学习翻译的好书《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英汉翻译实践要略》李靖民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授之以渔”的翻译培训教科书。
作者在进行译例分析时,提供了“摹译”和“参考译文”两种文本,旨在示范如何摆脱语言结构本身的束缚,在译语文化语境中构建更为达意的译文。
这对翻译学习者极具启发性,亦颇为实用。
(李运兴)——你若在翻译研究的领域中,读遍了高深的理论,不妨走进本书这个不那么艰深的园地,来接一点“地气”,你若在例句大全的迷宫里,感到学术养料不足,也可以踏入靖民为你开辟的这一天地,来呼吸一点富含养料的空气。
(叶子南)内容简介:本书以培养翻译实践能力为宗旨,针对译者在翻译中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应该这么做,可以怎么做,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展开,有益于读者树立正确的翻译理念,增强翻译意识,从而在实质上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
本书的长处在于说理与实例分析紧密结合,深入浅出,书中的形式和内容不沿循俗套,不做无谓的综述,直接指向译者在翻译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剖析问题和困难的根源所在,提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法和步骤,并用大量的翻译实例及详细的解说来佐证。
目录:第一章翻译的信息传递本质与译者的核心作用1.1 引言1.2 翻译的信息传递本质1.2.1 信息与翻译1.2.2 信息与意思1.2.3 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1.2.4 翻译的本质是信息传递1.2.5 两种语言文字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1.2.6 原文的文字表现形式本身并不重要1.2.7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1.3 译者的核心作用1.3.1 译者的条件和责任1.3.2 翻译意识与实践能力1.4 实例分析1.4.1 例句实例分析1.4.1.1 个性化特点1.4.1.2 共性特点1.4.1.3 表达习惯1.4.1.4 制约因素1.4.2 语篇实例分析1.5 小结第二章英汉语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与翻译2.1 引言2.2 形合和意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2.1 形合和意合在英语里的对应词2.2.2 形合和意合的不同认识2.2.3 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的基本概念2.2.4 构形与传意的有机统一2.2.5 硬道理与软道理2.3 英语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2.3.1 以形式结构为取向2.3.2 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2.3.3 灵活多样的信息载体2.3.4 实例分析2.3.4.1 构形与传意分析2.3.4.1.1 语法成分与信息层次的主次无关2.3.4.1.2 形式上的分界与信息载体无对应关系2.3.4.1.3 简单句不一定简单2.3.4.1.4 语法功能不代表逻辑关系2.3.4.2 翻译实践探讨2.4 汉语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2.4.1 以传意为取向2.4.2 较具包容性2.4.3 并非没有自己的章法2.4.4 断句的概念与英语不同2.4.5 主题和说明的表现形式2.4.6 连接性词语的使用2.4.7 实例分析2.4.7.1 汉英翻译中的理解问题不容小觑2.4.7.2 摆脱两种语言形式结构的束缚2.4.7.3 无主题句的翻译2.4.7.4 注意细节性概念上的差别2.5 小结第三章翻译思维的跨度与信息载体转换3.1 引言3.2翻译实践操作的两个方面3.2.1 如何看待翻译单位3.2.2 相对的整体与相对的局部3.2.3 开放的思维跨度和信息载体转换范围3.3 翻译实践操作过程分析3.3.1 句子内部的翻译思维和信息载体转换3.3.2 合理的思维跨度和信息载体转换3.3.3 整体效果为先与局部前后照应3.3.4 具体情况具体处理3.3.5 涉及整个语篇的翻译实践操作3.4 小结第四章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困难与变通4.1 引言4.2 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与翻译中的困难及变通4.3 语言的文化功能与翻译中的困难及变通4.4 语言的审美功能与翻译中的困难及变通4.5 小结第五章逻辑分析与常情推理5.1 引言5.2 逻辑分析5.2.1 逻辑分析与词义的确定5.2.2 逻辑分析与文字表现形式5.2.3 逻辑分析与信息层次5.3 常情推理5.3 小结。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百万英镑》的翻译(合集五篇)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百万英镑》的翻译(合集五篇)第一篇: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百万英镑》的翻译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2)《百万英镑》的翻译第四章例25About ten o'clock on the following morning, seedy and hungry, I wasdragging myself along Portland Place, when a child that was passing, towedby a nurse-maid, tossed a luscious big pearinto the gutter.I stopped, of course, and fastened my desiring eye on that muddy treasure.Mymouth watered for it, my stomach craved it, my whole being begged for it.But every time I made a move to get it some passing eye detected mypurpose, and of course I straightened up then, and looked indifferent, andpretended that I hadn't been thinking about the pear at all.This same thingkept happening and happening, and I couldn't get the pear.I was just gettingdesperate enough to brave all the shame, and to seize it, when a window behind me was raised, and a gentleman spoke out of it, saying:“Step in here, please.”例25摘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幽默大师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百万英镑》(The Million Pound Note)。
《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英语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翻译的技巧与实践,通过分析常见的翻译难点和策略,帮助翻译学习者提高翻译水平。
一、引言英语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语言学、文化学、文学等多个领域。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内涵的传递。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灵活的翻译技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英语翻译的技巧与实践。
二、英语翻译的技巧1. 理解原文翻译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原文。
译者需要仔细阅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和内容。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意义。
技巧:标记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2. 词汇翻译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翻译的关键。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技巧:掌握常用词汇的用法、注意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别、使用专业术语。
3. 句式翻译英语和汉语的句式结构存在差异,翻译时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进行调整。
技巧:调整语序、转换句式、使用连接词。
4. 文化翻译文化是语言的灵魂,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技巧:了解目标语言文化背景、寻找文化对应词、避免文化误读。
5. 翻译风格翻译风格是翻译者个人特点的体现,不同的翻译风格适用于不同的翻译场合。
技巧:根据翻译目的和受众选择合适的翻译风格、注意原文的语气和情感。
三、英语翻译的实践1. 翻译实践的重要性翻译实践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关键。
通过实际操作,译者可以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积累经验。
2. 翻译实践的方法(1)阅读翻译作品:阅读优秀的翻译作品,学习译者的翻译技巧和风格。
(2)参加翻译培训班:参加专业翻译培训班,系统学习翻译理论和方法。
(3)翻译实践项目:参与实际翻译项目,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4)请教专业人士:向有经验的翻译者请教,获取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实践与技巧是学习和掌握任何一门知识或技能的重要方法。
在英汉互译中,实践与技巧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英汉互译的实践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
实践是学习英汉互译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英文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文章、文学作品等,进行翻译练习。
通过不断地实践,我们可以逐渐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译文质量。
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对于英汉互译也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几个实用的翻译技巧供参考。
1. 理解上下文: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解原文的上下文,尤其是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境。
只有全面理解了原文,才能准确地将其翻译成中文。
2. 注意词汇选择:词汇是翻译过程中最基本的单位。
在选择词汇时,我们应该考虑到词义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地道性。
有时候,直译并不能表达原文的含义,因此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意译、借译等。
3. 保持语言风格一致: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译文的语言风格与原文一致。
如果原文是正式的,那么译文也应该是正式的;如果原文是口语化的,那么译文也可以选择相应的口语化表达方式。
4. 注意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文化误解。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原文进行文化适应,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除了实践和技巧,还有一些其他的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英汉互译的水平。
多读多练。
通过阅读各种英文文本,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多做翻译练习也能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多与他人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向他人请教,分享自己的翻译经验。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英汉互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翻译讲座,也可以参考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英汉翻译学习指南
4.连接词的省译
英语注重句子结构的紧凑严密,以形显义,而汉语则精炼,并列连词较少用,所以英译汉的时候很多情况省略连词。
连接词:关系代词: that, which, who;关系副词:when, where, how;并列连词:or, and, but; 从属连词:because, since, when
8.动词转换为名词
英译汉: This film impressed me deeply.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汉译英:
e.g. 1) 本课程的目的是………. The course aims at…….
2)我的意思是……. I meant to…….
二、 英语形容词与汉语动词的相互转换
1. 表心理状态的形容词转译为汉语中表心理的动词。形容词作表语时:sure, certain, ignorant, thankful, able etc.
e.g. She went to work without breakfast. 她没吃早餐就去上班了。
汉译英时则相反
e.g. 这边文章我看不懂 。 This article is beyond my comprehension.
五、 名词与形容词的相互转换
1. 英译汉名词作表语或宾语时,可以译为形容词。
重点:
名词与动词间的转换r
难点:
名词与形容词的转换
基本内容
名词与动词间的转换,名词与形容词的转换
学习要求
1. 英汉两种语言在此类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
2. 掌握在语词翻译过程中各种词类间的转换技巧
学习参考资料
二、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
7.名词转换为动词
英语中大量由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和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在翻译时可以译为汉语的动词。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第三章 词语的英译与常用技巧
• 3.1.2 蕴含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 ⑴ 万一打碎了眼镜,我这一千二的近 视眼如何走路呢。(杨沫《青春之歌》)
• If my glass got broken, I shan’t be able to walk very far with these near-sighted eyes of mine.
research, but his younger brother in fame and gain.
• 译文2:His elder brother is engrossed in medical
research, but his younger brother is infatuated with
• ③这部美剧很有意思。
• This American TV series is very interesting. • 这句中的“意思”的指称意义是“有趣,趣
味”,因而用“interesting”。 • ④我们快走吧,天有点要下雨的意思。
• Let’s hurry up. It is likely to rain soon. • 本句中的“意思”则是指“某种趋势或迹象”,
• 3.2.4 语言环境和词语感情色彩的传达
• ⑴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 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不多,……凡事 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 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 句格言,方才绝气了。(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 When Mr. Cha Buduo was about to breathe his last, he
• ⑵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Only those who endure the most become the highest.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英汉翻译实践要略》译例分析选读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英汉翻译实践要略》译例分析选读李靖民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4.1.3 表达习惯【例13】They laughed at his words and gesture. Temple turned on him bravely, saying:-- Cranly, you're always sneering at me. I can see that. But I am as good as you any day. Do you know what I think about you now as compared with myself?-- My dear man, said Cranly urbanely, you are incapable, do you know, absolutely incapable of thinking.【例13译文1】他的话和动作引得他们大笑。
坦普尔勇敢地对他攻击,说道:——克兰利,你总是嘲笑我,这一点我可以看出来。
不过,我怎么说也和你一样好。
你知道我这会儿在心里拿你和我相比,我怎样看你吗?”——亲爱的伙计。
克兰利有礼貌地说道。
你没有能力,知道吗,绝对没有能力思考问题。
【例13译文2】他的话和动作引得大伙一阵哄笑。
坦普尔挺起了腰杆儿冲他说道:——克兰利,你总想拿我开涮,别以为我不知道。
不过,我怎么说也不比你差。
你知道我这会儿拿你跟我相比,我对你是怎么想的吗?”——小老弟。
克兰利操起温雅的口气说道。
你是个笨蛋,明白吗,一个什么也想不明白的大笨蛋。
例13选自世界名著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第五章,描述的是几个学生在一起闲聊时其中两个人斗嘴的场面。
这个译例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涉及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在某些表达习惯上的不同给翻译造成的各种具体问题,如词义的褒贬、词语的表达力度、虚说与实说、正说与反说、抽象与具体等。
虽然我们在这里仅用一个短小的译例不可能包罗万象,但是针对例13反映出的这些典型问题的分析讨论,有助于译者从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在表达习惯上的不同这个方面,认识翻译的信息传递本质,了解自己应当在翻译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怎样发挥核心作用。
形合、意合与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
形合、意合与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形合、意合与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形合、意合与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概念,能够⾼度概括英汉两种语⾔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及本质性差异,直接影响到英汉翻译实践活动的导向问题,因⽽围绕着形合和意合问题开展的研究,是国内语⾔学界和翻译界关注的⼀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们⼀直在从各个不同的⾓度和层⾯对形合和意合问题开展研究,参与⼈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可以说是空前未有的,凡是学习过英语的⼈,都听说过形合和意合,都知道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但是,形合和意合研究的现状所反映出的种种现象表明,⼈们对形合和意合的概念以及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的概念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有⼏个⽐较重要的问题亟待澄清。
1.形合和意合不等于Hypotaxis 和Parataxis“hypotaxis ”和“ parataxis ”即为形合和意合在英语⾥的对应词这⼀认识,在国内语⾔学界和翻译界颇有影响。
经常可以看到有⼈在写⽂章涉及形合和意合问题时,⽆论其所持的⾓度、涉及的层⾯、讨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提及形合和意合,总要加括弧注明或是在英⽂摘要⾥表明“hypotaxis ”和“ parataxis ”即是形合和意合的对应词。
可见这种认识的影响之⼤,以⾄于⼈们往往对“ hypotaxis ”和“ parataxis ”的具体概念究竟是什么不假思索,⼈云亦云。
现实情况表明,这种模糊认识给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普通译者以及普通翻译教学所造成的负⾯影响是巨⼤的。
其实,英语⾥的“ hypotaxis ”和“ parataxis ”是⼀对很普通的术语,分别源⾃希腊语的“ hypotassein” 和“paratassein”,前者意为“ arrange under ”,后者意为“ arrange side by side ”,主要是⼀种句法概念,⽤来指能够体现句⼦成分从属和并列关系的两种排列⽅式。
形合、意合与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
形合、意合与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形合、意合与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一概念,能够高度概括英汉两种语言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及本质性差异,直接影响到英汉翻译实践活动的导向问题,因而围绕着形合和意合问题开展的研究,是国内语言学界和翻译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形合和意合问题开展研究,参与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可以说是空前未有的,凡是学习过英语的人,都听说过形合和意合,都知道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但是,形合和意合研究的现状所反映出的种种现象表明,人们对形合和意合的概念以及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的概念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亟待澄清。
1.形合和意合不等于Hypotaxis和Parataxis“hypotaxis”和“parataxis”即为形合和意合在英语里的对应词这一认识,在国内语言学界和翻译界颇有影响。
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写文章涉及形合和意合问题时,无论其所持的角度、涉及的层面、讨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提及形合和意合,总要加括弧注明或是在英文摘要里表明“hypotaxis”和“parataxis”即是形合和意合的对应词。
可见这种认识的影响之大,以至于人们往往对“hypotaxis”和“parataxis”的具体概念究竟是什么不假思索,人云亦云。
现实情况表明,这种模糊认识给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普通译者以及普通翻译教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其实,英语里的“hypotaxis”和“parataxis”是一对很普通的术语,分别源自希腊语的“hypotassein”和“paratassein”,前者意为“arrange under”,后者意为“arrange side by side”,主要是一种句法概念,用来指能够体现句子成分从属和并列关系的两种排列方式。
国外除了一般工具书中的术语界定和相关著述的个别章节提及之外,很少有人像国内语言学界和翻译界一样,把它们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涉及两种语言信息传递机制基本特征的现象专门加以讨论。
如何学习英语翻译 -《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1)
如何学习英语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1)翻译的硬道理与软道理英语以形为先,注重形式结构;汉语以意为先,讲究语义逻辑通达。
正如王力先生所说: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的。
惟其是硬的,所以西洋语法有许多呆板的要求……;惟其是软的,所以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王力1984:141)但是,王力先生所谓的“硬”及“没有弹性”和“软”及“富于弹性”,主要是以西洋语法为参照物,针对西洋语言和汉语在形式结构上的差异而言的。
如果从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即从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的信息传递模式的角度来看,客观地说,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硬的”一面,也有“软的”一面。
英语“硬的”一面,在于其对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的“呆板的要求”;英语“软的”一面,在于其“富于弹性”的传意方法或手段,对承载信息的具体语言实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态度。
汉语“硬的”一面,在于其对语义通达、逻辑事理顺序的“呆板的要求”;汉语“软的”一面,在于其“富于弹性”的形式结构,承载信息的具体语言实体各式各样,不需要按照英语的主谓结构那样一一对号入座。
因此,对于从事英汉翻译实践活动的普通译者而言,如何将这些硬道理和软道理运用到翻译实践活动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们不妨用两个英汉翻译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并用以体现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概念,将这些硬道理和软道理运用到具体的翻译活动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两个译例的原文分别出自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成名作《名利场》(Vanity Fair)第二章和海因茨(Carl Heintze)的短篇小说《回家》(Going Home)。
[1] When he was drunk, he used to beat his wife and daughter; and the next morning, with a headache, he would rail at the world for its neglect of his genius, and abuse, 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 the fools, his brother painters. (Chapter II, Vanity Fair)他一喝醉酒,就会打老婆孩子。
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知识点
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知识点翻译是将一种语言准确地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它要求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知识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如何保持语言的流畅和自然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英语翻译的技巧和实践知识点,帮助读者提升翻译能力。
一、准确理解原文翻译的第一步是准确理解原文。
在开始翻译之前,翻译者应该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其中的意思和上下文。
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查找相关资料,确保对原文的理解准确无误。
二、选择合适的词汇和短语选择合适的词汇和短语对于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非常重要。
翻译者应该根据原文的语境和意图选择最贴切的词汇和短语,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直译和死板的翻译,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习惯用法进行相应调整。
三、保持语言的流畅和自然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注重语言的流畅和自然。
要尽量避免过多的修饰和繁琐的语句结构,保持句子简洁明了。
同时,要注意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语法规则,确保翻译的语句通顺,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四、注意文化差异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存在许多差异,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文化差异。
某些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或者是完全无法被理解的。
因此,翻译者需要了解并考虑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差异,确保翻译结果在目标语言中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五、勤加练习和积累经验翻译是一项技能,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提升。
翻译者可以多读多写,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同时,积累专业词汇和短语,了解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帮助自己在特定领域的翻译中更加准确和专业。
六、利用翻译工具和资源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借助各种翻译工具和资源,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可以使用在线词典和术语库来查找翻译,还可以使用翻译记忆软件来提高翻译的一致性和效率。
同时,可以参考专业的翻译资料和文献,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详解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详解第一章绪论1.1 翻译的性质和分类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转换。
2. 翻译的分类:按文本而言,分为文学翻译、科级翻译、应用文翻译就方式而言,分为全译、摘译、编译。
全译:全文照译,全译是翻译的最基本方式,它是翻译的基础。
摘译:根据特定目的的摘取、翻译原文中的部分内用,以利译文读者更方便,更快捷的获取原文文献主要信息的方式。
编译:则是“编辑”和“”翻译的结合。
3.翻译活动涉及的因素:译者:translator, 作者:author, 原文: source text,原文读者: source-text readers译文:target text/translated text/target version, 译文读者: target-text readers1.2 汉英翻译的单位----句子句子:句子是用词或词组构成的一个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在连续说话时,句子和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
在书面上,句子的停顿处,要根据不同的语调分别用句号、问号火感叹号。
(定义来自《汉语大辞典》)从意义上讲,句子能够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从功能上讲,句子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从形态上讲,句末有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为标志因此,句子是较为理想的翻译单位。
1.3 汉英翻译的标准1.严复的标准信:faithfulness 指准确的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信于读者和作者,不允许对原作有任何歪曲或篡改,译作不容许有任何遗漏和省略。
达:expressiveness 指译文使用标准汉语,即译文语言应通俗明白,不应模棱两可,晦涩难懂,不滥用陈词滥调,繁文缛句,也不应有粗枝大叶的错误雅:elegance 指译文的美学价值,它体现在修辞、文体、韵律、诗意和心理等五个方面2. 刘重德的标准信:faithfulness 信于原文内容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达:expressiveness 具备原为一样的表现力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切: closeness 尽可能的切近原文的风格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3. 泰勒的西方翻译标准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一致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on4. 张陪基的标准—使用语初学者忠实:faithfulness, 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风格通顺:smoothness, 译文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符合规范5.本书的标准功能相似,语义相符,similarity in funciton and 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6. 语言的功能A,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所指功能:referential function, 它是语言传达信息,影响他人认知的功能B. 表情功能: expressive function, 它是语言表达言者或作何,即言语始发者的思想感情的功能。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概述英汉互译是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环节,掌握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巧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践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
实践经验1. 坚持阅读原文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首先要对原文进行充分的阅读理解。
理解原文的语义和语境,把握其中的细节和逻辑结构,这对于准确翻译意义至关重要。
除了理解原文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挖掘其深层含义,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词句。
2. 注重规范与准确在互译过程中,要注重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和准确的翻译。
遵循语法规则,使译文符合语言的语法结构。
同时,注意细节上的准确性,如人名、地名等的正确翻译,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3. 翻译目标语言文化适应性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要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适应性,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文化冲突或误解。
熟悉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语,使用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翻译更具自然度和流畅性。
4. 避免直译和字面翻译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要避免直译和字面翻译。
直译往往会导致语义不通顺,语言表达不自然。
合理运用翻译技巧,根据语境和意义进行适当调整和转化,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5. 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尽量使译文与原文在语义和逻辑上保持一致。
通过合理使用代词、衔接词等手段,保持译文的连贯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译文的意义。
技巧分享1. 使用同义词和相似词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使用同义词和相似词来增加译文的多样性和表达力。
通过使用不同的词语,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更有吸引力。
2. 灵活运用词组和惯用语在进行英汉互译时,灵活运用词组和惯用语可以使译文更加地道和自然。
熟悉目标语言的习惯用语和习惯表达方式,合理运用,可以提高翻译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3. 注意语言风格的调整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要根据原文的语言风格和目标语言的风格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英语通常偏向于简练和直接,而汉语则更注重修辞和含蓄。
翻译实践中的技巧与方法
翻译实践中的技巧与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有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1. 熟悉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翻译者首先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有相当的熟悉度,包括语法、词汇、习惯用法等。
只有对两种语言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翻译。
2. 理解原文信息:在翻译之前,翻译者需要彻底理解原文的内容和意思。
这样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注意语境:翻译者需要考虑原文所处的上下文和语境,确保翻译的语言和内容都与原文相符合。
4. 使用辅助工具:翻译者可以利用各种辅助工具,如电子词典、翻译软件、语料库等,来帮助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5. 练习与反复:翻译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复推敲,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6. 注重细节: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细节,包括标点符号、语气、逻辑关系等,以确保翻译的完整和准确。
总之,翻译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需要翻译者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翻译。
【精品】翻译中的形式与内容摘自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关键字】精品翻译中的形式与内容摘自《英汉翻译实践要略》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在阅读相关的翻译著述时,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对翻译究竟应该是重形式还是重内容的观点不一。
那么,作为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译者,我们应当如何在翻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处理好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比较恰当而准确地传递原文装载的信息?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内外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即翻译理念的取向问题,如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形式与功能、语义与交际等等。
尽管这些中西译论在概念上有同有异,但总的说来,都是建立在二分法的基础之上,没有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
有关此类争论的著述有很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对相关论说做出综述,只欲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出发,依据翻译活动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探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种种现象。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就翻译实践活动而言,如何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是译者始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也是我们在这里自始至终要详细讨论和尽力解决的问题。
有人认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不仅应当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还应当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
原语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驾御能力是构成其作品艺术魅力的两个主要因素。
应当说,这种说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译者毕竟是在翻译原文作者用原语创作的作品,不仅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其他各种类型的作品,任何一种类型的作品都应该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因此,译者除了应该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之外,理所当然应该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译文也应当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但是,问题在于,作为翻译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者,译者究竟应当怎样来理解忠实。
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是什么概念?怎样才算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应该是忠实于原作的语言风格和形式特点,而并非忠实于原作具体的文字表现形式本身。
就英汉翻译而言,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它们的信息传递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分别具有各自特点鲜明的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的信息传递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学习英语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3)翻译中的形式和内容
1.2.7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在阅读相关的翻译著述时,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对翻译究竟应该是重形式还是重内容的观点不一。
那么,作为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译者,我们应当如何在翻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处理好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比较恰当而准确地传递原文承载的信息?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内外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即翻译理念的取向问题,如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形式与功能、语义与交际等等。
尽管这些中西译论在概念上有同有异,但总的说来,都是建立在二分法的基础之上,没有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
有关此类争论的著述有很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对相关论说做出综述,只欲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出发,依据翻译活动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探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种种现象。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就翻译实践活动而言,如何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是译者始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也是我们在本书中自始至终要详细讨论和尽力解决的问题。
有人认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不仅应当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还应当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
原语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驾御能力是构成其作品艺术魅力的两个主要因素。
应当说,这种说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译者毕竟是在翻译原文作者用原语创作的作品,不仅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其他各种类型的作品,任何一种类型的作品都应该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因此,译者除了应该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之外,理所当然应该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译文也应当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但是,问题在于,作为翻译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者,译者究竟应当怎样来理解忠实。
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是什么概念?怎样才算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
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应该是忠实于原作的语言风格和形式特点,而并非忠实于原作具体的文字表现形式本身。
就英汉翻译而言,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
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它们的信息传递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分别具有各自特点鲜明的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的信息传递模式。
(详见第二章)因此,如果译者无视英汉两种语言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及本质性差异,不考虑两种语言各自特点鲜明的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的信息传递模式,在译文里生搬硬套原语的文字表现形式,那就无异于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就拿上面列举的几个翻译实例来说,如果译者硬是要机械地对应着英语原文的文字表现形式来转换成汉语,那么其产出的所谓汉语译文,要么会缪传英语原文承载的信息,要么就是蹩脚的汉语,佶屈聱牙,不堪卒读。
林语堂先生在其《论翻译》一文中对此种译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此种译文既风行海内,其势力蔓延所及,遂使译学博士有时候也可以给我们三十六根牙齿嚼不动的句子。
(林语堂1994:306)
作家王刚先生也在其以《我们不能容忍外国名著被翻译成蹩脚的汉语》为题的一篇博文里,谈到的了他对此类译文的感受:
读的时候,根本没有阅读的快感,脑子里也没有形象的画面感和丰富的联想,只为那干板直硬的翻译揪掉了不少头发,有的词语直译得令
人发指,有的词语我这辈子根本没有见过,完全是翻译家的发明。
那完
全是满嘴外国话的汉语,让人生疏的不得了!
这样的作品哪里还能愉悦读者,阅读简直变成了一项任务!(王刚2010)
诚然,在原语和译语里的确也会存在一些类似的表达方式,因为人们不分民族和地域,其生存环境、物质条件、生活经历、七情六欲等等有许多相通之处,对于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对客观世界的表述和描写方法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正因为如此,才存在着翻译活动的基础。
但是,就翻译的本质而言,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是相对的,翻译的跨文化信息传递本质是绝对的。
也就是说,在翻译某种类型的作品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两种语言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无论其数量有多少,那也只是偶合现象,与翻译的本质无关,不能因此就产生模糊的认识,以为原语的文字表现形式与译语的文字表现形式二者之间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就以为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表现形式的简单、机械的对应转
换。
译者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仅会给自己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造成理解上的问题和表达上的困难,而且可以说,其翻译能力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译例分析略。
)。